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两会感想和体会

两会感想和体会

两会感想和体会

两会感想和体会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两课”教学改革走实践战略之路所蕴含的哲学伦理精神,即实践的观点、遵循规律的观点和矛盾时立统一的观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时教育规律的伦理精神的真诚和对教育主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效果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两课”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两课”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大胆走实践战略之路,有益于增强“两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实施了“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方案。

一、走实践战略之路所依据的实践的观点,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人的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如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一原理要求“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社会实践,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因为“两课”教学的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了“两课”教学不可能孤立存在,必须立足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全局,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全面地看问题。正如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而走实践战略之路可以使“两课”教学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作用:

一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通过与社会的联系和社会调查,可以对我国的国情、近年来改革的成果、人民群众的心声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清形势、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尽早地成长成熟起来,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单纯的课堂教学因学时的限制、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的矛盾等等,不能全面地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既延长了教学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又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授课形式更好地服从于授课内容;也使间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和连续的、动态的课外教学达到了结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弥补了教材因时滞所造成的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充实了教学内容,介绍了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感,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沟通了师生感情,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地发现了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耳闻目睹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接触和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体验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甘苦和需要。因而可以学到在有限的书斋中无法学到的知识,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获得全面的检阅,并且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亲身感触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四是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了解情况、获取信息的观察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少了依赖性,发展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开拓创新勇气和创造精神。五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社会实践是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不仅能表现个体的才华,实现个体的归属动机、成就动机,完成有我实现的任务,而且有助于个体人生目标的完成,体现个体的存在及其社会价值,为学生自我实现和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

二、走实践战略之路所遵循的规律的观点.真挚地体现了对教育伦理精神的真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发展起决定的或支配的作用。规律具有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它同事物本身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这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也不顾人们的主观意志如何,规律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这一观点要求“两课”教学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可以接受或者排斥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转化为个体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但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统一过程,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后天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客体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苏联学者列昂节夫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基本参变量:学生与外部世界的广度、学生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层次和学生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构。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这三种参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质。因此,可以说,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辩证地实现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获得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思想政治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接着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协调运动,获得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正是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遵循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规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

三、走实践战略之路所展现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两课”教学对教育主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两会感想和体会范文第2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内容真实且贴近生活,形式自由灵活,语言优美精练。我们在欣赏散文时,既要细心体会它的内容,也要认真地品味它所用的形式。下面,我谈谈散文欣赏过程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诵读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精练等特点。欣赏散文,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散文的欣赏中,我们要反复吟咏诵读,感受它的音韵和文采,这样才能进入它的语境之中,去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描述与感悟。

二、善于想象和联想,真切地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

文学创作要善于想象和联想,在文学欣赏中同样要善于想象和联想。读者在赏读散文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和联想,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去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朱自清的散文 《春》,作者用独特的构思,把抽象的“春”用五幅画的形式展示在读者的眼前,使人如临其境。在写春草时,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欣赏时,我们充分地展开想象,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从而就会很好地体会到“偷偷地”、“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情。

在写“春风”时,作者通过触觉写道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我们展开联想与想象,把母亲的手抚摸着的那种感觉感受出来,从而体会到“春风”柔和、亲切与温暖的特征。

三、深入情感体验,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

散文的欣赏,必须真正深入到作品的生活场景去,感受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喜怒哀乐,从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喜怒哀乐中体会作者感情。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激发强烈共鸣反应,才能深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

如读《记承天寺夜游》,为了理解在作品中的情感,我们可以与作者换位,假如我们就是作者—— 一个被贬之人,我们的情感会如何?在深入情感体验中,我们方能感受到作者在作品中表达感情的微妙而复杂: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甚至我们从中体会到作者心灵如月光般空明……

最后,在欣赏散文时,抓住其中的名句(重点词语),深入地理解,反复地体会,这样对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两会感想和体会范文第3篇

一、关注真实

这里的真实性,一方面指为师者要对文本所含情感的真实性进行思考。即在教这个文本之前,教师先要考虑文本带给学生的情感是否能与生活实际产生关联,是否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所感,有所悟。教师如把本不真实的情感通过教学传达给学生,就难免让语文课堂变得无趣。语文课堂要不得虚假和繁杂,简约为美,真实情感在简约中自然流淌。

情感的真实性是指,教者自己要先对所教文本的情感有真实的感悟。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情感理解力和表达力,要深刻地理解课文。只有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才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比如,同样教《一夜的工作》,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泪流满面,是因为真正感受到了的伟大和感人之处。他能深入地进出字里行间,一词一句中都看到了总理的感人品质,加上自身较强的情感感受力,能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把文本情感和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

二、重视文本

重视文本,一是要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而不是更多地关注情感,更不能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代替学生的感受。现在,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深切感受,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强加到学生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和学生的不同之处,比如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年龄差距等,导致虽然课上得很深、很美,学生却没有自我感受。对学生而言,很多情感都变成了,虚的、假的。而关注语言特色,就好像是给学生的情感找了个拐杖。

比如,《桥》一课中最后两句话的处理。“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配上让人感动的音乐和画面,你会发现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那种震惊绝对大于感动。教师让学生一个个地朗读,效果出奇得好,一个女生竟然读得满含泪水。但当问学生是被谁感动了时,答案不是被文本内容感动,而是被课堂气氛感动了,这就是脱离文本的一种不真实的情感体验。如果改为让学生去品味这两句话的语言特色,先比较“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和“她来祭奠她丈夫和儿子”两句不同的表达方式,再去体会情感,相信学生就能真正体会文本的感情了。

教师要重视文本,还要重视文本情感的个性化。很多的课堂中,情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所谓泛化,就是泛泛之谈,没有抓住文本最大的特点,就像是“正确的废话“。在我们的语文课中,情感最泛的莫过于“爱”,很多的课都能最后归为“爱”,而“爱“一泛,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三、品味语言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情感课堂过分强调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单纯用外在手段“激”情,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内涵进行理解与感悟。比如,有的教师教《秋天的怀念》,课上回顾颂扬母爱的名言,还饱含深情地演唱了阎维文的《母亲》,再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谈体会。学生谈的却都只是“母爱很伟大”“我们很感动”“很难过、伤心”等程式化的语言。究其原因,是学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对文中语句进行仔细品读、体味,没有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没有达到理解语言和体验情感的统一。

课堂中,在品味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情感的真切性,需要一种磁场。这种磁场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教师要借助生活活动和情感经历,创设情境,虚拟和亲临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

两会感想和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时空感悟;时间流逝之快;空间距离之远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毛诗序》认为诗歌是作者意志、怀抱的内心所向,诗歌是作者用来抒发意志、怀抱的语言手段。诗歌用以抒情的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古诗十九首》是古典诗歌中抒情诗的典范,时空感悟正是《古诗十九首》情感抒发的主题之一,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对时间和空间产生了特殊感受。

“快”和“远”:诗人对于时空的物理属性的情感体验

一、时间流逝之快

在马茂元的《古诗十九首初探》中分析“节序的迁移,时间的迅迈,对失意的倦客来说是特别敏感的”,并分类归纳,按一年的四季变化: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明月皎夜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叶萎。 (《冉冉孤生竹》)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东城高且长》)

就短暂的人生来说: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今日良宴会》)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驱车上东门》)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回车驾言迈》)

纵观这些描写时间感悟之句,可以从中体会到哀婉深沉,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是无论贫富贵贱,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是都会有的,“生年不满百”也是人所共识,古诗十九首从中却是特殊的体会,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社会秩序混乱,迷茫的知识分子找不到人生的出路,进退维谷,左右两难,在他们的感悟中,飞逝的时间与短暂的人生一样饱含着悲哀与无奈。具体分析他们时间感悟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流逝太快。《行行重行行》主人公在思念中感受到“岁月忽已晚”,游子离家在外不管得意与否都会把远在家乡的亲人作为一种寄托,思妇也总是会在家里惦记在外漂泊的亲人,这种迫切而具体的思念是《行行重行行》给读者的第一感受,常理如若两人相隔异地又相见有期,总是会抱怨时间过的怎么如此之慢,但《行行重行行》中两人确实相见无期,只有在具体的思念中,感受到岁月在逐渐的流逝,思念成为他们的一种人生状态,两地相隔的离愁别恨是时代给他们造成的悲哀,两个人痛苦的思念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或许显得太过渺小,但对两个人来说却是他们的整个人生,这使得整首诗歌有了悲剧情绪。

《青青陵上柏》中把人生比作“远行客”,远行客可谓是前途未卜,行踪也会有太多的不确定,人生像远行客一样是多么的捉摸不定,这是作者看到陵墓上的柏树突然产生的感悟吗?还是作者饱经世事后的感慨?诗人感悟人生就像远行客一样短暂。

《明月皎夜光》中,诗人独自一人仰观众星,忽然体会到“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季节的变化给诗人的感受是突然地,是人的心情是悲凉忧郁,惆怅不甘的,尤其是在往昔同门飞黄腾达之后却抛弃了他犹如抛弃掉脚印,自己的不得志加上故交的背叛,使得诗人在时间感受上变得敏感。从明月与众星何历历中,从白露沾野草中,诗人感受到的是时节的更替,秋蝉还可以在树上做最后的悲鸣,燕子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诗人的心是迷茫的,在这忧郁不甘与迷茫中诗人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时间感悟,朦朦胧胧中诗人悟到的是自己的生命也会像夏天被秋天替代一样不会长命百岁,玉衡指示的方向也是会有变化的,自己的生命也不会永固长存而无变动,浩瀚的宇宙也会时空轮转,自己的生命怎么会长存不变呢?从“时节忽复易”中可以看到诗人心中朦胧的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中透露中的感伤情绪与悲剧意识,跟诗人们的时空感悟有莫大的关系,生命的一个具体元素就是时间,时间的不停地飞逝总会让人意识到人生在不断地走向尽头,尤其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的情况下,更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沮丧的情绪。

二、空间距离之远

《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诗人借用一位思妇的口吻表达了对“君”的想念,在思妇的感受中,他们两人相隔的距离有万里之遥,道阻且长,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面了,“万余里”虽不是确数,但在主人公心中,异地相隔的感受怎能用具体的距离来表达,主人公的感受中只是两人相隔的太过遥远,“万余里”不足形容他们的感受。相隔甚远,各在天涯的无奈中主人公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距离虽然遥远,但两人的是一起的。

《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采摘了芙蓉,却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远道”、“长路漫浩浩”在主人公的感受中与所思之人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同心却是离居,主人公只有担心自己忧伤而终老。“同心”正是诗人的具体理想,而离居是诗人在现实中的无奈,理想就捧在自己的手中,理想的实现却是在十万八千里之外,这不止是一个作者自己的感触,也是处在动乱时代文人们怀揣理想却又不能实现的共同的悲鸣。

两会感想和体会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情感因由和思想因由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创作动机,在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整个时期呈现出以思想因由文学为主流、到以情感因由文学为上风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两种文学在目的、创作方法和作品美感上也存在不同。 

0 引言

写作动因是作家书写其作品的心理上的直接缘由,从深层上来说,它是一种由相关人物、事件及历史状况和社会背景所引发的强烈的感情表达需求。这种需求用文学表达形式抒发出来便成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动因。

写作动因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写作动因是文学作品的起点和基础,又贯穿在整个文学作品中。它是隐藏在文字下的作者内心的强烈的感情倾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上,写作动因能够间接的反应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背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切入点。但是,从现当代文学整体研究现状来看,从写作动因角度来进行的相关研究是极其少的,而且即有的研究都比较零散,不成体系。鉴于此种研究状况,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动因这一方面进行专门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以期从此角度为切入点,来加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

1 我国文学传统上的两大写作动因

萨特说:“我们在自己的作品里,除了我们自己以外,就再找不到任何别的东西了。”这可以视为对写作动因的一种狭隘和简单的描述。除了人的个性之外,人还具有社会性。每一个作家都不是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独立的个体,而是与自己的国家、民族以及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形势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故而其创作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从中国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来看,文学创作动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情感因由和思想因由。顾名思义,情感因由是指作者受自身某种强烈感情的驱使而产生创作欲望并进行创作,其作品被成为情感因由文学。思想因由则是作者接受某一思想,或者产生某种感悟,并认为这些思想和感悟对社会有重要作用而进行创作,其作品被成为思想因由文学。

从两种文学各自的代表作品来看,我国文学史上忧愤而作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愤世嫉俗、豁达豪迈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科举屡试不第的蒲松龄,他们的作品都是受作者自身内心深处强烈的感情驱使而创作,并且在作品中表达了强烈的个人情感,故而均属于情感因由文学。而一心关注朝廷纲纪的唐宋八大家、写出《官场现形记》以讽刺官场黑暗的李伯元,以及晚清注重文学的功利,把文学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良派诗作家,他们的作品都受自身所信奉和主张的一些思想出发,其作品是站在家国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来抒发情感、提出呼吁,故属于思想因由文学。

2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动因分析

“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新文化运动拉开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帷幕。从其本质上来看,新文化运动是因政治变革而引起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而文学便成为这一时期宣传和推动社会改革的锐利武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创作上是以改革社会这一思想为动机的,在文学作品内容上,它以宣传和促进社会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改革的发展为重点。因而,完全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一开始便踏上了思想因由文学的道路。

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他写的是“遵命文学”,尊奉的是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从其创作的作品来看,《呐喊》、《彷徨》、《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表达的是对思想解放和革命精神的赞扬、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在鲁迅先生之后,郭沫若、巴金、蒋光慈、丁玲、张天翼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跟进。此外,还有一些作品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国后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文学逐渐开始政治化,成为政治的附庸,由此而产生的作品正是思想因由文学典型代表。改革开放后,(下转第243页)(上接第197页)新一轮思想和社会解放思潮的冲击下我国文坛产生的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也是基于作者自身的思考而产生的。因此说,中国近现代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思想因由创作特征。

虽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创作动机主要是思想因由这一形式,但是,我们不能否定的是,文学作品归根到底是由人创作的,因此它们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得情感因由创作动机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一时期照样有经典的情感因由文学作品。比如叶圣陶、郁达夫、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人的小说,朱自清的散文,梁实秋、戴望舒、艾青的诗歌皆可归属于情感因由文学。叶圣陶基于其乡镇见闻和教学经验写出了《潘先生在难中》、《抗争》等作品。因此说,我国现当代文学也很好的保持了情感因由的传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精神制约的解除和人民思想境界的提升使得情感因由文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逐渐占据了我国当代文学的上风。

总体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动机上,情感因由和思想因由是并存的,但是从其百年间的发展历史上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是以思想因由为主流的,之后则是情感因迅速发展并渐成主流之势。

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两大创作动因的比较

在分析和介绍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动因之后,笔者对这两者之间进行一个比较,以其加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两种创作动因的理解。

具体来说,两种动因之间是并行不悖的,并不存在孰优孰劣之分。由两种创作动因而形成的文学类型和文学作品满足了作者的创作心理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故而都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别:

3.1 目的不同

思想因由文学的目的主要作者通过文学这一形式来表达其社会思想,并以此来影响和教育群众,以达成某一社会目的。情感因由文学则是作者对其自身某一强烈感情的宣泄和抒发,并以此来感染受众。这两者的区别可以在其代表作家的作品中明显的表现出来。

3.2 创作手段不同

情感因由文学是作者对自身感情的抒发,他往往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或他人的经历为写作起点,在写作体裁上,往往带有自传和他传色彩,写作手法上,以小见大。而思想因由文学则是以社会某一现实为出发点和写作对象,表述的是对社会这一宏观事物的探究,因此,体裁较为多样,多用小说、杂文等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红岩》、《呐喊》等。在写作手法上,是以大见大。

3.3 作品美感不同

阅读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情感文学作品,你会感觉到书中所表达的情感扑面而来,表露出含蓄、酣畅之美。比如说郭沫若的《女神》、戴望舒的《雨巷》、沈从文的《边城》等。而思想因由文学则在思想的逐步显现中,给人以明晰、豁然开朗之感。两者之间的对比可以在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和《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鲜明的表现出来。前者在感情的表达中主要是以景抒情,全篇只见景不见一个情字却又处处含情。其对感情的表达含蓄、委婉,阅读起来给人静心之感。而《谁是最可爱的人》则以热切的笔调和一连串的举例和反问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强烈的赞美和敬爱之情。

在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两种写作动因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之后,笔者从当前中国和世界文学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一种倡导,即加深和强化两种文学形式的内涵和深度,拒绝和抵制肤浅文学的扩张,保持文学的严肃性和独立性,营造全人类社会范围内浓厚的文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刘江.情感因由文学和思想因由文学——从“写作动因”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所作的考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