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技校德育课

技校德育课

思考之一:激发兴趣,改变教学方法

德育课与其他学科不同,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其德育的功能。

巧设导语,引发兴趣。新颖别致的导语会起到先声夺人,引发兴趣,集中注意力的功效。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导言。如讲“如何培养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兴趣”这一课时,我先讲了一则小故事: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装不上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事情的原由。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安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学生听得入迷,也由此引出了讲解本课的导言: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这就是兴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表现。幽默诙谐的导语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调,它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引发学生兴趣。

巧设疑难,提高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疑问,有问题,才会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应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课堂上巧设疑难,以问促读,以读促思,从而在问题中找到答案以及学会寻找答案的途径。如在讲解纪律的重要性是,我讲述了一则三国故事: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故事讲完后,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巧妙设疑:上述故事讲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又讲解提示: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使一团队走向成功和胜利;同时,纪律也可以使一个人或一团队走向失败和灭亡。

巧妙的设疑,使学生深入地把握抽象德育课的原理,由此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才能充分得到了提高。

创造意境,以情诱学。德育课教材有理论观点的提出,却没有情境的描写,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神游现实。如讲“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时,我们通过学生描述买灯炮的过程,启迪学生思考,售货员为什么一定要给顾客试试灯泡亮不亮呢?又问,你为什么不要不亮的灯泡?同学们纷纷回答,它没使用的价值。结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它们也是对立的,使用价值归买方,价值归卖方。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引导学生思考,揭示了经济学原理中两个复杂的概念,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故事渗透,吸引学生。新版《德育》课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些举例、案例和事迹,来帮助学生的阅读理解,但书上有些例子很简单,我就做了适当的补充。同时注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面对看似枯燥的教材文字产生学习欲望。故事渗透,吸引学生,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教材文字的简单记忆和理解的要求,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思考之二:正确引导,树立危机意识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往往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强的信心和乐趣。因此,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熟悉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伤,困难和挫折,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和进步而高兴,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他们的缺点则应积极帮助克服,并暗示期待之情。目的是实现德育课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达到较强的亲和力。

教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呢?“良师”是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一种角色期望,“益友”表达了师生角色之间的平等关系。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应当学会如何去“爱”学生和如何去与学生“沟通”,“爱”和“沟通”是维持师生和谐关系的粘合剂。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知识,并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心态进行分析,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沟通。教有成效的教师,多半具备了爱生的情感,他们对学生充满热情、期望和关怀,而学生也往往对教师作出爱的反应,这时教师才可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尊重和信任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教育学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他们谈心,做到关心每一个人,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鼓励。在日常教育中,应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学生,要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改正缺点。

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由于年龄低,阅历浅,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很容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不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容易产生消极、悲观、不满、怨恨的情绪,甚至行为扭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本着技校职业性、专业性、劳动性、社会性的特点,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劳动观,热爱所学专业,使其树立危机意识。要教育引导学生关心他人、集体、社会,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竞赛活动,发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引导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思考之三:改革考核,促进知行统一

靠答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并不能真正全面考核学生的政治素质。因此,我们要思考探索一条新的、有效的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政治课的考核实行开卷考试。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德育课实行开卷考试后的几点有利于。第一,开卷考试命题是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序和与实际相联系的运用水平。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必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原理,轻松而自觉地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通过反复的熟悉教材或查阅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理论的目的。第二,有利于促进改革课堂教学,使教学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给思想品德课教学以良好的导向,发挥了思想品德课的政治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克服学生的厌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行开卷考试后,学生摆脱了繁重的概念、定义、观点、辨析等条款理论的死记硬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知观点,明事理。第四,提高了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轻松的环境。

学生平时所学知识的多少并不能完全说明该生的思想品德好坏,必须结合操行考核去对学生进行行为考核,才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联系实际、增强觉悟的能力。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多方面的,德育课的行为考试应该重于学生对现实问题认识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思想与行为;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表现是否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看学生学习德育课的态度、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和表现等方面。在评分方面,应该着重平时的考查,把平时的考查与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各部分考核成绩应按可以按4﹕3﹕3比例记入总分,加大平时分值或比例,每一次成绩应及时向学生公布。在考核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在学生中正确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学生心服口服。

总之,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行为特点,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手段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认识自己、摆正位置、理顺心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一个学生乐于接受,适合学生现状特点的德育课教学课堂,是德育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常思考、常研究的永恒课题。

[关键词]技校德育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