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国往事电影

美国往事电影

美国往事电影

美国往事电影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美国往事》 暴力内容 内容分析

电影《美国往事》于1984年2月上映,由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执导,是一部讲述黑帮题材的史诗电影。瑟吉欧·莱昂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但他执导的数部关于美国题材的影片在电影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镖客三部曲”和“美国三部曲”,其中的《美国往事》则是巅峰之作。导演以独特的视角叙述了20世纪20至60年代,一群以Noodles和Max为首的街头混混成长为黑帮人物的故事。二十年代的美国,以少年Noodles为首的一群小混混在纽约街头进行放火和抢劫等活动,他们结识了聪明狡黠的Max后开始从事走私活动。不久,Noodles在与街霸Bugsy的斗殴中将其杀死,被关进监狱。十二年后Noodles出狱,混混朋友们已经在Max的带领下,以开殡仪公司名义的掩护下开始了一系列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随着他们犯罪活动的壮大,Max的野心愈发膨胀,计划抢劫美国联邦储备银行。Noodles不忍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Max收手。警察与Noodles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Max等三位朋友全部被杀,Noodles也被人追杀,迫不得已之下他带着深深的悔恨和痛苦,离开纽约。三十五年之后,暮年的Noodles重新回纽约,他发现当年Max等三位友人的死存在疑点,而年少时的旧情人竟然已成为Max的情妇很多年,自己多年的漂泊和痛苦竟然是由Max策划的阴谋造成的。这个故事以友谊、背叛、野心和爱情为主题,背景跨越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禁酒令的解除等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达了导演自己对于美国历史、文化与精神的理解。这部电影含有大量的诸如殴打、抢劫、枪击、强暴等暴力血腥的内容,但同时它又以穿插回忆片段的叙述方式展开剧情,细腻的手法体现细节,营造出一种东方式的缠绵以及浓郁的忧伤怀旧情怀,使整部电影充满着吸引人的独特魅力。本文对这部电影的暴力内容进行分析,从叙事的角度总结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

一、概念的界定

暴力是电影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暴力内容存在于各式各样的影片之中,并被提升到“暴力美学”的高度,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不容忽视。20世纪60-70年代是暴力电影的兴盛期,此后,暴力元素也深入地渗透到各种类型片之中①。

本文对暴力等相关概念做如下界定:

暴力是运用肢体或器具,以对生物(指人、动物、超自然生物和拟人化物体)或物品构成肉体上的痛苦、伤害或损毁为目的的威胁或行为②。

根据对暴力的界定,将电影中的暴力内容界定为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运用肢体或器具,以对生物(指人、动物、超自然生物和拟人化物体)或物品构成肉体上的痛苦、伤害或损毁为目的的威胁或行为。

二、分析对象

以电影《美国往事》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分析其中的暴力内容。

三、类目的构建

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为电影《美国往事》中的暴力场景,从暴力活动开始到暂时或永久停止为一个暴力场景。着重就如下方面展开内容分析:

对暴力双方基本情况的描述(双方特征、双方关系);对暴力场景的基本描述(暴力行为的类型、肉体暴力的形式、持续时间);对暴力行为的性质判断(暴力起因、暴力后果、戏剧化程度)。

在总结和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共建构了下列类目:

(1)暴力双方特征

施暴方:黑帮;警察;街头混混。

受害方:黑帮;警察;街头混混;普通人。

施暴方:男人;女人。

受害方:男人;女人。

施暴方:中年人;青年人;老年人;儿童。

受害方:中年人;青年人;老年人;儿童。

(2)暴力双方关系:警察与犯罪嫌疑人;仇人;陌生人;熟人;不同利益群体。

(3)暴力行为的类型:肉体;心理;肉体和心理。

(4)暴力的形式:枪击;用枪进行威胁和强迫;拳击、推搡、勒卡脖子;扇耳光;性骚扰;强暴;绑架、捆绑、逮捕;破坏财产。

(5)持续时间。

(6)暴力起因:利益争夺;复仇;正当防卫;履行公务;情感纠纷。

(7)暴力后果:无表现;无伤害;轻微伤害;较重;重伤;死亡。

(8)戏剧化程度:幽默滑稽;不确定;兴奋刺激;可怕恐怖;悲情。

四、暴力内容分析

作为一部黑帮题材的电影,其特定的表现内容决定了暴力为影片重要的叙事元素。笔者分析的电影《美国往事》版本时长为3小时48分32秒,总计包含如下14个暴力段落,平均每个段落109.2秒,暴力段落总计时长为27分18秒,约占整个电影时长的11.9%。

影片中暴力内容段落如下:

(1)1993年禁酒令废除之夜,警匪殴打Eve并将其枪杀,并将Noodles好友Moe殴打得满头鲜血。

(2)警匪在戏院用枪威胁一对情侣。

(3)警匪追杀Noodles,Noodles与其枪战,枪杀一名警匪。

(4)Noodles带领小兄弟烧毁报亭。

(5)Noodles与小兄弟们欲抢劫一个醉汉,结识Max。

(6)Max、Noodles被Bugsy及打手威胁、殴打,二人受伤严重。

(7)Max、Noodles在街头与Bugsy进行火并,小兄弟Dominic被枪杀,Noodles用短刀刺死Bugsy后又杀死一名执法警察。

(8)Noodles及其同伙抢劫钻石,用枪威胁殴打工作人员,Noodles强奸Carol。

(9)Noodles及其同伙交付钻石时意图消灭对方,进行激烈枪击,场面血腥残酷。Noodles追杀对方一名对方人员并将其击毙。

(10)1933年,工运领袖Jim受人绑架并折磨,Noodles及其同伙受雇政客将其解救。

(11)Max等人绑架警察局长独子为人质。

(12)Noodles在汽车上将Deborah强暴。

(13)工运领袖Jim在街头被枪击受伤。

(14)Max团伙派手下在街头枪杀Crowning手下

电影《美国往事》暴力内容的具体展现方式呈现出如下特征:

1、对暴力双方基本情况的描述

对电影暴力内容中暴力双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电影中的暴力场景多由黑帮,以及黑帮的雏形——街头混混发起,这两种占比例最高。施暴者为男性、青年人的比例最高,而儿童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受害方却是普通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黑帮和街头混混,受害方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也较高,所以这部电影上映时遭到了女权主义者的抗议。暴力双方的关系中不同利益群体、陌生人和仇人这三项比例最高。电影还描绘了儿童参与的暴力内容,儿童在施暴方和受害方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暴力主要发生在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而警察与犯罪嫌疑人所占比例最低,这和电影所描绘的是一个法律缺位,黑帮横行的世界有关。

2、对暴力场景的基本描述

对电影中暴力场景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施加于肉体的暴力行为所占比例最高,而暴力形式中,枪击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拳击、推搡、勒卡脖子,用枪进行威胁和强迫,绑架、捆绑,破坏财产这四项所占的比例也较高,扇耳光,性骚扰,强暴所占的比例最低。

3、暴力行为的性质判断

对电影中暴力行为的性质进行判断,发现电影中暴力最主要的起因是利益争夺。从暴力造成的后果来看,暴力造成的死亡和严重伤害的比例最高,而轻微伤害的比例较低,这说明了在这部电影中的暴力的残忍程度很高。从戏剧化程度来看,影片所表现的暴力内容是可怕恐怖的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带有幽默滑稽的暴力内容比例也较高,悲情的暴力内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总的来说,影片对暴力的表现方法还是比较严肃、恐怖和可怕的,娱乐化的暴力内容也占有较高的比例,虚化和消解了暴力的血腥,悲情化的暴力更多的是服务于影片的叙事需要,导演没有对暴力进行美化,但也没进行任何直接的批判。

五、暴力内容与叙事

黑帮电影是以黑帮这一群体为题材的类型电影,它的产生迎合了人们对于一个没有法律约束,能够快意恩仇的世界的想象,使人们能够沉浸其中,达到某种方式的情感宣泄和压力释放。好莱坞是这一类型电影的重要产地,如著名的《教父》、《纽约黑帮》等,此外日本的北野武和香港的吴宇森、杜琪峰也是重要的黑帮电影导演。

电影中展示黑帮犯罪分子的邪恶,乃是精心打造一个观众能熟知和心理上接受的符号化形象,只要是有利于传递这些形象特征的视觉符号,且不违反常规逻辑,都会被艺术创作所使用。③《美国往事》对黑帮分子的处理也是如此,它弱化了社会规范和道德的束缚,在影片中,多位主角的父母从未出现,家庭背景也不得而知,法律、警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虚设的背景,而无法无天、暴力横行的黑帮世界才是影片主要的内容,但是这部电影中并不为暴力而暴力,并不具备暴力美学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快感④。这部电影中的暴力内容主要是为了叙事而服务,真情中有暴力,暴力中又有真情,虽然很多暴力场景都展示了黑帮血腥残忍的一面,但是以黑帮的角度来叙事,如影片甚至还表现了黑帮对于工会的支持,犯罪组织竟然成了罢工的支持者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形,对于黑帮绑架警察局长独子的情节,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现,似乎黑帮成了正义的化身而代表着正义的警察成了被戏谑的对象。暴力内容也为刻画友谊这一主题而服务。Noodles与其朋友之间多年的黑帮情谊是影片的主线。如对男主角的刻画上,当年幼的小兄弟Dominic被枪杀时,Noodles立刻冲出去用小刀杀死了凶手,甚至同时杀死了赶来执法的警察,这一场景着重展现了Noodles的轻生死、重义气的特点和野蛮残忍的雄性气息。而在另一场景,Noodles爱慕了多年的Deborah拒绝了他的爱之后,恼羞成怒的他在车上将其强暴,表现了Noodles本质上作为一个街头混混的龌龊和失败。这些对Noodles刻画与另一男主角Max的深谋远虑、野心勃勃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Noodles人生悲剧的根源。

当然影片的深度不止于此,表面是在讲述一个黑帮的故事,但着重刻画的却是热血、友谊、爱情,以及在漫长的人生中的纠葛、际遇和无常。影片用昏暗的中国戏院、吸鸦片等颓废元素,以及时空的转换的表现手法营造了沧桑怀旧的氛围,使得这部电影的暴力内容更像是青春血性的一种抒发,让人体会到一种人生如梦幻泡影的虚空感。

参考文献

①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②龙耘,周笑菲,《动画王国中的暴力内容分析——以北京地区收视环境为例》[J].《现代传播》,2009(3)

③闫海东,《黑帮的美学》[J].《世界博览》,2012(16)

④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4)

美国往事电影范文第2篇

(一)贴合剧情性

从整体上来说,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是以故事内容为基准,尤其是动画角色的美术造型设计更加需要贴合故事剧情。因而,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第一个特征是贴合剧情性,这对于个体动画角色的美术造型设计尤为重要,动画角色的形象塑造完全取决于故事剧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美术造型设计的艺术风格。如二维平面风格(或称之为“单线平涂”)是我国早期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整体风格表现,具体表现在线条、色彩的使用上,进而实现角色的外形塑造。由于在早期创作发展过程中,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受技术的局限性,因而在动画角色的线条勾勒上并没有如今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那般精湛与完美,柔和性线条运用并不能鲜明地表现出棱角凹凸的动画角色造型。但是,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者通过不同线条组合形式弥补了这一技术缺陷,动画角色的胖瘦、高矮等都能利用不同的线条组合来刻画,进而满足故事剧情对动画角色外形塑造的要求。为了令动画角色看起来更具有审美性,色彩运用在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中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与色彩处理使动画角色更加形象与传神。

(二)辅助叙事性

辅助叙事性是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又一大特征,而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于动画电影作品的其他设计方面上,如角色的服装、配饰设计、动画室内、室外场景设计等,这些美术造型设计都是为了辅助故事剧情的叙事,帮助实现对故事内容的讲述。在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作品中,虽然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故事题材(如神话、民间传奇故事、寓言故事等),但在故事情节与故事线索上却逐渐走向了模式化道路,而且故事线索、角色关系非常的单一、古板,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故事叙事的精彩性,影响着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多样化。于是,我国动画电影人积极借鉴与汲取美日动画电影的制作经验,尤其是在故事线索与角色关系的设计上得到了一定的启示,打破了以往模式化、套式化的创作禁锢。为了使故事叙事更加吸引人、跌宕起伏,故事线索开始分枝化,不再是以往单一的故事线索叙事,并且故事的角色关系更加复杂化,从而增强了故事内容的可看性。而这样的转变使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能够发挥更大的功能,因为故事线索与角色关系的多样化、复杂化,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利用细节来表现,从而凸显了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辅助叙事性。

二、我国动画电影的美术造型设计启示

(一)细心观察生活,激发设计灵感

生活是一个聚宝盆,其中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细心观察往往能从中发现许多富有趣味性的现象与瞬间,这些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是能够从中不断汲取养分的资源宝库。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艺术,艺术创作需要发挥无限的想象力,但是这些想象也是设计者依托现实生活的物象而实现,并非是设计者的凭空捏造。因而,这就启示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者应当细心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入手,获取更多贴近现实生活与人物的题材,以激发设计者更多的美术造型设计灵感。在欣赏动画电影作品时,观众往往会感到影片中的场景、剧情等都似曾相识,但在平常的现实生活中却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视觉美感或触及内心,因而对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者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敏锐观察与独具匠心。事实上,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他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与感悟,因而现实生活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而他们则从现实生活中巧妙地提取设计元素,运用设计手法将现实物象、场景等进行艺术化,再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设计出富有新颖性、独特性的美术造型。如在《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电影中,美术造型设计者也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设计灵感的,孙悟空这个动画角色形象的原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猴子,设计者在对孙悟空的动画角色进行塑造时,自然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从而设计出具有视觉审美的角色形象。

(二)弘扬民族传统,丰富设计元素

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类型(如剪纸、年画、水墨画等),而且还充分展现了我国的民族特色,这些民间传统艺术的造型形式、设计表现方式都呈现出民族性与独特性。而在现今这个国际化、多样化的竞争环境中,民族性往往成为各种艺术行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武器,所以动画电影这个同属于艺术范畴的产业自然而然懂得充分利用我国民间传统艺术这一有利的资源宝库。我国动画电影美术设计者树立这样的设计理念可谓是一个明智之举,不仅能够积极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而且还能够丰富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元素,从而增强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视觉表现张力。虽然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审美品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怀旧情结依然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因而在现代设计元素中融入传统艺术元素能够很好地吸引人们的关注,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完美融合,从而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视觉审美。对于这一点,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者早已经身体力行了,如在《猪八戒吃西瓜》这部动画作品中,美术造型设计者就巧妙地利用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进行创作;又如在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中,美术造型设计者又巧妙地运用水墨画的艺术设计手法来凸显出其中的民族特色。现如今,传统民间艺术设计元素在我国的动画电影作品中被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同时在高科技的美术制作软件的帮助下,我国动画电影美术设计变得更加精湛,而且中国韵味十足。

(三)发挥科技功能,实现设计创新

事实上,我国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动画电影人的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之外,新科技发展也为动画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注入了新动力,加强与丰富了美术设计软件的功能,从而有利于将设计者的创新、想象变为现实。新科技的加入让美术设计的技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次化,三维技术、CG技术、3D技术等绘画技术的更新推出让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更加的简单、方便,绘画功能也越来越齐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发展与完善,令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视觉形象越来越精致与流畅,渲染了动画电影作品的审美意境。面对动画电影市场上的激烈竞争环境,我国动画电影人开始通过探索与创新来开拓新的发展道路,从而突破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瓶颈,于是他们充分发挥科技功能,以实现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上的创新。如CG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这是我国第一部采用CG技术制作而成的动画电影作品,影片中展现了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者的才华,以及运用新科技的能力。但由于这部动画电影作品在美术造型设计风格上模仿了美日动画,因而许多国家电影人质疑这是出自于中国动画电影人之手,这种偏见虽然不公平,却警示了我国动画电影人在发挥科技创新时也要注重民族性的凸显与弘扬。随后,我国又推出了一部三维动画《桃花源记》,实现了三维绘画技法与传统艺术元素的完美融合,从而证明了我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真正实力。

三、结语

美国往事电影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东方意蕴;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韩国电影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81-02

20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电影开始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崛起。历经十余年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成功击退了好莱坞电影在国内的主导地位,为本土电影的生存发展争取到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创造并发扬了具有本国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电影风格,赢得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才随着韩国电影的崛起迅速涌现出来,许秦豪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都是对生命和情感历经积累沉淀后产生的,是能够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共鸣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能看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能做到这一点,在商业气氛愈加浓厚的电影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美国著名剧作家罗伯特·麦基曾说过,在艺术和受大众欢迎之间并无必然的矛盾,在艺术和艺术电影之间也并无必然的联系[1]。由此可见,许秦豪不仅实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也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叙事风格

1.主题——芸芸众生的爱恨离别。电影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总是力图展示爱情的某种超越性,通过书写爱情神话来证明爱情的伟大。如《泰坦尼克号》对等级秩序的超越,《人鬼情未了》对生死的超越,《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家族仇怨的超越[2]。这些作品都体现了爱情面对困难,哪怕是死亡时所散发出的强大的力量。

许秦豪的《八月照相馆》讲述了身患绝症的摄影师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日子里邂逅可爱的交通局女孩的故事;《幸福》讲述了两个身患重症的人相爱的故事;《外出》中的男女主人公因爱人的背叛而相识并产生感情,却在最后不得不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而分道扬镳。从这些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了爱情和生命珍贵美好的一面,却没有刻意展现爱情的某种超越性,反而表现出爱情在面对困境和死亡时的无奈。许秦豪的爱情电影突破了传统爱情影片既定的模式,更真实更理性地体现出了爱情与生命的常态。始终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也是许秦豪电影主题的一个特点,这十分符合东方民族更注重现实世界中世俗关怀的秉性。《八月照相馆》讲述的是摄影师与交通局记录员的故事;《春逝》讲的是录音师与电台主播的故事;《外出》讲述的是舞台灯光师与家庭主妇的故事……他们因家庭的和睦而幸福,也因生活的琐事而争吵;因爱情的降临而喜悦,也因爱人的背叛而痛苦;因生命的逝去而恐惧,也因苦难的来临而坚强。在许秦豪的电影中,时刻体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讲述普通人群的生命与爱情是许秦豪爱情电影永恒的主题。

2.情节——唯美含蓄的诗意表达。韩国电影往往回避尖锐的戏剧冲突,注重挖掘和呈现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既着力在人物外在美上下工夫,又不遗余力地展现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许秦豪的影片继承了韩国电影的这一特点:他乐于以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追求的是真实,简单的故事情节。一切就像对日常生活的还原,静静地流淌出东方美学的独特神韵,把影视作品中经常探讨的爱情、死亡等话题演绎得凄美、透彻。《八月照相馆》中,郑元和德琳的爱情发展过程里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热情相拥,甚而连一次勇敢的表白都未曾有过,但甜蜜的爱意在两个人日常交往的细节中慢慢展现出来。整个影片以一种有节制的方式来传达平静生活中最细腻的情感,以高度写实的方式,把爱情的甜蜜和无奈,生活的美好和残酷传达出来。

美国导演鲁本·马摩里安说:“一个艺术家的风格,实际上就是他对世界、对人生的观点,他是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他是如何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3]”融入死亡却又淡化死亡,对于死亡这样残酷主题诗意般的表达是许秦豪的特点。影片《八月照相馆》中,当郑元骑着摩托车摇头晃脑的穿梭在大街小巷时;当他在医院走道做鬼脸吓唬对面的孩子时;当他在照相馆热情地接待形形的顾客时,谁会想到他是一个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人呢?影片最后,郑元坐在相机前,随着自拍功能的启动,“咔嚓”一声,熟悉的笑容定格成为郑元的遗像。导演没有用生离死别的场面来表现郑元的离去,就像中国绘画中的“留白”一样,把领悟和感受的空间留给观众。许秦豪摒弃了人们面对死亡的痛苦和恐惧,巧妙的通过一个镜头,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符合将残酷的死亡诗意般的表现出来。这种淡化死亡的处理方式,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浓烈的东方特色。

二、声画语言

1.画面——东方美学的真实再现。“文贵含蓄”是东方艺术中的传统观点。老庄思想对这一审美传统的形成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都很自然地引伸出了“无言之美”的审美理论[4]。这一系列美学传统在东方电影中也有所体现。许秦豪不是一个热衷电影技巧和特技特效的导演。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大量平稳、静观的镜头,但在那些简单的镜头下却往往能够营造出唯美的意境。场景选择上,许秦豪十分注重与自然的亲近,他通过这些场景的构建,体现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好。《春逝》中,尚优和恩素的爱情产生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幸福》中,导演将城市和自然两个场景进行了对比:与城市相关的镜头中充斥着炫丽的色彩、耀眼的光效、凌乱的构图、晃动的镜头,画面中的人往往处于一种极度浮躁,迷失的状态;反观自然界的镜头,淡雅的色彩,柔和的光效,简单的构图,平稳的镜头,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也体现出一份乐观、超脱的人生态度。在许秦豪的电影中,这样的镜头已经不单单是对情感的叠加,讲述故事的手段。他的镜头已经和影片的主题思想高度的融合为一体,往往一个镜头就能体现出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在那些安稳平静的镜头构造了和谐的视觉效果,影片始终沉浸在一片温柔的情绪之中。

长镜头的大量运用对许秦豪影片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电影批评家巴赞看来,电影要做到从多义的现实事物中,让观众“悟出”其“确切含义”的话,只有不被剪断的景深镜头,才能给观众这一权利[5]。《八月照相馆》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体现人物的情感流露。影片高潮部分,郑元坐在咖啡馆里最后一次凝望德琳,他将手贴在窗玻璃上,深情抚摸着映在玻璃上德琳的轮廓。长久以来积蓄的爱瞬间爆发,但郑元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目送远去的德琳,不敢有任何的表达。平静的镜头下,郑元隐忍的情感慢慢散发出来,冷静的背后却是汹涌的情感。《春逝》的结尾处,在一片樱花的大景深镜头前,尚优和恩素友好握手,以证明彼此感情已到尽头。恩素转身离开,慢慢往画面后景处走去。之后她又回过身,看着一脸遗憾的尚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便向尚优挥手告别,恩素渐行渐远,在前实后虚的镜头下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这个镜头也预示着尚优内心对恩素的淡忘,对这段感情的释怀。

2.声音——温柔动人的情感升华。电影的表现手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更丰富多样。自从声音元素融入影像以后,就更加提升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情积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说:“当电影开始加入声音时,是最令人兴奋的。在那时候,我会因兴奋而颤抖。”如此来看,声音的魔力便是对视觉形象的补充,是对电影整体的升华[6]。

在许秦豪的电影中,往往没有丰富的人物对白或者辞藻华丽的经典台词。人物间的对话简单明了,甚至在一些段落选择了静默处理方式,高度的还原了生活的常态,也完成了情感的抒发。《春逝》中,尚优因十分想念恩素,在喝醉以后大老远的驱车前去看望恩素,恩素则一直在空荡的马路上等待尚优的到来,尚优下车后,两个人相视而笑,没有互诉衷肠,紧紧的拥抱胜于一切;再如《外出》中,舒英在仁秀房间聊天,却因仁秀岳父的到来,不得不尴尬的躲进洗手间,仁秀提出与岳父外出吃饭,出门后,仁秀又借口忘了拿东西回到了房间,他推开卫生间的门,看见舒英还站在那里,上前紧紧的抱住了舒英。在这组镜头中,两人什么话也没有说,但观众却可以感受到两人感情的真挚和面对这份特殊爱情时的压抑。“音乐的韵律、节奏、旋律、和谐度与乐器使用,都能影响观众的情感反应。此外,一段旋律或乐句也能与特定的角色、背景、情况或意念相关。[7]”这一点在许秦豪的电影中也是有显现的。当然,坚持唯美温婉风格的许秦豪,在配乐的选择上也秉承了他一贯的风格。在乐器的选择方面,许秦豪多选取钢琴,提琴,吉他。虽然相比交响乐配乐显得过于单一,但在这些简单、轻柔舒缓的旋律中,常常给人以空灵的感觉。唯美的画面, 配之轻柔的旋律;哀伤的画面,配之忧伤的旋律,观众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随音乐所散发出的情感就像一股涓涓细流一样,慢慢地涌入观众的心田。

三、结 语

侯孝贤曾经说:“我觉得总有一天电影应该拍成这样子:平易,非常简单,所有的人都能看。但是看得深的人可以看得很深,非常深邃。[8]”1998年正逢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民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彷徨之感。而在此时,许秦豪的电影慢慢的走进人们的视野。《八月照相馆》的问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此后许秦豪的电影始终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并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思考。通过电影展现韩国的文化历史,民族精神。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深受儒家、道家等经典文化的耳濡目染,许秦豪能够成功的排斥好莱坞等西方电影的主导作用,成功的发展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的电影。他始终着眼于平实的生活,普通的人群,通过细腻的情节描述和丰富的情感抒发来成就电影本身,用民族的、本土的文化精神充实电影的灵魂,在票房和艺术上取得了双赢的结果。韩国电影发展的蓬勃之势应该值得华语电影进行深刻的反思。

参考文献: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吴卫华.《八月照相馆》的死亡主题与艺术方式探析[J].电影文学,2006(6).

蒋俊.世纪之交的清风——论近年韩国电影的温情柔绪[J].艺术百家,2002(3).

苏晖.论中西爱情诗之差异及其文化渊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练维维.东西方电影形态的差异性[J].青年记者,2008(26).

杜蒙.许秦豪电影的形式与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0.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2008.

乔琦.诗意的怀念与追忆——浅谈侯孝贤新作《最好的时光》[J].影视艺术,2006(9).

美国往事电影范文第4篇

[关键词]魔幻电影;中美比较;叙事结构 

毫无疑问,当人类告别巫术迷信,被理性支配太久之后,人的感情、价值观以及对外物赋予的意义往往都被理性消解,理性主义使人与人陷入冷漠、物化的关系中,因此,现代社会又诞生了某种反“祛魅”的文化思潮,有着“新神话主义”之称的魔幻电影正是这种人们用理性工具来制造超验性想象的产物。魔幻电影真正成为人们公认的卖座类型片还应该始于2001年,彼得·杰克逊执导的《魔戒1:魔戒再现》的问世,随后《魔戒》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以及《霍比特人》系列等相继涌现。[1]美国魔幻电影的卖座也引得同样具有深厚魔幻传统的中国开始效仿。尽管起步较晚,但国产的魔幻电影如《白蛇传说》(2011)、《画壁》(2011)、《西游·降魔篇》(2013)等也体现出了具有东方韵致,又能与当前流行文化结合的新型魔幻电影风貌,引起了观众与业内人士的注目。在奇诡世界的风格或是故事的渊源与原型上,中美两国魔幻电影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作为同样需要讲究叙事策略,制造兴奋点,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类型,就关系到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叙事结构而言,两国魔幻电影还是有进行综合比对的必要的。 

一、对格雷马斯叙事理论的侧重 

民俗学家弗拉基米尔·普洛普(Vladimir Propp,1895—1970)在撰写《民间故事形态学》之时曾经提出了“功能”的概念,他认为任何叙事中都存在“行为功能”这一单位,并根据民间故事总结出了31种行为功能,即31种对于行动有特定意义的角色的行为。后来,他的理论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格雷马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1917—1992)所继承,将民间故事在叙事结构上总结为三种:“(一)契约型组合。故事的中心涉及某种契约的订立和撕毁,它包括命令与接受命令,禁令和违禁……(二)完成型组合。包括艰苦的求索、经历考验、斗争与任务的执行……(三)离合型组合。包括人际间的聚散邂逅迁徙流离,相会相失……这些组合类型把角色行动组合为形形色色的故事情节。”[2]从这三种组合来看不难发现,美国魔幻电影三种皆有,而中国魔幻电影则更为偏重第三种组合。 

以《魔戒》三部曲为例,电影无疑是典型的完成型组合叙事。电影的中心任务便是摧毁魔戒,这一任务的承担者为持戒者弗罗多·巴金斯以及他的伙伴阿拉贡等人。在前往魔戒老巢魔都的旅途中,伙伴们四下失散,任务最终由弗罗多与园丁山姆合力完成。在这一主线任务之下,主人公们又面临诸多次要任务,如阿拉贡需要带领洛汗国国民抵御白塔遣来的强大的兽人大军,削弱萨鲁曼的有生力量;甘道夫要在莫利亚矿坑中与炎魔生死相搏,保佑护戒小队的安全等。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护戒小分队的成员以及正义一方的力量遭受了多次袭击和饥饿、寒冷的威胁,博罗米尔、塞奥顿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伊欧玟、法拉米尔等人则身受重伤,并因为养伤而一见钟情。因此在《魔戒》三部曲的完成型叙事框架之中,也包含了离合性叙事。又以同样改编自托尔金小说的《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2012)为例,电影则是属于契约型叙事,并包含离合型叙事的。在电影中,生性热爱冒险的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在甘道夫的安排下认识了失去祖国的矮人王子索林和他的伙伴,索林看中了霍比特人身体轻盈灵巧的特点,与比尔博签订了一份极不公平的契约,迫使比尔博在巨龙史矛革的眼皮底下为其偷盗故国宝物阿肯宝石。比尔博在明知这份契约隐含着极大危险的情况下,毅然离开安逸的袋底洞家园,与背负国仇家恨的索林一行人踏上了复国旅途。对于观众来说,电影的最大悬念就是比尔博能否最终偷盗阿肯宝石,索林能否凭借宝石复国成功,电影中的离合聚散都是建立在这一承诺的基础之上的。 

而在中国电影中,离合型叙事组合却有着更为坚实的基础,这是与中国古代小说之热衷于对去国离家、破镜重圆、失而复得或得而复失主题进行表现有关的。[3]魔幻电影也不例外,只是将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动更改在另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中而已。在中国魔幻电影中,人物往往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跨度与空间中发生种种联系,导演以一个全知叙事者的身份,以顺时序叙事的方式安排主人公们的爱恨离合,电影最终也以主人公某种关系的确定而非某个任务的完成、某个契约的兑现而结束。在这一类型的叙事中,人的行动缺乏契约型组合与完成型组合清晰的目的指向,而是更倾向于听从内心主观情感的判断,人的生存状态之所以发生改变,更多的是由于命运的倾斜。如在《无极》(2005)中,剧中人物无论是倾城、光明还是昆仑奴,都并不清楚自己背负的是怎样的命运,而只是陷入自己内心对情爱的向往和命运女神满神操纵的旋涡中。电影无法像《魔戒》或《霍比特人》一样给出清晰的行动主线,甚至整个环境也无法以理性衡量,礼崩乐坏,大地萧条。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是倾城先后委身于多个男人,而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是纯粹的坏人,但都遭到了命运的戏弄,导演借助这种离合型叙事表达:绝对的美是世俗世界所难以容忍的。 

二、对叙事结构类型的选择 

具体到每一部电影中,电影可以选择的叙事结构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魔幻电影选择采用因果式线性结构进行叙事,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作为情节发展的动力,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展开叙事,最终形成一个逻辑较为严密的、有头有尾的故事。例如,在安德鲁·亚当森执导的《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2005)中,主人公露西等人正是因为无意中进入了魔法衣橱才步入了纳尼亚王国,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年幼正直、纯洁无畏,他们才敢于和雄狮亚斯兰一起与邪恶女巫展开争斗,故事最终自然也以露西等人的胜利,亚斯兰成功复国结束。又如在叶伟信的《倩女幽魂》(2011)中,书生宁采臣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善良才会在帮村民上山找水的过程中遇上女妖小倩,陷入了危险的爱情中。也正是因为自己的书生意气、单纯勇敢才会在燕赤霞的屡次劝说之下依然以身犯险,毫无悔意。电影则以宁采臣和燕赤霞一举捣毁了兰若寺的黑山老妖势力,全村人欢送宁采臣结束。 但是,在美国魔幻电影中,除了因果式线性结构之外,观众还可以看到诸如缀合式团块结构与交织式对照结构的叙事结构,使观众感受到美国魔幻电影往往呈现出的是一个更为复杂、体系更为严谨的异质世界。如《霍比特人》系列中除了讲述索林等13矮人的复国大业之外,还缀合了巴德等长湖镇居民勇斗史矛革,反抗镇长统治,幽暗密林国王瑟兰迪尔与儿子莱戈拉斯之间对于精灵的前途的考虑,精灵与人类、矮人之间的爱恨情仇等;《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2014)中则是插入甘道夫、萨鲁曼等对抗索伦力量的线索,在叙事中将《魔戒》与《霍比特人》系列进行交织对照。 

同时还要指出的是,电影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的本质并不会因题材而改变,而魔幻题材的美学特色也是共通且稳定的,这就导致了中美魔幻电影尽管存在风格、内容上的巨大差异,但仍然有多种艺术特色是殊途同归的。如前所述,因果式线性结构被普遍认为是中美魔幻电影采用最多的叙事结构,在这一结构内部,两国魔幻电影也存在着诸多相同点。如两国魔幻电影中都有对人物动作强度的渲染、对外部冲突的强化以及对戏剧张力的强调,如电影中经常出现“最后一分钟营救”等让观众极为紧张的叙事套路等。 

三、奇观化叙事对叙事结构的影响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奇观电影被认为是当前大银幕上的宠儿。[4]电脑特效原本只在电影中起着缝缝补补的作用,而自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等电影之后,如今其已然登堂入室,对电影具有开天辟地之功。人们对于视觉冲击的追捧一度让电影批评者认为电影的叙事性有可能会被奇观性所取代。事实上,大量依托于数字技术营造虚拟美学的魔幻(以及科幻、战争等)电影的出现已经多次证明,影像奇观和电影本身的叙事话语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而是完全可以共融并存的。 

美国具有在魔幻电影制作上一流的技术优势,可以在电影中制造出各类厚重、真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类景观之间还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电影在穿插叙事时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因此,美国魔幻电影在这种奇观化叙事上的长项直接导致了其可以采取多线并进、互相映衬的叙事结构。以《指环王2:双塔奇兵》为例,电影中由于护戒小队的分散,整部电影都是在三条叙事链的结构中完成的。观众先是感慨于阿拉贡、金雳和莱戈拉斯三人驰骋于洛汗国开阔的草原,与当地金戈铁马的骁勇将士一起奔赴圣盔谷迎战即将开来的萨鲁曼大军,一望无际的平原上萨鲁曼的强兽人军队颇有铺天盖地之势。随即画面一转,变为梅里与皮平和树人恩特在黑暗茂密的森林中缓慢前行。而另一条线中,弗罗多和山姆则在阴森恐怖、炎热不堪、杀气腾腾的魔都附近徘徊,彼此之间相隔千里。人数的多与寡,氛围的张与弛,不同种族或势力之间截然不同的外在形式(如建筑所在的地形,建筑形状、色彩等)都能使观众意识到电影在叙事上层次的丰富。 

然而在中国电影中,技术上的瓶颈往往不仅不利于制造出鬼魅神秘的人物形象,还限制了导演们在电影中进行多线索、多场景的叙事,而往往只能将故事固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中国电影人扬长避短,回避了用技术堆砌不同叙事空间这种“硬式”奇观制造方式,而是将东方文化当成了制胜法宝,让电影单一、封闭的空间因文化历史背景而蒙上一层神秘、多变的面纱,采取的是“软式”奇观制造方式。例如,在陈嘉上执导的《画皮1》(2008)中,原著《聊斋志异》的故事背景被设置在世风开放、经济社会高度繁华的晚明,原著故事也因此而充满色情意味,带有一种对时人迷恋色相的讽喻意味。然而电影则将故事背景移植到了汉代苍凉广阔的西部大漠之中,主人公王生被设置成了率领王家军镇守西域的都尉,而非都市中的文弱书生。这样一来,电影就让西部风光中的荒凉、奇异、凌厉取代了晚明社会的人间烟火气息,同时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妖的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电影在叙事上不需要脱离这个空间,因为西部大漠的浩瀚以及汉代低下的交通水平不足以支持主人公们离开这个环境(这也是王生为何发誓要抓出食人心的妖的重要原因),而这个空间本身又能够提供给观众足够的唯美画面,如王生夫妇所居住的古色古香的城池,王生救回小唯的沙匪营地,庞勇思念佩容时的大漠之上高悬的一轮明月等。 

美国魔幻电影在世界电影界的长驱直入,看似对观众的欣赏标准和消费倾向进行了固化和圈占,而实际上它并没有彻底瓦解国产魔幻电影的市场,而是激发出了国内一批优秀之作,对中国同类题材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建构作用。从叙事结构来看,中美两国的魔幻电影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都可以用格雷马斯叙事理论中的离合型组合来观照,都在剧中凸显了多种具有戏剧张力的叙事结构,都追求奇观性叙事等。但美国魔幻电影无疑在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和成熟度上更胜国产魔幻电影一筹,美国魔幻电影中常见的契约型、完成型组合,缀合式叙事结构、交织式叙事结构,因为技术的发达而熟练运用的多线叙事等,都显示出了国产魔幻电影还有可以进一步挖掘、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 陈坤,古宇薇.魔幻电影:新类型片的诞生——为魔幻电影正名[J].电影文学,2008(06). 

[2] 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11-112. 

美国往事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国往事》;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一、情节介绍

电影《美国往事》讲述的是20世纪初美国纽约的犹太社区发生的故事,在这个移民众多的地区法制监管缺失,由于政府腐化无能又导致犯罪频发,人人自危。主人公“面条”和好友麦克斯、唐莫尼等五人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黑社会组织,从事偷窃和走私的勾当。在一次黑社会火拼中,唐莫尼中枪身亡,“面条”在盛怒之下杀死了凶手和一个警察,被关进了监狱。“面条”坐牢的10年间,麦克斯借着政府实施“禁酒令”的机会,经营妓院和地下酒庄,生意非常火爆,赚得钵盂满盆。麦克斯还特意为“面条”留了一些财产。当“面条”刑满获释之时,麦克斯立即去迎接他。四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继续着刀光剑影、同生共死的黑帮生涯。

1933年,政府解除了“禁酒令”,地下酒庄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麦克斯有了一个邪恶的念头:抢劫联邦储备银行的借款车。“面条”认为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坚决反对。为了阻止这次武装抢劫,他提前电话通知了警察局,说有人在贩卖私酒,借以破坏这次行动。然而,这还是没有阻止麦克斯的抢劫行动,结局是一个个好友横尸街头。伤心的“面条”开始了漫长的逃亡旅途。

35年之后,“面条”重回故地,发现生死兄弟都已离开了人世,不禁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在一个偶然情况下,他发现美国当时贸易部长贝利竟然正是以前的麦克斯!原来麦克斯当年使用掉包计,逃过一劫,后来利用黑帮的资金进入政坛,最终居然成为政府高层人士。不光如此,他还占有了“面条”最爱的女人。尽管麦克斯显赫一时,但他的内心一直极度的内疚与痛苦。最后一次见面时,麦克斯让“面条”开枪打死他。面对昔日兄弟的出卖和背叛,“面条”的戾气和仇恨却早已被岁月抹去。他从容地转身而去,离开了麦克斯。麦克斯却因为忍受不了精神的折磨,跳入搅动的垃圾箱中痛苦地死去。

二、象征意蕴

作为一部有着独特视角的电影,《美国往事》中的许多场景有着深刻的象征意蕴。虽然影片没有设置任何一种贯穿影片始终的经典场景,但各种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场景在影片中陆续亮相,无论是高雅的还是粗俗的,都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一)暴力场景的象征

这样一组镜头深深地刻在观众的脑海之中:凶狠的杀手闯入烟气弥漫的大烟馆,四处寻找男主人公。整个大烟馆的环境充满了明显的暴力氛围。压抑的低棚顶渲染出恐怖与紧张的气息,皮影戏《罗摩衍那》正在上演,一如既往地表现美国电影中唐人街的象征。突然闯入的杀手们打断了一对情侣的卿卿我我,他们用枪筒去触碰女人的胸┎俊―欲望和暴力客体。作为黑帮影片,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与要素。这部堪称经典黑帮影片也遵循了这一规则。尤其作为暴力的象征物,枪是黑色影片中第一重要的元素。影片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来调动各种场景,以深化影片的主题内涵,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从不机械地堆砌场景,而是在情节自然发展的进程之中,流畅而和谐地出现在画面中,没有丝毫的做作与牵强,一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一般。

(二)“爱情祭坛”的象征

原本普通平常的事物在影片中成为意味深长的象征体,达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以此揭示和传递隐藏在电影镜头下的深刻意蕴,例如大烟馆下面一个动人的场景,这个场景和大烟馆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来自一个纯洁天真的青少年的视角。“面条”在年幼时通过卫生间墙壁上的一个小孔进行偷窥:少女黛布拉在仓库中学习芭蕾舞,当音乐旋律变成节奏明快的舞曲时,身穿白纱的黛布拉翩翩起舞。她的舞步被有意描绘成明亮的高调,天花板投射的光影在地板上形成强烈的反光,相形之下四周的光线较为昏暗,那明亮的中心仿佛是一个洁白的祭坛。事实上,那确实是一个祭坛,祭祀的是“面条”一生中惟一的真正爱情和消逝的青春,或许观众可以将其称为“青春祭”。

(三)镜子的象征

少女黛布拉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尽管“面条”青春英俊的脸庞令她有一丝动心,她却更加鄙视街头小混混“面条”的一切行径。她用刻薄的言语让“面条”照镜自视,“面条”一头雾水,不知所措。随后,“面条”与黑帮好友展现在镜中的影像,并且揭示了三个空间:两个镜中空间和一个现实空间的存在。这个镜头有着意味深长的含义:照镜子,审视自身,转身再次碰到镜子,隐喻碰壁之意。这正是“面条”与他的黑帮好友们一生的写照:碰壁、反省、再碰壁。镜子的象征意义在此处浮出水面。另外,作为艺术手段的好调度与好利用的特点,使得影片后来的叙述中再一次用到镜子,并且与之前“面条”的审视密切相连,年老时的“面条”还在镜中,但黛布拉却是镜子里真正的主角,她对着镜子里的“面条”不停地涂抹浓妆,仿佛想在他面前恢复以往的青春,但实际上已无法面对。通过镜子,影片贴切传神地传达了黛布拉这种微妙而含蓄的心理特点。

三、艺术特色

(一)超越传统的好莱坞黑帮电影模式

传统的好莱坞黑帮电影是血淋淋裸的,充斥着烧等动作,而且有一套一成不变的模式,比如定型化的情节和公式化的人物等。尽管《美国往事》中也有一些这样的内容,但影片并未着力描绘这些因素,没有在动作情节上下太多的功夫,而是更加强注重社会的内容。在那个畸形的社会中,罪犯是从少年时期逐渐演变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想法和见解和社会密切相关。罪犯的性格描绘并不单一,而是美丑善恶融合在一起,十分复杂。罪犯的结局是被警察抓住这种简单的处理,是经历了心灵忏悔的历程;警察不再是正义的象征,反而出尽了洋相,成为被鞭挞与讽刺的对象。更加具有深意的是,影片舍弃了大量惊险而火爆的场景,如三角恋、抢劫银行等都是一带而过,这正是影片的化腐朽为神奇之处。“往事”却并非为了突出事件,而是着力展现心灵,对心灵的刻画才使影片更具有艺术的魅力。

(二)时空转换

时空转换依赖于影片画面,例如在车站的那一场戏,描绘离去和回来的镜头,整整跨越35年的光阴;年老的“面条”拎着手提箱往回走的场景一晃即逝,镜头切换到“面条”出狱之时,麦克斯去迎接他,帮他拿手提箱;透过洗手间小孔的老年“面条”眼部特写的镜头,切换到他少年时期的眼部特写。这些时空切换的手法在影片中自然而纯熟;声音也是时空转换的重要方式,影片开头部分的电话铃音有戏剧性的感觉,一方面制造了紧张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暗示一个梦魇、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35年来一直萦绕在主人公心头。类似的元素与构思使用得如此淋漓尽致,在同类电影中是非常罕见的。

(三)倒叙和闪回

影片运用了许多的倒叙和闪回的镜头。这种艺术结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旨在表达影片特定的情绪与内容。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大烟馆中几十秒的电话铃音显得十分漫长,让情节闪回到困扰“面条”的情景之中,观众随之来到1933年。35年之后,“面条”重返纽约,通过墙洞中的一双眼睛,闪回到遥远的1921年,回忆“面条”幼年至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在“面条”看到一条电视新闻时,又引出一段回忆的闪回。当“面条”的回忆逐渐展开,观众明白了麦克斯和奥唐奈的关系;当“面条”最后面对麦克斯时,他没有了少年时复仇的冲动。通过闪回和倒叙,影片表达了“面条”记忆中生命的美好。观众至此恍然大悟,漂泊半生、历经磨难的“面条”,心中留下的并不是仇恨,而是对“美好往事”的向往和憧憬。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观众在3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不觉得厌烦,而是有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感受。

(四)和谐优美的音乐

在这部影片中,音乐的力量无处不在。《昨天》由“猫王”演唱而红极一时,成为贯穿整部影片的主题旋律,并且用长笛来演奏抒情,略带忧伤苦涩而舒缓柔婉的音乐,仿佛使观众来到那遥远的时代,具有一种怀旧而温馨的情调。无论是少年时的“面条”搞恶作剧的情节和看黛布拉跳舞的场景,还是青年时的“面条”邀请黛布拉跳舞和珠宝商女秘书卡萝尔的场面以及老年的“面条”重归故地与旧友见面,这种优美的旋律贯穿始终。凭借音乐旋律去婉转诉说一段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往事,影片因而具有特别的抒情气息与氛围。

(五)恰到好处的摄影

影片中画面的明暗处理十分得体。人物回忆的镜头大多运用类似黑白的摄影,画面比较昏暗。但是根据气氛与情境的需要,有些场景运用了明亮的色调。例如,走私酒的船只在海面上航行,“面条”、麦克斯和其他弟兄在水中嬉戏的场景就运用了明亮色调,雾气蒙蒙,水天一色,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面条”为黛布拉包下一个豪华的饭店,邀请她一起进餐,饭店色彩明亮,灯火辉煌,充分展现了温馨的氛围和浪漫的情调。

(六) 内在的情感逻辑

《美国往事》是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电影,它要表达的是:“美好的事情非常容易消逝,可它依然是美好的。”男主人公“面条”在片尾暧昧的笑容――人生无所谓失望,无所谓希望,更无所谓绝望。它只不过是一条流逝的长河,以浪漫主义开始,以英雄主义发展,以现实主义结束。作为一部有鲜明艺术特色的电影,《美国往事》中没有庸俗老套的电影逻辑,而是旨在传达内在的情感逻辑。“面条”最后并不愿杀死麦克斯,他意识到无论面前的麦克斯是否已经不同了,而自己内心的那个麦克斯却是永远存在的,他永远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他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个纯真年代的象征。他对麦克斯说道:“我不认识你。那个与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少年已经死去。”

四、结 语

观看《美国往事》,就像倾听一个慈祥的长者,讲述过去那遥远的时光。《美国往事》中有着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一切:爱情、友情、责任、幻想、冲突。它就像是一个让观众不愿醒来的梦,在迷离的电话铃声和温暖的灯光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岁月,当“面条”躺在床上开始了这场梦境,到最后“面条”露出了微笑,观众才回到自己的人生之中。什么仇杀,什么黑帮,原来这一切已不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个青涩的少年,偷窥一个美丽小女孩翩翩起舞;只有一个犯罪的兄弟,每天很早就上床睡觉;只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面对友谊的背叛,波澜不惊,语调平静而自然。观众跟着《美国往事》,做了一个3个多小时的美梦。人生如梦也许是最为深刻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宋桂珍,.《美国往事》:一部格调不俗的“犯罪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 马新美.象征主义与《美国往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