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砌体实训总结

砌体实训总结

砌体实训总结

砌体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最近,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成为了湖南省知名的中职学校。在2015年8月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上,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学生邹彬凭借扎实的功底与稳定的发挥,荣获该项目优胜奖。“小砌匠”邹彬之所以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奖,与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培育人才、多年对学校品牌的打造密不可分。在校长蒋必祥的带领下,学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南省重点技工院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这所培育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学校,有着怎样独到的“独家秘诀”呢?

“精耕细作”,打造湖南省中职第一质量与品牌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学生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与校长蒋必祥当初“精耕细作”重点发展特色专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原是中建五局子弟学校的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曾经经历过一段“灰色时光”。2003年12月,蒋必祥“临危受命”接任校长,他首先想到的是要重塑学校的品牌。“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自己的特长。”蒋必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中建五局做了35年的建筑行业,搞建筑我们要有信心!”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在专业设置上,精心打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特色品牌,同时让中建五局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蒋必祥向企业反复灌输“学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课程对接岗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蒋必祥坚持定位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敬业诚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行业施工一线专门岗位人才”。

准确的定位为学校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从2006年起,学校招生开始呈现火爆局面,招生工作连续6年出现“一席难求”的喜人局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家长、企业对学校的评价满意率为95%。2012年,蒋必祥校长荣获湖南省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尽管近几年长沙中职学校数量减少,但高水平的中职学校数量却在增多。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用世界技能大赛成绩证明了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两个特色专业的品牌实力。

理实并重,在实践中磨砺真英雄

一次偶然的比赛,改变了邹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他的获奖,与学校对大赛的重视密不可分。对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长沙建筑工程学校非常重视,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准备。

在比赛中磨砺学生的羽翼。学校为了培养人才,曾经在校内组织过多场的比赛。校长蒋必祥坦言:“作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职学校,土建类专业一直是本校的拳头专业,更是省级精品专业。自2009年以来,本校学生已连续5年代表湖南省参加部级大赛。”大洋洲技能大赛于2015年4月在新西兰汉密尔顿落下帷幕,邹彬代表中国参加砌筑项目比赛并将一块银牌收入囊中。

而学校所在的上级单位中建五局,也组织过多场比赛。中建五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谭立新认为,技能人才是建筑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技能人才的技艺水平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这些年,中建五局一直很注重培养技能人才,一方面,通过开展“超英杯”技能大赛,提高技能人才学习、竞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农民工夜校,分专业、板块免费培训农民工。

“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着眼未来,让技能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蒋必祥说,“在学校,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各占50%比重,让新一代砌筑技工有了创新的资本。”新一代砌筑技工长处体现在,只需要看图纸就心中有数,并深知来龙去脉;而老一辈的砌墙师傅砌墙是凭经验,而对一些特殊方法,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砌,但却能指点新人。校长蒋必祥欣慰地说:“新老人员的无缝对接,这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企业、工学结合,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借助技能大赛这个东风,逐步培育形成了‘技能大赛,点燃学生信心之火;技能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技能实践,铸就学生成才之路’的独特育人模式,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口碑,一直保持了省市建筑类中职学校‘排头兵’地位。”

因材施教,为学生量身打造备赛套餐

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落户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后,学校将原有的实训场地重新做了规划,并进行全方位改造,购置了训练用的专业设备和工具。同时,改造了集训选手的住宿及生活配套设施,为选手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蒋必祥介绍,为了保证集训出成果、创佳绩,学校经常模拟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标准、场景,在比赛过程中增设障碍,以提高邹彬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请专门的数学、识图老师在专业上指导邹彬,并加强他的文化课基础,提高邹彬的理解能力。

比赛前一个月,每天的训练枯燥无味,面对“对照图纸,拆了砌,砌了拆”这样反复的内容,教练和专家会时刻提醒邹彬,每天结束做好总结,睡前好好想想今天自己的不足,第二天及后面的训练怎么避免。

冲刺阶段强度大、难度高,特别是训练强度,一天十个小时一连十几二十几天没休息,邹彬还要克服高温天气的影响,基本能做到回到宿舍倒头就睡。冲刺阶段的训练也是扣细节,抓质量,要求做到完美。技术指导专家周果林为他制定了一个“完美作品”计划。“具体的表述就是实测实量零误差,主观感觉最漂亮。按照比赛对作品的主、客观要求,同时进行训练。”周果林介绍,他将砌筑训练与体能训练结合,为邹彬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他还总结了一套口诀,便于邹彬理解和记忆。

砌体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施工工艺技术;现场管理与监督

1.在设计阶段对墙体裂缝控制采取措施,对新型墙材在认识上要有所突破

1.1 设计时必须考虑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框架和砌体变形.由于设计人员重视强度而部分忽略抗裂构造措施,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的应用不熟悉。长期以来,设计者重视构造安全方面的结构计算,而对于非安全的裂缝没有针对性的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进行调查或总结。

1.1.1 框架、框剪结构除按砼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外,还可根据当地气温温差变化的特点,在屋面增设温度变形缝,以便屋面板因热胀冷缩变形产生的温度应力能在变形缝内消化,减少对梁、柱的推力,也避免了对墙身的破坏。

1.1.2预防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①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柱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②对砌体与砼梁柱的连接设置专门加固措施。③对不同品种砌块材料不能混用。④内外墙采用不同材料的砌块,应在交接处采取构造措施。⑤在较长墙段中部及窗台下设长构造筋。⑥在长期浸水高湿的环境下不采用蒸压加气砼砌块及轻集料砼砌块,底层砌体要设防潮、防水层。⑦对于门窗洞口尺寸大于900mm的,应在洞顶设置砼过梁,窗台下砌块用C20细石砼灌实等。⑧对外墙采用加挂钢网的措施,内部则在砌体与梁柱结合处和门窗洞边框处采用每边不小于100mm的钢网或耐碱纤维网。

1.2 对新型墙材在认识上要有所突破

1.2.1引起墙体开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干缩值,干缩值越大,产生内应力越大,当墙体某部位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内应力时,就会产生墙体开裂。红砖的干缩值很少,通常在0.01%以下,干缩引起的应力应值较少,墙体引起开裂的机率也很少;新墙体干缩值在0.03%~0.1%以上,是红砖的3倍至10倍,甚至更大,由于干缩值大,引发的内应力也较大,新墙材墙体出现开裂的机率就越大。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少,约为第一次的80%。这种干缩变形引起房屋内外墙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门、窗洞口对称八字裂缝,屋顶梁下出现的水平裂缝等。1.2.2砌块表面。由于灰砖、砼砌砖等水泥制品在生产时,外表多为较光滑面层,造成与砂浆面层的黏结力下降,建议改进生产工艺,使面层有1~2mm深的麻面,增加砂浆的黏结力。 在砌块的生产方面,必须加强砌块生产管理,严格质量检验制度,禁止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砌块进入建筑市场。

2.控制新型墙体材料进场成品质量

2.1 严格控制新墙材的养护龄期。砌块类成型后养护28天以上,砖类出釜后在遮棚内养护15天以上,方可运到施工现场。不符龄期要求的墙材,不得使用。

2.2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墙材,每批产品都要厂家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的产品合格证(包括生产日期及强度、密度、尺寸偏差、龄期等实测值)。砌体材料的选定,要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用于外墙的普通砌块,密度不大于1300kg/m3,干燥收缩值不大于0.3mm/m,抗压强度不少于7.5MPa;用于内墙的普通砌块,密度和干燥收缩值指标同外墙要求,抗压强度不少于5MPa。

3.控制新型墙体材料砌筑质量

3.1 控制灰缝。保证灰缝饱满密实,横平竖直,厚度一致,一般控制在10~15mm,砌块之间竖缝饱满。将灰缝表面勾缝成凹槽,有利于墙体抹灰的粘结。

3.2 控制砌体日砌高度,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3.3 顶梁砖的砌筑

3.3.1 使用新型墙材做斜砖的砌法: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预留200~300mm高的空隙,间隔7天后,采用斜砖压顶,倾斜角度为60°,斜砖顶紧梁底,砂浆填筑密实。

3.3.2 使用实心粘土砖做斜砖的砌法:在楼面(或梁面)砌两皮实心粘土砖,然后用新型墙材砌至梁、板底,预留310~330mm左右的高度空隙,间隔7天再砌一皮实心粘土砖及用实心粘土砖作斜砖压顶。

3.4 砌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同时砌筑,沿墙高每隔500~600mm(符合砌块模数),用2φ6伸入墙内拉结,每边长度应不少于600mm。

3.5 新型墙材填充墙应与钢筋砼柱或剪力墙拉结,沿柱或剪力墙的高度方向每隔500~600mm(符合砌块模数),用2φ6拉结钢筋,贯通墙体;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通长钢筋砂浆保护上下不小于3mm厚。

3.6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

砌体长度大于4m时,应在墙中设置构造柱,墙体高度超过4m时,应在墙中设置圈梁。

4.墙体抹灰工艺技术处理

4.1 采用新型墙材的墙体抹灰宜在墙体完工七天后进行,停置时间越长越好。

4.2 砼结构在找平层施工前应凿毛或甩浆,抹灰前一天要对墙面洒水润湿,同时清扫干净墙面尘灰。

4.3 抹灰前,在墙面上刮一道素水泥浆(掺108胶5%),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加墙面与抹灰层的粘结。

4.4 抹灰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5mm,必须分层抹灰,第一层厚度为总抹灰厚度2/3,待第二、三天再抹剩余的厚度。抹灰厚度大于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4.5 外墙采用空心砖或加气砼等新型墙体材料时,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满挂金属网。砌体与梁柱结合处和门窗洞边处必须加挂钢丝网或麻筋编织网片。

4.6 外墙从基体表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宜为3×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不宜大于10mm,也不宜小于5mm,切缝后宜采用空气压缩机具吹除缝内粉沫,嵌填高弹性耐候胶。

4.7 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设计及施工应制订专门的抗裂措施,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4.8 外墙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应防止墙体开裂引至渗漏现象,严格按施工技术要点处理,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抗裂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增强墙体密实性。

5. 加强施工管理及监督

5.1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所选用新墙材的特性和对施工技术要求,制定砌墙和抹灰的作业指导书,向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5.2 采用样板引路的做法,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与操作工人共同研究,做出样板,取得经验,然后全面铺开施工。

5.3 成立QC小组,加强检查、指导,组织验收,发现质量通病,组织技术力量攻关。

5.4 提高施工及管理人员素质,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检查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施工班组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及岗前培训。

6.结束语

随着我国墙改和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空鼓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工程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还需不断探索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新型墙体材料的施工工艺和工法将会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 0-2002

[3]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 GB/T15229-2002

砌体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设计施工质量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材料,其强度高,规格全,颜色多,装饰效果好。给建筑师和开发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设计构想。我国小砌块的发展已经展示出大好的局面,无论从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技术立法工作,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是从小砌块生产技术的发展,砌块生产设备的水平,乃至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掌握砌块建筑技术的程度都已经具备了小砌块建筑全面发展的条件。但是,砌块建筑在我国还是个较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为提高砌块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在深入学习国家规范,并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砌块产品材性和砌块建筑特点。在实践中,从材料、设计、施工各个方面,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总结、归纳,使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建筑上的应用日趋成熟。

一、强化砌块产品质量管理

1.明确产品规格和标准

砌块由普通混凝土制成,主规格为390mm×190mm×190mm单排通孔,孔洞率在35%—50%之间,砌块最小外壁厚应不小于30mm,最小肋厚应不小于25mm,砌块中肋铺浆面一端厚度宜为边肋的1.5倍,砌块端部局部突出的长度不宜大于5mm。这是为了保证组砌成的砌体重叠的上下肋基本能对得上,否则会导致上下肋错位较大,甚至中肋完全不能接触,而形成只有砌块的两个外壁接触,这会显著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据美国规范介绍约降低30%),并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很难满足规范中规定的砌块水平灰缝饱满度90%的要求。

2.控制砌块的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

砌块的含水率大小是影响砌块建筑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混凝土砌块的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进行控制,应使其不大于使用地点的相对湿度。砌块的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表一砌块的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

收缩率(%)

相对含水率(%)不大于

施工现场或使用地点的湿度条件

潮湿

中等

干燥

≤0.03

45

40

35

0.03-0.045

40

35

30

0.045-0.065

35

30

25

注:表中潮湿系指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的地区;中等系指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50-70%的地区;干燥系指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50%的地区。

按表一规定要求生产的砌块,可将砌块的大部分干燥收缩在其进入施工现场或在上墙砌筑之前完成,这就有效地防止了砌块建筑的开裂问题。大致还有25%-45%左右的干燥收缩将在砌块上墙后完成。

3.改善砌块产品储存条件

堆放混凝土砌块的场地应平整,应有防潮措施,周边应设置排水设施,堆垛顶部应采取适当的遮雨雪措施。不同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的小砌块应分别堆放,堆垛上应有标志,垛间留适当宽度的通道,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6m。砌块在厂内的自然养护龄期或蒸汽养护期及其后的停放期总时间必须确保28天,这是砌块的强度、干缩等指标要求的强制性条件。待砌块的强度等级、相对含水率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宜予包装并采用托板装运,同时附产品合格证明书及检验报告。

二、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技术

1.建筑及节能设计

常用的标准砌块实际尺寸为390mm(长)×190mm(宽)×190mm(高),加10mm灰缝后的标志尺寸为400mm×200mm×200mm。因此该种砌块的合理模数应为2M(M=100mm),即墙段的平面尺寸及竖向尺寸应为200mm的倍数,对于清水砌块建筑更是如此。这样可以减少异型砌块的用量及施工现场切割工作量,简化了材料的生产及施工操作,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水平和竖向可采用nM模数。当采用90mm高度砌块时,应对此处的砌体强度进行折减,或用灌孔混凝土将孔灌实。

对可能安装空调机、热水器、抽油烟机等重物的砌块墙体,指定位置并把该范围内的空心砌块用混凝土灌实。在用户手册中指明灌实砌块的具置,告知用户关于砌块建筑使用与维护的须知内容。

在砌块住宅建筑的门厅和楼梯间内,应安排好竖向水、电管线用的管道井以及各种表盒的位置,并保证表盒安装后的楼梯及通道的尺寸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当需要在墙片上开边长≥500mm的洞时,在开洞墙片设芯柱和钢筋混凝土带,形成封闭框架式的墙体,其抗裂能力可提高33%—100%。

墙体内部不应设置各种带有压力的水、暖、燃气和蒸汽管线。电线管应在墙体内上下贯通的砌块孔洞中设置,不得在墙体内水平设置。当无法避免时,应用无齿锯切割出沟槽,将直径≤40mm的硬质管线设置在水平槽内,将此部分砌块孔洞用灌孔混凝土灌实;或对水平管线长度内的砌体强度乘以折减系数0.7,以核算该部分砌体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四周墙下部应灌实一皮砌块。内墙粉刷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卫生设备安装宜用筒钻成孔,孔径不得大于120mm,上下左右孔距至少应相隔一块以上的小砌块。用于清水外墙、内保温方式的混水外墙、以及室内有防水抗渗要求的部位,应采用抗渗砌块砌筑。清水外墙宜采用掺加适当憎水剂的砂浆砌筑,以加强其防渗能力,清水外墙表面喷涂透明有机硅涂料以增加防水防尘性能。

小砌块建筑的外墙可采用外保温、内保温、或带有空气间层和不带有空气间层的夹心复合保温技术。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

当砌块建筑外墙的保温层外侧有密实保护层或内侧构造层为加气混凝土及其他多孔材料时,保温设计时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及室内环境设计指标,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确定是否设置隔气层。设置隔气层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并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排湿措施。夏热冬冷地区的小砌块建筑外墙,一般可不用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砌块建筑的屋顶宜设计为保温隔热层置于防水层上的倒置式屋顶,且宜选择憎水型的绝热材料作保温隔热层。如设计坡屋面造型,坡屋面应采用轻质材料,这样可降低结构抗震验算的计算高度,减小地震作用。

砌块建筑温度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于国家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烧结普通砖砌体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的0.8倍。

若外墙采用聚苯板保温,其厚度由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30mm,也不宜大于100mm。聚苯板的质量密度不应小于18kg/m3,聚苯板与基层的连接采用专用粘结剂(一种由高分子聚合乳液与等量水泥的拌合物)的框点式粘结,粘结面积35%以上。也可采用机械式的连接,或粘结加机械式连接。其施工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位于保温层外的面层应采用专用粘结剂或其它等效性能的材料。当外墙装饰材料为涂料时,应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面层涂料宜采用高弹性防水涂料;当聚苯板外侧粘贴面砖时,则应采用钢丝网加强,并确保面砖的粘贴质量。

2.结构设计与抗裂措施

因砌块建筑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故应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可在基础底板处设一素混凝土梁,其宽度可比砌块墙体稍宽,这样即可以将墙体传下的线荷载扩散在较大范围,使基础底板受力均匀,又可使砌块从同一水平高度开始砌筑,减少所用砌块规格的数量。在楼、屋盖处的所有纵横墙上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形小砌块作模,圈梁设在同一水平,并交圈闭合。圈梁的截面高度宜为块高的倍数,且不宜小于200mm。圈梁的配筋不宜少于4φ12,箍筋φ6@200(当圈梁兼作过梁时,应适当加密箍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在多层砌块建筑中,混凝土砌块墙体门窗洞口的过梁,当采用预制和支座处局部现浇的构件时,不仅可提高施工速度,而且也能保证工程质量,预制部分过梁混凝土的长度≥洞净宽加80mm,两端部甩出钢筋的长度≥150mm。为增强预制过梁与砌体交接处的抗裂能力,宜将甩筋端部的箍筋焊接,否则甩筋锚固长度应≥30d,且≥300mm,其截面及配筋按单体设计。所用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

从结构受力的角度,对端部为构造柱其间为芯柱的墙与全芯柱墙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前者的变形能力、抗剪能力较后者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横墙较少房屋,应在外墙四角、大房间四角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构造柱处墙体应砌成马牙槎,构造柱两侧的砌块孔洞亦应用混凝土灌实。在其他部位采用芯柱,芯柱之间、芯柱与构造柱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但不宜大于2m。

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当采用横墙承重,且坡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时,在屋脊处应设通长分隔缝。

由于砌块孔大、壁薄、块高,且砌块质地平整,与砂浆的粘附力差,砌块砌体抗拉、抗剪强度仅是烧结普通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的50%,因此砌筑砌块的砂浆应采用高粘结性、和易性保水性好、强度较高的专用砂浆(Mbxx)。测试粘结性可用铁锹铲少许砂浆,稍微晃动,旋转180°朝下,以砂浆不掉落为适宜,砂浆的稠度直接影响砂浆的和易性、流动性和可操作性,是保证砌体质量的关键性指标,一般均控制在50—80mm;保水性是衡量砂浆保持其塑性的能力,只有砂浆有较好的保水性才能使水泥充分进行水化反应,生成CSH(I),砂浆强度才能达到设计要求。保水性衡量方法是砂浆的分层度,一般应控制在10—30mm之间;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砌块建筑基础砌体必须采用专用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的砌块墙体应用专用混合砂浆砌筑。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在砌筑前出现泌水时应重新拌和,砂浆应在拌和2.5h内用完,施工期间最高温度超过30℃时,必须在1.5h内用完。当砌块砌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0.9,砌体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应乘以调整系数0.8。

砌块砌体灌孔混凝土应采用高流态微膨胀和高强度混凝土,其坍落度不宜小于180mm,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块体强度等级的2倍,再通过适当的振捣可保证芯柱混凝土与砌块粘结,提高砌块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抗裂能力。

为了提高砌体的耐久性和强度,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C20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

1)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地下室所有墙体;

2)钢筋混凝土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砌块;

3)梁支承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mm,高度不应小于600mm,当大梁跨度不小于4.8m时,且墙厚为190m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砌块或钢筋混凝土壁柱;

4)固定膨胀螺栓部位的砌块。

为提高砌块砌体的抗裂能力,尚需在砌体配置水平钢筋网片,尤其是当实体墙长度大于5m时,水平配筋应采用点焊网片,并沿砌体通长设置。网片纵筋为2φ4,横筋为φ4@200,网片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当网片不能通长设置时,可在受力较小的部位断开并搭接,搭接长度250mm,每根筋绑扎两个点。纵横墙交接处,钢筋网片点焊,在节点以外1m处搭接。

房屋第一、第二层和顶层是裂缝易发区,合理设置芯柱和钢筋网片可有效地防止裂缝产生。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时,芯柱的最大净距分别不宜大于2.0m、1.6m、1.2m;相应地设置通长的钢筋网片。为防止φ4钢筋网片在墙体水平灰缝中不能完全被砌筑砂浆包裹,有露筋的可能,要求组成钢筋网片的纵横向钢筋不能交叉重叠焊接,应控制在同一平面内。

在顶层和底层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截面高度宜为200mm,配筋不少于4φ10。当底层外纵墙上洞口的宽度大于2m时,应加大窗台梁的配筋,以抵抗地基净反力,有效地抑制窗台下45°角斜裂缝。

三、完善施工工艺和方法

1.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混凝土空心砌块是不同于粘土砖的新型建筑材料,砌块建筑施工工艺不同于粘土砖建筑施工,不能套用砖混结构施工方法,而应在了解砌块材性特点、掌握结构关键部位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砌块工程施工的工艺、方法、措施。施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作业交底,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砌筑施工。实践证明,对上岗技工的培训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对已完工程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技工经过培训而上岗施工的工程,质量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2.质量控制是关键,材料控制是保证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应低于B级,宜采用A级,A级的含义是施工单位各种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在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砂浆、混凝土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砂浆采用机械拌和,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砌筑工人的技术等级要求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2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住宅和其它民用建筑墙体均应使用不得低于一等品等级的砌块,严禁使用有竖向裂缝、断裂、龄期不足28天的小砌块及外表明显受潮的小砌块进行砌筑。因不同砌块生产厂家的混凝土配比不同,其相对含水率与干燥收缩值亦不同,因此要求同一工程项目应采用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尤其同一楼层不得采用两个及以上厂家的砌块。

砌块砌筑前不得浇水,在施工期间气候异常炎热干燥时,可在砌筑前稍喷水湿润。砌块墙体内不得混砌粘土砖或其它墙体材料,如有必要镶砌时,可采用与本砌块材料强度同等级的预制混凝土块。

砌筑砂浆中的砂宜采用过筛的洁净中砂,掺入砌筑砂浆中的有机塑化剂或早强、缓凝、防冻等外加剂,必须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产品,应具有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3.坚持正确的施工方法以保证砌筑质量

小砌块的砌筑形式应每皮顺砌,上下皮小砌块应对孔并且竖缝相互错开1/2主规格砌块长度,否则应在此水平灰缝中设φ4焊接钢筋网片,网片两端距离该竖缝分别不得小于400mm,竖向通缝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砌筑中撬动或碰撞已砌筑的小砌块,应清除原砂浆,重新砌筑。

砌筑时砌块座浆面朝上,砂浆随铺随砌,墙体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应满铺砌块全部壁肋,竖向灰缝应将小砌块端面满铺砂浆与已砌筑的砌块挤紧,并加浆插捣密实。水平灰缝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宜低于90%。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为10mm,不得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正常施工条件下,砌块墙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4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控制砌体的每日砌筑高度,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对墙体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尤有一定的成效。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应不小于斜槎高度,并严禁留直槎。因为留直槎的墙体不利于房屋抗震,并且往往是墙体受破坏的部位,故应禁止。砌块墙体砌筑应采用双排外脚手架或里脚手架进行施工,不得在砌筑的墙体上设置脚手孔洞。固定圈梁、挑梁等构件侧模的水平螺栓应从小砌块灰缝中预留φ10孔穿入,不得在小砌块上打凿安装洞。

砌块墙体的砌筑宜采用柳叶铲,铺灰器等专用工具砌筑,这样既可保证砌筑质量,又可节省砂浆。当需要在砌块上开较小孔洞(≤100mm)时,应采用无齿锯切割加工,避免对砌块的破坏,还可减少生产砌块模具数量。

4.重视芯柱构造柱的施工

在地震作用下芯柱、构造柱可有效地约束砌体,提高其抗震能力,芯柱、构造柱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抗震性能,因此芯柱、构造柱施工工序成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芯柱部位砌块孔心必须上下贯通,在芯柱底部应设置带清扫口砌块。灌孔混凝土应采用高流动性、低收缩性的细石混凝土,芯柱混凝土应待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大于1Mpa时方可浇灌,并应有定量浇灌记录。灌筑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浇50mm厚与芯柱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芯柱底部混凝土显露石子。然后按照“连续浇灌,分层(300mm—500mm高度)捣实”的原则进行操作,直浇至离该芯柱最上一皮砌块顶面50mm止,不得留施工缝,振捣时宜用微型插入式振动棒振捣,芯柱混凝土应与圈梁混凝土浇成整体。

芯柱钢筋应采用带肋钢筋,不得在孔道设置钢筋弯钩,确保混凝土浇灌下落无阻,当多根管线或单根直径较大管线竖向穿过芯柱时,应在该芯柱旁边再增设一芯柱。

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按马牙槎砌筑,应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形成100mm长、200mm高的凹凸槎口,柱墙间应用2φ6拉结筋拉接,竖向间距400mm,每边伸入墙内长度为1000mm,或伸至洞边,也可以采用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2φ4,横向钢筋φ4@200)伸入墙中1000mm。

5.勾缝必不可少,抹灰要选择时机

勾缝是很重要一道工序,可消除砌体灰缝中初始状态的微细裂缝,勾缝并非只适用于清水墙,为防止渗漏,即使墙体日后要抹灰,勾缝也是必要的。清水外墙面和有防水抗渗要求的清水内墙面的灰缝缝型宜采用凹圆或V形缝,不宜采用平缝或凸圆形缝。砌块混水墙应随砌随用原浆勾缝,应在灰缝砂浆达到“指纹硬化”(手指压出清晰指纹而砂浆不粘手)时即刻进行勾缝,勾缝时缺灰处应补浆压实、压平,并形成凹缝,凹进墙面2mm,以增强其抹灰层的粘结度。勾缝完后应把墙面的余灰清扫干净,待砂浆硬化后宜对墙体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4h。水平灰缝的勾缝工具,长度宜为450mm,竖缝的勾缝工具断面相同,长度较小。

混水砌体外墙面的抹灰,宜在砌体砌筑完成后45天进行,为了减少因温差而产生的墙体裂缝,房屋顶层墙体抹灰应待钢筋混凝土平屋面保温层、隔热层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如是钢筋混凝土坡屋面,也应在屋面工程完工后进行。在夏季干燥的环境下,水泥砂浆抹灰层宜在潮湿条件下养护,抹灰后喷水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天。抹灰前墙面不宜洒水,天气炎热干燥时,可在操作前1—2h适度喷水。

6.冬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雨量为小雨以上时,应停止砌筑,对已砌筑的墙体宜遮盖,防止雨水浸入。继续施工时,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在雨季施工时,宜在楼层第一皮砌块外壁水平灰缝内预埋麻绳,这样可将砌块孔心中的雨水导出,避免雨水长时间浸泡砌块。砌筑砂浆稠度应视实际情况适当减小,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冬季施工时,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b10,并且砂浆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小砌块砌体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砌体中埋有未经防腐处理的钢筋或网片,砌筑砂浆应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不得采用掺氯盐的砂浆施工,不得使用浇过水或浸水后受冻的小砌块。

四、小结

砌体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混凝土砌块 设计 施工 质量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材料,其强度高、规格全、颜色多、装饰效果好。笔者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从材料、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来看,认为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建筑上有以下几方面需要规范。

一、强化砌块产品质量管理

1.明确产品规格和标准。砌块由普通混凝土制成,主规格为390 mm×190 mm×190 mm单排通孔,孔洞率在35%~50%之间,砌块最小外壁厚应不小于30 mm,最小肋厚不小于25 mm,砌块中肋铺浆面一端厚度宜为边肋的1.5倍,砌块端部局部突出的长度不宜大于5 mm。这是为了保证组砌成的砌体重叠的上下肋基本能对得上,否则会导致上下肋错位较大,甚至中肋完全不能接触,而形成只有砌块的两个外壁接触,这会显著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并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很难满足规范中规定的砌块水平灰缝饱满度90%的要求。

2.控制砌块的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砌块的含水率大小是影响砌块建筑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混凝土砌块的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进行控制,应使其不大于使用地点的相对湿度。可将砌块的大部分干燥收缩在其进入施工现场或在上墙砌筑之前完成,这就有效地防止了砌块建筑的开裂问题。大致还有25%~45%左右的干燥收缩将在砌块上墙后完成。

3.改善砌块产品储存条件。堆放混凝土砌块的场地应平整,应有防潮措施,周边应设置排水设施,堆垛顶部应采取适当的遮雨雪措施。不同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的小砌块应分别堆放,堆垛上应有标志,垛间留适当宽度的通道,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6 m。

二、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技术

1.建筑及节能设计。常用的标准砌块实际尺寸为390 mm(长)×190 mm(宽)×190 mm(高),加10 mm灰缝后的标志尺寸为400 mm×200 mm×200 mm。因此该种砌块的合理模数应为2 M(M=100 mm),即墙段的平面尺寸及竖向尺寸应为200 mm的倍数,对于清水砌块建筑更是如此。这样可以减少异型砌块的用量及施工现场切割工作量,简化了材料的生产及施工操作,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水平和竖向可采用nM模数。当采用90 mm高度砌块时,应对此处的砌体强度进行折减,或用灌孔混凝土将孔灌实。

在砌块住宅建筑的门厅和楼梯间内,应安排好竖向水、电管线用的管道井以及各种表盒的位置,并保证表盒安装后的楼梯及通道的尺寸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当需要在墙片上开边长≥500 mm的洞时,在开洞墙片设芯柱和钢筋混凝土带,形成封闭框架式的墙体,其抗裂能力可提高33%~100%。

墙体内部不应设置各种带有压力的水、暖、电管线。电线管应在墙体内上下贯通的砌块孔洞中设置,不得在墙体内水平设置。当无法避免时,应用无齿锯切割出沟槽,将直径≤40 mm的硬质管线设置在水平槽内,将此部分砌块孔洞用灌孔混凝土灌实;或对水平管线长度内的砌体强度乘以折减系数0.7,以核算该部分砌体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四周墙下部应灌实一皮砌块。内墙粉刷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卫生设备安装宜用筒钻成孔,孔径不得大于120 mm,上下左右孔距至少应相隔一块以上的小砌块。用于清水外墙、内保温方式的混水外墙以及室内有防水抗渗要求的部位,应采用抗渗砌块砌筑。

小砌块建筑的外墙宜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若外墙采用聚苯板保温,其厚度由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60 mm,也不宜大于100 mm。聚苯板的质量密度不应小于18 kg/m3。其施工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位于保温层外的面层应采用专用黏结剂或其他等效性能的材料。当外墙装饰材料为涂料时,应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面层涂料宜采用高弹性防水涂料;当聚苯板外侧粘贴面砖时,则应采用钢丝网加强,并确保面砖的粘贴质量。

2.结构设计与抗裂措施。因砌块建筑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故应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在楼、屋盖处的所有纵横墙上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设在同一水平,并交圈闭合。圈梁的截面高度宜为块高的倍数,且不宜小于200 mm。圈梁的配筋不宜少于4φ12,箍筋φ6@200(当圈梁兼作过梁时,应适当加密箍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从结构受力的角度,对端部为构造柱其间为芯柱的墙与全芯柱墙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前者的变形能力、抗剪能力较后者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横墙较少房屋,应在外墙四角、大房间四角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构造柱处墙体应砌成马牙槎,构造柱两侧的砌块孔洞亦应用混凝土灌实。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为了提高砌体的耐久性和强度,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C20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地下室所有墙体;钢筋混凝土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砌块;梁支承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 mm,高度不应小于600 mm,当大梁跨度不小于4.8 m时,且墙厚为190 m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砌块或钢筋混凝土壁柱;为提高砌块砌体的抗裂能力,尚需在砌体配置水平钢筋网片,网片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 mm。当网片不能通长设置时,可在受力较小的部位断开并搭接,搭接长度250 mm。

在顶层和底层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截面高度宜为200 mm,配筋不少于4φ10。当底层外纵墙上洞口的宽度大于2 m时,应加大窗台梁的配筋,以抵抗地基净反力,有效地抑制窗台下45°角斜裂缝。

三、完善施工工艺和方法

1.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混凝土空心砌块是不同于黏土砖的新型建筑材料,施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作业交底,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砌筑施工。实践证明,对上岗技工的培训是完全有必要的。

2.质量控制是关键,材料控制是保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住宅和其他民用建筑墙体均应使用不得低于一等品等级的砌块,严禁使用有竖向裂缝、断裂、龄期不足28天的小砌块及外表明显受潮的小砌块进行砌筑。砌块砌筑前不得浇水,在施工期间气候异常炎热干燥时,可在砌筑前稍喷水湿润。砌块墙体内不得混砌黏土砖或其他墙体材料,如有必要镶砌时,可采用与本砌块材料强度同等级的预制混凝土块。

3.坚持正确的施工方法,以保证砌筑质量。小砌块的砌筑形式应每皮顺砌,上下皮小砌块应对孔并且竖缝相互错开1/2主规格砌块长度,否则应在此水平灰缝中设φ4焊接钢筋网片,网片两端距离该竖缝分别不得小于400 mm,竖向通缝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砌筑时砌块坐浆面朝上,砂浆随铺随砌,水平灰缝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宜低于90%。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为10 mm,不得小于8 mm,也不应大于12 mm。

正常施工条件下,砌块墙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4 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控制砌体的每日砌筑高度,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对墙体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尤有一定的成效。砌块墙体砌筑应采用双排外脚手架或里脚手架进行施工,不得在砌筑的墙体上设置脚手孔洞。

4.勾缝必不可少,抹灰要选择时机。勾缝是很重要一道工序,可消除砌体灰缝中初始状态的微细裂缝,勾缝并非只适用于清水墙,为防止渗漏,即使墙体日后要抹灰,勾缝也是必要的。勾缝完后应把墙面的余灰清扫干净,待砂浆硬化后宜对墙体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4 h。

混水砌体外墙面的抹灰,宜在砌体砌筑完成后45天进行,为了减少因温差而产生的墙体裂缝,房屋顶层墙体抹灰应待钢筋混凝土平屋面保温层、隔热层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如是钢筋混凝土坡屋面,也应在屋面工程完工后进行。在夏季干燥的环境下,水泥砂浆抹灰层宜在潮湿条件下养护,抹灰后喷水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天。抹灰前墙面不宜洒水,天气炎热干燥时,可在操作前1 h~2 h适度喷水。

砌体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Zhang Bin; Wang Zhiwei

①Leling Housing Construction Bureau Design Studio, Leling 253600,China;②Shandong Zhongyi Architecture Design Co.,Ltd.,Dezhou 253000,China)

摘要:文章论述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发生震害的现状、原因和规律,最终分析了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抗震的设计要点。通过合理的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目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atus, causes and law that housing with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destroyed in earthquake, finally analyzes the seismic design point of the housing with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By reasonable seismic measures, we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关键词:砌体结构 房屋 抗震

Key words: masonry structure;housing;seismic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07-01

0引言

砌体结构是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1宏观震害统计

最近统计分析表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6度区内,主体结构一般处于基本完好状态;7度区内主体结构将出现轻微破坏,小部分达到中等破坏;8度区内,多数房屋达到中等破坏程度;9度区内,多数结构出现严重破坏。上述事实说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的抗地震破坏能力较低。若能针对砌体结构的弱点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2震害发生的现象

震害的发生是由外部条件(地震动)和内在因素(结构特征)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从地震动的角度考察,地震波包括有水平、垂直、扭转等方向的分量。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的墙体会产生斜裂缝,因地震力的反复作用形成交叉裂缝;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基本垂直的墙体,尤其是房屋的纵墙则会因出平面的弯曲破坏造成大面积的墙体甩落;受垂直方向地震力会使房屋的端部尤其是墙角易于产生严重的震害。从结构特征方面考察可以发现:在受力复杂、约束减弱、附属结构等部位,往往是震害易于发生的地方。例如:纵横墙连接处、楼梯间、预制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女儿墙、突出顶面的屋顶间地震容易发生破坏。

3震害发生的规律

①刚性楼盖房屋、柔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②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③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轻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震害;④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⑤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严重;⑥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结构震害严重。

4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要点

4.1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4.2严格限制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历次震害证明,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对减少地震时带来的震害有很大的作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

4.3合理控制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多层砌体房屋中的墙体是抗震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对于多层砌体房屋而言,墙体数量越多、间距越小,则抗倒塌能力越强,因此抗震性能也就越好。历次地震调查也证明:横墙间距小,横墙数量多的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较轻。汶川地震中我们再一次看到大开间多层砌体房屋的倒塌破坏比例普遍偏高的规律。结合汶川地震震害及考虑多层房屋实际设计的情况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墙的最大间距普遍减少2―4米,以提高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

4.4严格控制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与总宽度比值为了避免结构出现弯曲破坏的情形,甚至整体倾覆的出现,所以对高宽比进行控制是必要的。

4.5采取多种抗震构造措施①在砌体中设置构造柱。砌体中构造柱的设置在构造柱结构出现裂缝的时候,作用发挥的更为明显,尽管它不能防止裂缝在砌体中的出现,但却大大地减少了砌体房屋在大地震中的倒塌比例。②设置抗震圈梁。圈梁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历次地震中早已证实是一项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其对加强多层砌体房屋墙体间的连接、楼盖与墙体间的连接,以及房屋整体性都有直接而有效地作用。③加强结构各个部分的相互连接。构筑物的整体性,对于结构抗震是尤为重要的;而这种整体性正是从结构各个部分的相互连接来实现的。④加强楼梯间的结构设置。历次地震震害表明,楼梯间由于比较空旷且缺乏楼盖的侧向支撑而易遭破坏。因此增设了休息板处构造柱的设置将大大加强了楼梯间墙体的抗震性能;另外楼梯间墙体内的水平配筋也将增加墙体抗裂能力和抗震性能,避免楼梯间在多层砌体房屋中不致于出现在地震中首先破坏的不利局面,也便于地震时人员疏散中不遭受到伤害。

5结束语

汶川地震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各类砌体结构而言,无疑又经历了一次实际地震的考验。包括多层砌体结构的住宅、办公楼、医院以及教学楼等建筑,实现了“大震不倒”,有的甚至在震后经过维修或加固,仍可继续使用。

虽然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其它结构相比相对较差,但是通过合理的抗震措施,仍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总体抗震设防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丁大钧主编.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孔玲云.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问题和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4,21,(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