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第1篇

他们之所以认为于勒也是主要人物,原因有三:一是小说的标题就是“我的叔叔于勒”,按照平时的阅读习惯,标题所示人物就是主要人物,如《孔乙已》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已,《范进中举》的主要人物是范进,《老杨同志》主要人物就是老杨。二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没有于勒就没有菲利普夫妇,所以于勒是主要人物。三是关于主人公可以有不同见解,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提倡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对小说题目作用的理解要因文而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题目不在于交待主人公,而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标题不是《于勒》,而要加上“我的叔叔”这样的表示强调的修饰语?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段话:“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里一再重复强调“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为了表达若瑟夫对叔叔于勒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做法的不满。那么标题加上“我的叔叔”,实际上也正是寄托了若瑟夫这种情感。

其次,“于勒的贫富变化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也只能说明,于勒是起了催化剂作用,没有催化剂,物质照样还是要反应的。假如把“我的叔叔于勒”替换成“我的一个由富变贫的姑姑”或“我们的遭受了家庭变故的邻居”,我想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性格特征恐怕不会变。能替换的角色不会是主角,所以,这篇小说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通过于勒贫富的变化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虚荣、势利、贪婪、冷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大量描写来极尽刻画他们的丑态。因此,于勒不过是一个道具和舞台,给他们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和契机。没有于勒,也会有张勒李勒,而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却永远不会变更,正因为如此,课本编者在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我们不难知道,他们肯定是极力讨好、巴结奉迎、想方设法去攀亲。

那么可以这样认为:关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应当是作者极力要表现的那个人物,能充分揭示中心主题的人物,而不应当根据标题来形而上学地判断,当然也不能根据所用笔墨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这一点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就是明证,虽然作者把卢进勇的行踪从开头交待到结尾,所用笔墨也最多,但我们感到最感人的最震撼人心的却是无名战士。作者极力要表现的也就是无名战士,卢进勇只是线索人物,是故事的所见所闻者,相当于扛着摄像机的记者,真正的主人公却是他在拍摄报道的人。主人公的确认应当是在真正读通全文,理解作者表现意图之后才能得出的。 转贴于

再次,小说阅读是要“知人论世”的,要分析作者生活背景和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写作意图。莫泊桑小说的中心主题大多情况下展示的是现实社会人们卑琐的灵魂,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也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小说通过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就是想表达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因此从展示“卑琐灵魂”和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个意图来说,于勒也不是主要人物,他只是一个被动方,是“赶——盼——见——躲”这一系列行为的接受者,所以于勒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主题展示的,能揭示这样主题的只有菲利普夫妇。他们的虚荣、势利、贪婪、冷酷,充分揭示了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就连亲情也是以金钱来衡量的。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第2篇

刘×:我认为于勒虽然沦落到卖牡蛎,沦落成一个穷水手,但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弟弟,尽管克拉丽丝如此霸道、泼辣,尽管是在她的强压下,我还是于心不忍,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亲弟弟沦落成这个样子。虽然于勒以前浪费钱,做过错事,但是,他现在起码知道自力更生了。于是,我不管克拉丽丝是否同意,我一定要认我的亲弟弟——于勒,我要将他领回家,并给他找份工作,让他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熊××:我认为于勒既然在美洲阔绰过一个时期,且能在船上以卖牡蛎为生,说明他有自力更生的能力。若我是克拉丽丝,我就会认他这个弟弟,让他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找份工作,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宗×:我认为后来的于勒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人,毕竟他破产之后,也没有再回来靠他的哥哥嫂嫂一家,他维持了他的自尊。但是,他也选择了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谋事,为的是能见自己的亲人一面,但不指望与他们相认。所以,如果我是菲利普,我不会从心里看不起他,我不一定让他回家,但我会认他。

说实话,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但以上三位同学的答案却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刘×说:“我认为文章中的两封信让人怀疑,但菲利普夫妇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试想,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怎么会有这样怜悯的勇气?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真正解读,怎么会去关注文章中的这些细节?

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实效。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叶澜老师所倡导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是这种境界。同学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的主题是想借于勒的悲惨遭遇来鞭挞资本主义裸的金钱关系。一直以来,对这个主题的阐述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主题呢?

朱永新曾说过,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于是,我在指导预习这篇文章时,先要求学生找出菲利浦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从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接着,我指导学生围绕“盼”字,找一找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快学生就能正确把握主题,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和“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亲情是一种真情,它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自然也会受到冲击,曾几何时,为了“钱”兄弟大打出手;为了“权”父子相残;为了“房”姐妹行同路人。最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菲利普夫妇,你遇到于勒时会怎么做?因此,对上面三位同学的看法我比较认同。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第3篇

一、交流要显示出教师的积极引导效果

课堂交流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手段,之所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就是因为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但是,这种交流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走上知识的彼岸。一位教师教学《阿里山纪行》,师生多次交流,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上是在浅层面上进行。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话。比如,第一,教师告诉学生游记运用移步换景手法,要学生找出具体的句子来。可以倒过来引导:游记层次清晰,请找出具体句子,说说作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还有没有其它手法?第二,教师告诉学生文本语言富有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让学生对应去找相应的语段。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美的语段,再去品读、思考、交流,这样的句子美在哪里,用的是什么方法。第三,教师问学生,游记用歌曲《高山青》连缀首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首尾照应是这篇散文的特色,如果不用《高山青》,看看还有什么其它歌曲更适合?

交流需要引导,但引导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引导应该是“授之以渔”,引导切忌将知识“喂”到学生嘴里。

二、交流要碰撞出独特的个性思维火花

课堂交流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对文本解读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这种对话,如果只是浅尝辄止,表面上的热闹,也许能满足学生一时的好奇心,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单调无聊。如果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碰撞出独特的思维火花来,有了哪怕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但确是“我”的见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对话”这种形式的兴趣都会有增无减。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地参加讨论甚至是辩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采用激励法。激励法能使学生有发言的冲动,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比如,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提问:“小说写哲尔赛岛的旅行,作家安排了‘我’的父母巧遇于勒但又没有见面这一情节。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安排?”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我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来考虑故事的布局。一开始,大家凝神思索,一会儿便私语起来。发言开始了,有学生认为作家现在的布局最合理,有学生觉得可以作些微调,让若瑟夫去认这位亲叔叔,因为若瑟夫有同情心。为了使交流气氛更热烈,我激励大家说:“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同意作家原来的布局,一种是让若瑟夫去认亲叔叔,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关键是我们应该拿出足够分量的理由。谁来打头阵?”两派各抒己见,正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有位学生发言说,应该让于勒直接认出菲利普夫妇。具体可安排成:于勒相认哥嫂,哥嫂冷漠以待,若瑟夫请叔叔一道回家,于勒拒绝。他说,莫泊桑的安排是回避,通过回避来反映世态炎凉,鞭挞嫌贫爱富的金钱关系,但回避法的安排,只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没有对于勒个性进行刻画,如果按照我的安排,于勒认同亲情但又不屈服于金钱的倔强个性可以刻画出来,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会更加入木三分。这位学生刚说完,其个性化的设计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不管这位学生说得对还是错,这样的交流已经撞出创造性思维火花。

激励法的运用需要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富有鼓动性,平平淡淡的语言不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灵感。

三、交流要训练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对口语交际往往不那么重视。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流的素养。”课堂交流是难得的口语交际场所,作为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初中生的突出特征是倾听不够,常常不等对方把话讲完,没弄清对方发言的意图就抢着发言。因此,我在课堂口语交际中主要抓倾听和表达两个方面。关于倾听,我告诉学生,倾听是种艺术,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互相交流的前提。我提出要求:让对方把话说完,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考虑应对的策略。关于表达,我要求做到:注意对象和场合,发言应有个中心,注意发言的条理性,注意语言的得体。这些提法,拓展了学生的立体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话 对话活动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62-01

1 对话概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对话的过程不仅仅是展现学生思考的成果,更是在对话中,学生与教师形成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相互争辩,学生探究文本向教师提出问题,激发教师的灵感,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并在对话中,产生新的问题与思考,实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对话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对话中包含着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进行对话的前提是他的观点是进行自主探究后的结果,不是对教师的复合,也不是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是教师的同声复制。笔者将主要以两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为例,分析、探讨学生学习的对话方式。

2 课堂实录简述与对话分析

本文所选的两篇课堂实录同为《我的叔叔于勒》,执教者分别为余映潮、程红兵。两者均为语文教育界教学显著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们的教学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1 余映潮课堂实录简介与分析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余映潮将板块式、主问题运用其中。本文有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请学生将这篇小说分成两部分,分析每一部分的作用;第二板块是针对文本内容与艺术赏析设计八个小话题;第三板块是总结归纳短篇小说怎样欣赏。

综观余映潮的教学实录,笔者发现余映潮的板块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层层推进,但在这个课堂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生的思维方向全部由每个版块的话题绊住,学生的思考紧紧跟从教师给予的话题,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局限在教师规定的话题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并未及时进行点拨,甚至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所预设的话题中。在这样教学思路中,教师坚持部分预定的目标或程序,学生虽然发言,但是难以确保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地完成问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实现感。

2.2 程红兵课堂教学简介与分析

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程红兵的教学思路分为三步骤:第一个步骤请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第二个步骤是请同学将这些评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三个步骤是进行第二次分类,找出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整篇课文程红兵老师以“评价于勒”为切入口展开了教学,并围绕“评价”请学生进行两次分类,“评价于勒”与两次分类形成教学整体。他抓住这一评价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不仅让学生梳理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正确把握主题,而且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表达观点,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程红兵的课堂中,师生的对话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问题的生成性。问题的的设计者、提出者甚至解决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对话打破了教师权威所制定的教学设计或教学程序,给予自己思想充分思考的机会与空间。

3 学生对话活动的启示

3.1 平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对话中,教师不应该扮演权威角色,而应当扮演引导学生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余映潮与程红兵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独享话语权,课堂不是只见教师的“满堂灌”。教师把话语权让位o学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能够独立、合作地思考,学生充分的参与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让教师成为课堂现场的创新者,加深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平等地位,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不平等,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2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与教师对话,需要学生的智慧,甚至需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出现冲撞、质疑,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有新意的产生。而新意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教学中,教师为了控制教学时间就请学生起来回答,而这些已经思考好的同学基本上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思考较慢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在上述课堂实录中,教师们总是一个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安静等待,学生拥有充分时间与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出答案的学生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将这种喜悦转换成课堂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而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3 教师学会引导对话而不是“主倒”

对话活动是师生知识与技能共同的活动。教师教的内容不是全部输入给学生,也不是暗示性地进行对话,而是点拨式地引导给学生,学生主动地接收教师的知识。有些教师将教学内容有意地带进提问或者回答学生的某一个问题中,设置了一个明确的范围让学生思考,将思考的内容与方向都抛给学生,这样的主导是“主倒”,依然将知识倒给学生,只是换了方式。教师的引导对话,不是对学生进行自己教学预设的引导,而是根据学生课堂活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来进行引导,引导的话语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程红兵教师的引导就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具体的活动而进行的,而且这种生成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成功地使学生主体地完成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第5篇

这篇九年级期末综合测试语文专题复习的文章,是

一、《敬业与乐业》第六、七段(原文略),做1——8题。1、文段中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答:2、作者所谓“人生合理的生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试用自己的话概括。答:3、“业”在文中指“职业”,也指做一件事情。请你说一说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业”?答:4、选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答:5、什么是“敬”?为什么该敬业?答:6、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答:7、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答:8、“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答:二、读《傅雷家书两则》之第一则(原文略),做9——16题。9、傅雷写这封信的目的是10、“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一句与前面对应的句子是( )A.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烦恼或是不安。B.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C.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11、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答:1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并阐述理由。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答:13、赏析下面句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答:14、傅雷告诫儿子,面对消沉苦闷时应怎样做?答:15、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么?答:1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句话的理解。答:三、阅读《故乡》最后三段(原文略),做17——20题。17、选段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18、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文中三个“辛苦”的含义。(1)“辛苦展转”(2)“辛苦麻木”(3)“辛苦恣睢”19、选文中“新的生活”具体指什么样的生活?答:20、“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意义?答:四、读《我的叔叔于勒》第25——36段(原文略),做21——23题。(2010﹒苏州)21、克拉丽丝认出于勒之后,为什么会“哆嗦”?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答:22、选文从“我”的观察角度描写于勒,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23、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终于”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①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答:五、阅读《我的叔叔于勒》42——49段(原文略),做24——27题。24、选文抓住哪些特征描写于勒的外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25、“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26、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27、在给于勒小费这件事上,“我”和父母的态度迥异,请分别谈一谈你对他们的认识。答:六、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3——8段(原文略),做28——30题。28、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B.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C.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D.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29、下面不属于文中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的一项是( )A.有渊博的知识。 B.有天才般的智慧和灵感。C.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D.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0、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指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因此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B.选文第二段的设问,既引发读者思考,又起到过渡的作用。C.选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只要有知识就会有创造力。D.选文列举事例,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创造力。七、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4——8段(原文略),做31——34题。31、寻求第二种答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32、“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句话中的“此”指代什么?答:33、选文第④~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4、在回答“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这个问题时,“有人”的回答和“我”的回答是否完全相同?请作简要分析。答:35、第6段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答:36、依据语段内容,列举出中国学生在如何学习的问题上存在的不足(最少三条)。答:37、从文中找出传统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并说一说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是怎样的。答:38、从文章的论证方法来看,第6~10段和第11~12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九、阅读《谈读书》(原文略),做39——43题。39、选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大意分别是什么?答:40、作者认为一般人读书有哪三种目的?读书中哪三种偏向最常见? 答:41、文章是如何论证“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个论点的?答:42、你认为对于好书、一般的书和比较粗糙的书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阅读方法?答:4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十、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4段(原文略),做44——47题。44、第③段“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中的“单”字有何作用?答:45、阅读第③段文字回答。(1)作者为什么说“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答:(2)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为什么后来也失掉了?答:46、阅读第④段文字回答。(1)文中说“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的原因是什么? 答:(2)本段中提到的几个词语,它们各指什么?新生路: 切实的东西: 渺茫: 玄虚之至:(3)“求神拜佛”导致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答:47、本文驳斥的错误观点是什么?这个错误观点的根据是什么?答:十一、阅读《范进中举》第5段(原文略),做48——55题。48、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中举后竟欢喜得发疯的情节?以下的分析,你认为对的是( )A.主要是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他反常的行动来刻画。B.通过人物的肖像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刻画。C.主要通过夸张的手法,鲜明生动的语言和违反常情的举动来刻画。D.通过人们的反应,运用人物对话来刻画。E.通过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刻画。49、作者对范进发疯的这段描写颇具艺术特色,将范进发疯的丑态写得( )A.一针见血 丝丝入扣 B.入木三分 淋漓尽致C.耐人寻味 鞭辟入里 D.其味无穷 酣畅淋漓50、范进中举发疯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下面的分析哪几项是对的( )A.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可悲可怜。B.过高的奢望必将带来可悲的结果。C.抨击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D.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E.热衷科举,醉心功名的人,其命运是可悲可怜的。51、本文描写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既有爆发力,又有波澜,如果分四层,每一层均用两个字概括,你将怎样概括?请将概括的词语写在下面。答:① ② ③ ④52、文段中描写了众人、老太太、娘子胡氏的对话,他们的对话都是围绕范进发疯而展开的,但是他们的语言是有区别的,请举例说说他们不同的语言特点。答:53、原文中说:“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作者要说的仅仅是“痰迷了心窍”吗?答:54、文段中有些句子从侧面烘托了范进发疯的丑态,请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是怎样烘托的。答:55、文段对范进发疯时的丑态进行了漫画式的“丑化”,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丑化”的。答:附:参考答案一、《敬业与乐业》1、是从生存需要(为生活而劳动)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的角度来论证的。2、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并对所做之事充满敬意,进而发现乐趣。3、对于学生来说,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当中,就是敬业,专注方可心静,才会日有所进,取得成就。4、我们要敬业。5、“凡做一件事——一点不旁骛。”“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6、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7、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方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8、示例:看大门的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忱的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二、《傅雷家书两则》9、安慰精神消沉的儿子,告诉儿子正确面对失败,保持心理平衡,冷静分析。10、B 11、知识渊博、情感丰富、考虑周全12、不能。因为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逻辑顺序来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先安慰他,再去鼓励。如果颠倒顺序就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逻辑顺序。 13、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论述了一个人心理平衡的重要性。 14、(1)应该对所遭遇的挫折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2)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15、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多夫一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分析所面对的一切。 16、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深刻的人生感悟告诉儿子:要学会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不要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这样才能变得坚强起来。三、《故乡》17、追求新生活,要为新的生活去奋斗18、奔波、劳碌 辛勤、劳苦 挖空心思、残害人民19、指没有剥削压迫、平等自由、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生活。20、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充满了哲理。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快跑,就会迎来新生活。四、《我的叔叔于勒》21、(1)发财梦破灭,她极度沮丧和痛苦。(2)害怕于勒又要回来“吃”他们了,让她恐惧得直“哆嗦”。22、(1)显的客观、真实。(2)表现出“我”对于勒的同情。“端详”一词表明,“我”对于勒的观察是仔细的,因为“我”已经知道于勒可能就是自己的叔叔;“我”用心观察于勒,发现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同情之心油然而生。23、①菲利普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只得东拉西扯,但又急于想转入正题,“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急迫,从中表现出他的虚伪与无情。②闰土见了我满心欢喜,很多的话欲言又止。但是,生活的“凄凉”和彼此身份的差异使他感受到了与“我”的隔膜,对“我”的称呼最终变成了“老爷”。“终于”表现了他内心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五、《我的叔叔于勒》24、主要抓住手和脸的局部特征;突出于勒生活窘迫,处境艰难。25、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与不满。26、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27、表现出“我”的单纯、善良和富于同情心;表现菲利普一家经济拮据;表现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自私、势利和无情。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8、B 29、B 30、C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1、创造性的思维32、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3、举例论证 更有力地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4、并不完全相同。“有人”的回答强调知识的积累,而“我”的看法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5、总起下文36、①偏理论轻实验,偏抽象思维轻视实际操作;②重教师指导而缺乏主见;③重闭门读书轻放眼社会生活。37、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要求我们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而且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有眼光、勇气和毅力。38、两部分分别用讲道理的方法和举生动事例的方法来论证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九、《谈读书》39、第一层阐述读书的目的;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正确方法;第三层阐述读书的作用。40、三种目的:读书能够怡情,能够傅彩,能够长才。三种偏向:存心诘难作者,全信书上所言,只为寻章摘句。41、运用了排比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42、好书须全读,读时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一般的书可大体涉猎;粗糙的书可只读其部分,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43、略。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4、这个“单”字表明,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人,只是一部分,与下边论证“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相呼应。45、(1)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2)对国联失望了。46、(1)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2)相信自己 信“地”和“物” 信国联 求神拜佛(3)令人更长久地麻醉着自己4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两年以前„„”“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是既不夸自己„„怀古伤今了”。十一、《范进中举》48、AC 49、B 50、CD51、昏厥 疯跑 跌倒 上集52、众人与家人心情不同,众人比较冷静理智,能判断事实,帮忙想办法,所以众邻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家人则是恐惧担忧。老太太和胡氏的语言又有区别,老太太年龄大,所以只是“哭道”悲叹命苦;而胡氏在众人面前则比较克制,考虑的是怎样治病,所以胡氏说:“却是如何是好?”53、“迷了心窍”的不仅仅是痰,更是科举制度使读书人迷了心窍,功名利禄将读书人愚弄得既可怜又可笑。54、用老太太的慌张来烘托范进的昏厥怕人;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55、“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