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炒股心得

炒股心得

炒股心得

炒股心得范文第1篇

借贷炒股并不是一项新生事物,早在2007年大牛市时,它就曾盛极一时,有资产抵押贷款、信用卡套现、民间高利融资、典当等手段,一些投资者将其戏称为“借鸡下蛋”。今年,随着股市行情的转暖,民间融资的逐步放开,借贷炒股有望再次红火起来。近日,在网络和报纸上频频出现这类广告的身影。那么,借贷炒股究竟有多少种渠道。风险都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捅破这张窗户纸好好地看一看。

渠道一:民间高利息融资

“你还在为股票严重亏损而苦恼吗?你还在为没有抄底资金而错过市场好行情吗?××××投资有限公司现为广大股民朋友提供股票贷款融资业务,利率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时间、方式灵活,资金采用证券托管方式,手续简便、安全,是广大股民朋友致富的好帮手。”这是2月19日武汉一家公司在网上的广告。

如果以客户身份致电这家公司。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他们的股东是一些房地产商,资金雄厚,可提供10万-50万元的炒股借贷资金,具体标准是根据客户的自有资金3倍放大,即自有资金或股票3万元,公司可提供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10万元,公司可提供资金30万元,工作稳定、信用良好的客户可以再另行增加。

操作上,客户需要把自有资金打入公司指定的股票账户中,公司与客户签订委托理财协议,由客户自己操作,当然,当客户自有资金亏损达70%时,借贷公司会平仓保值。整个操作是在证券公司的“保护”下进行,证券公司和借贷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对于融资者来说,钱在别人账户上,始终是被动的。公司收取的资金费率是年利率18%,如果客户借贷不到一年,则按每季度10%利率或每月4%利率计算。

另据了解,在北京,从事这类小额融资业务的公司也有很多,如SOHO现代城中就有一家咨询机构,长期从事期赁股票投融资业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最近借贷炒股的客户明显增多,他们公司的资金链已经吃紧,正在广寻资金合作方,保证年收益率在15%。其股票融资模式与武汉这家公司大同小异,只是利息差别,每月按2%利率结算,自有资金剩10%时,要求追加保证金或平仓。此外,他们也可以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贷款,如月薪8000元的客户可以申请到8万元贷款,只是要求较多,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和工资单等证明。

风险提示:虽然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自然人与企业法人之间的借款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根据相关规定:公民之间借贷的利率,生活性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国家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两倍,生产经营性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国家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而这些公司的借款都属于高利贷性质,均超过了这一限额,双方的合同是否生效就要看具体情况了。此外,也不能确定对方是否是合法公司,提供借款的公司资金来源不明,如果该项资金还涉及到“非法集资”,那么更是触犯法律,资金风险更大。暂不说高利率会让投资者减掉多少利润,能否盈利,单是在别人账户中操作,失去了主动权,也能感觉到风险不小。

渠道二:典当借款

典当借款也是“借贷炒股”中不可或缺的一例。在市场行情转好时,一些投资者看股市能赚钱,把自己的房子、车子典当给典当行,换回现金投入股市。

北京宝瑞通典当行包先生说。因为对客户典当融资的用途,典当行只是大致了解,所以,近期究竟有多少典当资金被用于炒股,无法完整统计。而对于股票典当这项业务,公司目前暂停运作。

典当炒股特别是用股票典当炒股,在许多人眼里有些神秘。据了解,客户需要将证券营业部打印的股票市值单、股东账户、资金卡带到典当行,双方就典当金额、月利率、账户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签订一份协议。以股票市值20万元为例,客户或许会融到15万元,月利率1.8%或更高,最长期限6个月。客户需要到典当行指定的券商处开户炒股,而且原股票账户的密码要告诉典当行,在典当期内客户可以自由买卖股票但不能提取现金。此外,一旦账户资金下降到融资金额的1.6倍时,客户就会收到典当行的警告;而一旦资金下降到1.4倍时,客户股票就要被强行平仓卖出,当金被收回。

典当行的利率是按月计算,不同典当物的利率不同,股票等财产权利的典当月利率不高于24%,而房产等不动产为3.2%,汽车、黄金首饰、家用电器等动产为4.7%。将这个利率标准如果按年计算,相当于一年期最高贷款利率在40%至60%,远远高于银行贷款。

风险提示:典当行和银行的抵押贷款、即将推出的融资融券,性质是一样的。对于融出资金方来说是保赚不赔的。这不但有融出资金时融资额要比你抵押的东西价值低,而且当你用融资买入股票后它还要监管,一旦低于某个比例它会叫你追加资金,一旦危及你还贷它就会把你的股票立即平仓,以保它的利益不受损。而对于融入资金方来说,风险是极大的,股市不能保证你准赚,更不能保证你准赚50%、60%以上。对于中小散户来说。如无把握最好不要典当炒股,进入这高利贷的“黑井”。

渠道三:向券商透支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向券商透支应该是比较新的融资方式,但对于大资金大机构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券商为了增加佣金收入会主动帮助大客户介绍融资业务。据了解,券商也是通过典当行或其他资金客户这些中间商进行运作的,按1:1的比例透支,短线高手可以调高透支比例,如你有100万元资金,买了80万元的股票,这时就可以通过自动抵押,在另一个捆绑的账号中申请80万元的借贷资金。缺点是每天有万分之五的利息和管理费;一些有高风险的股票不容许买;还有资金太少的一般免谈,适合大资金大机构,不适合中小散户:有时间限制,不可能让你拿着股票做中长线;范围有限,并非全国各地都有,需要转户到这个券商。

风险提示:这个融资渠道相对风险较小,但仍需你能保证短期收益率在20%以上,这在行情不好的时间段,很可能是赔了成本又赔利息。

渠道四:信用卡套现

这已是老生常谈的借贷方式,其在深圳较为流行。方法是可以申请国内13家银行的信用卡,如果资信较好一般每张卡能拿到3万5万元的授信额度,这样最多能有65万的资金。缺点是办卡时间较长,约20-50天才能拿到信用卡:套现也比较麻烦,一般要支付2%左右的费用,用ATM机提现只能提到授信额度的30%且要缴1%的手续费,另外每天还有万分之五的利息;定期要还款,一般每月至少要去

各家银行一趟。

风险提示:信用卡套现炒股的实质等于贷款炒股,在这过程中,不仅要承受不可预测的股市风险,还有可能因此损害自己的银行信用、影响未来贷款等。此外,非法套现还可能触碰到法律底线,套现者因此而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不过如果你可以带着许多亲戚朋友一起去购物,刷你的卡,你拿他们的钱,这就另当别论了。

渠道五:向银行资产抵押贷款

据了解,抵押贷款是借贷炒股的投资者采用的最普遍方式,他们一般是用不动产向银行贷款,或者是创业贷款。贷款额约为资产评估的60%。尽管银监会等部门已经明文规定:“严格禁止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方式违规流入股市”,“严格禁止任何企业和个人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八股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贷款给企业和个人买卖股票。”但如果申请人刻意隐瞒、欺骗银行,那么银行在审查合格后,也没有理由不发放贷款。

风险提示:贷款人在股市中的收益率要确保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另外,收益率银监会规定,若发现挪用贷款买卖股票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立即收回贷款。同时,有的银行也对这个问题提高了警惕,有些银行已将禁止贷款炒股写进贷款合同,同时提出,发现有人将贷款资金用来炒股时,银行可要求其平仓提前还贷。

渠道六:小额贷款公司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在浙江、辽宁等地兴起。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又表示将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将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以自有资金注册成立放贷机构,民间小额借贷将日益呈现阳光化。

据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金额为5万元至250万元不等,公司对于客户贷款用途一般不做太多限制,期限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年利率是银行利率的四倍,比民间借贷成本要低。操作程序也比较简便,两三天就可放款。

炒股心得范文第2篇

“大头”姓李,起这个绰号顾名思义,当然是脑袋大了,喊惯了,大伙都“大头,大头”的叫着。他以前开过饭店,后来生意难做,就把资金转移到股市中,听说,炒股不必起早贪黑,鼠标点点钱就到手了。就这样,他拿着5万元钱进军股市。

炒股对他来说是个门外汉,刚开始时,由于不太懂,第一只股票“江苏吴中”买进之后,就被套了五千元,几个交易日,就损失了这么多,他倒没什么太难过,商海里浮浮沉沉这点损失也不算什么,倒是他的老婆一个劲地埋怨:“就凭你这个装满糨糊的大脑袋,还炒股?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厨师就是伙夫。”气得大头叫道:“你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要是炒不来钱,我就不叫大头。”后来,大头才知道,这是老婆的激将法,目的是要大头炒股学用智慧,不能蛮干了。

大头是个很爱学习的人,初师不利后,他经过认真总结,认识到炒股得讲究方法策略。于是,他给自己的炒股制定了“三不炒股法”与“三炒法”。这“三不炒股法”就是,不割肉、不怕套、不抄底;“三炒法”则为炒热门股、强势股、高价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炒股方法,可归根到底还得靠执行力。有回,大头从新闻上看到白酒行业挺热,于是,他就找了个龙头股来炒,可是,散户知道的消息往往都是过时的,大头刚进入就成了站岗放哨的。股价瞬间“飞流直下三千尺”,跌得大头心痛不已。有人劝他还是割肉逃命吧!大头摇着说:“我不是割肉的人,我还想吃庄家的肉呢?”就这样,他硬是撑着不割,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果然,三个月后,行情又看涨,不但解套还赚了些,而那提前跑路的人后悔不已。

大头胆子大,一百多元的股他也敢炒,用他的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就这样,他笨笨的身体在刀尖上潇洒地舞蹈。虽然高价股股价高,但是涨起来时,收益也高。当我们大家眼红地看着他数钱时,想吃份“喜”时,他却把钱塞到口袋里,唱起了歌:“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只笑红尘人不老”。望着他洋洋得意地背影,大家骂道“得性!”

当然了,大头也不是神仙,也时常成了“倒霉蛋”。他投入大,跌起来时,亏损也大。不过,他的心态非常好,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就当这五万元本钱早没了,做生意二十万我都亏过,后来不都挺过来吗?不可能好事都摊上到你一个人头上。”

炒股心得范文第3篇

“厉害啊,你的股票又涨了,我的跌得太厉害了。”这是当下在校大学生最喜欢谈论的话题。面对五月份上证指数冲上4000点,随后又暴跌的大牛市,火红的股市早已不再只是吸引老股民了。大学校园里也涌现出一批为数不少的股民,尤其是经济金融专业的同学,已经不满足于模拟炒股,开始了实盘操作。大学BBS上的股票版展开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股民”大军中。炒股的同学主要是看网上的股评收集信息,不懂的地方就去百度一下,或者到学校BBS的股市版去请教明白的同学。

在一所著名学府论坛的股票版上,一位中文系的学子怯怯地请教:“请问一下,新手入市投入多少比较好?除去必须的生活费外,我现在所能调动的资金在1万元左右,第一次投入多少在股市上算明智的选择?”马上,众多好心“前辈”纷纷回复:“5k(千),留点余地”;“一半基金一半股市吧,过了年情形会很差,基本就看RP(人品)了”;“不建议这个时候入市,尤其不建议这个时候买基金。大调整中股票还有的赚,基金只有赔。”

校园中年轻“高知”股民的加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说中国正在产生新一代的投资者,他们年轻,而且有知识,了解股市行情。他们利用因特网研究上市公司业绩,他们比老一代股民更自信。而“炒股可以加深对市场、对金融证券业的认识”这一学界的共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对金融行业发生兴趣的校园千元小散户们入市。

客观地说,越来越多象牙塔中的学子们进入股市,将使股民的整体文化层次得以提升、使股民的队伍更加理性,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学生炒股对于“大学生究竟能不能炒股”这一问题,目前我国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家长担忧孩子炒股分散学习精力时,许多学校却开设了炒股课。学生缺乏约束力,如果因为觉得赚钱容易而沉迷股市,荒废学业,那就得不偿失了。

炒股精英――小林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

今年,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普通大四学生小林一下成了大名人,因为他炒股一年,资金从7万元炒到了36万元。

现在,好多同学都把我当做榜样,以为我本来就很有钱。其实,当初起始资金只有3000元钱,还是父母和家人给我的压岁钱。也就是这3000元的起始资金,让我挖到了“第一桶金”――7012.8元。加上之前的3000元,我就变成了学生中的“万元户”。后来我觉得拥有10000元自己还可以继续炒,毕竟第一次赚钱后对炒股有了信心。2005年底,我跟父母写了借条,借了6万元投进了股市。2006年1月份,我以6.70元/股的价格全仓吃进了中金岭南(000060),到了2月份,这只股票已经涨到了10块多钱,一下子,我就赚到了3万多元。后来,我开始关注起具有股改概念的股票,紧紧盯住了另一只股票――江苏阳光(600220)。2006年5月8日,我在2.55元/股的价位上全仓吃进江苏阳光,仅仅过了9个交易日,股价就翻番了,涨到了5.8元,我果断离场,资产从10万多元涨到了20多万元。后来又碰上了2006年下半年的大牛行情,我的资产增加到了36万多元。

股民――大军

经济类专业:自发“实习”

目前一些重点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中,“股民”大军蔚为壮观。一位经济类院校的学生表示:现在的本科生接受新东西较快,入市人数已占学生总数的二成以上;研究生则更多,达到三成以上;至于金融专业的,基本已经整班入市了。

“我们班已经整班炒股了!两年前我们上本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在炒,现在不一样了。大牛市是一方面,最主要是我们将来要投身于这个行业,当然需要实践啦!”一位财经学院研究生说,“上了研就要开始规划未来的职业,我们班不少人将来想去证券公司,在校期间的炒股‘实践’对他们来说相当重要。”经济类的“科班”学子们有着很理性的思考,一位已有5年“股龄”的金融专业研究生讲起了他最新一笔的投资:“去年10月,我通过综合分析买了一支叫做长江高科的工业地产股票。一共买了2000股,买入时是5.3元左右,如今持有4个月后,已涨到9.19元,收益超过80%。正准备近期抛掉,再找新股。”他说:“我比较幸运,碰上了大牛市,但仅凭我爸妈支持的这两万块本钱是不可能发财的。赚钱不重要,主要是学习知识。炒股可以了解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上市公司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它们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代表,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向。”

炒股理财补习生――

非经济类专业:“补习”经济知识

现在许多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月光族”,部分大学生关注并参与投资理财,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可以培养“财商”,学会理财,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理解?

“别人在股市挣钱,我们是交学费。”“两三千块钱换一整套经济和证券方面的知识,还是挺划算的”。“别人是在股市挣钱,我们是在股市交学费。”在非经济类专业的学子看来,文科生炒股,基本上属于“补习经济知识”,“中国人寿一上市就冲上30多元,后来甚至一度冲上49.5元。在我对中国的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解后,觉得它还是有前途的,就买入了100股。没想到随后它就一路狂泻。目前我准备先在手里攥着,慢慢等它涨起来。”这位同学很平静地表示:“进入股市虽然有赚钱的想法,但并不强烈,主要还是感受一下股市的气氛,借机让自己学习一下金融相关方面的知识。我们都是小本,两三千块钱换一整套经济和证券方面的知识,还是挺划算的,学外语不是花得更多吗?但提高了外语你将来在工作生活中不见得用得上,学习金融证券知识可是终生受用的!”

当代大学生能否在学业期间涉足商海尤其是高风险投资领域,他们的成败得失和人生体验,构不构成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体系,成了有识之士以及学生们自己热议的话题。

一盆冷水:大学生炒股还是悠着点儿!

就是在像小林这样的大学生炒股赚钱的示范效应的带动和影响下,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开放、发达地区的高校和财经类高校,这一现象更为普遍,其实,小林的出现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买一样,每期都有中大奖的,尽管炒股和不尽相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这个人恰是小林――一个在校大学生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从概率上讲,我们似乎可以不用关注小林同学,因为从知识水平上来说,比小林学历低的炒股赚大钱的也大有人在,比他学历高的也有许多人赔了血本,这说明炒股不仅仅取决于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他能炒股赚到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这种概率对大学生来说有多大,我们不敢预测,也无从预测。如果说我们的在校大学生从小林身上看到的只是他的成功,而进一步认为自己也具备了股市拼杀的能力的话,我想这也许有点盲目。暂且不说小林炒股的前前后后是否只是如他说的那么简单,即使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能就此判断炒股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这是简单的,市场早已将具有该能力的人吸引过去了,而之所以长时间没有如此,不是因为市场失灵了,而是有潜在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想以小林事件来树立炒股信心的同学,应该审视一下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几点质疑:

首先,大学生炒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也有一部分是来自自己打工赚得的钱。有的怕父母不同意,就把自己的生活费全部拿去炒股。一旦亏钱,将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炒股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业。我身边的一位大学生股民说,虽然现在上网或者利用手机短信炒股很方便,但由于网速等因素的限制,他还是常常跑到武林门的证券交易大厅去炒。

第三,现在的大学生炒股还缺乏正确全面的引导。经济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一旦赚了,容易滋生不顾后果、人生的心态,忘记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一旦亏了,巨大的压力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阴影。

几种态度:

家长:不太赞成。

曲先生的女儿正在读大学,谈起学生炒股,曲先生明确表示:“绝对不支持。”曲先生认为,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经济上有困难,父母绝对可以解决。“我认为炒股就如同,要想增加社会经验,可以利用假期去做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何必要去炒股。”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个家长赞同孩子去炒股,他们都表示,学生应当以学习为重。但是对此交易所也感到很无奈。

证券交易所: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学生就不能炒股。

他们无法判断是否有学生来炒股。即使知道开户人是学生又怎么样?又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学生就不能炒股。

学校:正确指导学生炒股。

与家长反对孩子炒股相反的是,许多大学都将炒股定为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有的学校还定期举办“炒股大赛”。一般学校举办的炒股大赛,都要学生准备一些本金,这些本金有的是真正的钱,而有的却是虚拟钱币。“我们投入的本金都不是很多,即使输了也得到了锻炼。”

专家:关键在于正确引导、趋利避害。

同一行为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其结果也可能完全不同,对大学生炒股现象是与非的任何简单判断都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正确引导、趋利避害。

学生看炒股:

小吴:现在是商业社会,炒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财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投资能力、学会理财,否则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平时大家都说书本知识是死的,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许西西:我认为炒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我们中的许多人主动选修财经证券类课程并取得好成绩就是明证。我对这些现象一向就认为应该开明,亏点钱也许对孩子更好,年轻人嘛,心态不免浮躁,人生第一笔钱赚得太顺未必是好事,股市如人生,有起也有落,这也是对我们的额外历练。

芊芊:大学生炒股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荒废学业,智商不高,何来财商可言?另外大学生炒股可能会养成他们不顾后果、人生的心态,忘记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这样的后果甚至比赔钱更严重。并且,假如炒股赔钱,大学生难免心态失衡,甚至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还容易引发诸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小强:对于“炒股会耽误学业”一说,我认为这是以偏概全。大学里面炒股的很少有短线炒作型的――这是大学校园和社会上最不一样的地方。事实上,一些岁数很大的老股民那种一天到晚盯着看、频繁买卖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太‘不入门’了!我们主要以整个行业的走势分析为基础,再看各主要公司的财报,然后选择个股,之后就基本是长期持有。每天不上课的时候在宿舍看一看股市情况,了解一下而已,根本不会耽误主业。

爱生活,爱拉风:虽然同学们的炒股本金的出处五花八门,但基本以零花钱为主,很少有人把生活费搭进去的。我是大三时入市的,入市的钱是做项目积攒下来的。班里大概有1/4的人在炒股,大多数人的钱是做项目攒的,另外一部分是家里支持、专门给的。总之,钱多多炒、钱少少炒。反正都是零花钱,放在银行利息那么少,不如入市搏一搏。

炒股心得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10-0044-05

一、股市泡沫崩溃的警钟

自2006年中国股市出现强劲的牛市以来,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论就一直引人关注。然而,伴随沪深两市的股价指数连创新高,牛市论成为主流观点,一些知名学者和股评师不断发表股市利好的消息,纷纷预言大盘牛市会持续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乃至持续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看,人们确实没有理由怀疑大盘牛市继续发展的强劲态势。然而,近来媒体关于全民炒股升温的报道,特别是一些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标题,却无情地敲响了股市泡沫崩溃的警钟!

“白领无心工作”,“大学生不学习”,“不少上班族在办公室偷偷炒股”,“炒股挤占上班时间”,“见面谈股票,工作成次要”,“副业变主业”,“约见客户都在三点钟后”,“收市后见客成潜规则”,“股市牛气冲天、办公室熊倒一片”,“办公室沦陷了”,等等。与铺天盖地的股市宣传相比,上述报道虽然势孤力单,相形见绌,但其立场之鲜明,其锋芒之尖锐,却有冲垮全民炒股的千钧之力!其实,只要看一看全民炒股的内幕,再看一看自己身边热火朝天的上班族炒股场面,不要说搞现代管理科学的人,凡是一个有正常理智的人,都不能不冷静地思考。只要越来越多的人想通了其中的道理,看清了全民炒股的危害,股市泡沫就难以继续发展下去了。

2001年股市暴跌以后,在职人员中心系股市的人虽然少了,但全民炒股不仅在理论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被视为单纯的学术之争,而且在实践上也没有采取纠正的措施。因此,自2006年股市再次出现强劲的牛市以来,在丰厚利润的诱惑下,在职炒股的人又骤然增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发展股市,股市发展也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这都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股市和开展全民炒股是两回事,股市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但不需要全民炒股式的支持。就我国而言,全民炒股不仅加剧了股市泡沫,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而且给中国经济、社会埋下了隐患。建立股市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这是由股市倡导者自居的人们狂热鼓吹全民炒股所结出的一个苦果。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并未出现过全民炒股,个别国家即使一时出现过上班族炒股的现象,也大都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一个人在工作时间炒股无异于要自炒鱿鱼,因为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容忍有人挣自己的钱去干个人的事,更没有一个企业管理学家和知名教授主张过一个员工可以在工作时间一心二用,三心二意。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初,就在企业管理中实施了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经过严密的动作分析和时间分析,不要说没有给工人留出过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就连工作时间允许的喝水、上厕所,工人也得抓紧才行。美国政府明文规定,公务员工作时间炒股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美国企业也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办公室规则,并研究开发防火墙,防止员工在工作时间炒股。另外,几乎所有的公司都禁止员工炒卖本公司的股票,在会计、证券公司等部门工作的人也被严格限制进入股市以避免内幕交易。由于上述措施的实施,美国白领阶层终于戒掉了“股瘾”。(注:新商报2007年4月22日第16版。)

至于曾经出现过严重泡沫经济的日本,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上班族大量炒股的现象。1998―2000年,笔者在日本讲学和访问研究期间,曾特意进行过不下100人的谈话调查,得到的答案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没有人炒股,工作时间和我国一样自由的大学教师,表示自己炒过股的人也只为5%左右。日本在职人员之所以参与股市者甚少,其原因是他们深知股市是投机者的天堂,个人不是机构投资者和职业股民的对手。

相比之下,我国由于管理落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虽然多次精简机构和裁减冗员,但人浮于事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以至于一些人炒股到“下午3点才意犹未尽地开始工作,剩下2小时就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注:新文化报・新文化网,2007年4月23日。)。我国之所以出现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族炒股的严重事态,与股市的倡导者、领导者们要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样地迅速发展股市的强烈愿望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金融商品少,群众投资意识差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股票市场无疑是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过分地急于求成,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炒股也采取了欢迎和鼓励的态度,有人甚至公然为全民炒股叫好,说全民炒股“是天大的好事”。其次,2001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的若干规定,虽然明确禁止“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利用工作时间和办公设施买卖股票”,但各级党政部门对工作人员上班炒股大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更有甚者,一些单位领导炒股带动了下级炒股,领导心系股市管不了员工的工作纪律,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二、全民炒股热和上班族炒股风使股市泡沫走向崩溃

自我国股票市场开业以来,股市泡沫就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股市牛市时大家都发财,人人都喜气洋洋;股市熊市时大家都赔钱,人人都垂头丧气。因此,凡是预言股市牛市的利好消息,都令广大股民欢心鼓舞,博得了广大股民的齐声喝彩;凡是警告股市泡沫的分析和劝告,都引起了广大股民的恐慌和愤怒,遭到了广大股民的群起抨击。例如,吴敬琏在2001年初说“股市泡沫经济、全民炒股不正常,股价市盈率高”,就曾引起股市动荡,令广大股民强烈不满。厉以宁等五位经济学家为保卫来之不易的股市,甚至联合质疑吴敬琏。成思危在2006年12月说“股市有泡沫”,也引起了股市动荡,惹来了一片非议之声。

那么,2000年前的股市泡沫是怎样崩溃的呢?毫无疑问,那次股市泡沫崩溃从根本上说是股市泡沫已经达到了即将崩溃的程度的结果。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经济发展形势好的时候,上市企业经营收益增加进而股票分红增加,股票升值是正常的必然的现象。然而,如果股票升值的幅度太大,含水过多,就会形成股市泡沫。股票价格变动是由股票市场上股票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正常的供给需求关系不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异常变动,只有供给需求关系的异常变化,才会引起股市泡沫。引起股票供给需求关系异常变化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股市投机却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股市泡沫是否达到了即将崩溃的程度,一是看股票价格是否达到了异常升值的程度,二是看股市投机是否达到了非常火暴的程度。从2000年末的情况看,不仅股价升值到了异常的程度,而且股市投机也达到了非常火暴的程度。在股价异常升值方面,2000年上证指数最高为2 126点,比1999年最低的1 048点上升了1倍多。在股市投机方面,2000年涌入股市的资金多达7 000亿元之巨,几乎相当于上市企业筹资总额914亿元的8倍。如此巨额的资金涌入使股票需求大大超过了股票供给,炒买炒卖的股市投机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形成了严重的股市泡沫。更为重要的是,涌入股市的巨额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违规资金,因此,一旦基金黑幕、黑庄恶庄的诈骗活动被揭穿,违规资金仓皇撤市,就造成了股价暴跌,股市泡沫也随之崩溃了。总之,投机资金蜂拥入市酿成了股市泡沫,其仓皇撤退又导致了股市泡沫崩溃。

2006年以来股市牛市中出现的泡沫也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违规资金大量涌入造成的。投机资金见不得阳光,一有风吹草动便急忙撤出,这乃是引发2007年初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就一般情况而言,在股市牛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对中国股市来说,在股票供给需求关系不平衡,股票供给大大小于股票需求的情况下,投机资金兴风作浪很容易使股市泡沫超出正常的范围,动辄使股市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

可见,2000年前的股市泡沫并非是因为吴敬琏的一句话造成的,而是股市泡沫确实达到了一捅就破的程度;2006年末成思危警告股市泡沫引起股市动荡而未导致股市泡沫崩溃,乃是因为股市泡沫在全民炒股的支持下正在发展之中,还没有达到一捅就破的程度。在股市泡沫没有达到崩溃的程度之前,任何什么人的一句话虽然会引起股市的动荡,却不至于导致股市崩溃。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不是在温室中成长的。对股市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是正常的,没有议论才是不正常的。如果任何什么人的一句话就造成了股市崩溃,那说明股市也太弱不禁风了,股市泡沫真的达到快要崩溃的程度了。

需要提醒的是:除投机资金外,中国股市还有一张一捅就破的窗户纸,这就是全民炒股。中国股市自建立之日起,就不断刮起全民炒股之风,而且,每当股市出现强劲的大盘牛市时,全民炒股之风就刮得更厉害,这次也不例外。更为重要的是,上班族炒股已成为全民炒股的主旋律,工作时间炒股已被讥讽为中国员工的“福利”。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两大缺陷加剧了股市泡沫的发展

在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资产价格上升过快的泡沫现象。不过,与房地产价格长期上升、涨跌幅度较小相比,股票价格可说是大起大落,大幅度攀升和跳水的场面往往令人触目惊心。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与房地产市场相比,股票市场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上市企业少,股票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全民炒股使股票需求异常增大,投机更为严重。

房地产价格之所以在没有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稳定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住房供给充足,一直是买方市场。现在,全国不仅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有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卖房子,而且中小城市乃至小城镇也都有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卖房子。由于全国到处卖房子,住房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再加上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房地产市场虽然也出现过“炒房团”等的投机,造成了房价过快上涨,但与股市相比,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过于严重的泡沫,更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崩溃的局面。

相比之下,股票市场之所以动辄出现大盘大起大落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股票供给不足,与一直是卖方市场有关。现在,全国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只有1 460家,只占全国股份公司总数的1/10左右。在上市企业少的情况下,刚开始2/3的国有股不流通,使市场流通的股票更少。现在,经过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实现了股票的全流通,但由于上市企业增加缓慢,因此与投资需求相比,股票供给不足的局面一直也没有根本改观。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看,其股票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仅大多数股份公司都已上市,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中一些新兴的风险投资企业也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因此,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就像我国到处都在卖房子一样,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卖股票,一些风险投资企业也卖股票,股票供给和股票需求大体平衡,都不存在股票卖方市场的现象。

在我国上市企业少的情况下,随着居民储蓄迅速增大,投资能力迅速提高,股票供给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以全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为例,2007年3月,全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为176 881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2000年1月60 242亿元的2.94倍。这意味着与2000年以前相比,全国人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购买力和投资能力已非同日而语了。以此为背景,只要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还出现泡沫现象,那么,股票市场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动辄出现泡沫膨胀严重的局面,也就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了。

在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之所以出现房地产泡沫,是因为出现了房地产投机,其主要表现,就是在土地和房屋长期升值的趋势下,一部分房地产商套购土地并不是为了开发,而是为了炒地皮,从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中牟取暴利;一部分单位和个人购置房屋不是为了长期地使用和居住,而是为了炒房产,从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中获取丰厚的投资收入。尽管如此,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房地产商购买土地后进行了房地产开发,大多数单位和个人购置房屋后用于了长期的使用和居住,无论是土地的转手率还是房屋的转手率,都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正常的水平,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对于房地产投机,国家通过加强土地的审批和管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提高土地和房屋转卖的税率,增加解困廉价商品房的建设等宏观调控措施,能够给予有效的打击,从而控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相比之下,股票市场不仅投机严重,而且在政策上很难控制。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中国,炒股已成为股票投资或股市投机的代名词。换言之,与房地产市场主要是为了开发、为了使用和居住而进行房地产投资相比,股票市场的投资并不是为了长期地保存股票或对企业持股,而是为了股票的迅速转手,即为卖而买。因此,股票频繁转手的炒买炒卖就成了股票市场司空见惯的现象,炒买炒卖越是火暴,股票市场就越是兴旺,出现大盘牛市;一旦炒买炒卖不起来,股票市场就陷入萧条,出现大盘熊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之所以动辄出现严重的股市泡沫,就是因为在股票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迅速掀起了全民炒股的热潮,从而使股票的需求异常增大,以至于壳资源和垃圾股都成了炒作的对象。所谓全民炒股,从字面解释,就是所有的国民都参与炒股,也就是人人参与炒股。全民炒股鼓吹者把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作为样板,说发达国家都是全民炒股。例如,他们一再说发达国家的股民一般占总人口的30%―40%,美国占50%。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每个家庭的平均人口为2.6―3.0人,其中美国1993年为2.6人,日本2000年为2.7人。由此计算,发达国家与股市有关的人口一般占总人口的78%―120%,其中美国相当于总人口的130%。他们的说法之所以产生这种荒谬的结果,无疑是他们无视基本的统计数据,刻意地把股东说成股民,把持股混淆为炒股的必然结果。现在,我国股市在很多方面都向发达国家学习特别是向美国看齐,因此,全民炒股鼓吹者做这种宣传的目的,无非是号召全国人民都来炒股,希望中国的股民人口比率也要达到发达国家乃至美国那样高的水平。

由于全民炒股鼓吹者的理想是全民炒股,所以他们发展中国股市的指导思想,就是号召全国人民都来炒股,并且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为名,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参与股市炒股的人越多越好。于是,无论是有炒股条件的人还是没有炒股条件的人,无论是职业炒股的人还是在职炒股的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小学生,只要有居民身份证,他们就统统欢迎开户炒股。国家曾经做出的“处级以上干部不准炒股”的规定,也被他们斥之为“荒唐的规定”并要求取消。在全民炒股受到批判的情况下,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口头上也说“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但满脑子欢迎所有人炒股的指导思想并没有什么丝毫的改变。由此,2000年出现了6 000万开户投资者、2007年出现了1亿开户投资者狂炒1 000多家上市企业股票的热闹场面。虽说现有的开户投资者中只有5 000万左右的活跃股民,但平均20天左右的股票转手率,却使我国股票市场的炒买炒卖即股市投机盛行到了发达国家未曾有过的狂热程度。与此同时,我国股市泡沫也逐渐达到了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的程度。

四、消除我国股市泡沫根本出路

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两大缺陷,为从根本上消除股市泡沫,既要从扩大股票供给入手,改变股市卖方市场的局面,又要从遏制全民炒股入手,缓解股票需求异常增大的状态。为此,一要建立地方证券市场,增加上市企业,二要严肃八小时工作纪律,杜绝上班炒股。

根据新生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尝试,我国先在上海和深圳建立证券交易所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仅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少省、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企业数量都相当于世界上一些中等偏上的国家,都应该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现在,我国改制后的股份公司已不下一万家,其中仅工业部门的股份公司就有七八千家之多,另外,高新技术领域还有为数更多的风险投资企业。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上千家股份制企业希望上市,但每年能获准上市的企业却不足一百家,有的年份只上市一二十家。至于很多人一直呼吁的创业板市场,至今也未能建立起来。上市企业少,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是一个少数上市企业垄断股票市场资本筹措权的市场。根据市场经济规则,所有企业都有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平等权利,只要符合上市的条件,所有股份公司都应该有上市的资格。因此,先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一部分经济中心城市建立地方证券交易所已是大势所趋的必然选择了。在逐步建立地方证券交易所的过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要继续向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中心、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和地方性证券交易所同时发展、各有分工、互相配合的证券市场体系。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要接纳全国性企业和各产业骨干龙头企业上市,各地方证券交易所主要接纳地方性企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企业上市。地方证券交易所建立以后,要鼓励上证、深证的现有上市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向全国性企业的方向发展,不能发展为全国性企业的,可转到其所在地的地方证券交易所上市。与此同时,地方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企业经过若干年发展,成为全国性企业或有关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后,也可以转到上证和深证上市。这样,既能逐步增大股票发行量,改变股票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又能促进上市企业的公平竞争,可谓一举两得。

在地方证券市场一时难以建立,上市企业一时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必须控制股票的过大需求。为此,在我国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族炒股现已达到了相当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必须尽快改变全民炒股的舆论导向和片面宣传,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正面引导,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族炒股的严重危害,自觉地与全民炒股诀别,爱岗敬业,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精简机构,裁减过剩人员,加强管理,严肃八小时工作纪律,彻底杜绝上班炒股现象。为保护大多数人的股市投资热情,要鼓励在职人员像发达国家员工那样对自己就职的企业或者对自己身边的、自己熟悉的企业长期持股,做企业的稳定股东;如果希望从股市获利,则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委托理财的渠道,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到银行等窗口购买各种投资基金。至于一部分人继续热衷于股市,则可以允许其辞职去做堂堂正正的职业股民。

On China Stock Mania and Stock Bubbles

LIU Chang-li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

炒股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股市 大学生 投资 实证研究

一、引言

中国的股市在经历过2006年的牛市以及2008年至今的熊市等一系列起起伏伏后,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投身股市早已不是新鲜事。尤其是经管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偏好和兴趣导向,投身股市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但是,作为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心智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一个群体,对于大学生投身股市应持的态度,引起社会机构、学术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炒股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以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遍及杭城,涉及杭城8所高校,调查时间是20012年12月16日一2013年1月5日,以了解在杭在校大学生的炒股现状,分析他们炒股的特点和动机。

参加此次调查的共有2800人。实际有效人数为2426人。全部问卷由实地编辑进行现场初步编辑,笔者进行二次编辑,将所有问卷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以此问卷上的总数据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分析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三、在校大学生炒股的特点

1.大学生炒股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有少数大学生热衷于炒股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研有效人数2436人的范围内,有197个大学生正在炒股并密切关注股市的行情和走势,占总人数的8.09%,从此次调查的数据来看,热衷于炒股的大学生比例并不是特别大,为8.09%。

2.大学生炒股和专业以及性别的联系在校大学生炒股存在着性别以及所学专业的差异。

根据此次调查,男生中正在炒股、曾经炒过股或是有意投身股市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67.37%。根据分析,大学时代是从学生向逐步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而男生更易于在这个时期固化自己的社会角色特点,形成自己独立的经济决策,并且男生的进行冒险行为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股市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也易使男生产生投身股市的想法。此外,大学生所修的专业也对其炒股行为有着密切的影响。从院校方面来看,财经类院校的比例远远多于其他高校,其中浙江财经学院的炒股比例为18.93%,为此次调查中炒股大学生比例最高的的高校。而经管专业的大学生炒股比例为19.13%。显然,财经类院校或者经管专业的大学生更加容易接近股票并且接收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因此更加趋向于炒股。

3.大学生炒股的资金承受能力较弱。

根据此次调查,从大学生炒股的资金来源看,37.45%的大学生来自于自己的储蓄以及兼职得到的资金,24.34%的大学生来自于父母的资金资助,21.83%的大学生来自于生活费以及学费,剩下的16.38%的大学生表示有其他来源。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大学生用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来进行炒股,这使他们背负炒股盈亏之外很多的社会风险,并不是一种理智的投资方式,一旦炒股发生损失,这部分大学生的还款能力也较为羸弱。

另外一个方面,大学生的投入资金总量有限,69.4%的大学生投入不足3000元,而资金3000元到5000元的大学生占到了19.4%,而大于5000元的大学生只占到了11.2%。由此可知,大学生炒股的资金投入少,资金渠道单一,这受到大学生群特征的客观因素影响,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资金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资金投入能力较弱。

4.大学生炒股较为理性。

由调查结果及分析可知,大学生对炒股所持态度较为客观,从大学生股民所在专业、形式方法、炒股做占用的时间、情绪控制等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具备炒股所应具备的基本理性。

三、结论

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应当对自己所做的行为有着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是否炒股的问题上应多加思考,明白自己的炒股目的,充分评估自己的承受风险能力以及努力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如果想在并不稳定的股市中有所作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管大学生选不选择进入股市,都应当明白学生的第一任务是学习,尤其是经管专业的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不仅是进入股市的前提,也是自身职业规划的基础。

在股市起伏不定的今天,除了大学生自身的调节,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引导同样非常重要,它们需要导向大学生形成一种思维,那就是炒股更多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自律、果断、谦逊、独立。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学习到所需的技能且在实践上获得实践经验和成果,适时抽离股市。(作者单位:1.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青年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福建省委

生活与健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大经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