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国农业论文

美国农业论文

美国农业论文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 摘要:本文从欧美国家农业 旅游 发展 的总体现状入手, 总结 了其旅游景点、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类型,以及旅游市场结构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对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欧美国家 农业旅游 特征 欧美国家农业旅游发展大都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就相对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其农业旅游仍呈现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如美国2003年有1800万人去农场度假, 法国年农业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其全国年旅游收入的四分之一。农业旅游已成为欧美国家后 工业 时代 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 欧美国家农业旅游从起步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 历史 ,并且历经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总结其农业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一些基本特征,对于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旅游景点经营的特征 私营化。欧美国家的农业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场主同时成为了旅游业经营者。这种发展历史导致了农业旅游经营方式的主体为家庭私营经营。这与我国当前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者以国家集体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区别是极大的。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国家所有制结构体制所决定的,欧美国家的农业私有化由来已久,而我国农业至今还未彻底地推行经营的持续私营化,这主要表现在对土地不具有永久的独立可支配性使用权,这导致我国农业很少形成私营形式的农场,更谈不上独立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另外我国农业旅游 目前 处于起步阶段,此时期农业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大规模、 现代 化的农业旅游项目更易成为首选的农业旅游目的地,而这些大规模、现代化的农业旅游项目大多只有国家或集体才能拥有并经营。 小型化。以英国开展农业旅游的农场为例,从面积上看,各农场面积有大有小,差别很大,但其中游客真正活动的空间不大;从雇佣人员上看,平均雇佣全日制职工大多在10名左右,而农场为开展旅游的投资平均也大多只有5万英磅左右,可见其经营规模之小。开展农业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既体现了农业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同时也恰好符合了市场需求的特点。现代的欧美农业旅游者大多为城市居民,他们到 农村 去放松紧张的心理压力,寻觅一种 自然 、休闲、恬静的感受,而这些只有在小型化的“农家”才能找得到。而一旦追求规模建起大型旅馆、饭店、停车场、吸引来大量的人流,那么其所追求的目标就必然随之破灭,农业旅游休闲、绿色、自然的优点也就消耗殆尽,丧失了应有的个性特征。 兼营化。一方面农业旅游业大都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开展农业旅游也要依托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和农业生产是不可分的,即便农业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收入,从 经济 活动上来说已成为主业,农业生产需要一丝不苟、真真实实地进行,切忌将农业生产全部表演化,那样的结果可能严重损害消费者旅游效果进而损害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者来说更想了解体验的是原原本本的农业,因此农业旅游中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不能丢。 分散化。庞大的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经营规模必然导致分散化、多点式的发展格局。近年欧美国家农业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业;意大利开展“绿色农业旅游”的农庄已有6500家,日本供大城市休闲的农园有4590个,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纽约有1500家开展农业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更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农业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农业旅游群体,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遭到破坏,这种小型化多点分散布局也是市场需求的产物。 内容 摘要:本文从欧美国家农业 旅游 发展 的总体现状入手, 总结 了其旅游景点、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类型,以及旅游市场结构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对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欧美国家 农业旅游 特征 欧美国家农业旅游发展大都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就相对进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货币星云学说是世界货币体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学说的创立者蒙代尔教授受天文学上日心说形成过程的启发:认为货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首先各种货币产生于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随着各地区经济交往的深化和广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就会形成货币中心,该地区的货币就成为核心货币,其它货币则变成货币,像各行星围绕在太阳周围一样,货币也围绕在核心货币周围。这个理论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有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大约生成了1.7万余种货币,而现在只剩下几百种,且少数货币具有霸权地位。美元就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元又是当前的国际结算货币,所以很多国家要想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就必须储备美元,美元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历史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通过国际合约的形式将美元确定为世界货币的核心。虽然随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欧元的出现,动摇了美元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货币体系,很多国家选择了多种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施行浮动汇率制度。但如果仔细研究则会发现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尤其是东亚国家,美元仍是核心货币,为了规避世界贸易中的风险和增加出口,仍然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和货币锚。因此有学者就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可见货币星云学说揭示了世界货币体系发展的逻辑,在发展的任何时期国际货币总有核心和之分。同时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理论基础的原因。

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的数据验证

从两个方面可验证美元的核心地位,首先美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是形成核心货币的基础。根据McKinsey(2008)的研究,美国GDP占世界总GDP比重为21%;美国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价值为56万亿美元,接近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30%。②其次,美元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重要功能。目前世界4/5以上的外汇交易、60%以的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虽然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999年成立时的17.9%增加到2008年的26.5%,同时美元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就逐步下降,但相对于欧元的26.5%、英镑的4.1%和日元的3.3%来讲,2008年美元仍占有64%的比重。③综上所述,美元有着其它货币不能取代的地位,美元绝对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

三、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人民币作为货币的数据验证

根据上文分析,当前的货币国家有着以下特点:出口是这些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为了降低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刺激出口,这些国家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且大幅度低估本币价值。由于长期稳定的汇率和贸易顺差,这些国家也形成了较高的外汇储备。

中国具有和大多数货币国家相同的特点,首先,对美国大量的贸易顺差。2000—2010年的10年中,除2001年、2009年和2010年受外部影响导致贸易顺差减少以外,10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43.5%,2008年贸易顺差为436107百万美元。其次,与美元长期稳定的汇率。虽然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中,但是从2000—2010年的升值幅度不大,从2000年的1美元对8.28元人民币到2010年的6.67元人民币。最后,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从2000—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0.8%,2010年达到28473亿美元。以上的数据可以证明中国是货币国家。

四、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国面临的问题

1.丧失铸币收益。所谓铸币收益是铸币行业除去铸造成本后的正常所得。④铸币收益自古就有,在古代人们将黄金送到铸币处,铸币匠将黄金扣除一部分留给自己,形成铸币收益。虽然铸造成的金币含金量下降,但是不影响黄金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如果把这套规则应用到纸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当前,则可发现铸币行业具有超额垄断收益。铸币匠不再需要别人送来黄金,就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创造纸币,每一张纸币直接形成铸币收益。现实中的铸造匠就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同时收益归国家所有。在世界贸易中,美元是结算货币,美国作为核心货币国家会享受铸币收益,货币国家中国对美国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也为其获得铸币收益创造条件,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公平,中国在为是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没有分享到相应的铸币收益。

2.通货膨胀风险。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可以向中国输出通货膨胀,原因在于人民币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其运行机制如下: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假如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通过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市场利率降低,市场利率下降进一步造成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下降,人民币资产回报率相对上升,投资者就会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在外汇市场上抛美元、要人民币,导致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中国政府会在外汇市场上抛人民币、收美元,其结果就是人民币的供给增加,中国出现了通胀压力,美国通过刺激政策向中国输出了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控有四大目标:控制失业、稳定通货膨胀、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显然美国给中国带来的通货膨胀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会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受到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与布雷东森林体系不同,当前中国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是自愿行为,而这种自愿行为会面临美国输出通货膨胀的更大风险,因为在布雷顿森理体系下,美国还会顾忌自己的承诺,维持1盎司黄金对35美元。但是当美国对世界没有这种承诺时,可以更加自由的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导致大多数像中国这样的货币国家只能被动接受美国输出的通货膨胀。

3.外汇储备风险。上文提到货币国家会储备大量核心货币,当前中国就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而中国管理外汇储备的最常见方法是将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资产,但这会存在很大风险。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高科技和金融产业成为美国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来支持,而美国则利用美元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长期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外流;一方面又通过其发达的资本市场吸引顺差国家将美元投资于美国,形成资本项目顺差,像中国这样的货币国家,无论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还是出于对美元储备风险管理的需要,都会不断地将储备的美元回流到美国,这样国家就成为了美国的“准银行”。然而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脱离,导致这之间存在很大风险。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例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美国的资产价格就会受到影响,本文不同意阴谋论的说法,因为中国的美元资产与美国整体的资产相比很小,资产价格的波动对美国本身的影响最严重,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来源于美国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中国之所以陷入两难困境就是因为现行的储备体系。

(二)数据说明

为了能够客观地揭示我国农业信贷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我们以1980—2009年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1981—2010年)、《中国金融年鉴》(1981—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财政年鉴》(2007年)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具体为:

1.人均农业贷款。《中国统计年鉴》中对农村的信贷包括农业贷款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其中农业贷款包括对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贷款。本文重点考察信支持贷对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的影响,数据采用农业贷款。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低,为了增强模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本文采用农业贷款与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之比即人均农业贷款。

2.人均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即每年农业增加值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每年增加值。影响农业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随着耕地和从事第一产业人口的减少,农产品价格上升明显,例如2009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①比2000年上涨了64%。为了消除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数据以2000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不变价,对其他年份农业产值进行相应调整。同时,人均农业总产值取每年农业总产值与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之比。

3.人均财政支农资金。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国家财政支农主要用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四项补贴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本文人均财政支农资金指农村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平均支农资金,即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总额与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之比。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本研究利用Eviews6.0软件,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这里,首先对人均农业贷款、人均农业产值和人均财政支农资金取对数,分别用1nL、1nP和1nF表示。由图1可以看出,自然对数均存在一定时间趋势和截距,因此ADF单位根检验回归方程中应该包含截距项和趋势项。通过检验发现,1nL、1nP和均为非平稳变量。本研究对于非平稳变量的处理主要采用差分法,结果见表3。其中,1nL、1nP、和1nF分别表示对相关变量取一阶差分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所有数据序列都是平稳的,同时也都是一阶单整的。

(二)协整检验

由于上述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因此,可以利用Johansen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符号关系。Jonh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检验方法,用于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检验之前,要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根据AIC和SC准则可以确定变量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数为2。同时,本文利用Q统计量检验、怀特检验和JB检验进一步检验滞后期数为2的该VAR模型,发现其拟合优度很好,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是最优模型。表2为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

由表2可知,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1980—2009年的样本区间内,LnP、LnL和LnF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或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均衡向量如下:

β=(1.000000,-1.600844,0.558871)

则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为:

LnP=1.600844*LnL-0.558871*lnF(1)

(1.53810)(0.62721)

(1)式表明,在1980—2009年,上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于各变量都是对数形式,这些系数反映了长期的弹性(括号内的数据表示各系数的标准差)。由理论模型可知,如果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是有效率的,那么,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将显著地为正。然而,从(1)式中可以看出,1980—2009年,中国人均农业总产值与人均财政支农资金之间存在负的弹性关系,而中国农业人均总产值与人均农业贷款之间存在正的弹性关系。这说明,1980—2009年间,农业贷款在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并不是有效率的。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1980—2009年,中国人均农业总产值与人均农业贷款和人均财政支农资金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短期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本文再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农业总产值与农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判断它们之间的短期关系。

农业产值与农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上表3。可以看出,在最优滞后期时,LnP不是LnL和LnF的格兰杰原因,LnF也不是LnP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1980—2009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虽然LnP不是LnL的格兰杰原因,但LnL不是LnP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却非常小仅为0.71%,这说明,1980—2009年,农业贷款增长是农业增加值增长的原因。

(三)方差分解

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强度。因此,本研究利用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共m个)的波动(k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信息(随机误差项)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方程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②。人均农业总产值方差分解结果见表4。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产值的影响较小,农业产值的预测误差主要来自于其自身和农业贷款的影响。由表中可知,农业贷款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从滞后5期开始迅速增加,分别保持在2%~5%和7%~10%。这说明,农业贷款虽然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投入数量不足,其贡献也是有限的。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农业产值的增加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多少,以及技术的进步。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都可以扩大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供给,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1980—2009年间,农业支农资金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农业产值的增加,反而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农业贷款的增加也没有具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应有的贡献度。这一结果显然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但是,这一结论并不能否定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有效性。其揭示了由于中国缺乏稳定的农业资本形成机制而导致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这一事实。本文分析原因有:一方面,对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的运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被非法挪用和占用了很大比例,实际到位的资金减少,降低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要求进行的投资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农业的投入和产值的增加需要较长时间的促进,这可能会导致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流入到其他投资领域,分流了农业发展的资金供给,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支农资金结构配置不合理,忽视了农业发展的长期优势,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能大幅提高。现在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多用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的支持,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偏低,忽视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长期促进作用。

针对以上结论可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实行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对农业分层次资金支持的结构安排。鉴于财政支农资金易于整合、量大可以进行大规模投资的特点,应侧重于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可使财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在满足农民小额资金需求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化的作用,逐步转变依靠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贷款等市场化资金供给方式,鼓励各商业银行增加对三农的贷款,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2.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增加资金投入是必要和迫切的,但是资金的投入并不一定转化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资本要素。只一味强调增加资金投入,而忽视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实际政策的运行结果就会大打折扣,往往会出现一边是连续不断地资金投入,另一边却是大量资金流向了非农渠道,还有许多资金停留在了低效率项目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所有这一切只有通过市场和制度的建设才可以解决。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制度和农业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提高农业和农村的资金利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结构,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改变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真正形成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监控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资金的高效配置,从而进一步缓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000年以前为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

②特伦斯.C.米尔斯(2002),第258页。

参考文献:

1.Hugh T Patrick.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6,14(2).

2.Yaron,Jocoh.Successful.Rural Finance Instiutions[M].Word Bank Discussion paper150,WashIngton,1992.

3.Stiglitz J E Marilou Uy.Financial Markets,Public Policy,and the East Asian Miracle[J].The wOrd Bank Research Observer,1996,11(2).

4.Stiglitz J E.Some Lessons from the East Asian Miracle[J].The Word Bank Observer,1996.

5.高铁梅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7-295.

6.罗伯特.J.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39-96

7.钱彦敏.农业投入中资本形成的困境[J].经济科学,1991(2)

8.何广文等.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专题报告[J].农业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2002

9.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3

10.温涛,王煜宇.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11.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J].经济研究,2006(4)

12.许崇正,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5)

13.孙蕾,詹树.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0)

14.王丹,张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6(11).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押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金融机构;借款人组织化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25-03

一、农村金融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在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农业信贷补贴论到农村金融市场论,再到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演进。不完全

竞争市场论主要内容是?押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贷款一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以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为首的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基础。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分析可知,非市场要素介入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时,主要有两点要做?押首先要做的是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即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而不是发放信贷补贴。其次,该理论还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可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问题,为新型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借款人组织化这两方面,美国和孟加拉两国分别有着各自的成功之处,下文将分别针对两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差别进行探讨。

二、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美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一)政策行的引导作用与非政策行的政策性业务剥离

美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专门针对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政策性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且通过信贷活动旧的在于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协助实施农村金融政策。可见,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运作模式是通过信贷来引导农业发展方向,引导作用才是其本意。

相比较中国的农村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主要业务为粮棉油收购封闭运行资金管理一项,业务比较单一,这样就不能通过资金的投放侧重点的不同而起到引导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的作用。扩大业务范围,真正发挥出政策性引导作用,应是农业发展银行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农业银行,应按其商业银行的性质,剥离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将农业银行承担的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棉油附营业务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剥离出来,避免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的混营,以消除农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中国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银行两者的业务混淆,分工不明导致了内部运行的无效率。让农业发展银行发挥引导作用,让农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这样才能各司其职,确保各自有效运行并更好的为农村金融服务。

(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资金问题解决――合并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由美国政府主导设立农贷专业银行及其基层机构从而组成信贷系统。最初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都是在政府领导并出资支持建立起来的,随着国家资金的逐步退出,现在的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由农场主所拥有的合作金融机构。可见其最初解决资金的办法是先由政府出资,最终到股权私有多元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应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问题是?押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身由于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缺乏动力,发挥不出应有作用。而农村金融的另外一支力量邮政储蓄,在农村虽有很在存款上的竞争力,但它没有贷款功能,吸收农村资金并没有用于农业方面,而是走了别的上存渠道,只存不贷,更加剧了农村资金的外流。两者一个资本来源不足,一个缺乏有效的发放渠道,把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互补效应,一方面,可以将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留在农村,切断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外流的渠道?鸦另一方面,又缓解了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将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克服其以往由于资产原因而难以有效服务农村金融的问题。

(三)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属性

早期美国农业保险是由私营保险公司提供的,但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巨大,其经营的农作物保险均以失败而告终。为了帮助农民对付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美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农作物保险计划。现行的美国农业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当然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时,会受到政府提供的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有力支持。可见对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属性来讲,政府的参与与主导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我国农业“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和长期以来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抑制,导致农村缺乏应有的风险保障体制,保险公司不敢涉足农业市场。但是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按照纯商业化模式运作,农业保险服务具有准公共品属性。我国应把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导形式,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政府引导下引进保险公司对农业市场的参与。

三、贷款组织化的孟加拉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由于农村多数贷款是小额贷款,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借款人的组织化对解决此项问题有重要作用,孟加拉在这方面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因经营小额扶贫贷款而成功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自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于1974年创立以来,小额信贷受到了当地穷人的热烈欢迎,近60%的借款人和他们的家庭己经脱离了贫穷线。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以小组为基础的农户组织,要求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每星期分期还款。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这个模式确保了小额贷款的高还款率,被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与孟加拉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一)经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的专门机构

中国没有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专门经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而现有的金融机构不愿经营这种业务。因为农村小额扶贫贷款风险大、规模小、质量差、成本高、收益低,银行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孟加拉经营小额贷款的机构都是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在经营中都给予一定的补贴。中国缺乏这样的机构,导致贷款人的缺位。要想实现借款人组织化,先得建立类似的机构,同时,起初政府对其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再经营中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最终,让借款人参与进来成为其股东,形成一系列的约束激励机制。

(二)贷款对象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要求农民以小组为基础,形成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贷款小组,从而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中国没有以农村社区为单位把贫困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贷款小组。这样就无法解决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监督信息费用太高的问题。我们可借鉴孟加拉国的经验,对于我国以乡村为单位的行政划分进行有效组织,构成类似的贷款小组。由于同一乡村内部彼此更加了解,并能很好的互相监督,这样就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及道德风险问题。

(三)选择项目

孟加拉国的农民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贷款小组的成员如果想获得贷款,必须先选好项目?鸦如果没有项目,则申请不到贷款。中国的小额扶贫贷款一般都不要求农民先有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农民在得到贷款后很可能会用于非生产方面,如看病、为小孩交学费或家庭其他支出等,这样还贷就没有保障,难以保障专款专用。可见,贷款的目的并不只是简单选择对象发放款项就行,而应该在贷款之前,就该考虑贷款质量的问题。让贷款成为获取利润的资本,而不是救济款只能解一时之急。

(四)贷款抵押

中国的小额扶贫贷款一般都要求农民有抵押品,但贫困农民连维持生计都比较困难,没有财产给银行抵押,他们自然难以获得小额扶贫贷款。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每星期分期还款。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确保贷款人与借款人利益一致,促进还款积极性。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到还款上而不是贷款上,确保贷款的良性循环是关键,单一的抵押只能压缩贷款,帮助不了切实需要贷款的农民。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应把重点放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上来,通过金融机构这个中介来支持农村的发展。国家直接参与并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只是一时的扶助。只有机构自身能够保持良好运行之后,才能和农村发展形成互动作用,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应尝试贷款组织化,支持协助建立相关机构,并把重点放到引导贷款应用于好的项目,变为能够盈利的资本,这样才有助于贷款的健康运转与归还,也确保了贷款组织化的持续性经营。

参考文献:

[1]朱文,王芳.《农村金融理论的政策主张评述及对我国的指导作用》[J].《乡镇经济》,2005,(10)。

[2]肖雪.《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l)。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1.美国农业和贸易政策研究所在总结《农业协议》生效的十年间美国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与农业补贴情况的基础上,在2005年香港会议上提交了《世贸组织农业规则:倾销的十年》。该报告选取了WTO中SITC分类中的五类重要农产品。本文借用其1990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很多数据已经调整,否则很难达成统一的比例尺。在分析过程中,文章主要在按产品分类的基础上,描述各种补贴相关因素与美国出口到中国和世界的各项贸易变化的统计表征。作为一般统计描述,说明选取的变量和美国农产品出口之间有比较强的相关性。美国生长的五种重要农产品,分别是小麦、玉米、大豆、大米和棉花,这一时间序列数据来自美国农业部和经合组织。被用来比较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生产成本包括政府支持的生产者投入成本,最新的可利用的一组时间序列表明来自美国的全球性食品和农产品贸易公司的一个普遍的农产品倾销的持续发展趋势。2003年的数据虽然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并非因为多边贸易谈判和发达国家内部农业政策的调整,而仅仅是因为自然条件,天气和虫害的影响导致减产。但是从粮农组织统计的有关美国对世界及中国出口的五类农产品数据中却没有看到减少的迹象,相反出口数量还是在持续增加。

2.同时,查阅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收集了这五类农产品美国对世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的数量与价值。这些数据包括了政府支持成本、运输成本、出口价格补贴等几项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农业补贴项目。

(二)协整检验

1.美国对世界出口模型:

从方程式可以得出,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出口倾销率三个变量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1)大豆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得出,方程的系数都是显著的,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大豆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大豆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的大豆出口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也将会增加美国的大豆出口量。

(2)小麦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各系数显著,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小麦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小麦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政府支持成本的增加将会增加小麦量的出口,出口倾销率对小麦出口量的影响也是正的。

(3)棉花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各系数显著,在世界范围内,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棉花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对棉花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棉花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4)玉米

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三个变量对美国玉米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对玉米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玉米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5)大米

从计算的方程式可以看出,各个回归系数是显著的,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2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大米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倾销率对大米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滞后2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大米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都对出口产生正的影响。

2.美国对中国出口模型

从方程式可以得出,对于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出口倾销率三个变量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则对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

(1)大豆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各系数显著,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倾销率对出口到中国大豆产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大豆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量。

(2)小麦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所有系数都是显著的。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小麦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运输交易成本对出口中国大豆产量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1期、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小麦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小麦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小麦量。

(3)棉花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各个系数都是显著的。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倾销率对出口中国棉花产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则对棉花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棉花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棉花量。

(4)玉米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所有系数显著。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玉米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对出口中国大豆产量产生同向的影响,而滞后1期的政府支持成本、运输交易成本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则对玉米出口量产生负的影响。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支持成本和出口倾销率的上升降增加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玉米量,而运输交易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美国出口中国的玉米量。

(5)大米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对中国而言,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出口倾销率和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这些变量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大米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成本、滞后2期的政府支持成本、倾销率以及滞后1期的出口倾销率对出口中国大米产量都产生同向的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米数量不产生显著影响。

(三)结论

从以上的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基本经验观测结论:

1.总体而言,美国政府支持和出口倾销率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大体为负向,但是在某模型当中也有正向的关系存在。这说明美国的农业政策对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较强的制度影响,同时运输交易费用对农产品出口的制度影响小于农业政策。所以,政策制度相对于市场的非正式制度更能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表现。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美国政府为什么在农业政策多边谈判中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2.从具体变量来看,政府支持相对于出口倾销率以及运输交易成本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大。这个基本经验结论说明,政府支持是最直接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表现的基本变量,政府支持对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表现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现实中,美国政府更多形式采取的是政府的直接补贴,因为这种补贴形式对出口贸易具有直接有效的影响。

3.就产品类别来看,作为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玉米,其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和明显,而补贴制度因素对其他出口农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弱。这个经验结论可以证明两个方面的现实:首先,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具有较轻的倾向性,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应;其次,这从另一程度上说明了美国农业补贴使得国际农产品市场产生了比较大的扭曲,影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

4.就出口对象而言,美国农业补贴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数量的影响大于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数量。这个结论在模型中比较难直接得出,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补贴对于美国出口到中国农产品数量的影响远远大于出口到世界的农产品数量。在中国是美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和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质分布的情况下,我们考虑到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别差异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大致结论,即美国农业补贴更多伤害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贸易利益。这个结论可以支持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农业补贴高居不减的情况下,极力反对农业全球化的现实情况。

所以,本文的经验研究可以证实WTO框架下,为什么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美国农业补贴对世界市场的重大影响程度;同时,多哈回合谈判的启动及其成功,一定层面上取决于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削减及其对市场农产品市场影响的削弱。另外,贸易自由化的普及和实现不是直观地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修订。由计量分析,我们看到就农产品而言,南北贸易和南南贸易一样存在大量的贸易保护冲突,甚至更加严重。因此,除了解决美国和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冲突之外,解决南北农产品贸易冲突是启动多哈谈判的另外一个关键,一个多边的谈判体系才能真正击跨农产品的贸易壁垒,实现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平等化。

二、WTO框架下农业补贴政策谈判的经济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全球到2015年将会获得近600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将流向发展中国家,并使约1.4亿人脱贫。但是,使这一预期收益变为现实的重要前提是发达国家进行农业政策的改革,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能够与其公平竞争。发展中国家70%的贫困人群生活在农村,他们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造成了巨大伤害。据WTO统计,90%的农业补贴集中在23个发达国家。上文已述及,美国2002年对棉花种植补贴总额高达37亿美元,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棉花出口国,并将世界棉花价格压低了40%,导致非洲和南亚贫困国家棉农收入大幅下降。据世界银行估计,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中,削减农业补贴的贡献率将占到60%左右,这进一步说明争取发达国家在农业问题上的让步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果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问题上做出较大的让步,对其经济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率水平都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国内政治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农业利益集团压力所造成的。因此农业补贴在国内政治上的意义很可能要大大超过其在经济上的影响。同时,减少农业补贴对发达国家财政负担的减轻和财政收支平衡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效果,这对宏观经济实现均衡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发达国家还可通过国内扶持政策的调整,将黄箱补贴和蓝箱补贴转换为绿箱补贴来支持本国农业,进一步降低多哈回合框架协议可能对国内经济和政治产生的冲击。

(一)发达国集团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和粮农组织联合开发了一个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模型。ATPSM模型作出如下基本假设:第一,出口变动的比例等于生产变动的比例;第二,所有产品都是可以贸易的;第三,假设所有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都是同质的、完全替代的;第四,在国内支持政策中只考虑AMS的扭曲性影响;第五,模型假设配额组按照贸易流进行分配;第六,模型假设配额分配完,配额外关税或者实施关税是国内价格的决定因素,而配额内关税对国内价格没有影响;第七,模型假设其他非农业部门的改革对农业部门的改革没有影响。刘合光等人利用ATPSM模型,以OECD 主要成员国欧美日加四国为例,分析农业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影响,那么在模拟时将控制其他国家政策,不进行削减。考虑农业补贴方面,模型主要从国内支持、出口补贴两方面进行分析。国内支持用分层方法进行削减,较高的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要更多的削减,模型以PSE比率为衡量扭曲性国内支持水平高低的指标,按照PSE比率的高低,对一国扭曲性国内支持进行相应幅度的削减。日本PSE比率高于50%,国内支持削减40%;欧盟PSE比率高于30%,削减30%;美国和加拿大的PSE比率低于30%,削减20%。取消出口补贴,就是在模拟中削减100%;在基期数据库的出口补贴数据中没有包含出口信贷、粮食援助和国营贸易中的补贴成分,这里进行模拟时不考虑这些成分的削减,这有可能低估四国农业改革的效应。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发达国集团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均对部分农产品给予了较高水平的保护,其农业改革将对全球贸易有重大影响。第二,四国农业改革,促进世界农产品价格提高,主要是这些国家保护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的价格将上涨,温带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热带产品,加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初级产品,受影响最大的农产品主要是乳品、小麦、食糖、牛羊肉、巧克力和玉米。第三,四国改革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收入,减少了进口支出,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贸易收入。从贸易收入的角度来看,四国改革利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第四,发达国集团农业改革提高了世界福利水平,世界总福利增加了132.22亿美元,发达国家福利增加,其政府支出大幅度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总福利减少了,主要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数额超过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额。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关注的是发展问题,对生产者福利的关注高于对消费者福利的关注,因此,从提高生产能力角度看,四国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是有利的。

(二)引发的后果

在世界范围内,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程度不一所划分的国家利益集团,在农业补贴问题上的互不妥协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由于美国对农业进行补贴,并限制别国的农产品进口,使得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本身没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则要承担大量的机会成本和资源浪费,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第二,加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反补贴审查案件最多的国家,由于对反补贴措施的滥用,导致许多与其贸易的国家经济利益受损,同时也导致这些国家拿起同样的武器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尤其是 1999 年以来,全球的反补贴案件每都有上百起,发展中国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第三,农业补贴是发达国家增加多边谈判要价的筹码。美国新农业法案的出台使美国在新一轮的农业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或许我们也可以把美国新农业法案的出台理解为美国在新一轮谈判里采取的主动的进攻。从 WTO前几轮的谈判进程可以看到,每个协议都是在各方相互妥协相互让步的情况下达成的。但是,美国向本国农产品大幅度增发补贴将使外国进口产品在价格上更难与美国农产品竞争,这是典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美国近年来一直要求其他国家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自己却对本国农产品补了又补。这与 WTO 倡导的推动农业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加快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宗旨背道而驰,并可能引发欧盟等成员国的补贴战,从而延长新一轮农业谈判的持续时间。第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不公平。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国民素质较高,对农业进行出口补贴和生产补贴,采取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这样的竞争结果只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更加落后,农业贸易条件更加恶劣,国民收入会进一步减少,从而更没有力量扶持农业,农业生产与经营条件更加恶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

总体而言,美国政府支持和出口倾销率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而运输交易成本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大体为负向,但是在某模型当中也有正向的关系存在。这说明美国的农业政策对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较强的制度影响,所以,政策制度相对于市场的非正式制度更能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表现。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美国政府为什么在农业政策多边谈判中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作为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玉米,其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和明显,而补贴制度因素对其他出口农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弱。美国农业补贴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数量的影响大于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数量。美国农业补贴更多伤害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贸易利益。这个结论可以支持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农业补贴高踞不减的情况下,极力反对农业全球化的现实情况。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苹果;文献计量学;WebofScience;研究态势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131-06

苹果是世界性果品,由于其生态适应性强、果品营养价值高、耐贮性好及供应周期长,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主要消费果品而大力推荐[1]。美国、中国、印度、波兰、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德国、土耳其和意大利等国家广泛栽培苹果,其产业是这些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近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对苹果果实品质[2,3]、营养物质代谢[4,5]、呈色机理[6~8]、核心种质构建[9,10]、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11,12]、基因表达和生物信息学[13~15]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文献计量学基于文献事实,能客观定量地反映学科的整体布局,揭示新理论发展的方向,已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16],如化学学科[17]、数学学科[18]和PM2.5[19]等的分析。但目前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世界苹果研究状况的相关报道尚未见到。WebofScience数据库共包括9000多种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经过同行专家评审的高质量期刊,收录的文献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评价工具。因此,为了解世界苹果的研究动态,利用WebofScience数据库对2001年以来的苹果文献进行了分析,从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了苹果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以期把握苹果科学研究的整体发展状况,为国内外苹果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苹果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WebofScience数据库作为分析数据源,基于SCI-EXPANDED数据库,以“apple”为关键词。选择出版年为2001~2012年的数据作为分析资料,于2013年1月进行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献用WebofScience自带的引证报告进行分析,部分数据项用Excel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世界苹果文献总体概况及趋势分析

WebofScience引文数据库中收录的2001~2012年有关苹果研究的相关文献共17699篇,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会议摘要、会议记录、综述、社论、通讯、新闻、图书等,其中研究论文为主要类型,有15857篇,占发文总量的89.593%(表1),说明学术论文是苹果研究文献的主要发表形式。

2.2世界苹果文献产出概况

2001~2012年苹果研究发文量居世界前20名的国家如表2所示。发文量最多的是美国,其发文量(4578篇)分别是中国(1384篇)和西班牙(1173篇)发文量的3.3倍和3.9倍。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发文量位居世界前五位,发文量均在1000篇以上。

近十年来,各国非常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表2)表明,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种植面积约是印度(第二位)的8倍,总产量约是美国(第二位)的6倍,远远超过其它国家。美国苹果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总产量位于第二位。波兰和土耳其苹果种植面积分别位居世界第三和第五位,土耳其、波兰和意大利苹果的总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单产位于世界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瑞士、新西兰、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丰产栽培的模式值得借鉴。

3结论与讨论

利用WebofScience数据库对各学科研究产出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学科布局、整体科研实力和学科优势[20]。对2001~2012期间Webof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的苹果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表明,苹果研究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发表形式;发文量逐年增加,2011年最高,约是2001年的2倍。在国家分布方面,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论文产出水平遥遥领先。近年来,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研究论文数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位居世界第二,可见,中国对苹果的产业和科研越来越重视,科研水平逐渐提升,论文的产出量大幅度增加。

按苹果发文量遴选出的前20名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和西班牙等,属于美国的研究机构最多,占到45%。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康奈尔大学、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研究所、华盛顿州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发文量位居世界前五位。前20名研究机构中有12所是高等院校,可见,高校是苹果科研的领导者。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在苹果方面的研究位于世界前20位,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苹果研究机构数量较少,赶不上美国。我国科研人员应把握好苹果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利用自身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产业优势,使在苹果方面的研究突飞猛进。

苹果研究方面的核心作者大部分来自美国、德国、瑞士和斯洛文尼亚,有7位来自美国。匿名作者发表文章数量最多,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Nicolai教授排名第二,主要从事苹果采后技术方面的研究[21~23]。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程来亮教授排名第三,主要从事苹果光合作用[24]、碳氮代谢[25]和逆境生理[26]等方面的研究。

世界上四分之一以上苹果方面的文章刊登在美国、英国和荷兰承办的期刊。美国的《HortScience》、《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Phytopathology》,荷兰的《PostharvestBiologyandTechnology》和英国的《JournalofFoodEngineering》5种期刊载文量居世界前5位,是苹果相关研究投稿的理想期刊。

农业和食品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是目前苹果研究的重点领域,发文量占总文献的一半以上。营养保健涉及的学科多,但发文量较少。苹果果实富含类黄酮等抗氧化性物质,对肺癌[27]、心血管疾病[28]和糖尿病[29]等有显著地抑制作用,营养保健功能较强,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rrioBH.Theappleworld2003-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sforproducesandconsumers[J].CompactFruitTree,2003,36(1):15-18.

[2]HeckeK,HerbingerK,VeberiR,etal.Sugar-,acid-andphenolcontentsinapplecultivarsfromorganicandintegratedfruitcultivation[J].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06,60:1136-1140.

[3]韩明三,刘学才,王芝云,等.套袋和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和安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4:43-45.

[4]王金花,刘飞,付春霞,等.缺锌胁迫对苹果砧木幼苗形态及其锌积累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2,39(4):613-620.

[5]苏秀伟,魏绍冲,姜远茂,等.酸性土壤条件下硅对苹果果实品质和植株锰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6:59-61.

[6]MohamedAA,AntondeJager.Formationofflavonoids,especiallyanthocyaninandchlorogenicacidin‘Jonagold’appleskin:Influencesofgrowthregulatorsandfruitmaturity[J].Sci.Hort.,2002,93:257-266.

[7]王延玲,张艳敏,冯守千,等.新疆红肉苹果果皮果肉呈色差异机理[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3):2771-2778.

[8]刘金,魏景立,刘美艳,等.早熟苹果花青苷积累与其相关酶活性及乙烯生成之间的关系[J].园艺学报,2012,39(7):1235-1242.

[9]张春雨,陈学森,张艳敏,等.采用分子标记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597-604.

[10]刘遵春,刘大亮,崔美,等.整合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数据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J].园艺学报,2012,39(6):1045-1054.

[11]GharghaniA,ZamaniZ,TalaieA,etal.GeneticidentityandrelationshipofIranianapple(Malus×domesticaBorkh.)cultivarsandlandraces,wildMalusspeciesandrepresentativeoldapplecultivarsbasedonsimplesequencerepeat(SSR)markeranalysis[J].Genet.Resour.CropEvol.,2009,56:829-842.

[12]张春雨,陈学森,林群,等.新疆野苹果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园艺学报,2009,36(1):7-14.

[13]刘美艳,魏景利,刘金,等.‘泰山早霞’苹果采后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其软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2,39(5):845-852.

[14]罗华,胡大刚,张连忠,等.苹果MdGLRs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鉴定和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12,39(3):425-435.

[15]宋杨,张艳敏,刘金,等.GA含量与其合成酶基因在‘长富2号’苹果及其短枝型芽变品种之间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3):2668-2675.

[16]MehoLI,YangK.ImpactofdatasourcesoncitationcountsandrankingofLISfaculty:Webofscienceversusscopusandgooglescholar[J].J.Amer.Soc.Infor.Sci.Technol.,2007,58(13):2105-2125.

[17]AkvarezEC,AnegonFDM.ChemistryinSpain:BibiliometricanalysisthroughScopus[J].ChemistryToday,2009,27(6):61-64.

[18]BehrensH,LukschP.Mathematics1868-2008:Abibliometric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1,86:179-194.

[19]李兆林.基于WebofScience引证数据分析我国科研人员关于PM2.5的研究状况[J].编辑学报,2012,24(Sup1):99-102.

[20]李晓,陈春燕,郑家奎,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超级稻研究动态[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197-4208.

[21]RudnitskayaA,KirsanovD,LeginA,etal.Analysisofapplesvarieties—comparisonofelectronictonguewithdifferentanalyticaltechniques[J].SensorsandActuatorsB,2006,116:23-28.

[22]NicolaiBM,TheronKI,LammertynJ.KernelPLSregressiononwavelettransformedNIRspectraforpredictionofsugarcontentofapple[J].ChemometricsandIntelligentLaboratorySystems,2007,85(2):243-252.

[23]DefraeyeaT,LehmannV,GrosscD,etal.ApplicationofMRIfortissuecharacterisationof‘Braeburn’apple[J].PostharvestBiologyandTechnology,2013,75:96-105.

[24]ChenLS,LiPM,ChengLL.Effectsofhightemperaturecoupledwithhighlightonthebalancebetweenphotooxidationandphotoprotectioninthesun-exposedpeelofapple[J].Planta,2008,228:745-756.

[25]ZhangYZ,LiPM,ChengLL.Developmentalchangesofcarbohydrates,organicacids,aminoacids,andphenoliccompoundsin‘Honeycrisp’appleflesh[J].FoodChemistry,2010,123:1013-1018.

[26]LiYH,ZhangYZ,FengFJ,etal.OverexpressionofaMalusvacuolarNa+/H+antiportergene(MdNHX1)inapplerootstockM.26anditsinfluenceonsalttolerance[J].PlantCellTissOrganCult.,2010,102:337-345.

[27]FeskanichD,ZieglerR,MichaudD,etal.Prospectivestudyoffruitandvegetablecon-sumptionandriskoflungcanceramongmenandwomen[J].J.Natl.CancerInst.,2000,92:181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