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入学入托儿童;疫苗漏种;补种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88-02

入学入托儿童疫苗补种是保证儿童及时获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预防、控制托儿机构、学校等儿童集中活动场所内传染病爆发的有效措施[1,2]。为了解我镇儿童预防免疫中疫苗漏种、补种情况,以更好的指导将来的儿童免疫工作,现回顾分析我镇入学、入托前儿童疫苗的接种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棚镇2012年8-9月份各小学、托儿机构新生共计1103人,为预防接种证查验、疫苗补种对象,包括幼儿园19所,共计228人;旗幼儿园1所,101人;小学4所,共计774人。通过查验新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对漏种疫苗登计,和及时补种情况。

1.2 方法

按着《内蒙古赤峰市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对新生预防接种证持有及接种登记情况进行了查验。由疾控中心对验证人员(都是预防保健的计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在新生入学的1个月内完成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将新生的预防接种信息登入《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登记表》,无证或未完成相应疫苗接种的儿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补证补种。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风疹疫苗、流脑疫苗、水痘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等12种疫苗作为查验、补种疫苗。补种标准: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接种或未完成免疫程序的免疫剂次的儿童,其年龄(月龄)已经达到国家免疫程序要求的新入学/托儿所儿童。

2.结果

按内蒙古赤峰市儿童免疫程序,在一周岁内准确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4剂)、百白破三联疫苗(4针)、麻疹疫苗(2针)、乙肝疫苗(3针)接种的为五苗基础免疫合格;7周岁以下儿童据免疫程序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麻疹疫苗加强接种的为加强免疫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的种类(五种)和剂次(包括加强)全部符合要求的为全程免疫合格。此次查验中12种疫苗漏种297人,漏种率26.9%;补种293人,占98.7%。应补934针,实补723针,占77.4%。除卡介苗、乙肝疫苗没有漏种不需补种外,糖丸应补种88针,实补88针(100.0%);三联应补110针,实补103针(93.6%);白破应补14针,实补14针;麻疹应补14针,实补14针(100.0%);甲肝应补17针,实补17针(100.0%);风疹应补182针,实补54针(29.7%);流脑应补164针,实补159针(97.0%);水痘应补120针,实补71针(59.2%);乙脑应补46针,实补44针(95.7%);流腮应补179针,实补159针(88.8%)。见表1。

疫苗漏种情况排序(从高到低):风疹;流腮;流脑;水痘;百白破三联;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脑;甲肝;白破;麻疹。

3.讨论

托儿所、学校等场所是儿童活动的密集场所,也是公共卫生事件的容易爆发的区域[2]。因此对于儿童接种情况的统计尤为重要,有利于日后补种工作的开展,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建起托儿所,学校免疫屏障,保证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工作顺利进行[3]。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早在1978年首次展开,在政府和各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已经实现了基层免疫的目标。入托/入学儿童预防补种是儿童再次提供预防的接种服务,也是预防计划免疫的相关传染病的一道防线。近年来,我镇对入托/入学前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越来越重视[4]。

经棚镇自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连续多年为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等12种疫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接种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儿童疫苗漏种。通过查验接种证发现,我镇疫苗漏种情况相当严重,其中风疹、流腮、流脑、水痘及三联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糖丸)漏种人次相对较多。全部疫苗漏种297人,占26.9%;实际补种293人,补种率98.7%。其中糖丸、甲肝、白破、麻疹等疫苗的补种率均达到100.0%;乙脑、三联、流脑三种疫苗的补种率超过90.0%;流腮、补种率88.8%;其余几种疫苗补种率相对较低,尤其是风疹、水痘的补种,补种率仅为29.7%和59.2%,即超过了一般漏种儿童并未进行及时补种。漏种主要与家长对免疫预防知识认识不深刻有关。很多家长认为注射1次或几次后能够产生理想的效果,可以预防。部分患者甚至没有听说过风疹、流脑、流腮疾病等等。以上这些错误的观念往往导致家长疏忽儿童免疫接种。再者,镇上很多家庭为外来务工者,部分人也会外出打工,人口流动程度大,这就严重阻碍了免疫预防工作的完成。很多儿童有的疫苗只接种首次,之后并无接种记录。还有一些是二类疫苗,如:水痘,费用高,也是未种原因之一。

为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减少免疫空白,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建议卫生服务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入学/入托儿童相关疫苗剂次的全程接种,做到全程追踪,必要时可由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并将入学/入托儿童疫苗的漏种补种工作列入对相关单位计划免疫工作的考核内容,从行政上推进。同时,对家长进行免疫预防知识的宣教,让家长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并告知家长不同种类疫苗接种的时间,接种针次和所预防的疾病,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在儿童入学入托时,卫生部门与学校应当保持紧密的合作,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建立起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接种长效合作的机制。建议学校将免疫接种证件的检查作为入学时的一项常规工作,纳入报名手续中,在初次入学时登记在案,保证在学生就学期间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完成相应的疫苗接种。对于流动性强的儿童,应当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对于该类儿童及家长要加大力度宣传免疫预防知识,让家长透彻的领悟到疫苗接种对后代的影响。入学时,按照规定检查儿童接种证,一旦发现漏种,则应当及时补种。

参考文献:

[1] 李建清.常熟市城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05):398~398.

[2] 何涛,杨军鹏,芮执平.白银市2005~2009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情况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01):62~64.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麻疹;计划免疫;监测分析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麻疹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之后第3个待消灭的传染病[1]。为遏制麻疹疫情上升的势头,确保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根据卫生部《2006年~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总体要求,为了解珠海市斗门区麻疹疫情情况,对2005年~2009年麻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麻疹监测数据来自全区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麻疹疫情年报表、查漏补种报告和免疫接种报告。

1.2 检测方法: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2-3]。

1.3 病例定义:采用标准麻疹定义和统一分类标准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将麻疹分为4类: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排除病例[4]。

2 结果

2.1 病例报告:2005年~2009年全区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60例,确诊病例108例,实验室诊断99例,临床诊断9例,其中区外流动人口82例,占确诊总病例数75.93%,本区病例26例,占确诊总病例数的24.07%。本地确诊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59/10万,流动人口确诊病例年平均发病率5.00/10万。麻疹确诊病例占报告疑似病例的67.50%,见表1。

表1 2005年~2009年珠海市斗门区麻疹病例报告情况统计年份

疑似麻疹

确诊麻疹

本地确诊病例

流动人口确诊病例

病例数

例数

病例数 发病率(/10万) 病例数 发病率(/10万)

2005

41

31

6

1.88

25

7.84

2006

10

6

1

0.31

5

1.55

2007

59

37

2

0.63

35

10.78

2008

42

32

17

5.04

15

4.45

2009

8

2

0.00

2

0.59

合计

160

108

26

1.59

82

5.00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2005年~2009年在斗门区共有麻疹确诊病例108例,其中井岸镇66例、白蕉镇19例、乾务镇13例、斗门镇4例、莲洲镇4例,地址不详2例。

2.2.2 年龄分布及免疫史:见表2。

表2 2005-2009年斗门区麻疹病例年龄及免疫情况 (例)

年龄

病例数

免疫史

未免疫

1次

2次

不详

≤14岁

53

17

7

5

17

15~20岁

14

5

19

21~30岁

32

6

1

11

31~35岁

8

1

7

>35岁

1

1

合计

108

28

7

7

66

2.2.3 时间分布:2005年~2009年中每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7~8月份(61例),占确诊病例的56.48%。

2.2.4 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麻疹疫情能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及时上报,对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能及时进行采样检测,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敏感性较高。

3 讨论

3.1 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无免疫史的大年龄组人群不断累积,全区麻疹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2008年斗门区麻疹发病呈现明显的回升趋势,其中流动人口病例占了较大的比例(2005年为80.65%,2006年为83.33%,2007年为94.59%,2008年为46.88%),20岁以下病例67例,比例为62.04%,未免疫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大多数(87.04)[5-6]。为加强免疫,斗门区在2005年、2006年对适龄儿童进行全区性查漏补种工作,2005年查出983人,补种824人,接种率83.83%;2006年共查出1 426人,补种1 398人,接种率98.04%。2007年~2008年斗门区的麻疹病例呈快速增长趋势,分析原因为外来流动人员增加,这部分人群的麻疹免疫史多数为不详或无免疫史[7-8]。随着珠海市经济发展及斗门区工业园区企业的落户投产,外来流动人员不断增加,麻疹免疫空白人群也随之增加,加上外来人员的流动性大,管理上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疫情,确保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根据《广东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2009年3~4月在全区范围内对8月龄~14周岁儿童(含外来适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9]。通过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宣传发动和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使接种率达到97.70%(在校学生58 165人,实际接种57 081人,接种率为98.14%;散居儿童13 646人,实际接种13 078人,接种率为95.84%)。

3.2 防控体会:平战结合,突出抓好麻疹疫情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减少免疫空白对象积累。3.2.1 加强麻疹监测和疫情预测预警,对网络直报系统麻疹疫情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对报告病例迅速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进行实验室诊断,隔离治疗患者,及时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减少免疫空白对象。

3.2.2 加强麻疹疫苗接种工作。①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利用预防接种日和其它公众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公众普及麻疹预防控制知识和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②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10]。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将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内容;③做好流动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管理力度,制订相应的对策,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④定期开展预防接种查漏补种工作,减少免疫空白对象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顾全忠.舟山市1998年~2007年麻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7):877.

[2] 李春华.承德市某区2002年~2006年麻疹监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5):458.

[3] 韩辅廉,邱德山.潍坊市2002年~2005年麻疹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27.

[4] 马永旭,赵则超,陈建秀.单县2004年~2007年麻疹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8):843.

[5] 马永胜,杨贵芳.云南省迪庆州2005年~2007年麻疹监测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1):45.

[6] 陈彦彩.濮阳县1999年~2006年麻疹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0):3954.

[7] 杨红梅,沈 红,陈红霞.十堰市1996年~2005年麻疹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24.

[8] 翁毓秋,俸卫东,蓝建国.柳州市2003年~2005年麻疹监测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083.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为了解某高校幼儿园、附小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制定科学的免疫预防策略,实现消除麻疹和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某高校幼儿园、附小2~12岁儿童的手指末梢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脊灰IgG抗体水平。结果:共检测样本2 191例,麻疹IgG抗体阳性2 130份,阳性率97.22%;脊灰抗体阳性2 168份,阳性率98.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和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显著,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加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能使儿童获得较高的免疫保护屏障,应持续认真开展。

关键词 儿童 麻疹 脊灰抗体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a university affiliated kindergarten,primary school children measles and polio antibody levels

Yang Peijuan,Li Qiong

The hospit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637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measles and poliomyelitis(polio)antibody level of a university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and evaluate the immune effects.Then making scientific immune prevention strategies,to achieve the elimination of measl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intenance without poliomyelitis.Methods:Take peripheral finger blood of the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2~12 years old children,by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method for detection of measles and poliomyelitis antibody level of IgG.Results:A total of 2191 copies of test sample,the measles IgG antibody was positive in 2130 copies,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97.22%.Poliomyelitis antibody positive 2168,and positive rate 98.95%.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children measles and polio antibody positive rate in different gender were no significant.Conclusion:Immune planning of the school is effective.Measles,polio vaccine in routine immun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immunity and timely vaccination can make children get the immune protective barrier higher for school-age children,so it should continue to carry out.

Key words Children;Measles;Poliomyelitis antibody

麻疹、脊灰均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是WHO扩大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某高校幼儿园、附小儿童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历年来曾多次开展麻疹疫苗、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为了解该校儿童麻疹、脊灰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制定科学的免疫预防策略,实现消除麻疹和维持无脊灰状态。2012年3月我们对自愿参加检测的儿童进行了麻疹和脊灰抗体水平检测。

资料与方法

对象:某高校幼儿园、附小2 191名儿童,年龄2~12岁,男1 241人,女950人。

标本的采集、运送:由参加培训过的校医院医务人员到幼儿园、附小以班为单位采集标本,采血时先用碘伏消毒手指皮肤,待皮肤稍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刺入皮肤适当深度并快速拔出针头,然后用一次性定量采血管采取溢出的儿童手指末梢血20μl加入预先盛有1ml专用稀释液的带盖离心管中混匀,并贴上写有编号的标签,放入离心管架,由专人统一送往南充市顺庆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备检。

检测方法、试剂: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麻疹IgG抗体、脊灰IgG抗体进行测定。试剂由某公司提供,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仪器:安图2010酶标仪、Fluido洗板机、恒温培养箱等。

结果判断:按照试剂说明书,以空白孔调零,450nm波长测定A值,样品A值

统计学分析: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结 果

检测结果:本次共检测样品2 191例,麻疹IgG抗体阳性数2 130份,阳性率97.22%;脊灰IgG抗体阳性2 168份,阳性率98.95%。

不同性别儿童麻疹和脊灰IgG抗体检测结果:本次检测分别采集麻疹和脊灰各2 191例指尖血样,男1 241例,麻疹抗体阳性数1 210例,阳性率97.5%,脊灰抗体阳性数1 231例,阳性率99.19%;女950例,麻疹抗体阳性数920,阳性率96.84%,脊灰抗体阳性数937人,阳性率98.63%。不同性别儿童麻疹和脊灰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6,P=0.352和χ2=1.640,P=0.200)。见表1。

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和脊灰IgG抗体检测结果:本次检测2 191名儿童麻疹IgG抗体:2~6岁组656人,阳性数643人,阳性率98.02%;7~12岁组1 535人,阳性数1 487人,阳性率96.87%,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7,P=0.136)。脊灰IgG抗体:2~6岁组656人,阳性数646人,阳性率98.48%;7~12岁组1 535人,阳性数1 522人,阳性率99.15%,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1,P=0.154),见表2。

讨 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预防麻疹的关键措施是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其免疫力。卫生部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麻疹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1]”。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则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我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于2000年10月被证实为无脊灰区[2]。采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脊灰IgG抗体具有特异性强,方法敏感等特点,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方法[3]。

本次检测该校区幼儿园、附小儿童麻疹、脊灰IgG抗体阳性率均>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麻疹、脊灰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校区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显著,麻疹、脊灰疫苗接种率高,全程免疫后适龄儿童获得较高的免疫保护屏障,这一结果是与该校历年来在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与查漏补种工作分不开的。2005年、2009年该校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2007年9月对该校区幼儿园、附小儿童中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并于2007年开始,每年对新入托、入学儿童实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并及时开展麻疹、脊灰等免疫规划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针对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生脊灰野病毒疑似输入性疫情时,该校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及暑期外出旅游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再次查漏补种。以上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儿童麻疹、脊灰疫苗的免疫空白。

WHO消除麻疹的策略是要求每个出生列队儿童都达到>95%的免疫力,群体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

2 陈阿丽,李丽,刘天锡,等.宁夏回族自治区0~1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水平监测[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4):351-352.

3 蔡广俊,韦阳,李传道,等.临全县2009年脊髓灰质炎和麻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6):415.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吉林省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 目的 对辽源市一起学校麻疹爆发疫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方法 了解麻疹疫情爆发背景,研究历年来麻疹疫情情况,分析并调查自2013年起常规免疫接种及接种率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免疫处置。对2014年5月8日辽源市疾控中心接到市二院和市妇婴医院报告该市某小学疑似麻疹8例患者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 8例疑似麻疹病例中8例发热、5例出疹、4例咳嗽、卡他症状2例、结膜炎1例、淋巴结肿大2例。但经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检测,实验室确诊5例,排除3例。结论 早期发现病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是防止疫情暴发流行的关键。

[

关键词 ] 麻疹;暴发;学校;调查

[中图分类号] R51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125-02

2014年5月8日辽源市疾控中心接到市二院和市妇婴医院报告我市某小学疑似麻疹8例,分布在6年3班和5年4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向市卫计委进行了报告,并成立了麻疹暴发疫情处置小组,对此次暴发疫情进行了现场调查处理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背景情况

①辽源市龙山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辽河畔,是辽源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57.44 km2。总人口29万人(2012年)。 全区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0~6岁儿童 12 579人,7~15岁13 370人。

②某小学是龙山区一所窗口学校,始建于1947年,学校占地面积4 402 m2,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 238人,教职员工68人。

③麻疹疫情历史情况。辽源市2005—2013年麻疹共发病453例,龙山区65例,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2005年、2012年发病率最低。见图1。

2 病例定义

2.1 搜索麻疹病例定义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1-2]。

2.2 开展学校疑似麻疹病例的主动搜索

2014年5月9日对该小学的所有师生出现发热、出疹的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在校师生共计1 306人,其中事假5人,其他情况未到校的11人外,调查了1 290人,未发现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师生。继续对该校病、事假的学生进行追踪。

2.3 开展医疗机构疑似麻疹病例的主动搜索

2014年5月12—15日对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的传染科、内科、儿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开展了疑似麻疹病例的主动搜索,搜索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2014年5月12日,共搜索8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例为19 869份,其中上报了102例疑似麻疹病例,没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病例的漏报现象。

3 实验室的诊断

8例疑似麻疹病例中,均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检测,实验室确诊5例,排除3例。

4 临床表现

8例疑似麻疹病例中8例发热、5例出疹、4例咳嗽、卡他症状2例、结膜炎1例、淋巴结肿大2例。

5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5.1发病时间

8例疑似麻疹病例中4日发病4例,5日发病2例,6日发病2例。

5.2 年龄分布

14岁1例、13岁2例、12岁2例,11岁3例。

5.3 性别分布

8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男孩5例,女孩3例。

5.4 人群分布

5例确诊麻疹病例中其中4例为6年3班的学生,1例为5年4班的学生,排除的3例麻疹病例为5年4班的学生。

6 人群免疫水平

6.1 病例免疫史

8例疑似麻疹病例均有2剂次的免疫史。

6.2 龙山区2013年常规免疫接种及调查接种率的情况

①2013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麻风疫苗接种率为99.80 % ,麻腮风疫苗接种率为99.71% 。②2013年调查接种率:2013年对12~35月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开展调查,共调查211名儿童,接种率麻风疫苗接种率为 99.52% ,麻腮风疫苗接种率为100%。③近3年的含麻类疫苗的强化免疫情况:2010年开展强化免疫,强化对象为2003年—2009年出生的儿童,接种率 98.43%;2012年开展查漏补种,补种对象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率为98.43%;2013年开展强化免疫,强化对象为2008年4月1日—2012年8月30日出生的儿童,接种率 96.97%。

7 血清流行病学结果分析

为了解该市健康人群免疫规划相应传染病的抗体水平状况,2009年对该市龙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开展了监测工作。

7.1 抽样方法

各县将所属乡编号,用随机数字(如人民币尾数)或抽签方式确定一个监测县(区),再将确定的监测县的所有乡(镇)编号,按同样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监测的乡(镇)。

7.2 抽样原则

所有监测对象都有均等的被抽到机会。

7.3 样本数量

监测县每年龄组(<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随机选择监测对象30名,采集血清标本,每个监测县采集210份。

7.4监测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28%。见表1。

7.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

8 其他危险因素分析

经流行病学调查可知,首例患者没有明确的接触史,五一期间去过公共场所,但未去过医疗机构。

9 疫情处置

9.1 病例的管理

对已住院的患者已经在传染病院进行隔离对症治疗,未住院的儿童都已进行居家隔离治疗,并安排患者居住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患家环境进行消毒,并进行追踪随访及开展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

9.2密切接触者的隔离

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校及病例的班级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最后一名学生发病的21 d,如发现有发热、出疹的病例立即向疾控机构报告。

9.3 预防接种措施

对谦宁小学发病班级的学生开展了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和其他在校的师生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9.3.1应急接种情况该小学6年3班共59名学生,其中发病4人,对其他55人在病例出现的3 d内开展了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共接种53人,接种率为96.36%。

9.3.2 查漏补种情况2014年5月9日对全校的其他23个班级的学生开展了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共查验了1 179人,发现77人漏种(含免疫史家长记不清的学生),补种了74名学生,补种率96.1%。

10 其他措施

10.1 继续加强医疗机构监测工作

对龙山区所辖的医疗机构出疹、发热的疑似患者开展监测。 10.2开展培训工作

与教育部门配合开展了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和接种证查验的培训工作,并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10.3 开展麻疹防病知识的宣传工作

利用电视、广场多媒体、宣传单、宣传栏等形式,宣传了麻疹防治知识的宣传,其中印制“怎样预防麻疹”、“致家长一封信”、“麻疹接种通知单”、“预防接种知识问答”等8万份,发放到每名儿童家长手中。

10.4 开展全市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5月8~16日全市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补种率达到95%以上。

10.5 全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开展宣传教育和晨检工作

全市中小学、托幼机构均启动了晨检午检制度,开窗通风消毒工作,接种证查验,及漏种儿童的查漏补种等[4]工作。

11 疫情趋势分析及控制效果评价

11.1 疫情变化趋势及疫情终止判定

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已经超过21 d,没有新发病例。疫情结束。

11.2 控制措施评价

5例麻疹病例后未出现续发病例,说明该次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12 建议

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最主要措施[5]。要切实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含麻类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早期发现病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是防止疫情暴发流行的关键[6]。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门诊医生的培训,提高对麻疹的临床诊断能力和风险意识,对疑似患者及时报告,及时转到定点医院就治,防止医院内传播,同时加强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发现漏种儿童及时补种。做好群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麻疹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和能力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

参考文献]

[1]王中战,毛雯雯,唐田,等.一起D_8基因型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13(11):952-953.

[2]王青,刘洋,姚宁,等.重庆市一起学校麻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144-146.

[3]管兆军,耿晓萃,骆艳玲.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2):288-289.

[4]刘华兴,刘江云,鲁秀英,等.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3):268-270.

[5]谭向新,张应宣.都匀市一起学校流感疫情调查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14(13):76-77.

麻疹查漏补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接种时间、范围、对象

(一)时间:2012年月。

(二)范围:全区。

(三)对象:年月日~年12月31日出生,未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的儿童。

二、活动目标

(一)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率在95%以上。

(二)脊灰疫苗查漏补种率在95%以上。

(三)其它疫苗查漏补种率在90%以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规范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是实现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状态等疫苗相关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各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

区卫生局负责制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区教育局要积极配合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和督促托幼机构、学校开展在校(园)目标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在托幼机构和学校设立临时接种点,统一安排接种时间,由防疫人员入校接种,确保在校学生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区财政局要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工作经费的统筹安排。

区妇联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目标儿童的摸底调查和宣传动员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和督促社区安排人员,协助卫生部门开展散居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协助做好宣传资料、《接种通知单》的分发,督促本街道辖区托儿所开展在托目标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在托儿所设立临时接种点,由防疫人员入托接种。

各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计生管理网络的优势,组织计生管理员、计生中心户长协助卫生部门开展散居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宣传资料和《接种通知单》的发放。

(二)加强培训,宣传到位

本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接种人数多、任务重,接种质量要求高,接种范围覆盖广,为规范现场接种,区卫生局要组织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接种技术,提高接种质量,保证接种安全。要成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以加强对活动的领导,负责技术支持。

为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区卫生局、教育局和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利用短信、通知、海报、宣传栏及宣传单等形式,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的意义、接种日期、接种地点等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使群众充分理解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的意义,积极参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三)强化摸底,摸清底数

区卫生局要组织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务人员的作用,做好目标儿童的摸底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要督促每个社区指定1名两委成员组织计生管理员、中心户长配合开展散居目标儿童的摸底调查;重点要加强建筑工地、市场、出租房等流动儿童集中居住地的摸底调查,做到逐门逐户登记宣传。在调查登记的同时,预约并通知接种时间、地点。学校和托幼机构应种对象的摸底登记工作,由学校、托幼机构组织校(园)医和班主任负责承担,区教育局负责督导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