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第1篇

冯老师说得好,说到底,发展自己,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那么,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

一、积累教学经验,学会反思。

书中指出,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作为老师有必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他说:"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这一公式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同时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反思,他还说过这样的两句话:"课堂没有彩排,每一节课都是现场直播。""永远没有成功的课堂,只有遗憾的课堂。"课堂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成败,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中学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取长补短,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地走向成熟。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有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回出现一些落伍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们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他们太笨,还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呢?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再幼稚的学生,也是有个人思想和感情,有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灵魂。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需要的学生。我想,今天的老师要想做最好的自己,恐怕要拿起书来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那么和我一起读书吧。

三、学会合作,实现双赢。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第2篇

作为重庆市综合高中试点学校,重庆市合川区盐井中学近年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理想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致力于把学校打造成为在重庆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特色示范高中。

一是构建普修课程体系。普修系列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由德育类课程和以高考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评价要求的基础型课程组成,以“班级制”为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基于标准的学习”。学校德育处编写的《成长导航》为学校高中三年系统性的德育提供了指导;各学科基于高效课堂编写的导学案,适合学情与班情,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载体。

二是构建选修课程体系。选修系列课程以“促进个性特长提升”为目标,由非高考科目的各专项课程及拓展型课程组成,以“体育专项化、科技艺术个性化、职业技能兴趣化”走班制为教学组织形式,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兴趣学”。目前,学校依托本校师资,开发了“钓鱼城诗词选读”“峡砚雕刻”“丝竹妙音”“跆拳道”“酒店服务与管理”“生活与物理”等近二十门校本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特长提升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三是构建专修课程体系。专修系列课程以“促进人生志趣形成”为目标,以研究型课程为主,采用“导师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开掘学校教师的专业资源,并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面向未来学”。目前,学校建立了“航模社团”“模拟政协”“三江水资源监测”等十多个社团,积极争取科委、环保局等社会力量的支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第3篇

蒋庆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价”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外语实验学校优秀校长”“连云港市劳动模范”、首批“名校长”等荣誉称号。主持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外国语学校中西文化融通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连云港市重大教学问题研究课题“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2010年荣获全国“十一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基于词典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两项科研成果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年来在《教学与管理》《江苏教育研究》《英语新世纪》《基础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等主流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的两本专著《从融通走向一体》《“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三案选》已由译林出版社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追问:为什么要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心,挥之不去。寻根溯源,这一追问和我学习及工作中印象深刻的几段名言密切相关。

学生时代,对中国古典文学兴趣颇浓。读《学记》时,其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我揣摩:我正在接受的“满堂灌”能“由其诚”“尽其材”吗?如果我做教师,我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呢?

从教以后,有一段时间痴迷《鲁迅全集》。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制度深恶痛疾,对理想之教育满怀期望。先生曾说:“未来之教育,适如其分,发展各个的个性。”先生的话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及我的同事虽然摒弃了“满堂灌”,可对学生的成绩过于在意,这样的教育是鲁迅先生所期待的“适如其分”的“未来之教育”吗?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呢?

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教育大家的经典著作常在案头,他们的教育思想每每在我困于心、衡于虑的时候,给我启发,给我力量,给我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段话唤醒了在我头脑中蛰伏已久的思考,“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思想慢慢成形,逐渐清晰。

2010年,我担任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校长之时,正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之际。纲要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要求。这更坚定了我“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决心。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外国语学校的校情也需要通过“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实现突围。追溯外国语学校的历史,学校前身始建于1978年,在学校成立的30多年中,先后经历了多次的搬迁改建和重组。学校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办学经验不够丰富,办学理念不够清晰,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同时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生源较差,某种程度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如何带领学校走出困境是摆在我面前的现实而又急迫的课题。

布卢姆说:“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我从这句话中还读出来“校长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学校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校”的内涵。由来已久的思考沉淀和当下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契合了。于是,“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办学的突破点、增长点、立足点和着眼点。

当“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这一思想由个人思考上升为学校办学思想的时候,对什么是“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追问自然就变得更深入,更冷静,更理智。基于这一背景,我在全校上下发起了以“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为主题的学习研究活动。通过学习吸纳,大家明白了,“教育”的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是需要通过一定手段,把某种潜于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教育的本质不是给予与改造,而是发现与引领。通过研讨交流,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转变,更多的老师明白了: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生追求,立足为每一位学生打造更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这种与学生发展相契合的教育就是“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更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校本的研训,我们还邀请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来校传经送宝。成老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审视教育的适合性,他认为:教育的适合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关联着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以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他说:“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框架中,应该有它的重要位置。”成老对“适合的教育”理解通透、见解深刻、阐述明晰,让我校教师有了渔人探寻桃花源般的高峰体验――从“仿佛若有光”的期待,到“初极狭”的疑惑,再到“豁然开朗”的惊喜与满足。

成老的讲座也让我获益良多,不但拓展了我的研究视域,还深化了我对“适合的教育”的理解。在讲座中,成老自始至终只提“适合的教育”而未说“最适合的教育”,这让我深受启发。是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适合,只有更适合。校情、学情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只有与时俱进的“更适合孩子的教育”,而没有一劳永逸的“最适合孩子的教育”。而我在心底酝酿了许多年的思想,恰恰是“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

至此,“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已经在我校完成了理论的积淀、认知的准备和思想的动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回首几十年来对“为什么要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追问历程,感觉和静安先生三境界中的第一境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我曾经“独上高楼”,现在有志同道合的同事结伴而行,脚下踏实,心中有底。

求索:怎样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

办教育需要有先进、科学的理念,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如果不能落地生根产生实实在在的办学效益,那么,再好的理念也是百无一用。虚谈废务,这是任何一个务实的管理者都应该深谙的道理。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在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学习讨论并取得共识之后,又发起了以“怎样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为主题的研究实践活动。这一轮的活动,因为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产生显性的效益,所以老师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高。虽然如此,但在任何变革都不会一帆风顺这一铁律面前,我校“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历尽艰辛。好在我对此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我知道,理论往往是针对良构问题提出的,而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的大多是复杂的非良构问题,所以,用我们所获取的原理、概念、规则、方法进行问题转换显然是行不通的。挑战往往就是机遇,经过5年的摸爬滚打,我们已经在实践中创建了“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成体系的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以求完善。以下几个方面便是我们策略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一、创建更适合孩子的学校文化

一流的学校做文化,一流的学校文化哺育出一流的学校。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一所学校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优秀学校文化,才能吸引学生对学校的向往和追求,赢得教师对学校的认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校秉持“做更适合孩子的教育”这一核心理念,立足新常态,顺应新格局,积极践行“尚德・多元”的文化建设理念,以“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为办学目标,坚守“南有南外,北有连外”的办学愿景,弘扬“爱岗敬业,真情奉献,攻坚克难,铸造辉煌”的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精神,不断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不断深化学校文化的内涵。以下便是我们创建的学校文化体系的重要支撑点:

1.“尚德・多元”的文化理念

尚德:尊崇品行,恪守道德。纵观古今,万事以德为先。《三国志》:士有百行,以德为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学校文化则以“尚德”为首,与校训“尚德 守正 笃志 博学”一脉相承,于学校三风(校风:做实做细 求精求新;教风:合作欣赏 优质高效;学风:博学善思 勤奋创造)中落实。

多元:海纳百川、融汇中西,和而不同、多元发展。学校文化传承多元,历经多次合并重组,不同的文化种子在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这片崭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学校文化构成多元,学校文化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学生的需求多元化,国际化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等百花齐放;教师的构成多元化,天南海北的教育精英汇聚一堂;学校文化的载体多元化,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为不同学生的个性解放,多元发展提供平台;学校文化发展多元,秉持学校“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努力“创造更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通过学校多元化办学、学生多样化发展,构建独具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特色与魅力的学校文化体系。

2.“文化穿越时空,教育融通中外”的文化景观

用环境育人,我们正在努力通过丰富的文化景观践行这一教育理念:“开篇”景观书卷上镶嵌着19种语言的“欢迎”字样,蕴含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外国语学校欢迎莘莘学子由此揭开生活新篇章、走进新时代之意;“涌泉”景观借水的灵动照应外国语学校人文、科学教育的灵动,象征教育过程如蕴蓄已久的巨大潜流连绵不断徐徐涌出,昭示了教育的特质与智慧;“三人行”景观以现代主义手法彰显《论语》的儒家文化内涵:教育即“对话”,熔铸智慧,古今中外,殊途同归。“五大文明”雕塑汇聚了世界五大文明精华,追溯新时期人类文明再创造的源泉;“办学场景景观区”的“魔方”雕塑以“后现代主义”的手法直观地展示了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辩证关系;“办学发展景观区”则展示了在网络背景下人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一训三风”寓意深刻,置于校园的醒目之处,时时给人以启迪,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修养;文化标语牌上的名言警句,教室走廊上的名人名言,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育人氛围。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移步换景,处处彰显育人功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创建更适合孩子的学校文化”的良苦用心。

3.“爱岗敬业、真情奉献、攻坚克难、铸造辉煌”的学校精神

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彰显学校办学品位、富有实践意义与深刻内涵的学校精神。“爱岗敬业”即热爱本职工作,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礼记・学记》曰:“敬业乐群。”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因此,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成为我对连外人工作态度的普遍要求,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真情奉献”是指真实诚恳地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曾国藩曾言:“一念不生是谓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真情奉献,是一种真实的爱,是连外人对教育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为学校发展全身心的付出。对每个连外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教育工作当成终身的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教育的乐趣;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善待每一位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智慧,点燃生命。“攻坚克难、铸造辉煌”体现了连外人直面教育改革的挑战,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坚持与坚守,更体现了连外人顺应教育发展的机遇,乐观自信、追求卓越的坚定与坚强。不论前路艰难险阻,始终秉持“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的工作态度,共同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

二、开发更适合孩子的校本课程

1983年,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各有智,智各有异”,不存在哪种智能更重要的问题,它们同等重要。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在教育宏观发展规划层面对学校课程开发作出的明确指示,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引导和保障。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学生主动、生动的全面的发展。在“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校坚持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以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新时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让课程更适合孩子,让师生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人。

为开发和实施更适合孩子的校本课程,我提出了分阶段有重点的研究实践思路:通过理论学习、建构内化,使我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课程意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通过行动研究、验证,发挥教研组团队力量和教师的专长优势,编写校本教材,建立健全课程交互式管理制度和多元化评价制度;通过反思改进,实现经验共享和协同创新,提出建设性改进措施,完善多元化课程体系。

通过网络平台管理课程,是当代课程管理的必然趋势。我在学校推进课程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了自主开发学校课程管理平台的要求。平台的创建和使用,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选课的效率,也为教师和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首先,开课教师登录我校“校本课程选课系统”所开课程相关信息:课程名称、开课教师姓名、开课学生人数、开课时间及课程介绍。其次,学生登录“校本课程选课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对课程信息的了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系统界面里点击“我要报名”,在选课时间结束之前,学生可以自主修改自己的选课信息。第三,学生对开课教师的评价。学生所选课程结束后,学生再次登录“校本课程选课系统,对开课教师进行评价,系统会将学生对开课教师的评价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开课教师可以登录系统后直观地看到学生对自己所开课程的评价情况。

在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经过探索、实践、总结,我们已经形成了多元化交互式立体管理、评价体系。一是对教师的管理、评价。成立校本课程管理、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管理、评价;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采集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信息,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对学生的评价。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采取学分制,开课教师负责教学班学生的考核,并根据学生自评、互评,考核考查成绩,认定学分,报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出勤率未能达到规定课时的80%者,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每位学生3年所学课程的最低学分为6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过程评价体系。

以“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为立足点和着眼点的校本课程建设,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孩子。我们把选择还给了学生,把兴趣还给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能力还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动力增强了,自信心提升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而这些喜人的变化,正是我们“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预期收益。

三、推进更适合孩子的“生・动课堂”

“若把学生的悟性与潜能激发出来,则课堂就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2011年12月,我主持的市重大教学问题研究课题“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我们围绕“倾心让课堂活起来,着力让学生动起来”这一主题,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营造充满智慧与活力的“生・动”课堂。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激发,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初高中连续获得市“教学质量奖”等多项殊荣。

在2012年暑期的干部会上,我发出了二次课改的动员令。在课改调研探索阶段,我主持召开了多次教学研究例会。通过讨论交流,梳理了前几年的课改经验,搭建了新一轮课改框架,完善了“生・动”课堂的理论表述,预设了“生・动”课堂的实施路径。我把我校的课改模式定义为“生・动”课堂,旨在为孩子提供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按我的理解,“生・动”课堂的“生”即以生为本,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充分地相信学生,大胆地解放学生,真诚地关心学生。立足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让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课堂生活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教育、对待学生,最终使学生感到“无厌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生・动”课堂的“动”则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动”是指课堂教学的外显特征,即倾心让学生动起来,着力让课堂活起来;第二层“动”是指课堂教学的内部机制,即建立高效学习力驱动系统,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保障;第三层“动”是指培养个性灵动、中西融通的现代中学生,既体现我校的培养目标,又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为了让我校教师体验课改文化,吸纳课改成果,我分多个批次先后组织教师四百余人次奔赴全国各地的课改名校考察学习。课改的关键在课堂。在进行理论建设和经验借鉴的同时,我校先后举办了十余轮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确保课改顺利推进,我校精心打造了四大配套工程,为课改保驾护航:一是高效全能的学习小组建设工程;二是突出学习指导的导学案制定工程;三是鼓励课改注重创新的评价制度工程;四是青蓝教师结对新老教师共同体发展工程。

我们基于“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课堂改革突破了传统,改变了格局,凝聚了智慧,激活了内需,锻造了队伍,提升了质量。

四、打造更适合孩子的教师团队

2014年世界教师日的主题是“投资教师就是投资未来”,新加坡2014年教育部工作蓝图主题则是“培养我们的教师,构筑国家财富”。由此可见,投资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已成全球性共识。

早在2010年,我便提出“发展学校必须优先发展教师”的办学思想。我认为,发展教师是“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需要,因为“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只有发展教师,才能让教师具备“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能力和觉悟。

为发展教师,我努力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即在学校内部构建和睦、协调、融洽、有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一个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在和谐的氛围中,我们通过“读名著”“拜名师”“访名校”“寻名胜”增长教师的学识魅力;通过“师德”“理念”“语言”“行为”等形象塑造,提升教师的形象魅力,做到“文行并美”“博约兼资”;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为发展教师,我提出了通过职级培养让教师发展从人本走向人文的工作思路。我认为,打造名师团队,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是关键。为此,我从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和建立推动教师发展的机制入手,强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使学校逐步形成了省特级教师、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四级名师培养梯队。

为发展教师,我努力培育学习型、科研型教师组织。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工作,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大对教科研共同体的培育和扶持的力度。为此,我在学校发现并培育了这样一个典型:

自2013年起,学校为一线教师每人每年订阅一份教育教学类刊物。为用好刊物、共享资源,学校初中语文组自发成立“读刊・学刊・用刊”共同体。得知这一消息,我便安排总务处为该共同体配置活动用房,近20位成员互通学术信息、交流学习心得便有了固定的地点。在我的倡议下,“读刊・学刊・用刊”共同体成立伊始,以“读”为起点,以“用”为目标,以“学”为桥梁,逐步打通了“读学用”一体的教研路径。之后,我又建议他们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焦点问题,搜索刊物中的相关资料加以研读,提取可以为我所用的内容进行内化、实验、改造、优化,生成适合校情、学情的语文教学理念、方法、策略。按照这样的路径,共同体成员先后确定了“文言文该教什么、该怎么教”“小说该怎么教”等研究重点,结合学校推行的“生・动课堂”学科建模活动开展研讨活动。

“读―学―用―研―教”的循环、互动让共同体成员开阔了学术视野、增长了研究能力。2014年3月,在我的引导下,该共同体升格为“教学・教研・写作”研修共同体。升格后的共同体,“以教定研,让教有反思,研有方向;以读养研,让读有目标,研有保障”的活动特色更加鲜明,“以研促教,让研有效益,教有把握;以研促写,让研有升华,写有成果”的研修路径更加明晰。

实践证明,这种“读・学・用”一体、“教・研・写”相长的教研方式富有实效。这些实效不但体现在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的快速提升方面,也体现在共同体成员专业成长方面:首先是教学质量大幅攀升;二是专业成长收获颇多,近两年语文教师在实际基本功和优质课比赛中共有8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三是课题、论文硕果累累,近几年,该共同体成员共有18个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立项或结题,共有58篇在核心及主流期刊,另有72篇论文获奖。

有了榜样的示范,其他学科教师也积极行动起来,为把老师们自发的教研热情转化为自觉的教研行动,我又因势利导,安排科研处推出《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学习型组织实施方案》。目前,我校学习型组织的申报和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5年来,我们为“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所做的探索远不止这些。回望走过的求索之路,感慨颇多,既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苦记忆,又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悲壮情怀,像极了静安先生三境界中的第二境。

回馈:“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回望走过的求索之路,我们不仅有艰苦记忆和悲壮情怀,还有丰收的喜悦和自豪。盘点一下,“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研究实践给我们的回馈很多很多:

几年来,我们依托省“高中外语课程基地”,成立了国际化高中外语特色课程开发中心、高中外语国家课程实施中心、国际化高中外语特色课堂教学实施中心、中澳VCE课程国际教育项目中心、中美GAC&ACT课程国际教育项目中心,引进VCE、UEI、《剑桥实境英语》《典范英语》等外语教材十余种,开发校本教材20余种,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1年3月,我校中澳VCE国际教育项目基地正式成立,2013年、2014年两届VCE班学生顺利毕业,所有毕业生均进入澳大利亚知名大学深造。近三年,我校共向国外知名大学输送留学生106名。我申报的《中澳VCE国际教育项目》入选“连云港市基础教育创新创优项目”。我校已接收了来自韩国等国家的11批近500名留学生,近百名外国留学生被我国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

我校艺术课程基地基于学生的需求,相继开发了多种艺术校本课程:以“中国红”为主旋律的剪纸作品焕发出新的艺术光辉,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沙球操”是我校独立研发的韵律操,它集音乐与舞蹈于一体,节奏鲜明、动感强烈,沙球舞动铿锵有力,已成为我校艺体教学的一个品牌;此外,《二十四式陈氏太极拳》《铜管乐》《趣味手工坊》《布玩具》《藏书票》《葫芦丝》《扎染》等校本课程均形成体系,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

我校编排的舞蹈《天鹅》和课本剧《珍贵的教科书》经过层层选拔,双双荣获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舞蹈《天鹅》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在艺术校本课程的推动下,各种艺术社团生机勃勃、硕果累累。“中国红”创意剪纸社团、“满天星”手工坊被评为市“十佳优秀社团”。国家、省市多家媒体对我校的艺术社团进行了系列报道,对我校的艺术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度解读和推介。

连云港市教育局在2013年底至2014年底分别举行了全市中学化学、地理、政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综合实践、物理、生物、思品优秀课评比活动,经过层层选拔,我校有15人获一等奖。在2014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校有2人荣获省一等奖,12人获市一等奖。

近年来,在“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外语教学独树一帜,是“全国首批示范性外语实验学校”和“全国外语教研先进学校”,被省侨办、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被省汉办、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作为全国外语特色学校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外语特色学校研究会年会等大型教学学术活动,组织名师队伍到灌云、赣榆、东海、开发区等周边县区学校送教,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社会事业局、云南省南华县民族中学结为友好帮扶单位,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辐射效应和影响。

学校连年荣获市“教学质量奖”“教学管理特色奖”。学校还先后荣获“省示范初中”“省最具影响力初中学校”“省文明先进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等殊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上所述只是我们获取的回馈的一部分。

从对“创造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追问到求索,本已做好了吃尽千般苦历经万种累的准备,本已做好了“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打算,没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种惊喜,非静安先生三境界中的第三境难以比拟。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第4篇

体育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其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原则

面向全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是只关注于一个学生,而是要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关注整个学生群体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环境,注重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处于弱势的学生也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民主宽松的原则。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中学生正是思想意识形成的阶段,要允许学生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保护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我们看来幼稚荒唐的突发奇想,要有耐心并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

个性发展的原则。我们应该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学生的心灵和他们的面孔一样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所需要的学习体验,都必须以个体的能力、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来决定。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造成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又由于社会活动的多样性的特点,学习感受、体验、经历、认识也有所差异,教师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衡量每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不同个性的良性发展。

交流与合作的原则。社会的未来发展,为人才培养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在不同的环境与人成功地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是新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就是学生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而体育教学本身就应该成为学生交流感情、学习协作的过程,为此,在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上,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主动交流和合作创造条件。

体育教学内容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社会学认为:“凡两人以上具有交互行为和共同关系行为的一群人都可称社会。”体育教学是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群体。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可以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微型社会。几乎所有的练习过程都是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在众多的社会交往中,师生、学生之间的身、心的接触频繁发生,从而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人具有两重性,即人既是有着细胞器官等组织系统的生物人,又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心理人,而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会的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因此,人是离不开社会的,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而体育活动就如同人进入社会环境前的“模拟场”,是对人能力的最好的检验工具。体育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的高量换率,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很有可能今天的尖端科技一夜就被淘汰,知识更是如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不断地培养人的应变能力,使人在社会环境中乐于和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体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的最大表现是运动技术和方式不断追求最佳效用的有序进程。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一般总是根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来!择和使用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同时,为了使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尽快实现,他们必然要不断地创造现在已有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得到最佳的功能和效用。体育活动的内容全面、多样,更显层次性,人都有一个向上的心态,在达不到较高目标时,必须在实践中寻找不足、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措施,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体现出自我价值。

体育活动能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体育活动能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社会情感和耐挫力。

如何评价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学生竞争意识的强弱;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学生的自信程度,能否正确认识自我。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呢?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间的交往是一种能力。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这种能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社会更需要这种交往能力。中学生年龄较小,且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接触的社会关系较少,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人际交往及相互之间配合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这些集体性活动,最能体现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与小集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教师应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好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体育教学中教学比赛、游戏、保护与帮助等,无不体现出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很容易在这种体育活动中使自己潜移默化地学到与人交往的经验,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相互配合能力,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将会更激烈。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他们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形象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胜负观教育。胜利了,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失败了,要找出原因接受教训,为下一次胜利而努力。要让学生懂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此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胜不骄,败不馁,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强者。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创造性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是个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表现为求新求异,独特的思维、行为方式等。中学生正是培养创造力的有利时机,此时,他们的创造性有了较充分的智力基础,较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抓住此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的培养要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才能达到潜移默化,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体育活动中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徒手操的练习,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编操原则方法,让自己创编动作。又如技巧、武术等让学生自己编成小套路联合等,学生通过思考,锻炼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或多或少存在着“4-2-1”溺爱综合征,一帆风顺的学习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减弱,当他们走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受挫力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心理受挫的影响。要使学生在完成体育动作的时候,除了靠灵敏和善于动脑外,还要靠意志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学生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有意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信,正确认识自我。自信心是在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总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或有的人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心理使他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愿做。这两种情况均属心理不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体育成绩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很活跃, 示范也让他们来做,这些学生往往很自信,精神状态也好。而那些能力差的同学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好意思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观察,有意识地为这些能力差的学生创造展示其优势、特长的机会,由简到难,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同时,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在集体中和大家平等相处。

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造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能力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季浏、胡增荦著:《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季浏:《体育与健康 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徐建群:《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学与管理》,2001(4)。

6.薛雨平:《学校体育课程的社会化取向》,《体育与科学》,2002,23(2)。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第5篇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

从表义上来说,科学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基本逻辑,体现客观现实;发展就是要继承和革新,有所变化,能够反映时代性。而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应用于我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实践,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为本,基本要求就是以我校“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全面深化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学生工作理念创新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校的学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在总结中革故吐新,核心也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国际化轨道,这就必将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去衡量办学水平,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也必将向国际标准转变;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使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灵魂;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高校体制改革,就业方式转换,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加快,学生的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全面创新,而思想是先导,要创新必先更新观念,转换脑筋,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不合适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不切实际的“高、空、虚”的工作理念中解放出来,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推动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工作理念创新的核心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保证学生工作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六个方面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的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依靠和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为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的这一个工作价值目标上。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素质的人才标准观。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创造力将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成为关系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力量,那种“唯文凭、唯分数、唯专业”传统的人才观已不合时宜。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方面,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发掘,训练、强化、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才能,积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新世纪的人才应是能够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实现,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担当使命。

3.树立突出主体、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工作方法观。传统的学生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导,堵而不疏。这种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学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进行需要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调整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通过正面引导、反面惩戒来进行学生的需要

诱导;通过动机激励、过程磨砺、利益驱动来进行学生的需要驱动等等,激发创造学生内在成才动力,从道理上说服学生,让学生弄清是非,权衡利弊,从而使学生正确规范自身行为,确选择调整自身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结构。而教育观念要打破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布局的模式,适当地提倡拉开档次,铺开阶梯,允许有部分人先走上去,另一部分人再扶上来的育人的阶梯原则。

4.树立体现互动性、层次性、整合性的工作体制观。高效的工作体制可以促发主体的工作热情、兴趣,使主体在工作中不断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成为主体不断产生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不竭动力;也可使整个工作群体形成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体制重心的错位,造成协调、服务部门忙于应付具体事物性的工作,而无暇对整个学生工作进行协调与把握;二是体制基层的虚位,学生工作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使整个学生工作活力欠缺,创造力不够;三是体制的整体创造力的空位,造成领导机构、协调部门、基层组织的脱节。面对新世纪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行体制理念的创新,其中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体制的互动性,有利于上层和基层相互激发工作活力与创造力;二是体制的结构层次性,有利于工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三是体制的整合性,有利于局部服务于整体,全局指导、协调局部,发挥整个体制的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上”有“决策层

”,总揽学生工作全局,把握带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大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原则;“中”要有“协调层和监控层”,对学校总体学生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协调和监控;下”要有“责任层和落实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实行工作重心的下移,推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的评价制度,建立竞争机制。这样整个工作网络就会形成一个动态、灵活的高效的“金字塔”型体系。

5.树立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服务内容的科学工作内涵观。教育、管理、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主题,但在新的时期这三大主题的结合方式以及它们三者自身的内涵就存在理念创新的问题。传统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而教育、服务功能被弱化、淡化,使工作一直停留在较低层次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学生人数激增,学分制的推广,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及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等,传统的教育、管理已不合时宜,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学校学生工作要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务型转变,转换工作职能。一是要创新教育内涵理念。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对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界定。而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内涵来说,就是要进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全面成才教育。而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向启发式、引导式、激发创造式的教育转变。二是要创新管理内涵理念。学校学生工作要从传统的以本本上的制度和手中的权力去管理的模式中走出来,注重“导向管理”。管理的内容要从点上的管理到整个层面的深层次管理;管理的对象要从个别管理到抓典型的管理;管理的依据要从校纪校规的管理上升到以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高度层次;管理的手段要变直接管理为主到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变教师管理为主到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总之,就是要从被动式、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式、民主式的管理,从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以教育、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三是要创新服务内涵理念。学校学生工作要从管理型的工作模式走向教育型、服务型的工作模式,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优化校园软硬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全面成才的内在动力。服务的内容要把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合理需要;服务方式要在引进社区管理方式的同时,实现服务最优质化、物质利益的最小化。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改善生活环境,对学生社区进行物业化管理,健全社区功能,构筑集文化、休闲、娱乐、购物、健身为一体的文化社区;提供勤工助学服务,扩大勤工助学的网络与途径,帮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学习服务,指导学生考研、出国、创作发明等;提供就业服务,健全信息网络,加强政策、心理、技术各方面的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