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范文第1篇

本单元主体课文《古诗二首》之一《出塞》,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歌短短28个字,跨越古今,纵横万里,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引发人们对战争、历史的思考。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蕴含着辽阔的画面、深厚的情感,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可谓是言简意赅,意境悠远。

一、艺术感染力浓郁

(一)意象典型、小中见大,勾勒宏阔画卷

王昌龄很善于抓住细微却又典型的景,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画面。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包含有两个意象:“明月”和“边关”。这两个意象在许多诗中都被频繁使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我们不难看到“月亮”,在这些诗句中,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是单纯的“物”,而成为人们思乡的代名词。它的出现总是带有几分清冷的孤寂和绵长的思念。而“边关”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边关”总是那么荒凉与肃杀。诗人单凭“明月”与“边关”这两个意象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意境苍茫的“月临关塞图”。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征人”缘何未还?也许他正坐在月光下吹奏羌笛思念家乡;在沙场上刀光剑影、浴血奋战;在风雪中戍守边关,艰辛疲惫;与敌人殊死博斗,血染征袍等等。一句“人未还”,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大漠关外那些孤独的背影。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是汉代大将军,精于骑射,一生传奇。据说匈奴人只要听到有他镇守某地,就不敢冒然来犯,被称为“汉之飞将军”。了解了这一典故,一位搭箭张弓、虎虎生威的大将军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眼前。不难想象作者是多么希望如今的边塞将领也能像李广那样骁勇善战,保一方平安呀!

“明月”、“边关”、“征人”、“飞将”,勾勒出一幅宏阔凄美的边塞画卷。

(二)神来之笔、跨越古今,营造悠远意境

纵观边塞题材的诗歌,我们常常能看到“明月”“边关”“征人”这些意象,但这首诗何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诗人在“明月”与“边关”之前加了一个限定词——“秦汉时”。于是这幅“月临关塞图”,不再是单薄的一幅画,而是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不禁会想:同一轮明月下,边塞之地,历经千年,曾经上演了多少令人动容的故事?沙场上的刀光剑影,残阳下的尸横遍野;浴血奋战中的视死如归,乘胜追击时的快意恩仇;明月下幽怨的羌笛,大漠上滚滚的狼烟……各种画面,各种故事在眼前一一闪现,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三)情景交融、有叙有议,留下无限思索

值得一提的是末尾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的典故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诗人在诗中感叹道:假若有像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跨过阴山,骚扰我边境。人们不禁要问了:“这飞将军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能降服凶悍的胡人铁骑?”这个问题在同时代的诗歌中就能找到答案。卢纶有诗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这位猎虎的将军正是李广,你想想将军射虎的箭居然深深扎进了坚硬的石缝中,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有这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当然高枕无忧啦。可是李广是汉代的将军,我们又要问了“现在的边关守将怎么样?可与李广比肩吗?”这个问题也有诗作答。与王昌龄同时代的另一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写道:“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此古今对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强烈希望了。

诗人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紧密结合,最终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愿望——希望国家任用良将,巩固边疆,让战争远离人们的生活。

二、梦回汉唐,浮想联翩

(一)由意象想画面,由画面想意象

读通读顺诗歌后,让学生想象眼前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借助发散思维,各种版本的“月临边塞”图一定会纷纷浮现在孩子眼前。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现场挥就一幅“月临边塞”的简笔画(也可请学生来绘制),顺应了诗歌首句写景的特点,再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诗,为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自秦朝到现在,同在一轮明月下,征人会做些什么,脑海中会有哪些画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文字的单薄,让多层次的画面去辅助意思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诗意理解得更灵活更透彻。

(二)以诗解诗,互文印证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未还”,饱含了诗人对戍守边关的将士多少同情与悲叹。可是怎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在这里可采用以诗解诗、互文印证的教学方法突破这一难点。譬如让学生仔细想想边塞诗中有哪些类似的感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几人回”——“终不还”——“人未还”到即使回来也是“八十始得归”,让学生通过其他诗歌名篇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此外,亦可以采用此法,引入卢纶的《塞下曲》和高适的《燕歌行》,来理解“飞将军”李广的武艺高强和当时唐朝边塞将领的荒庸无能。这样,不用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是引用了几句同类题材的诗句,让该诗在保留其完整性的基础上,使有限的表达有了详实生动的补充,从而让学生顺利达成情意感悟的目的。

(三)跳出诗歌,发人深思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范文第2篇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b,不教胡马度阴山c。

注释:

a乐府《横吹曲辞》旧题,为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常用诗题。 b龙城:即黄龙城,在今辽宁朝阳。 飞将:指汉之“飞将军”李广。 c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阴山:在今内蒙古至河北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是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线之一。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怀古咏史;客观性;自我关照性;社会关照性

咏史怀古之作,在中国诗史上源远流长。它肇始于《诗经》,束漠班固首以“咏史”标目,虽有“质木无文”之讥,但毕竟开一代新体。随后,左思、陶渊明、颜延之等人都有名篇传世。梁代萧统编《文选》时特立“咏史”一目。入唐以后,日臻成熟,兴盛发达,则在晚唐。

晚唐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共3卷150首。其特点是在每首诗的下面, 标出一个地名, 以通俗之语,状眼前之景,咏过往之事,发怀古之思,刺披靡之事,将该地发生过的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写入诗中。这些咏史诗以历史陈迹为线索,歌咏该地发生的历史故事,虽然语言表达浅白直观,但具备统治者极力提倡的美刺功能,“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将历史上的忠奸善恶以及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与历史故事相结合。如《褒城》:“恃宠骄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鲁城》:“鲁公城阙已丘墟,荒草无由认玉除。因笑臧孙才智少,东门钟鼓祀鶢鶋。”;《荆山》:“抱玉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

从纵向来看,胡曾《咏史诗》的内容广泛,时空跨度很大,将上古至隋发生过著名历史事件的山川湖泽、关隘城池、营垒津渡、亭园宫阙如乌江、函谷关、赤壁、洞庭、阿房宫等尽收其中。同时以地名为题,歌咏在该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鸿门宴等,将历史情节与地理环境融合为一。此外,《咏史诗》中汇聚了众多历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侠客隐士、贞烈妇女,如唐尧虞舜、秦皇汉武、张良韩信、诸葛孔明、褒姒、王昭君等。据统计,胡曾《咏史诗》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多达五百余位,容量之大,包蕴之丰,令人惊叹。

从横向来看,胡曾《咏史诗》在纵向梳理历史人物的同时,多维度加以咏叹,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丰满度。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如楚汉之争这一历史题材,在《阿房宫》、《鸿门》、《鸿沟》、《荥阳》、《垓下》、《乌江》、《沛中》等多首诗中予以歌咏和表现。《阿房宫》描写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国灭亡;《鸿门》写项羽不用范增之计,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致使垓下大败;《鸿沟》写刘邦用缓兵之计,与项羽划鸿沟为界,示意平分天下,随后即穷追不舍致使项羽兵败身亡;《荥阳》写楚汉两军相持之势;《乌江》表现项羽垓下战败之情景,多角度再现当年楚汉之争的过程。

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胡曾的《咏史诗》语言通俗明快、浅易,不用冷僻生涩的语句和典故,多用白描的笔法再现历史。以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为例,在胡曾《咏史诗》中的《赤壁》写道“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而杜牧的千古绝唱《赤壁》则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同是歌咏赤壁之战,胡曾所写的侧重于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以及战争的最后结果,语言通俗易懂。而杜牧所写的赤壁则具有更高的艺术抽象性,将历史要素与文学要素相结合,将咏史与抒怀相融合,把情、景、事、理融为一体。再如《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直言隋亡这一史实。而李商隐的名篇《隋宫》则写道“乘兴南游不,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构思精巧,韵味隽永,寓意深刻。从这个角度来看,胡曾的咏史诗对于历史事件的处理在语言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音韵和谐,旨在普及史实。

而一般的怀古咏史诗多以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为触发点,其歌咏的历史并不仅仅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其中还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多的关注这个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和带给诗人自己的心灵上的震撼及感触。与胡曾语言直白浅显易懂的咏史诗相比,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诗人的情感体验、艺术想象和哲理感悟,在语言的处理上也使用大量的艺术手法。

从自我观照性和社会观照性的角度来看,胡曾的《咏史诗》多以传统儒家理论道德作为衡量选择史料素材的出发点,突出的是其社会观照性与现实指向性,很难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然而,咏史诗首先是诗,虽然咏史诗因事而感的特点使其不能离开必要的叙事描写和抒情议论,但是,意境的典型化与意蕴的深刻化对于咏史诗来说是艺术上成败的关键,是由“史”跨入“诗”的要旨。晚唐名家杜牧、李商隐的咏史诗多借物起兴,有一唱三叹、余音袅袅之妙,深合古典诗歌“象外之旨”、“言外之意”的内在审美规范,做到了史为我用,以“我”为主,超越具体史实本身,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形成对历史的纵览,立论精警深刻,达到对现实的思索、生活的感悟。

在胡曾的《咏史诗》中更多看到的则是史料素材的堆积,尽管承袭了以咏诗批判现实的传统,借历史进行道德评判,但是历史与现实之间往往呈简单而直接的类比关系,如《乌江》中写道:“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只是对《史记》中记载的史实以诗的形式进行概括性再现,和司马迁所记史事表现出的观点完全一致,除了对史料的熔裁取舍,并无自我观照感的体现,与一般的怀古咏史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胡曾的咏史诗表现出较强的客观性。在胡曾的咏史诗中,对刘邦的评价有《沛宫》这样歌颂他求贤若渴的诗句:“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也有批判他成就大业后猜忌忠臣的篇章:“汉祖听谗不可防,伪游韩信果罹殃。十处辛苦平天下,何事生擒入帝乡?”与之相应,一般的咏史怀古诗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着较强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在歌咏项羽的咏诗怀古诗中,有对项羽霸业未成而感到叹惋的,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有对项羽刚愎独断、不能受挫的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有对项羽暴烈恣睢的批判:“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在作用上,胡曾的咏史诗与一般的咏史诗都具备“鉴世资治”的现实观照性,它们都以过往为参照物,选取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作为歌咏对象,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探寻兴亡的规律以鉴当世。在胡曾的咏史诗中提到“积粟成尘竟不开,谁知拒谏剖贤才。武王兵起无人敌,遂作商郊一聚。”来提醒统治者要虚怀纳谏,选贤任能,方能安邦定国。与之相应,在李商隐的咏史怀古诗《贾生》以一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讽刺了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一味求仙问道的可笑,提醒当世统治者要重视人才。

胡曾的咏史诗以通俗质朴的文字客观公允地歌咏着历史,在唐末重声律、竞绮靡的诗风中虽略显格格不入,但其强烈的现实关照性和社会关照性描绘出了漫漫历史长河的真实样貌,对后世历史小说和童蒙读物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望秦,潘晓玲.咏史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范文第4篇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诗人。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时英年早逝。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后世有人称之为“诗鬼”。有《昌谷集》。

万里平沙,好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积雪;连绵的燕山上空,一弯如钩明月格外引人瞩目。一位少年英雄跃马驰骋疆场,快走踏清秋!这是诗人李贺的梦想,也是每一个血性男儿的志向。我们认识李贺,大都从他的《马诗·大漠沙如雪》开始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自幼体形纤瘦的书生,竟然有如此豪情壮志。

且看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了边关雁门时,写下的这首名篇: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的开头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以“黑云”作喻,写敌军声势浩大;再以“压”这个动词强调来势凶猛;然后用“欲摧”一词言形势岌岌可危。第二句写我军临危不惧,将士整装披甲,在日光照耀下,金甲闪金光,正准备出击。这里通过两军对峙场面,突出形势危急,也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没有接着描写战争场面,却宕开一笔写自然环境。暮色苍茫,号角声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边塞胭脂般的泥土在暮霭映照下,呈现出深紫色。这里将展开一场充满血腥味的厮杀,激烈残酷的气息在号角声中飞扬,死亡的阴影也将笼罩着紫色与胭脂色交织的苍凉大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不是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荆轲的场面,而是另一场战争的开端。红旗半卷,突袭士兵来到易水边;霜重鼓寒,一片静寂。霜,给人以寒冷的感觉;鼓声低沉,更增添战争的惨烈气氛。

末句诗中的主人公出场。为了报答君恩,英雄挺身而出,决一死战。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颇有壮志豪情。

李贺的诗歌体现了“诗鬼”的禀性与才气。

一是构思之奇。此诗写战争,没有直接写将士征战沙场,而是写战争开始的前奏。先写战事的危急状况,再写交战的自然环境,接着写突袭出征的画面,最后主人公出场征战。而我们最关心的征战的结果诗人却没有交代,留给读者想象。

二是造境之奇。这是一首浓墨重彩、手法多变的战争诗。景色与人物相映衬,声光色态交融。声音有激越的号角声、低沉的击鼓声;光线从白天向日的甲光,到土地由胭脂转为夜紫;色彩更为斑斓,黑色、玉色为灰色调,金色、胭脂、紫色、红色为暖色调,借助于战场这个巨大的调色盘,调配出瑰丽又不乏凄厉的画面。事实上,也只有李贺这样的“鬼才”才敢于如此用色。

晚唐杜牧这样称赞李贺:“云烟连绵,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大漠沙如雪,是英雄征战求得功名的舞台;燕山月似钩,浴血奋战的勇士留给世界的不仅有胜利的豪情与喜悦,还有失利的痛楚和悲凉,更有难以诉说的苦衷和愤慨。

同样,唐代诗人王翰的这首七绝换了一个视角审视战争风云: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这首战争诗,慷慨悲歌,耐人寻味,明代王世贞将此诗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全诗描写了在荒凉的边塞,“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组成一席盛宴,在晶莹闪亮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集在一起尽情畅饮。葡萄美酒是西域特产,酒杯是用白玉精制而成。这是戍边将士难得的享受!

而次句“欲饮”两字后面急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又传来铮铮的琵琶声,催将士们出征了。

第三句 “醉卧沙场”不仅仅是豪放与兴奋,也有勇气和胆量。但“莫笑”后句留下悬念:古来征战几人回?征战沙场为何?是为个人博取功名,还是为效忠君主?

古人认为后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这种超越效忠王朝直面人生的战争观,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清代有人评价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这里的谐谑语,不是一般的幽默,而是一种黑色幽默!“莫笑”的背后是失望、悲凉和伤痛。作为军中的战士,他们怀有建功立业的幻想,然而残酷的现实不免使他们对战争产生不满和厌倦的心情。

这首七绝巧用对比手法:一是美酒盛宴的欢快兴奋与醉卧沙场的凄凉悲惨形成对照,以乐开始,以死结束;二是“醉卧沙场”的旷达与“征战几人回”的悲观前后映照,诗人在死亡的面具背后认清了战争的残酷面目。

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凭才学入仕,但因避父讳,使他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于是在《南园十三首》中他留下这样的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带吴钩”指身佩军刀,奔赴疆场。“收复关山”是其从军的雄心,也是他虚构的梦想。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范文第5篇

一、《木兰诗》是“诗歌”

《木兰诗》作为传统名篇,被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收录。诗行的排列也大都一样:散文式横排,“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一段,“问女何所思……从此替爷征”一段,“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段,“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一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一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一段,“雄兔脚扑朔”至末一段。

《木兰诗》属古体诗(乐府诗),这样的排列,既不是古代的排法,也不是对古诗的新式排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诗体的认知。

我们熟知的现代对古诗的排列方式有两种――单句成行排列和双句成行排列。以杜牧的《清明》诗为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种排列,学生一见就注意到这是一首诗,文体十分明确。在学习中也就会注意到诗体的一些特征,比如对偶的使用,韵脚的安排等等。《木兰诗》的排列不是这样,是现代的散文式排列,虽然题目含有“诗”字,但学生对文体的判断还是会被弱化以至变得模糊不清。

教材对《木兰诗》的排列近于古代的诗行排列(横排竖排忽略不计),但古代是按以类相从的原则排列,以清代蘅堂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为例,是按五言古诗、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样的诗体类别分类排列,每一首诗系于对应的类别之下,诗体非常清晰。《木兰诗》在选入教材后,有时排入文言文单元,有时排入诗歌单元;在排入诗歌单元时,诗行又与其他古诗甚至现代诗行不类,这以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作为“诗”的特征。

在教学中,应注意补救教材的不足。教师可以重排诗行,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这首诗的排列与其他诗歌排列的区别,请学生自己重写排列,以唤起学生对诗体的认知。

这里抄录蔡厚示先生的排列及标点(见《诗词拾翠》),仅供参考,经过蔡先生的排列和标点,人物的对话、语句的关系都变得清晰起来。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

二、《木兰诗》是“民歌”

《木兰诗》有着典型的民歌特征:

首先,前有艳歌、后有趋的诗体特征。《木兰诗》前段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徐仁甫在《古诗别解》一书中指出,《木兰诗》前有艳歌,后有趋。“此所谓叹息思忆,谓女子有思嫁之意。北曲《折杨柳歌》:‘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此木兰诗前为艳词所本。”

“《木兰诗》末段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此四句与木兰本身无关,然‘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意义完全相同。乐府诗后有趋,所谓趋步者也。即《诗》所谓‘倡予和女’,后世所谓和韵。‘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倡,‘安能辨我是雄雌’是和。乐府谓之趋。”

这样的结构,在与《木兰诗》并称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也有(其说详见徐仁甫著《古诗别解》一书),因而具有作为乐府民歌的诗体意义。

其次,鲜明的叙事性。清代编《曲谱》评云“乐府如《焦仲卿妻诗》《秋胡行》《木兰诗》,并铺陈点缀,节目分明,是即传奇之滥觞。”“传奇”一词,在唐指小说,在明则指由南戏发展而来的戏剧,二者都以叙事婉曲动人为特点。这里是认为《木兰诗》等已经具有小说、戏剧的因素了,后来《木兰诗》被改编为戏剧、电影也就不奇怪了。

三、《木兰诗》是诵读的好例子

《木兰诗》风格明快,又有变化,是诵诗的好例子。这是朱光潜、傅庚生先生的共识,有资于教学。傅庚生先生说:

“问女何所思”四句,止是一“思”字耳;“东市买骏马”四句,止是一“买”字耳,句多而不厌其冗累者,以其词句明快也。试问女儿木兰是何等心性,“明快”二字尽之矣。昨夜见军帖,今朝女叹息,叹息尚未及已,已决计从此替爷征矣。黄河流水,燕山胡骑,关山度若飞,十年一瞬耳。愿回故乡,着旧时裳,出看火伴,火伴惊惶。女儿从军,两大件之奇事也,木兰游戏视之;非如此明快人,不能就此千古奇业也;非如此明快文,不能拟此千古奇女也。沈德潜云:“事奇、诗奇,卑靡时得此,如凤凰鸣、庆云见,为之快绝。”吟讽此诗之所以兴“快绝”之感者,由于原诗之明快耳。夏月饮冰,人之爽,由冰之冽也。此又“生香天色”之别一表现矣。(《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木兰心性明快,助成诗之明快,给人快绝之感,朱光潜先生指出,要在诵读中通过高低疾徐的声情变化体现出明快的神情:

诗的神情有许多要在诵读时高低急徐的变化上见出。……《木兰辞》也是研究诵诗最好的实例。这首诗全首的音节是极快的,尤其是“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和“爷娘闻女来”以下十二句;但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四句要慢。全首诗的语气是欢喜的,尤其是“爷娘闻女来”一段,但开章“唧唧复唧唧”以下十六句却须带有若干忧愁的神气。这些地方如果一律用念经的调子去哼,就不是诵诗了。(《诗论》)

在教学中,艳歌、趋、对话、对偶及律句等部分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或多重的唱和,读出古诗的声韵,诵出民歌的明快,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传达诗中的欢喜或忧愁。

四、木兰是千古“奇女子”

当下的解读多突出木兰形象中爱国、英雄的一面,而《木兰诗》更多突出的却是她无奈之下替父从军,赶赴边疆时的思亲,功成还家时的急切,木兰形象即是爱家孝亲之奇女子。从上文所引“艳歌”及结尾“趋”并全文结构看,《木兰诗》始终扣住女子形象写,艳歌有“女子思嫁之意”,而“木兰无长兄”即含“长女”之意,之后详写奔赴战场途中的思恋父母,亦颇见女子细腻心思,略写战争,浓墨重笔渲染归家时的欢悦,直至重着女儿装。诗歌要凸显的是普通人对家庭、亲情的热爱,而战争无疑干扰了普通人的生活。她出征时是那样坚决,但也饱含无奈和思恋;她归来时是那样果断、急切,满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战争的过程几乎被忽略,似乎不愿提及,这其中的对比就很明显了。

当然,木兰形象的英雄化与华夏民族多次遭受异族入侵的背景相关,特别清末以至抗日战争时期,戏剧、电影、歌剧、话剧版都助推这一趋势,增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宏大主题,如1926年梅兰芳京剧版《木兰从军》、欧阳予倩桂剧版《木兰从军》、1951年常香玉演出的豫剧《花木兰》。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对木兰形象的再塑造也从阳刚回归阴柔之美。在当下,教学应使木兰形象适度向女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