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前演讲材料

课前演讲材料

课前演讲材料

课前演讲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前演讲;兴趣;创新;写作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追求高效务实为目标,教师们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这样如何把握内涵和外延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到底要不要拘泥于课本?《语文课程标准》早已明确给出答案:“语文学习的外延要和生活的外延等同起来,语文学习要不拘泥于课本”。思前想后,既要以课本为中心,又要拓宽学生的学习广度,在语文课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经此训练之后各方面能力会有明显提升。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演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才产生,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演讲在人际交际、社会文化传承、教育、激励、审美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信息化时代早已来临,使学生与外界环境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真正锻炼口才与人接触交往的机会却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不应该忽视语文母语最基本的表达和交流功能,具体落实性做法就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说话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课前演讲限制在三分钟之内。

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就向学生公布课前演讲制度,每节课前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面对同学进行演讲。规范演讲内容、演讲的顺序、学生的仪容仪表、语言、语速、语言表述流畅度、资料准备情况、演讲材料的意义内涵、表达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点评演讲的角度等逐一作出要求。语文承载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课外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演讲素材,给学生主动权,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充满热情地去完成演讲材料的准备。选取他们所感兴趣的文章故事在同龄人面前进行演讲,这对唤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极有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课前三分钟演讲推行起来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在训练的最初阶段即初一起始年级,对学生要求要放低,比如引导学生做自我介绍、讲一个简单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或者是新近发生在身边的新闻等,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到了初二,大多数学生经过初一的训练已经能够自主寻找资料、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这时候再逐步提升对学生整合材料、感悟等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完全脱稿并生情并茂。初三阶段提高对演讲内容的难度,要求学生自己撰写演讲稿,可以适当引用经典故事、段落,但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论述。在这种短暂的三分钟的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把课前三分钟演讲这一模式推及到整个课堂教学,正是利用了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了学生求新好奇心理,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愉悦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罗杰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最好的表现与发展。课前演讲将自交给学生,语文课进行之初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心理自由,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当然这就要求老师适时点拨并宽容对待学生或优或劣等表现。同时,要做好班级同学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知道聆听和包容是一种美德,在最初的训练阶段学生彼此间的点评要包容多找亮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去讲自己的阅读感受。

2.培养学生对文本多角度解析能力

俄国诗人克尼雅日宁说:“读书有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他说的第三种阅读就是创造性阅读。学生个人能力参差不齐,但是不同个体对同一文本的阅读体验都有所不同,这时候可以淡化演讲材料的主题,容许孩子们对材料进行多元解读,锻炼学生领悟文本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点也符合新课标的总目标“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课前演讲促使学生进入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善于思考的品质。

3.学生快意于创意性表达

演讲提高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增强,每节语文课前学生充满了欣喜与忐忑,因为每一节课他们都可以收获到新的知识,或为传授者或为聆听者,他们充满了激情。

随着不断训练他们除了会自觉准备材料之外,开始重视语言的创新,开始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表述更加精彩,在语文这块绿地上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掌声。很多孩子从刚开始的胆怯、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逐渐发展提升到字斟句酌、妙语连珠,他们在口才上的进步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这些孩子开始更加醉心于语言表达上的展示,他们希望得到认可,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班级里的榜样、楷模,带动了一大批孩子们朝着他们的现在而努力。课前三分钟演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越来越多的学生们渐渐开始精心设计,流连于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意盎然的语言王国,点评的同学也是巧用妙语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表各自的见解。

三、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先行官

1.为作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的入选范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从表现技巧上看,均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然而教材质量虽高,但却不能满足学生作文获取素材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课前演讲无疑是促进学生搜集素材的好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在长期推行课前演讲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会自觉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多读古人写的诗词歌赋,多读今人写的优美诗文,多读中外精美的小说,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把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佳词美句、诗词名句,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很多学生能做到每天一摘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另外,通过演讲谈感悟,很多学生开始渐渐学会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本身就是为作文积累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分钟演讲内容虽然不长,但这些零碎的片段经过学生创造性运用可以形成千差万别的篇章。

2.陶冶学生心性

课前演讲材料范文第2篇

因此,作为语言专业课程的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改变只重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的弊端,强化口语教学,并使其走上专业化之路。尤其在课堂上,要设置专门的口语教学环节,遵照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长期完整的口语教学,以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的做法是:三年课前五分钟,三级训练演、讲、辩。

初级:演讲训练。

进入初中阶段,读的层次已经需要上升到诵的水平,不仅需要在语气语调节奏等声音层次提高训练要求,还需要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方面提出训练的标准,也就是说,增加了“演”的训练,因此也需要把背诵作为此项训练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选择优秀散文,各类故事,身边小事,经典美文,唐诗宋词,自己写的大、小作文、随笔,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等等内容精心准备年,熟记在心,进行演讲。所选材料多以顽强意志、拼搏精神、博爱、仁义、道德等追求上进、探讨人生哲理、催人奋进者为主。力求“短小深刻”,对积累语言、提高思辨能力,感悟人生,积淀思想具有明显作用。明确提出评价标准,成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对每一位演讲者进行正确评价,定期予以点评和奖励。

中级:讲话训练。进入八年级,在演讲素质训练的基础上,从口头作文入手作重点训练。具体要求是说身边人、讲身边事、看身边的景和物,育身边的每个人。要求文体特点突出,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层次清楚,首尾照应;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各种描写方法;对所讲事件作适当评论。

这一阶段,对已经过良好的演讲素质训练的学生,主要转向口头作文能力训练。由于受这个年龄的“怕出丑”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对周围的人、事、景、物的观察、分析认真准确;命题、选材、构思、布局谋篇力求新鲜、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选材日渐丰富,分析、评论也越来越深刻。这种课前的精心准备是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

高级:辩论训练。九年级第一学期,抽签定题,略作思考后即席演讲。(这个要求在八年级学期末即明确提出,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思考时间短、发言时间有限制,口头作文的难度明显提高。同时注意命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按月提高要求。一开始难度较大,准备时间可稍长,但不超过三分钟,发言时间可稍短,但不少于两分钟。起初学生略感困难,很快也就适应了,而且思维更加敏捷,语言更加凝炼,态度也更加自然,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训练。

第二学期,课前辩论。要选好辩题,辩题的现实意义与可辨性是辩论训练的成功前提。适合初中生的辩题很多,我们选取过的辩题有: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网络使人更亲近还是更疏远?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失败是否是成功之母?近墨者是否一定变黑?在校学生带手机好不好?早恋的学生怎么办?

辩论训练分三个层次:辩得清、辩得好、辩得巧。

初三阶段的辩论训练还只是辩论的起步,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

开展专门的口语教学环节――课前演讲,其作用显而易见:

演讲活动对教师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挑战。

课前演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它把学生作为主动发展的对象,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作用,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信息资料的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师生关系向伙伴关系转换。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应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帮助什么,并与学生教学相长,在交流的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

课前演讲的开放带来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学生经历课前搜集资料、整理信息、锤炼语言、上课发言、相互辩论、课后学习的过程,将课堂内外完全打通,给课堂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非确定因素,这是开发课堂资源的绝佳时机,因此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创造力。

课前演讲材料范文第3篇

1 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1.1 介绍作家作品或背景资料。即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东西,如作家作品常识、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等。这类内容的演讲,把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 诵读优秀诗文。内容可以是班上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优秀诗文,将其诵读出来和大家一齐欣赏,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

1.3 故事演讲。搜集和阅读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并将它们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1.4 名言警句赏析。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我要求学生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名言警句,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

1.5 广告词赏析。随着商品市场化的加速,广告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先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搜集广告词,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对广告词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广告词的学习,许多同学懂得了对偶、双关、谐音、排比、用韵等语文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1.6 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一些课文后,我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

1.7 即兴演讲。在课前几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学生通过精力高度集中,思路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演讲的题目或讲说的中心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

2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重要意义

2.1 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

2.2 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

2.3 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有几个较大胆外向的同学主动要求出来演讲,而且还是带着讲稿在读。这个阶段,我积极首肯这些同学的发言,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课前演讲材料范文第4篇

1演示实验

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难度较大,有的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有的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只能由教师做演示实验。做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1演示物品应放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演示桌上。演示实验是做给学生看的,所以,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必须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

1.2演示材料应有足够的大小,以保证学生看得清楚。如过小,例如水螅的运动,就应使用投影器放大或分组演示。

1.3复杂的实验应先画好图解。比如演示“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时,可在投影片上画上演示的过程,投影在屏幕上:遮光光照几小时取叶酒精脱去叶绿素加碘遮光部分不变蓝,这样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的实质,增强演示的直观效果。

1.4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详细过程、实验现象,学会正确观察。演示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演示桌上只能放与演示有关的材料和用具,不必要的东西应收起来。第二,教师应不断地利用讲解和谈话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演示前要向学生阐明实验的目的;演示中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演示结束后启发学生做出结论等。第三,教师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为使学生观察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正确的操作,把关键的地方交待清楚,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疑问。例如,演示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时,教师应事先交待种子和试管是干的,以免实验完毕,试管内壁上出现水珠时,学生怀疑是不是教师在实验前把种子泡湿了,是不是试管本身带有水。

2演示实物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实物材料(包括活的生物体、标本、切片等)难以获得,不能一一分发给学生观察;另外为使学生具体感知所讲授对象的有关构造和习性,以便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可以演示实物。演示实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讲授新课时,在课桌间巡回演示,如演示的材料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就懂时,教师可在教学中临时中断讲授,把演示材料拿在手中,再回到讲台上继续讲授。演示鲫鱼,青蛙的外部形态特征等可采用此法。

2.2讲授新课开始时,先进行初步的演示。如讲授葫芦藓时,先演示葫芦藓的标本,然后指出:“这种植物个体很小,肉眼不易看清,让我们用放大的挂图来观察吧”。从而增强学生对葫芦藓的真实感。

2.3课后在橱窗中的演示。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验证挂图、模型的真实性,下课后可把实物放在教室或楼道的橱窗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在下次上课时,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观察质量。

2.4全班轮流观察。有些生物装片或切片的数量少,可用显微镜演示,由全班学生轮流观察。演示进行时,应同时组织学生做一些其他作业,以免有些学生无事可做造成乱堂。

3演示挂图挂

图是生物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具。演示挂图能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演示挂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1演示挂图的时间要恰当。挂图不能在上课之前陈示给学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致讲新课需要注意挂图时,学生反而不注意了。例如,教师在演示“我国的海洋鱼类”挂图前,先向学生说:“海洋中生活的鱼类是多种多样,我国的海洋鱼类主要有哪些呢?请看这张挂图”。

3.2教师要对学生视图进行指导。陈示挂图给学生时,先要对挂图做总的说明,如挂图和实物的比例、纵切还是横切等。演示挂图要边讲边指图给学生看,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巩固知识有很大的作用。指图的位置要准确,注意点、线、面的区别。例如,指草履虫的核时,可指在核的边缘不动;指家兔的动、静脉时,教杆应沿血流方向划线;指昆虫的前胸时,教杆应沿前胸的轮廓划一圈。

3.3要根据需要用辅助图配合主图。挂图中一些细小部分,坐在远外的学生不易看清,例如根尖的纵切面挂图虽很大,但其中的细胞,特别是生长点的细胞,学生很难看清,此时教师可在讲授中临时在黑板上绘一图,或拿出已绘好的图加以配合,帮助学生理解生长点细胞的特点。

4演示模型

模型也是生物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具。它能把实物放大或缩小,能为学生建立立体概念,还能反映生物体或其局部的运动原理。演示模型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4.1结合讲课进行演示。在数量多、模型小时可分发给学生;在数量少、模型大时可在课桌间巡回演示或边讲边用。利用模型教学时,应向学生指出它和实物的比例及它的颜色是实物的颜色还是表示色等等。

课前演讲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模式 词汇量 听说材料 英语音标 语音语调

在大一入学时,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约有九年时间,但学生普遍英语听说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无法听懂语速稍快的英语或无法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发音不规范,语音语调受汉语母语干扰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是词汇量不够及不能熟练运用已掌握的单词,导致说英语时只能重复使用有限的常见单词、短语。二是没有说英语的环境,无法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说出来的英语多为中式英语。三是学生不注重听力的练习,不知如何选取听力材料。四是不重视音标,不能正确读出单词的音标和重读音节。

探究式学习是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系统讲解者和传授者,而应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担当指导者的角色。探究式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教师讲解知识的模式,强调学生要探索、研究,并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各高校纷纷缩减大学英语课时,每周的英语听力课一般为一两个学时,这么少的课时,很难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因此可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课上课下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鼓励学生探索扩大词汇量及在口语中运用已知词汇的方法

词汇是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基础,词汇量少的学生,即使注重听说训练,听说能力也只能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因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在英语听说中运用已知词汇,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至关重要。新学期开始,教师把所教班级分成若干英语学习小组,每组以四五人为宜,第一节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扩大词汇量,以及在口语中熟练运用已知单词,然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做汇报,同时让每名同学参考其他同学的方法,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和熟练运用已掌握英语单词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方法,写一份本学期扩大词汇量的学习计划。

学生讨论过后,教师提供给学生记单词的方法,供学生参考。一种方法是词根词缀法,建议学生买一本通过词根词缀和联想记忆单词的参考书,单纯的死记硬背单词效果不佳。大部分单词都由词根和词缀构成,并且这些词根词缀都有各自的含义,熟悉常见的词根词缀,可以让学生快速记住具有相同词根或词缀的单词。以单词comment为例,前缀com-表示加强、共同的意思,词根-ment表示头脑、智力,这个词的汉语意思是评论、意见、批评,与comment具有相同词根词缀的词包括:company(公司,伴侣),companion(同伴、共事者),mental(心灵的、智慧的),mentalism(心灵主义)等,这些词的含义都与词根词缀本身的含义有联系。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单词记忆新单词,例如单词utter,可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单词butter记忆,butter比utter多一个字母b字,utter的汉语意思可用联想记忆方法,即说出(utter)要黄油(butter)的想法。记住单词后,学生还应学会在口语中运用这些词汇,比较好的方法是语境法,即把单词放到常见的短语或句子中。以单词dim为例,作为形容词,这个词的意思是昏暗的、模糊的,作为动词的意思是使暗淡、使模糊,让学生把这个单词放到短语中记忆,如dim light(昏暗的灯光),dim figure(模糊的身影),dim the light(把灯光调暗)等,然后让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把词组扩展成完整的句子,尽量使这些句子具有语义上的连贯性,最后用这些句子改编成对话,并反复演练几遍。

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听说材料,提高听力口语水平

目前高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时较少,很难通过课上听说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下听说材料,上课时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必须有输入才会有输出,输入的过程就是听英文或观看英文视频的过程。大学生选择的英文听说材料,应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太难的听说材料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太简单的起不到训练的效果。上课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人分享所知道的好的听说材料,包括英文音频和视频等,最后每小组把讨论的结果,即有效有益的听说材料在班里分享,班里所有的学生选出适合自己的听说材料。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听说材料。鉴于目前大学生日常英语掌握的较少,选取的英语听说材料越接近日常生活越好,一些经典的英美剧是不错的选择,内容有趣,人物对话都是英语中的日常用语,方便学生熟悉对话后与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演练。美国电视剧《大学生费莉希蒂》讲述的是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爱情故事,与学生的校园生活接近,教师建议学生先不看字幕整体看完一集,第二遍时看着字幕,注意第一遍未听懂的单词、词组或句子,播放第三遍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时,可暂停播放,在字典上查生词的发音及汉语意思,看完第三遍后重复播放视频,直到看到某个画面镜头,能立刻说出剧中人物的对话。学生在熟悉一集内容后,选取其中一个片段跟同学表演,时间不超过8分钟,学生两周学完一集。除了英美剧外,一些名人演讲视频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例如美国政要奥巴马、希拉里的演讲,英国新任首相特蕾莎・梅的演讲等。

三、纠正学生英语发音及语音、语调

部分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学时,有些地区的教师对音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音标进行系统的讲解,导致学生对英语音标一知半解,无法正确读出单词的发音。二是学生所在地的方言对英语发音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很多来自南方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l][r]两个音,山东部分地区的学生区分不开[s][?蘩]两个音。因此,学期初的第一次听说课有必要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英语音标,纠正学生的发音。鉴于课上时间有限,音标的发音学习交给学生课下完成,课上教师主要承担检查纠正的职责。

学生课下音标的学习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新学期第一个星期,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下时间学习音标中元音的发音,单元音和双元音共20个,每个元音找三个发此音的单词。教师给学生推荐英语音标发音软件的网址,有助于学生学习音标的正确发音方法。小组组员学会元音的发音后,在小组内部互相纠正音标的发音及所找到单词的发音。听说课上,教师随机检查几个小组的元音发音情况,并对学生发错的音进行纠正,检查结束后,重点讲解学生读错的元音和单词。28个英语辅音的学习均按照上述方法展开。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大学英语听说课

齐鲁理工学院本科生两个周上一次听说课,分为两小节,共90分钟。听说课上,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探索、研究,并互相学习合作,锻炼学生英语听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听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前十分钟,教师按照课前分配好的任务,请一组学生表演英美剧中的某个片段或者学生自己改编的英美话剧,表演前由一个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剧情及每个学生扮演的角色,要求所有学生脱稿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包括表演精彩的部分、发错音的单词、有误的语音语调等,提醒下一小组表演时应学习的地方和纠正的不足之处。

课前英文短剧结束后,教师播放课前根据听说课本上每个单元的主题,在网上下载的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短小视频,然后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过后,找学生代表口头表达讨论的结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第三册为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Enjoy Your Colorful Campus Life”,教师可给学生播放某名校的招生宣传视频,然后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Are you content with your present college life?What is your ideal college life?给学生三分钟时间与同桌讨论,然后请几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展示讨论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对话进行点评,并告诉学生本单元的听力材料内容都是跟大学生活相关的,自然引入本单元的主题。

上课前,教师告知学生预习每个单元的生词,让每个学习小组讨论单词的发音和用法,上课时找学生读并讲解单词的结构和用法。齐鲁理工学院本科生目前使用的听力课本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听取课本上所有的听力材料,教师应选取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相同的题型,即长对话和篇章听力。在听之前,教师应把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生词解释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内容,然后给学生1分钟时间根据选项猜测问题,带着问题听取材料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取材料中重要内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播放第一遍录音时,让学生做题,第二遍时检查答案,第三遍间断播放,在能找到答案的句子后暂停,让学生讨论答案应选哪个,讨论结束后,教师公布答案,然后再次播放此句,解决学生的疑问,所有问题依次类推。长对话与篇章听力结束后,教师播放在网上下载的四级听力考试中新增的新闻短篇听力,并讲解相关技巧。最后,教师总结本次课内容,布置课下学生应完成的听说任务。

五、结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极大调动学生学学英语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扩大学生词汇量,为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英美电视剧的片段模仿,可规范他们的英语发音,学到地道的英美口语,遇到类似的生活场景时,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系统地学习英语音标,学习小组内部互相纠正发音,可改正学生因方言造成的英语发音不准的问题。结合大学英语课堂上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智魏.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

[2]杨惠中.怎样提高英语听说能力[J].外语界,2008,(2).

[3]连志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