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同变更论文

合同变更论文范文精选

合同变更论文

合同变更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我国《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6条的规定,当合同成立生效后,发生了情势变更,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实际来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这就指出了情势变更原则的两大法律效果:变更合同和解除合同。当发生情势变更,当事人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变更合同,这是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对于合同的客观情况变化后所带来的显失公平的现象,变更合同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变更合同已经无法消除因显失公平而带来的后果,合同已经没有继续履行的必要,这就要解除合同。笔者认为,并非要有按顺序先变更合同然后再解除合同。当情势变更影响合同的效力带来显失公平或履行没有意义时,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情势变更原则给合同的效力带来的这两个影响,其理论依据是源于合同的有效要件,情势变更原则会对合同的法律效力产生了变更或解除的影响,这就说明了合同的有效要件出现了瑕疵,要消除瑕疵,恢复合同的有效性或者否定合同的有效性,这直接影响了合同的履行、变更以及解除。关于合同的有效要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要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这就是说合同的主体能够独立地订立合同并承担订立合同所带来的权利义务。在我国,由于合同不同,订立合同的民事主体不同,法律就对合同订立主体的意思表示能力以及对外承担法律后果的能力会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我国民法,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自然人、依法取得资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才有订立合同的能力,这是对一般合同而言。对于某些特殊合同,例如订立烟酒合同的合同主体,还应取得由国家批准的烟酒经营资格。

(二)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客观上的含义与当事人的内心期待是相符的,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与内心意志相符;二是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自愿做出的,不存在胁迫、欺诈、乘人之危、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情形。合同生效就要求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这是一种价值评断,是对合同当事人合意的一种评价。

(三)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必须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势变更原则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从合同的生效要件来看,是意思表示真实的要件及不得违反法律要件,在合同成立生效后就发生了瑕疵。

二、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的区分

合同变更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股权转让股东名册工商登记合同效力

论文摘要: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不仅仅涉及股权能否顺利转让,而且关系着着转让人、受让人的利益及公司其他股东、公司的利益。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的效力分析是解决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关键。本文在论述股东名册、工商登记效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特殊情形下股权转让的问题。

1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概述

1.1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一般情况下,公司股东作为股权出让人与股权受让人就股权的转让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股权转让合同即为成立,这一点在学术界已无可争议,但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问题则众说纷芸,有学者将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问题归纳为三种标准。即协议标准、公司登记标准和工商登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由于并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股权转让合同须经登记程序方始生效,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起即发生法律效力,股权受让人向股权出让人支付对价,公司变更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机关变更工商登记,都是属于对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也就是说,只要公司股东作为股权出让人与股权受让人就股权的转让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股权转让合同即为成立且生效,双方或一方应当进行公司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但股权转让合同成立且生效并不意味着出让人就丧失股东资格、丧失股权,受让人就取得股东资格、取得股权。

1.2股东名册变更登记的效力

我国现行公司法基本上没有关于股东名册效力的规定。其中公司法第3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但是没有明确指出股东名册的效力。笔者认为,依据各国公司法的规定及公司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我国公司法中股东名册应具有如下法律效力。

1.2.1在与公司的关系上,只有在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才可以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此即股东名册的权利推定效力。

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中,由于股权转让合同的相对性,股权转让合同只在转让人和受让人中产生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3条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由此可见,股东名册具有可推定的设权性效力。在股权转让合同成立之后,其仅在合同当事人即原股东和受让人之间生效,但受让人的名字(名称)未记载于股东名册之前,并不能取得股权,只有在公司股东名册变更之后,新老股东的交替方才在法律上真正完成。在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应该由转让人和受让人同时请求公司办理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当转让人和受让人同时请求公司办理股东名册登记,而公司不同意做变更登记时,由于公司这种行为损害了转让人的利益(因为转让人要履行和受让人签订的合同,否则受让人可以追求其违约责任),因此转让人可以依据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寻求救济。当受让人自己请求公司办理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时,公司应该根据受让人有效的股东转让协议办理变更登记,认定受让人的股东资格。当受让人怠于行使自己的请求权,公司仍然向转让人分发红利等行为时,受让人不能直接向公司行使股东直接诉讼权利,而应该先办理股东名册变更登记。

1.2.2股东名册具有对抗效力。即使具备适法的原因及方法而受让股份,如果未进行名义更换,就不可以对公司行使股东权。各国公司法一般都明确规定股东名册的对抗效力。

1.2.3股东名册具有免责效力。由于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效力,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具有形式上的股东资格。因此公司向形式上的股东发出会议通知、分配红利、分配剩余财产、确认表决权、确认新股认购权,即使该形式上的股东并非实质上的股东,公司也是被免责的。1.3工商变更登记的效力

在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先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然后由公司进行工商变更登记。公司将其确认的股东向工商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公司的确认既已在先,则股东的身份已经确定,股东的权利亦已产生,股东的工商登记仅仅是一种宣示而已。因此可以认为,股东权利的获得与行使并不以工商变更登记程序的完成为条件。在公司尚未根据该条规定办理股东变更的工商登记,或公司已经申请但工商管理部门尚未办理完毕的时候,变更后的新股东向公司主张权利的,如查阅公司财务文件、参加股东会议等等,公司不得拒绝。股东工商登记的宣示意义在于,与公司进行交易的不特定人可以通过查阅股东的工商登记内容,了解公司的股东构成情况,以其作为判断公司的能力和信誉的参考因素;在公司的债权人需要追索股东承担责任的时候,其可根据工商登记的内容追究责任人。因此,公司股东名册的登记确定股权的归属,工商登记将其登录在案;公司股东名册的登记发生变动,工商登记的内容亦作相应的更改。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在发生差异的时候,即工商登记的内容与公司股东名册登记内容不一致的时候,作为一般原则,公司股东名册的登记内容应作为确认股权归属的根据;在股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之间、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因为股权归属问题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不得以工商登记的内容对抗公司股东名册的记录,除非有直接、明确的相反证据。当然,当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且完成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后,公司有义务为股东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2几种特殊情形下的股权转让问题

2.1股东不足额出资或抽逃出资后的股权转让问题

在我国的公司实践中,股东不足额出资和抽逃出资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由于这两种现象通常是以比较隐蔽的方式进行,不为众人所知,因此,该股东仍可以正常行使股权。有的股东利用这一点将股权转让给第三人,自己溜之大吉。等到股权受让人进入公司行使股权时才发现,公司资本根本没有足额到位或已被原股东抽走。由于股权出让方在未足额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股东资格,有权转让自己的股权。若受让方不知道出让方未足额出资或抽逃出资,受让人可以以欺诈为由主张撤消该合同,受让人不愿意撤消的,法院应当确认该合同有效;若受让方明知或应知出让方未足额出资或抽逃出资仍然受让股权,股权转让合同确定地有效。受让后的股东则要承受出让股东出资瑕疵的责任。

2.2名义股东的股权转让问题

名义股东是指虽未实际出资,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自己姓名或名称的人。从商法的外观主义原则出发,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具有股东资格,理所当然地享有股权转让的权利。受让人也完全可以根据股东名册登记的股东及出资而与名义出资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不问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如何约定。既使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是名义出资人,股权转让合同仍然有效。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约定与受让人无关。

合同变更论文范文第3篇

解题时间规划:

在一个半小时中要选择并解答好三道题目,有相当的难度,时间分配是很重要的。较稳妥的一种建议是前四题花10分钟以内选题(排出优先解答顺序),对拟优先解答的两题,平均每道题花10分钟至15分钟左右作出思考分析,花8分钟至15分钟构思并写出答案,即解答完前两题掌握在50-55分钟时间内。后两题用5分钟选题,对选出的那道题用15分钟左右作出思考分析,花10分钟构思并写出答案。

解答所选择好的试题的途径可以是:

(1)标出试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要点。以此作为主要线索进行分析思考。

(2)对照问题要点仔细阅读正文。阅读时,或者可以列出只有几个字的最简提纲,或者可在正文上作出针对要回答问题的记号(强调这些应与问题直接有联系)。

(3)通过定性分析或者定量估算,构思答案的要点。

(4)以最简练的语言写出答案。注意要控制至指定的字数以下(一般所指定的字数可能会有些余量),千万不要写文章或者使用修饰性的空洞词汇,浪费时间。

试题探讨:

2005上半年考题

人力资源和团队建设

软件变更

合同管理、过程控制、项目沟通管理

试题类型:

导致原因150/产生后果300/如何避免200/相关理论400

有意思的是,第一个问题导致原因的标准答案,一般在标题或者第三个问题相关理论中能提及。:)

IT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

IT项目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

IT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

IT项目

沟通管理

IT项目风险管理

IT项目综合管理和范围管理

=================================================================

下午试题II应试方法

解体方法:

第一部分有3:项目背景、项目介绍、担任职务

第二部分有4:相关理论、开展的想法、有特色的做法1、做法2、

总结部分有3:总结成果,存在问题,将来解决办法

①概述:背景内容和意义。

②问题:根据实际经验回答三个问题。

问题1简要叙述你参与的软件项目的概要和你所担任的工作。

问题2具体叙述你作了哪些有关工作?遇到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过哪些措施?

问题3叙述你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如何?你现在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

试题的要点有:

问题1:①参加的项目和概况(功能,性能等)。②你担任的工作。

问题2:③工作的具体内容。④遇到的问题。⑤解决问题的措施。

问题3:⑥措施的效果。⑦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问题1600-700字

问题21100-1300字

问题3500-600字

最后,再说一下如何分配论文考试的120分钟时间的问题。作为参考,可以考虑如下方案:

选题5分钟

拟提纲10分钟

写摘要10分钟

写正文80分钟

检查修改15分钟

摘要的写法:

实际考试中,摘要一般以250到350字为比较合理。这里提供希赛网(CSAI)软考学院辅导老师建议的两种格式:

①“…年…月,我参加了……项目的开发,担任……(作者的工作角色)。该项目……

(项目背景、简单功能介绍)。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以……项目为例,讨论……(论文主题),包括……(技术、方法、策略)。”

②“本文讨论了……系统项目的……(论文主题)。该系统……(项目背景、简单功能介绍)。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技术、方法、策略),最后……(不足之处/如何改进、特色之处、发展趋势)。在本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我担任了……(作者的工作角色)。”

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能按上述格式把自己工作中参与的项目,写成摘要的形式。

正文的写法:

正文部分可以分3部分来写,项目概要部分,论文主题部分,发挥部分。其中“项目概要部分”和“发挥部分”是固定部分,无论论文题目是什么都是项目固定的,当选择了合适的项目后就可以准备。

如考试大纲提供的“软件开发成本花费估算”论题,提出三个问题“

①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应用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②论述在估算软件开发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并进一步分析这些估算方法和模型

的有缺点。

③详细论述在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应用项目中具体采用的估算软件开发成本的技术,方法,

模型,工具及其实际效果”。

考试时论文必须很好的回答试题提出的三个问题。根据考试命题的方式,事实上考生在

考试前就可以完成1500字左右的固定部分和500字左右的发挥部分,用1000字来有针对性的回答考题主题部分就可以了。其中1500字左右的固定部分分布在以下三个方面:用于回答第一个问题“①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应用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承上起下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部分”,“回答完第三个问题后的项目实际效果部分”。500字左右的发挥部分主要用于针对项目的技术层面,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项目管理经验进行。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生而言,在论文运用“技术发展趋话题”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阅卷老师认识到作者在技术层面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一般观点论文控制在2500字左右就可以了,但要取得60分以上的高分最好达到3000字。对于固定部分,考生最好能在考前背诵下来,考试时只要默写出来就可以了。“花1个小时默写事先准备的2000字,还有1个小时用于针对主题完成1000字”。考前就已经准备好了2000个字,“胸有成文”,考试时就只是体力劳动而已了。

考试范围:

合同变更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合同要约竣工结算提高效益

论文摘要:建筑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已成为重要举措之一。但许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往往都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了施工结算环节的控制,缺乏结算效益的观念。本文主要从合同订制、施工过程、竣工结算三阶段提出施工企业如何提高结算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业主对施要求的不断规范,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每个企业,施工企业成本不断加大,利润越来越薄,成本控制的好可能赢利,而控制不好则可能出现亏损现象,成本控制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施工企业为了突破瓶颈,各用奇招,但往往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忽略了施工结算所带来的效益,本人重点谈谈这一问题。

1合同签约过程中要约的控制

有的人会说合同签订与结算效益有什么关系?合同签订是经营部门的事,而结算是结算部门的事。如果是这样认为,那就错了。合同的签订是结算的前提,一个工程能否顺利结算,效益好坏并不是只有在工程竣工时才能体现出来,而是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就已经定性,因为一份合同对如何结算、结算的要约都会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如结算时执行的定额、缺项计价方式、取费标准、材料供应的划分及界定、材料价差调整的约定,当然还有工期、质量奖罚的约定,政策性调价的约定等等一系列合同要约,明确了今后结算方式,那么作为施工企业站在结算角度如何来防范风险,确保结算效益,我们在订立合同时,对结算要约要仔细斟酌与探讨,如对工程内容要详细明确,对结算方式简洁明了,以免日后扯皮。尽量不采用固定价合同,采用施工单位担当风险较小的约定,这就要求我们在合同订制时要了解工程性质,签订合情合理要约条款,以便今后能取得较好的结算效益。

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施工过程是结算的基础,施工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合同要约的约定,收集相关资料,为结算提供依据,通过本人的多年实践,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2.1首先要对工程合同的范围彻底了解

对于非固定价的合同,只要收集齐全一些工程结算资料就可以按实结算;但对于固定价合同,一定要让施工人员理解吃透合同的工程内容与范围;对超出合同的内容,必须要有联系单,签证单等。

2.2联系单中工程内容不明确的,涉及成本及措施费用的

必须要及时进行签证对于有些设计院在出联系单时往往仅针对事件的本身,而对实施需要发生的费用均不会考虑,这样对施工单位来说在结算时就会吃亏。我们拿到联系单后对工作内容阐述不明,今后结算时费用不易界定的都要及时签证,为今后结算提供依据。

2.3会议决议的签单。

有些工程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许多是在协调会上明确,在会议纪要中记载,施工企业可依此作为施工依据,但往往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因为在会议纪要中一般不会详细说明如何实施,费用如何支付,怎么支付,支付多少,这样在结算时如果仅凭会议纪要就无从下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尽量根据会议纪要及时签证。

2.4签证的及时性

施工现场往往接到变更,一般由业主、设计单位先口头通知,后附单的比较多,对于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在变更实施中或实施后要及时予以签证,以免时间长了遗忘,失去结算凭证。

2.5签证的有效性

有效性主要针对合同结算的要约来说的,你所签的费用是否已包含在合同价范围内,如风险费、固定包干费用中,如是的话那你的签证是无效的,即使有业主、监理签字,也不能改变合同的约定,这时他们的签字仅能证明事实的发生,而不能改变结算的要约。这个问题在实际中经常会出现,有的人以为只要有业主签字就可以结算费用的观念是错误的,关键要看是否符合要约。

2.6签证的针对性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管施工的人不搞结算,而搞结算的人又往往不参与现场的施工与安装,相互脱离,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的签证要有针对性,为结算人员提供原始的依据。这主要是要求施工人员要结合定额子目的套用进行有针对性的签单,便于结算。有的同志往往在签单时罗罗嗦嗦一大堆,不能抓住签单要点,这种单据往往就是无效的,失去了签单的意义。2.7材料超额退库问题

在施工中业主供料往往都会超过要求采购供应量到现场,施工单位如果不把握好,容易在结算时出现结算量低于施工领用量,造成材料失控、浪费现象。

3竣工后结算过程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做好竣工结算,本人认为除抓好以上二个环节外,在结算中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3.1结算人员应结合合同。详细熟悉图纸。各项签单这是做好结算基础,它要求我们在做结算前要收集齐全结算资料及结算的依据。防止无据可依,无据可查的事情发生。

3.2结算定额套用的完整性

一个工程中总会有一些名目繁多的内容,结算人员在套用工程子目时,就要详细了解定额子目包含的工作内容是否已完全覆盖了你所施工工程的内容,如果没有就需要对子目进行补充,对一些模棱两可的要积极查找资料,确保定额子目的完整性,以防遗漏。

3.3充分掌握政策调价信息

一个工程施工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施工环境和时段中进行的,在此其间,国家、当地政府可能会针对当地的实际状况作出一些政策性的调价,这就要求结算人员及时掌握信息,实施调价。

3.4结算书做好后应由项目组织施工人员对工程量进行核对

前面说了一般施工企业结算人员不参与现场施工,对现场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缺乏全面的了解,仅凭施工图与三单容易出现漏项,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互为补缺,确保结算准确性、完整性。

3.5加快结算进度,提高结算效益

合同变更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款拖欠防范措施及对策阐述

论文摘要:在目前国内建筑市场运作不够规范的现实情况下,工程款拖欠风险很大。针对业主未按合同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后的结算款、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时给施工企业带来的巨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其对策进行了阐述,可供借鉴。

l概述

工程款拖欠主要是指建设工程业主拖欠承包单位(人)在施工过程中按合同应该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和工程竣工后的结算款、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等。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O多年来,建筑业迅猛发展,但由于建筑市场运作不规范、不成熟,项目投资法人责任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和运行,加之建筑施工业实际上存在着的无序竞争,致使部分工程业主玩“空手道”。有的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和形象不顾其财力大搞“形象工程”,而施工企业迫于生计百般迎合建设工程业主,从而使本不正常的拖欠却变得“正常”。工程业主大量拖欠工程款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防范措施

施工企业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笔者就施工企业在投标签订施工承揽合同、合同的履行以及工程价款的结算等全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投标前应认真作好调查,摸清发包方底细和项目底细。特别是要摸清项目资金的组成和来源是否有保障。

在投标阶段,建设单位一般都能提供较为全的招标证明文件资料,投标单位(人)应了解清楚建设单位名称与发包人或招标人名称在招标各项文件中的记录是否一致。项目的建设单位为两方或多方而仅以其中一方作为发包人进行招标时,投标单位(人)应获得建设单位其他各方的授权委托书面文件,同时还应审查该授权是否已明确包含了已签合同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要认真审查项目投资法人责任制。

另外,投标单位(人)还要了解项目建设单位的注册资本金是否到位,工程进度资金来源渠道是否有保障,以及履约能力、资信情况和诉讼情况。

(2)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要认真做好承包合同签约管理,提高合同审查水准。

工程发包方在签订承包工程合同时,除了国家明文规定的合同范本中的各项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仍然还要附加各种条款,设置一些“陷阱”,对此,施工企业应尽可能地就“陷阱”条款的消除与发包人进行谈判。对于合同双方同类型的义务或责任,要求采用与发包人承担义务或责任的条款文字对等或对应的文字表述。尽可能要求澄清语言模糊的条款,避免条款中出现含混、疏漏或约而不定等对施工方不利的内容。

对于那些经谈判协商仍不能消除的“陷阱”,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履约可能的风险,慎重决定是否签约。决定签约后,对于“陷阱”条款,应制定特别的防范措施,并落实到合同履行的全过程和与“陷阱”条款所涉及工作范围相关的每一个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

同时,在合同中要明确工程进鏖及竣工价款结算依据、时间限制、工程款支付的时间限制以及业主违约责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在合同中设置对等的履约担保或有效的抵押条款。另外还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文书往来处理方式。

(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强化证据意识。

施工企业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一定耍坚持“以合同为依据”的原则,履行合同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应当有合同依据。要正确理解在今后违约纠纷解决中“以事实为依据”的法律原则,这里所说的“事实”不是社会公众统称所认为的客观事实,而是客观事实中能够在事后被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的那一部分“事实”。换言之,不能被合法有效的证据事实证明的客观事实,将难以被法律认可。

为此,施工企业应强化证据意识,加强履约管理,要建立和落实符合合同约定的收发文制度,同时要特别注意承包人单方面发给发包人的书面文件,如果没有发包人签收或者邮政部门、公证部门或与承包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确认送达发包人的证据,在日后产生纠纷时,发包人就会轻易地否认曾经收到过此类文件。因此,对于发包方在涉及工期、价款、质量等内容的重要文件签收方面的违约,施工企业要予以高度警惕。发现对方违约,要有理有节地及时交涉。交涉无果,工程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仍拒绝签收的,要采取挂号邮寄送达,必要时可采用公证送达等方式保全证据。对于履约工程业主方(或监理工程师)以非“正式”的书面方式、口头方式或事实行为,单方面作出的对合同条款的变更应仔细甄别其利弊,对施工企业不利的变更要以书面形式明确拒绝,对确需要变更的,应以双方盖章或合同约定的双方代表签字的补充协议等“正式”书面文件予以明确。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敢于运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据此,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应做到未获得符合合同规定的发包方或发包方委托的监理工程师或设计单位出具的工作依据的书面文件时不施工。在出现进度款不按时足额到位等发包人严重违约且无纠正措施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要敢于暂停施工。当工程业主要求施工方在合同约定之外完成某项工程时,或者,当因为工程业主或者不可归责于施工方的原因导致施工方工期延误或费用增加时,施工方要按合同约定程序和期限,及时签证.及时索赔。工程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对索赔金额或时间不能及时给予确认的,施工方应特别注意保留由工程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签署过的相关证据,根据这些证据应能够反映出或计算出索赔事项所涉及的工程量或工作时间。施工方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工程业主严重违约的情况下,一味忍让,将导致自己一方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有关“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的规定,当工程业主方在工程进度款的结算和支付方面存在违约而拒绝纠正的情况下.施工方暂停施工,正属于防止损失扩大而采取的适当措施,施工方因暂停施工而发生的停工、窝工损失,机械台班搁置损失,均属于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付的合理费用,施工方有权向工程业主方索赔。

需强调的是,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不抓合同履约管理,证据意识差,忽视资料管理,特别是当工程业主提出抢工期,重大施工项目调整时,会给予许多口头承诺或者给予少许的奖励,而现场管理者又未及时按合同约定程序和期限取得相关书面证明文件。当工期达到目标后,工程业主就以各种理由拖延和搪塞,以致错过取得证据的最佳时机,到头来对增加的费用无法进行结算。

(4)及时做好工程进度款的结算,提前准备

工程决算报告,坚持按合同约定的方式结算,财务部门要及时办理财务结算手续和收取工程价款。合同造价条款是承发包合同中的关键条款,直接关系到合同双方签订的履行承发包合同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目标和关键。施工过程中的中间结算,就成为整个合同造价结算的重要环节和总体强化造价结算的关键。坚持工程进度中间结算对施工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具有边做边算,先算后做,做到哪里算到哪里的思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工程业主委托的监理工程师编报工程进度价款结算申请。同时还要催促监理工程师和工程业主在规定的期限内审签工程进度价款。

当工程施工到尾声时,施工单位应将工作的重点转向工程竣工决算相关资料的准备。工程项目部应将技术质量、计划合同、财务、物资供应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竣工决算班子,相互配合,各施其责,对合同工程量、设计变更量、工程业主供应的物资量等与此相关的各种签证资料进行清理、汇总、核对,如需签证而还未签证的相关结算资料要在工程竣工移交前取得设计、监理、业主的签证。总之要做到“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千万不能待工程竣工移交后进行补签证,那样,工程业主将借口设计、监理已退场无法取得签字而无法向工程业主结算应该结算的工程补偿。

无论是工程施工的中间结算,还是工程竣工决算,施工单位的财务部门都要与工程业主办理工程款项支付的清算手续。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的支付价款一般包括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和工程竣工决算尾款(包括施工方的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等)。而工程预付款一般都要在施工过程的中间结算时,在一定的时间内分次分额度扣除。

同时,工程业主还要按合同约定中间结算扣除由业主提供而应由施工单位承担的各项费用,如业主提供的主要建材价款,代交的电费,代扣代缴的税费等。因此,每当进行一次工程价款结算时,施工单位财务部门应当积极主动与工程业主完清财务清算手续。这样才能在当工程业主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项而带来的违约责任时,提供有力的证据保证。

3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要建立和不断完善严格的自我约束履约管理机制。

上述几种防范工程款拖欠的管理措施,最终必须落实到人,并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笔者建议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内部履约管理制度:

(1)内部要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并配备具有各类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各项合同的签订实行统一管理。对合同的履约实行授权分级管理负责制。由于水利水电施工项目较分散,且所跨地区多,对各项施工合同的履约要实行集中管理十分困难,也不符合实际。因此,必须给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授予一定的合同履约管理权限,但涉及到合同条款的变更、施工项目的调整等都必须经过合同管理机构审查和企业法人审签后,方可生效。

(2)建立对生效合同履约情况特别是造价条款、工程进度款的结算与支付及时检查制度。合同管理机构对合同履约情况不但要建立履约档案以要求施工现场随时反馈信息外,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合同签订双方的履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调整对策,这样才能在合同履约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3)要建立严格的文档记录和各类合同履行资料收集和保管制度,经常检查。确保证据完整地收集保管。

(4)建立合同管理人员的履约管理责任制。设定量化考核指标,对因违反合同管理规定造成企业损失的,追究个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