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一、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内涵

“课堂演讲讨论”就是教师提出某一问题或观点,并进行适当辅导,然后学生自学教材,准备演讲内容,在课堂上上台演讲,发表自己看法,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进而达到明确观点、明辨是非、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的教学目的。

二、课堂讨论教学法的运用

(一)教师的准备

1.精心选题

演讲讨论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演讲讨论的中心问题应由教师事先仔细选定。这个中心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或观点,也可以是时事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所选主题既要紧扣时代脉搏,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还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2.明确目的

(1)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管使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都不能动摇。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感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自己感悟到真理,领悟到真知。

(2)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讨论是演讲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会使课堂死气沉沉,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深入学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动员指导,辅导加引导,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人人全神贯注,个个跃跃欲试,探索、思考、争辩汇成了一股合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真理的殿堂。

3.选好学生

选出重点发言对象和学生评委。在学生普遍准备的基础上,结合平时学习表现和准备情况,采用自愿报名、班组推荐、教师择优决定的办法从每个学习小组选拔2―4人作为重点发言对象。这样,既能保证演讲质量,也确保演讲不冷场。同时,为使演讲更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在班级中由学生自己推选产生评委若干名,事先熟悉评分标准,进行现场计分评奖。

4.组织演讲

这是上好演讲讨论课的关键。在初次开展演讲讨论课或开展次数不多的班级,教师的协调作用显得更大。

(二)学生的准备

1.紧扣选题作准备。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开展课堂讨论和演讲的基础。包括材料的搜集、相关知识的梳理与整合、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

2.充满自信上讲台。学生上台演讲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大胆发言,既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使自己体验课堂的愉悦。从而使自己的心理不断走向成熟。

(三)课堂点评与总结

1.教师在进行课堂点评时对于大胆上台的学生一定要多表扬、多鼓励,切忌批评讽刺挖苦。同时教师的点评要中肯,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具有成就感。

2.教师总结要围绕选题,联系教材,做到知识点的教材回归,同时做到使学生知识储备、心理升华和能力提升,为以后的课堂奠定基础。

三、体会与感悟

1.课堂演讲讨论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学为乐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得以体现。

2.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人人参与,个个争先,学生的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并且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充分备课是上好课堂演讲讨论课的前提。备课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预期目标要有明确的认识。

4.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语言艺术,对于学生演讲中存在的不正确观点要巧妙地纠正,同时也可适当安排学生评价,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结合起来。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指导思想:

“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培养能力。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在3月21日街道教办组织的教学视导中,周东群主任也建议性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认为,课前三分演讲活动时间短、受益面却广。“课前三分钟”训练所用的时间不长,一般不会影响当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受到锻炼的是全班学生。同时,三分钟演讲也满足了学生渴望向其他人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心理,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

因此,教导处决定从第七周开始,在全校语文课堂上,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待形成一定规模,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慢慢推广到所有学科。

实施目的:

首先,它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要求明了、轻快、准确、令人信服。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展现。“三分钟演讲”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表达能力:在讲话中语言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楚,声音是否宏亮,节奏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等。在讲话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因此,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把学生的“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大胆说话能力,树立了信心,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可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经过立意,构思,成文,最后修改成稿。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课前三分钟演讲”为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平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学生演讲内容摄取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人生价值、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这都对学生思想有教育意义,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第四,“课前三分钟演讲”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为了准备演讲,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行认真地思考。怎么把话讲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整理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此外,“课前三分钟演讲”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实施细则:

1、每堂语文课在讲授新课之前,由一名学生先进行约三分的演讲。可以先请那些表现大胆,平时就活跃积极的学生先讲;也可以按学号进行,这样安排有利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乏味单调。

2、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时,站在座位上讲,后来到台上讲;从自由讲话逐渐发展为命题讲话,即兴演讲;先可以拿着稿子上台讲,最后发展到脱稿讲。先讲一两分钟,最后讲三分钟。内容可讲所闻所见所感;可以是自己写的小作文;也可以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优美句段;甚至可以是课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段。老师注意指导,避免出现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至于演讲的形式等,则不作过多限制,以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3、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老师在点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人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一句精彩的语言,一个张扬的动作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4、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演讲稿,并在演讲结束后,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演讲稿誊正到小作文本上。做到一周一总评,适当奖励讲的好的同学,适当树立榜样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演讲稿装订成册,再由学生商议把册子定个有班级个性特色的名字,如“撷英 班演讲文集”等,印发给学生。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一、“开放式”——联系社会,引导实践

统观思想品德教材,实践性强是它的一大特点。不少课文内容都是取自现实社会,距离学生身边很近的实 例,因而在教学中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或组织学生拟定实践 主题,引导身心参与。例如《要节约水电》一课,课文中主要介绍节约水电的事例,属于榜样教学。为了挖掘 课文的深层思想内涵,增强教育效果,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的自来水厂和电站 参观、访问,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目睹自来水生产和发电的全过程,亲身感受工人叔叔生产劳动的艰辛,再 回头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易于增强教学效果。而在《做集体的小主人》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则参照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以“庆五一,颂祖国”为主题,自行组织安排一次班级文娱活动,然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对这一 活动进行总结,让大家在实践中体会怎样做好“集体小主人”。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把它总结归纳为“开放式 ”。

二、“表演式”——增添兴趣,直观形象

思品课的内容,虽说都通俗易懂、具体、明了,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好直观的心理特点,若能按照 教材不同内容特征,辅以表演之类的形式,使教学更生动,形式更多样,课堂气氛更活泼,学生兴趣更高,教 学自然也就更易见成效。例如:有一位二年级的思品教师在讲授《集体力量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 “集体力量大”的内涵,她精心设计了一个小品:让四个小学生搬一张桌子,先是四人朝四个方向用力,结果 搬不动。后来让四人朝一个方向齐心协力,很快将桌子移动了。小品形式虽然简单,但学生投入专注,兴趣很 高。经过小品的直观表现,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集体力量大,不等于人多力量大,发挥集体力量必须以团结 为前提。

三、“摸拟式”——生动活泼,加深理解

有些课文内容,靠单纯讲解说教,学生反应不很积极。教学效果就难免要打折扣。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又 尝试了另一种教法——“模拟式”。用得好,既能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例如:我们在进行五年级《希望工程献爱心》一课的教学时,刚好本县有一个农村小学生因为得了白 血病需要巨额医疗费用,既面临失学,更面临着生命危险。于是,我们在授课时,以时事为背景,在课堂上模 拟了一次“献爱心”活动,学生们配合默契,投入真诚,既体味了“献爱心”的欣慰,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 思想内涵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采用“答记者问”、“新闻会”等模拟形式来活跃 课堂教学,也能收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四、“演讲式”——锻炼表达、提高觉悟

思品课的很多内容,不但需要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而且很需要学生的感情投入。只有真正牵动学生的心 灵,激发他们的真挚感情,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效果立增。基于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 中,引入了另一种新形式——“演讲式”。例如:我们在四年级《英勇不屈的好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 、《抗日英雄吉鸿昌》等课的教学时,进行了一次小型演讲会。即课前让学生(最初是挑选,后来是轮流)引 用课文(适当结合一些课外)的典型事例,写成短小精悍的演讲稿,每节课用25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然 后教师归纳、总结、勉励。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不但准备认真,而且感情投入,控诉敌人的暴行时 ,声泪俱下;颂扬革命先辈的气节和风范时,肃然起敬。这种演讲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进一 步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上述“四式”教学形式实际上是本地区目前正在实验过程中的“活动式”教学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系列 应用。所谓“活动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课本的内容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方法”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活动”,又不同于“活动课程”,是区别于两者之外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 ,一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自主参与理论”;二是“主体教育观”;三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活动式”教学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有:1.寻找活动要素。2.设计活动形式(目前常见的形式有上面提到的 开放式、表演式、模拟式、演讲式。其他诸如沙龙式、制作式、图示音像式等,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 不大常用,这里介绍从略)。3.拟定活动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活动式”教学法是一套能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常规手段。它在整个中小学德 育教学体系中具有其它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和效果。单从它在思品课堂教学的应用来说,具有如下优越性:

1.“活动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整个教学过程,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上 述所举“四式”尤其是“开放式”的运用看,好奇心、新鲜感和实践性刺激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使得他 们自始至终都专心投入,积极活动,热情参与,同时由于走出了课堂,接触了社会,又使他们开阔了视野,锻 炼了胆识,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的内涵,延伸了知识的外延,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变 客体为主体, 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语文课作为一门包容性极强的学科,集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等为一体。因此,语文课怎么上,在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就成为优化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效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一线的探求摸索中,我克服教师一人独霸讲台的局面,开展课前演讲的授课模式。通过演讲,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变浓了;通过演讲,学生的是非观念增强了;通过演讲,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灯点亮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增强了。

(1)课前演讲激发出学生期待上语文课的兴趣。教师在长期的授课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模式。面对如此相似的教学环节,学生难免会生厌。如果在上课前,安排学生演讲,不同的学生会带来不同的表现,学生的期待意识和好奇心会大幅提升。对台上演讲的学生而言,要在讲台上“露一手”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他会充分挖掘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力图使自己更优秀。对讲台下听演讲的学生而言,他们也会抱一种欣赏或者看笑话的心态来聆听。所以,无论是演讲的学生还是聆听演讲的学生都是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的。

(2)课前演讲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海量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是随着学生学龄的增大,所学科目的增多,再加上社会的多元化,学生的读书时间呈下降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有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是生硬地要求学生读书,学生不一定从心里接受,即使接受,也不一定长期坚持。可是,自从在语文课开展了演讲活动后,学生们抢着看书的现象屡见不鲜了,课间休息、活动课、甚至是体育课,学生们知道挤时间看书了,学生读书变成了一种自我需求。学生们演讲的内容也趋向广博。有天文学方面的黑洞、彗星等,有地理学方面的火山熔岩、死亡之海等,有数学学科里的黄金分割、小数点的出现等,更有各个历史时期推动朝代向前发展的名人、名家,还有与时代同行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政治家、企业家等。听到讲台上小演讲家说出那么鲜活的人和事,我终于明白了:与其生硬的强迫学生读书,不如巧妙地诱导学生主动读书。

(3)演讲不仅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每天一位学生,每天一个故事,在拓展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学生心中的事例越来越多,那一个个事例就变成了学生作文的一剂活水。给学生一方讲台,学生的自尊心、表现欲望空前高涨,当班级演讲打分公布之后,后来的学生老有一种超越前面演讲学生的心理。其实在学期初,学生开始演讲之前,我就强调课前演讲的实质就是大家的一次自我展示。站在演讲台前,能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全靠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机会。有这样一个事例,一次一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突然想,原来我也能赢得掌声。那一瞬间,他哭了,他说演讲让他找到了自己,竞争让他看清了自己,他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者。演讲在这里取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4)课前演讲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树立了教师权威。传统的语文课堂大多的时候总被老师主导着。作为时下的中学生,他们活力无限,敢于挑战。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作为老师,不妨就把讲台让给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演讲过程中,感觉到学生越来越愿意将自己内心的话说出来,越来越愿意用语言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学生的演讲中,他们称颂老师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也是那样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他们能意识到教师在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不可替代性。他们说虽然老师的批评,有时候会令他们感到不舒服,但没有老师的哺育、修剪,他们就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听到学生这样的真情表白,作为教师的我不得不留下这样的心声:太多的时候,老师也不愿责备你们,可是作业不交,上课小动作不断,课下胡游乱逛等,这些在老师看来,就是在虚度光阴,老师真得替你们着急,多么希望你们长得大成人时,能少些遗憾。一次次心灵碰撞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师生沟通容易多了,学生们竟然能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了,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也能认可了。

(5)演讲潜意识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写作能力。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针对每天学生的演讲,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去分析,给学生一个解读问题的视角。初三的学生在演讲中说到了盲人企业家威尔逊和另外一个盲人相遇的事例。当那个盲人可怜巴巴地埋怨曾经的生活境遇,埋怨十年前的工厂事故导致了自己的失明和如今生活的困顿,听到这些,威尔逊郑重其事告诉他:“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学生为故事作结时,演讲的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上帝为一个人关上一道门时,必定会为他开启一扇窗。而讲台下聆听的学生立足于盲人的行为得出:不敢面对自己,没有担当的人,他最终会被生活欺骗;老停留在自己苦难当中的人,他就不能领略到生活的美好;同样的境遇,不同的心态,生活的状态也会不同……众说纷纭的分析感悟,让我看到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座蓄势待发的活火山,只需他人撕开一个口子,熔岩爆发辐射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课前演讲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设计独特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不难,难在如何将这些活动持之以恒地贯彻实施。很多颇具创意的活动要么中途夭折,要么功亏一篑,没能实现应有的效果。Daily Speech就是这样一项受到很多教师和学生喜爱的英语教学活动形式,但如何将这项活动有效地开展并非易事。Daily Speech活动对英语课堂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推动作用,通过这一活动教师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英语水平;此外,这一活动能引导和激励学生学好英语,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和合作,让师生共同获益。

一、合理要求,确保演讲者的有效参与

为了确保演讲者较好地完成演讲,对他们要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关于演讲的时长。通过实践,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为4至5分钟。如果时间过短,某一位学生上台所做的演讲只有一到两分钟的话,其他的同学可能注意力还没集中,而演讲就已结束,这样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也不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因为任由学生发挥,没有限制的话,可能会出现时间过长的问题,让其他的学生产生疲惫感,对这项活动失去兴趣。此外,时间过长的话,也会导致教师无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进度。

另一个要求是让他们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演讲。高中生思维异常活跃,话题选择也会呈现跳跃性的特点。如果完全由他们自己去确定演讲的主题,则会出现话题过于宽泛,无法运用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来完成的问题,影响活动的效果,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要给他们半开放式的任务,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常见话题,如:sports star;beautiful music; amazing people; lifelong friendship等等,让每位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准备,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取长补短。

二、精心准备,重视教师的引领主导作用

这项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教师做好精心的安排,诸如时间的限制和话题的设定,且教师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在演讲过程中和演讲结束后教师都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是倾听者,因此教师不能在学生的演讲过程中以评判者的眼光去挑学生的问题,更不能打断学生的演讲对他们进行纠正。如果教师突兀地打断学生,可能让他们对这次演讲产生挫败感,甚至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失去信心,造成心理阴影,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在演讲结束后,做出适当的回应。如果是关于演讲技巧的就在课堂上当众解决,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后面再上台演讲的同学就可以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是个人的词汇语法之类的问题,则需要选择在课后单独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知识作出判断和改正,切忌耽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第二,教师要做好Daily Speech的总结,灵活地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充分准备之后,每个学生的演讲都是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因此也会在听众中间产生一定的共鸣或影响,这时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及时的准确的活动总结。比如有的学生演讲的话题是大家都会感兴趣的,往往演讲结束后听众仍激情澎湃,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方向扭转,引入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上去,保证课堂教学不受影响,毕竟Daily Speech起到的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三、积极互动,倡导人人参与

参加演讲的学生以及教师的职责都是显性的,为了真正地将这项活动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也要重视其他同学作为听众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不是被动地听,而应该是主动地参与课堂。比如为了保证每个人都去认真聆听演讲,在演讲结束的时候既可以让他们自由对演讲者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对演讲的同学即兴发问,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制作一个记分册,让听众对演讲者进行打分,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评出最佳的演讲者。这些做既可以促进演讲者做好充分准备,也可以激发作为听众的其他同学能积极参与,保证活动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