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范文第1篇

【经典的重阳节敬老对联汇总】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延寿;

登高。

相传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据《西京杂记》载,汉初已有此风俗,若推溯其源,其来可能更久。至于重阳登高,据说始自东汉,为名术士费长房所传的重阳祛祟法门。此联并举重阳节的这两大习俗,简介精炼而意蕴完足,自是佳对。

黄花宴;

红叶诗。

黄花,指菊花。重阳有赏菊的传统,独乐不如众乐,人们自当与亲与友,推杯送盏,同此赏心乐事。这是秋花带给人的欢乐。秋叶似乎并不逊之,因为它能传达爱意。据传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拾得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简放宫女,赐百官司吏,卢渥得一人,正为叶上题诗者。红叶对黄花,工稳之外,意味深长,令人击节赞叹。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三三,指三月三,魏晋以来又将此日视为“上巳节”,陌上踏青,曲水流觞,临水赋诗,是此日习俗。九九,即为九月九。三、九,皆为阳数。三月三,传说为王母开蟠桃会的日子;九月九,谐音“久久”,古人视之为吉利喜庆的日子。这自然与所谓“毒月恶日”的端午节有天壤之别,所以联中用“令节”、“芳辰”,实在是人们观念的真实写照,并非虚饰之辞。“三三”、“九九”,“令辰”、“芳节”,属小类工对。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凤岭,又名望楚山,在襄樊境内,西晋名臣刘弘与山简都曾于此处重阳宴赏。“龙山落冠”乃东晋人孟嘉的故事。孟嘉是东晋名臣桓温的参军,为人温和雅正,颇受推重。某年重阳,桓温设宴,僚属共游龙山,孟嘉衣帽应风飘落而不自知。桓温命左右勿言,欲知其何以处之。待孟嘉如厕,命孙盛作嘲讽之文,并将文章与落帽同置于孟嘉坐处。孟嘉返还其处,见此文此帽,并无尴尬之容,笑索纸笔,作文答复,一挥而就,其辞甚优美。此则故事自然是在赞佩这位孟参军既风度翩然又才思敏捷。晋世多名士,山简与孟嘉也在其列,此联似乎颇钟情于其辈的风度。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上联颇有鉴湖女侠秋瑾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意思,同时又可见“满城风雨近重阳”的况味(见后二联),总之无非说些惹人烦忧之事。下联反之,乃推杯送盏,及时行乐之意。一正一反,不惟重阳如此,一年三百六十日皆如此。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上联点化了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上联是关于陶渊明的典故。陶氏九月九日无酒可饮,对菊遣怀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乃王弘来送酒,遂把盏痛饮。下联是关于刘禹锡的典故。刘氏作《九日》诗,本想用“糕”字,由于五经之中并无此字,遂罢而不作。宋人宋祁曾作诗嘲之,其中有句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另外,“糕”与“高”谐音,“题高”也可指重阳节登高赋诗之意。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联事关孟嘉,下联事关王弘,前已言之。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上联言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言庾亮。《世说新语·容止》载,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此联本为元代文学家马祖常的诗句。马氏《石田山居》八首之最末一首曰:“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朋辈如相觅,休嗔礼法疏。”平仄相谐,对仗工稳,心绪清旷者多喜此联。

孰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上联事关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点化黄巢的《不第后赐菊》,其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联妙在两个字:“孰”与“徒”。一“孰”字尽显了满腔豪气,当仁不让的情怀隐然可见。至于“徒”字则讥讽了浮华虚饰之徒。两联对仗工稳,意绪相反相成,颇为不易。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日风雨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句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上联用之。下联用著名的“一句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此事想来不禁令人唏嘘。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用毛泽东《采桑子》词,其词云:“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据传此为钦天监曾用楹联,其旨在占物候。此联的意思如下:如果夏至恰为酉日,则三伏酷热;若重阳适为戊日,则冬天无雨雪。用物占入联,别有一番新意,且对仗十分工整,乃佳对。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孟生,即孟嘉。由于陶渊明喜菊,归隐时正在秋季,且重阳有“白衣送酒”的故事,是以陶氏成了重阳对联中的家常菜。“孟嘉落帽”之事,也在重阳发生,故而讲求用典的文人,也多未曾放过他。故而以陶孟二人为主料的对联众多,一般是“大同”而“小异”。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此联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重阳节又名老人节。菊花酒,此酒有延寿的作用。是以“菊花酒”对“老年节”,合于情理。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参军,还是那位孟嘉孟参军。乌帽,依然是孟嘉的帽子。白衣,谓王弘;处士,谓陶渊明。不论“凌风”落帽,还是重阳“送酒”,“举止”都绝对“风流”。虽然又是以陶孟二人为主角的对联,长处在于简洁凝练,节奏明快。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依然出自“满城风雨近重阳”。“败兴”的绝非“风雨”,而是催租客。诗情虽浓,无奈囊中空虚,可悲可叹!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王勃《滕王阁序》云:“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盖其文作于秋,此联遂用之。下联用曲江宴会的典故。盖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延袭此传统,称闻喜宴。此处泛用此举于秋闱告捷者。明清科举时,乡试在仲秋,称为秋诗,放榜近于重阳,故此联用之。此联对举凝练简洁,铿锵有声,实属佳对。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射,六艺之一。《礼记·月令》曰;“是月(季秋)也,天子乃教于田猎。”由于其发生于九月,故而上联用之。至于读经多在农闲之时,秋收之后良佳。天高地爽,形容秋日气温之清爽。上联紧切季秋。下联专写重阳节。一大一小,对仗工整。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范文第2篇

孟戏的社会、历史价值

广昌县曾、刘两家演出“孟戏”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深深地融入百姓生存和发展的血液之中。每年春节在当地的演出具有家族性质,并且有“出帅”和“请神”的仪式。曾家孟戏连演两夜共64出,刘家孟戏连演三夜共70出。每当孟戏开演的时候,人群会不时的增加,并且和台上孟戏演出的氛围融于一体,这种和谐氛围是在自然欢乐的环境中延续下来的。曾家孟戏班有着严格的家族规定,要求“传内不传外”,剧本、唱腔和曲牌都不能修改,经过500多年的历史,还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对发现民族音乐的最初形式的贡献无疑是有目共睹的。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上看,孟戏流传至今能够保持演出的传统,本身就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

孟戏之“海盐遗音”说

孟戏是古老的中国戏曲,属于曲牌体。据老艺人讲孟戏在演出时通常只有打击乐,最初没有帮腔,到后来又加上了帮腔。从孟戏高腔与海盐腔相对应的某些音乐特点上看出可能存有海盐腔的遗音。

证据一:海盐腔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源于浙江的海盐县。最先流行于浙江嘉兴、湖州、温州和台州等地,后来与弋阳腔同时风行于大江南北。海盐腔对弋阳腔和昆山腔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海盐腔进入江西是嘉靖末期,由宜黄人大司马谭纶从浙江带来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写道:“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调绝,变以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闻而恶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刘家孟戏形成的年代基本上是谭纶把海盐腔带回宜黄的那个时期,传授刘家孟戏的宋子明师傅是从临川请来的。所以说孟戏高腔中有海盐腔的遗音是有可能的。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范文第3篇

浙派语文新星,“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研能手和教学能手,临海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临海市教学能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封面人物,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研》封面人物,第一届“语参杯”全国百佳语文教师获得者,陕西师大《学子读写》专栏推介名师。

语文教学包含实用、审美、教育等多重功能,并且这些功能常常合为一体,并非割裂存在,教学中应该将之有机结合。具体到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也应如此。然而,当下的说明文教学普遍侧重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与应试密切相关的实用的落实,而忽略了说明文在培养审美、发展智力等方面所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文的落实。造成这一原因既有说明文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更是师生被说明文应试的杠杆所掌控的功利性目的使然――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已然是大多数师生教与学的“准则”。这就导致原有的多重功能合一的“立体式”说明文变成了“干瘪式”的应试工具,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如何将说明文的多重功能合一,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语文教学界泰斗于漪老师为我们作了具体生动的典范。于漪老师《晋祠》一课实录由上海师范大学电化科拍摄于1985年,时至今日,已近30年,但于漪老师当时的教学方式、教学言语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使得《晋祠》这一说明文教学融实用、审美、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人文与实用的统一,因之而成为说明文教学的经典案例。虽然过去已近30年,但对当下只重实用,充满功利色彩的说明文教学,依然极具借鉴价值。本文就以于老《晋祠》一课的若干教学镜头为例来探讨说明文教学的“立体感”问题。

【赏析一】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

生(部分):首屈一指。

师:首屈一指(竖起拇指)

“在世界上可以说是――”这看似平淡无奇的稍一停顿,带出来的不只是“首屈一指”这个成语,更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一次调动。在学生说出答案之后,教师的一个“竖起拇指”的动作,更是直指人心,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使其不自觉地产生自豪之情,潜埋下情感教育的因子。如果一开始教师就说:“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看似与实录无多大区别,实则区别大焉:前者灌输,后者引导;前者急急相受,后者水到渠成;前者情感无波,后者情发内心;前者是教师单独的“教”,后者是学生主动的“学”。总之,一个细节,不仅落实了知识,更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为课堂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赏析二】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速度。我不一个一个叫名字了,请挨着次序讲下去。你先说(示意第一排一位学生)。

生1:青岛关。

生2:故宫。

生3:从化温泉。

生4:山西云岗石窟。

生5:西安的大雁塔。

生6:杭州的西湖。

生7:长城。

生8:甘肃的酒泉。

生9:善卷洞。

师:在什么地方?

生9:宜兴。

生10:福建厦门的鼓浪屿。

生11:南翔古猗园。

生12:北京的颐和园。

生13:普陀山的寺庙。

生14:的布达拉宫。

师:好,讲得很响。

生15:河北省的赵州桥。

师:河北省的赵州桥我们什么地方碰到过?

生(部分):课文《中国石拱桥》。

师:对。

生16:太湖。

生17:西安的大雁塔。

师:重复了。

生18:陕西的兵马俑。

生19:安徽滁县的醉翁亭。

师:醉翁亭,我们这学期要学《醉翁亭记》。

生20:承德的避暑山庄。

生21: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

师:岳阳楼,我们这学期还要学《岳阳楼记》。

生22: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生23:庐山的大天池。

生24:洛阳的白马寺。

生25:雁荡山。

师:在什么省?

生25:浙江省。

生26:广西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

生27:河北省保定市的古莲池。

生28:广东肇庆星湖。

生29:广西阳朔。

生30:长白山天池。

生31:济南的大明湖。

生32:扬州的瘦西湖。

生33:北京的天坛。

生34:甘肃的敦煌。

生35:上海名胜豫园。

生36:的拉萨哲蚌寺。

生37:绍兴的东湖。

生38:北京的卢沟晓月。

师:“卢沟晓月”我们也在课文中碰到过。

生39:西双版纳。

生40:四川的乐山大佛。

生41:宜兴的张公洞。

生42:庐山的花径。

生43:中岳嵩山。

师:中岳嵩山,你还能够说出其他的几个“岳”吗?

生43:能。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师:对不对?

生[部分]:对!

师:记得很熟,好。

……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于漪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名胜古迹,看似平常,实则高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实现了语文教学信息交流、传播知识的目的。于漪老师在上这一课时,旅游不似现在普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似现在丰富。于漪老师引导学生一人说一个古迹,学生所言之景点遍布东南西北,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广大。经过一番简单的交流,让学生在轻松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新的信息。当其中一个学生说到“中岳嵩山”的时候,于老师适时地追问,让该学生说出其他“四岳”,这不仅使之温故旧知,也帮助了其他不了解“五岳”的学生获得了新知。

其次,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听其他同学讲述景点的时候,必然会思索:“我去过哪些地方?我到过的地方中选哪一个讲比较好?哪一个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该用怎样的言语叙述,才能说得比较好?”一系列问题必然牵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三,达到了情感熏陶的作用。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而情感不是空洞的说教、无聊的灌输就能达到的。必须要动其心方能养其德。在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下,各地的名胜古迹不断地回响在学生的耳畔,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山川壮丽,景色优美,听的人,讲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为祖国山河之壮丽、历史人文之悠久而产生了深厚的情怀,心底油然生起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潜滋暗长的情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当学生正沉浸在自豪之情中时,于老师适时地再点燃了一把火:“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初步检阅了一下,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中国名胜词典》(出示书)。大家看,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我国名胜古迹…… ”教室里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没有说教,没有渲染,于老师仅凭着一句点拨的话,一本手中的书,就使学生惊叹之情顿生,自豪之情油然而起。这是语文式的陶冶,不是政治式的说教。它给予了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深的回味。

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却实现了说明文教学的多重功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等方面都获得了提升;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使说明文的教学血肉丰满――工具与人文并重,知识与能力相携,实用与审美相依;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使说明文教学拥有了“立体感”。这一环看似简单,实乃大巧若拙也!

【镜头三】

师:……因此我们查这本词典的时候,在山西省部分可以查到。“晋祠”在这本词典的127页,山西省太原市下的第一个条目就是“晋祠”。我们听写一下。……

(师生听写)

师:现在请同学们校对。我读一遍,不仅校对字,而且要校对标点符号,看看怎样点才正确。……校对好了以后,请同学们做一件工作:这里一共听写了5句,请你把每一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来。标好以后请你们用很快的速度把课文浏览一遍,把条目里介绍的有关内容和文章上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比如说,第一句“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这是“1”,请你看看,与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对应?

在这个环节里,于漪老师设置了“听写”,其功能有二:一是培养学生的听写能力。不管一个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这一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思维和阅读的速度。快速浏览文本,并将之与所听写之内容对照,有的一句话对照文章一段,有的一句话对照文章几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必须高度集中并快速运转。小小的一个“听写”,实际上在践行着对学生“听”的能力和智力的培养。这是一个“立体”的“听”。

【镜头四】

师:……把词典上介绍晋祠的语句和课文《晋祠》对照起来看,你们会发现哪些问题?这是一。其二,二者有哪些不同之处?其三,请你们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呢,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

在这一环节里,于老师设置了一个比较阅读的环节。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

(1)词典上说晋祠是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书上说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数据上有些不对。

(2)两个“三绝”内容不同。

(3)书上是唐槐,而词典上说的是隋槐。

(4)宋代彩塑43尊,而书上是42尊 。

(5)刚才听写下来的一段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殿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而课文第5自然段中讲“这里的水,多、清、静、柔。这些水主要是来自难老泉”,说法有出入,这些水到底是来自难老泉,还是来之于难老、善利二泉呢?

(6)词典和课本上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写晋祠三绝的时候,写作方法是不同的,课文上是先总述,然后再分述,字典是先分述,然后再总述。

(7)词典和课本书写晋祠的语言表达不同,前者以说明为主,后者是说明和描写。

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于老师接着引发学生思考:“词典介绍晋祠跟我们今天要读的这篇课文,不管就内容,就表达方法,就说明顺序,就说明语言来讲,都有不同之处。大家看看,这段话写得好呢,还是这篇文章写得好? ”引导学生明白了文章的写作方式应该根据其写作目的来选择;引导学生明白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因此在阅读时,一个都不能漏;引导学生明白了可以用历史来解答语文问题,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引导学生明白了中国在那么遥远的年代就拥有如此巧夺天工的艺术,让自豪感充盈其心中,情感熏陶自然功成。

总之,这一借助词典的巧妙设计,既让学生明白他们懂得的还少,需要不断求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将阅读的理解及准确度,文章的写作目的与写作方式,思维的敏捷度等多重问题融合于一体,实现了说明文教学的“立体感”。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范文第4篇

根据2011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版)的要求,文言文复习一定要对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逐个落实,加强对文言翻译句子的练习,明确三条要求(信、达、雅),掌握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

【高考回眸】

(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原句: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译句: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2)原句: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译句: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比较“原句”与“译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A.“整”(整理)、“弓”(弓箭)——单音节变为双音节

B.“赐酒”、“入见” ——现在照用的保留

C.“不许”(皇上不允许)——该补的要补上

D.“之”(它,指靶心)——该换的要换掉

【重点难点】

一、翻译下面的句子:

原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译句: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原句: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译句: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请注意“原句”与“译句”中对应的划线词,在翻译的时候都没变,如实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句子翻译的第一种方法:留。

哪些词可以留呢? 主要有官名、人名、年号名、器物名,还有地名、国名、书名、朝代名、典章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二、请翻译句子:

原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句:廉颇是赵国优良的将领。)

原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原句:便可白公姥。(译句:你就可以禀告婆婆。)

原句中划线的词,在翻译的时候都去掉了,这是句子翻译的第二种方法:删。

哪些词可以删呢? 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衬字可以删去。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倒装标志词、句中停顿词、偏义复词的衬字、顺接连词等。

三、请翻译句子:

原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译句: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原句:卒廷见相如。(译句:终于在朝堂上接见蔺相如。)

原句:赢粮而景从。(译句: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

这里划线的词,在翻译的时候都替换了,这是句子翻译的第三种方法:换。

哪些词需要换呢?怎么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用今义换古词,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等。这是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四、请翻译句子:

原句:甚矣,汝之不惠!(译句:你太不聪明了!)

原句:何陋之有?(译句:有什么简陋呢?)

原句: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译句: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它的山脚下建房居住。)

这里划线的词,在翻译的时候都调整了语序,这是句子翻译的第四种方法:调。

哪些情况需要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翻译时都要按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调整过来。

五、请翻译句子:

原句:触草木,尽死。(译句: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

原句: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译句:项伯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告诉了他。)

我们发现“译句”都在“原句”的基础上增补了词语,这是句子翻译的第五种方法:补。不补可以吗?不行,因为句子不通顺或意思不明白。什么情况需要补?古汉语中省略(主要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兼语、省介词)或表达过于简单的地方,今译时都要作适当的增补。

六、请翻译句子:

原句: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句: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

这里划线的词,在翻译的时候都完全改变了字面的意思,这是句子翻译的第六种方法:变。哪些情况需要变呢?文言文在直译不能完成时,需要变,只有“变“才能“通”,也就是所谓的“意译”。它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像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往往要意译,如:

A.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仍然直挺挺地躺着,长时间地愁苦不堪。)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要译成“精锐的部队”)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代指音乐)

D.刎颈之交。(能以生死相托的朋友。)

【两个原则】

上面说的这六种方法,其实就是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

1.字字落实——不遗漏,不多余,不歪曲。(留、删、换)

2.文从句顺——要合理,要通顺,要明白。(调、补、变)

抓住了这两个原则,也就抓住了“到点”(得分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到位”(字字落实到位、句序调整到位、省略补充到位、通顺流畅到位),也就符合了“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明白)、“雅”(生动优美)。

【做题步骤】

联系上下文,通晓句意——看句式特点,寻找入口——用六种方法,字字落实——查信达雅,整合表达。

【精品练习】

用已学的六种方法,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4.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重阳节的经典名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 菊花 意象

菊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从此,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首诗中,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将菊花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据载,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一直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杜甫的《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作。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为脍炙人口。这三句用西风吹卷帘幕,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语言清丽高雅,文雅优美。

三、志士的坚贞高洁

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中,菊花此时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

四、勇者的豪情壮志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菊花新的内涵。他曾写过两首有关菊花的诗歌。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军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菊花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与之为伍。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他们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走进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