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尽管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淮南子》的“万物有以相连”;程颢的“人与天地一物”(《遗书》卷十一);直至戴震的“人物与天地,犹然合如一体”(《答彭进士允初书》),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至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易大传》提出的见解最为精湛。作者一方面主张“先天而天弗违”(《文言》),即根据自然规律去引导、开发、调整自然;另一方面又提倡“后天而奉天时”,即努力去适应自然。这种观点既肯定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又强调了人的一切作为都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而必须建立在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哲学领域关于天人关系的上述见解势必会对传统养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养生学直接以人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则在于传统养生文化是以古代哲学作为自己的深厚底蕴。事实上,天人关系也确实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占有一席特殊地位。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视为传统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哲学基础。

早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奠基作《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水》)又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古代养生家在天人关系学说的影响下,已经直观地感觉到人类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能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既然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也就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一种相通相应的关系。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强调的正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这种统一关系在传统养生文化中,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得到充分印证。

1.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这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会随着四季的交替而发生生长、收藏的相应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还认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意思是说,人的内脏的生理功能分别与四季不同的风向相联系,不同季节的风向往往会引起相应的内脏器管发生一定的病理反应。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体的生理过程是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相同步的。

(2)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人身法天象地,悉与天地造化同途。《素问》:‘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已闭。’又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故天地有昼夜晨昏,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间寒暑之推迁,阴阳之代谢,悉与天地胥似。’”上述观点的核心,就是把天地视为一个大宇宙,把人体当一个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息息相关的对应关系。

(3)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我国古代哲学家大多认为“元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物质。《老子》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阴阳二气冲荡而化合成万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一,同样也是由“元气”化生而成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正强调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事实上,在传统养生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中,人的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老、死等各个阶段,都被归结为“气”的发生和聚散的必然结果。

也许正是因为古代养生家充分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统一关系,所以无论在养生理论或实践方面,他们都极力主张把研究人体与探讨自然统一起来。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素问・举痛》),正是上述主张的典型概括。

科学发展史曾经一再告诉人们,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都必然采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所采用的哲学认识方法的性质又会对该学科的理论及实践产生深刻影响。考察中国养生文化史可以发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几乎渗透到了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首先,“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事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也就是说“天人合一”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天人相通,皆以“天道”,为“人道”之根本,天人是相互贯通的;二是天人相类,认为天人在形体性质上都是相似的。如《吕氏春秋・知分》曰:“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人既是天之阴阳所化生,故天人同类而相应。这便是古代养生家探讨人体奥秘的理论武器。如前所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养生领域一般转化成一种关于天地与人体各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对应的所谓“天人大小宇宙”理论。古代养生家往往依据这种理论,从观察宏观的外在大宇宙入手,来指导探索人体的内在微观“小宇宙”。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就指出“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曰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摄入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器,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反身而观,三才(日、月、星)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至于《黄帝内经》对人体构造的认识,更是明显地带有“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影响的烙印。《灵枢・邪客》称:“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总之,在《黄帝内经》作者看来,自然界这个大宇宙有什么,人体小宇宙也就必然会有一个部分或一种机能与其对应。这种对人体奥秘的认识,今天看来尽管包含了不少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测成份,但它的产生对于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确立,无疑提供了一种直观的理论依据。

其次,“天人合一”的观念为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学说的产生,恰恰是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的。《类经・阴阳类》称:“道者,阴阳之理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总规律,是世间万物的纲领。既然自然界这个大宇宙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那么根据“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自然会推导出人体这个“小宇宙”也必然要受阴阳法则支配的养生观点。所谓“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营养一身”,实质正是“天人合一”哲学理论在人体阴阳学说中的具体展现。阴阳学说如此,五行理论更不例外。《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里的“五运”即“五行”。作者明确把“五行”当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提了出来。“五行”即然是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依据“天人合一”理论,也就自然适用于人体。于是《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进而推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素问・天元纪大沦》则讲得更为透彻:“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这就表明,无论“阴阳”或是“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念均在它们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哲学依据的重要作用。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义文化视角;传统文化自然观;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77-02

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同时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家族藏书楼之一①,现藏有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善本八万余卷。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这座藏书楼能够平安延续近四百五十年,并且不断扩大藏书的规模,常常被人归功于它的名字,其名出自《易经》的“天一生水”,以水制火之意,包含了传统自然观的生态理念。

一、从广义文化看传统文化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中华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局面。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农业生产使人打破了原先的生态平衡;首先是取得耕地,原始的方法是用火烧森林草地,以此来获得较为平整的、面积较大的土地;东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人类生产更多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粮食的产量依旧比较低,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于是就要开垦出更多的农田。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大规模地猎取动植物,使生态环境在某些地方出现恶化。这种状况引起了当时的思想家的关注,提出了“时禁”主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

由于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优劣,土壤肥瘠、气候条件等等,所以不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还是国家的君主和官员都必然要改善环境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于是产生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以及法律的条文。“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据清黄本骥编纂《历代职官表》,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分别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的机构,“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尚书・尧典》中记录舜任命伯益为第一任虞官。《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曾颁发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东周时期,《秦律十八种》中的《田律》记录了中国最早的关于环保的法律条文。

这些因素促使中国人形成了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这种心态是与人类周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人类的生命与整个自然的生命是平等的,同时也是内在统一的。这种情怀不仅反映了人对自然的积极回应,而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管子・禁藏》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顺天应时,不违农时是因为人的生存依赖自然,因此,掌握并且依据自然的规律安排各种事务,是古人智慧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生态人文主义的体现。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需要生活在群体之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和专制式的国家政权,在几千年中形成了完善和严格的政治化的伦理道德。父为子纲是为孝道,君为臣纲是为治道,同时整个自然也成为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

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内容

1.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的说法,核心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并不仅仅是天与人相合。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既是各种自然现象,又是自然客观规律,人融于自然,那么人也需要遵守自然的规则。将天、地、人三者放在宇宙这个大系统中,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先秦早期的思想家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个概念,但都表达出了基本含义。

西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把“天人合一”分成“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和“天人相通”三个方面。他提出天有五行,天生养万物,以自己的意识创造了人,以自己的标准规范人的行为;由“天”来安排四季的更替、国家的兴衰治乱、个人的生死祸福等等。俗世间的君主受命于天,代替天道来体察民意和代行权力。

2.万物一体论

庄子《齐物论》被称为万物一体论的源头,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和人类都来自同一个“道”,人与万物同为一体,万物平等,融合为一。由独一无偶的“道”分化出“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儒家则是认为天与人相一致,是由于都具有仁的道德观念,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所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的万物一体论比较简略,未曾有详细的阐述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宋代的儒家思想家则是从本体论层面展开论述,关于人与人、人与万物息息相通的内在联系的体悟。之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都对万物一体论进行更深入地解释和发挥,明代王阳明《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论语・述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捕鱼要用足够大的网,来保证鱼的族群能够存活与繁殖;不能在晚上去鸟类的栖息地狩猎,以免射杀过多。这些保护生态的思想对于当今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动植物种群有着极大的启发价值。儒家以“太极化生万物”理念,认为所有的生命同出一源,动物同样存在喜悲的情感,也有道义和伦理规则,也就是所谓的物伤其类。同为宇宙内的生命,具有等同的生命价值,因而人们对待动物也应当有着怜悯之意,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三、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对今天的启示

虽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提出了自然生态要保持平衡的思想,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并不能始终坚持。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的天灾并不少见,特别是洪水,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究其原因,还是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纵观历史,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严重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土地资源紧张,生活资料短缺,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就越多,最终造成生态的失衡。由此,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观,还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根本上还是由世界观与价值观决定的。

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学习借鉴传统自然观生态平衡思想,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以整体观来认识自然,把握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中国历史中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为了解决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填海造田,却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一旦释放后患无穷。

其次,要培养全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从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唯经济发展至上,着眼于眼前利益,忽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利益,对物质享受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天人合一”虽然是农耕文明时期人们所追求的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但这种体验生命、激发人类感性社会活动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引导消费文化,节制高消费、奢侈品购买的攀比,以及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无谓的浪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鼓励人们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本位主义,寻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再次,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人类对资源需求应当适应自然的供应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

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建立生态建设机制。倡导生态理念融入科技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在知识社会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主导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减少生态危机的发生,反而使自然陷入失衡的状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破坏还是维护生态的平衡取决于人类的观念。因此,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生产力适应生态环境的需要,从生态产品的生产上多下功夫。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治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素质,保证“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4]白寿彝,苏秉琦.中国通史: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黄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42-451.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气;天人合一;动而不已;中医理论;社会;宇宙

study on zhongqi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qin feng.

“气”在中医学典籍及临床诊疗用语中广泛地使用着。如天气、地气、人气;精气、神气、血气、元气、脏腑经络、营卫之气,正气、邪气,治则中的补气、破气,中药学中的四气、益气药、下气药,其他疗法如针灸、气功和按摩等操作过程中的得气、运气、调气等。以“气”组成的中医学术语远不至于此。这些含有气的词其意各别,其故何在。“气”组成的中医学术语何以能与中国古代其他学科(如天文、地理、哲学等)相互使用呢,其内在原因是什么?由于中医学理论和实践涉及天文、地理、生物、人文、社会、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多学科,范围甚广现就《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气”的内容进行研讨。个人学识有限,错误之处敬请医界同仁及广大学者指正。

1 资料分析

1.1 从人的呼吸和饮食研究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1],《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1],《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1]。中医学认为:由人的呼吸之“气”是天气,由口嗌进入人体的饮食等是地气。人是依靠天地之“气”生成和维持生命的。就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呼吸之天气,人眼是看不见的称为无形之气,进入口鼻之地气是饮食等,它们是可见的称为有形之气。二者是“气”存在的不同形态。现代科学证明:呼吸之气是以氮氧为主的空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形的;人类的饮食是由水、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矿物质组成的,五者几乎包括了

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成分。可见《素问》所论述的“气”就是自然界一切有形和无形物质的总称或对其的认识。

在人体内,呼是气之升,吸是气之降,饮食入胃是气之入,消化排泄是气之出,此种作用称为“升降出入”,维持着人生命的全过程。《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升降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出入无以生长化收藏”[1],这种作用如果发生障碍“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这种种作用变化,人或生物就生病或死亡。“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也,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1]。凡是具有“升降出入”作用的个体《素问》均称为“器”。人体、生物个体和群体,社会,宇宙及其内部的星系、星体、分子、原子,时间及空间均具有此作用,都可以称为器。器就是能进行升降出入的个体,包括生物、非生物、有形者、无形者等(请参下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归气…气生形”[1],《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形:人眼能看见的形态,包括生命的和非生命的),因变而正名”[1],《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1],《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气有多有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损益彰矣”[1]。“气合”及“气散”是形气转化的两种方式和物质基础。其转化表现条件有:自然界的,生物界的,人类社会及人类思想意识和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等,在“合散”成个体过程中上述条件或单独或复合起着作用。构成人体的元素成分已经清楚,没有人的生物作用它们是不能组成人体的。宇宙是由大爆炸及不断膨胀的自然界的“气合散”作用生成和存在的[2],没有这一自然界的条件就没有宇宙及其中的一切。个体的千差万别是由参加“合散”过程时各种“气”的多少及“合散”条件而定。形,成之后就有象,象是人们眼目和意识中的形。由此产生了中医学的脏象理论和望诊技术。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源,万物资始……气佈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生生化化品物咸章”[1]。《五运行大论》“气为人之下太虚之中大气举之”[1]。古人认为太虚是无穷大的,天空中的宇宙及其中的天体和大地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气”存在的现象,大气的力量是无穷的。气是由有形和无形及各种力组成的。

1.2 从“动而不已”来看 《素问·六微旨大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变而化……成败倚伏生乎动,动不已则变作矣”[1]。升降是天地之“气”运动形式和作用;天和地又是“气”存在的不同表现,两者都是“气”存在的表现。以此类推宇宙内外的一切都是“气”存在的不同形式的表现;它们以各自的运动规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事物由化生而成,由变而败坏以至毁灭,此一事物能变化成另一事物是由事物本身的动而不已,及其自身之外的一且动而不已引起的,动而不已的形式在《素问》中有:合散、变化、转化、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象变、“器”的存在与毁灭等。

人类的心脏在其一生中是动而不已的,从而使脏腑功能正常地进行着《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不通形乃大伤”[1]。生物的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是由其自身的动而不已完成的。太阳以它的动而不已约束着系内各星体有序的动变着,它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引起系内星体出现异常。宇宙中各星系、星体各自动而不已保持着其系内外各星系的有序运行。个体和群体只有动而不已才能存在。

“气”是以动而不已致使有形和无形的事物时刻不停的形成、存在、发展、毁灭和转变等永恒地进行着;事物的内、外部的“气”动而不已的形式和规律各别;“气”动而不已造成宇宙及其内部的星系、星体到原子、亚原子和其中的各种力的相互转化及生物、人类社会等事物的相互依存、转化等。我们把这称其为“动而不已”理论或“动变作用”理论、或“动变论。”

2 讨论

2.1 用“气”的“动变作用”理论看中医学 《素问》在两千多年前引入《易经》中的八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理论研究了“气的动变作用”,及其在中医学方面的应用。如应用在经络藏象精气神等人体的保健、生理、病因、病理、发病、诊疗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及各种疗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防病治病和保健工作。《易经》以六爻、八卦、重卦、阴阳等形象的论述了“气,动而不已”的特点和变化方式。阴阳、五行还用以对气进行分类,前者把气分为阴气、阳气、阴中有阳和阳中有阴等四个类型,后者把气分为木气、火气、土气、金气和水气个五型,结合阴阳又分为10个亚型。此两种分类方法可用于任何事物的分类或分型。阴阳以其“平秘、平衡、消长、转化和决离”等;五行以生克制化乘晦等方式来研究“气”的动而不已和其相互作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运:有天之五运(风寒暑湿燥火)和地之五运(木火土金水)之别,两者以太过、不及和平气来描述天地之“气动而不已”的规律及其对大地上气候、人类及各种生物和事物产生的影响和(或)所致的变化等。藏象经络学说结合上述四种学说及精气神等生理病理变化藏于内、而象见于外等的研究:形成了天人合一理论,指导着中医学的保健和治疗工作,如按四季气候变化不同的摄生方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病因学中的三因致病,发病学中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诊治中的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及疗法中的补气、益气、调气、行气、破气、运气、治未病等;更以气的动而不已为指导把天地(包括宇宙及自然界)、人、人的思想意识、人类社会、生物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理论和中医学模式:天体(自然界)、生物、人类-心理、思想意识和社会的医学模式。

2.2 用“动变作用”的观点来看现代科学和文化 人们对大千世界物质的认识从古代宏观的几种(木火金水)到现代微观的几种(分子、原子、亚原子)等都是有形可见的,天文学中的黑洞,宇宙中的暗物质、暗能量现在是看不见的,所有这些都可看作是“气”的有形和无形的存在。宇宙是在140~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中出现的,从其形成至今尚在不断的膨胀着而且越来越快[2]。是人们截至目前已知的最大变化,这可看作是“气”的“合散动变”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最大显示;但是大爆炸是怎样来的和爆炸之前又是什么情况现在仍然是未解之谜。

宇宙中各星系和各种星体都是依靠其内部不断运动(合散)变化产生的力量才能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而有序地运行着,并在运行中合并其他丧失原有动而不已规律而毁灭的天体使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反之毁灭。天体是靠其内、外部动而不已存在着,分子、原子也是如此。

宇宙的空间是由大爆炸和不断膨胀造成的;从星系、星体到亚原子等它们是以各自个体及其运动轨道划出范围为其空间;生物个体出生后不断膨胀及群体在其活动中占有的范围是个体和群体的空间。空间是由“动变”作用产生的。

时间是人们对某一星体运行轨道的分割,如太阳年、太阴年、回归年和恒星年等;或对于某元素衰变阶段的划分等方法作为时间单位的。时间是各物动而不已的产物,和空间一样离开了动而不已作用时间也是不存在的。

人类社会、国家、政体、团体、小集体、家庭等都有产生、发展的上升阶段和衰败、灭亡的下降时期,这些变化都是在动而不已中产生的。

人脑对传入传出的各种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是它的“动变”方式之一。人的思想意识的出现、发展、成熟和运用及其产生的效果等是人脑的另一种动变形式。哲学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抽象和反复而创造出来的,认识、抽象正是人脑动而不已的形式,离开了人脑的动而不已,哲学也就不能为人类发现的了。

化学、物理学和数学是对物质“动变作用”的不同研究方法。如化学中的化合和分解。物理学中对力、热、声、光、电、磁、分子、原子、亚原子等的研究,都是对上述各种物理现象动变形式的研究;又如对温度的产生、变化可影响或改变物质的物理状态等,说明了气的相互间的作用,而温度的产生和变化则是由太阳等动而不已造成的。数学是以各种运算方法来揭示各种事物的运动规律,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高级数学的运算方法、成果等都是研究事物动而不已规律的方法。三者均可用于各种事物的“合散动变”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及对天文、地理、生物、社会、医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开发。用之于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扩大其思维、思路及方法。

中医药学运用“气”动而不已的理论把自己和外界的一且联系起来形成其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个理论至今仍然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与现代科学观点在许多方面有相同的认识。使用现代科学成果及研究方法对中医学中“气”进行研究和探索一定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参考文献】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196-02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1],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在中医药临床应用方面更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随着近代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有能力对植物、微生物和矿物等天然药物的来源进行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处理和操作,很多天然产物单体成分被分离出来作为药物使用,使人们日益重视这门来自于分离纯化和使用天然药物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2]。

由于天然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目前我校药学专业所用教材是吴立军教授主编、姚新生院士主审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1],其中就有相当篇幅的实验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既多又广,刚入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生由于没有实验研究的经历,学习起来大多感觉吃力,觉得内容繁杂、毫无规律,进而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无法学好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笔者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自身近年来讲授天然药物化学课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1 课程特点分析和学生知识储备

天然药物化学是本科药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讲授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来源的药物,以及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生物来源和用来研究这些活性成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可以看出,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内涵非常丰富,化学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方法和生物活性等几个主要的知识模块相互密切联系又各具特点。因而系统性和复杂性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显著特点。

药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之前已经完成了一些化学、生物学、医学方面的基础课程,这些都为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奠定了基础,其中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波谱分析等课程,与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结构测定等方面的内容密切相关[3]。在一些中医药院系中开设的中医药理论基础课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很有好处。同时,由于天然药物的处理如提取、萃取、浓缩、重结晶以及色谱分离等过程无不牵涉到传热、传质、相变等内容,如果物理化学知识掌握不好的话,就不能对这些处理和操作有深刻的理解,就笔者自身的体会而言,很多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就需要在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中为学生做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做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在一些工科院校中,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会有一些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等课程安排,值得借鉴,一般院校如没有条件开设这些课程的话,可请物理化学课教师做几个学时的专题讲座,对学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不无裨益。

2 提高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2.1 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活跃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总论里的引导和介绍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要认真备好第一堂课,对天然药物的历史和发展做一番生动的介绍。如天然药物是人类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通过以身试药等途径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中国,天然药物又称为中草药,与中医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这些使学生听后不由自主产生了自豪感,再介绍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如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可使学生兴趣倍增。

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也不光是抽象艰深,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介绍“水煎中药、药酒”,“削了皮的苹果会变色”,“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有广泛使用的天然来源的药物如吗啡、奎尼丁、紫杉醇等内容,可使学生看到,天然药物化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与本课程的亲切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深切感受到,学生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对流行的元素比较有兴趣,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花心思选择实例。笔者曾尝试以周杰伦的歌曲《本草纲目》为引子来逐步介绍本课程的总论部分,发现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从而认识到学习好天然药物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理论这一文化瑰宝,为人类造福。

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简单的提问,可使学生的思维转动起来,如果学生回答的有一定道理,可当即给以鼓励,加强师生交流,教学相长,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2.2 突出重点,详细讲解

天然药物化学内容丰富,体系繁杂,涉及很多门基础学科知识。教师授课时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始终把握以化学结构为中心,以化学结构决定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提取分离结果的鉴定需要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为主线,重点难点部分详细讲解,要求熟悉的部分可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而只需要了解的部分课安排学生自学,将天然药物化学最主要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讲解清楚,而不要求面面俱到。

在每一章结束的时候,引导学生沿着重点内容的主线对该章进行回顾和总结也很有意义。如黄酮类化合物一章结束后,可引导学生按照“黄酮类的经典结构是C6-C3-C6骨架中央三碳链有羰基、两侧苯环多有羟基羰基和羟基造成了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和很多显色反应酸性和一些络合反应可用于鉴定和提取分离提取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可综合使用理化、色谱、波谱等方法进行检识和结构鉴定”这一知识链为主线,重点掌握该章的主要内容。

2.3 板书和多媒体演示配合使用

传统的板书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系统、严谨和紧凑,与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多年形成的看黑板听讲解的听课习惯相一致,故板书在现今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天然药物化学涉及到的很多像提取分离流程、天然化合物的复杂结构、波谱图、动态的色谱分离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等内容,采用传统的板书浪费时间、容易出错、难以讲清,如经多媒体直观而清晰的演示后,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节省时间并且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多媒体使用过多过快,会令学生应接不暇,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产生负面效应[4],故多媒体的制作应清楚、简洁,在重点、难点的部分辅以板书,将板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2.4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课教学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验教学,可进一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首次实验可安排学生观看实验教学录像,使其了解一般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操作程序,之后安排中草药化学成分预试验、蒽醌、黄酮、生物碱等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等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掌握回流、浓缩、过滤、萃取、结晶与重结晶、薄层层析、柱层析等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学生在实验中经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出现的问题、想出解决办法、付诸实践等思维和具体操作过程,会更容易理解理论课中所讲授的复杂抽象的内容,也为以后走上科研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奠定了基础。

3 对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的认识

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当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相当活跃,天然药物化学学科也会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努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3.1 时刻关注学科前沿,紧跟时代步伐

教材是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对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时刻保持高度敏感,加快自身知识的新陈代谢,除了为学生讲授传统的经典的理论知识外,还能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给天然药物化学的课堂带来一些新鲜空气。

3.2 重视科研,促进教学

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教师,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有从事天然药物领域科研工作的经历,并且很多在授课的同时也从事着科研工作,这些都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又切合实际,所以,讲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师必须教学和科研并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3 尝试安排综合性实验,多学科协作

天然药物化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很多门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我校曾在药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的校内见习中安排有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基础化学等多个教研室共同参与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学生们不仅对单个学科的理论和操作更加熟悉,而且对几年来学习的药学专业的各门课程有了一个新的整体把握和认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将会对完成整个药学专业四年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4 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素质的培育

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传道授业解惑”,首先是要“传道”,就是传播道理、道义、道德,让学生树立“道”的信仰,使学生明白先“做人”再“做学问”的道理,比如从事医药工作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治病救人、造福社会,要尊师重教,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5];此外,还要让学生懂得,在掌握医药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内涵,使他们走上社会后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方面能尽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能正确运用现代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为人类社会服务,尽快完成角色的选择,始终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我国制药工业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缺乏创新,大部分医药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因而国际竞争力不强。天然药物研究在我国新药创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因而,通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对青年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培养尤为重要,这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层面,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敢于设想,大胆实践,使其创新素质不断提高。

4 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本身就是学科交叉和知识渗透的产物,如今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教师的讲授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有责任将本专业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 [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穆青,华志明.药学专业基础课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64-65,92.

[3]陈莉,冯峰,谢裕顺.对天然药化教学改革的认识[J].药学教育,2003,19(4):32-33.

[4]游泽清,王志军,吴晓荣.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朴玉霞.浅谈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27-28.

[6]田力,孙英梅,范妮娜,等.新时期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 (27):88-89.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简要阐明“造物”的概念和特性之后,深入探讨和 总结 了《考工记》和《天工开物》等著作中蕴含的先进设计思想。分析表明: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 发展 ,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由此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但与此同时,过于商业化的 现代 化设计与现代机器大生产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还包括“人异化为物质的奴仆”等。“和谐”、“可持续”成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最强音[1]。

现代设计理论中“人本主义”的思想正日益浓厚,主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 工业 界提供新款式,而是关心社会,关心人类问题。产品设计的目标从单纯提供便利,向满足所有人(包括儿童、病人、残疾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转变,设计中力求人与物的和谐配合。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也造就了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并形成《考工记》、《工艺六法》、《漆经》、《木经》、《天工开物》等记载古代造物思想和工艺的 文献 。对这些文献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造物中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设计思想,其主旋律——和谐对现代设计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造物的含义

本文所说的“造物”,既指通过人工劳动而获得的物态化产品,同时也包括人们得到这种物态化产品的劳动过程或动作。WwW.133229.Com前者可称为“人工物”,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后者可称为“造物活动”,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包含人类造物的劳动工程、方式及其意义。

人从 自然 的物质世界出发,利用自然所提供的材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造物活动,创建了一个人造物的世界。人造物与自然物的本质区别是其“人工性”,人工性的基本特征是:(1)经由人综合而成的;(2)可以模仿自然物的外表而不必具备被模仿自然物的本质特征;(3)可以通过功能、目标、适应性三方面来表征;(4)讨论时,主要着眼于描述性和规范性。这也就是说,人造物的本质特征是人工性以及人所赋予的目的性和价值。

人类造物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的,它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它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同步,并因为它的发生才证实文化的生成。二是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物质化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世界[2]。

2 《考工记》中的先进设计思想

《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又名《冬官考工记》,问世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又对其进行整理和编校,并作为儒家经典文籍之一,收入在《十三经》的《周礼》(即《周官》)之中。

《考工记》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和一些具体的工艺制造技术,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涉及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是

3 《天工开物》中的先进设计思想[13-14]

除《考工记》外,《天工开物》是反映

3.1 主张造物设计应该着重关心民生

《天工开物》所撰内容,主要着重于一般造物,并主张造物设计应“效用于日用之间”。全书以“农用工具设计”为首,着重于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造物,阐述了人赖以生存的水稻、小麦种植,筒车、牛车、踏车、拨车、等水利工具及耕种器具的设计及使用情况。在“衣料染织设计”篇,着重介绍各种布衣和毛皮、毛布、毛毡的设计制作。“陶瓷砖瓦设计”中首先论述民用器物;“舟车”篇也以民用杂舟实用槽舫和普通驴马大车、独辕车为主。

《天工开物》的编排和内容表达出“造物设计”应该适应商品市场和生活需求、注重实用器物的观念,体现了明代知识分子对下层社会生活民间百姓之需的理解和关注的思想。在《天工开物》记载的普通造物活动中,已看不到类似《考工记》中所表达的那种森严的伦理等级规范,所看到的主要便是设计、技术、分工、生产的 发展 痕迹。造物设计发展到这一时期,与文化 艺术 一样,越来越明显地分化为上层(为宫廷和士大夫服务)和下层民间(为普通民众服务)的两大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