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范文第1篇

一、文本解读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文本解读不能脱离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谓知人论世,但作为语文教材的文本,既有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称为文本背景,也有作为教材选文的特殊时代背景,称为选文背景。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兼顾这两个背景,这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及母语教育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选文有特殊的要求,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此体现教育目标,这是课程的特性,对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就需要有两个背景知识,即文本背景和选文背景,这在解读鲁迅作品时特别明显。由于鲁迅作品的特殊性,特别是他的有些作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其作品思想的深刻性和揭示国民劣根性的锋芒,使建国初的语文教材编撰者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把鲁迅作品当作一种单纯的工具,这种教育工具论观点的形成,是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封闭、保守而导致的被外国列强侵略以此激发出的革命热情有关。但如果我们的教师只是看到了选文背景,没有考虑到文本背景,在解读文本时,就可能误读误解。比如对鲁迅的散文诗《雪》的解读,有的教师就没有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作品,把作品视作美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是机械地根据一些教条,把这篇语言刚劲优美,情感浓烈独特的名篇肢解成了说教的标本,这样就远离了作品的真实,在具体的作品讲解中有的教师分析道,在文章中,鲁迅“把自己在北京的革命斗争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紧紧地联系起来”了。这样的分析显然不符合作家当时的思想,不是对作品的真实解读,不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感受作品,不是真实的鲁迅。这样的分析就没有从文学的角度,从文本的背景来解读文本。其实,鲁迅作品的革命性是思想方面的变革,是作家从他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感悟的,是他对历史文化的痛彻反思中得出的,不是政治家为了实现一种理想而为老百姓设计的蓝图。所以,鲁迅作品的革命性只能从思想方面去理解,特别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已经阻碍了我们国家走向现代化文明的一些落后因素,鲁迅进行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深刻揭示,这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至今中国人都还在受惠。所以,著名学者王富仁先生在《〈呐喊〉〈彷徨〉综论》中提出“回到鲁迅那里去”的观点,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这样的真知灼见对解读鲁迅作品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客观地讲,语文教师对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不甚理想,误读误解情况严重,突出表现在文本的教条化解读多,真实有深度的解读少,如此,无法使中学生从鲁迅作品中获取成长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像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神的底子”。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真实的鲁迅作品解读,回到鲁迅那里去。联系文本背景,解读文本尽可能地接近作品的真实,不误读不曲解作品。比如我们在解读《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应该充分考虑作家的意见,即这篇小说主要表现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小说中的人物表现、语言描写实际上都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都没有孔乙己的地位,他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被毁灭的。

二、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的契合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基于课堂教学的解读,文本解读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因此,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的契合就是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注意的问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与一般研究者的文本解读的区别就在于,语文教师要把文本解读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语文教学。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任何文本,特别是经典作品在进入中学语文教学时,都应该经过教学化处理,即应该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像鲁迅作品,在真实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应该主要给中学生讲哪些内容;如何让中学生真实理解鲁迅作品的语言;鲁迅精神的复性结构中如何选择最有利于中学生精神成长的部分;如何检测和评价中学生掌握鲁迅作品的情况……结合中学生实际把文本解读转化为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在真实解读鲁迅作品的基础上给中学生构筑健全的精神,以此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增强其精神能力,这在今天的中学教育中尤其显得重要和必要。一些学者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有助于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可以合理地借鉴运用于教学中,比如对鲁迅的小说《故乡》的解读,王富仁、钱理群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重视对“故乡”的深层挖掘。王富仁认为作家写了三个“故乡”,即回忆中的、现实的、理想中的;[1]钱理群认为“《故乡》里分明有两个故事:他人的故事——闰土的故事与‘我’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2]这种对《故乡》的深度挖掘,在教学上就会避免教条化,不仅注重闰土的命运及意义,而且关注“我”的命运及精神历程。同时,对小说的叙述、描写等表现手法的教学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些解读成果经过教学化的处理都可以合理地移植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没有与课堂教学契合,漠视作品的教学化处理,就容易教条化地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就会误读误解作品,例如,有学生对鲁迅的散文名篇《秋夜》开篇的那几句很不理解,即“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的学生举例反驳说:“鲁迅这样写,老师说是佳句;如果我说‘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男人,另一个也是男人。’老师就会说是废话。”学生这样的困惑除了没有理解作家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深刻思想感情外,还没有认识到文学语言和一般叙述语言之间的区别,在《秋夜》的开篇那几句话,是典型的文学语言,其特点是含蓄、富有表现力,开篇的单纯意象和第二段的“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的语句,表现了个体生命在特定情形下的独特感受,而这种感受和体验又是作家自身独有的,这是鲁迅的,不同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下的感受,也不同于徐志摩在康桥的感受,当然,这些感受没有好坏之别。但作为表现这种感受的文学语言却有高低之别,在《秋夜》中,鲁迅在开篇正是用这样的单纯甚至单调的意象,引发一些联想,真实地抒写了一种个体生命的孤寂感,开篇的语言与全篇的语言风格是统一的。而学生的例句则是一般叙述语言,这种语言只要求准确、简洁。学生用一般叙述语言的要求来衡量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自然会感到迷惑不解。

三、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师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文本解读的基础,教学素养是文本解读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保证,所以,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需要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面对思想内涵丰富的鲁迅作品,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才能真实解读文本,这既体现在对鲁迅作品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上,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上。小说《药》的结尾有一个细节描写,说的是坟旁的树上蹲着“一只铁铸般的乌鸦。”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解这一细节时,问学生:这只乌鸦象征着什么?全班五十多位同学不知如何做答,最后老师的答案是:“乌鸦象征着反革命,‘铁铸般的’极言其力量之大。”[3]这位教师之所以这样讲,就在于他对《药》的解读有问题,特别是对小说结尾的解读是误读误解,在《药》的结尾,作家只是渲染了一种绝望、凄冷的气氛,凭空添的花环正如作家所说:“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4]显然,也不能把花环的寓意理解为“革命”。从教学的角度,对《药》的结尾的讲解应重点放在表现手法上,引导学生体会作家是选择哪些意象来渲染气氛的,而意象的含义不应该作简单化的臆测。把“乌鸦”的寓意视为“反革命”,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文本解读上的体现,这种解读思维模式就把内涵丰富的作品简单化和教条化了。如此的解读进入教学则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阅读行为(这是一切真正的批评思维的归宿)意味着两个意识的结合,即读者的意识和作者的意识的结合。”[5]由于在教学中没有对鲁迅作品进行真实的解读,无法让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识,其教学方法也基本上是把教学参考资料上已经明确的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从教学的角度讲,就没有体现教学过程,因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教师的所有努力是为了学生进步,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进步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师有无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6]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更是如此,教师需要在真实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作品,让学生建构起他们对鲁迅作品的知识图式,这远比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当然,这样就要求教师具备把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的课程意识,有良好的教学素养,所以,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不是单纯一个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文本解读、课程设想、教学分析的综合过程,需要教师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个老话题,但正如文学经典一样,需要常读常新,真实深入的文本解读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也能促进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0,(21-22).

[2]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孔庆东等著.审视中学语文教育[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比]乔治•布莱.批评意识[M].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本分析范文第2篇

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管理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但是同样的模式在互不相同的国家当中实施,是否都能发挥其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呢?据国际调查显示,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失败,只有30%是由于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之相对,倒有70%的失败在于人员之间的跨文化沟通。正如荷兰学者霍夫斯坦特所指出的,在过去的研究中,理论家和企业家都忽视了文化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学发展的一大弱点。而事实上,管理不是处理具体的东西,而是处理对于“人”有意义的信号,这种信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而文化必然渗透于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Hofstede,1980)

一、企业当中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之下为各国企业所大力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我们这里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1、员工借助于工作小组,任务团队或质量圈等活动,广泛地融入和参与管理。

2、通过工作流程设计,使员工的工作更富有灵活性,并体现出责任感。

3、为员工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

4、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

5、员工培训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更强调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6、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7、构建基于员工工作业绩的奖励制度。

就我们所知,上述人本主义管理模式正在各国企业中广泛被采纳和实施。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存在,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各国又是各不相同的。

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企业中的人充分发挥其才能。而人又是生在文化中,长在文化中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他们首先在管理理念上便存在着不同,这种理念被带入管理行为当中,反过来又对最初的理念起着强化作用。作为企业当中的员工,内心深处都有民族文化的烙印,这会使他们形成在工作中应该怎样被对待的模式,以及对不同的管理措施做出什么样的反映。因而人本主义管理在诸多管理形式中对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得最为敏感。

因而很多专家都告诫那些跨文化管理者,在本国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人本主义政策,比如在美国,到了其他国家则未必是起作用的,比如到了日本和欧洲。因此他们认为挑选一种适合的人本主义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使之适合于本民族和本国企业的文化氛围。

二、文化的差异性及其指标

文化一词定义很多,霍夫斯坦特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所下之定义是被管理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他认为文化是一组织成员或者一种区划下的人群在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这种特征使之与其他组织或人群区别开来。因而在这一群体之中总会存在某些行为习惯、思考方式和看事物的角度是为这一共同体的成员所特有的,人们通过成为一个组织的成员而学会这个组织的文化,人们往往在有意或者无意之中坚持着自己所在共同体的价值与信念,但又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所在共同体的价值与信念对自己的刻骨铭心的影响,通常是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打交道时才真正感知自己所在的文化。

基于上述定义,霍夫斯坦特针对跨国公司的雇员,进行了遍及四十个国家,长达七年,资料总数包括116000张问卷的大规模调查,然后提出了四项描述民族文化差异的指标,即民族文化四维度,其内容包括:

1、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一种文化究竟是大的权力距离还是小的权力距离,必然会从该社会内权力大小不等的成员的价值观中反映出来,如果领导上的集权和专断是深植在员工的头脑中的,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现象,那么权力分配的不公平是不会影响到组织的稳定的。

2、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avoidanceindex)。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很多,例如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订立更多的正规条令,不允许出现越轨的思想和行为等等。不同文化,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则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因而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versuscollectivism)。“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所有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4、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ityversusfemininity)。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对于男性社会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对于金钱的索取,执着而担然,而女性社会则完全与之相反。

通过对上述文化四维度调查数据的分析,霍夫斯坦特证实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是根植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很难轻易被改变。

三、人本主义政策的文化模型。

文化会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影响员工对于职业的看法。首先,在内心深处,每个员工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这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影响他们在工作中希望被上司怎样对待,以及对于不同的人本主义政策采取怎样的态度。这必定会影响到管理者对政策的选择和执行。其次,在外部,文化会影响组织价值观念的选择和组织规范的构架,进而影响人本主义管理政策的选择。而所有这些政策选择反过来又会强化组织原有的文化。

下面我们结合上述通行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和霍夫斯坦特的民族文化四维度理论,来构建不同文化之下企业人本主义管理政策选择的模型:

1、依据文化四维度理论,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企业当中表现为等级顺序比较严格,不同等级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我们认为大的权力距离容易造成拥有权力者与没有权力者之间潜在的矛盾和冲突,所以也就不利于创造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本政策6)。此外,大的权力距离还会造成下属对上级有一种强烈的依附需要,下属对上级惟命是从。因此我们认为大的权力距离使组织缺乏活力,不利于激励员工在工作当中学习和不断进步(人本政策4)。

例如,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美国员工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下级通常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美国,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平等,关系也更融洽,员工也更善于学习、进步和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中国相对而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这里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上级所拥有的特权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特权大大地有助于上级对下属权力的实施。这些特点显然不利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因而要在中国的企业当中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这两项人本主义政策,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当中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2、依据文化四维度理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人们通常认为离经叛道的人和思想是危险的,因此强烈要求一致性,相比较带有冒险意味的个人决策,他们更喜欢群体做出决策。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更容易动员员工参与到管理当中(人本政策1),也更愿意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人本政策3)。

例如,日本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员工广泛参与的管理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终身雇佣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与此相反,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在美国企业中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在日本推行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却几乎取不得成效。中国与日本相似,也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中国推行员工参与管理和增加职业稳定性的人本主义政策,应该是适合的并且是有效的。

3、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人们较容易的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的异见,上级对下属的授权被执行的更为彻底,员工倾向于自主管理和独立的工作。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上级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清晰的指示。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更适合于构建灵活的工作制度(人本政策2)。此外,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基于员工工作绩效而开展的职业竞争被认为是公平的和合理的(人本政策7),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员工会强烈地排斥这种竞争。

例如,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因而灵活的工时制度、弹性工作制等都是发源自美国,员工之间的个人竞争也是美国企业取胜的法宝。中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则未必能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4、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社会对个人权力的看法。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而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倾向于个人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我们认为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更适合于采纳基于员工表现的奖励制度(人本政策7)。

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则相反,这种激励手段未必会取得同样的成效,这也与我们的上述论点达到了不谋而合。

5、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认为归属于组织,取得成员身份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认为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更易于创造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人本政策6)。

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但是就我们上述模型1的论述,中国和日本又属于权力距离相对较大的国家,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这又不利于形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由于这两种指标逆向性的存在,我们该如何来判断中日两国文化是否适合于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这一人本主义政策呢?这里就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操作技巧,即如何扬长避短,来实现管理目标。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但同时又崇尚国家、集体至上,其企业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两个特点,他们在企业当中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使之在员工和管理者的价值观当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依然存在的等级观念,他们把其消极影响降到了最小,即采取把权力和等级在员工之间进行平等分配的方式,实行根据员工的资历缓慢进行升级的“年功序列制”。这样,大的权力距离所形成的负面影响被包容于集体主义精神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之中,没有影响到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也是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之一。中国企业由于与日本企业有着相似的东方文化背景,因而也面临着相似的人本主义政策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相机抉择,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6、在男性度较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倾向于强烈地追求成就感,认为个人决策的质量高于群体决策,决策者之间通常不愿采取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认为男性度较高的社会不利于员工积极地参与管理(人本政策1)。

文本分析范文第3篇

一、从实验事实引出概念

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除了镁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两个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例如,在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中引入催化剂这一概念时,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合并一起进行。实验前先叫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实验时教师板书实验步骤和问题:①给氯酸钾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要求学生记录加热产生氧气的时间);②给二氧化锰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③把一定量的氯酸钾和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记录加热产生氧气的时间);④把③加热的剩余物溶解于水、过滤得黑色粉末即二氧化锰,干燥、称量(记录数据);⑤把过滤出的二氧化锰全部加入另一份氯酸钾内加热检查是否迅速产生氧气,再溶解、过滤、称量。前后对比,然后讨论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但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教师引入概念:具有上述特点的物质叫催化剂。这样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就很深入。

二、从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概念

例如,讲解化合价概念时,注重引导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并板书形成过程,在理解过程的基础上,观察未得失电子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指出(结构决定性质)该元素有得失几个电子的性质,各元素的原子只有按一定数目比作用(化合)时才表现出得失几个电子的性质。同理,分析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对照结构示意图及电子式,指出每个原子有共用几对电子的性质,交代各种元素的原子只有按一定数目比作用(化合)才表现出各自共用几对电子对的性质。顺势引导,无论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都是不同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数目比化合表现出的性质,此性质叫元素的化合价。又如,在分析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所溶解的质量不同,反映出各种物质溶解能力不同,怎样衡量物质的溶解能力?当然要用溶解的质量,老师分析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三个前提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溶解溶质的质量才能衡量物质的溶解能力,此时的质量叫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三、注意概念的系统归类,找出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和内在联系

化学概念虽多,也是一个个地形成,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例如,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这几个概念后,总结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元素在这几个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四、注意概念的及时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⑾尘土飞扬的空气,⑿清新的空气,⒀液氧。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五、注意概念的深入和发展

学生在形成化学概念时,虽然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但有些概念受知识面的局限,一开始认识得可能不全面。比如,燃烧的概念突出“通常讲的燃烧”及“空气中的氧气”这两点,提出了燃烧不是非得有氧气参加的悬念,指出的这个要点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再如,讲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时,初中仅要求从物质得失氧的角度予以分析,为了照顾知识的连贯性,在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即指出氢气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被氧化,又指出氢气中氢元素组成了水以后,化合价升高,氧化铜中氧元素被夺去后,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降到了零价,最后总结出凡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有改变的这一结论,同时进一步指出这个概念在高中学习时将进一步深化。

六、通过综合复习及对习题的讲解、分析、改编来巩固概念

综合复习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检查巩固很重要,一定要形成概念网络系统,学生是否形成网络系统,应用概念题组检查。例如,元素的种类是由()决定的,元素间本质差别是由()决定的,原子量的大小是由()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决定的。

文本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B2B模式交易成本网络经济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渐趋成熟。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主要有B2B和B2C两种形式,在这两种形式中,B2B的电子商务市场要远大于B2C的电子商务市场,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与实体市场的交易过程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每个交易而言,是选择网上交易还是实体交易取决于这两种交易方式的交易成本。

1电子商务的成本构成

1.1技术成本

电子商务的技术成本包括软硬件成本、学习成本和维护成本。电子商务是各种技术结合的产物,昂贵的投资,复杂的管理和高昂的维护费用使得一些系统、技术和人才匮乏的企业望而却步。面对客户无力应付复杂的技术平台和高昂的软硬件配置的实际问题,ASP这个行业便产生了,但是这种租赁式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能否为企业所接受,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电子商务的技术成本,还有待于实践的验证。

1.2安全成本

在任何情况下,交易的安全总是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如何在网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推广电子商务的关键所在。而上述交易的一系列安全要素,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目前,安全标准的制定。安全产品的研制以及安全技术的开发为网上交易的安全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这些用于交易安全的协议、规章、软件、硬件、技术的安装和使用以及学习和操作定会加大电子商务的运营成本。

1.3物流成本

在电子商务中最难解决的就是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环节的重要和最后的环节,是电子商务的目标和核心,也好似衡量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物流配送需要有商品的存放网点,需要增加运输配送人员的开支,由此增加的成本也应该经过仔细核算。有人认为,企业要增加的仅仅是配送成本,而节省的是库存成本和店面成本。试想,店面成本虽然节省了,但是存放网点的增加和配送所需的其他开支能在多大幅度上降低总成本,这仍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而且,库存仍然是必需的。

1.4客户成本

电子商务的客户成本,指的是顾客用于网上交易所花费的上网、咨询、支付直到最后商品到位所花费的费用总和,这是一种完全依赖于网络的服务,只要消费者一开始享受这样的服务,就要承担每小时数元钱的最低成本,还不包括添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使用的费用。这种费用虽然不列入商家的运营成本,但是作为用户成本、却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用户用于网上浏览、查询、挑选、支付所花费的费用超过实体交易的费用,用户便会放弃网上购物的方式。电子商务虽然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但是利润的真正实现,需要经过详细的论证。

2企业电子商务中交易成本分析

2.1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TheNatureofTheFirm)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的契约费用。狭义的交易成本即市场交易费用,市场中平等法人之间谈判所需的费用。即寻找交易对象的费用,交易对象之间谈判的费用,交易实现的费用等。奥利弗·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成本,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之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交易活动是稀缺的,交易成本不为零。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由协调成本和激励成本构成。协调成本是指同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相联系的成本:定价和交易及其他细节;发现买主和卖主以及他们的地址;将买主和卖主集中进行交易。激励成本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相联系的交易成本,另一类是由于责任不完善导致的交易成本。

2.2网络经济下的交易成本理论

一般认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交易成本一般很低。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缩短了时空差距,进而降低了时空成本。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交流的困难,企业要在大范围采集客户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交易成本”很高,这样就很难针对个别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很难面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在网上交流信息,而且信息传递和复制的成本很低,信息传播的范围又很广,不会产生由于信息传递成本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可以广泛采集客户数据,可以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网络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意味着用于搜寻信息的实践、精力和财力的减少,即搜寻成本的降低,也意味着社会运行成本的降低和社会净剩余的增加。

2.3电子商务下企业交易成本的变化

电子商务下企业交易成本构成并没有与传统交易有本质的区别,仍然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即提供交易条件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管违约行为并对之制裁的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电子商务下的企业仍然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存在,但是电子商务本身具有的有别于传统交易的不同特点,使企业的交易成本有很多独特之处。下面按交易过程对电子商务下交易成本的不同点进行分析。

交易前的成本。交易之前,交易双方都需要进行信息的搜索,以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在传统交易中,交易双方的沟通需要经过许多不同的媒介,进行协调很困难。但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网络作为众多企业和客户进行交易的虚拟市场,任何企业和客户都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网络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收集到很多对方的信息,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进行交易。交易双方可以在网络中直接相互接触,相互选择,显著地降低了搜寻成本,缩短了搜寻的时间,促进了交易的达成。

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完成信息的搜寻之后,交易双方开始接触,就交易的条款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合同。达成合同后,交易双方必须履行各自的责任,提供商品和服务。传统交易条件下,当企业和客户之间期望建立一种交易关系后,复杂的交易过程不仅加大了签约过程中的成本,而且延长了交易的时间。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网上协商各种条款,直接在网上签订合同,减少成本的支出。

交易后的成本。交易双方在交易完毕之后,并不是银货两讫,两不相干了,企业还应对商品使用或者接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在这些问题中,一些小的问题会经常出现,这些问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客户完全有能力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费用是企业交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2.4B2B电子商务模式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分为协调成本和激励成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主要的模式是B2B电子商务模式。在这里,一方面,B2B电子商务模式能减少协调成本,首先,Internet减少了买主搜寻供应商的成本,这是因为在Internet中,寻找产品和比较价格比看产品目录和电话寻访要相对便宜。同样,卖主能以较低的价格找到更多的潜在顾客,而买主将找到他们原本找不到的卖主。其次,Internet为买主提供了关于产品属性更好的信息如价格和耐用性,也提供了关于卖主和买主的详细信息。但另一方面,由于在网上进行交易使买主不能实地考察交易的物品,当买主要求对交易物品的一些特征进行实地考察又会使交易成本提高。例如,在二手车市场上,某一特定地点的汽车商出手汽车给那些低收入的、年老的消费者,他们对自己的汽车很小心;而另一地方的汽车商面对的对象是那些高收入者并且很随意的顾客。假设所有可见的汽车特征是一样的,第一个地方的汽车商将寻找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汽车;而另一个地方的汽车商将寻找性能差但能修复的汽车。我们知道,汽车的性能不通过马达的声音和实地考察是难以了解的,那么在网上竞卖的那些汽车是难以区分的。其结果是汽车同买主的搭配可能会恶化。在这里汽车供应的组成部分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没有逆向选择,或者说没有事先的信息不对称,这对我们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交易成本的激励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相联系的交易成本,另一类是由于责任不完善引起的交易成本。当交易的各方并不都具有决定是否接受交易协议的能力,以及这些协议是否真的能被实行的相关信息时,就导致了第一类的激励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买主来说,为了评估卖主的商品特性而实地考察商品是值得的,这是因为在网上进行交易有些信息会遗漏。如果在实际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即事先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进一步恶化,这些被遗漏的交易对象的信息就会转化为效率的损失。举个例子,假设汽车所有可观察到的特征都是一样的,卖主会试图专门出售那些马达声刺耳的汽车。买主如果经常在网上出售这种类型的物品,买主愿意为这种物品支付的程度会下降,这会导致高质量的卖主退出市场。第二类的激励成本是由于交易各方不能履行他们的承诺而引起的。B2B电子商务可能会减少或者增加这些成本。一方面,通过规范交易程序,在网上交易会减少这些成本;另一方面,买主可能会为了避免在网上了解产品的中间费用而直接同卖主联系,从而增加这些成本。

3结语

电子商务是一种崭新的经济运行范式,笔者认为,电子商务相对于实体交易在三个方面降低了企业的成本。首先,减少了采购成本,企业通过互联网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价格最低的原材料供应商,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其次,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再次,有利于实现精确的存货控制,企业从而减少了库存或消灭库存。这样,通过提高效率或挤占供应商的利润,便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在网上交易会使企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电子商务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延伸。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Soon—yongchoi,DaleStahl,AndrewB.Winston.张大力,刘维斌译.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文本分析范文第5篇

一、考点梳理

文章的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主要包括三组环节(六个方面),即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与照应。

一般而言,对文章结构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体考查,即从总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组材等:二是局部考查,即题目往往不是要求总体分析,而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要求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形成了考查作品结构的特色题型――句段结构分析题。命题上除有整体与局部之分外,还有直接与综合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要求分析句段在结构中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分析结构与概括内容、主旨以及分析表达特点放在一起综合考查。

所以高考语文阅读中.分析散文的结构有两大类型考题:1.分析文章思路:线索的设置,结构的安排,详略主次,过渡穿插,伏笔照应,烘托铺垫等。2.概括句段的作用。即针对文章中某句段的作用进行命题。

二、答题方法

题型一:从总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组材等。

1.提问方式:这篇散文的思路结构怎样?本文以××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一般具有线索作用时,则要梳理思路)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什么?

2.答题思路:这类题的答案绝不是各段落大意的简单累加.而是要把文章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组合。答题程序应该是在把握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整合起来,这样,文章的结构思路就清晰了。

题型二:针对文章中的某段落、某句话、某处叙述在全文中的作用命题。

1.提问方式:本文开头一段(或文中某段或画线句子)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答题思路:先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再明确句段的作用。具体回答时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最后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题干有给定角度,如“结构中的作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等,则从该角度作答;未给定角度,只是笼统地问“×××(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时,就考虑以上三方面。

3.规范答题:模式:概括句段本身要表达的内容(内容)+对表现主题或刻画人物的作用(主题)+旨出结构的作用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构)。而对于文中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或在开头,或在中间)除上面的要素外还必须考虑景物本身的自然环境特征,对社会环境有没有暗示作用等。其答题格式为:描写景物哪些特点,渲染了什么气氛+对表现人物及主题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与上下文或首尾及文题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与此相近的一种题型,即考查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那些穿插的材料或描写人物,或叙述事件,或摹状实物,或绘制图景.都与主题材料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关系,起到了增添意蕴,丰满内容,凸显主题的作用。其答题要点有:(1)对当前段落的作用。(2)对全文主旨、结构的作用,如拓展思路,使思路灵活多变,丰富了文章内容等。(3)增加权威性、文学性、文化性、趣味性等。(4)有时要联系写作技巧,如反向衬托,突出主题等来作答。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谢天

陈之藩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刚上小学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他们建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可为什么却要谢天呢?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爷?――这个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个谜。

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时,才得到一种新领会。

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耳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耳;在数学大师劳伦营的纪念会上.他谦卑的致辞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好像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忽然天外飞来一笔:“这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了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了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以后,才有了一种新觉悟,即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的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选自《在春风里》,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章为何要以“谢天”为题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爱因斯坦的谈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