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筋工实训总结

钢筋工实训总结

钢筋工实训总结

钢筋工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联合教学;钢筋放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1.钢筋放样课程改革的背景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近几年来受普通高校扩招影响,职业院校招来的学生大多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面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问题,必先深化教学改革。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简称"平法")已是当今施工、预算、监理等单位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的依据,更是建筑类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工作的基础。看懂平法表示的施工图是基础,如何根据施工图进行钢筋放样,将图纸转化成建筑实物,是建筑类技术人员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工作。近两年来对本校毕业生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能看懂施工图纸但是不知道怎么钢筋放样的学生占相当数量。通过个人访谈、专家座谈、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调研等多种方式,并对多个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跟踪调研和咨询,根据职业岗位及其任职要求提炼出一些相铺的课程,为使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相适应,在平法放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广泛采用与其他课程联合教学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

2.联合教学方法的思路与方法

以梁钢筋放样为模块情景,以真实的工程构件案例为主线,贯穿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中应突出“必须、够用、实用”原则。通过钢筋放样与工程质量验收联合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筋工种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和工艺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结构设计说明、技术要求等文字资料的能力,根据图纸要求使用标准图集和选用构件结点的能力,钢筋放样的能力,熟练应用机械设备制作钢筋的能力,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质量隐患的能力。掌握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检验标准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熟悉质量验收允许偏差的范围。

第一步:搜集相关素材。根据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培养目标分析教材内容,选择图纸、标准图集、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第二步:布置实训任务。参照职业岗位任职基本素质相适应的要求,讲解每周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对每周做什么都有相应的准备。

第三步:钢筋放样领学。指导学生阅读图纸及查阅工具书,要求学生对同直径钢筋进行多方案组合,综合考虑,对短料用途处做到心中有数,最终由各个小组合作完成钢筋放样阶段任务。放样过程中各个小组主要以讨论方式解决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只负责个别答疑。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框架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净跨长由图纸中标注可以直接计算,对于支座锚固长度在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受力钢筋类别、钢筋直径、结构的抗震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出基本锚固长度LabE,用LabE与构件能容许长度(hc-保护层)进行对比,来确定选择直锚固或弯曲锚固。当构件能容许长度≥基本锚固长度时,锚固方式选择直锚固,取值Max(LabE ,0.5hc+5d);若构件能容许长度

第四步:钢筋制作。各个小组带着各自下料单去厂库领钢筋,在领取原料的过程中, 各个小组应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合理规划领取原料的数量。

钢筋加工过程中应该在实训室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截断时对某一种钢筋的下料尺寸有多种,下料时应先截长料,充分利用剩余钢筋,尽量减少废料,不能受下料单先后顺序制约。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工前要检查,钢筋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污、铁锈,钢筋表面有陈锈的盘条钢筋,通过调直机进行除锈,较粗的钢筋采用除锈机进行除锈。

2.统计下料单上的钢筋,采用切断机进行断料,先断长料,后断断料,尽量减少短头。

3.对直径在12L以上的钢筋采用机械成型,操作前应熟悉弯曲机的性能,弯曲时要根据钢筋的粗细和所要求的圆弧弯曲直径正确选择轴套。

4.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的要求,Ⅰ级钢筋末端要做180?的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为所弯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倍。Ⅱ级钢筋末端要做的90度弯钩的,其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的4倍。5.钢筋的末端做135度的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最终完成的成品应保证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按类码放整齐。

第五步:钢筋绑扎。与施工现场岗位工人施工环境要求相同,钢筋绑扎主要用到的机具有:钢筋钩子、小撬棍、绑扎架、粉笔,各个小组按工序绑扎钢筋。绑扎前应该充分熟悉图纸,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然后在实训室地板上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梁与柱的外皮尺寸线。

对于梁的纵向受力筋,由于条件的限制,均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设计有要求按设计,设计无规定时严格按规范执行。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箍筋时,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L,箍筋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钢筋绑扎之后,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齐全,并将构件内杂物清理干净,严禁踩踏。

第六步:钢筋验收。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根据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验收评分表,评定实训成绩。在验收过程中要求小组自己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答辩,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检查与探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检测成绩的情况补充讲解并提问,根据操作的内容考核与各小组所遇到疑问相关的理论问题,例如:关于支座锚固长度具体的含义及如何正确选择锚固方式?构件中不同部位钢筋所起到的作用与长度的关系?理论方法计算出的长度为何在实际中无法安装上去?钢筋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对于拉伸长度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在这个环节中气氛活跃,全体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经过讨论式的提问,分享成果的同时真正收获的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步:实训成果评定

依据图纸内容,根据钢筋验收环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构件绑扎完善成型;要求提供作业构件的钢筋下料表格,认真填写配料单;对于验收环节中的现场理论考核内容,以实训报告形式上交。填写小组对其他各组的质量验收评价表;总结个人在实训中的收获,要求2000字以上。

3.联合教学方法应用的体会和反思

钢筋放样与工程质量验收联合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了解。完全按理论方法计算出来的下料单,为什么会存在无法绑扎上去的现象?主要就在于对于学生对于施工环境的忽略,相比简单的看图放样,更加重要的是在满足验收规范的前提下正确的去调整下料长度,为施工提供方便。钢筋验收过程中的各个检验点,其实就是我们在钢筋放样与绑扎中应该特别考虑及满足的要点,大多数学生都是在经过验收环节后才真正理解钢筋放样。

4.结语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构件多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平法知识的重点,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职院校应以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围绕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培养培训这一主线构件课程体系,例如将钢筋放样与广联达软件联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看清各个钢筋的位置及长度,结合平法图集学习,有效避免施工现场的风险;将钢筋放样与结构力学联合教学,通过各类梁构件剪力图与弯矩图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如何确定构件内各种受力钢筋长度、位置、数量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达到职业标准与实训目标对接,工作场景与实训场景对接,工作任务与实训内容对接,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要求。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11.

钢筋工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Abstract]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and the necessity of vocational school "building structure" course of study,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teaching.

关键词建筑结构 教学实践 探讨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practice

一、高职高专开设《建筑结构》课程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角色,是为适应社会进步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应用性为原则,培养了解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技术教育”。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监理员等岗位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服务施工组织安排的能力,《建筑结构》这门课程正是解决识读结构施工图、领会设计意图的一门课程,所以,高职高专开设《建筑结构》这门课程非常有必要。

二、高职高专《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要求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课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主线,主要内容有钢筋混凝土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受弯、受压、受拉、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肋形楼盖结构设计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章节。《建筑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绘制和识读结构施工图、正确领会设计意图和根据图纸正确技术交底和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能力。

三、《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几方面思考

1、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并行,突出实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都在建筑施工单位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既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特别要求具备实践能力,比如建筑材料的应用,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等。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过相关课程后具备相关的实践能力。例如,受弯构件课程完了,安排学生到建筑实训基地学习梁钢筋的绑扎,CAD制结构图绘制实训,让学生充分认识受力钢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和箍筋,并模拟钢筋骨架的放置,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钢筋所起的作用,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项目施工现场参观学习,指导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建筑结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们讲解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容易产生的质量弊病,然后指导老师再把学生从实践引到理论上,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此全过程连续进行,循环往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渗透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弱计算,重构造

本课程按照“施工员”职业标准,以施工企业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我们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来选取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并以“必须、够用” 为度。

我国现行结构设计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半经验半理论的一种设计方法,构造措施是长期科学试验和工程经验的总结,这些构造措施可防止因计算中没有考虑的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结构构件开裂和破坏。同时,有些构造措施也是为了使用和施工上的可能和需要而采用的。

我们学生大部分就业于施工企业,他们可以不会进行结构设计,但一定要能照图根据规范要求正确指导施工,因此,我们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时,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之外,必须重点讲解构造要求,最好以图文并存的方式来讲解构造要求,让学生懂得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除了按规定放置必须的钢筋以外,钢筋的切断、连接、锚固,跟混凝土的相对位置等还必须要满足有关的构造要求。

3、应用PPT、三维立体图和施工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建筑结构》课程反映实践的内容较多,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品质和内涵,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生动的PPT画面、三维立体示图、施工录像等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把项目实施过程以施工录像形式“搬进”课堂,实现“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收集了大量动画、三维立体配筋图和钢筋绑扎、焊接实例,实现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但多媒体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授课速度。

4、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岗位角色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训时,采用分角色教学法,例如,在进行钢筋骨架结扎时,安排一部分学生作施工员,进行钢筋的下料、绑扎、模拟钢筋在模板内的放置工作;安排另一部分学生作质检员,进行钢筋工程质量验收工作,检查钢筋骨架中每一根钢筋的放置位置、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与架立钢筋是否倒置等;安排另一部分学生作监理员,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严格验收。将实训教室设为“工程部”、“质检部”、“监理站”,让学生进入了实训教室,就有步入工作岗位的感觉,争前恐后地去完成各自工作任务,让学生融入团队协作的氛围中,进行角色锻炼,强化学生岗位角色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5、导入规范,鼓励参赛,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

专业课程教材大部分内容是从规范上摘取的,但具有不全面、滞后于新规范等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规范的导入,讲解规范的来历,规范的更新过程,有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规范、应用规范等职业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省内外各种竞技比赛项目,开展竞技训练,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外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制图能力、结构骨架加工能力,为识读结构图垫定良好的实践基础,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问题,他们知道通过查阅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四年的《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十年的一线施工经验, 对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不懂结构就无法识读建筑结构图纸,更谈不上指导施工;没有力学意识很容易盲目施工,甚至偷工减料,本末倒置,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钢筋工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压力焊工程应用

一、工程概况:

动力站(2)是一项四跨浇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高跨檐口标高+29.5m,建筑面积5379m2,框架柱每道竖向混凝土施工缝,竖向钢筋有1048个头需要焊接,虚焊接钢筋直径范围为φ20―φ30。在该工程项目施工中,推广应用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共焊接接头2356个,抽样做拉力试验,合格率在100%,节约资金5万元。

我们选用的是MH―36型钢筋对焊机,配套电焊机选用BX―500交流焊机。

二、电渣焊机原理及技术工培训与组织

《MH―36型钢筋埋弧对焊机》是一种兼有埋弧、电渣压力焊三种工艺的综合焊接方法,这种焊接是在焊剂的保护下进行的,电弧的高温除了使钢筋融化外,还可以使焊剂融化,形成融化液态的渣池所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将金属连接处融化,融化的金属将空隙填满,是金属连接在一起,整个焊接共分引弧,电弧,电渣、顶压四个过程。为了掌握这项施工技术我们首先抓了技术培训。

施工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此我们对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焊工进行了技术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焊工,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焊接经验,掌握电气金属材料及焊接原理。除掌握以上知识外,着重训练操作技能,经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合理的劳动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保证钢筋电渣压力焊接技术变为生产力的关键。在施工中我们是这样按排的,首先成立对焊班组,每班定员4―5人,根据焊接任务的大小来确定几个班作业,每班设一个专职焊工,配《MH―36型弧焊机》设备一套,由各工地工长指挥,技术质量管理由工地技术直接负责,四人为一个焊接小组,采取定岗、定位、分段流水作业,这样可满足每层1000m2,每月三层结构的需要。

三、工程应用效果与经济分析

通过施工实践,我们体会这种焊接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焊接质量可靠

因为钢筋对焊最大的隐患是“虚焊”,由于电渣压力焊属埋弧融化焊接,其融化时间自动控制,人为因素少,容化均匀,其锻压传力通过齿轮丝杠传动,锻压均匀,挤压时,将融化的金属挤出结合面,冷却后形成均匀焊包,在焊口处接合强度良好,一次焊接合格率达96%以上,强度试验合格率达100%,现场外观检查合格率98%以上,完全符合要求。

2、焊接速度快

由于焊接时采用流水作业,可大大提高工效,每台设备包括辅助时间,平均每两分钟即可施焊一个接头,一套机具每班4―5人,可接150个接头,它与电弧焊比较均省时省力,又可大大缩短工期。

3、操作简单、易掌握

因该机具传动系统及夹装系统设计合理,上下筋容易对中,焊接控制准确,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自如、顶压力。故无须专业焊工。一般工人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操作,机械及电气结构简单、易维修。

4、可大大改善劳动条件

由于整个焊接是在焊接剂保护下进行的,焊接中无弧光,飞溅和烟尘,使焊工免受射线和高温的伤害,并且由于该机传动系统的独特设计,如机具的字锁作用,力传动比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深受施工人员欢迎。

5、节约钢材和能源

下面我们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φ25钢筋为例分别对采用埋弧焊接和绑扎搭接进行成本比较,φ25钢筋单个焊接接头成本分析如下:

序 号 种类

项目 埋弧焊 绑扎搭接焊

用量(KG) 金额(元) 用量(KG) 金额(元)

1 钢材 0.1 0.38 3.85 14.6

2 镀锌铁线 0.05 0.40

3 电焊条 6.00

4 焊剂 0.2 0.54

5 电费 0.13千瓦时 0.04 3千瓦时 0.90

6 人工费 0.21 0.249

7 设备折旧 1次 0.25 1次 0.15

8 合计 1.420 22.00

注:1、钢材按3800元/吨。

2、镀锌铁线8000元/吨。

3、电焊条T506:7500元/吨。

4、焊剂:2700元/吨。

5、电费:kw/n0.3元。

钢筋工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质量控制,支模体系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at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column and beam steel reinforced the handover, column mode branch system and steel column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of th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ensure that th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 words: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a model system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汉江国际大厦位于江汉区中心商务区,总建筑面积67365.33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41层,建筑高度为207m。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核芯筒。主楼26层以下及地下二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共52根,尺寸多为1000mm×1000mm。

型钢混凝土柱结构形式

二、施工中质量控制难点及应对措施

混凝土内配置型钢(轧制或焊接成型)和钢筋的结构称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它的特征是在型钢结构的外面有一层混凝土的外壳。作为一项新工艺,往往由于作业人员缺少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柱身混凝土难以振捣、型钢柱安装定位难、柱面混凝土平整度超标、柱保护层厚度超标等严重影响型钢混凝土柱施工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确保了型钢柱施工质量。

1、培训作业人员,增强质量意识

考虑本现场诸多工人对型钢混凝土柱缺乏直观的认识,组织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型钢柱形式,用细木工板按截面1:1的比例,竖向反映-8.9m、-5.4m、-0.05m标高结点形式的模型。

由技术人员对所有相关施工的工人进行为期二天的技术培训,特别针对钢筋工、木工及混凝土工,根据相关的工作内容,通过模型对工人进行各结点交底工作内容、施工方法及应注意事项,并将施工方案发放给施工人员,作为施工时的指导性文件。

通过专项方案实施以及模型样式的技术交底,使各工种工人施工准备充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展开,主楼区块的基础底板、地下一层板与顶板均顺利施工完成。通过针对性培训使职工了解了每一步操作对最后质量效果产生的影响,明确了施工方法,施工中工人操作思路明显清晰,质量意识增强,能更加主动配合技术人员加强质量管控。

2、优化支模体系,确保支模系统稳定

首先对常规支模形式进行分析,常规支模形式如下图:

常规穿对拉螺杆支模体系优化后槽钢支模体系

常规采用钢管抱压方木,中间对拉螺杆的支模体系,但由于型钢混凝土柱内置十字型钢,中间无法对拉螺杆,以抱箍钢管间距400mm,内衬方木150mm间距,计算发现:抱压钢管计算抗弯强度达到380N/mm2,远大于钢管设计强度205N/mm2。钢管中间的最大变形达到12mm,大于允许饶度变形1220/150或10mm。只有抱箍间距为200mm时,抱压钢管的计算抗弯强度与饶度变形可满足要求,但可实施性不强。并且在计算时发现内衬方木的计算最大变形与允许饶度变形较接近,对此技术人员结合型钢柱的特点,对柱支模体系进行改进,采用10#槽钢替代钢管抱压,内衬钢管替代方木的形式,如上图所示。

这样即解决了抱箍钢管抗弯强度的问题,又加强了内衬材料强度,可以满足大截面柱的抱压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为保证施工过程中模板支设质量,在模板支设过程中跟踪检查柱模的平整度、垂直度,确保支模体系准确。

通过对柱支模体系的改进,确保了柱抱压支撑体系的稳定,避免了由于钢管、方木超荷造成的起鼓、胀模、变形等问题,52根型钢混凝土柱全部顺利浇捣完成。

3、细化钢筋翻样,解决型钢构件与梁柱主筋位置冲突

首先对型钢混凝土柱的各个结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容易发生型钢构件与梁柱主筋位置冲突的结点:基础结点(-8.9m标高)、地下一层楼板结点(-5.4m标高)、地下室顶板结点(-0.05m标高)。对各结点进行图纸的细化翻样。以基础结点为例:

基础结点主要为地梁主筋与十字型钢的预埋螺杆的冲突,通过细化翻样,与设计联系,调整钢筋排列间距与排数,如DL5,截面550mm×1000mm,上部钢筋6根25+2根25,

而型钢预埋锚杆(直径35mm),与上排钢筋中的左右第二根钢筋冲突。

技术人员与设计单位联系对DL5上部钢筋进行调整,2根冲突钢筋降为二排筋,改为4根25+2根25。

施工前技术人员将这些结点细化翻样图发至各班组手中,并对钢筋班进行了专门的技术交底,施工中将各结点细化图张贴至相关部位,供各班组工人参考,并安排质量员、施工员全程跟踪检查、指导,确保各结点准确顺利施工。

通过细化翻样,施工前发现了诸多型钢柱构件、与柱主筋冲突的问题,通过多方协商及时进行了调整,避免了施工中发生冲突造成的混凝土难以浇捣、钢筋贴模、起鼓、孔洞等现象。施工前的交底、施工中的跟踪指导等措施,也使得型钢混凝土柱顺利施工,52根型钢混凝土柱各结点都顺利施工完成。

4、优化型钢柱施工工序,防止各工种冲突

对常规的柱施工、型钢混凝土柱施工工序进行了讨论分析与比较,归结出容易发生工序冲突的施工结点,进行工序调整、统一。例如对基础结点的工序调整:

型钢螺栓预埋工序与地梁钢筋绑扎的工序冲突,主要由于型钢柱脚为由L100×10角钢+30圆钢锚杆组成的400mm×1040mm的预埋件,如图:

埋件埋设时存在一个矛盾,若地梁主筋、箍筋绑扎好后安装埋件,埋件的L100×10角钢无法深入梁内,而先安装埋件,再绑扎地梁,埋件又无法固定。因此技术人员对工序进行了协调、统一:在排梁主筋时先将L100×10角钢放入地梁内,临时定位固定,梁主筋、箍筋绑扎好后再穿螺杆,与地梁一起整平、定位,并最终固定,这极有利于保证钢柱安装的质量。

同时还对十字型钢柱吊装与柱箍筋绑扎、十字型钢柱柱脚灌浆与柱支模、十字型钢柱整平与框架梁绑扎等工序冲突进行了协调、统一,要求各班组严格按确定后的施工工序施工,并安排质量员、施工员现场跟踪检查、指导,避免由于工序冲突造成的返工、柱梁钢筋贴模、胀模等问题。

通过施工前的施工工序讨论、分析,并对冲突工序的协调、统一,施工中的跟踪检查、指导,各工种都能按工序,按部就班施工,未有因工序冲突而无法安装的情况发生,也很好的控制了返工、柱梁钢筋贴模、胀模等问题。

三、结语

通过对52根型钢混凝土柱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了主楼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别是墙柱的混凝土工程质量,保护层厚度均符合规范标准,外观达到了清水混凝土的要求,经业主、设计同意,主楼地下室墙板柱不粉刷,直接批腻子、刷涂料。本工程型钢混凝土柱施工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钢筋工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

[DOI] 10.13939/ki.zgsc.2016.28.218

1 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

课程的实训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实训内容,并进行科学的开展是提高实训教学成效的重要保证。

总体来说,实训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环节在设置时,都是带着学习任务进行的。在任务面前,学生们为了解决它,通常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如找各种资料,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视频资料等,然后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训环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寻求答案,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角度来说,动手做获得的效果也远比老师讲要来得好。

(3)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们的团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实操性的实训内容,如搭设脚手架项目,必须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协同工作才能完成。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们的团体意识,合作精神,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等,这些非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极其有利的。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作为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应用型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抓好实训环节的应用,发挥其作用,推动教学的进行。

2 实训环节的类型分析

2.1 室内设计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为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但教学内容上还是存在大量理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相应的实训项目可在室内进行。如各种桥梁结构、构造的学习,这些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工程量计算能力。另外,还可根据桥梁结构、地域环境特点等,要求学生进行桥梁施工方案设计等。这些实训内容,只需在室内,给出特定的桥梁图纸及其他设定条件即可进行。

2.2 室外操作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还有大量的设计桥梁施工的内容,如施工放样、工艺流程的学习,质量检测等内容,仅给出图纸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到实际的施工现场,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体来进行。当然,如模板的设计及拼装;支架及脚手架的设计及搭设;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养护等内容也可在实训室内进行,但这需要学校有配套的综合实训室才能进行。

3 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3.1 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切合桥梁建筑市场的能力需求来进行,在教学上应该与时俱进,多讲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等,而对市场逐渐淘汰的施工方法、工艺等,则可少讲或不讲,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也应符合此要求。因此,课程实训项目在内容设计上,教师应精心挑选题目进行设计,以便将实训所获能较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

根据桥梁建设市场的需求,对用人要求有识图、算量、放样、施工管理、质量检测等技能。根据这些要求,分别进行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进行的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桥梁构造图(如板桥的梁板构造图,轻型桥墩构造图或重力式桥台构造图等),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要求学生正确计算混凝土、钢筋、砌体等工程量,以考核学生的识图、工程量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上部结构布置图(如一定跨径和宽度的梁桥或拱桥结构布置图),进行模板、支架的计算及设计,或进行桥跨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前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模板、支架荷载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模板和支架结构设计,并完成模板的拼装,支架的搭设及拆除等工作。后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桥梁的各种施工方法,并在不同外部条件下灵活选用适宜的施工方法。

(3) 结合具体钢筋结构图,进行梁体钢筋绑扎任务。要求学生能正确识读钢筋结构图,正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熟悉梁体的钢筋构造,并完成钢筋骨架的绑扎任务。

(4)结合具体桥梁施工项目,进行桥梁结构的施工放样,施工过程管理控制及成品质量检测等。要求学生具有桥梁放样能力,基本的施工管理能力,并熟悉桥梁各部位的检测要点,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等。此实训任务相对来说最难完成,因为桥梁工程总是不断完成的,要找到一个符合学生实训项目难度,并具可操作性的项目实体对教学来说是一大难题。若有配套的实训建设基地,能够不间断提供工程实体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则是最好的。

3.2 实训教学项目的实施

以“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为例,介绍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

首先,由教师写出内容翔实可行的实训项目任务书和指导书,这是实训项目能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任务书应写明实训目的,内容,要求,提交成果,考核方法等。指导书应写明实训的具体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应注意事项等。

其次,在任务实施前,教师需将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下发给学生,进行任务交底和安全交底,将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考评方法等一并交代给学生,确保每位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实训任务,操作步骤和要点,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安全问题等。

再次,要求学生按照实训任务书做一定的相关准备。例如:学习《脚手架搭设的构造规范》《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知识,进行脚手架构造图设计,绘出脚手架构造详图等。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脚手架搭设和完成后,还要分别组织学生对搭设过程和拆除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将正确做法进行总结和积累,以便今后使用。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后,在学生中取得一定好评,感觉受益颇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了扣件的类型及使用方法,学习了脚手架的构造要求,搭设要点及安全技术。通过该实训项目,同学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同工作氛围。在实训项目完成后,同学们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和避免办法等。

4 实训教学项目的评价

实训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评、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综合得分。

学生在完成实训后,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总结自己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总结意见。然后,同学们之间互评。通过学生们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对于该实训项目应如何操作才能做得更好。最后,由老师对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给出成绩。

实训成果的评价是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要从实训过程中有所反思,有所体会,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达到本次实训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