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选修课教学论文

选修课教学论文

选修课教学论文

选修课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对老师的评级系统却不够完善,从而导致选修课的监督制度不严厉,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上去。然而,高中语文的考试中也会涉及到选修课的知识,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生在选修课方面的成绩难以提升。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

(一)正确设置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选修科目较多,教材的种类也多,与当前汉语的教学不相复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该缩短学习,减少课时。从“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一点出发,语文选修课的模块、课程设置都应该加以重视。此外,选修课的学习不能像必修课那样全面兼顾到,要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和擅长进行课程的设置。选修课教材只是提供一些材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相关的设置,充分利用课本材料,使学习达到最有效的学习目的。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分类目标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例如:选修1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等模块,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也包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但是实际上老师只看重其中的一个,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两个方面都要兼有,就会使得课时不够;再如:“古典文学文化”模块,可以分成《古典诗歌鉴赏》、《李白诗歌鉴赏》,一个模块怎么教,要看老师怎么的拆分,需要老师花时间去思考。

(二)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和评价形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对教学方法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内容,确定出教学重点,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主题辩论”“、影视欣赏”“、汇报演出”“、学生讲坛”等主题时,老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前面讲到选修课评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老师可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自由灵活,可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评价内容及形式。例如:在学习《中国小说欣赏》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以下的评价方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出一个选择:a、在学习这一节课前,请学生阅读两部相关的文章;b、选择教材中人物进行评价,可以从人物、主题、艺术方面来进行评价;c、围绕本节所讲的内容,组织一个辩论会或者演讲会。以上三种评价形式角度不一样,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

(三)将泛读与精读区分开

选修课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一、引言

近年来,为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独立学院普遍开设了公共选修课。但是在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评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不少指标因不宜精确地描述,具有极大的模糊性,所以给评价带来了困难。对于这类问题,笔者尝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探索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评价。

二、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独立学院公选课的评价指标内容众多,并且其中一些评价指标还无法用定量的方法表述,要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及实用性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本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借鉴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项目评价方法。即理论分析法、频率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法对独立学院公选课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特征,主要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选择那些重要的影响条件和针对性强的指标;其次教育学论文,采用频率统计法对目前有关公选课质量评价研究的论文进行频率统计,选择高频指标;最后,在以上基础上,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1教学态度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

4教学效果

二级指标

1.1备课认真,精心组织

2.1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3.1课堂互动

4.1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1.2教学热情,为人师表,关心学生

2.2创新能力培养

3.2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4.2获得治学风气的教育

1.3遵守教学纪律,不无故迟到、停课、调课

2.3 语言表达

 

 

选修课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被调查的六所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介绍

1.陕西师范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五类,即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共187 学分。⑴通识模块。该模块又细分为三小类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有49 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2%,主要课程为外语、计算机、政治、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公共限定选修课共8 学分,公共限定选修课共4 学分。⑵学科基础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小类。相关学科基础课共5 学分,含高等数学和考古学两门课。本学科基础课39 学分,占总学分的20.9%,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学概论等课程,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课。⑶专业课程模块。共41 学分,分为三小类。即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开设20 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12 门,分为中国古代史系列、中国近现代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其他系列等4 个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53 门。学校规定学生应从限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2 个学分,要求每个系列都要选,并且要选修一个完整系列。至于任意选修课,学校要求学生至少修10 个学分。⑷教师教育模块。共17 学分,分为必修和限定选修两类。必修课开设6 门课程13 个学分,限定选修开设两门课程4 个学分且必须全选。⑸实践模块。共24 学分。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教育见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

2.西南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六类,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⑴通识教育课程。共57学分,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小类。必修课45 学分,开设课程11 门。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外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主选择。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2 学分,全部为必修课。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⑶专业发展课程。共111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小类。其中必修课21 学分,开设课程6 门,开课时间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中西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等。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八小类。包括专门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断代史类8 学分,4 门课程;晚清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世界史类20 学分,10 门课程;区域史类6 学分,3 门课程;博物馆类12 学分,6 门课程;民族学类8 学分,4 门课程;综合类16 学分,8门课程。⑷教师教育课程。共34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课12 学分,5 门课程。主要内容为:教育概论、心理学、中学历史教学论、教育技术应用、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等;选修课22 学分,11 门课程。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美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⑸实践教学环节。共20 学分,含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五项。⑹自主创新学习,不计入总学分。

3.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简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政治、教育学等课程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历史教育学等课程。可见,该校的专业必修课实际涵盖了外校通识类、专业基础类甚至实践教学类的课程,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专业选修课大致开设有50 门,涉及面比较广泛。

4.东北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五类。即,⑴普通教育课程类,开设有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和综合知识等,学校要求学生应修44 个学分。⑵专业课程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系列课两小类。专业基础课共43 学分,专业系列课共58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应修99 学分。⑶教育理论和技能课,开设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和研究中等教育课程等,学生应修18 学分。⑷专业实践,主要形式是文物考察。⑸副修课程,开设的主要是有关学科课,共20 学分,但不计入总学分。

5.华南师范大学。同华中师范大学一样,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⑴必修课。进一步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小类。①公共必修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其他公共课程;公共实践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师职业技能课程。②专业必修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共69 学分。分别是专业实践教学计16 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计39 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群计14 学分。⑵选修课。有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①专业限选课。分为历史教学方向模块和历史研究方向模块,前一模块含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等10 门课程,计28 学分;后一模块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等11 门课程,计30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选中其中一模块,修满19 学分即可。②任选课。任选课也分为两类,即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包括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演讲学等六门课;公共任选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规定学生在任选课上必须取得16 学分。

6.江西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组成部分。⑴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共46 学分。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小类。前一类课程共36学分,后一类课程共10 学分。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1 学分。也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类开设8 门课程,共25学分。选修类系指跨系跨专业选修6 学分。⑶专业课程,共60学分。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共40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任选20学分两类。⑷集中实践环节,共23 学分,要求不少于25 周。

二、课程设置的特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所大学基本上都能立足自身实际,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显示出了亮点和自己的特色,下面分别叙述之。

1.西南大学。⑴在通识教育课程这块,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为此,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I 和程序设计Visual,两门课学分达8 分之多,且课时达144 个。相较其他被调查学校同类课程,无论是学分还是课时的分值都是相当高的。⑵在学科基础课程这块,基本开设的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比较独特之处。⑶在专业发展课的必修课程安排上,他们非常重视史学理论、史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安排的多是此类课程。看得出该校在这一块比较强调对学生方法论的教育,力争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发展课程的8 类选修课安排上,他们除了做到了广和博外,还兼顾了西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表现为开设了一些区域史类课程,如川渝地方史、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等;还开设了民族学类课程,如西南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等五门课程;以及博物馆类课程等。⑷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上,该校非常注意贴合实际,注重对学生教师技能的培训。在必修、选修的16 门课中,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就占到了11 门之多。⑸在实践教学这块,除了正常的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以外,他们还专门在第六学期给学生安排了一个有1 学分和18 个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课。该课正好放在教学实习的前一学期,对实习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陕西师范大学。⑴在通识模块这块,和西南大学一样,该校也非常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VF 程序设计,两门课学分达7 个,课时达162 个。⑵在学科基础模块的本学科基础课这块,除了一门史学概论外,安排的都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表明该校对通史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基础地位的认识。⑶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必修课安排上,他们除开设了中西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历史地理学等课程外,引人注目地开设了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⑷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特色是专和广的结合。必修课只安排了6 门13 学分,但选修课却达到了29门之多,学生从中选修4 学分即可。

3.华中师范大学。⑴在历史系基地班的教学中,该校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 课时40学分减至450 课时25 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程,并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和专题研究课两类。他们拓展了课程内涵,注重前沿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导专题课、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学信息介绍等。⑵历史系师范专业的教学上,该系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科研;拓宽领域,提高技能(师范技能);形成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结构方面,加强中外文化史、经济史、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的开设。

4.东北师范大学。⑴在课程体系方面,在基地班的教学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增开相应的文史哲、文理科交叉的概论课和技能课。经过系统调整,该系的课程体系已基本与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⑵该校重视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重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⑶还开设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课程,如东北民族与边疆史、奉系军阀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专门史课程。

5.江西师范大学。他们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既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兼顾课程的现实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力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在开设了本科生应掌握的一般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该校在专业选修课上动脑筋,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陶瓷史、万寿宫文化、江西地方史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考虑到中学历史课改的趋势,他们还为学生开设了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问题研究、普通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应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6.华南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一样,华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该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了这个前提。在课程设置的特色方面,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他们把专业限选课分成历史教学方向和历史研究方向两个模块,规定学生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所有课程。历史教学方向的课程主要为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设计,主要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广东地方史、客家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导科学、人生观通论、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历史研究方向的课程则以断代史、专门史等专题课为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深度,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三、启示与借鉴

1.把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几所重点师范大学身上,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努力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目的,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大多做到了优化基础课淡化专业课,纷纷压缩了通史课的学时和学分。优化基础课就是要使基础课同时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后续课程奠基、继续深造等多元目标。

2.加强选修课程的设置。进入21 世纪,随着各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在人才培养上人们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即单一的专业知识训练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开设恰当比例的选修课程是尊重学生个性与个人成材选择的重要表现。

选修课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以一定的话题为中心,节选出《论语》中的相关语录组成课文。《论语》这部闪烁着圣贤哲人智慧光芒的书,凝聚着古代道德教育的精华,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穿越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时空,经久不息地陶冶着我们的人格。《论语》自东汉以来就被奉为经典,宋代以后更成了科举时必读的教科书。由于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因此可以说,《论语》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一块基石。《论语》和孔子在当下仍有着重大的影响,《论语》中的很多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孔子的很多主张,比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等至今仍然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高中新课程实施后,高二第一学期刚接触选修模块,笔者和许多教师一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和迷惘,也曾步入一些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论语〉选读》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走出选修模块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一、 走出重“必修”轻“选修”的误区

我们的课程方案和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指出选课是让学生“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我们选修课的课改实践却没有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论语〉选读》被列入限定选修模块,老师们称之为“必修”的选修课。于是有些教师就会产生许多疑问和不解,《〈论语〉选读》将必修课的一个专题章节的内容拓展成了一门课程,虽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半个学期都在学习《〈论语〉选读》,学生肯定会产生厌倦;也有老师认为选修课就是为必修课而设置的,随便“选”着教就对了。

我们必须明确:选修课不是补习课,也不是应试的辅导课,更不是大学里的选修课。它与必修课构成一个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割裂的整体。如果说,必修课是为了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那么,选修课程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必须在体现教师专长的同时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是确定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从目前实际来看,选修课教学的主要场所还是在课堂。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常态下的选修课课堂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容量如何?课堂结构与节奏如何?师生活动如何开展?选修课程教学效果如何?

选修课与必修课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有继承性又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是指选修必须重视对必修内容的梳理和巩固,选修课仍然具有基础性;独立性是指必修课强调基础,选修课注重拓展,强调探究,着眼于发展和提高。

选修课程对高中而言是个全新的课程,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学生依“趣”选,教师依“能”选的空间还不够大,限定选修的《〈论语〉选读》共1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由于教学时间紧,学生的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尚浅,再加上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经验有待于积累,《教学指导意见》规定10课为教读课文,5课为自读课文(分别为“待价而沽”“求诸己”“楚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自读课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可不作为各类考试涉及的依据,这样也给师生们减轻了一些负担。在《〈论语〉选读》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我们需要牢记和深刻体会。从一定程度上看,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要求更高了,深度更深了,专题意识更强了。

二、 走出重“文”轻“言”的误区

《〈论语〉选读》作为课程来学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教师们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有些教师可能认为每个章节已经有了注释这就不需要再教授了,特别注重各课“文化内涵”的探讨,从而出现重文化轻文字的现象。比如《周而不比》重点偏向于“理解孔子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观点”和学生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诲人不倦》大量时间用在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忽视了对《〈论语〉选读》文言文学科文字方面的落实和理解。需要明确的是,《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指导意见》已经很明确地指出:

[层次\&教学内容\&价值目标\&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文章\&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学习章法、培养能力\&文化\&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传承文化、提升思想\&]

学习文言文,学生首先要过语言文字释读关;培养这个能力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目标,其次才是品评文言文中的思想、观点、情感。先要读懂,再品评,这是基本的道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名篇,已经明确指出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论语〉选读》前言已经提了这样五点具体学习的要求:第一、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提高个人精神品格;第四、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第五、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需要落实重要的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词,源于《论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异义的成语),以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在此基础上承担起传承古代文化的重任,做到“言”与“文”并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古代文化的精髓。在《〈论语〉选读》教学中,“言”和“文”是平等的,偏废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中庸之道》这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1. 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2. 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区别于“折中之道”;3. 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字词掌握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均要兼顾。在文本阅读和讲解的过程中重要字词的落实需要加强,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展开。

选修课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在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909年,清政府学习德国做法,在普通中学实行分科设置课程,一种侧重文科,一种侧重实科,这是我国近代课程史上第一次注意如何适应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的问题,使学生得到了一点选课的自由。这里包含了后来选修制的思想萌芽。1922年,政府实行学制改革,普通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学制,把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学制各三年。这是我国现代课程史上最早的分科制和选修制。高中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高中,以预备升学为主要目的。普通科又分文科和实科,课程设置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课程都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必修科目,二是分科专修科目,三是纯粹选修科目。第一组公共必修科目有国语和文化史,分科专修科目必修有特设国文;第二组公共必修科目有国语,分科专修科目无国语或国文。第一组分科专修科目中的选修和纯粹选修科目加起来多达62个学分,这些学分里自然有与国语或国文有关的选修科目。职业科选修课有文字学、中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文学概论和国故概要,一般选修课包括国音学和新闻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科目设置多样化局面,但是选修科目过多,“因而造成实际上难开、难教、难学”,[2]严重脱离中国国情,改革没有成功。1963年,中央政府颁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打破了解放后沿袭十几年的单一课程结构,首次在高三年级设置了选修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极少数学校进行了试验。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有选修课设想,但在相应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因而谈不上科目设置与教材编写。1990年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把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却没有把语文列入可以开设选修课的计划之内。[3]1996年教育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的课程设置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其中限定选修包括语文一科,高中三年级开设,文科每周四课时,理科和实科每周两课时。同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与课程计划相呼应,对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课时作了详细说明,语文必修课在高一、高二开设,限定选修课在高三开设,是必修课的拓宽、应用,供预备升学或预备就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大纲为文科、理科和实科列举了如下限定选修课:文科有写作、文言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等,理科有中外科普论著选读、科学小论文写作等,实科有实用口语和应用写作等。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大纲为此列举了如下选修科目:汉字和书法、实用语法修辞、语言逻辑、影视欣赏和评论、实用美学、乡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学名著选读和中外文化史话等。这是近代以来最为明确和完整的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说明。但是,这份大纲确定的选修课设置计划仍未能得到实施。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1996年的高中课程计划与语文教学大纲可以成为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先声,但在此基础上修订的2000年高中课程计划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再一次把选修课从语文学科领域逐出,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又回到单一必修的老路。

本世纪初,我国政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设置八个领域,其中“语言和文学”为第一个领域;每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所列十二三个科目中,语文成为第一个科目;每个科目又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语文则由五个模块组成。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4]为此,大量设置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若干种教材。目前,人教版、语文版、江苏版、山东版、广东版五家课程教材研发单位设置的选修课教材数量不等,有的16个,有的14个,有的12个;教材内容和名称有的区别较大,有的大同小异。可以看出,此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改革力度很大,仅以上五家选修教材种类总计就达70多种,实现了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的历史性突破。

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已有百年历史,但真正落实到教材建设层面则起步很晚。

1991年,为配合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辑了一套高级中学选修课教材《文言文选读》(两册),第一册供高中前两个年级选用,第二册供高中三年级选用。这是现代语文教材建设史上第一次高中选修教材编制尝试,有开创性意义。

同时,为配合1990年的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合作开发了《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外国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四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主要供江苏省内使用,发行量不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可视为新世纪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改革的先行者;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对合作开发的四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口语交际》《中国文化常识》《科学小论文写作》《逻辑入门》五个品种,这九种选修课教材满足了部分学生的需要,对课内必修课教材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

2003年秋,广州、天津、重庆、南京、长春、武汉和成都七个城市合作编写了高中选修课教材《交谈·演讲·辩论》《解读与赏析》《实用文写作》《文言文拓展阅读(文化篇)》,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在七市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联合推行使用,这是地方高中选修课教材建设的一大成果,填补了长期以来地方选修课教材建设的空白。

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建设。五家出版单位设计的72种选修课教材中,有35种教材已经出版并于2005年投入试验,其余37个品种的大部分于2006年秋投放实验区,这些教材,以其编制理念的时代性、编制方式的灵活性、编制内容的趣味性和编制方向的针对性,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了无数高中学子的“精神大餐”和“文化补品”。

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和教材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1.增加必修课的分量,减少选修课的种类,调整选修科目设置结构。

一是量的问题。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语文选修科目设置繁多,教材开发品种过多,占用课时过多,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国情和汉语文教育的传统与特点。邓小平二十多年前就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5]这话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反思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课程改革经验是对的,但一定要结合国情,要从实际出发,要多考察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程度与我们有更多共同之处的发展中国家及隶属华族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了统一的国家课程,个人服从集体、地方服从中央这种意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设置这么多的科目,编写这么多的教材,使地方和学校感到无所适从是预料中的事。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考试,考试传统源远流长,几十年延续的高考制度更是极大地制约着高中课程的改革,使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几成空话。高考录取率虽然年年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自然形成师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而多数选修课恰恰远离功利,超越考试,这就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和尖锐矛盾。为此,应该对现行高中语文选修科目进行整合,减少选修课教材的系列与品种。实际情况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语文选修科目比我国现在的设置要少得多。我们认为,高中语文选修科目不宜像大学中文系选修课那样分得如此之细,应该再粗放一些,五六种比较适宜,选修课的设置与教材开发权应大力下放给地方和民间,特别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有特色的选修课。应大大压缩选修课的分量,增加必修课的比例,提高必修课的地位。要坚持把语文课作为贯穿高中三年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二三年级适当开设几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英、法、德、芬兰、以色列等国的经济和教育水平比我们发达得多,但选修课在高中语文总课时中所占比例都比我们现在低,有些甚至比我们低得多。改革不能急于求成,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靠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二是结构问题。普通高中不仅承担向大学提供生源的任务,还有给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但现在所设置的语文选修科目与所编制的教材显然过于偏向升学者。课程研究专家认为,从内容上可把选修课分为学术性选修课、职业性选修课和趣味性选修课三类,这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当前语文选修课设置存在的不合理性。如职业性选修课设置受到严重忽视,学术性选修课开设过多,趣味性选修课太少,所以,今后应大力加强职业类和趣味类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教材编写,尤其要加强实用性强的听说读写类选修课的开发,特别建议高中语文选修课分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限制性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和应用,在现行五个选修系列中,可圈定几个与必修课关系密切的科目,在教师指导下规定学生必须从中选修若干门,以保证进一步打好语文基础。任意性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和某方面特殊语文能力而设的,应充分体现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

2.认真研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目标、内涵和定位等问题,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看,这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在课程目标层次上不清晰,过于模糊化,必修课目标分类是一种标准,选修课目标分类则是另一种标准;选修课五个系列的分类也不在同一逻辑层面上,缺少理论依据。这里可以看出,有些问题在改革之初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如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继承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这里包括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等问题。高中语文课程必修与选修的目标、内涵、定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更需要深入思考,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发展;必修课是普及,选修课是提高。普遍认为,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虽然把基础性放在选择性的前面,但实际上显然过于强调选择性,基础性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头重脚轻,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基础学力。实际情况是,不少学校的高中语文课只上不到一个半学期,其他所谓选修时间基本上都用来进行高考总复习,这样的选修课当然形同虚设。另外,有些科目的设置超出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文化水准,如根据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某个年代、某种修辞格而设置和编写的专门选修课,就是偏难的选修课,它们与必修课内容距离较远,脱离中学实际,更适合在大学中文系开设。还有,必修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选修课的主要目标也应是配合必修进一步强化这些训练。但是,必修课教材中口语交际与写作序列的安排,与选修课教材中诸如《说话的艺术》《文章写作与修改》《写作》中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安排是一种什么关系?鲜有人进行过审慎的思考与认真的研究,因而很难落实到教材编写之中。

总之,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科目设置与教材编制中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不应匆匆上马,更不该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提高。

3.教材的多套与多本不等于多样,应削减现行选修课教材的品种,大力培植精品教材,实现选修课教材的多样化。

自1986年国家提倡教材多样化以来,我国教材建设在良性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不少富有个性的语文教材。客观地说,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教材大多有它自己的特点。但是,虽然现在高中语文教材版本多了,却并没有真正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多套化与多本化并不等于多样化。现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大量重复建设,浪费现象严重,优秀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目前审查通过七十多个品种中,不少品种从名称到编制都大同小异,有特色的教材并不多。如几乎各家出版社都编制了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唐宋家、传记选读、新闻读写、现当代各体文学选读类的选修课教材,从设计思路、文章选编到编写体例,并不给人百花争艳互竞春色的感觉。为此,今后应大量压缩选修课教材品种,优化和精选那些在模块设置和编制方式上“我有他无”的优良品种,把那些无个性的平庸教材坚决剔除出教材市场,真正实现选修课教材的多样化。

4.选修课教材编写不应过于依赖高等学校教授和研究机构专家,应继承和发扬教材编写队伍“三结合”的优良传统。

新世纪语文教材建设中的编写队伍引人注目,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甚至文学创作界的人士也纷纷参与。几套高中课标必修课教材的主编几乎都是文学研究界的专家,七十多种选修课教材也大都由高校学者任主编,作家当主编也不乏其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教材建设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有众多专家学者的关心与参与: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他们意识到关心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本身就是新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于是自觉承担着学者、作家与语文教育家的多重责任。可惜这一传统在解放后中断了多年,随着政府及主流意识形态深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学者渐渐从语文教育界退场,久而久之,一些人甚至极端地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儿科,把自己宝贵的科研时间投入其中,不值得。这造成了中小学语文界与学术研究界多年的隔绝,也成为上个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缘起,中小学语文教育严重滞后于学术界,并受到广泛批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些学者自觉恢复民国时期的学术传统,给予中小学语文教育以新的关注。加以政府的呼吁和提倡,高中语文教材建设大军越加壮大,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一些高校,不是个别而是以群体的方式参与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短短三五年时间,中学语文界滞后于学术界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学术界前沿的研究成果大量向语文界输送和转化。

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的编写队伍主要是专家、教授,少有地方语文教研员和一线优秀语文教师参加,这就难以保证教材在中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编写队伍存在的问题是明摆着的,必须进行调整,应该坚持由高校研究所专家、教材编制专业人士与一线教师教研员组成的“三结合”队伍来编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既保持学术品位,又符合教学实际,编制出真正受师生欢迎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

【参考文献】

[1]江山野《课程改革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2]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12页。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0-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