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进度管理

Abstract: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trol mainly from the owner node duration control, total contractor points months quarter in progress assessment, construction points of project on schedule and assessment week points of schedule special examination as a comprehensive schedule control. From top to bottom by all kinds of progress control measures, and can effective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ponsible units have improved thought, indicate the direction ke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utstanding, push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l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an all-round, multi-level schedule control, promoted the worksite all difficulty work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chedule, make the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not affect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traight period, make whole construction and orderly, coordination, steadily forward, so as to realize the project schedule control, and real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Now is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s management summary on the related work are as follows:

Keywords: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一、施工进度基础信息管理

1)进度管理的基础是施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施工一开始,从业主到项目部,就要求建立每天的施工进度日报,比如征地拆迁房屋数量、征地的里程范围、清表的数量以及当日存在的问题等。通过施工现场信息的反馈,建立施工信息库,反映当前施工进展和存在问题,能够对上起到了解施工进展,反映当前工作开展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需要上级进行进一步协调等信息。随着施工场面的打开,施工信息或日报信息从征地拆迁到设备进场,从安家建点到临建施工,从工点开启到工点正常施工,从单点施工到全线施工以致到全面施工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及时准确的反映,使生产者和管理者再到决策者能够不断的了解整个施工进展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决策起到了基础作用。

2)对施工进度信息的不断完善和筛选。施工信息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而不断的丰富和加深。对施工进度信息的完善和筛选成为与施工进度相匹配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信息的完善主要体现在日工作报表的增多,日报中信息量的增多一方面是由施工项目的增多而引起,另一方面是由施工资源的增多而引起,还有就是施工影响因素的增多而引起。通过完善施工日报,能不断全面的反映施工信息,对施工进度分析起到数据支持,也能对每周每月形成连续的数据库,为分析施工进度是否可控提供有用数据。施工信息的筛选,主要目的是从各种信息中选择对某项施工数据分析有用的数据资料,比如,对桩基施工进行每日进尺的统计,分部位分设备分地质条件,从中分析出一般的进度指标,从而指导全面的进度控制目标。

3)建立和完善较好的数据库。主要是针对完成情况来建立真实准确的工程施工数据台帐,包括完成工程量、人员设备等资源数据、施工影响因素等。通过建立和完善数据库,能够较好的反映施工动态,为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作出及时的反映,为施工进度控制目标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比如加强与业主工程管理部沟通,共同完善数据库,为考核提供数据支持,主要通过:(1)在信息沟通方面,及时通过电话、报告、网络和直接接触方式反映我单位需要业主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取得业主的指导、帮助和支持,积极建立和完善数据;(2)及时根据业主提出的要求完成报表,虚心接受业主的建议,及时按要求准确上报各类数据;(3)提出较好建议促进工作简化高效,在各类报表的上报方面,及时向业主提出能否合并部分表格,达到简化报表数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高度重视业主提出的各项整改要求,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5)吸取业主好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水平,提高对数据处理的业务能力。总之,在铁路施工中,通过与业主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外部数据库,从中可以学习很多东西。也同时有很多完善。

二、施工进度过程控制

1)施工组织体系。施工组织体系的建立是完成施工进度计划是必要保证。从大的施工组织体系讲,铁路施工组织体系由业主、指挥部、总承包方、施工工区、各工区作业处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具体施工组织体系讲,主要由各工区成立专门针对某一施工项目的临时性组织体系。在施工之前,通过建立施工组织体系,有针对性的进行责任分工,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划分,对施工进度控制能够起到保障作用。

2)建立各种会议制度,有针对性的召开会议,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工区进度管理方面主要可以召开如周例会、施工进度专题会、现场碰头会、施工对接会、计划对接会等加强施工管理。通过各种会议,对施工生产进行过程控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沟通,起到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解决问题的作用。

3)建立有针对性的现在值班制度。主要是对施工进度滞后、施工影响因素多、新开工作面的监控管理。通过现场值班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及时沟通信息,及时反映问题,加大现场管控的作用。

三、施工进度计划与考核

1)施工进度计划的确定。施工进度计划的确定是通过工区与总承包方对接明确年度计划后,逐月分解确定分月计划,工区按照分月计划组织实施。各工区在分月计划下发后,根据计划安排,编制工区的周计划,周计划任务需明确施工部位、时间、工程量等。在工区一级的计划管理中,通过各处上报并结合总承包方计划要求适当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计划调整。

2)施工计划的实施与纠偏。通过月计划会、周例会明确施工任务,各处及配合单位提前做好施工资源的配置,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不确定、计划预期不足、资源配置不足、计划量较大、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等等都会对施工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完不成计划目标。通过铁路施工建设发现,我们还应继续加强计划管理,特别是应保证计划实施的严肃性。加强对计划为主线的管理力度和计划实施的执行力。当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与计划有偏差时,应找出原因,做好对比分析,加强资源调配,优化组织管理。

3)施工进度考核。铁路施工进度计划考核包括业主、总承包方、工区各层级都有相应的考核制度。业主主要是对节点目标进行卡控、总承包方主要对产值和重点项目进行考核、工区主要实施月考核和周考核以及各专项考核。考核计划的编制对考核效果有直接影响。考核计划的编制,应以整体施工计划为参考,从施工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原则进行,不能盲目追求产值,目的是保证关键工期可控。在铁路施工中,我们也汲取了一些经验教训,下一步将加强工期及工序分析,提高考核效果。

四、施工中的纵横向沟通协调

1)加强施工中的沟通协调,提高施工效率。铁路施工一方面对上进行沟通协调,了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对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通过协调各施工处、试验及测量各项工作,共同推动生产进度;

2)及时解决各施工处和试验、测量工作中提出的问题,消除施工进度中的障碍,以共同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推进。当一些问题不能立即解决时,积极与工区机关各部门进行沟通,群策群力共同协商,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动。

五、进度管理的体会及建议

1)加强进度管理控制的组织结构优化,避免多层次、多流程、多管理环节、多职能和生产管理混为一体,加强进度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2)制定更加完善的进度管理制度,并对如何实施进度控制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计划编制、进度优化、协同行进、跟踪控制、经验积累等;

4)加强对项目的进度计划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包括:资源对进度的影响;施工条件对施工目标的影响;信息的收集和执行计划严格程度的影响;质量、安全因素对进度的影响;未考虑不可预见事件发生造成的影响;

5)加强对施工交叉点的全面协调控制;

6)加强资源的整合;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统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用党的十六大精神总揽全局,凝聚人心。要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宏观调控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能,制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落实好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的“黄牌警告”制度,实行政府对政府,计生部门对计生部门的双向考核制度,不断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开创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突出抓好少生奖励、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人口控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完成年度人口控制目标

20*年,省人民政府下达给州人民政府的人口出生率控制指标为16.07‰,比20*年17.77‰低1.7个千分点,计划外多孩控制数200人,比20*年547人少347人,全州人口控制任务非常繁重。要完成全年的人口控制目标,一是要全面开展农业人口少生奖励工作,进一步降低农村自然增长率。从20*年全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在20*年2月对4个省级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试点县市的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个别党政领导、计生部门的同志对贯彻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是计生工作的重要任务认识不足;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不够;对少生奖励政策界限把握不严,养老保险与“奖、优、免、补”政策衔接不好;管理不够规范,审批把关不够严格,档案记录和印章不全,资金运作不够规范;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查找困难;部门协调配合差,工作主动性不够。各县市要认真总结20*年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的成功经验,高度重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严格按*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明确奖励对象和奖励条件。奖励对象是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业人口夫妻及其独生子女。奖励条件是夫妻双方及其独生子女都是农业人口;依法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夫妻双方符合再生育条件而自愿放弃再生育,与乡镇人民政府签定了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合同书;落实了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农业人口家庭。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宣传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的优惠政策,通过对比算帐的办法,采取独生子女父母现场演说等方法,鼓励引导农业人口自觉放弃生育二孩,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办理程序,把“奖、优、免、补”的兑现执行情况纳入计划生育和教育政务公开的范围,确保各项奖励政策的落实,消除农民群众的思想疑虑。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资金运作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档案管理,领证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书、手术证明等要全部归档。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让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少生孩子的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引导鼓励更多的农业人口夫妇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千方百计提高独生子女父母领证率,使全州农村领证人数与当年农村一孩出生之比达15%左右,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1.5个千分点。二是要实施分类指导,突出抓好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的人口控制工作。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计划生育工作起步晚,基础差,人口控制能力和控制手段相对较弱,计划生育外生育率相对较高,是计划外多孩控制的重点地区。州计生委今年将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无计划外多孩县市创建活动,各县市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北部地区要在抓好规范管理工作的同时,强化对山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人口控制;南部地区各县要强化对乡村两级工作的指导,把计划外生育控制作为考核各乡镇工作的一个硬性指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死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抓死计划外多孩的控制和间隔年限不到的抢生,严格婚姻登记,控制早婚早育,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南部地区各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新的突破。三是要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已成为继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之后全州计划生育工作的又一难点和重点。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州30%的计划外生育发生在流动人口当中。今年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作为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认真执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9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改革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考核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综治领导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各部门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流动人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实行部门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列入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要切实加强暂住户口登记、房屋租赁备案等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掌握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明确规定房屋出租户有依法协助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义务,与其建立相关的协议管理制度,并配合有关部门或社区查验育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向社区反馈有关信息。要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出具查验工作,加大违法生育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流动人口躲生、超生。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满足育龄群众的需求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各级组织的优势,推进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要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按州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启动艾滋病防治项目中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程。要认真抓好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创建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开展生殖健康综合服务,落实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提供的各类技术服务项目,实现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以创建合格村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基层基础工作。建立以村为主的工作网络和服务网络,是巩固发展“三为主”成果,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方法,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以创建合格村为载体,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责任,使村计生组织及服务网络,能真正担负起村生育计划落实、育龄妇女生殖保健、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及宣传教育等基础性工作,村计生协会对村计生工作过程进行监督,组织村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月走访管理对象、定期监护随访、双月服务制度等为核心的经常性工作制度和管理操作规范,认真落实二查、四查对象,提高二查、四查对象检查率。要严格按《*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生育证》审批发放程序。一孩《生育证》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批准;再生育的《生育证》由县市计划生育局审查批准。实行生育证发放专用章管理制度,一孩生育证统一盖乡镇人民政府生育证专用章,再生育的统一盖县市计生局生育证专用章,建立再生育《生育证》审批发放公开公示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基层统计台帐,提高基层统计台帐运转合格率。基层统计人员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要按《*州计划生育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认真总结州计生委在建水西庄镇试点工作的经验,适时召开全州基层工作现场会议,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州基层基础工作。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州计生委和各县市计生干部联系各县市和乡镇计生工作的制度,把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计生干部身上,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五)加强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州级补助为辅的原则,严格按省计委、省计生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州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内容界定为县、乡计生服务网络建设的业务用房(含附属用房),生活用房由各地自行另筹资金解决。建设规模根据项目所在县、乡的常住人口数确定,常住人口总数在20万人以下(含20万人)的县级计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控制在1100平方米以内;20万—50万人的控制在1300平方米以内;50万人以上(含50万人)的控制在1500平方米以内。常住人口总数在1万人以下(含1万人)的乡级计生服务所的业务用房控制在180平方米以内;1万—3万人的控制在250平方米以内;3万人以上(含3万人)的控制在300平方米以内。人口基数大且已建立了乡级计生服务所的乡镇(不含县城所在镇),要按有关规定,加大对服务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乡级服务所的硬件设施。今年,州计生委将采取州、县、乡三级配套的办法,筹措资金为乡级计划生育服务达标所配置更新一批设备,各县市要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大对乡级服务所的投资力度,提高乡级服务所的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大力推进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推行电子政务。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年、20*年,州计生委采取乡筹一部分,县筹一部分,州补助一部分的办法,为*、*、*、*、*、*等县配置了计算机,今年将采取同样的办法,为积极性高的县市配置计算机。各县市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计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育龄妇女的微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计生系统的工作效率。

(六)重视计生协会工作,支持协会多开展适合协会特点的活动

计划生育协会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育龄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多年的实践证明,计划生育协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协会的特点,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紧紧抓住活动和服务这两个关键,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服务,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重点,协调社会力量,开展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努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重视协会的组织建设,关心和支持协会的工作,尽力帮助和解决好协会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协会多开展适合协会特点的活动。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州人代会、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结束后不久,召开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2004年的工作,全面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强化南部地区、北部山区人口控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的全面完成。下面,我就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就如何做好2004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2003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州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州计生委与省计生委签订的责任目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了州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州计生委与省计生委签订的责任目标,经省人民政府考核,获一等奖。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的同时,州计生委积极争取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支持,强化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在全州范围内建立了州对县市、县市对乡镇、乡镇对村委会的“黄牌警告”制度,实行政府对政府,计生部门对计生部门的双轨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省委、省政府《决定》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并把各县市对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到位情况纳入“黄牌警告”制度的重点考核内容。州级财政对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由2002年的572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750万元不含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经费、养老生活补助经费和教育“三免费”州级配套资金。各县市党委、政府站在全局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不同程度地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经费投入,确保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营造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宣传教育工作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三为主”工作中处于首要的地位。全州上下进一步强化了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一是与《XX日报》社密切合作,在《XX日报》一版联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专栏,刊登稿件52篇;与XX电视办了《人口扫描》专题节目,制作播出电视专题节目7期;与XX人民广播电办了《人口扫描》专题节目,播出节目52期,每次10分钟,全方位展示了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反映了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动态信息。二是与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局等部门配合,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XX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三是狠抓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各县市积极筹措资金,印制计划生育宣传品,分发分送到育龄群众家中,提高了广大育龄群众计生知识知晓率。与此同时,各县市还利用节假日、街天上街宣传咨询,出黑板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组织会员将计生政策编成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群众中演出,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各县市出动宣传车365辆次,印制宣传单150余万份,出黑板报1500期,宣传工作延伸到了全州的村村寨寨。

三以完成责任目标为中心,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年责任目标的完成

为认真做好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全州上下紧紧围绕州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州计生委与省计生委签订的责任目标开展了各项工作。一是早部署、早安排,增强工作的主动性。2003年3月26日

四认真做好农业人口少生奖励,强化南部地区人口控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

五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六强化计生协会的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

高度重视计生协会的工作,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组织育龄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作用。按省计生委的有关要求,将计生协会的工作纳入州计生委对各县市计生局年度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制定了《XX州计划生育协会2003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年终进行考核,兑现奖惩。重视协会的组织建设,明确要求县、乡协会要有办公地点,村、社区及有条件的自然村有协会之家,做到县、乡两级有专兼职协会工作人员,县市会员人数应占总人口的11%以上,并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积极争取省计生协会的支持,在XX组织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及XX市XX镇的“妇女发展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的作用,组织广大会员开展“学科技、用科技”活动,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服务,并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协调社会力量,努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引导群众走少生快富之路。全州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已达1356个,专职工作人员455人,会员人数38.1万人。计生协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计生协会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确保2004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统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用党的十六大精神总揽全局,凝聚人心。要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宏观调控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能,制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落实好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的“黄牌警告”制度,实行政府对政府,计生部门对计生部门的双向考核制度,不断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开创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突出抓好少生奖励、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人口控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完成年度人口控制目标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满足育龄群众的需求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各级组织的优势,推进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要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按州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启动艾滋病防治项目中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程。要认真抓好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创建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开展生殖健康综合服务,落实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提供的各类技术服务项目,实现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以创建合格村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基层基础工作。建立以村为主的工作网络和服务网络,是巩固发展“三为主”成果,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方法,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以创建合格村为载体,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责任,使村计生组织及服务网络,能真正担负起村生育计划落实、育龄妇女生殖保健、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及宣传教育等基础性工作,村计生协会对村计生工作过程进行监督,组织村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月走访管理对象、定期监护随访、双月服务制度等为核心的经常性工作制度和管理操作规范,认真落实二查、四查对象,提高二查、四查对象检查率。要严格按《XX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生育证》审批发放程序。一孩《生育证》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批准;再生育的《生育证》由县市计划生育局审查批准。实行生育证发放专用章管理制度,一孩生育证统一盖乡镇人民政府生育证专用章,再生育的统一盖县市计生局生育证专用章,建立再生育《生育证》审批发放公开公示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基层统计台帐,提高基层统计台帐运转合格率。基层统计人员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要按《XX州计划生育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认真总结州计生委在建水西庄镇试点工作的经验,适时召开全州基层工作现场会议,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州基层基础工作。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州计生委和各县市计生干部联系各县市和乡镇计生工作的制度,把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计生干部身上,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五)加强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州级补助为辅的原则,严格按省计委、省计生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州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内容界定为县、乡计生服务网络建设的业务用房含附属用房,生活用房由各地自行另筹资金解决。建设规模根据项目所在县、乡的常住人口数确定,常住人口总数在20万人以下含20万人的县级计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控制在1100平方米以内;20万—50万人的控制在1300平方米以内;50万人以上含50万人的控制在1500平方米以内。常住人口总数在1万人以下含1万人的乡级计生服务所的业务用房控制在180平方米以内;1万—3万人的控制在250平方米以内;3万人以上含3万人的控制在300平方米以内。人口基数大且已建立了乡级计生服务所的乡镇不含县城所在镇,要按有关规定,加大对服务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乡级服务所的硬件设施。今年,州计生委将采取州、县、乡三级配套的办法,筹措资金为乡级计划生育服务达标所配置更新一批设备,各县市要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大对乡级服务所的投资力度,提高乡级服务所的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大力推进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推行电子政务。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2年、2003年,州计生委采取乡筹一部分,县筹一部分,州补助一部分的办法,为XX、XX、XX、XX、XX、XX等县配置了计算机,今年将采取同样的办法,为积极性高的县市配置计算机。各县市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计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育龄妇女的微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计生系统的工作效率。

六重视计生协会工作,支持协会多开展适合协会特点的活动

计划生育协会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育龄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多年的实践证明,计划生育协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协会的特点,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紧紧抓住活动和服务这两个关键,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服务,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重点,协调社会力量,开展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努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重视协会的组织建设,关心和支持协会的工作,尽力帮助和解决好协会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协会多开展适合协会特点的活动。

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 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愈发重大,当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化程度逐渐增强的同时,也面临着建设任务繁重、设备老化、负荷增长过快、外力破坏、自然气候恶劣等问题,这些都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造成威胁。电网检修计划专业要通过安排合理的停、送电检修计划完成基建项目建设、设备检修处缺、用户报装送电等,达到改善电网结构、提高设备运行健康水平、满足用户可靠用电的目的。

目前检修计划管理更多地依赖人为经验,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足,没有标准的核心流程,无法满足企业及电网的发展要求,且存在如下三方面管理短板:(1)缺少核心流程固化,出现管理空白。由于检修计划涉及专业多、周期长、节点多,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电网检修工作的实施。如果多个部门及专业间业务流程不能很好地对接,管理制度及标准不统一、多头管理、界面不清,就容易出现管理空白点;(2)存在信息壁垒,横向协同不足。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维护局限在本专业,信息无法实时获取、有效共享,容易出现重复停电。此外,检修申请需要经过可靠性、重要用户、保电任务、设备情况等多专业信息的校验,信息壁垒拉长了审核时间;(3)基础管理松动,风险管控能力不强。在检修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基础管理问题,相关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有待提高。部分业扩、基建工作因为“时间”和“现场”两大因素的不确定性,对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不利于风险管控。如何合理安排综合停电检修计划、融入风控措施、降低电网运行风险,如何在保证计划刚性执行的同时,把握检修节奏,确保相关重点工程按期实施,是检修计划管控及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2 建立协同机制,改善管控措施

针对以往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工作中的问题,我们通过建立协同机制,梳理优化了检修计划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以信息化手段固化流程标准,将人员岗位与流程环节一一对应,选定并监控关键环节,识别对应绩效指标,在实现跨专业的横向协同的同时,推动检修计划专业的纵向贯通。

2.1 流程之间无缝衔接,建立流程管理新模式

通过端到端流程梳理,将检修计划管理全流程与相关业务流程进行衔接,完成与设备大修管理流程、设备缺陷管理业务流程、业扩全过程管理流程、基建工程综合管理流程以及供电可靠性管理流程等其他专业核心业务流程的无缝连接,消除专业管理的交叉点和空白点。

2.2 流程对接信息系统,依托“大数据”打造“多维度”检修计划任务池

在检修计划制定阶段,应用“大数据”工具集成各专业系统建立了多维度“检修计划任务池”,通过实时读取各专业系统信息,第一时间将各类需求纳入池内实时滚动,为调度部门及时了解检修需求,捏合同类申请、优化检修计划安排提供信息支撑。另外,“多维度”体现在各专业间的信息横向协同共享。每一项检修申请都要经过N-1、能否带电、陪停、保电任务、重要用户、重复停电、可靠性等信息校验,即在计划编制阶段通过对跨专业、多维度条件的校核,提前进行电网安全风险评估。

2.3 采取“全、强、重、严”策略,实现风险全面管控

提出“全过程、强管控、重评估、严把关”的管理策略,明确专业管理要求,推行重大工程停送电标准化管理,实现各专业全过程跟踪;有效强化电网运行各环节风险管控,建立“月分析、周预警、日校核”风险管控机制,预警通知,督促风险防控的落实;重点流程引入过程评估;严把资料审核,确保基础资料的及时准确。

2.4 “两纵两横”,加强协同

应用协同机制,纵向加强与主网停电计划安排上的沟通、配合,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深化细化两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做严做细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优化停电计划安排,调整运行方式,制定专项事故预案。横向加强与兄弟单位调控系统的协调工作,超前准备、有效结合,避免重复停电,构建更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3 具体案例分析

为配合某220kV变电站电源线施工,对施工路径上的现有4条110kV线路进行切改迁移及架空入地改造,归属基建工程。工程施工共涉及4座220kV公用变电站、5座110kV公用变电站、3座110kV用户变电站、4条110kV线路;需要4个单位、6个部门、11个专业进行全过程配合完成。

在获取施工信息的第一时间,建设部门即将4条110kV线路检修需求录入本专业系统,“检修计划任务池”同时监测到其他部门有相同设备检修需求,在年度检修计划制定过程中,我们捏合了相关变电站避雷器预试、设备例行试验等工作。在季度停电计划任务池中,营销部提出了相关业扩工程检修需求及用户站内部检修停电需求,涉及线路与该切改工程一致。通过梳理以上信息,为我们在月度检修计划编制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实现了综合线路、变电站、用户站等多方面的停电需求,避免重复停电。

在停电施工方案审核环节,建设部门组织调度、运检、营销、安监等专业对《线路切改停电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各专业部室根据专业管理职责、制度和标准,通过方案审查、安全分析、承载力分析、停送电时序、电网运行方式调整、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审查,最终形成准确可行的停电施工方案,经调控中心批准停电计划后,正式执行。整个过程实现了多管理体系协同运转,打通了专业、部门壁垒,保证了流程的有效流转。

以电网倒闸操作流程为例,通过检修计划专业流程与上线运行的“两票”系统、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对接,调控中心日检修计划“两票”编制人员,按照新设备投入申请,检修申请票,方式单、批准书、保护定值等资料,准确编写变电站倒闸操作票。同时《电网风险预警通知书》,由运检部、营销部、安质部、办公室进行会签,并反馈落实措施。所有工作节点达到了上线系统对专业流程的全过程管控,流程对专业工作的指导和助力更显增益。

4 管控成效分析

基于全流程的检修计划过程管控及风险防控全方位提升,从针对日趋复杂的外界环境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角度,统筹考虑,创新探索出的全周期、全覆盖、全集成的停电计划管理理念。深化应用协同机制,建立多专业间的流程无缝对接,依据不同岗位职责,将专业管理制度,标准深度融合,通过前期方案审查、方式安排、安全校核、预案编制,提前组织各部门细致审查施工方案,对施工准备、施工要求、关键节点、停电范围、停电时序、方式安排、负荷转移、事故预案、供电可靠等方面全面进行审查,形成成熟方案落实执行,大大提升了专业管理效能,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逐渐形成节奏有控、安排有序、工作有效的安全生产新秩序。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

从设计、生产、管理等3个方面,阐述服装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在设计环节,实施设计数字化,引入PLM模式。在生产环节,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ES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促进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在管理环节,通过ERP、PLM、MES系统融合,实现协同制造、集成管控,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集成,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各类资源数量及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情况,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服装智能制造;服装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急剧上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装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服装企业的生产方式开始转变,逐步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服装企业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该如何应对。本文从设计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阐述服装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1设计技术创新

1.1设计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装设计受流行、消费者需求、风格、定位、结构、材料、工艺、成本、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服装企业通常会将设计研发中心设置在流行的中心城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协同、高效的把流行、技术等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设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得服装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以数字化,促使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常用的通用设计软件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服装专业软件有GERBERCAD、LECTRACAD、富怡CAD等。服装CAD可完成服装创意设计、结构设计、样板设计、样板缩放、工艺设计、工艺单等技术文件的设计开发。利用CAD进行设计开发时,可以借助款式库、材质库、色彩库、图案库、配件库等辅助设计师完成设计工作。智能化的CAD软件还可以实现自动缩放、自动排料等功能。3D服装设计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一款服装的整体设计。数字化技术对于服装业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AD/CAM系统能大幅缩短服装产品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有效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因此,这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更适应当前服装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经营模式[2]。

1.2设计研发引入PLM模式服装设计流行周期短、款式多、批量小,这给设计管理带来不小难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简称PLM)为服装设计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3]。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以产品为对象,将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创意到生产、销售、退出不同阶段都进行监控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如图1所示,让经营者将每个阶段中的人员、资金、物料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PLM是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的整合,它促进创造、计划和控制之间的协同,有效地优化产品开发过程。PLM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所有业务数据都按照统一的产品定义信息与过程模型被集成到PLM中,相关部门都能够过PLM获得信息服务。服装业PLM解决方案将与产品有关的数据(具体包含过程及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图文档知识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协同设计开发等内容)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服装PLM设计流程架构如图2所示。我国服装企业应用PLM软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于企业实现研发过程的协同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设计方案的市场需求导向性、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规划能力、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转化性、实现内外部协作开发[4]。

2生产技术创新

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生产周期不断缩短,要求服装企业具有快速反应机制。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各种生产信息,以便指导生产。为了适应服装款式的快速变化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服装制造过程中融入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简称MES)[5],这将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实时监控制造进度、合理安排各个生产环节。

2.1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MES系统是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4个功能。在过程控制方面,MES通过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对从订单下达开始到产品完成的整个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反馈,使其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整改。MES是服装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纽带,是企业实现车间敏捷生产的基本手段。作为车间信息管理技术的载体,MES在实现服装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用于对服装车间现场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其作用主要有3个:一是实时对生产进行指导。依据服装生产定单的要求,计划与设置工作单元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工艺流程,均衡生产计划,降低非生产用工时,准确掌控进度。二是对生产进行有效和实时监控。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统计生产数据,掌控服装制造的全部生产过程,实时跟踪物料流向,及时发现并警示瓶颈所在。三是生产中的各种信息可追溯。采用条形码或RFID技术追溯产品生产过程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等,做到对服装产品加工每道工序的详尽管控,提高质量管理力度,降低损耗,减少浪费。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交互、实时控制从目前服装企业生产现场看,生产车间中的各种服装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性能差、信息利用率较低,不能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所有的信息依靠人工方式输入,工作量大而且慢,出错率高。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适合服装工业缝纫机生产现场的MES系统。MES系统的管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控制层可以实时地监控到服装车间内部的情况,服装制造执行系统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数据采集控制层主要是由末端设备以及网关组成的。末端设备是由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组成的,比如传感器设备,像湿度传感器、RFID、声音传感器等。底层传感器设备将采集的数据上传给MES系统[6],实现信息流、物料流、劳动力流、设备流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帮助企业及时获取生产进度、员工表现、各工序完成及工时情况、作业效率等信息,实时反映车间现场状态,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软件来改造传统服装业[7],不仅可使工艺标准化、管理透明化,而且可以优化或简化生产流程,减少用工数量,同时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周期。

3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服装企业竞争的加剧,如何进行高效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未来,一些服装企业中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计划制定、前期开发、设计展开、结构调整与制版、工艺确定、样品试制、新产品客户确认或市场试销、新产品调整、批量生产等诸多环节[8],各主要经营环节中又包含许多分支环节。整个过程信息反馈周期较长,某道环节一旦有问题且信息反馈不及时,企业经营便难以顺畅推进。通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9](简称ERP)可以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集成,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各类资源数量、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情况,同时可以将企业的各类资源及时调配和平衡。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协同制造协同制造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间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管理和商务等方面进行紧密配合与协调的一种制造运营模式[10]。它是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是敏捷制造、协同商务、智能制造、云制造的核心内容。对服装企业来说,协同制造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服装新品上市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设计、生产的柔性。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使企业财务、生产加工、成本管理、物流、人力等方面快速、有效协同,使企业资源最充分利用。协同制造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可制造性以及成本的可控性,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3.2集成管控服装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设计、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通道,充分集成PLM、MES、ERP等各个系统,PLM、MES、ERP的互动关系如图4所示,使企业实现对主要生产经营环节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二是精益生产、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三是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图4PLM、MES、ERP的互动关系PLM(创新)、ERP(计划)、MES(执行)是工程数字化和自动化作业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PLM、MES和ERP系统的功能可以互相延伸和对接,共同构建更为完善的现代化服装企业信息管理体系。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服装企业具有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服装企业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一个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系统复杂和高风险等特点的系统工程。对多数服装企业来说,这些系统现阶段应用尚有一定困难,但在满足产品附加值较高、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RFID技术成本进一步降低等条件后,还是具备可行性的。毕竟,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服装企业在上述系统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从系统工程和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熟软件,企业要有接收变革的心理准备,做好风险控制和周密完善的计划,由实力强大的团队实施,确保各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实施。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零距离交互、分布式共生的基因会更加广泛地渗透。服装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采购营销网络化、协同研发与生产等现代制造业特征正逐步在服装企业中体现出来,这种以数据驱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和数据进行智能制造模式会逐步在服装企业中应用并推广。服装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艳,洪文进,吴小艺.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男装产品开发模式探究[J].毛纺科技,2015,43(8):66-70.

[2]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9):2273-2284.

[3]俞沛文.基于PLM的快时尚产品设计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

[4]石美红,贺行行,朱欣娟,等.个性化西服定制和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毛纺科技,2015,43(10):36-42

[5]郭力子.吴建艺.面向MES的服装大规模定制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4):102-106.

[6]陈绍文.数字制造环境中MES的发展和对企业架构的影响[EB/OL].(2013-06-05[2016-01-21])

[7]毕东贞.基于物联网的工业缝纫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青岛大学,2012.

[8]金祥克.鞋业敏捷化智能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06.

[9]万蓬勃.ERP技术在服装企业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皮革,2015(4):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