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需求分析论文

需求分析论文

需求分析论文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需求分析理论是ESP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设置及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础。ESP的发展经历了语义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语言技能与学习分析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目标情景分析)是对学习者未来使用英语场景以及在此背景下的交际内容、方式、途径及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即将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与语言分析结合起来。目标情景分析即需求分析,是ESP产生并发展的动因,被称为ESP的源泉和精髓。目前在需求分析的大框架下,主要有现状分析法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分析法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分析法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方面内容,其中前者是分析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及未来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的状况;后者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包括学习者欠缺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步骤及方法等。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构成了需求分析的主体内容,是ESP教学的核心。需求分析的关键是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较之于社会和自身期望值之间的距离,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在需求分析环节把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情况分析两种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生本人的外语水平、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需求及期望,本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以及语言应用环境等进行需求分析,设置合理的课程大纲,并根据反馈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改进,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ESP需求分析的理论指导下,笔者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试者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三年制经济管理班和市场营销班的大专学生,时间为2013年9月,共发放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

1.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目前的英语水平);对商务英语课程的总体认知(学习目的、课程对实现目的的帮助程度、学习态度);对教学模式的意见(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对商务英语教材内容的意见(满意程度、学习中的突出问题)。

2.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译能力)优良比例很少,只有6%;听、说方面最为薄弱,占学生总数的84%。因此,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较弱,尤其是听、说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多方面注重听、说环节的训练。

2)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认知。

75%的学生认为商务英语课程有助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63%的学生想通过该课程提高英语应用水平,33%的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由此可知,学生大都认同课程开设目的,但是由于自身未将学习与将来工作需求相结合,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授课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意见。

67%的学生认为需要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方法上,84%的学生喜欢观看视频资料,47%的学生喜欢小组学习,33%的学生喜欢个人学习。可见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详细讲解是必要的,在教学中可采用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另外应适当采取多媒体教学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

4)学生对商务英语教材内容的意见。

67%的学生认为现有的《经贸英语》教材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度超过70%,56%的学生认为教材难度适合现阶段自身英语水平,在回答商务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突出难题是什么时,有87%的学生选择了“商务术语词汇”,有76%的学生选择了“商务谈判突况处理及英文阐述”。这些反映了课程教师应当选择与专业及岗位密切相关的教材,并注重对词汇等教学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课堂情景模拟等方式。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本院经济管理班和市场营销班学生对商务专业英语教育的需求迫切,但大多数学生英语语言基础不扎实、英语听说能力较差。因此笔者建议在学生专业英语学习阶段采用既加固学生英语基础,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突出职业导向的ESP与EGP融合式教学方式。

三、高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

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将学生实际水平、自身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笔者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以2012级经济管理专业共29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在2012级的第三学期进行了商务英语课程实践教学。具体是将外经贸业务洽谈作为专业英语课程,选用《经贸英语》教材;在教学中采用基于需求分析的ESP与EGP融合式的教学方式,融合词汇讲解、文段阅读、翻译、情景模拟等环节。

1.注重专业词汇学习,打牢基础。

在专业词汇学习中,利用构词法知识引导学生学习EGP和ESP专业词汇中具有共核的多义聚合词;对于一词多义的词汇启导学生在专业英语语境下理解其含义。如promotion一词,在EGP中意思是职位的提升,但在外经贸ESP中却表示商品促销。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对比教学法,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外经贸ESP中的词汇和术语进行语义比较,通过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释义来加深学生印象,从而熟练掌握。

2.加强应用文写作,提高读、写、译能力。

在商务应用文学习方面,组织学生阅读、翻译并撰写商务英语所涉及的产品简介、招投标书、商务信函、商务报告、合同协议、申请书、报关单、产品或服务说明书等材料,以上材料来源于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源,在选择上注重了真实性,满足简单实用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不以传统的讲授语法知识为主,而是尽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乐于接受。

3.利用情景教学法,锻炼综合素质。

在情景模拟方面,采用以行动导向的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具体职业情景及任务设定,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使学生增加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商务谈判实例,笔者指定一组学生提前一周按照场景做好相关文件及口头表达准备。先给学生提供一些该场景的视音频资料,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吸收、进而模仿,然后由学生自主在课后参阅专业书籍、网络资料,请教专业课教师,分组讨论等,最后组织课堂实践。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商务谈判场景再现。通过场景教学,学生在教师传授、自主准备及角色扮演中培养了资料筛选能力、模仿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以及专业实际操作及临场应变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价教学情况,并通过反馈合理建议来促进教学活动的良好发展。笔者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和对比方式来分析ESP教学效果。

1.访谈及问卷调查。

访谈及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采用ESP与EGP融合式教学方式后的ESP课程满意程度,收获之处以及下步教学的意见建议。参加调查的教学实践班29名学生中有24名,即83%的学生满意这种教学方式,认为其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教材和案例资料针对性、实效性强,能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主动学习意识。10%的学生认为收获一般,7%的学生认为没收获。学生提出的意见主要是英语听说训练中涉及到的商务术语难度较大,商务应用文种类繁多、行文要求不尽相同,不易接受,建议学习和训练材料应尽量简洁,难度适中。

2.教学对比。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机农村

一、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及市场的现状

1.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至90年代末期:我国基本国情是以农业扶持工业,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20世纪70年代,由于实行的是计划分配,市场基本没有竞争,农机行业是炙手可热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市场化把一大批农机企业和农机公司推向了市场的边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分配取消,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很多农机企业都随之陷入困境,农机市场开始衰落,做农机的厂家开始纷纷向其他行业转行。当农机企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时候,许多企业能做的就只有等待或改变。在那几年轰轰烈烈的转型过程中,一批企业成了转型的牺牲品,另一批企业却很幸运地存活下来。

自2002年起我国的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大关,按照工业化进程的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时期,进入到全党全国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的新阶段,国家财政有能力加大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明确把农机补贴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各地农机补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依据,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崭新阶段,逐渐向以工补农阶段过渡。

2005年以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其效应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国家支持“三农”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如购机补贴政策正在落实到位,将进一步促进农机化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为了挣到更多的活钱,一些农机户将把有些老机型淘汰,进行更新换代。农民收入增长是农机市场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由于粮、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种植户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农业税的减免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农户对新型农机的购买能力。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投入,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较大地刺激了农机市场的需求,使农机化发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在一些区域出现了对农民购买农机放宽银行贷款限制的政策,对整个农机市场的持续走强起到了推动作用,农机化工作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我国农机工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运输机械、牧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半机械化农具、拖内配件等13个小行业,能生产16大类、3200多种产品的完整工业体系,农机工业整机产值在2005年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机械主导产品有: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农用水泵、配套农具等。

二、我国农机市场的现状

1)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

面对市场的变化,少数农机企业开始运用差别营销策略和集中营销策略,实施名牌战略,占领有效细分后的目标市场,对农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做一些初步研究。

目前,市场上的农机供应存在或多或少的情况:低质低价农机多,新潮名称农机多,传统小农机多,杂牌农机多,高科技农机少,实用耐用农机少,正品名牌少,性价比高的农机少;农机市场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现有产品不对路,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不是农民不愿购买某些农机产品,而是农民不喜欢某些产品。因此,供求脱节也是造成前几年农机市场的疲软原因之一。

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有关农机知识的了解,对假冒伪劣农机的识别水平低。与此同时,农村市场假货横行,部分农民因害怕上当受骗而放弃购买,也严重影响了名优农机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销售。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农民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抑制了农机市场的发展。

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

农民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占很大比重,农产品普遍出现卖难和价格问题,使收入呈现不稳定状态。另外,受下岗职工二次就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收入增幅相对不大。而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各种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费用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5%的比例。另外,农民防灾、防病、防老的意识增强,对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这种种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机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3)市场信息不充分

市场信息不灵,首先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由于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的需求,所以往往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使收入减少。其次,市场信息不灵也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不少地区农民反映,由于不太了解农机市场信息,常常不知道买什么农机好,怎么买,如何用。条件好的农村也只是依靠电视了解一些市场信息,消费观念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些农民有了钱也不知道怎么投资。

4)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商品组织体系上,形成了国有商业供销系统和农村集体、个体商业并存竞争的局面。在目前个体私人流通企业已成为农机流通经营的主体,个体经销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力不强,经营分散,服务意识淡薄,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机市场发育不健全,仍属于初级市场,市场秩序和管理比较混乱,并且农机的行业垄断、地域封锁,地方对外省优质产品进入市场层层设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

5)售后服务不及时

农机市场由于利润薄、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通讯设施落后,造成了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农机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的心理负担。而且由于有些企业认为农民对服务意识的要求不强烈,而有意怠慢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上主要是宏观现状的分析,单个企业无法根本改变它,但必须研究它,正视它,并从各方面去适应它。

三、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1、潜力巨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耕地面积15亿亩;相对农业发达国家来说,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如南方水稻的机收比例到2005年才达到20%,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04年调查预测,在农机市场中仅水稻和玉米收割机经后几年将增长8~10倍,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将成为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消费热点。

2、分散性

分散性一方面是指地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人口和需求集中。另一方面是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同时,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也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

3、差异性

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是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除了基础设施状况不同外,更主要表现在我国平原、山区、丘陵、高原、草地、沙漠,江、河、湖、海,造成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农机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三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加大,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与尚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上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对农村市场不能等量齐观。这要求农机企业在开拓市场时,首先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功夫,幻想以一种产品“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

4.层次性

农村市场的层次性,一是指我国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消费的梯度性,即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辐射的趋势,农机产品的消费也有这种特性。二是农民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在重要商品需求方面,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如化肥、农药、种子、农用薄膜、农用机具等;其次是建房需要,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然后才考虑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农民消费观念、心理的差别,有的地区农民重物质需要,轻文化、服务需要,重积累、轻消费,有的地区则不同。

5.示范性

农村居民具有比较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同时农村居住特点,使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信息非常开放,且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某家买了什么好农机,很快就能为其他家所知道,并能带动一大批,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营销角度看,利用这种示范性是很好的策略。

6.功能性

我国农机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如要求农业机械的实用性、耐用性远胜于鲜艳美观、个性展示。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价廉: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基本功能相同的产品,农民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价低产品。(2)实用: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并适应农村的消费环境,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3)简便:要求产品实现其基本功能,而勿需过多的奢侈功能。以联合收割机为例,基本只要能收割干净就可,而对其他附加功能则大可省略。简便的另一个要求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学易修,操作修理越复杂的农机产品在农村越不受欢迎。

以上是对农机市场的需求特点作了简要分析,这些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一些对农机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企业而言,把握这些特点对制定农机市场的营销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消费是市场的目的,是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动力,如何增强消费动力目前已成 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96—2006年的相关数据,应用回归、贡献率分析等 实证分析方法来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为宁波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 发展提供依据,并提出了扩大宁波市消费需求的若干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宁波市;对策 Abstract Consumption is the purpose of the market, a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 and how to enhance consumption power have now become the focus problems of the widespread social attention. The paper adopts the relevant data of 1996-2006, use regre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ate of contribution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consumer deman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of Ningbo city, and to propose a number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expans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 in Ningbo City. Keywords: consumption demand; Economic growth; Ningbo city; Countermeasures 引言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投资需求只是中间需求,只有 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国 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合理控制投资 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 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扩大消费需 求,有效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驱动向投资和消费协调 驱动转变,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唱好“主角”,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1.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投资和消费是最主要的经济行为,是引领经济增长最积极的要素,投 资与消费的互动可以形成经济自主增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扩张是以投资需求增长为 先导,投资优先于增长,并在乘数作用下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归根结底,投资需求是 引致需求,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最根本的动力,如果没有消费需求 的引领,投资必然是盲目的,只有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增长才能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增 长。 首先,消费是实现有效投资的先决条件。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投资利润,而利润的实现 以消费需求的实现为前提。一旦投资产品投放市场能为消费群体所接受,投资的利润将会迅 速实现,因此投资回报的多少关键取决于消费行为的实现程度。换句话说,只有通过经济主 体的消费行为才能实现投资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使投资者获得相应的利润。 其次,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的制约,有效的投资需求只能在消费能力能够驾驭 的空间范围内实现。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行政力量的推动或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刺激,促 进投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投资需求并非最终需求,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 力量。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 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续。 再次,消费需求可以创造投资。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 群体对于物质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享受和增强自我发展的需 要逐渐取代 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这些新的需求可以激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成为投资者追求利润的 直接动因。因此,投资可以通过消费需求的增加得以创造。由于人们的消费愿望具有无限性, 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会有新的追求。 这种消费愿望不断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又会带动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 整和优化,从而拉动经济不断增长,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宁波市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快车道,但随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国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 况下,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就必须协调“三驾马车”的前进步伐,除了要扩大 投资,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外,还 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这样,经济增长才能建立 在速度、效益和质量共同提高的基础上。 2.宁波市消费需求的现状分析 2.1 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体 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1996 年,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之比为 4:1,2006 年两者之比为 9:5。居民消费比重保持六成以上,成为最终消费中的主体,在居民消费中, 城镇居民消费比重明显上升,占居民消费比例由 1996 年的 37.6%上升到 2006 年的 50.4%, 而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则逐年下降,2006 年仅占 49.6%,比 1996 年回落 12.8 个百分点。从数 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呈上升趋势。 2.2 收入大幅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宁波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不大,90年代以后呈现较快增 长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来,增长趋势凸现。2002 年宁波市人均 GDP突破26000元,2011年 达到38292元,2006年达51460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稳步提高、消费倾向转变明显,2006 年全年人均消费支出12655元,同比增长7.7%。城镇居民消费热点随政策导向效应及城镇居 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由以食品、衣着支出为主逐渐向教育、医疗保健、通讯、居住等消费倾 斜。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7.8%下降到2006年的36.9%。与2005年相 比,在消费支出十大组成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支出分别比上年提高0.2和1.8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全年人均纯收入达8847 元,同比增长13.3%,增幅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3个百分点。同时消费领域不断扩 大,消费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整体生活水平保持较快提高。全年人均消费支出达7378元, 同比增长8.8%,增速较2005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41.0%下降到 40.6%,并且年度间呈稳步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序列正在不 断优化,与2005年同期相比,居住类、服务类支出增长最快。其中用于居住支出增幅达26.9%, 列八大类消费支出之首,其次是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7.1%。从经济发展与相应消费 水平看,城乡居民消费总体上已经跃进初步富裕门槛。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 GDP 达 24000 元以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如下四点明显特征: 一是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降到 40%左右;二是居民消费以拥有住宅、家用轿车为主的富裕 型消费,住房、家用轿车消费比小康阶段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快速 上升;四是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及其比重显著上升。这从宁波近 几年的消费统计数据也可得到印证。 2.3 消费整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落后 宁波市国民经济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但主要以投资、出口主导经济增长格局,消费在近 年来虽然实现快速增长,但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仍落后于投资和出口。从资料来看,“十 五”期间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一直保持在 36.3%左右,低于平均 投资率 15.4 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8%),差距达到 2O.5 个百分点,其中 2003—2006 年度间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幅回落,并且,相比于进出口高位增长的态势,消 费的快速增长也稍逊色。 2.4 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潜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释放 首先,宁波居民消费支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幅度 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从总体走势看,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逐年呈平稳下降态 势。其次,居民消费率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宁波 2002 年居民消费率为 38.5%,2003 年为 36.4%。而在“九五”期间,我国消费率平均 59.3%,其中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为 47.2 %,2002 年居民消费率仅为 45.2%。再次,宁波平均消费倾向低。统计数据表明,自 1978 年以来,平均消费倾向一直下降,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迅速下降。 3.消费需求对宁波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要素中所占份额最大、波动幅度最小的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柱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为明显地反映经济自发增长态势的宏观经济指标。为了 直观反映最终消费对 GDP 的影响,本文应用回归、贡献率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来研究消费 需求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3.1 消费需求对 GDP 影响的回归分析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组成, 为直观反映消费需求变化对 GDP 的影响,本文假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保持不变的情况 下,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反映消费需求对 GDP 的影响。为建立这一模型,本文利用经 济普查后的宁波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分析。设以Yi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X i 代 表最终消费,从表 1 中可以得到 1996—2006 年宁波市 GDP 和最终消费的 11 组数据,应用 回归分析法,建立宁波市国内生产总值 Yi 对宁波市最终消费 X i 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i  a  bX i ,其中 i 代表年份,a 和 b 分别代表截距和斜率。由表中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 可拟 合出宁波市 国内生产 总值 Yi 对宁波 市最终消 费 X i 的一元线 性回归方 程: Yi  175.201  3.071X i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拟合直线的截距和斜率 175.201、3.071, 即可以看出 X 与Y 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经 R2 相关性检验, R2  0.988 ,相关密切,方 程拟合度似乎很好。从相关系数可以判断消费需求与 GDP 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消费需求在 宁波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需求每增加 1 个单位 时,GDP 将增加 3.071 个单位。 同样,假定最终消费和净出口保持不变,应用回归分析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设Yi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Zi 代表资产形成总额,经过回归分析得出Yi  193.250  1.679Zi 。 经 R2 相关性检验, R2  0.986 ,两者也存在高度正相关。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投资 对经济发展同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回归分析模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本 形成总额每增加 1 个单位,GDP 将增加 1.679 个单位。 3.2 消费需求对 GDP 的贡献分析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被称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 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反映三大需求变化对 GDP 增长的影响,本文应 用贡献率分析方法来反映,各需求要素贡献率=各需求增额/GDP 增额*100%。通过计算我们 可以得出从 1996 年以来,宁波居民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表 2,以各年度为时间点,测算 1996 年以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 结果表明,从 1997 年到 2002 年来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但 总体上呈 下降趋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 大,1999 年达到 54.8%,而到 2002 年却出现了负值为-15.4%。从 2002 年到 2006 年来看,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徘徊不前,一直处于弱化地位,基本维持在 20%左右;投 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净出口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回升,但增幅不大。见图 1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全社会资产投资对宁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以来都以 60%左 右而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有所下降。 从发展的趋势看,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临港大项目基本布满,投资拉动将进一 步弱化,但宁波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投资拉动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 素。而宁波港口优势则将进一步强化出口拉动,但出口拉动外部影响因素很多,稳定性不足。 相比之下,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保持在 20%左右,但因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 较高的抗风险性,未来可以取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4.扩大宁波市消费需求,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1 进一步提高城乡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因此, 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对提高居民消费关系重大。 一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当前财政收入好的形势下,继续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 投入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现代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畅通农产品流 通渠道,稳定农资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维护农村居民利益。宁波市 67.2%的居民组成 是农村人口,随着收入的增加,潜在的消费冲动被激发出来有利于促进宁波市消费发展。要 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多方面、多渠道、千方百计为本区域内农村居民增收提供便利,积 极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方针、政策,繁荣农村市场,带动消费。一方面是落实各项社会 保障措施,分别从医疗、保险、卫生等方面加强投入,减少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 出,使其支出转移到生产、生活消费上面来。另一方面是依托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背景,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和完善农村交通、通讯设施。 加快农村市场建设, 畅通商品流通和农民消费渠道。增加农村地区小型零售网点的密度,方便居民购物;开发不 同的消费热点,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让商业网络由城市中心向周边人口相对稠密的郊区延 伸,扩大对郊区居民的商品销售;通过以连锁的方式实现零售商业的规模化经营。 二是增加城镇居民中低收入者收入。采取更有力措施促使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为此, 应设法通过进一步降低门槛,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体制,鼓励创业,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规范和健全劳务人才市场,开办面向下岗人员的就业供需会,沟通就业 信息;以社区为单位,多方联动,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参加技能培训, 通过自主创业和竞争择业实现重新就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 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把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作为 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落实并适当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级政府部门应想方设法 尽可能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严格实行,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逐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加强市场化分配体制的建设,使 个人收入分配规范化、公平化;进一步加大高收入者的税制改革,缩小部分不合理的高、低 收入群体差距。 4.2 引导居民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低消费不是社会主义,也不能成为节俭的代名词,更不能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现代 化的真正动力。在长期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消费制度,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抑 制了居民的消费行为。借贷超前消费被视为奢侈而不被接受,节俭储蓄才被视为美德大加推 崇。居民不敢“寅吃卯粮”,不敢借钱消费。因此要引导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消 费观念,引导居民由单纯的吃、穿、用的消费向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扩展,由简单消费向多 样性消费转变,鼓励大家提高生活质量,拓宽消费领域。消费不是浪费,要正确引导居民追 求文明、健康 的生活方式,使居民学会花钱,舍得消费,改善消费结构。鼓励大家增加在科 技、文化娱乐、信息、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更新传统的消费观念。发挥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导 向作用。 4.3 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市场稳定 产品质量、功能和价格直接影响着不同收入居民消费意愿的实现,售后服务 水平影响 消费者消费情绪和对企业的信任度。因此,要依法严厉打击伪劣假冒,严厉制裁商业欺诈。 提倡、鼓励“诚信促销”,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和企业的交易安全。树立宁波市消费市 场在外界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对消费品价格波动实施预警,保证消费品的正常供应,稳定消 费市场。 4.4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消费是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环境动荡的情况下,消费是 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必须要有能与新的消费需求相匹配的消费品 供给结构来支撑,因而要着力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工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 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改善供给结构,使之能适用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促进 可持续消费。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会展经济和社区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 费领域。 参考文献 叶显友.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J].宏观经济,2006(12) 姚伟杰.2006 年宁波市消费形式与存在问题[J]. 维普资讯 任建雄、陈健.宁波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面临的障碍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 宁波统计局,2007 年宁波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夏贵勤.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J].科技资讯,2006,(7)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Ningbo consumption deman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3.58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合作办学;商务英语;需求分析理论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后,中外合作办学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加快了我国教育改革步伐,使更多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融入中国教育。商务英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合作办的重点教育内容,但商务英语具有一定特殊性,并不同于传统英语语言教学。因为,商务英语属于职场中应用的职业英语,其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众多环节,学习难度和复杂度要远远大于一般英语。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如何合理设置商务英语课堂值得研究。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加入WTO后,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有效解决了国内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萌芽阶段[1]。在该阶段,我国颁布了相关政策,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政策支持,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政策框架。第二阶段是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一年,这一段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已基本形成,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上依法办学的道路。第三阶段是二零零一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成熟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体系越来越完整。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许多境外高校进入中国教育市场,与国内高校进行联合办学。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就在这一时期实施了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美国库克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获得了成功。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了我国人才培养质量。

三、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理论最早提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第二语言教学界的一个教学理论,最初是为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而提出,而后不久需求分析理论便被应用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领域[2]。商务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着很多共性,因为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需求分析理论认为,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就要了解学生需求和工作岗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其胜任工作岗位要求。而想要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中应把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方面,分析需求、差距、愿望三大部分,从而提高需求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要了解学生客观情况,例如,语言能力、语言水平、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需求分析。然后,要了解学生情感、意愿、态度,进行主观需求分析。最后,要将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进行对比,了解需求间的差距,确定教学方案和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需求分析就是教育实施的一个诊断过程,能够为教育活动和教育计划改进提供依据,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积极融入需求分析理论。

四、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需求分析理论融入商务英语课堂的重要意义,商务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来设置。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过程可划分为:需求分析、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料编写、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估方法确定等几大步骤。其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后续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和效果[3]。因为,后续教学活动都需围绕需求分析结果开展,以学生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需求分析阶段可应用问卷、谈话、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如果需求分析阶段存在问题,缺乏有效性,就难以展开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需求分析后,教师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减少教学盲目性,提高教学针对性,把教学目标与需求分析结果紧密连接。教学内容安排应将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都考虑在内,如果只考虑客观需求,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缺少对学生个体关注,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如果只考虑主观需求,学生水平却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就不能顺利展开科学的教学。此外,教学方法选择中必须选择合适、具体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为学生营造良好语言环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另外,教学活动开展后,应进行评估,检验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科学性,对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次教学活动开展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商务英语与一般英语有着明显区别,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复杂性,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并不适用。通过正文的分析不难看出,需求分析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保障教学质量,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积极融入需求分析理论,基于需求分析理论进行课程设置。

作者:申勤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