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炒股经验交流

炒股经验交流

炒股经验交流

炒股经验交流范文第1篇

中国如今“炒”字当道:炒股、炒房、炒茶、炒虫、炒网。只要是能炒的,就有人一窝蜂去炒。热炒的表面,可能是一种时髦,但热炒的背后,肯定是某些个体或集团,用热钱狂赚钞票。

纵观中国近年的“炒货”市场,不只股市可玩两把,普洱茶、冬虫夏草、互联网等都成了金融工具,为想当中国巴菲特的人提供另一个织梦平台。在疯狂炒作下,泡沫越吹越大,“炒”字被评为“汉语盘点2006”中最热门的汉字。

跟风灾难:怎一个“炒”字了得

6月13日,记者在上海的一些茶叶店了解到,由于受前段时间的炒作,云南当地人自己都不喝的普洱茶,但在商家和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下,其身价不断飙涨,其保健功能也近乎被神化。降血脂、降血压、减肥美容、防动脉硬化、抗癌,普洱茶俨然成了灵丹妙药。

全民炒股似乎也意味着人们已进入一个新赚钱时代。据《上海金融报》报道,有关部门统计,春节过后,每天涌入股市的新资金高达100亿以上,新入市的股民都怀抱股市遍地是黄金的梦想,毫不犹豫跳进股海。而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一年多内,从900多点飙升到4000多点,更显示股市已疯狂至沸点。

股市不再属于少数人的金鱼缸,小股民的故事越来越精彩。其中有上海清洁阿姨变“股神”、六旬婆婆在美国边看孙、边遥控女儿炒股等等;小学生炒股不是新鲜事,倒是西安一和尚加入股民大军引人注目。

据《新民晚报》报道,和尚释常兴称,炒股仅是一个“副业”而已,他不会忘记自己的主业是修行。他还说,想用炒股赚到的钱做更多善事。释常兴说:“本出为善,心静如水,我把炒股看成跟自己皈依佛门前在家里卖苹果一样。”

热炒背后的监管漏洞

由于监管上的漏洞,中国股市近来作奸犯科者可谓是屡禁不止。证券交易的违规行为成为新的监管难题,其中内幕交易行为显得十分突出。

股改基本完成之后,中国证券市场重新活跃,投机炒作行为也在增多。从中国工商银行上市首日的疯狂炒作,到杭萧钢构、S前锋因公司重大信息而造成的连续天量涨停,都反映出当前证券市场的监管核心是在交易上。

对于杭萧钢构70万元的罚款远远不足以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三个涨停,是杭萧钢构公告收到处罚意见后的市场表现。不少市场人士对最终的处罚结果有“隔靴搔痒”之感,而真正的内幕交易行为至今尚未有调查报告出台。同时,由于大股东在决策和获取信息上的优势,以及持股数量巨大带来的利益更大,大股东参与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也加大,因此全流通后内幕交易可能更加严重。

应该说,“民间股神”也是内幕交易的始作俑者之一,因为这些“民间股神”能忽悠大量的散户资金,他们某一时段的“内部信息”会让散户尝到甜头,这种热炒跟风会形成连锁效应。上海证监局人士称,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行为大多非常隐蔽,很难在证据上进行认定,因此具有很大的监管难度。上证所相关人士称,有必要在证监会、交易所、司法部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之间完善并强化证券联合监管机制,通过合理的合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加大证券监管稽查力度,联合防范和打击证券市场内幕操纵行为。

“中国近几年研究证券市场的大学教授几乎都发财了,受利益驱使,这些人和所谓的民间股神们一唱一和,为热炒的股市推波助澜。”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华人世界》记者采访时,对于民间股神和大学证券教授的“预言”,认为这些人的“兴风作浪”更大于理性引导。中国股市最重要的症结还是在信息披露上,国外成熟市场的监管重点也是在于此,以达到市场交易行为的公正公平。事实上,从监管角度而言,事后对于内幕交易的监管很难追查。最近美国瑞银分析师参与内幕交易的案件,也是因为恰好监管层发现其利用相应的证券账户频繁牟利。

“要消除监管盲区。”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不久前公开表示,打击高管违规持股,提高证券期货监管水平,是未来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在接受《华人世界》记者采访时说,在监管的新形势下,证监会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其中包括现场检查权,更多的查询权和查封、冻结权,限制交易权,同时还扩大了监管对象。

在国际成熟资本市场上,对此类涉及不规范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的问题,查处都是非常严厉的。目前监管部门对杭萧钢构问题的处理还不够,它涉及的不是违规的问题,而是资本市场的重大犯罪问题。对这一类问题,监管部门第一是应该加大力度,查处一个让市场知道一个,以达到威慑的效果;第二是应该扩大查处范围。

防热炒需疏堵结合

民间股神风行,热钱不断涌入股市如何解决?

谢国忠认为今后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市场的问题由市场解决,让权利责任回归各类市场主体,监管部门应致力于推动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场功能的健全和市场生态的完善。中国管理金融市场没有经验,政府鼓励老百姓炒股,但同时怕带来经济泡沫。

谢国忠认为,中国经济近几年高速发展,老百姓短期暴富心态很重,很多人看股票从一个点去看面,认为有的人炒股赚钱了就跟风,其实股票盈利也有一个概率,中国要防止股票过热,就应增加老百姓短期投资渠道,同时加强监管短期热炒获利者。根据国外股票市场经验,一些想获暴利者短时间内购进大量某支股票,造成该股票上涨的假象,其实自己做庄,待股票上涨到一定的高度就全盘抛出,一些跟风的散户当然就会受灾,其实这些人的交易是虚拟交易。中国股票要防止短期恶意热炒,就必须征收利得税,如对于在一个月内大量买进并抛售的客户,收取20%获利作为炒作的处罚。

“目前中国股市已很疯狂了,中国股票必须有效打击恶意坐庄行为,日本股票市场在1989年期间,股票市场达到60-70倍的市盈率,中国股票现达到45倍左右,这与股票的正常价值15倍已背离,股票市场加强监管迫在眉睫。”谢国忠说,中国股市要防止投资过热,但中国资本过热会越来越大,中国股市也应国际化,如将上海股市国际化,让外国股票在上海挂牌,扩大老百姓投资和收益渠道。

倡导价值投资观念,对中国股民来说,是一个长期学习和教育的过程。

巴菲特股票投资六法则

1 集中投资:巴菲特的意见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几家公司上,合理的数目是10至15家。

2 挑选价值股,不懂永不做。

3 战胜心魔,理性投资:很多研究都指出,决定一个投资者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性格。

4 长期持有:选中好的公司股票,不要随便因蝇头小利而卖出。

炒股经验交流范文第2篇

关键词:IPO;监管;投资者利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询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3

一、研究背景

炒新现象自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发展以来一直存在于A股市场。在历史上最长的第七次IPO暂停后,2014年IPO的重启再次让广大的投资者加入到炒新的热潮中。对于炒新现象,上交所于2013年1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的通知》中,强调了抑制这种不理性带给市场的价格波动的态度。对于首日的涨跌幅、换手率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而这样的举措在开闸以来的市场中表现差强人意。在今年前两个月新发行的48只股票中我们可以看到首日的涨跌幅的确得到了控制,但多数股票发行后都很快临时停牌,新股热的势头仍非常强劲,在上市后的前10个交易日内新股依然保持了强势上涨的趋势,而在70个交易日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股价有了明显的回落。笔者认为想要这次改革成效需要重点关注炒新现象在监管层的进一步监管下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抑制、是监管力度的不足还是监管措施的错误导向导致了此次改革成效并不显著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应了解IPO第七次重启的背景下新股发行改革的重点。中国证监会11月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证券交易所完善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格形成机制及新股上市初期交易机制,建立以新股发行价为比较基准的上市首日停牌机制,加强对“炒新”行为的约束。①12月时,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

此次改革重在抑制新股上市首日价格波动来抑制炒新现象。分析这种措施的合理性首先需要认清中国的炒新现象的根源,寻找其本质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分析出监管层现行的措施是否是扬汤止沸。

二、文献综述

中国的炒新现象的根源在国内主要有以下看法。有学者提出资本市场中广大投资者的非理性是炒新现象的症结所在。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尚短,一些投资者忽视公司基本面信息,只希望通过技术分析等方法获取短期价差,进行着不断“博傻”的投机行为。二是监管层的错误导向。证监会的新规对三高的抑制措施较为到位,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都得到了有效抑制,然而发行价格降低容易导致新股在二级市场受到追捧,如果定价机制出现问题,发行市盈率低于市场价值,自然会吸引投资者参与炒新。有学者认为散户炒新只是表面现象,要纠正炒新的根源也不在广大投资者。相反,市场中占有主要份额的机构资金应该付主要责任。机构操纵大量资金在资本市场移动会在短期内造成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

在首日涨跌幅的严格限制下,炒新的主力资金----机构投资者,改变了操作策略,连续拉升迅速涨停维持首日价格,来诱导散户介入。“最严限炒令”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炒新的资本成本,因此可能助长了“炒新”热潮。暂时停牌反而成为机构投资者控制股价的机会。另一种观点将炒新的现象归为投资者理性的作用结果。新股市场的“三高”使一级市场的投资者获得了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相比来说短炒和投机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也有学者提出尚待完善的退市制度助长投资者的炒新情绪。该理论认为垃圾股通过重组能获得远远超过普通股票的收益,以狂炒新股为荣。创业板的退市制度相对宽松的现状是因为制度非常不完善。目前《证券法》规定大型企业首发流通股/总股本应不低于10%,而国际惯例是不低于20%至25%。比例偏低的原因是国内的资本市场中存在总股本中在一定时期内限制流通的股份,其不能与首发流通的股份一起上市流通的特点造成短期内可流通新股供不应求、股价上涨。综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炒新现象是由于大量中小投资者的不理、机构和主力投资者争夺利益和监管层的错误导向三方面构成。

而对于如何抑制炒新现象,学术界分为下面几种观点。

(一)通过行政化手段过渡辅助市场化进程

有学者提出同时要增加新股定价约束条款,进一步限制新股发行价格。对发行价格,超募比例和市盈率严格控制,同时批量发行新股,使在申购资金相对稳定时提高该时刻的新股供给,进一步抑制新股过高发行。另一方面,有学者表示在卖方市场中新股资源短缺,即使调高网上配售的比例,仍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应该不控制IPO节奏或进行人为的打包批量上市。在资本市场市场化的改革中,需要行政化手段来配合。该理论认为抑制炒新虽然是反市场化的,但是临时用一下未尝不可。

(二)放开市场加速市场化进程

对行政化手段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上市首日的熔断机制是不合理的。这是给所有新股持有者的一种诱导和从众心理,省却了首日上市炒作的资金,使炒新的成本更低。对首日股价涨跌幅严格的熔断机制,使新股上涨44%就自动熔断,机构省去了推高股价所需的巨额资金,使得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更多数量的新股炒作。此外一只新股仅20个机构持有,与过去分散持有的特点完全不同,寡头机构极易私下沟通,建立炒新同盟,进行违法的暗箱操作。因此,在新股收到市场热捧在开盘价格的基础上再上涨10%-20%是非常容易的,因此需要放开新股开盘涨跌幅的限制,放开盘中强制停牌时的涨跌幅限制,减少新股“秒停”现象,股价纵的难度也会大幅提高。IPO新规的自主配售制度从成熟的资本市场引入,符合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改善股东结构。同时市场化要求一个成熟自律的市场和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惩罚制度。加强事中、事后防范。

三、数据分析

(一)离中趋势分析

笔者统计了2014年1月17日到2月19日A股市场发行的48只新股的表现,通过分析它们的表现判断新股改革的成效。其上市首日涨跌幅只有6只股票低于44%,其余都在45%上下浮动。说明新股首日价格波动比较大,尽管存在144%的上限,多数新股在首日有短暂下跌的趋势,其中3只股票出现了破发。但是,样本期内新股的换手率则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标准差是19.455%。其中34支新股的换手率低于10%,而2只1月发行的新股,纽威股份和炬华科技的换手率高达80%以上。开盘涨跌幅反映出发行价和开盘价的价差,48只新股几乎都在开盘直接冲破20%的上限。振幅的平均值是24.411%,都已达到新政策的上限。说明炒新热潮仍然没有减退。政策只是起到延缓的作用而未能根治。

5日内涨跌幅股价涨幅在50%上下,而新股差异较大,本批新股多数涨幅在20%-60%浮动。

而对比2012年初1月到2月上市新股前5个交易日内的涨跌幅可以发现:均值均在0.4,而2014年的涨跌幅方差却降到23.24%。这说明本次IPO改革是有一定成效的,成功抑制了前五日股价的过度波动。然而48只新股中有9只股票连续5日都在开盘后直接涨停,首日对20%的规定让新股能快速触发停牌,对于一些机构无疑是炒作圈钱的大好时机。

(二)相关分析

炒新问题和三高问题作为中国股市的两大顽疾,其内在联系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以5个交易日内涨跌幅作为因变量Y(较高的涨跌幅反映的是投资者对该新股的炒作程度)与自变量发行价格X1,换手率X2和发行市盈率X3是否相关。得到结果如下图②:

SUMMARYOUTPUT

回归统计 方差分析

Multiple 0.642425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RSquare 0.41271 回归分析 3 1.04834 0.349447 10.30679 2.93E-05

Adjusted 0.372667 残差 44 1.491798 0.33905

标准误差 0.184132 总计 47 2.540138

观测值 48

coefficient 标准误差 TStat P-value Lower95% Upper95% 下限95.0% 上限95.0%

Intercept 0.416 0.0989 4.2023 0.0001 0.2165 0.6155 0.2165 0.6155

X1variable -0.0018 0.0023 -0.7718 0.4444 -0.0066 0.0029 -0.0066 0.0029

X2variable -0.0071 0.0014 -5.0466 8.27E-06 -0.0099 -0.0042 -0.0099 -0.0042

X3variable 0.0040 0.0026 1.5511 0.1280 -0.0012 0.0092 -0.0012 0.0092

复相关系数R是0.6424,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是正相关关系,标准误差0.18说明拟合程度较好,这里我们可以确定三高现象与炒新现象是密切相关的。在进行假设检验时,X1和X3的P值分别为0.444和0.128均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因此我们在该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即说明新股上市初期的涨跌幅情况和发行价格负相关,与发行市盈率正相关,与换手率无明显关系。而这从现实角度也是非常好理解的。股民炒新是因为对新股估值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新股的估值与市值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吸引了大量投机者进入,投资者凭经验认为发行市盈率高的股票往往前景更好,收益更高,而IPO制度下由于中小投资者在一级市场的参与度非常低,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量很大,较低的发行价往往给股民以公司价值被低估的错觉。二级市场的炒新现象炒高了新股,观察70个交易日后的股价变动,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其收盘价趋近与上市首日的收盘价,在前10日股价的连续涨停在后期一定会回落。中国的炒新是因为广大的投资者认为新股的询价定价机制存在问题,机构给出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不符合市场预期的水平,因此助长了投机行为。三高和炒新的本质都在于询价定价机制的问题,正是因为发行市场存在这样的漏洞,才有了新股的疯狂炒作。

四、改革成效评估和意见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结论:新股市场此次的改革并不成功。从数据的角度能看出炒新的状况只能得到暂时的控制。严格控制了首日涨跌幅但是未来几日股价仍有大幅波动的趋势。

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能暂时抑制而不能改变炒新的热潮。我们观察到证监会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抑制首日涨跌幅,减少大型机构操纵股价的空间,但是这正好起了反作用。20%触发停牌的机制让机构投资者能以更少的资金控制股价,停牌对他们来说是拥有更多的时间来挪动资金,操纵股价。20%的涨跌幅限制或许是偏低了,但问题的关键还是保护中小投资者不应该从抑制股价浮动或劝阻中小投资者进入新股市场入手,而是应该加强对大型机构投资者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对新股定价机制的改革。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得出结论炒新与三高的密切关联性,证明新股的询价定价机制存在问题。完善定价机制的问题是解决“炒新”和“三高”的根本。

(一)新股询价定价机制的改革是解决炒新和三高现象的根源

1询价对象多元化

目前根据中国证监会有关询价制度的规定,股票发行价格是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的。能够参与到线下报价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询价对象限于专业机构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扩大询价对象的范围且调整不同机构对应的比例。对股票的估值其实也是对其在二级市场表现的预期。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有大量中小投资者,有必要将他们的意见适度融合在询价机制中。询价对象来源广泛化可以鼓励学者,散户投资者加入到询价对象中,将后这些投资者报价的平均值作为新股定价的比较基准,提供给市场中的股民指导性的意见。因此,扩大样本的选取对于正确的定价有规范性的帮助。

2建立信用状况评估机制

询价对象持续对新股的非理性报价和其他不当行为的根源就是得到的好处远大于收到的惩罚,即非常低的违约成本。《现代信用学》作为中国新兴起的学科,在欧美却已建立完善的制度。我国应尽快在资本市场应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对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进行资信评级。建立机构,甚至机构决策者个人的征信档案,计入整个职业生涯。并独立出信用监督机构来监督参与到市场中的机构其信用水平是否达标。强化失信惩罚机制,如发现违约情况,计入信用报告档案,并公示相关信息,列入黑名单。通过信用信息的传播,使授信者可及时获得有效信息,建立大型内部数据库有利于询价过程效率的提高,使失信者失去获得信用便利的机会。

为了对新股进行有效定价,在询价机制中应该引入竞争―淘汰制。应根据各机构的报价和之后发行价格和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进行事后考核。不断淘汰报价偏离实际值过多的询价对象,提高询价对象的整体报价能力和有效性。虽然目前有对机构的激励措施,但是经济学基础是竞争才会是帕累托有效的。这些大型机构的每次评估结果都公示出来,保证信息的透明性和完整性,让整个市场决定该机构是否有权利参与询价过程。由于初步询价的对象主要是由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选择,很可能出现保荐机构和询价对象的内幕交易、控制发行价格,这些市场化的行为带来的弊端可以通过信息的透明化解决。公开的正确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选择,通过公开拟上市公司选择的询价机构的评级,辨别出试图与一些评级水平较差的机构合谋抬高发行价格的行为。发行市盈率提高市场效率。

(二)监管是市场化的最好助力

1中小投资者不需要价格管制的“保障”

本次IPO改革对首日涨跌幅有了更加严格的控制,然而收效甚微。证监会的关注重点一直在通过让各大交易所控制市场的表现而从行政角度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而这样与市场化注册制的改革方向渐行渐远。“捆住手脚”反而更易于操纵价格。因此,证监会应放开人为的严格价格管制,削弱政府担保证券市场的责任,发挥交易所等自律组织的监管职责。在不成熟的市场上,需要一定的约束,但是过高的约束会带来副作用。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从建立有效市场―即强化监管开始,减少机构违法失信的行为,而不是溺爱投资者。中小投资者需要“保护”,不是保障他们在资本市场不吃大亏,而是保障他们的市场是有效的公平的。

2鼓励区域易所的兴起

目前在国内的证券交易所只有沪市和深市两者垄断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对比美国多层次的证券交易所,相对单一。美国的资本市场的自由度很大程度都归功于自由的市场,地方性和全国性市场有各自不同的上市标准,形成了层级化的市场格局。全国性的交易市场由于其规模大,上市标准也相对严格;地方性的交易市场反映出所在区域的特点,上市标准差异化较大,和全国性的交易市场相比,上市标准相对宽松。两种交易所相互补充,充分吸收资本市场各种规模的资金,形成完整的上市流通体系。分工的差异化使得拟上市公司在交易场所的选择上有更广阔的空间。设立地方性的证券交易所,在市场上建立层次化格局,明确分工明晰责任,使资金能在资本市场充分运作。

3加强信息质量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

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幕信息和虚假交易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规导致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通投资者获取发行人公开的信息成本高,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证券发行监管中,为了投资者能够通过真实充分的信息对拟发行公司进行分析和判断,监管机构需要落实强制性信息披露,保证信息的披露数量和渠道。发展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同业专项复核,对拟发行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审查,让中介机构更多的参与到证券发行过程中,建立市场化约束机制,进行有效监管。

五、总结

本次新股发行改革收效甚微,是因为证监会仍将关注重点放在控制市场上,在向注册制过渡的过程中,虽然形成了新规,但是实施情况并不顺利。证监会不敢放开市场,是因为监管的力度和水平仍然远低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刚刚成型,仍处于探索的阶段。然而,这次改革的经验也应告诉我们炒新现象并不能由打压首日价格而抑制,还是要从源头入手。中国特色的三高和炒新其内在高度相关,说明市场的无效和漏洞。定价机制的改进和监管范围的拓展都是建立自律的资本市场的最好助力。信用学的兴起让中国资本市场征信机制的完善也能成为改革询价机制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完全自律的资本市场,就需要给予市场足够的权力和自由。证监会一边需要放开市场,一边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需要发行人、监管层、投资者以及中介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深交所就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机制答记者问_证券时报网》

②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2014年1月17日到2月19日IPO新股上市后表现,经过excel二次处理。

参考文献:

[1]阎岳.定价方式多元化是治疗新股三高的“主药”.证券日报,2012-05-23(A01):1.

[2]黄苏鹏.限“炒新”不如抑“三高”.金融经济,2012(04):34.

[3]黄方亮,陈磊,周煌瑜.国际证券监管政策趋向及中国证券发行监管改革分析.西部金融,2008(05):18-20.

[4]张玉梅,王子柱.新股发行“三高”现象成因及破解对策.新金融,2011(06):53-57.

[5]岑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反思和政策建议.新金融,2011(01):60-63.

炒股经验交流范文第3篇

“我没有电话!我的宽带账号是42000XXXX!你们这样给我切断电话(注:应为宽带的口误)!我在看股票你知道吗?!我在看股票你知道吗?!!我损失多少钱你知道吗?!!!……”

这是最近网上盛传的一段音频,一位炒股赔了钱的股民在某运营商的客服电话中对接线员小姐进行了长达8分钟情绪极其激动的谩骂。听过这段电话录音的网友们大多对录音中这位股民遭受损失后的失态感到同情和好笑,同时也普遍对该接线员冷静、礼貌的解决问题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示敬佩。

其实,这个小小的纠纷也从侧面反映出:在2007年这一轮股市大行情中,互联网和宽带服务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宽带不可或缺

和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一次“炒股热”不同,2006、2007年中国股民迎来的这一波股市热潮是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宽带大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根据最新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目前已经达到1.44亿户,其中宽带用户数为9700万户,占到了67.4%。

也就是说,很多股民可以不必再苦苦守侯在证券公司的大厅,或者抱着电话机进行委托交易,家里、办公室、网吧……宽带如今已经随处可及。通过宽带上网进行炒股,人们可以把传统的股票交易大厅搬到自己的电脑里,通过联网到证券公司的网站进行在线股票交易。

时下,通过网络进行理财的“炒股族”数量不断增多,他们之中有大户、中户,也有千千万万的散户; 有大学生、白领、家庭主妇,也有刚刚学会上网的退休干部、下岗职工。以前,无论是通过电话委托进行交易还是在证券公司大厅交易,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时间延迟,从而丧失下单的绝好机会。现在有了网上股票实时交易,股民们可以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再也不用担心贻误战机了。此外,网上炒股给一些“上班族”和经常出差的人提供了方便,使他们也能随时了解股市行情,抓住股海中稍纵即逝的赚钱机会。

通过上网,人们还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证券资讯和炒股软件工具。在提供网上证券交易的网站上,有大量的资讯信息提供给股民。与大盘同步的行情通报是证券网站的基本配置; 此外,网站还提供大量的财经新闻、上市公司背景资料。输入“股票”这个关键词,“Google”可以查询到4480万条相关信息。另外,人们也可以到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网站进行股票方面的问题咨询(有些甚至是实时在线的),解决炒股中的疑难问题,经过认真分析以后,进行下单交易。一些网站提供股市分析的工具软件,可以协助股民进行各种投资分析,并定制安排自己的投资组合。

股民博客和股民QQ群也是在2007年股市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一些经验丰富的股民或者专业人士在网上开立个人博客,介绍自己的炒股经验或者对股市走势的看法,受到广大股民的追捧。以一个名叫“谈股市股民股票”的博客为例,该博客的点击率如今早已超过了李宇春、尚雯婕等超女,流量接近千万次。博客的主人叶弘在自我介绍中这样写道:“中国首批证券执业分析师之一、中国最早的股市评论家之一……”在5月31日大盘大跌之后,他写的名为《大跌之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分析文章如今已经突破43万次点击率。而另一个开在网易的名叫“带头大哥777”的博客,因为为股民们指点迷津并且荐股准确率高达90%而受到热捧。“带头大哥”开博后,单日点击率早已超过老徐,成为“中国第一博”。5月8日上午8点多,“带头大哥”的个人官方主页正式开通,瞬间涌入的访问量几乎让服务器瘫痪。很多股民还按照地域、所在网站论坛、所买股票等自发组织起了QQ群,每天在群里互相交流信息、进行切磋。原本似乎专门为年轻人展示自我、交友沟通提供便利的博客、QQ,如今也成为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的股民们热衷的“生产工具”。

相信经过这一轮股市热浪的推动,在运营商2007年底的业绩报告中我们将会看到,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宽带用户数获得了一个更大幅度的增长。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也将借炒股这个突破口成为更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移动互联网迎来发展契机

随着移动话音业务增长放缓以及ARPU值不断降低,移动数据业务成为全球运营商近两年主推的重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被人们寄予厚望,而此次股市的大热则意外地带来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推广的绝佳契机――手机炒股以其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的特点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

目前手机炒股主要有短信、WAP、客户端软件等几种方式。其中,通过短信只可以获取简单的行情查询、个股推荐等信息,但无法进行实时交易;WAP、客户端软件等方式则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方便用户进行资讯查询和交易。

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下载第三方客户端软件的方式,移动上网进行炒股。目前主流的移动上网技术包括中国移动基于GSM网络的EDGE、GPRS和中国联通基于CDMA网络的CDMA 1X。

EDGE是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数据业务传输速率和从GSM向3G过渡的重要技术。它的带宽得到明显提高,单点接入速率峰值为2Mbit/s,单时隙信道的速率可达到48kbit/s,从而使移动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在峰值可以达到384kbit/s。从目前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EDGE的网络速度大概是160Kbps左右。

GPRS数据传输速率主要取决于编码方式与信道,目前建成的GPRS网络支持的理论最高速率为171.2kbps,但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受网络编码方式和终端支持的因素影响。现在用户的接入速度大概在30kbps~40kbps,在使用数据加速系统后,速度大概在60kbps-80kbps左右。

CDMA 1X其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理论最高传输速度为307.2Kbps,实际应用传输分组数据峰值传输速率为153.6Kbps,而根据众多使用CDMA 1X网络进行上网的用户的反馈来看,CDMA 1X网络的速度会比GPRS要快。

据记者了解,如今各地移动、联通的营业厅里,每天都有上千人前来咨询手机炒股的相关信息。

此外,能够使用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上网的CDMA 1X数据卡也迎来了销售的黄金时机。由于很多企业在上班时间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员工在办公室内上网炒股,以CDMA 1X数据卡为代表的无线上网卡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据记者了解,在北京中关村、公主坟等卖场里的数据卡最近销量都比平时增长了3倍以上。

手机炒股加快了人们对移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新应用的接受进程,通过炒股体验到移动上网的方便、快捷好处之后,更多的人开始盼望能够提供更高上网速率、更多移动应用的3G早日到来。(李智鹏)

链接:WAP手机炒股的三种方式

1.使用中国移动提供的“移动证券”业务。用户需要下载、安装Java程序。目前约有200款手机支持该项业务。

资费:行情、资讯版信息费为30元/月,首次开通当月免费;在线交易费为6元/月,数据流量费另计。

2.使用中国联通提供的“掌上股市”业务。用户需使用CDMA手机进入“神奇宝典”栏目,在“软件目录”下,分步依次选择“软件超市”―“行业应用”―“掌上股市”,在“掌上股市”的业务栏中,根据自己所属的券商下载对应的券商软件到手机中。

资费:信息费:30元/月;通信费另计。

炒股经验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民炒股、股市泡沫、思考

一、股市泡沫崩溃的警钟

自2006年中国股市出现强劲的牛市以来,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论就一直引人关注。然而,伴随沪深两市的股价指数连创新高,牛市论成为主流观点,一些知名学者和股评师不断发表股市利好的消息,纷纷预言大盘牛市会持续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乃至持续到2001年上海世博会。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看,人们确实没有理由怀疑大盘牛市继续发展的强劲态势。然而,近来有关媒体关于全民炒股升温的报道,特别是一些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标题,却无情地敲响了股市泡沫崩溃的警钟!

“白领无心工作”,“大学生不学习”,“不少上班族在办公室偷偷炒股”,“炒股挤占上班时间”,“见面谈股票,工作成次要”,“副业变主业”,“约见客户都在三点钟后”,“收市后见客成潜规则”,“股市牛气冲天、办公室熊倒一片”,“办公室沦陷了”,等等。与铺天盖地的股市宣传相比,上述报道虽然势孤力单,相形见绌,但其立场之鲜明,其锋芒之尖锐,却有冲垮全民炒股的千钧之力!其实,只要看一看全民炒股的内幕,再看一看自己身边热火朝天的上班炒股场面,不要说搞现代管理科学的人,凡是一个有正常理智的人,都不能不冷静地思考,中国到底是怎么地了?只要越来越多的人想通了其中的道理,看清了全民炒股的危害,股市泡沫就难以继续发展下去了。

2001年股市暴跌以后,在职人员中心系股市的人虽然少了,但全民炒股不仅在理论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被视为单纯的学术之争,而且在实践上也没有采取纠正的措施。因此,自2006年股市再次出现强劲的牛市以来,在丰厚利润的诱惑下,在职炒股的人又骤然增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发展股市,股市发展也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这都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股市和开展全民炒股是两回事,股市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但不需要全民炒股式的支持。就我国而言,全民炒股不仅加剧了股市泡沫,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给中国经济、社会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且严重破坏了八小时工作纪律,玷污了党风、国风、学风、民风、企风的纯洁,全党、全国人民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切努力有可能付诸东流。全党轰轰烈烈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刚刚结束,就出现了包括许多共产党员在内的上班炒股严重破坏八小时工作纪律、玷污党风纯洁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建立股市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这是以股市倡导者自居的人们狂热鼓吹全民炒股所结出的一个苦果。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并未出现过全民炒股,个别国家即使一时出现过上班炒股的现象,也大都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一个人工作时间炒股无异于要自炒鱿鱼,因为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容忍有人挣自己的钱去干个人的事,更没有一个企业管理学家和知名教授主张过一个员工可以在工作时间一心二用,三心二意。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初,就在企业管理中实施了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经过严密的动作分析和时间分析,不要说没有给工人留出过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就连工作时间允许的喝水、上厕所,工人也得抓紧才行。美国现在的企业管理,也没有允许工人在工作时间到股市溜达一圈或看股市行情的任何规定。利用计算机的网上交易系统出现以后,由于在办公室也可以方便地进行股票交易,美国也的确出现过上班炒股的现象。根据美国媒体的统计,1999年,美国工作时间炒股族曾增加到2280万人,企业网络所链接的25%的网站都与工作无关。然而,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企业,都没有容忍这种现象的泛滥。美国政府明文规定,公务员工作时间炒股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美国企业也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办公室规则,并研究开发防火墙,防止员工在工作时间炒股。另外,几乎所有的公司都禁止员工炒卖本公司的股票,在会计、证券公司等部门工作的人也被严格限制进入股市以避免内幕交易。由于上述措施的实施,美国白领阶层终于戒掉了“股瘾”。

至于曾经出现过严重泡沫经济的日本,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上班族大量炒股的现象。1998-2000年,笔者在日本讲学和访问研究期间,曾特意进行过不下100人的谈话调查,得到的答案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没有人炒股,工作时间和我国一样自由的大学教师,说自己炒过股的人也只为5%左右。日本在职人员之所以参与股市者甚少,其原因除了他们深知股市是投机者的天堂,个人不是机构投资者和职业股民的对手外,大多数人的回答就是一句话:“忙,没有时间。”从实际情况看,包括国家公务员和大学教师在内,日本的白领确实是很忙的。他们不仅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忙,而且下班后大都加班,加班后还有联络感情的喝酒应酬,再加上通勤时间普遍很长,往返时间短者一个小时左右,长者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结果,日本的白领从早到晚为工作所忙碌,每天精疲力竭,有人甚至因为过度工作而“过劳死”,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去研究风云变幻的股市。

相比之下,我国由于管理落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虽然多次精简机构和裁减冗员,但人浮于事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以至于一些人炒股到“下午3点才意犹未尽地开始工作,剩下2小时就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我国之所以出现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炒股的严重事态,与股市的倡导者、领导者们要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样地迅速发展股市的强烈愿望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金融商品少,广大人民群众投资意识差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股票市场无疑是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过分地急于求成,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炒股也采取了欢迎和鼓励的态度,有人甚至公然为全民炒股叫好,说全民炒股“是天大的好事”。其次,2001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的若干规定,虽然明确禁止“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利用工作时间和办公设施买卖股票”,但各级党政部门对工作人员上班炒股大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更有甚者,一些单位领导炒股带动了下级炒股,领导心系股市管不了员工的工作纪律,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没有严密的工作纪律就谈不上现代化的管理,更谈不上什么工作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加入WTO以后,特别是面临东亚和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新形势,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形势要求所有的在职人员都必须一心扑在工作上,起码也要干好自己分内的八小时。可见,股市泡沫虽然可以持续到2008年奥运会乃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但八小时工作纪律的坏破坏却容忍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党风、国风、学风、企风、民风的纠正也拖延不了那么长的时间!!这就是股市泡沫崩溃的警钟。

二、全民炒股热和上班炒股风使股市泡沫走向崩溃

自我国股票市场开业以来,股市泡沫就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股市牛市时大家都发财,人人都喜气洋洋;股市熊市时大家都赔钱,人人都垂头丧气。因此,凡是预言股市牛市的利好消息,都令广大股民欢心鼓舞,博得了广大股民的齐声喝彩;凡是警告股市泡沫的分析和劝告,都引起了广大股民的恐慌和愤怒,遭到了广大股民的群起抨击。例如,吴敬琏在2001年初说“股市泡沫经济、全民炒股不正常,股价市盈率高”,就曾引起股市动荡,令广大股民强烈不满,厉一宁等五位经济学家为保卫来自不易的股市,甚至聚首质疑吴敬琏。成思危在2006年12月说“股市有泡沫”,也引起了股市动荡,惹来了一片非议之声。

那么,2000年前的股市泡沫是怎样崩溃的呢?毫无疑问,那次股市泡沫崩溃从根本上说是股市泡沫已经达到了即将崩溃的程度的结果。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经济发展形势好的时候,上市企业经营收益增加进而股票分红增加,股票升值是正常的必然的现象。然而,如果股票升值的幅度太大,含水过多,就会形成股市泡沫。股票价格变动是由股票市场上股票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正常的供给需求关系不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异常变动,只有供给需求关系的异常变化,才会引起股市泡沫。引起股票供给需求关系异常变化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股市投机却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股市泡沫是否达到了即将崩溃的程度,一是看股票价格是否达到了异常升值的程度,二是看股市投机是否达到了非常火暴的程度。从2000年末的情况看,不仅股价升值到了异常的程度,而且股市投机也达到了非常火暴的程度。在股价异常升值方面,2000年上证指数最高为2126点,比1999年最低的1048点上升了1倍多。在股市投机方面,2000年涌入股市的资金多达7000亿元之巨,几乎相当于上市企业筹资总额914亿元的8倍。如此巨额的资金涌入使股票需求大大超过了股票供给,炒买炒卖的股市投机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形成了严重的股市泡沫。更为重要的是,涌入股市的巨额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违规资金,因此,一旦基金黑幕、黑庄恶庄的诈骗活动被揭穿,违规资金仓惶撤市,就造成了股价暴跌,股市泡沫也随之崩溃了。总之,投机资金蜂拥入市酿成了股市泡沫,其仓皇撤退又导致了股市泡沫崩溃。

2006年以来股市牛市中出现的泡沫也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违规资金大量涌入造成的。投机资金见不得阳光,一有风吹草动便急忙撤出,这乃是引发2007年初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就一般情况而言,在股市牛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对中国股市来说,在股票供给需求关系不平衡,股票供给大大小于股票需求的情况下,投机资金兴风作浪很容易使股市泡沫超出正常的范围,动辄使股市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

可见,2000年前的股市泡沫并非是因为吴敬琏的一句话造成的,而是股市泡沫确实达了到一捅就破的程度;2006年末成思危警告股市泡沫引起股市动荡而未导致股市泡沫崩溃,乃是因为股市泡沫在全民炒股的支持下正在发展之中,还没有达到一捅就破的程度。在股市泡沫没有达到崩溃的程度之前,任何什么人的一句话虽然会引起股市的动荡,却不至于导致股市崩溃。一个健康的人不会因为头痛脑热的小病而死亡,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会因为敌人的攻击和漫骂而。如果一个人头痛脑热就死了,一个国家被敌人攻击、漫骂几声就跨了,那就说明这个人真的要死了,这个国家真的要垮了,头痛脑热也好,攻击、漫骂也好,都不过是引子而已。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国内外曾有一些人预言或诅咒中国分裂。90年代后期,在中国经济减速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遇到困难时,以日本为首,国外再次出现了“中国崩溃论”。然而,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时至今日,中国不仅没有分裂,没有崩溃,反而更加强大了。可见,强大的中国是不害怕任何攻击和漫骂的。股市也一样,只要是健康的,就不害怕批评,任何诅咒和攻击都是不灵的。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不是在温室中成长的。对股市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是正常的,没有议论才是不正常的。如果任何什么人的一句话就造成了股市崩溃,那说明股市也太弱不禁风了,股市泡沫真的达到快要崩溃的程度了。

需要提醒的是:除投机资金外,中国股市还有一张一捅就破的窗户纸,这就是全民炒股。中国股市自建立之日起,就不断刮起全民炒股之风,而且,每当股市出现强劲的大盘牛市时,全民炒股之风就刮得更厉害,这次也不例外。更为重要的是,上班炒股已全民炒股的主旋律,工作时间炒股已被讥讽为中国员工的“福利”。

然而,全民炒股的热闹场面和繁忙景象是否能长期继续去呢?前述媒体报道中那些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标题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只要维护八小时工作纪律、维护党风、国风、学风、企风、民风的纯洁的呼声一点点地高涨起来,最终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全民炒股也就偃旗息鼓、成为一段历史的闹剧了。可以断言:全民炒股越是泛滥,上班炒股越是成风,从而八小时工作纪律和党风、国风、学风、企风、民风的破坏越是达到惨不忍睹的程度,就越是迫使党、国家和人民在加强八小时工作纪律以及党风、国风、学风、企风、民风的纯洁方面做出历史性的抉择。这意味着当前虽然是前述全民炒股升温的报道敲响了股市泡沫崩溃的警钟,但真正促使这次股市泡沫走向崩溃的并非是那些有良知的记者,而是全民炒股鼓吹者和上班炒股族自己。全民炒股鼓吹者把八小时工作纪律和党风国风、学风、企风、民风的纯洁置于脑后,忘得一干二净,支持上班炒股,为投机资金兴风作浪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助长了股市泡沫的形成。面对日益高涨的维护八小时工作纪律、维护党风、国风、学风、企风、民风的纯洁的正义呼声,一旦上班炒股族的绝大多数人幡然醒悟,毅然决然地与全民炒股诀别,就将在很大程度上铲除投机资金兴风作浪的土壤,迫使其再次仓皇撤市,从而促使这次股市泡沫走向崩溃。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两大缺陷加剧了股市泡沫的发展

在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资产价格上升过快的泡沫现象。不过,与房地产价格长期上升、涨跌幅度较小相比,股票价格可说是大起大落,大幅度攀升和跳水的场面往往令人惊心动魄。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乃因为与房地产市场相比,股票市场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上市企业少,股票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全民炒股使股票需求异常增大,投机更为严重。

房地产价格之所以在没有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稳定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住房供给充足,一直是买方市场。现在,全国不仅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有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卖房子,而且中小城市乃至小城镇也都有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卖房子。由于全国到处卖房子,住房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再加上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房地产市场虽然也出现过“炒房团”等的投机,造成了房价过快上涨,但与股市相比,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过于严重的泡沫,更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崩溃的局面。

相比之下,股票市场之所以动辄出现大盘大起大落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股票供给不足,与一直是卖方市场有关。现在,全国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只有1460家,只占全国股份公司总数的1/10左右。在上市企业少的情况下,一开始2/3的国有股不流通,使市场流通的股票更少。现在,经过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实现了股票的全流通,但由于上市企业增加缓慢,因此与投资需求相比,股票供给不足的局面一直也没有根本改观。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看,其股票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仅大多数股份公司都已上市,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中一些新兴的风险投资企业也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因此,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就像我国到处都在卖房子一样,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卖股票,一些风险投资企业也卖股票,股票供给和股票需求大体平衡,都不存在股票卖方市场的现象。

在我国上市企业少的情况下,随着居民储蓄迅速增大,投资能力迅速提高,股票供给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了。以全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为例,2007年3月,全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为176881亿元,约相当于2000年1月60242亿元的2.94倍。这意味着与2000年以前相比,全国人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购买力和投资能力已非同日而语了。以此为背景,只要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还出现泡沫现象,那么,股票市场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动辄出现泡沫膨胀严重的局面,也就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了。

在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之所以出现房地产泡沫,是因为出现了房地产投机,其主要表现,就是在土地和房屋长期升值的趋势下,一部分房地产商套购土地并不是为了开发,而是为了炒地皮,从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中牟取暴利;一部分单位和个人购置房屋不是为了长期地使用和居住,而是为了炒房产,从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中获取丰厚的投资收入。尽管如此,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房地产商购买土地后进行了房地产开发,大多数单位和个人购置房屋后用于了长期的使用和居住,无论是土地的转手率还是房屋的转手率,都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正常的水平,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对于房地产投机,国家通过加强土地的审批和管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提高土地和房屋转卖的税率,增加解困廉价商品房的建设等宏观调控措施,能够给予有效的打击,从而控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相比之下,股票市场不仅投机严重,而且在政策上很难控制。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中国,炒股已成为股票投资或股市投机的代名词。换言之,与房地产市场主要是为了开发、为了使用和居住而进行房地产投资相比,股票市场的投资并不是为了长期地保存股票或对企业持股,而是为了股票的迅速转手,即为卖而买。因此,股票频繁转手的炒买炒卖就成了股票市场司空见惯的现象,炒买炒卖越是火暴,股票市场就越是兴旺,出现大盘牛市;一旦炒买炒卖不起来,股票市场就陷入萧条,出现大盘熊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之所以动辄出现严重的股市泡沫,就是因为在股票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迅速掀起了全民炒股的热潮,从而使股票的需求异常增大,以至于壳资源和垃圾股都成了炒作的对象。所谓全民炒股,从字面解释,就是所有的国民都参与炒股,也就是人人参与炒股。全民炒股鼓吹者把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作为样板,说发达国家都是全民炒股。例如,他们一再说发达国家的股民一般占总人口的30%-40%,美国占50%。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每个家庭的平均人口为2.6-3.0人,其中美国1993年为2.6人,日本2000年为2.7人。由此计算,发达国家与股市有关的人口一般占总人口的78%-120%,其中美国相当于总人口的130%。他们的说法之所以产生这种荒谬的结果,无疑是他们无视基本的统计数据,刻意地把股东说成股民,把持股混淆为炒股的必然结果。现在,我国股市在很多方面都向发达国家学习特别是向美国看齐,因此,全民炒股鼓吹者做这种宣传的目的,无非是号召全国人民都来炒股,希望中国的股民人口比率也要达到发达国家乃至美国那样高的水平。

由于全民炒股鼓吹者的理想是全民炒股,所以他们发展中国股市的指导思想,就是号召全国人民都来炒股,并且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为名,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参与股市炒股的人越多越好。于是,无论是有炒股时间的人还是没有炒股时间的人,无论是有炒股能力的人还是没有炒股能力的人,无论是有炒股知识的人还是没有炒股知识的人,无论是有炒股条件的人还是没有炒股条件的人,无论是职业炒股的人还是在职炒股的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小学生,只要有居民身份证,他们就统统欢迎开户炒股。国家曾经做出的“处级以上干部不准炒股”的规定,也被他们斥之为“荒唐的规定”并要求取消了。在全民炒股受到批判的情况下,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口头上也说“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但满脑子欢迎所有人炒股的指导思想并没有什么丝毫的改变。由此,2000年出现了6000万开户投资者、2007年出现了1亿开户投资者狂炒1000多家上市企业股票的热闹场面。虽说现有的开户投资者中只有5000万左右的活跃股民,但平均20天左右的股票转手率,却使我国股票市场的炒买炒卖即股市投机盛行到了发达国家未曾有过的狂热程度。与此同时,我国股市泡沫也每每达到了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的程度。

四、消除我国股市泡沫根本出路

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两大缺陷,为从根本上消除股市泡沫,既要从扩大股票供给入手,改变股市卖方市场的局面,又要从遏制全民炒股入手,缓解股票需求异常增大的状态。为此,一要建立地方证券市场,增加上市企业,二要严肃八小时工作纪律,杜绝上班炒股。

根据新生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尝试,我国先在上海和深圳建立证券交易所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仅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少省、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企业数量都相当于世界上一些中等偏上的国家,都应该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现在,我国改制后的股份公司已不下一万家,其中仅工业部门的股份公司就有七八千家之多,另外,高新技术领域还有为数更多的风险投资企业。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上千家股份制企业希望上市,但每年能获准上市的企业却不足一百家,有的年份只上市一二十家。至于很多人一直呼吁的创业板市场,至今也未能建立起来。上市企业少,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是一个少数上市企业垄断股票市场资本筹措权的市场。根据市场经济规则,所有企业都有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平等权利,只要符合上市的条件,所有股份公司都应该有上市的资格。因此,先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一部分经济中心城市建立地方证券交易所已是大势所趋的必然选择了。在逐步建立地方证券交易所的过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要继续向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中心、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和地方性证券交易所同时发展、各有分工、互相配合的证券市场体系。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要接纳全国性企业和各产业骨干龙头企业上市,各地方证券交易所主要接纳地方性企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企业上市。地方证券交易所建立以后,要鼓励上证、深证的现有上市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向全国性企业的方向发展,不能发展为全国性企业的,可转到其所在地的地方证券交易所上市。与此同时,地方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企业经过若干年发展,成为全国性企业或有关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后,也可以转到上证和深证上市。这样,既能逐步增大股票发行量,改变股票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又能促进上市企业的公平竞争,可谓一举两得。

在地方证券市场一时难以建立,上市企业一时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必须控制股票的过大需求。为此,在我国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炒股现已达到了相当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必须尽快改变全民炒股的舆论导向和片面宣传,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正面引导,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炒股的严重危害,自觉地与全民炒股诀别,爱岗敬业,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精简机构,裁减过剩人员,加强管理,严肃八小时工作纪律,彻底杜绝上班炒股现象。为保护大多数人的股市投资热情,要鼓励在职人员像发达国家员工那样对自己就职的企业或者对自己身边的、自己熟悉的企业长期持股,做企业的稳定股东;如果希望从股市获利,则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委托理财的渠道,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到银行等窗口购买各种投资基金。至于一部分人继续热衷于股市,则可以允许其辞职去做堂堂正正的职业股民。

五、“股市钱空”是股市泡沫崩溃的根本原因

如前所述,由于我国股票供给严重不足而股票需求异常增大,壳资源和垃圾股也成了炒作的对象,致使股票价格越来越背离其价值,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股市泡沫。就像一种东西都只要能卖出去就值钱、买的人越多就越值钱一样,股票越是好卖,买的人越多,股票就越值钱。然而,尽管全民炒股鼓吹者一再说股市创造价值,但与社会生产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相比,股市炒买炒卖的投机所创造的价值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观念上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股票在牛市时值钱,而在熊市时不值钱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股市在牛市时一下子创造多少万亿元的价值不值得欢喜,在熊市时一下子蒸发了多少万亿元的价值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股市泡沫的基本特点是可以很快地膨胀,就像肥皂泡一样一吹就大。与此同时,股市泡沫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结实,一捅就破。肥皂泡就是这样,吹得越大,内部的气压越小,以至于不用捅,空气的压力就把它挤破了。

毫无疑问,股市泡沫是靠热钱的大量流入而迅速膨胀起来的,而股市泡沫崩溃则是因为热钱的大量流出而造成的。在股市泡沫形成的过程中,股票的价格虽然一天天地水涨船高,但投资者投入股市的钱非但没有在股市中积累起来,反而在一天天地减少。其中,除上市公司筹措资金拿走一部分外,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的办公成本即其办公大楼的建造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拿走了一部分,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的经营利润拿走了一部分,国家税收拿走了一部分,炒股发财的人拿走了一部分。投资者投入股市的钱一天天地减少,实际上就是股市的钱在变空即“股市钱空”,这意味着只要股票持有者都想卖出股票即挤兑股市,就谁也卖不上当初买入的价钱,这与挤兑银行时存多少钱就能够提取出多少钱是不一样的。换言之,股市钱空乃是股市泡沫崩溃的根本原因。

炒股经验交流范文第5篇

投资者在新股上市首日买入带“N”股票,并于日后择时卖出,一般被称作“炒新”。经验表明,参与“炒新”的结果,除了少部分投资者短线暴富外,多数投资者却不赢反亏。老股民多年投资得出的体会是,与其捏着一把汗“炒新”,不如踏踏实实做熟悉的股票,尤其对于输不起的散户来说,更应在参与“炒新”前三思。

但对于喜欢“炒新”的投资者来说,重在讲究方法,切勿盲目跟风,尤其要在把握“炒新”规律、权衡“炒新”利弊的基础上谨慎抉择,散户“炒新”的技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做好“炒新”准备:一是进行分析。对即将上市的股票所属行业、发展前景、盘子大小等基本面情况进行认真研究、仔细比对,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经过分析,认为公司经营情况良好,有较大发展潜力,可适当参与,否则就要放弃;二是制定计划。重点是要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买入的心理价位,切不可随波逐流、“人炒我也炒”;三是备足资金。确定参与“炒新”的投资者,一定要在前一天备足资金,以便当新股上市时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参与“炒新”。

另一方面,把握“炒新”方法:一是根据开盘价确定取舍。在集合竞价阶段,投资者就要密切关注买卖双方的竞价情况,当开盘价低于心理价位时可适当参与,并力争以开盘价买入(开盘前以高于心理价进行委托),否则就放弃。初次买入数量一般为“炒新”总额的二分之一较为合适,另外一半资金则用来加仓;二是根据换手率确定是否加仓。新股上市当天头半个小时的换手率往往预示着该股全天乃至今后数日的走势。一般而言,开盘头5分钟换手率在20%以上,15分钟在30%以上,30分钟在40%以上,全天换手率在60%-70%之间比较理想。如果达到这一标准,说明该股日后有“戏”,应予加仓。反之,则应放弃;三是根据股价波动确定加仓时机。即使换手率符合预期,也还要根据股价在短时间内的剧烈波动选择加仓时机。开盘后,若股价出现瞬间急涨,应放弃加仓、保持观望。反之,若出现短线急跌,则应利用余下的二分之一资金迅速“抢”进股票。此时,投资者建仓新股的平均成本就在最低价之上、开盘价之下,多数情况下会低于市场的平均成本,从而为“炒新”获利争得了主动。

建仓完毕后,若带“N”新股当天出现持续暴涨,无论获利多少,都要在下个交易日该股冲高时将其卖出、锁定利润(变“炒新”为长线投资的除外)。

“炒新”须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总量控制。一般情况下,拿出10%-20%的仓位比重参与“炒新”就够了,最多不应超过30%;二是严格操守。新股上市首日,没有均线、没有指标,股价定位也不稳:开盘出来的价格究竟是高得离谱还是过于低估,很难揣摩、难以估算。在这种情况下,操作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事先要有严密的计划,并在股价波动中严格执行;三是莫成常态。投资者在精心选择“炒新”品种的基础上,还要正确把握“炒新”节奏,严格控制“炒新”频率,切忌常态化、白热化。

相关期刊更多

青年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福建省委

生活与健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大经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