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炒股小故事

炒股小故事

炒股小故事

炒股小故事范文第1篇

死了都不卖

不给我翻倍不痛快

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

死了都不卖

不涨到心慌不痛快

就算深套也不卖

不怕套牢或摘牌

股票终究有未来

一首《死了都不卖》唱尽了股民的疯狂和激情。在“全民皆股”的今天,人们相互裹挟着进入了近似疯狂的状态。冲动的菜鸟们甚至说:“我不知道股票是啥玩意儿,但我知道只要把钱丢进去就能生崽儿。”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14年前的电影《股疯》。在中国的第一个牛市期间,上海女性“阿莉”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家庭资产一度上扬,但最终女儿高烧住院,丈夫差点儿跳楼自杀,美满的三口之家荡然无存……而14年后,这样的一幕又在我们周围惊人相似地上演了。

的确,牛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和希望,但股市也不是遍地黄金。“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牛顿1720年炒股赔钱后曾经发出这样的哀叹。股市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旦战败,你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爱人、亲人、家庭、甚至生命!在我们周围,不少股民因为狂热,让家庭遭遇了股市洪流的冲击,引发了婚恋和家庭悲剧。

本期策划《别让家庭在股市中崩盘》讲述了家庭中的5个小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向你展示炒股给家庭带来的影响。不同的故事诉说的是一样的困惑:当家人疯狂炒股时,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故事一 结婚钱被套牢,新娘要离婚

■整理/本刊记者 王小艾

曹春林和王小梅都是北京的普通工薪阶层,谈了两年恋爱后,2007年,结婚被正式提上日程。5月初,两个人就领了结婚证,准备在6月6日王小梅生日那天举行结婚仪式。因为找酒店这些事都比较繁琐,所以王小梅就交给丈夫全权负责,同时把父母给她的5万元新婚礼金也一并交给了他。

在付完婚房的首付、进行简单装修之后,曹春林的银行卡上只剩不到两千余额了。随着婚期越来越近,照婚纱照、买钻戒等各种花费越来越多,曹春林有一些焦急,觉得手上的钱实在是不够用。于是他萌生了投资的念头,想让这些钱在短期内翻番。随着股市的连创新高,单位很多炒股的同事都赚到了钱,受同事们的情绪感染,曹春林也不由心动了。考虑再三,他决定瞒着王小梅将这些钱投入股票市场,进行短期投资,等赚到钱后再给王小梅一个惊喜。

5月25日,曹春林将所有的钱投资到一只同事推荐的股票上。哪知道周一曹春林就发现自己的那只股票开始跌了,由25日收盘的12.8元一开市就变成12.1元。随后的几天,这只股票又下跌到了10.3元。连连下跌让曹春林有点儿懊悔,想抛又心有不甘。

6月1日,当预订的结婚酒店再次向他们确认时,曹春林却含糊起来,因为他也不能确定股票什么时候才能涨,自己何时才能解套。一见此情景,王小梅焦急起来,再三盘问,才知道结婚的钱已被老公全部投入了股市,而且被套牢了!

眼见婚期又要拖,王小梅觉得无法对父母解释。同时认为曹春林太不看重两个人的婚礼了,这么大的事也不先和自己商量一下,联想到以后的婚姻生活顿时产生了恐惧心理。于是,王小梅向曹春林提出了离婚。而曹春林面对这一切,有口难言,悔恨无比。

点评:

工薪阶层有限的积蓄、筹办婚礼时巨额的开销以及婚后即将面对的生活都会让新人感到焦虑和恐慌。因此当曹先生遇到了大牛市,传闻中的一夜暴富不禁使他动心,他想用这种方式为新婚妻子献上一份大礼,让婚后的生活变得充裕一些。

其实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问题在于,这种决定的结果将关系到两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因此这个决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自己单方面做出,而要与新婚妻子商量之后才行。他没有想到,他的行为是对一个即将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的极大不尊重,同时又是使对方对自己也失去尊重的开始;他更没有想到,他的行为会被对方解读为:在未来的生活中他可能会总是自作主张并且不负责任。

如果他能深刻地反省自己,并给未婚妻一个清楚的解释,让对方知道自己感觉到的经济压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良好愿望,并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尤其是注意到对伴侣负有的责任,未婚妻是会谅解他的。

理财支招:

投资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投资股票的基本原则是用闲钱来投资,所谓的闲钱应该是5~10年不用的钱,所以文章中曹春林的投资方式是不恰当的。买房结婚的钱是生活的必需,也是当务之急,用这种急钱来投资,一是会影响生活质量,二是影响投资时的心态,容易急躁,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千万不能用急钱来炒股。

其次,炒股也不能借钱,它可能会对家庭财政造成致命的打击。股神巴菲特就一直忠告大家:“千万不要借钱炒股。”在此,我们也希望大家要量力而行。

故事二 炒股夫妻炒来炒去变“吵股”

■整理/本刊记者 王容

张大军和赵佳结婚12年,两人都是政府公务员,朝九晚五,规律而稳定。有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一只跟儿子同龄的京叭狗和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

每个月发了工资,赵佳会仔细地分出家用、给老人的钱和儿子的教育基金,剩下的,全部存到银行里。赵佳跟张大军商量好了,再存一年,就可以买辆车接送儿子上学,不用天天挤公交车那么辛苦。

股市的高峰就像北京夏天的雷阵雨,毫无预兆就气势汹汹地来了。张大军跟赵佳商量了一番,第二天,取了8万块积蓄出来,正式入了市。

两人咨询了懂门道的朋友,又查了不少相关资料,谨慎出手,一来二去,赚了两万多,也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张大军的信心也跟着递增。

但是他没有想到,同时递增的,还有赵佳尝到甜头后的盲目自信。赵佳是个好强的人,家里大到财政小到日用品,她都要全权把关。1月,张大军看好一只股票有强劲的上升势头,准备吃进,可赵佳却想表现她的聪明,非要去买另一只黑马股。争来争去,张大军只得由了她,结果这匹黑马真的一黑到底。

自此,张大军决定不再听赵佳的建议,开始独立操作。今年2月份,他2.8元买了中国嘉陵,涨势稳定,但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打开账户一看,股票已被赵佳以3.5元的价格卖掉了。张大军冲到厨房质问赵佳,赵佳翻着锅铲,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股评家说的,这个股票有风险,怕你舍不得卖,我就偷偷先帮你卖了。”这一天两人大吵了一架,离婚的字眼也是脱口而出。

更没想到的是,自此中国嘉陵开始天天涨停,张大军气得一个星期没跟赵佳说一句话,干脆把账户甩到了赵佳床上:“你爱逞能就自己炒吧,账户给你,你自己换密码去,我眼不见心不烦!”

现在,股票成了家里的“禁忌”,买车钱赚得差不多了,但谁都不再提买车的事儿了。

点评:

在牛市之前,这其实是一个和睦的家庭。他们的和睦体现在对家庭的共同经营和理财观念的一致性,而妻子赵佳在家庭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在一个家庭中某个人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这个人的主意经常被证明是对的,家庭的中心一定是以这个人为主,家庭格局自然形成。这个家庭的和睦也自然是以这样的格局实现的。

但是这样的格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其他人尤其是配决策。

其实男主人张大军已经采取了他们惯常的解决办法,一切都等事实来证明。如果丈夫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得到重视,最好的办法是:开始在一些他有能力做的事情中证明自己,逐渐使对方重视自己的意见,在夫妻关系中建立一种新的平衡。

理财支招:

张大军夫妻的矛盾也是炒股夫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即当夫妻对于股票的意见不一致时,该怎么办?我们建议不妨实行“炒股AA制”:即两个人在证券所各开一个账户,各炒各的。比如可以将资金一分为二,并规定一方有权不告诉对方买卖情况。夫妻双方平时可以交流,但互不干涉,到年终再公开评比和总结经验。如果二者的盈亏相似,那么可以继续下去;如果通过实践发现一方的水平明显很高,那么输的一方也容易接纳对方为主要的决策人,以后就有了合二为一的基础。

但同时也应看到,夫妻共同炒股,多增加了一个账户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手续费,可能也会因为资金分散而错失良机。具体到每一个家庭来说,应根据经济能力及家庭实际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炒股方式。

故事三 老公炒股是为了养情人

■整理/本刊记者 王容

从调查公司出来,方淑芬手上拿着丈夫刘军包养情人的种种证据,她怎么也想不到,丈夫竟然把婚姻的骗局隐藏在炒股的背后。

方淑芬和刘军已经结婚多年了,几年前,为人机灵的刘军干起了销售工作,经常出差,于是照顾整个家的重任都由方淑芬一肩撑起。

2006年春节,刘军提出要把家里的钱拿出去炒股,方淑芬拿了10万元出来交给丈夫。过了一个月,方淑芬听说丈夫已经赚了一万多块钱,对股市一无所知的她在开心之余,对丈夫产生了一份无条件的信任。

从2006年11月开始,方淑芬发现刘军出差越来越频繁,每周都要出差一两天,方淑芬多次问丈夫“最近股票又赚了多少钱”,刘军的回答总是:最近行情不好,股票都在跌,赚的钱都套进去了。方淑芬心里非常着急,屡次劝刘军赶紧收手,没想到每次都会换来丈夫的一顿埋怨:“你管好这个家就行了。我的事,我自己知道,你少瞎操心!”

但是,2007年6月,刘军本该“出差”的那天,一位朋友却悄悄地告诉方淑芬,她不仅看见了刘军,而且对方似乎有了新家。在联系丈夫无果的情况下,方淑芬请了调查公司来调查丈夫的行踪。调查公司查到了刘军的证券交易记录,发现他一年来已经在股市里赚了近30万元。精明的刘军利用股市波动的“价格差”,多次在高点卖掉股票,然后又趁回调时重新买入。这样在账目上,一只股票并没有赚到多少钱,顺利地骗过了妻子。就这样,刘军在每个月把工资全部交给妻子的情况下,用股票的收入包养了一个情人。

方淑芬本以为,赚了钱夫妻一起把家营造得更好,赔了,也是两人一起承担。却没想到,炒股炒出了个第三者。

点评:

炒股其实只是引爆问题的导火索,当婚姻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时,可能危机早已经潜伏其中了。原因可能是当一方感觉正常,享受于正常的时候,忽视了另一方的不满;另一方也会因对方的感觉良好而压抑自己的不满,而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婚外情来表达和宣泄。

当婚外情发生的时候,首先要问的不是第三者是谁,而是婚姻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信任不是一劳永逸的道德约束,婚姻更不可能仅仅依靠信任就能使其牢固。更何况,信任需要建立在充分的了解和沟通之上,建立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之上。

理财支招:

股民中男性炒股占了绝大多数,那么,妻子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不在自己丈夫身上发生呢?关键在于妻子得和丈夫保持同步,至少要对股票有点儿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定期察看股票账户。既然是用夫妻的共同财产投入股市,那么就得对自己的财产负责才行。

故事四 真后悔当初教儿子炒股

■整理/本刊记者 王小艾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在天津某外贸公司上班的杜云,从去年开始,便让12岁的儿子学习炒股。

儿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一些炒股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方法,杜云说一遍他就能听懂。于是,在杜云的带领下,儿子将这些年的压岁钱和零花钱总共两万元全部投入了股市。

刚开始父子俩每天都对股票行情进行交流和探讨,杜云还很欣赏儿子小小年纪就这么有主见。但他没想到儿子很快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了。每天一回家,也不做作业,反而打开电脑查看股市行情。即使父母督促他做作业,他也会长时间地望着作业本发呆。

杜云和儿子的老师沟通了一下,老师说他在学校上课的积极性也明显下降,总显得心不在焉。杜云这才觉得教儿子炒股可能为时过早,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一天晚上,他和儿子商量,就此退出股市,一心搞好学习。但儿子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坚持还要继续炒股。

杜云懊悔万分,但他却无法说服儿子。无奈之下,他将家里上网的宽带停了,想阻止儿子上网关注股票。但儿子却利用空余时间,偷偷跑到网吧,继续在网上炒股。

而且在儿子的带动下,他的一些同学也开始涉足股票市场。放学后,几个同学聚集到一起,共同研究股市行情。儿子也很享受伙伴们对自己的信任和崇拜,对炒股的热情更加高涨。

半个学期过去了,儿子的成绩由班级第17名下降到了28名。可他却丝毫不在意,甚至说学习不好又怎么样,我以后还可以做操盘手、做股市评论家呢。

面对在股市里越陷越深的儿子,杜云软硬兼施,用尽了办法,但儿子这个狂热的小股民已铁了心在股市里遨游了。

点评:

父亲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具备了解和操作股票的理性思维能力以及足够成熟的心理能力,因此这个决定很草率。

从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当我们教育子女的时候,尤其是做出一个比较大的决定时,如何能够让这种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呢?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做这个决定的目的,确定它真正对孩子有益处;其次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第三,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第四要慎重,当一个教育决定对孩子潜在的“弊”已经大于现在的“利”时,就应该尽快中断这个决策,并把中断的原因以及家长在其中所犯的错误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理财支招:

小学生投资股市,这种经济表象的背后体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但是股票这种高风险、需要占据大量精力和时间的投资方式并不适合儿童。为了让孩子更加适应将来的社会,家长在平时教给孩子一些理财知识是应该的,尤其现在的孩子都有一笔不菲的零花钱。但是让孩子理财并不是让他亲自参与到股市中去,炒股是一种兼具投资和投机的理财方式,风险大,需要较好的心理素质,而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参与炒股显然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如果想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可以采取哪些实用的方法呢?

孩子有了零花钱,可以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等风险较小的理财方式。而且,让孩子学习理财,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因为小孩子金钱意识太重,整天想着赚钱不是好事。

如果家长炒股,不妨给孩子开个账户和自己买一样的股票,但是却不能教他怎么操作,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把收益情况告诉他。家长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节奏,不要让孩子着迷。而且,不要拿盈亏来教育他,而是给他灌输一种健康的理财观念。

故事五 养老金炒股,七旬老翁晕倒在交易厅

■整理/本刊记者 王容

田大爷退休十多年,退休金攒了十多万。一个老伴一个儿子一个闺女,每天散一次步下一盘棋吃一次降压药。

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每到周末,子女都拎着东西来给老两口做顿大餐,两个孙子也跟着过来,吵着让爷爷跟他们一起打游戏。

从4月初开始,社区里下棋的棋友越来越少,田大爷心里觉得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平日里的老哥儿几个都已经投身股市了。田大爷再细问下去,才知道如今股市一片大好,几乎人人只赚不赔。田大爷看着身边朋友一个个都赚得红光满面,再也耐不住性子,把十几万的退休金都取了出来,开户回来才告诉老伴。老伴又惊又气,一个劲儿地埋怨,田大爷也不甘示弱,跟老伴夸下海口:冲现在这势头,过不多久就能赚一倍,到时候咱俩养老钱足够,也减轻了孩子负担,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

老伴赶紧打电话给子女,让他们来给田大爷做思想工作。儿子对他说:“爸,不是不让您炒股,但是您贸然把所有存款都投进去,万一赔了,可怎么办啊?那些钱都是您这么多年攒的辛苦钱啊!”

田大爷转身就往屋里走,儿子忙拉住田大爷的胳膊:“爸,我不是这意思,您心脏不好血压又高,我们这不都是担心您吗?”

田大爷扫了儿子一眼,甩开他的手:“我看你不是心疼我,是心疼钱!”这句话扔出去,再也没人敢劝他了。

田大爷天天到证券交易所琢磨股市行情,步也不散了,棋也不下了,心情也随着股票的起落而起起伏伏。从5月30日开始,股票开始暴跌,眼见自己买的股票已开始回冲,可转眼又杀向跌停,田大爷坐不住了,起了床就冲向证券营业厅。老伴忙拉住他:“别去了,大热天的,让儿子去给你看看行不行?”田大爷心里着急,穿上鞋就往外走,待老伴拿出速效救心丸想给他揣兜里的时候,田大爷已经下了楼。

1000平方米的散户厅内大约聚集着200多位股民,虽然有空调,但温度也不低,而且空气污浊不堪。田大爷目不转睛地盯着股市大盘,突然从心口涌起一股强烈的悸动,眩晕和恶心随之而来,双目无神、头晕眼花、呼吸急促……一片漆黑之前,他的眼里都是那满盘的惨绿。

点评:

田大爷炒股,与其说为了赚钱,不如说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因为他的棋友们全都去炒股了,如果他不炒,就会落单,也会跟老朋友们没有共同语言了。老人还有一份美好的愿望:为孩子们减轻负担,能再次承担起年轻时承担的经济责任,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动力!

老人如果觉得孩子对钱的重视大于自己,那可能说明他已经感受到了亲情的淡漠,感受到了危机。子女们需要做的是赶紧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疏忽了老人?与其关心老人的钱,不如关心老人的情感需要,并想办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当老人相信孩子的感情仍旧如以往那么浓时,他们才听得进去孩子们的建议,也才会相信孩子们是真的为他们好。

理财支招:

我们不建议老年人炒股,原因在于:

首先,股市起伏不定、暴涨暴跌,很容易对老年人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炒股。建议老年股民每天炒股时最好量量血压,出门也要随身携带一些急救药。

其次,交易大厅人很多,通风条件差,老人或身体素质较差的人不宜久待。如果非要炒股,那么也建议老人们最好在家里通过网络炒股,一旦有什么意外,家人在身边也能及时照顾。

再次,老年人用退休金炒股,容易让生活失去保障。为此,我们建议老年人选择低风险、稳健的投资方式,比如买国债、平衡型基金以及保证年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国家推荐的债券基金,这些产品主要做新股申购,风险很小,年收益率也可以达到30%~40%。

最后,家有老人炒股的子女最好适当控制一下父母的账户,只让他拿一些小钱炒股,平时要尽量多关心他们,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调查综述

日前,深圳新闻网做了一次“夫妻炒股对家庭生活有影响吗”的问卷调查,截至本文刊登,共有2675位股民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本刊编辑部对这次调查进行分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入市要有好心态

调查中,当问及“您炒股的心态怎么样”时,52.5%的人认为“不好,股票大跌我承受不了”,这个比例超过了一半;而在跌幅不大的情况下,有27.4%的人抱着“无所谓”的心态,选择“非常好”的只有2.5%,这显然是个非常小的比例。当被问及“当您因为炒股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的时候怎么办”时,有12.54%的人“容易和爱人吵架”。由此可见,大多数股民没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心理承受能力其实是不及格的。

在被问及“炒股的资金来源是什么”时,49.03%的回答是“两个人的收入和家里的积蓄”,这个比例是很危险的,一旦股票亏了就很容易影响家庭生活,矛盾很可能在股票大跌的情况下无法避免地产生。

炒股,其实炒的不仅是技巧,还有心态。股民入市要有好心态,不能一冲动就拿婚姻说事。遇到困难和分歧,夫妻或家人之间应该充分沟通、冷静处理。如果炒股使用的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决策应该由双方共同来商定,盈亏由双方共同负担。炒股是风险投资,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因为炒股影响夫妻感情,影响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炒股小故事范文第2篇

>> 题材股炒作退潮 回避题材股 华生:爆炒题材股有掉入熊市的危险 如何把握题材股 蓝筹股止跌 题材股唱戏 蓝筹股搭台,题材股唱戏 小基金围猎题材股 题材股仍是市场热点 下周关注中报题材股 不妨远离无业绩题材股 作别题材股“盛宴” 私募还是偏好题材股 由题材股观测后市走向 主力继续轮炒题材股 回望2014:题材股兴衰录 资产注入题材股有望成四月热点 小盘股机会来自题材股 举牌股下跌题材股雄起 “习奥会”与“阳光之乡” 着眼未来的习奥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习奥会效应 题材股有炒作空间 习奥会效应 题材股有炒作空间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郭思治")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本周市场之焦点自然落在主席上任后第一次国事访问美国

投资市场上周经历一星期“等待”联储局议息会议结果后,投资者因担忧中国经济问题将引发环球经济放缓,引发多国股市轮流震荡,在波动的上落市之中,读者在部署上可先关注个别主题板块作为投资选择,而指数成份股短线值博空间不甚可观,皆因市场对于美国的加息时间表意见分岐,令资金入市态度稍见保守。

可留意互联网+基建等

可留意的是,本周市场之焦点自然落在主席上任后第一次国事访问美国,是次“习奥会”所引起的话题可谓相当之多,引发市场不少憧憬,这包括网络安全、高铁基建合作以及军事扩张等议题,故此在投资市场而言,相信网络软件及“互联网+”、基建铁路、核电以至军工等板块,在消息面上将有短线的炒作空间。

但笔者所关注的是,是次两国元首会面会否讨论近期人民币贬值、息口趋升以及经济增长乏力等经济议题,特别是外界对人民币汇价有着充份的贬值预期,令未来环球经济表现蒙上阴影。事实上,中国为美国贸易上的入口大国,人民币的汇价升跌或多或少将影响美国进口物价指数,触动整体消费物价指数 (CPI) 表现,由于联储局在利率调整决策上着重整体物价趋势,相信奥巴马总统将趁着是次与的会面机会,在中国的货币政策上作全面“摸底”,避免自身在制定国内的经济政策上进退失据。

恒指月底有望见高位

炒股小故事范文第3篇

今天人们最崇敬的偶像通常是被媒体大肆炒作的影视明星。关于词语炒作有哪些是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词语炒作意思,供大家参考。

一、炒作解析1.指频繁买进卖出,制造声势,从中牟利。

2.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反复做夸大的宣传:经过一番新闻~,这位歌星名气大振。

二、炒作同义词宣传

三、炒作造句1、再炒作也不能用绯闻啊!况且我是个从不炒作自己的人,那些东西跟实力一点关系都没有。

2、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3、学者也奈不住寂寞了,也要象戏子一样炒作了。

4、如果今冬出现局部雪灾,借题发挥的炒作必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好戏多多。

5、这个消息目前被媒体炒作得甚嚣尘上,但未经证实,实在难以取信。

6、韩寒的"站",是伯乐相马还是商业炒作?

7、胁从营销策略是增加炒作效果和悬念的好办法。

8、树立媒介公信力,必须遏制新闻炒作。

9、盼勿再炒作遗腹子课题我们重申,遗腹子问题应该以法律角度去解决。

10、朋友你说,韩寒的"站",是伯乐相马还是商业炒作?

11、企业启用形象代言人,可能有各种目的,尤其当“子弦效应”和炒作之风盛行的年代。

12、看有关这部新片的报道可别当真,有些纯粹是炒作。

13、实际上,没有人能在短线炒作上成为常胜将军,包括你的英雄在内。

14、而随着主流媒体的顽强追问,无良炒作的蛛丝马迹越来越难于掩藏。

15、艺人们的炒作,就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

16、池莉小说与影视的结合是当今媒体炒作的一大热点。

17、韩一菲更狠,让寻常的炒作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18、他在10年前开始炒作热门股。

19、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人们认为关于李湘的新闻都是一种炒作。

20、请问各位大虾们,论坛兼职炒作是怎么收费的。

21、我认为那次飞车事件只是一次无聊的媒体新闻炒作。

22、台湾四名嘴涉节目吹捧股票炒作股票。

23、单雨此时在李玉的经理室里炒作苏物贸。

24、无论是自我炒作还是借托官方,都需要大师小有名望。

25、内地炒作绩差股的逻辑,在香港市场通常不适用。

26、也有网友质疑这个曲别针换别墅的故事是四川人浪兄的又一炒作。

27、泛加炒作本身,就不符合韬光养晦精神。

28、炒作有风险,千万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9、洗涤公司为炒作地铁上演脱衣秀。

30、单雨,苏物贸你是打算怎么炒作的。

31、这么道德沦丧下流无耻的炒作。

32、而到了后来,又出现多头主力,利用利多消息,疯狂炒作逼空。

33、美欧炒作中国援菲不大方专家称其故意挑拨是非。

34、李芳芳不愿借张艺谋炒作,山楂树。

35、有同行脏心烂肺,说我火了是自己花钱找媒体炒作。

36、其实这是炒作而已,据专家估评,根本不值这个价格。

37、在这个纯属虚构的情天泪海中,炒作者与围观者各取所需。

38、孙菲菲遭剧组人员暴打一事曝光后,有大量声音质疑她在炒作。

炒股小故事范文第4篇

不知从何时开始,炒股渐成时尚,人人都想从股市中捞到一桶金。炒股的朋友似乎比非股民多了一种牵挂,多了一种生活。

入市初期,携着淘金的美梦,心中满是好奇和激情,开始牛劲十足地投身股海,看股票、股评、财经新闻,加入QQ股群……开盘就盯着看,大盘一会红一会绿,心也跟着上下起伏跳动。看到涨了,生怕降下来。即使略微赚了一点,也会沾沾自喜,特别兴奋。

久在股市中,难免经历牛熊更迭。适逢牛市,股价节节攀升,自然“人逢喜事精神爽”。赶上大盘暴跌,为了不因抛得急而踏空,还要按捺住急躁的心情,坚持持股不放,渴望着明天的上涨。此时,每每思前想后,甚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倘若没沉住气,割肉抛掉,大盘却报复性反弹,刚抛出的股票狂飚式向上拉升,立时傻眼,后悔莫及。

盈则喜,亏则悲。相信每个股民都有自己的小故事,股神、股圣、投资大师也有故事,但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不是我们普罗大众所能复制的,对他们,偷师一两招已觉窃喜。现在有个人在草根群里崛起,自封为“股剩”,显得那样亲切。

作者自诩“一买就套,一扔就涨”,最后发现“一扔就涨”可能是更多人经历过且更令人郁闷的事,所以就起了这个笔名,以代表很多菜鸟的心声。

嬉笑怒骂、戏说武林就是《武林外传》,调侃经典的无厘头就是《大话西游》,“菜鸟的理论”写就《股剩是怎样炼成的》。本来,作者在论坛上发帖写自己的故事,只是想倾诉、发牢骚,结果引来众多“同病相怜”的网友跟帖。于是“牢骚”就一天天发下去,直到集结成书。全书以诙谐幽默的笔法,以日记的形式,于风趣调侃中,尽述股海沉浮之心理。尽显股市人生之百态。在狂笑之后,你能读出一些久违的让你热血沸腾的东西,让你沉思、感动,并在那些微讽轻嘲的字里行间,咀嚼出人生的味道。

作者1997年入市,十余年间,赔多赚少,历经曲折坎坷,却写出了让大家爆笑的书,是作者的人生态度使然。他说:“小股民经常跟着股市的涨跌而心情起伏。今天股票涨了我就吃6块钱的盒饭,股票跌了就吃4块钱的盒饭,如果平盘就吃5块钱的盒饭,此谓‘盒饭原则’,每天的伙食要跟股市的涨跌成正比。”

习惯了看股涨股跌,感受着股市的狂荡不羁,炒股品人生的形容极为贴切,股市的跌宕起伏便如人生的起起落落,悲喜交错。

炒股小故事范文第5篇

临近年关,ST公司重组进程将被迫加速,如果在明年4月底之前未能找到“婆家”,将有退市之虞。年关进入“结账季”,市场上资金紧张,通常难以发动大行情,往往是符合炒作热点的ST板块表现之时。“上半年炒蓝筹,下半年炒重组”俨然成了不少投资者在市场存活的法门。

接而连番的跳水表演中,ST族群并不是重灾区,甚至还有ST盛润A、ST国祥(600340.SH)等夺人眼球的个股。但总体看来,在大势节节挫败的市道中,ST板块也并无太过靓丽的表现。ST炒作残存的温度很可能像是退潮,虽有落水接连光临岸边,却没有惊涛拍岸的力量了。甚至可以就此断定,ST股票炒作的黄金年头已经过去。未来不排除还有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发生,但将越来越是凤毛麟角。

ST股今日潮退

8月份以来的市场明星是ST盛润A。这只老牌深圳当地股拟发行9.38亿股,以40亿元收购主营汽车零部件的富奥股份,并于8月10日复牌,随即展开旷日持久的涨停之路。从停牌之前的9.07元,连拉18个涨停(每日涨跌停板幅度限制为5%),一直涨至9月21日的21.85元。

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消费政策造就了2010年的汽车大牛市。为一汽集团做配套的富奥股份也赚得盘满钵满,利润达到历史新高的7亿元。2011年,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汽车行业膨胀的产能遭遇消费疲软,价格战此起彼伏,汽车零部件行业更是苦不堪言。

即使以2010年峰值利润概算,重组成功后ST盛润A每股收益约0.5元,考虑到目前龙头汽车零部件企业10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ST盛润A每股合理市场价格不过区区5元,根本无以支撑其热烈炒作。

炒作噱头是ST盛润A超低的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的比值)――先期介入的市场人士聒噪其市盈率沪深两市第一,而市盈率通常是被投资者用来衡量股票内在价值的指标。

不过ST盛润A的市盈率计算不过是障眼法。根据公告, ST盛润A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4.56亿元,每股收益超过5元。但这只是债务重组收益,意即,ST盛润A之前窟窿太大,银行等债权人为配合重组,对其进行了债务减免,ST盛润A并没有实际赚到这笔利润。

于是,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先期埋伏进去的投资者,又调集一定的“帮忙”资金,每个大清早就把股票推在了涨停板上,吸引中小投资者跟风。

ST盛润A先期埋伏资金的出逃套住了一帮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在拉上18个涨停的过程中,跟风进入的资金并不多――汽车零部件的确不能让人耳目一新。随后ST盛润A倒栽葱,又连封了8个跌停,从21.85元一口气下跌到14.5元。好奇心是可以害人的,一些爱揣度的中小投资者认为“主力”和“庄家”还困在里面,需要拉升自救,于是蜂拥进去抄底。伴随着巨量的换手,先期进入的资金出逃,股价重新陷入阴跌。

ST国祥是2011年度沪深两市的大牛股之一,从去年年底的8.72元一路攀升至9月19日的32.78元(中间每10股送6股,此为复权价),几乎翻了四倍。这家制冷设备公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京御地产对其进行重组。

地产板块是2011年银根紧缩和宏观调控的重灾区,丝毫不会勾起投资者的兴趣。京御地产主要运营区域在廊坊,并声称有超过800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发面积,这已经是足以支撑一个区域地产开发龙头的土地储备。但ST国祥涨势如此凌厉,还是超出市场意外。

让先期进入的投资者大捞一票的还有ST光明(000587.SZ)。被家具行业淘汰出局的ST光明被东莞市金叶珠宝收购。停牌价为15.9元,然后10转增20股复牌,被二级市场打高至15.63元,考虑到1股变3股,事实上股价也上涨了近3倍。

ST光明选择在8月18日复牌,显然是有意为之。彼时正值欧债危机第一波袭来,黄金被投资者当做避险资产,处于加速攀升创出历史高位的途中。金叶珠宝并不是做上游的黄金开采,而是做黄金首饰加工设施。原料的保障对其到底是福是祸,中小投资者无暇考虑,先炒完了再说。

ST圣方的重组可以视作今年麻雀变凤凰的案例。借助新华联置业,2006年3月起停牌的ST双方于7月8日复活。当日大涨8倍,如果考虑到ST圣方每10股还转增了4股,经过5年的等待,ST圣方投资者实际大赚了10.2倍。

总而言之,今年重组故事不多,和以往年度相比,ST板块炒作大力降温。历时日久终于重组成功的ST兰光(000981.SZ,宁波银亿地产重组)收益有限,停牌超过3年半的ST华源(600094.SH,福建名城地产重组)甚至还给先期进入的投资者带来了亏损。

ST股昔日潮涌

笔者眼见为实一位投资者在ST股上大赚一票。他是中兴通讯外派国外的一位项目经理,早已经过了节日缩食讨生活的阶段。2006年拿出80万元,以撒胡椒面的方式平均投资了约20只ST股票。理由是在国外不方便看盘面,广撒网下去,肯定有能够重组的。

后来这些股票陆陆续续暂停上市,历经波折重组成功成为“不死鸟”,又陆陆续续复牌重生。这其中涨幅最大的为2009年6月复牌的ST兰宝(000631.SZ)。民营企业家常青树鲁冠球旗下的地产公司顺发恒业对其进行了重组。

ST兰宝2006年4月的停牌价只有0.76元,2009年6月复牌当日大涨15.55倍,考虑到ST兰宝每10股还转增了5.3股,他获得了超过20倍的收益。

公开信息中炒作ST股票大赚的有女艺人陈好。2006年初,陈好在ST黑龙(600187.SH)暂停上市前疯狂抢购,斥资约300万元,持股高达280万股,称为第一大流通股东。2009年4月,ST黑龙改头换面为国中水务,陈好持股市值暴增至3000万元。2006年处在这一轮货币大投放的前夜,300万元还是不小的数目。陈好毅然决然入股一家行将退市的公司,好事者找出了藏在他身后的男友――国际著名投行大摩的高级分析师,很难撇清内幕交易的嫌疑。

尽管有中小投资者、像陈好这样的大户在ST股票上赚到了钱,但获利最丰的依然是重组方、被重组掉的ST壳公司,还有搭重组便车的各种内幕消息人。

重组后涨幅超10倍的案例毕竟是少数,其达成有必不可少的先期条件。

首先,停牌前股价必须足够低。ST兰宝和ST黑龙重组前股价在1元以下。事实上,如果考虑到2006年大盘蓝筹股中国联通(600050.SH)在2元左右徘徊,濒临退市的股票低于1元已见怪不怪了。上一轮旷日持久的大熊市(2001年~2005年)极大压缩了壳资源的价值,压得越狠,弹得越高。

其次,投资者愿意承担资金长期冻结、甚至化为乌有的风险。重组旷日持久,还会屡屡生变。事实上除了重组方之外,其余各方都无法知晓重组的进程。对于没有任何优势的中小投资者而言,只有先期进去埋伏下来,消极等待“好运”降临。

“好运”似乎是注定的,一些炒作ST股票的投资者,显然对中国政商规则如何交织于资本市场了然于胸,他们认为有制度的空子可钻。

很长时间以来,上市公司牌照都是稀缺资源,一个地区上市公司数量甚至可以作为衡量其政绩的一大指标。因此,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府不会放任其退市,而多热衷于牵线搭桥,意图通过重组以借尸还魂。事实上,A股市场虽然有退市制度,但2005年以后,鲜有一例达成最终退市的。

这就意味着,暂停上市的ST公司铁定是要重组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市场上流行的观点是,ST公司窟窿越大,重组的可能性就越大;ST公司暂停上市日愈近,越有投资者蜂拥而入。

第三,重组方讲的故事能够足够吸引人。在上一轮牛市(2005年~2007年)中,券商和地产是最炙手可热的概念。这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恰恰多选择了借壳上市。

ST吉纸(000718.SZ)频临退市前,被江苏地产商苏宁环球重组,股价从1元起步,2007年8月来到51.11元的历史高位。

ST化二(000728.SZ)、ST石炼(000783.SZ)分别被国元证券和长江证券重组。ST化二(000728.SZ)2007年3月底停牌,2007年10月底重组成功复牌,股价上涨3倍。ST石炼耗时略长,2007年2月停牌,2007年年底复牌,股价上涨超过3倍。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实现3倍以上的收益,回报水平相当可观。

房地产行业屡遭宏观调控,通过首发上市的地产公司寥寥无几,2006年以来,主板上市的更是只有保利地产(600048.SH)和北辰实业(601588.SH)。由于地产行业资本密集,龙头将地产公司纷纷拟通过借壳上市打通融资通道。而在2006~2007年里,龙头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确实强。

证券行业是个典型的看天吃饭的行业。2005年之前亏得底掉,2006~2007年借助大牛市业绩暴增,每个证券营业部都不啻于一架印钞机。但囿于没有连续三年盈利纪录不能首发上市,转而寻求借壳重组。重组完成之后,正值券商行业史无前例的景气高峰,因而备受市场追捧。

除了乌鸦变凤凰的重组,还有一些ST板块上市公司依靠自身能力实现扭亏,从以前的亏损大户转变为盈利能力强劲的公司。这其中,又以ST东锅(600875.SH)和ST伊利(600887.SH)为明星代表。

ST东锅主营电力设备制造,前总理朱基执政期间,大力压缩电力行业投资。电荒2004年全面来袭,火电投资规模急剧扩大,ST东锅业绩扶摇直上,与东方电机合并组成的东方电气股价直逼百元。

伊利股份2008年深受三聚氰胺乳业丑闻之害,爆出巨亏而戴上ST帽子。随着行业丑闻渐行渐远,乳业市场得到恢复,伊利股份成功扭亏,并成为大消费行业的领头羊,是2010年度的明星股票。

与乌鸦变凤凰式的重组如影随形的是撇不掉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作。由于信息不对称,同时也由于中小投资者不熟悉停复牌制度,大投资者通常利用资金优势,开出一个高高在上的价格,以留足撤退的空间。基本上就造成停牌前介入的投资者大赚,复牌后接盘的投资者亏得底掉。

因行业周期波动或突发事件而沦作ST股票的,通常内幕交易较少。二级市场投资者通过自身分析,通常能够号准介入或退出的时机。

ST股未来黯淡

事实上,随着券商、地产公司密集上市成功,2008之后,ST股票炒作的鼎盛阶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09年开始的小牛市以来,A股市场围绕ST股票炒作还是泛起了余波。ST聚酯(600259.SH)、ST昌河(600372.SH)炒风之盛,让人依稀看到了2007年的影子。二者的共同之处即为爆炸性的行业故事。

ST聚酯2009年初重组成功,化身为稀土行业股票广晟有色。随着国家稀土战略的不断确立,广晟有色股价上涨的加速度越来越快,从不足7元一路上涨至2010年10月的100元高位。

ST昌河2009年4月暂停上市,2010年9月复牌,当日大涨169%。ST昌河重组成功引领了整个军工板块,中航工业集团旗下资产注入更是军工概念炒作的龙头。ST昌河后来更名为中航电子,在复牌后又上涨了一倍。

国有资产注入式重组一直被市场投资者追捧,昔日A股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股价最高冲至300元)就是借壳其子公司沪东重机上市,沪东重机一度也沦为ST股票。

未来将很难见到诸如中国船舶、广晟有色和苏宁环球式的重组案例了,ST股票炒作的价值越来越小,风险却与日俱增。

首先,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诸如券商、地产等市场明星行业受上市政策限制而不得不求助借壳上市的情况不复存在了。央企上市面临收官、地方国资的优质资产多已登陆资本市场,游离在资本市场之外的优质资产并不充裕。

其次,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上市渠道通畅。市场人士将首发上市比作明媒正娶,借壳重组则为再婚再嫁,考虑“出身”干净,通常倾向于首发上市融资。上市渠道通畅,通常意味着ST股票壳资源价值的降低。

最能扼杀壳资源炒作的是炒作本身。相较于2006年前后ST股票1元左右的价格,目前ST股票价格集中在7~10区间,这都隐含了成功重组的价格,这将带来重组方成本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监管层拟提高重组的门槛,重组上市的审核标准将参照首发上市。既然达到首发上市条件了,自然会选择首发上市,因为没人愿意承担重组上市的成本。香港之前也热衷壳资源倒卖,但在监管层提高重组上市的门槛时,借款炒作之风大为衰减。

相关期刊更多

青年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福建省委

生活与健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大经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