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员工个人总结

老员工个人总结

老员工个人总结

老员工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三个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一是没有把减轻财政负担与保证制度公平结合起来,现有的方案主要涉及如何减轻财政负担,而对于方案本身的公平性论证不足;二是没有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与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际结合起来,很多研究简单地照搬国外的做法,殊不知,他们并无事业单位一词,他们的经验只具有方法论价值而不能简单地移植;三是很多研究建立在事业单位员工不缴费前提下进行养老金财政负担测算。实际上,如果个人缴费,那么财政负担将大为缓解,这意味着现行的测算方法有待完善。因此,本文从公平可持续角度出发,立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应当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并就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情况进行测算,以期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建设。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存在问题及优化

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方向迈进。然而,试点省份的改革鲜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财政可持续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以分类改革为基础,财政减负问题难以解决。根据《试点方案》,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对象仅仅针对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而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参公执行”,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并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是说,此次试点改革,财政不用支付那些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但行政类以及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所产生的养老金财政负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部分群体依然享有不缴费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的特权。不仅如此,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参公执行”后将获得高于原有标准的退休金,这无疑又增加了财政支出负担。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公务员退休人员每年养老金支出大约700亿元,均由财政全额拨款,加上机关公务员养老金调整任意性强、增长幅度大等因素,他们的养老金负担对财政可持续能力带来了更大困难。

第二,“统账结合”改革模式,以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为代价换取财政压力的减轻。此次《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个人缴费及待遇计发办法均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此举意在促进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部分财政负担,但将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下降,在没有改革公务员养老制度情形下进行这样的试点改革,其公平性广遭质疑。实际上,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滑,已经“由1997年的76%下降到2009年的47%”[12]。经过测算,如果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总和替代率一般只有改革前的一半左右,如果没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这样的改革只会降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这种以降低养老金待遇水平为代价缓解财政支付压力的《试点方案》必然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第三,缴费基数不清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不统一,未能有效降低财政负担。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则按照缴费工资的8%建立个人账户。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组成,而《试点方案》并没有明确缴费基数是按照基本工资、工资总额还是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或者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等执行,这种含混不清的表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自行设定。如果都按照基本工资为缴费基数势必拉低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反过来,如果以全额工资为缴费基数甚至按照全额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又会徒增财政支付压力。上述情况表明,以减轻财政负担、增进制度公平为导向的《试点方案》并不能实现这些政策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试点方案》加以完善,形成一套既能保障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权益又能减轻财政负担、更加合理可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首先,公平理应是《试点方案》的灵魂,也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价值前提与政策目标。这样的公平要求《试点方案》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它体现为义务公平,要将改革对象扩大至所有事业单位人员,又要逐步扩展到公务员,要求所有人员进行缴费,只有让所有人员都履行缴费义务,才能够避免养老保险体系是否缴费问题上的碎片化,在增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义务观念的同时减轻财政支出总额;另一方面,它体现为权力公平,通过设置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保证这类人员的养老金权益基本上不受损害。同时,它体现为群体间公平,通过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延迟退休年龄等保证事业、机关及企业等三类职工之间的退休养老金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形成更加合理的养老金待遇关系结构。其次,财政可持续是《试点方案》的改革核心与真正动因。财政不可持续,再公平的制度也是空中楼阁。合理的《试点方案》应当在保证公平性基础上积极开源节流,减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负担,使财政支出总量以及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认为,《试点方案》应该采用“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职业年金使这类人员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水准。该制度框架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设计原理一致,便于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与整合。其中,基本养老金由事业单位以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按其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基数为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单位再按照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职业年金,员工个人无须缴纳职业年金。另外,在规定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缴费的同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待遇,已经退休的“老人”不需要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尚未退休的所有“中人”都需要缴费,他们退休时个人及单位缴费部分不退还,但这类人员仍然按照原来的退休办法计发退休金;设定改革期限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按照当地各类职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均值为基数,缴费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计发办法按照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应的计发月数,职业年金也参照个人账户办法进行。为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鼓励这类人员适当延长退休年龄至65周岁,以便也能够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优化的验证

养老保险长期财务平衡是检验《试点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关键。因此,我们将对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可持续进行测算,计算未来一段时期内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支出情况。首先,我们将《试点方案》财政可持续进行操作化,采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这个指标来测量财政可持续情况。通过比较老办法、国务院2008年的《试点方案》以及本文完善后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完善方案”),分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变化情况来说明“完善方案”在促进财政可持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次,我们采用了联合国“世界人口发展前景预测”有关2050年前中国人口总量、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根据2000—2008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与全国人口总数得到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稳定在2.05%~2.19%之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波动不大。因此,本文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稳定为2.11%。同时假定事业单位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与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大致相当。关于每年事业单位新进职工数预测,我们依据2000—2008年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总数情况测算事业单位每年新进人员比例平均为1.03%。因此,我们设定事业单位每年新进职工总数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恒定为1%。“完善方案”的“中人”在相应年份的人口总数由基期“中人”总数减去新增离退休人数以及死亡人数而得。最终得到以下相关人口数据。再次,分别计算老办法、2008年《试点方案》以及“完善方案”实施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总量。其中,老办法情况下每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当年事业单位离退休人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完善方案”中每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由当年“老人”退休金、“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以及“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等三部分组成。“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计算办法与“老办法”支出方法相同;“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当年事业单位“新人”总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而“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当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新人”总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因此,“完善方案”的财政支出总额=“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中人”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总额。为了增强三种方案的可比性,本文假定《试点方案》中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及“中人”与“老人”的界定与我们的“完善方案”相同,即《试点方案》下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总额=“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新人”基础养老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最后,其他相关参数的假设。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入职年龄为25岁,考虑到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将事业单位退休年龄统一设定为65岁。在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以及GDP增长方面,在综合考察现有统计数据、未来工资增长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与GDP年增长速度持平为年增速8%。此外,在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方面,囿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额的可获得性,综合了现有事业单位退休金情况及未来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可接受范围后,本文采用2005年事业单位养老金相对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87%作为“老办法”所能达到的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平均替代率。而“完善方案”后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即“新人”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则设定为改革前的85%,相当于事业单位社会平均工资的74%左右较为合理。由于事业单位按照经费来源可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及自收自支三类,根据有关学者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拨款率的计算结果,假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拨款率恒定为50%左右。按照以上测算,2010—2050年间三种方案下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额在总体上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口数增长以及事业单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注意到,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方案》在各节点年份的财政支出总额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案的支出,“老办法”下的财政支出总额次之,“完善方案”最低。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差距逐渐扩大,《试点方案》与“老办法”财政支出总额增长速度愈发加快且呈现出继续推高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完善方案”呈现出财政支出总额相对较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态势,特别是2050年后,伴随着“老人”逐步消失、“新人”渐次步入退休行列,加上“新人”养老金替代率合理降低,“完善方案”下的财政支出总额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完善方案”有利于降低财政支出总额,减轻财政压力,使事业单位养老金财政支出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使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公平性与财政可持续性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额的测算,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引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个人缴费是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抵抗老年风险的责任所在,加入个人缴费的设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压力大有缓解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压力巨大”其实为一个“伪命题”。

第二,转制成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成为改革的“阵痛”。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财政需要经受“双重支付”压力:既要支付留在老制度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又要做好“新人”基本养老保险以及职业年金部分的缴费工作,这对我国财政支出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是,应当看到,“阵痛”过后财政压力将得到大大改善,只有经历这场阵痛才能够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这个“阵痛”就是人们所说的改革成本,我们应当做好消化这场改革成本的准备。

老员工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方向迈进。然而,试点省份的改革鲜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财政可持续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以分类改革为基础,财政减负问题难以解决。根据《试点方案》,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对象仅仅针对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而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参公执行”,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并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是说,此次试点改革,财政不用支付那些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但行政类以及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所产生的养老金财政负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部分群体依然享有不缴费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的特权。不仅如此,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参公执行”后将获得高于原有标准的退休金,这无疑又增加了财政支出负担。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公务员退休人员每年养老金支出大约700亿元,均由财政全额拨款,加上机关公务员养老金调整任意性强、增长幅度大等因素,他们的养老金负担对财政可持续能力带来了更大困难。

第二,“统账结合”改革模式,以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为代价换取财政压力的减轻。此次《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个人缴费及待遇计发办法均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此举意在促进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部分财政负担,但将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下降,在没有改革公务员养老制度情形下进行这样的试点改革,其公平性广遭质疑。实际上,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滑,已经“由1997年的76%下降到2009年的47%”。经过测算,如果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总和替代率一般只有改革前的一半左右,如果没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这样的改革只会降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这种以降低养老金待遇水平为代价缓解财政支付压力的《试点方案》必然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第三,缴费基数不清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不统一,未能有效降低财政负担。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则按照缴费工资的8%建立个人账户。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组成,而《试点方案》并没有明确缴费基数是按照基本工资、工资总额还是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或者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等执行,这种含混不清的表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自行设定。如果都按照基本工资为缴费基数势必拉低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反过来,如果以全额工资为缴费基数甚至按照全额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又会徒增财政支付压力。上述情况表明,以减轻财政负担、增进制度公平为导向的《试点方案》并不能实现这些政策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试点方案》加以完善,形成一套既能保障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权益又能减轻财政负担、更加合理可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首先,公平理应是《试点方案》的灵魂,也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价值前提与政策目标。这样的公平要求《试点方案》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它体现为义务公平,要将改革对象扩大至所有事业单位人员,又要逐步扩展到公务员,要求所有人员进行缴费,只有让所有人员都履行缴费义务,才能够避免养老保险体系是否缴费问题上的碎片化,在增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义务观念的同时减轻财政支出总额;另一方面,它体现为权力公平,通过设置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保证这类人员的养老金权益基本上不受损害。同时,它体现为群体间公平,通过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延迟退休年龄等保证事业、机关及企业等三类职工之间的退休养老金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形成更加合理的养老金待遇关系结构。其次,财政可持续是《试点方案》的改革核心与真正动因。财政不可持续,再公平的制度也是空中楼阁。合理的《试点方案》应当在保证公平性基础上积极开源节流,减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负担,使财政支出总量以及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认为,《试点方案》应该采用“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职业年金使这类人员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水准。该制度框架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设计原理一致,便于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与整合。其中,基本养老金由事业单位以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按其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基数为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单位再按照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职业年金,员工个人无须缴纳职业年金。另外,在规定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缴费的同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待遇,已经退休的“老人”不需要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尚未退休的所有“中人”都需要缴费,他们退休时个人及单位缴费部分不退还,但这类人员仍然按照原来的退休办法计发退休金;设定改革期限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按照当地各类职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均值为基数,缴费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计发办法按照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应的计发月数,职业年金也参照个人账户办法进行。为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鼓励这类人员适当延长退休年龄至65周岁,以便也能够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老员工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从暑假以来,组员们表现的都积极,各部门老师反映工作积极认真,及时的完成安排的工作,协助老师整理资料。并且及时的把本部门的文件资料及时的送达。搞好办公室的卫生工作…与老师关系融洽,做到了服务老师服务同学的原则。下面摘录每个部门部分组员的工作总结以及心得进行一下总结:

财务处: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凭单,把凭单装订成册。首先,先仔仔细细的检查,凭单号、章、凭单附单是否缺少、错误,然后改正好之后就是按照厚度分册,去订、塞条、打孔、索线,这一系列的工作虽然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必须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特别是打孔,一不小心就会打歪,练习几次就会掌握了,但是每次必须的看准,就很好做了。索好线之后把封面粘贴上,在放在砖头下压几天,平整之后放在盒子里,封面和盒子要填好各项内容,也必须仔仔细细的填, 这样一个完整的凭单册子就装好了,每月的单子需要我们5个齐心协力才能装得很好。有的时候会帮老师做一些复印资料什么的工作,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工作三个月以来,工作内容虽然较简单,很快就应付自如,但是必须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才会把工作做得很好,不管做什么事情,认真仔细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这也是我工作以来最大的收获。老师对我们不懂的事情都会悉心指导,也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照,我也会更认真更努力的工作,让老师更满意!我们同学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有时候我们都在一起工作,一起整理凭单、一起装订,同学之间合作起来很愉快,工作效率也很高,工作任务也就在我们愉快的工作中很快的完成了。——摘自组员年度总结夏道云、张蕾

组织部: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我在组织部主要从事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日常工作就是负责每天的报纸的领取以及邮件、信件的发放。在每年的元旦即将到来之时,各大学组织部便会互寄贺卡,所以每年元旦临近就要从院办领取贺卡,然后负责向各大学组织部邮寄。其次,在每周的自习时间,也便是主要的工作内容。要在组织部办公室值班,完成老师所安排的任务。这期间的工作一般都不统一,包括一些EXCEL表格的制作,相关文章的校对,幻灯片的制作以及稿件的扫描、复打印工作。同时,在此期间还会有一些文件、通知,由我负责发放到十六个党总支。在开一些与组织部相关的会议时,例如党员代表大会等,要随从老师一起布置会场,摆放席签和张贴提示语等。负责准备一些开会所需物品,例如纯净水、投票箱、打印条幅等。最后,党委组织部,顾名思义,便是做与学校党员有关的工作。学校每年开党员代表大会之前,都要统计好学校党员的总人数、教工党员人数、学生党员人数以及女党员所占比例等相关内容,所以要协助老师管理好数据库以及制作党员相关的表格。在每学期末,学校所有二级学院的《学生入党志愿书》,需要协助老师填写审批意见。然后负责盖上党总支书记、基层党支部和学校党总支的印章。学校每年都会有毕业生党员的转出。毕业后三个月时间内,他们会将自己的党员关系回执单邮寄到学校。回执单有回学校组织部,负责把回执单与其介绍信粘贴在一起。其中,最难做的便是数据库的管理,这也是我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现在负责数据库管理的是一名研究生师哥,他明年也要面临着出去找工作,所以下一年我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数据库上。毕竟,数据库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同时,每年每学期都要进行更新和整理,所以其工作量也是相当艰巨的。总之,过来的一年工作中,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在新的一年工作中,我将投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融入组织部的工作团队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不足,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摘自组员年度总结朱国新

浴室:主要的工作是看守锁具,在保证同学们免费使用的情况下避免锁具的丢失,及时解决同学们在使用锁具时遇到的问题,如丢掉钥匙打不开衣橱等。尽管工作比较琐碎,但不繁忙,平时接触到很多同学。因为这是一个服务性的职位,所以要有服务的意识,善于和同学交流,态度温和,讲话礼貌。在这一年的工作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在工作当中的缺点和不足。有的同学锁具丢了,不理解学校的赔偿制度,不愿意赔偿,这些都令我非常头疼,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手足无措,浴室管理员帮着我向同学解释这个问题,最后问题圆满解决。我从中吸取经验,现在我可以自己独立解决这种问题,和同学交流,注意语气和礼貌等。——摘自组员年度总结赵菁华

审计处:在岗期间,积极的完成老师安排的工作,主要的工作是协助老师整理文件,归档文件,将整理的文件用excel办公软件做成表格,并且将文件数据资料输入学校档案管理网站,整理完毕后将整理的文件盒送往档案室。另外帮助老师打字、打印文件、复印资料、送达文件等等,及时的打扫办公室及审计会议室的卫生,去传达室帮老师领当日的报纸及期刊。审计处经常和校外的施工单位以及海天、恒安、天泽等审计单位进行会议洽谈,这就需要打扫第四会议室的卫生,以及摆放相关会议文件,在会议期间负责拍照以及给领导倒水,负责盖章,一些会议的内容做到了保密的原则。自上岗以来勤勤恳恳,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信任。在今后的工作会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勤工助学中去。

国资办:在这里帮老师打扫一下卫生,帮老师做一些工作,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老师对我们也都非常好。有些事情自己从没做过,很多不会的他们会仔细的教给我。我们部门主要的两大方面就是学校资产管理以及项目招标。首先是资产的管理,这是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大大小小的物品都要经过国资处的审核并且入库存档,在这些学校资产的入库过程中,让我了解了一项最新的资产管理的办法,既简单有实用,我相信这是在我们课堂中永远学不到的东西,每一次帮老师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非常认真,每次做完自己都要再检查一遍,一年给老师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造就了我做事情细心的习惯。有时有新的管理办法和或文件上传下达时,认识了很多从来不知道的部门,同时也认识到学校这样如此一个庞大的系统的运转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接触不认识的老师,锻炼了我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以前自己从来不知道项目招标,自从来到咋个部门以后,自己了解了招标的过程,合同的制签订,以及招标的种种优势,相信这将对我们走向社会提供极大的帮助。这一学期即将结束,非常高兴在这里的工作,明年我定会更加努力,我会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继续努力,发扬认真刻苦的精神,与老师多交流沟通,为老师尽自己的一份力,站好自己的岗位,为勤工检学的队伍争光添彩。谢谢!——摘自组员年度总结xx、xx

后勤处:我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跟老师一起给别人做书,我负责打字跟照片处理。我们用PS和EWORD,有不懂的我就会去问老师,然后她会说这个简单,我跟你说耐心的教我,直到我会了,她从来不会嫌我笨。我们一起取长补短。现从那以后我的打字速度有了很大提高,PS用的比以前更熟练。再一个工作就是检查完卫生,看完卫生就会跟老师汇报情况,然后老师就会处理,校园看起来总是很干净很整洁。老师要做一个校园平面图,我也想尽一份力,可是我不会用CAD,老师说没关系这个图不着急,要是你有时间我话我可以教你,不仅能学到东西也能帮我的忙,也算是给母校做贡献,就这样我们一起做校园平面图,老师手把手的教我,有什么不懂的随时给她打电话。最近学习比较忙还有考试我跟老师商量老师说学习是你的主业工作是副业,搞好学习是关键。不要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要把它当作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对大家都有意义。老师从来不批评我,总是鼓励我,工作交给我了就让我大胆的去做,那是对我的一种肯定。——摘自组员年度总结李德爱

修缮中心:帮助老师整理文件,接听电话,记录修缮信息。和不同口音,不同部门的人交流,老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等。觉着即使是接电话也是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虽然现在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充分完成规定的工作时间,但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到办公室走动,补足了一些,老师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在工作过程中老师会经常向我介绍一些校外的信息以及一些设计,帮助我拓宽思维,记得老师曾向我介绍了一个工程的设计但是由于我的CAD软件还没有开始学习,没有能力接受。感到非常遗憾,所以以后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把一些常用的不必再课上解决的事情提前解决,为以后的学习铺上坚实的基础。——摘自组员年度总结朱孔纪

老员工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不同阶段的新老员工进行了不少研究,关于当代新老员工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在总结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新老员工的概念。

(一)新老员工的概念

新员工也称为新生代员工,一般是指在1980年-1995年之间出生的“Y一代”,即指80年代后出生、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成长,并己经参加工作的一类年轻的社会群体。

老员工本意是指出生于1980年之前,目前仍处于工作中的群体。根据年龄结构的差异分析,目前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与新生代员工父辈处于同一年代,这一时代老员工对新生代员工有更多的包容,弱化了冲突的产生,另外,这一时期老员工职业发展前景基本明晰,与新生代员工直接冲突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是研究在1965年-1979年之间出生的老员工。

(二)新老员工冲突管理

“冲突”本意是指不和谐的一种现象,现在广泛用于研究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冲突是由于工作群体或个人试图满足自身需要而使另一工作群体或个人受到挫折的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双方的观点、需要、欲望、利益或要求不兼容而引起的一种激烈争斗。冲突管理就是化解双方之间的争斗,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的方式。

目前对新老员工冲突管理的研究很少,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新老员工冲突管理是指由于新老员工之间个性特征差异、企业体制不合理等因素产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个人利益、工作方式等方面不协调,企业采取合理方案解决不协调现象,建立和谐员工关系过程。

(三)新老员工特征

从新老员工成长背景的角度出发,新老员工成长环境大不相同,新老员工特征具有明显差异。

(1)政治环境角度

新生代员工是迎着改革的春风出生,政治环境稳定,民主与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勇于追求民主、平等、自由,注重创新精神;老员工出生成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或经历了上山下乡的洗礼,国内与国际环境并不稳定,完整的法制体系尚未建立,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思想严重,扼杀老员工童年的创新精神。

(2)经济环境角度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越,物质生活相对不在匮乏,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发生转变,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与看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开始改变新生代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老员工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成长环境很少改变,到处都是国家“包办”的身影,思想相对固化。

(3)社会文化与教育科技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新生代员工开始追求个性,尝试新鲜事物,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迎接创新、表达个人意志;老员工成长的年代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精神生活单一,没有机会接受外界文化的熏陶,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影响深厚,形成了逆来顺受的心态。新生代员工接受了更高层次、更加正规、系统、丰富的教育,应试教育培养了竞争意识,但弱化了新生代员工的实践能力;老员工受教育程度较低,对英语、计算机等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很难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对科技更新的速度更是望尘莫及。

(四)家庭环境角度

“Y一代”是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最严重的一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能够得到父母全部的爱,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父母也有能力给予更多的关怀,父母的过度呵护与关爱,形成了新生代员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从自我角度思考,不懂得妥协与忍让。老一代员工出生于中国人口大爆炸的时代,家庭中人口过多,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法保证孩子的成长,培养了老一代员工的独立生存意识。

(五)职场环境角度

新生代员工刚刚进入企业,对企业工作知识处于学习阶段,工作经验少,尚未形成个人固有的工作方式,对企业文化融合较差,对企业感情不深,更加注重个人利益;新生代员工刚开始或者即将开始建立个人小家庭,买房买车当前经济压力的重头戏,由于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婚后形成的“421”家庭模式,加重了新生代员工的经济压力,然而,薪酬目标离上述问题还很遥远,更加希望通过个人业绩实现利益分配;新生代员工思想活跃,个性独特,善于运用现代技术去探索新事物和研究新问题,创新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老员工工作经验丰富,对解决企业工作问题轻车熟路,拥有一套符合自己风格的工作方法,很多员工在公司成立时就进入企业,个人风格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企业就是老员工的“大家”;老员工已经建立家庭,部分老员工走上管理岗位,家庭经济来源稳定,养老压力比较小,更加注重稳定的工作环境,害怕因为工作环境的改变而失去现有的成果,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收入;老员工知识结构不系统,很多现代知识都是通过个人摸索掌握,思想不开放,个性不独特,创新意味着风险,因此创新观念差。

新老员工冲突的表现

不同性质的新老员工冲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同,根据冲突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建设性冲突是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冲突,能够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破坏性冲突是对企业发展有害的冲入,能够阻碍企业发展。虽然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对企业影响的方向不同,但表现形式基本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新老员工观念意识冲突

新老员工观念意识冲突严重,主要表现:老员工坚持的老思想、老观念与新生代员工的新观念、新思想存在冲突;老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长,思想观念与企业文化融合较好,新生代员工工作时间短,与企业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老员工惧怕企业内部公平竞争而新员工乐于公开竞争,老员工不愿意接受新知识,害怕创新,新生代员工善于接受新知识,创新能力强;老员工不愿意接受新员工的领导,存在抵触情绪,新生代员工把领导老员工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新老员工价值观念冲突

老员工甘于奉献精神,以企业利益为中心,兼顾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新生代员工通常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很容易忽视企业利益;老员工在职业发展中追求自身地位的稳固提升,希望能够得到新员工的尊重,新生代员工希望自身职位得到快速提升,实现自我价值;老员工往往喜欢摆资历,谈论自己为企业过去带来的业绩,把个人资历和以往的贡献看成职位晋升的途径,新生代员工看重现在和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的贡献,认为职位晋升应该注重绩效与发展潜力。

(三)新老员工自身利益冲突

老员工希望个人薪金能够稳定增长,逢年过节能够得到补偿回报,新生代员工希望根据业绩得到合理回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快速增长,而不是论资排辈;老员工认为新员工的超强的工作能力、高效的工作业绩会威胁老员工职位的巩固,新生代员工认为老员工丰富的工作经验、广泛的人际关系阻碍了新员工的职业发展。

(四)新老员工工作方式冲突

老员工不愿打破常规,循规蹈矩,通常按经验办事,新生代员工更希望推陈出新,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处理问题;老员工处理问题注重效率与效益的结合,遇到困难会寻求别人的帮助,新生代员工更喜欢追求高效率与高效益,遇到困难选择通过自身的加班加点完成工作;老员工工作比较安逸,追求完美,新生代员工工作努力,不断追求进步。

新老员工冲突的原因

在各类企业中,新老员工冲突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冲突存在的形式、严重程度不同。站在企业和员工个人的视角,造成企业内部新老员工冲突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新老员工个人特性差异、企业结构与新老员工需求不符、企业内部资源的有限性、企业文化的阻碍。

(一)新老员工个人特性差异

个人特性差异的原因是指企业新老员工之间个性特征差异决定的冲突。通过分析新老员工个人特征的差异以及冲突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个人特征差异是造成新老员工冲突的客观原因,这种原因是员工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该正视这些原因,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加以引导和控制,可以减轻这些原因产生冲突的严重程度。

(二)企业文化的阻碍

企业文化是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员工工作方式的指导指南,老员工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形成成长,对企业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新生代员工刚刚进入企业,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深刻,做事方式与企业文化要求不符,这就为新老员工冲突的产生埋下隐患。

(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是指企业资源分配体制不合理、信息沟通不畅、职责划分不清等原因导致新老员工产生冲突。企业内部管理造成的冲突是人为可以决定的,这是冲突产生的主观因素,通过优化企业体制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企业员工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追求个人利益也是员工从事工作追求的重要因素。企业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员工的要求,对有限的争夺成为新老员工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是:新员工职位低、占有资源少,工作内容多;老员工职位高、占有更多资源、工作内容少;新老员工之间工作是否和谐,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的沟通。企业内部划分成不同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层级,信息的传递要经过很过的层次,不可避免的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失真,从而引发新老员工之间产生隔阂,导致冲突发生;职责划分不清容易引起对工作责任的推诿和干涉他人工作的情况,企业规模越大,任务越专门化,企业员工对个人工作职责认识越模糊,越容易引起冲突的发生。

新老员工冲突的管理模型与方案

冲突对企业来说并不总是负面的,对冲突的管理要分阶段进行,根据冲突的产生以及发展变化,把新老员工冲突管理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冲突预警阶段、冲突控制阶段、冲突反馈阶段。在冲突管理不同阶段,对待冲突要采取不同的态度。本文结合冲突阶段构建以下冲突管理的模型,并对不同阶段提出相应冲突管理的解决方案。

(一)冲突预警阶段

冲突预警是指冲突发生之前的管理,这是一种冲突意识管理,此时冲突还未演变成真实的冲突,是管理冲突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不知道未来产生的冲突对企业是具有破坏性作用还是建设性的作用,企业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产生。

首先,要做好新老员工思想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降低思想观念冲突。观念冲突往往是一切冲突的根源,因此要想根治破坏性冲突就要取得新老员工观念上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是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员工工作方式的指导指南,员工高度认可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企业内部新老员工之间的合作程度,促进新老员工关系的和谐,但这对其新进入企业内部新生代员工来说,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深刻,也会加剧新老员工之间冲突。因此,企业要加快新老员工思想观念的统一,注重引入新思想、新观念,降低观念的不统一造成的冲突。

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促进新老员工价值观的统一。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新老员工价值观的统一。学习型组织理论源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主要包含五大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团队学习、改变心智、自我超越、系统思考。组织共同愿景是所有员工愿望的景象,源于个人愿景但又高于个人愿景;不断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企业目标的实现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团队来实现的;改变原有思维模式,增强新老员工之间的共性,看待事物要从全局出发,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二)冲突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冲突已经真实的发生,在此阶段企业需要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冲突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把冲突定性为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对待具有建设性作用的冲突企业要采取相应措施和机制进行激发和鼓励,否则企业会处于沉寂状态,公司利益受到很大影响。对于破坏性冲突企业就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抑制,或者引导冲突发展的方向,由破坏性冲突转为建设性冲突。控制阶段企业仍可以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促进新老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和谐,新老员工价值观的统一,但这不能很快见到效果,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对新老员工冲突进行控制:

首先,优化企业薪金结构,促进新老员工利益分配公平。企业对新老员工采取不同的薪金结构、工资标准,设置不同奖金补贴,比如学历补贴、绩效奖金、加班补贴等,满足新老员工各自的薪金要求。其次,完善企业内部沟通渠道,增强信息沟通质量。管理层次过多是造成沟通过程中信息失真的主要障碍,应尽量减少企业信息传递的层次,增强信息传递的透明度,注重信息传递之后的反馈等;最后明确员工工作范围,对员工之间职责进行清晰定位。企业应注重完善企业体制,注重员工之间的公平,减少人员之间、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清的现象,做到企业内部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做,事事之间不冲突。

其次,规范常规事务工作程序,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企业事务分为常规性事务和非常规性事务。常规事务是企业经常发生的,可以按照一般程序解决的事务,企业要对常规事务的处理方式进行规范,避免员工随心所欲,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性,较少不必要的冲突,提高事务管理的效率;非常规事务是企业偶然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企业不能通过明文规范事务处理程序,只能通过相关人员的临时决断能力解决。

(三)冲突反馈阶段

冲突反馈阶段是在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对冲突进行管理之后,通过一定方式判别新老员工之间的冲突是否继续存在,对冲突管理效果的评价阶段。

新老员工冲突管理效果通过三种方式判断。第一,随机观察法。在员工不知情的状态下,通过大量观察总结出来的结果,是反映员工冲突最真实的方法;第二,个别访谈法。可以更全面、更内在的了解员工冲突信息,但更容易被掩饰,导致不能真实评价员工之间的关系。第三,问卷调查法。在所有员工之间进行调查,可以更大范围的了解员工之间的关系。三种方法之间的评价的结果可能会存在差异,综合总结反馈结果,若冲突管理的效果良好,为冲突管理提供良好的阶段;若冲突继续存在,改进冲突管理方案,重新对冲突进行管理,最终促成和谐新老员工关系的形成。

老员工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1.抓组织建设,灵活设置党支部。本着有利于对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内蒙古工业大学离退休党总支以原二级学院(处、室)为单位建立干部党支部,离休干部单设支部。支部书记、委员推选热心党建工作、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有较高声望、身体条件较好的党员担任;以支部一班人模范作用带动支部的整体工作。为更好地提高支部书记和委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党总支从经济上给予适当补助与奖励。

2.抓制度建设,从实际出发完善各项制度。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三个结合”的创新,即:组织集中学习与个别沟通相结合、集中活动与个别走访相结合、联系制度与组织关心相结合。以多种形式与党员保持联系,如建立走访制度、病房探望制度、年高体弱党员联系制度。党支部书记、委员经常通过电话与党员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同志,通过学习、谈心等形式,使老党员坚定信念,思想常新,永葆革命青春;对行动不便的老同志,通过家访等形式传达文件,发放学习材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大量热情细致的服务工作,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位老同志的心中。

3.抓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方式讲求多样性。内蒙古工业大学离退休党总支针对离退休老同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热情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经常到老同志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生活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对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和流动党员,指定专人进行联系,并及时开展送温暖活动;为丰富老同志们的文化生活,党总支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活动,还经常组织老同志到外地参观学习,并在春、秋时节组织老同志就近游览,参观城市建设,充实他们的晚年生活。通过以上活动,促进了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相关期刊更多

老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