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游记台词

西游记台词

西游记台词

西游记台词范文第1篇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不是出于昊承恩一人之手,本文以《吴承恩诗文集》中的《赠张乐一》一诗为证,考查了《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在反对主体放纵、要求人格自我完善上的一致性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在思想和语言上的一致性,从而为吴承恩著《西游记》找到一条新的证据。

【关键词】 吴承恩/《西游记》/《赠张乐一》/明代心学思潮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问题从它问世起就说法不一。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胡适、郑振铎等学者对《西游记》的作者进行考证,肯定了吴承恩的《西游记》著作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和台湾的一些研究者对“吴承恩说”提出质疑,大陆也有知名学者对“吴承恩说”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这些学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不约而同地将小说《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作比较,认为二者无论从风格、思想,还是语言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指出二者不是出于一人之手,否定吴承恩的著作权。例如章培恒在《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中,对《吴承恩诗文集》中的《二郎搜山图歌》、《〈禹鼎志〉序》等作品进行分析,认为将其作为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旁证,“也都难以成立”(注: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305页。)。张锦池在《北方论丛》1991年1-2期《论〈西游记〉的著作权》一文中说:“《吴承恩诗文集》的思想与风格与世德堂本殊不类,孙悟空断非吴氏所期望的英雄”(注:张锦池《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北方论丛》1991年第2期58、62页。),并从七个方面指出“二者的思想和风格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注:张锦池《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北方论丛》1991年第2期58、62页。),从而认定《西游记》“若果真为吴承恩所撰,当属天上人间奇迹中的奇迹”(注:张锦池《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北方论丛》1991年第2期58、62页。)。杨秉祺在《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中指出:“拿小说中的诗词和吴氏诗文集中的诗词相比较,可以看出小说不是吴作的。”(注:杨秉祺《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65页。)“吴的诗词较板滞,远不及‘章西游’诗词的洒脱流转。……足证吴的诗词和‘章西游’的诗词不出于一人之手”(注:杨秉祺《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65页。)。陈君谋在《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一文中指出:“孙悟空希望过的是‘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注:陈君谋《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77页。),而“《射阳先生存稿》却儒家气味扑鼻”。李安纲在《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中也指出,《吴承恩诗文集》中“不仅没有关于《西游记》的资料,反而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注:李安纲《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94页。),“吴承恩根本就不是《西游记》的作者(注:李安纲《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95页。)”。

面对以上种种论说,许多肯定“吴承恩说”的学者,也认为从《吴承恩诗文集》中找不到与《西游记》的契合点,也就不去从这一重要文献入手寻找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证据。而事实上,《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的思想、风格、语言是否一致,关键在于对《西游记》的理解。上述论者之所以否定吴承恩的著作权,是因为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去理解《西游记》。而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宋明理学与章回小说》(武汉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中提出,《西游记》“是一部弘扬主体人格并要求这种人格‘正心诚意的理学书’”(注:宋克夫《宋明理学与章回小说》124页,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西游记》的这一思想,显然来自于明代心学思潮。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提出“心即理”(注:《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心外无理”(注:《与王纯甫》,《王阳明全集》1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王阳明全集》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并以此作为其人性伦理学说的哲学基础,王门诸子对王守仁的学说不断推衍发展,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心学思潮。这股思潮打破了程朱理学中“天理”主宰一切的格局,主体人格因之得到了高度弘扬。与此同时,阳明心学在伦理道德修养上,主张通过加强内心修养的方法去体认“良知”,强调“反身而诚”(注:《别黄宗贤归天台序》,《王阳明全集》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的直观内省和自明本心的证悟功夫,要求主体以伦理自省的方式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这一思想影响的结果,《西游记》的作者在肯定孙悟空主体意识的同时,又不希望主体意识同心猿意马一般脱离道德的规范任意驰骋,力图把主体意识纳入伦理的规范,通过西天取经的种种磨难,寻找失去的善良本心,以达到主体意识和伦理意识、个体人格和伦理人格的统一。而伏魔去邪的基本方式就在于“见性明心”(注:《西游记》170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定性存神”(注:《西游记》269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内心修养。所以说,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斩妖除怪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能动地以自省的方式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即“心灭,种种魔灭”(注:《西游记》9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过程。因此,《西游记》的主旨在于高度弘扬主体人格的同时又对主体的无限放纵予以批判,要求以伦理内省的方式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如果从这一角度理解《西游记》,就不难发现明代心学思潮、《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弘扬主体人格并要求这种人格实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则正好构成了这三者之间联系的基点。吴承恩所处的时代,正是明代心学思潮盛行的时代,吴承恩与一些心学人物,如万表、徐阶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交往,明代心学思潮不可避免地要对吴承恩的思想产生影响(注:参见宋克夫《吴承恩与明代心学思潮及〈西游记〉著作权》,《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因而,在《吴承恩诗文集》中有一些作品明显地透露出吴承恩批判主体放纵,要求道德自我完善的诗文创作特色,《赠张乐一》便是这样的作品:

鲁郡张君登我堂,手持素卷求诗章。

自云所乐在于一,平生此外无他长。

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

猿惊象醉无束缚,心如飞鸟云中翔。

多歧自古能亡羊,羡君执策由康庄。

清宁天地合方寸,妙含太极生阴阳。

灵台拂拭居中央,殊形异状难遮藏。

吉凶倚伏视诸掌,指挥进退知存亡。

逝将去我游四方,卢敖雀跃无何乡。

春风陌上送君酒,古梅忽透先天香。

多君此乐真少双,熙然能使予心降。

举头忽见天上月,金波一片流光,散彩皎皎分千江(注:《赠张乐一》,刘修业辑校《吴承恩诗文集笺校》19-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仔细考查全诗的思想内容及语言风格,就可发现,《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及《西游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

二、《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

关于《赠张乐一》诗的写作时间,未有确切记载,张乐一当为吴承恩之一友人。诗中处处反映了作者反对放纵主体,要求明心见性,强调以自省的方式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的伦理思想。这种思想基调是阳明心学“心即理”、“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等哲学思想。因此,全诗所透露出来的作者思想与明代心学思潮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猿惊象醉”、放纵主体的批判。阳明心学认为,“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纵情肆意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人而不自得之谓耳。”(注:《答舒国用》,《王阳明全集》19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儒家传统中被肯定的“洒落”不是指肆意放荡,无所顾忌,而是指在道德完善前提下心灵自由的一种特征,是摆脱了一切声色货利的占有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达到的超越限制、牵扰、束缚的人生境界。因此,王学诸子一方面追求洒落自得、无滞无碍的境界,强调主体人格;另一方面也主张戒慎恐惧,注重伦理精神,反对放纵主体和脱离道德修养的洒落,希望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达到一种超脱一切得失荣辱的人生境界。阳明心学这一特点在《赠张乐一》诗中得到较为清晰的体现。吴承恩对张乐一“所乐在于一”、“平生无他长”之以平常心求乐表示肯定和赞扬,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的社会现状。在作者看来,主体意识和自私欲念是一对形影不分的孪生兄弟,“张君”与“世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体现了一种对主体意识的呼唤,都要求按照自我心中之“所乐”去处物行事,以达到一种任心而为,率性而行的人生境界。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张君”能够“所乐在于一”,而“世人逐物”却达到了“何颠狂”的程度,走向了放纵的极端。这种放纵主体的倾向,必然引起私欲的膨胀,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狂热追求。这一点却是作者极力批判的。吴承恩对芸芸众生颠狂逐物而引发的“猿惊象醉无束缚,心如飞鸟云中翔”的状态表示否定,认为主体意识不应脱离道德的轨道任意驰骋,而应将其纳入伦理的规范,才能避免“多歧自古能亡羊”的结局。而吴承恩在这几句诗中所流露出来的一方面肯定主体意识,一方面又反对主体毫无限制地放纵的思想,正是《赠张乐一》诗与明代心学思潮相契合的一个层面。

第二,对“灵台拂拭”、人格自我完善的强调。根据阳明心学,“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复明,非自外得。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注:《别黄宗贤归天台序》,《王阳明全集》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人心本然之体如水如镜,但现实的人心因受物欲之蔽,产生了私我的意识。那么,怎样才能去除私欲,达到人格的完善呢?从理论上讲,人格的道德完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伦理束缚的方式达到道德的强制完善,一是以伦理自省的方式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这正是程朱理学与明代心学在伦理观上的主要分歧。阳明心学认为,“心外无理”,强调“良知”的主观性,在道德修养上主张不应向外求理,而应反求诸心,用加强内心修养的方法去体认天理。只要“明心见性”(注:《答顾东桥书》,《王阳明全集》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反身而诚”,复得本体明净,就能实现主体意识与伦理意识的和谐统一,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本心固有的伦理观念规范下最大限度地弘扬主体人格。吴承恩在批判了“猿惊象醉”“心如飞鸟”的主体放纵意识之后,自然会让我们感到迷惑,怎样才能在发挥主体意识的同时又能避免自私欲念的膨胀?因此,诗中紧接着又提出“清宁天地合方寸,妙含太极生阴阳。灵台拂拭居中央,殊形异状难遮藏”,认为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的高扬所带来的私欲膨胀,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完养此身,才能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诗中作者以“方寸”之“小”而喻人心,认为心之于人,当如“方寸地”之于“天地”,却能“妙含太极生阴阳”,包含着天地万物之理,包含着阴阳交替的宇宙根本规律,进而也包含人类社会上下、君臣、父子、夫妻间仁、义、礼、智的伦理观念。也就是说,宇宙的本体,伦理道德观念都存在于“心”。所谓“灵台拂拭居中央”,“灵台”即“灵府”,《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注:[清]王先谦集解《庄子集解》35页,上海书店,1986年版。),灵府,指心灵。“郭云:‘灵府,精神之宅也’”(注:[清]王先谦集解《庄子集解》35页,上海书店,1986年版。)。这句诗隐括着人必须时刻运用“心”中所固有的是非准则、道德标准去规范和约束自己,“拂拭”私欲之昏蔽,去其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只有这样,才能使“殊形异状难遮藏”,使形形色色的邪恶无藏身之地,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洒落,达到“吉凶倚伏视诸掌,指挥进退知存亡”的人生境界。这便是《赠张乐一》一诗受明代心学思潮影响的第二个层面。

三、《赠张乐一》与《西游记》

明确了《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的关系以后,我们再从思想和语言上来考察《赠张乐一》与《西游记》之间的一致性。

在思想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这种一致性表现为对“猿惊象醉”的批判与“心猿意马”的否定。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叙及《西游记》主旨时指出:“假欲勉求其大旨,则谢肇淛(《五杂俎》十五)之‘《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数语,已足尽之。”(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33页,齐鲁书社,1997年版。)“求放心”语本《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求,哀哉!”(注:《孟子·告子章句上》,《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十一·孟子注疏》310-3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注:《孟子·告子章句上》,《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十一·孟子注疏》310-3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所谓“求放心,”大致相当于王守仁的“致良知”(注:《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王阳明全集》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实质上强调的是把失落的“仁”、“义”等伦理观念纳入主体意识,以实现人格的道德完善。在《西游记》中“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注:《西游记》45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紧闭牢拴休旷荡,须臾懈怠见参差”(注:《西游记》706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西游记》主张对“心猿意马”“紧缚牢拴”,与《赠张乐一》中对“颠狂逐物”所导致的“猿惊象醉”的批判在思想上是完全吻合的。

第二,这种一致性还表现为要求“灵台拂拭”与主张“明心见性”。《西游记》作者的本意就是通过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形象化故事,敷衍“明心见性”、“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注:《西游记》9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微言大义。这一点正是作者寻找的一种既能发挥主体意识,又能避免自私欲念的方式。书中写道,“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注:《西游记》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注:《西游记》65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这些思想表明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分别从猴王、野猪精、玄奘到斗战胜佛、净坛使者、旃檀功德佛,正是他们修心向善,格物致知的结果。唐僧师徒取经的主要目的,就是“求放心”,把已经失落的“仁”“义”等伦理观念及善良本心重新纳入主体意识,就是在普救众生的同时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赠张乐一》中“清宁天地合方寸,妙含太极生阴阳。灵台拂拭居中央,殊形异状难遮藏”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思想。

在语言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的一致性也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

第一,在语言的运用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有颇多相似之处。如《西游记》中有孙悟空求仙学道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注:《西游记》7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赠张乐一》中有“清宁天地合方寸,……灵台拂拭居中央,……”;《西游记》中孙悟空“心猿意马”,“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注:《西游记》12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赠张乐一》中有“猿惊象醉无束缚,心如飞鸟云中翔”;《西游记》中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注:《西游记》10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赠张乐一》中有“举头忽见天上月,金波一片流光,散彩皎皎分千江”等等。类似这样的似出一人之手的语句在两者中还可找到一些。

西游记台词范文第2篇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西游记台词范文第3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得借先生以传,心奇甚,思得一游为快。顾是役也,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由衢抵严,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余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觉有异,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舟稍近,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跱,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故曰:“峰也而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蒨。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

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②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思稍倦,隐几卧,而空濛滴沥之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之中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悉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文观止》)

【注】

①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归隐于富春山。②陆羽:唐代著名隐士,精于品茶,著有《茶经》三篇,后世奉为茶圣。

·问题思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夙慕之 夙:素来

B.第目之所及 第:只是

C.如披草寻磴 披:披着

D.余窃愧未之逮也 逮:赶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其上更有异否

其孰能讥之乎

D.盍处一焉以谢山灵

但以刘日薄西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开篇点题,先点明钓台之所在,然后写游钓台的缘由,分远因和近因。

B.第二段写钓台景色,由近及远,从下到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山水画。

C.第三段写游钓台,分目游、鼻游、舌游、神游、梦游、耳游六方面,构思新颖,行文巧妙,表现出作者盎然的游兴。

D.最后一段通过对话,交代作记原因,再次强调“以为游,则亦游矣”,则使文章首尾圆和,浑为一体。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余告。(3分)

译文:

⑵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3分)

译文:

⑶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C(披:拨开)

2.B(B项两个“焉”,均为兼词,相当于“于此”。A项,前一个“则”,连词,表承接,就;后一个“则”,连词,表转折,却。C项,前一个“其”,代词,它的;后一个“其”,副词,表反问,难道。D项,前一个“以”,连词,表目的,来;后一个“以”,介词,因为。)

3.B(应是“由远及近,从上到下”)

4.⑴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诫”、“余告”倒装句式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⑵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意”、“是”、“固”各1分)

⑶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原来这就是陆羽所品评的第十九泉呀,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良”、“盖”、“即”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因此,想到富春桐江一带的山水,是靠着先生而得名的,心里很以为奇异,很想能够游览一次(钓台)为快乐。不过这次奉了檄文,启程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

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从衢州到严州,一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只是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觉得有些奇异,急忙呼叫船夫说:“那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是的。”船行到稍近一些,迫近一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将峰称作台,是后人这么叫它的。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石头铁色,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崖边的草木,也似乎有些威严冷静的样子。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所以我说:“山峰被称作台,是后人说出来的。”

西游记台词范文第4篇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地道战《地道战》这个是耳熟能祥最经典的抗日战斗故事之一了,或许是由于样板戏的原因,里面的日本鬼子好像都很愚蠢,特别是故事的结尾,地道的出口遍地都是,羡慕不已,我曾经在我们家的后院挖过类似的东西,幸亏发现的早,否则,肯定会把我们家的房子地基给挖塌

经典台词:里面刘江老爷所扮演的伪军汤司令捧臭脚的时候把大拇指一竖说:高,实在是高。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地雷战《地雷战》小时候和伙伴们猫着腰到地里去偷西瓜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想起了鬼子去偷地雷的情形,只可惜的时候,我们偷到了西瓜,吃得都走不动了,而小鬼子则挖了一堆屎。而且,其中鬼子进村时的那段音乐在我看来仍然是最经典的音乐之一。

经典台词:不见鬼子不拉弦。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平原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枪法很准,可是,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游击队回到村子的时候,李大娘烙的烙馍,看起来很好吃。老演员方花扮演的松井因为太深入人心,所以,在文革中被整得很惨。

经典台词:一个李向阳就把你们吓成这样。

在中国的土地上,绝不允许你们横行霸道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你似乎很难想象,文革中居然也有这样唯美的样板戏,画面比《无极》不知好了多少个十万八千里,其中也很有多动听的插曲《小小竹排》《映山红》《红星闪闪》其中,插曲《小小竹排》经过李双江的诠释,已经家喻户晓了,相信八十后们仍然可以哼上两句,说句实话,当时我对潘冬子的那身军装和那杆红缨枪很是觊觎。而《红星闪闪》的风头似乎盖过了少先队队歌

经典台词:仍然是刘江老爷扮演的胡汉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红孩子《红孩子》其中最好笑的桥段恐怕就是小胖子进入白军的对部,然后穿上白军的衣服,一边放火,一边打枪,一边大喊,红军来了,红军来了,其中的插曲已经成为中国少先队的队歌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小兵张嘎《小兵张嘎》说句实话,电影比最近的翻拍的电视剧要好看的多,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桥段,比方说塞烟囱,和胖墩打架咬人。这些场面在我们小时候也经常用到,而且用得登峰造极。

经典台词:胖翻译:甭说吃你几个破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交钱。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董存瑞《董存瑞》不仅是董存瑞,就是董存瑞的扮演者张良也已经成了当时的名人,在当时的电影中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属于英雄成长的一部片子,无论怎样,我们要记住如果没有这些永远献身的先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经典台词:为了心中,前进。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林海雪原《林海雪原》,电影好像比原著单薄了许多,似乎是为了刻意突显英雄,所以,所有的情节都放在了杨子荣智取威虎山上了,而小白鸽白如和少剑波那种朦胧的爱就。。。当然,这也很正常,这本就是一不英雄著作,如果太多的突出两人的爱情,别说会变成言情,很可能连审查都通不过,那时的审查可比这时严的多呀

经典台词: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正儿八经的黑话)

与建军节有关的电影——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游击队员爬火车的姿势我至今认为是最帅的,在火车上搞机枪的情节至今让我动心,只可惜家离火车站太远,要不然,估计我也早练成这手绝活了,里面的插曲很好听,至今还能哼唱两句: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西游记台词范文第5篇

游钓台记

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得借先生以传,心奇甚,思得一游为快。顾是役也,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由衢抵严,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余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觉有异,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舟稍近,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对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f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故曰:“峰也而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②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思稍倦,隐几卧,而空鞯瘟ぶ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之中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悉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节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归隐富春山。②陆羽:唐代著名隐士,精于品茶,著有《茶经》三篇,后世奉为茶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是役也顾:只是,不过

B.未暇问名暇:空闲

C.如披草寻磴披:披着

D.余窃愧未之逮也逮:赶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以为游,则亦游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其上更有异否/其皆出于此乎

D.盍处一焉,以谢山灵/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篇点题,先点明钓台之所在,然后写游钓台的缘由――分写出远因和近因两个方面。

B.第二段写钓台景色,由近及远,从下到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奇丽动人的山水画。

C.第三段写游钓台,分目游、鼻游、舌游、神游、梦游、耳游等,构思新颖,行文巧妙,表现出作者盎然的游兴。

D.最后一段通过对话,交代作记原因,再次强调“以为游,则亦游矣”,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余告。

译文:

(2)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

译文:

(3)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C(披:拨开。)

2.B(两个“焉”均榧娲剩相当于“于此”。A项,前一个“则”,连词,表承接,就;后一个“则”,连词,表转折,却。C项,前一个“其”,代词,它的;后一个“其”,副词,表揣测,大概。D项,前一个“以”,连词,表目的,来;后一个“以”,连词,因为。)

3.B(应是“由远及近,从上到下”。)

4.(1)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关键词为“惟”“诫”,“余告”为宾语前置。)(2)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关键词为“意”“是”“固”。)(3)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原来这就是陆羽所品评的第十九泉呀,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关键词为“良”“盖”“即”。)

[参考译文]

游钓台记

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于是想到富春、桐江一带的山水,是靠着先生而传名的,心里很以为奇异,很想能够游览一次(钓台)作为乐事。不过这次奉了檄文,启程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罢了,不是游览。但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

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从衢州到严州,一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只是眼睛所见,来不及问名字,(只能)点点头罢了。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觉得有些奇异,急忙呼叫船夫说:“那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是的。”船行到渐近一些,迫近一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将峰称作台,是后人这么叫它的。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石头铁色,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崖边的草木,也似乎有些威严冷静的样子。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所以我说:“山峰被称作台,是后人说出来的。”

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原来这就是陆羽所品评的第十九泉呀,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在船舱中,细细地想这山峰起伏、路径曲折的样子,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但)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在游览了。稍觉疲倦,便靠在几上假寐,那山色空鳌⒌瘟さ那樽矗竟同我的魂魄往来,于是连梦里也游玩到了,醒时天色已晚。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它上面有什么更奇怪的东西吗?四面的景物怎样的奇异?”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快乐呀,这次的游玩!

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离开这船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遥遥在家作游天台山的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作一种,来答谢此山的神灵呢?”我自愧不能赶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二、小说

洋娃娃的房子

(英) 曼斯菲尔德

伯纳尔家的孩子从未看见过这样完美的洋娃娃的房子哩。房间都是用纸裱糊好的。除了厨房,地板上全部铺着红地毯。客厅里摆着红色的长毛绒椅子,饭厅里的椅子是绿色的……凯西娅最喜欢的却是那盏灯。一只配着白灯罩的油灯,像是灌满了油,一点就会亮一般。就这房子来说,洋娃娃显得大了一点,然而那盏灯却是十全十美的。它像在朝凯西娅微笑:“我是生在这儿的。”

次日早晨,伯纳尔家的孩子跑向学校,她们要向每一个人夸耀一番她们的洋娃娃的房子。“我先讲,”伊莎贝尔说,“我是老大,得由我决定让谁先来看。”洛蒂和凯西娅知道老大的权力,她们一声不吭,擦着路边的金凤花走过去。

伊莎贝尔被团团围了起来。只有莉尔姐妹俩站在圈子外边。

如果可能,伯纳尔家是不会让孩子上这学校的,但是方圆几公里以内只有这一所学校。结果呢,法官的女孩,医生的女儿,老板的孩子,送牛奶人的子女全都混在一起了。总得划条界线吧。于是,界线就划在莉尔姐妹俩这里。许多小孩包括伯纳尔家的,都不准和她们说话。连教师和她们说话的声调也迥然不同。

她俩是囚犯和洗衣妇的女儿。她们的衣服全是母亲用帮工的人家赏赐的“破烂儿”拼凑起来的。拿莉尔来说吧,她的衣服是用伯纳尔家绿色的假哗叽台布改制的,两只红色的长毛绒袖子是劳根家的窗帘。一顶成年女人的帽子顶在额头上,它曾是邮政局长兰基小姐的财产。帽子后沿向上翻卷着,还插着一根鲜红的大羽毛。妹妹埃尔斯,穿着一件睡衣似的白长袍和一双男孩的长统靴子。埃尔斯瘦骨嶙峋,一双呆板的大眼睛。她难得开口,从来没有人看见她笑过。

现在,她们就在圈子外面徘徊,总不能不让她们听吧。当有的女孩回头对她们冷笑时,莉尔和平时一样,害羞地傻笑一下,埃尔斯则眼睁睁地瞅着大家。

伊莎贝尔骄傲地讲着。地毯、床和有一扇小炉门的火炉,这些都引起了轰动。她刚讲完,凯西娅就插了进来。“你忘记那盏灯了,伊莎贝尔。”

“哦,对,”伊莎贝尔说,“饭厅的桌子上还有一盏小油灯。”

“油灯是所有东西里最最好的,”凯西娅叫了起来。她认橐辽贝尔根本没把灯的优点说清楚。

好多天过去了,看过洋娃娃房子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见面就问:“看过伯纳尔家洋娃娃的房子吗?喔,真可爱!”

“妈妈,”凯西娅说,“我不能邀请莉尔姐妹来一次吗?”

“当然不能,凯西娅。”

“为什么呢?”

“去玩吧,凯西娅,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不行。”

最后,除了她俩以外,每个人都看见过洋娃娃的房子了。

一天下午,趁姐姐们陪伴客人,凯西娅溜了出去。她爬到院子里的大白门上荡来荡去。她朝路上望去,看见有两个小黑点在朝她走来。是莉尔姐妹。凯西娅从门上滑下来,像是要跑开。她犹豫了一下,又爬上了门。

“喂!”她朝莉尔叫了一声。

两姐妹大吃一惊,停了下来。莉尔又傻笑了一下。埃尔斯眼睁睁地瞅着。

“你们想看看洋娃娃的房子吗?”听了这话,莉尔的脸马上红了起来,随即摇了摇头。

“为什么?”凯西娅说。莉尔喘了口气说:“你妈对我妈说的,我不可以和你们说话的。”

“没关系,”凯西娅说,“来吧,没人看见。”

莉尔的头摇得更厉害了。

突然,莉尔的裙子被用力扯了一下。她回过头去,埃尔斯恳求似地看着她。莉尔疑虑重重地盯着埃尔斯。埃尔斯又拉了拉她的裙子……

“你怎么敢叫她俩到院子里来?”凯西娅的母亲高声嚷道。

莉尔羞愧得缩成一团,像她母亲一样,埃尔斯则惘然若失。她们一口气跑到了看不见伯纳尔家的地方后,坐在一根排水管道上休息。莉尔脱下插着大羽毛的帽子,她们的眼光梦幻似地越过草料场,望着小溪,投向那围着篱笆的地方,那里,劳根家的母牛正在那儿等着挤奶呢。她们在想些什么呢?

一会儿,埃尔斯挨到她姐姐的身边。她已经忘记了那个粗暴的太太。她伸出一个手指,碰碰姐姐的大羽毛,难得地笑了一笑。

“我看见那盏灯了。”她轻轻地说。

然后,两个人又一次沉默了。

(有删改)

1.文章第五段画线句对莉尔姐妹衣著的描写,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答:

2.莉尔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请探究文章中那盏“灯”的意蕴。(4分)

答:

4.“然后,两个人又一次沉默了。”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

1.通过繁笔(细节描写或从色彩的角度描写),极尽夸张(漫画式)地写出莉尔姐妹衣着怪异的情形,突出了她们家的极度贫穷与地位低下。(特点、作用各2分。)

2.①逆来顺受,不抗争:遭受奚落、呵责总是害羞地傻笑,或是羞愧得像她母亲一样缩成一团;②害羞自卑或接受了等级观念,遵守成人告诫:站在圈子外面看,不敢和凯西娅说话,不敢答应看洋娃娃的房子;③仍然带有孩童的天真与渴望:当妹妹要去看洋娃娃的房子时,她最终还是答应了,或被凯西娅的母亲赶出来后,眼光梦幻似地投向劳根家的围着篱笆的地方。(每点2分)

3.①是温暖幸福的象征;②折射了凯西娅未被同化的童真、善良,是人性(心灵)美好的体现;③是埃尔斯向往美好,渴望被人接纳的心理映照(或是分属贫富两个阶层的孩子心灵之间得以沟通的象征);④是作者渴望社会平等、仁爱的理想寄托。(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4.①表现了莉尔姐妹对社会不公的迷惘与无奈;②表现了她们与凯西娅的短暂沟通在成人粗预下被阻断的失落;③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冷漠社会的批判;④故事于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能唤起读者对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的思考。(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三、散文

必要的丧失

迟子建

在云南的大理,有天傍晚我在河岸散步,在石桥的一端突然与一个人相遇。他衣着洁净,笑嘻嘻地望着桥下的流水,那样子仿佛水中有他美如天仙的新娘。古朴的石桥、平静的河水、清朗的月光,这种充满古典情怀的场景使我对那人产生了好奇。月色给他的脸涂上一层柔和的光彩。他入神地微笑着,一动不动地望着河水。如果不是他始终如一地毫无顾忌地笑着,我想不到他是精神失常者。他与我擦身而过,像大多数的精神失常者一样,走路很散漫,晃晃悠悠,有一种逍遥感。

我想象他为何而精神失常。这世俗生活中能制约、桎梏和诱惑人的种种事物我都想了一番却得不到任何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丧失了世俗人要为之奔波、劳碌、明争暗斗的职称、住房待遇、官职、金钱、荣誉等等累人的东西。那么他心中留下的那一点是什么?留下的必定是唯一的、单纯的、永恒的、执著的东西。这种东西带给了他安详、平和、宁静与超然。

他的笑常常使我警觉,这使我想起了里尔克,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努力追求一种孤独感,有时候朋友或亲人破坏了他这种孤独感,他就会离他们而去。这种孤独感是否是精神失常者心中仅存的一种古典诗意之美呢?距离产生了,客观、清醒和冷静的良好品质必然在人的身上出现,而距离总是以丧失作为前提的。

必要的丧失是对想象力的一种促进和保护。许多秀山秀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频频产生过大学问家,而很大气的艺术家却寥寥无几。我一直以为这样尽善尽美的环境没有给想象以飞翔的动力,而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却给想象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没有了满足感、自适感,憧憬便在缺憾、失落、屈辱中脱颖而出,因而变得比现实本身更为光彩夺目。

怀旧是否是一种丧失呢?我认为是。尽管怀旧的形式本身是拾取和藕断丝连,但就怀旧的事物本身而言,它却是对逝去事物的剔除和背叛,因为你不是怀恋已逝的所有事物,而是只对一件事物情有独钟。那么你在怀旧时,就意味着你对往昔大部分生活的丧失,你用阅历和理性判断出了一种值得追忆的事物,这种东西对你而言是永恒的。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怀旧情绪,这种拾取实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丧失,而这种丧失又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憧憬呢?我认为憧憬也是一种丧失。憧憬是想象力的飞翔,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扬弃和挑战。现实太满或者太流于平庸了,憧憬便会扶摇而上,寻找它自己的阳光和雨露。憧憬脱离尘世,当然就是对许多俗世生活的一种丧失。

怀旧和憧憬,这是文学家身上必不可少的两个良好素质,它们的产生都伴随着丧失。而并不是任何人每时每刻都能怀旧和憧憬的,它需要营养的补充,也就是需要培养人的一种孤独感――一种近于怪癖的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一个八面玲珑、缺乏个性的人是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家的,因为他们拥抱一切,缺乏问询、怀疑、冷静和坦诚,因而也就产生不了距离和美。

我又想起了在大理石桥上遇见的那个人。以往我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称他们为精神病患者,但我现在不那么以为了。首先我已经不敢肯定这是一种病,当然就不能说他是患者了。我们是用常人的眼光打量他们的,他们那不顾一切、彻头彻尾的丧失令我们疑惑不解,所以我们认定他们有病。有一个小常识很说明问题,几乎绝大多数病的症状都伴有抑郁、焦虑、暴躁、惊慌的表现。而精神失常者却表现出一种使人迷醉的冷静、平和及愉悦,这有他们脸上的笑容为证。他们战胜了抑郁、焦虑、暴躁和惊慌,他们的心中也许仅存一种纯粹的事物,他们在打量我们时,是否认为我们是有病的?所以我只能认为他们是精神失常者,或者说是精神漫游者。

(有删改)

1.作者说“怀旧”和“憧憬”都是一种丧失,这两种“丧失”分别针对什么而言?请简要说明。(4分)

答:

2.文章写到里尔克,说他“努力追求一种孤独感”,后又说“需要培养人的一种孤独感”。简析这种“孤独感”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答:

3.文章以“必要的丧失”为标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必要的丧失”含义的理解。(6分)

答: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大理石桥上的精神失常者,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

1.“怀旧”这种“丧失”是针对“往昔”而言,指对往昔大部分生活的丧失(舍弃)。(2分)“憧憬”这种“丧失”是针对“现实”而言,指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扬弃。(2分)

2.指远离尘世的烦忧(2分),能够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客观、清醒、冷静的审视的一种独立精神境界。(2分。也可说成是“……的精神气质”。)

3.①“必要的丧失”并非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人生必需的。②“必要的丧失”是指人应该有所舍弃,即舍弃那些功利的欲望。③而舍弃本身也是一种获得,在心中留下唯一、单纯、永恒、执著的精神追求,以达到安详、平和、宁静与超然的人生境地。(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