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1篇

为更好地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技工教育事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可以确定与计量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的教育资源消耗标准,藉此制订学费政策 技工教育成本衡量出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的消耗水平,是核算各类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化数量指标,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重点信息。

(二)有利于优化技工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在分析技工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时,必须先考虑其教育成本。没有成本核算就无法说明其教育投资的真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效益大于成本,才能体现出技工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有效体现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进行成本核算,使学校在对教育教学进行规划、管理、监督和决策时,能够保证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而在执行中,能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厉行节约,减少浪费,这也反映出技工院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财务控制能力。

二、技工院校教育成本分析

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为合理计算教育成本,不采用目前企业采取的制造成本法,而按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分析,以学校为会计主体,以学校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含浪费和损失)为教育成本内容。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以归集与分配各种费用 技工院校的“产品”是通过提供教育服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而学生是技工院校教育成本计算的真正对象。但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工种)耗费的教育资源是不同的,且专业(工种)细而多,为简化核算,各校应根据情况,将各专业大类或专业或工种(称为“部门”,下同)学生作为不同的教育产品,如机械加工类、电气类、计算机类、商贸类等,分别计算其成本。

(二)确定成本项目构成 一般而言,技工教育成本构成项目主要包括教育物质基础费用、个人费用和综合管理费用(含浪费和损失)三大方面。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及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下列支出应计入教育成本构成:一是教育物质基础费用。这是指一定时期用于教育的物质基础货币化部分,主要是一些固定资产,按事业单位会计的划分,包括基本建设投资、设施设备、图书等,以原始成本计量。这部分成本要根据各自的预计使用年限按照计算期进行合理、规范折旧。教学用低值易耗品不在此核算,直接全额列入管理费用。二是教育个人费用。教育个人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参与教育活动消耗的与师生个人有关的费用,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人员的工资、课时补助资金、奖金、福利费、培训费、实习实验费用和学生的奖学金、补助金等,以实际发生数计价。三是综合管理费用。一般应包括由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招生就业费用三类费用(含浪费与损失)构成,这三类费用都是在某一期间发生,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部门教育成本的费用。各项费用按实际发生数计量。

三、技工院校教育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

费用归集与分配是指成本费用归集、分配与再归集,主要有:

(一)成本费用归集 具体有:一是行政管理费用。按期统一汇总归集计量。如水电费、办公费等;二是能分清发生部门的教育物资基础成本和个人成本。按期按部门分别归集本期内发生的各项成本,按部门计量。各部门如专业(工种)内发生的成本就是这一类;三是分不清发生部门的教育物质基础费用和个人费用。按期分别归集本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分别统一计量。如学生餐厅、图书费用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费用等,属于共耗费用。

(二)费用分配与再归集 费用可按学生数或学时数分配,按部门再归集。具体有:一是综合管理费用:按本期的总学生数平均分配,再乘以各自部门的学生数,就是各部门分配承担的本计算期的总综合管理成本。二是教育物质基础成本(费用)的分配:分清部门的,按部门按期归集后,按其使用学期平均分配至各学期;分不清部门的按期统一归集后,按其使用学期平均分配至各学期,再按学生数分配至各部门;上述两项再加上以前各期分配的本期该承担的教育物资基础成本就是本计算期的总教育物资基础成本。三是教育个人成本(费用)的分配:分清部门的,不需分配;分不清部门的按期统一归集后,再按学生数分配至各部门。上述两项合计就是本计算期的总教育个人成本。

四、技工院校教育成本具体成本计算

具体成本的计算期可以按学期或学年为计算期,各项费用的发生和归集都按学期或学年计算。由于目前技工院校分春秋两季招生、学生以市场需求可能随时就业,成本计算期不能与高校等同,应该以一学期为一计算期,期初设置核算账目,期间归集,期末进行统一核算。

(一)教育成本会计基础 由于技工教育的特殊性,其成本计算的记账基础应该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结合。凡是受益期间超过一学年或更长的费用(支出)如基础设施、设备、图书等,宜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凡是仅涉及本学年(期)费用支出的业务如人员工资等,宜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

(二)成本计算 实际计算时要按成本对象分别编制教育成本计算单。其中,学校总成本,就是属于本计算期的全部教育物质基础费用、个人费用、综合管理费用(含浪费与损失)的累加;各专业大类分部总成本,包括各专业大类计算期内归集的教育物质基础费用、个人费用,加上本期按各部学生人数应分摊的综合管理费用(含浪费与损失);总单位成本(总生均成本),就是学校总成本除以该期总学生数;总学时单位成本,就是学校总成本除以该期总学时数;各专业大类生均成本,就是各专业大类分部成本除以该期本专业大类分部的在校学生总数;短期培训成本,按培训期限计量,按培训期、按培训学生数、按专业大类、按成本项目内容单独汇总所发生的培训费用,相应计算培训总成本、总单位成本、总学时单位成本、专业大类分部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通过以上6种主要教育成本的核算,纵向分析其变化趋势,就可以知道教学成本的变动状况;横向分析兄弟学校的教育成本水平,可以从侧面判断办学水平。

五、技工院校教育成本管理加强措施

要科学地控制教育成本,优化成本结构,应注意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加强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从自身行为特征出发,以提高学校资源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资源多层次优化配置为基本途径,以企业管理模式为模板,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对学校进行筹划经营。为此,学校要树立全员成本观念、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意识,建立完善的会计成本计划控制与零基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反馈控制与分析制度和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成本责任,争取最优的资产使用效率。

(二)提高现有资产使用效益,节约、挖潜和共享资源 首先要充分探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防止低水平重复购置,将会使教育成本大幅度下降。其次,科学管理,严格控制责任成本,压缩可控费用,如差旅费、会议费、材料费、水电消耗等。再次,细化过程,加强物资成本控制,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归口管理,提高物质资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最后,要树立勤俭观念,增强节约意识,尽可能杜绝浪费现象,建立一个节约型的校园。

(三)优化教职工人员结构比例,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地,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员富余现象,加之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多余人员又无出路,造成学校机构设置重叠,人浮于事,管理效率不高,整体优化不够;学校人员结构比例失调,一线教学人员比例低,行政人员膨胀;由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变动较大,不时出现本校教师闲置增加,临时外聘人员,特别是专业人员偏多,不仅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且增加了个人成本。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生师比较低,若能将学校生师比提高,生均成本便可以明显降低。如果能减少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数量,改变行政管理人员效率不高的状况,必将大大节约教育成本中的个人成本,克服人浮于事的现状。

(四)继续实行产教结合的培训模式 技工院校实训的开展应注重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利用,走校企合作之路,充分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能从整体上大大降低技工学校的办学成本,尤其是降低大型设备设施的采购与管理成本。走校企合作之路,现已成为技工教育的新热点和发展趋势。

(五)确定合适的资金投向 技工院校必须以规模经济的思维发展规划及专业调整布局,用边际成本分析方法确定办学的临界规模,避免因规模增长而导致成本过度增加,办学收益下降的现象。在资金投向上,必须进行实际成本效益核算,要进行经济分析和论证,不能一味追求规模增长和上马新专业,要靠自身的特色与强项,将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重点。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正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应以人才集聚优化提升产业,以人才优势催生创新优势,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技能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广东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在过去的五年中,国民经济发展平稳快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经济总量大。全省生产总值已由2002年的135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0606亿元,占全国比重的1/8,经济总量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地区后又超过中国台湾地区。二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2007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4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87万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三是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39∶61,电子信息、电子机械、石油化工等九大产业主导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万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746亿元。这标志着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正步入以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为新驱动力的集约型发展轨道,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完成经济转型的新时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必然带来就业方式的转变,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的增加要求社会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使技能人才总量比2005年增加了178万,其中高技能人才比2005年增加了29.05万。尽管如此,由于技能人才总量的增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协调,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总量虽然增加了,但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广东生产总值21701.28亿元,技能人才总量657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1933.5万人(含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33.98%,其中高技能人才98.5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5%①②。2007年,广东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年均增幅14.5%;技能人才总量835.62万(截至2007年上半年)③,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2145.4万人④⑤(含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注:在2005年的1933.5万人基础上,加上2006年和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11.9万和100万)的38.9%,比2005年上升了4.92%;高技能人才总量截至2007年上半年,达到127.6万,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5.27%,比2005年的15%上升了0.27%。根据《广东省“十一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目标,以技能人才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的4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20%来测算,广东目前需要技能人才901万,缺口65.38万;需要高技能人才180.2万,缺口52.6万,占技能人才缺口总量的80%。从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广东省2007年第一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本季度,具有技能等级的求职者数量为54.08万,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增长了78.94%和29.39%,但各技术等级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尤其是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需求与市场中求职人员之比分别是3.79、1.91、1.65、2.18、1.83”,均远远高出劳动力总量1.31的求人倍率⑥。

从以上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广东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应明显不足,与广东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如不能尽快改善,将成为制约广东经济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

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路径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来源于三大渠道:一是各类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培养的高级工;二是各类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三是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训练中心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由于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陈旧,所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只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这与广东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认为,要加快广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精湛的生产劳动技艺,能从事技术含量大、劳动复杂度高的工作。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的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紧密结合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在实际岗位中进行现场传授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并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运用和验证学习的理论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技巧,逐渐提升,从“生手”向“熟手”转化,这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实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而提出的,以“能力本位”理念为依据,它注重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动态性与技能提升的渐进性,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高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并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将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2.完善“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催生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推进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拥有一支职业培训师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但非常遗憾,这是所有高职院校最薄弱的环节。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创造条件并形成制度,让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这要求生师比有一定的机动性。二是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三是要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把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校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五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各高职院校的评估、项目申报,对教师的职称申报有刚性要求。

3.建立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生手”向“熟手”转化的通途。校企融合是工学结合最有效的途径。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技能,高职院校应在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上下工夫,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能力本位转变,狠抓实践教学,加强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建设,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证。校内可建仿真模拟式实训室,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平台。除校内建设具有与专业相匹配的实验室外,更多的是要把视觉触及到校外,主动联系企业行业,稳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解决、弥补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建立校企融合式的实训基地,即学校与企业实行人财物的深度融合,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实现生产与实训一体化。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要找到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双赢”。

4.以项目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导向作为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起到了带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引领作用。项目导向是指课堂教学以“项目”为主线贯穿课堂的教学活动。项目导向式教学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整合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探索以课程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项目导向注重现实情境的创设,把现实生产生活中明显的或隐含的要素应用到情境创设中来,一方面体现不同学科的特有功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5.尽快出台有利于推动“工学结合”的相关政策,调动企业行业积极性,为孵化高技能人才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1)制定对企业行业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可借鉴国外的经验。(2)制定对企业行业有驱动力的政策导向。一是工学结合成本补偿。对承担工学结合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或按企业接纳学生的实际人数拨款的办法,补偿企业因工学结合所付出的成本差。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保障。对有资格参与工学结合模式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包括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立项优先等;对合作办学成绩显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3)制定对企业可驾驭的运行机制。工学结合的实际运作是一种“双元”式。它涉及两个载体,要同时发挥两个载体的作用。一方面要调动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的动机与欲望,驱动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调动学校开拓办学渠道和拓宽学生就业空间的动机与欲望,驱动学校利用企业资源的积极性,实现双赢。同时,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企业产品推广、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是联动和互动的。所以,要制定一种校企双方认可、互惠双赢、企业可驾驭的运作机制,以利于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全程参与。

6.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学需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安排2个亿,建设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中职教育实训基地。笔者认为,广东目前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建议:一是除省财政投入外,各地财政也应加大对本地区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二是挖掘民间资金,调动企业行业积极性,鼓励、扶持他们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为政府、为教育排忧解难。三是组织高职院校集体攻关,申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资助的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EB/OL].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宏观布局及结构的调整,高校科技期刊即将面临 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十分迫切。目前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队伍仍存在 一些 不足和问题,表现为人才结构不合理,缺少经营性管理人才;编辑人员的“市场意识”、“ 创新意识”亟待加强;缺少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因此应从战略的高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合理调整编辑队伍的人员结构;培养经营性的“领军人才”;抓好编辑团队建设,增强凝聚 力;按照市场规律抓好编辑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出 版事业的宏观布局及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加快发展我国的出版产业、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的国家战略的导向下,大学出版社被推上了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的改制轨道。随着 出版社转企改制的逐步实施[1],高校科技期刊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也 必将面临市场化的激烈竞争。虽然目前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改革尚未形成具 体的方案,但高校科技期刊走向市场,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如何面对即将面临的激烈的市 场竞争,是摆在高校科技期刊出版人员面前的紧迫问题。科技期刊市场化,人才是关键。现 就高校科技期刊的人才战略与队伍建设,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 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队伍的现状

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国三大科技期刊群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无论数量还是 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促进高校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及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近10多年来,高校科技期刊人逐渐更新办刊理念,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刊优势 ,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3] 。但是,我国高校 科技期刊的发展很不平衡,期刊的竞争能力普遍不强,没有自己的特点,专业化程度低,同 质化现象严重,办刊水平不高。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 上指出的,“学报目前总体上还是‘全、散、弱、小’状态”,“主动进取精神不够,改革 意识不强”,“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跟不上时展的要求”。

上述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也从一个侧面客观反映了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队伍存在的 不足和问题。

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缺少经营性管理人才。虽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基本上实现了 高学历、知识化、专业化,总体科研学术水平较高,但由于期刊编辑部普遍规模较小,不能 形成合理的人员梯队结构,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严重失衡,尤其缺少懂 现代传媒手段和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编辑人员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亟待加强。由于高校科技期刊行政上隶属于高校机 关部门,编辑人员的工资待遇与机关人员基本一致,期刊的出版经费往往由学校事业费拨款 ,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编辑人员缺乏市场意识。期刊编辑往往靠经验办刊,坐等来稿,因此 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创新和进取意识。

三是缺少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高校对期刊的管理往往停留在行政干预上,对编辑部的 人力资源缺乏管理、激励机制,编辑部在高校中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编辑人员 学习、成才的机会不多,编辑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时,由于 高校在职称评聘、职务任命中普遍重视“高学历”,客观上造成了编辑人员放下自己的本职 工作,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影响 了编辑队伍的稳定性,影响了编辑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 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从战略的高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科技期刊办得好与差,关键在人才。科技期刊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战斗力强的编辑队伍。我国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进 一步加快和深化,必将会引起出版业各类专门人才的争夺战,出版业各类人才的需求必将会 快速加剧。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认识,因为它关系着科技期刊 的生死存亡。

期刊编辑部作为一个功能健全的组织,承担着期刊出版以及围绕期刊开展多元化经营等 一系列活动。在其中的各个环节,需要有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专业的专门人才,那种 “唯学历”、“重学历、轻能力”的人才观显然是不能适应目前科技期刊的市场化进程和时 代步伐的。因此,应从编辑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合理调配、优 化组合,激活每位编辑的创造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培养经营性的“领军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部主任的专业水平及业务管理能力决定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办 刊质量以及期刊的发展前景。编辑部主任不仅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还要有强硬的管 理手段和刚正的人格魅力,在管理的过程中擅用友谊和信任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 4]。一个优秀的编辑部主任,不但要善于平衡各种关系,以身作则,激发编辑人员的积 极性、创造性,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带动编辑人员,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捕捉适合本期刊发展的商机,为期刊的生存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

编辑部主任要有超前的思维与观念,不但要踏实抓好“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更要把 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以“出版”带动“经营”,以“经营”促进“出版”,围绕期刊 的品牌建设,作好与期刊品牌相关的多元化经营[4],不断提高期刊的竞争力,使 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期刊编辑部虽然规模较小,但在出版与经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多个成员共同来完成 ,这些成员就是一个团队。期刊编辑部应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将编辑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团 队目标统一起来,激发每个成员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为实现团队总目标而努力[5] 。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成员对团队产生归属感,使编辑成员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从而增强编辑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科技期刊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逐步实施,编辑队伍将 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编辑成员也会得到锻炼并逐渐成长。因此,编辑队 伍的建设应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有利于编辑人才 成长的人才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培养人才、管理人才;二是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 的奖励、激励机制和氛围,让出版产业链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才尽快脱颖而出[6] 。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战斗力较强的编辑团队。

参考文献

[1] 于国华.我对出版社转制的思考.科技与出版,2009(9):45.

[2] 谭金蓉.论培育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 11):254257.

[3] 颜帅,郑进宝,佟建国,等.论高校科技期刊的6种属性.编辑学报,2009,21(2): 9798.

[4] 刘炳琪.论科技期刊主编的管理能力对提高科技期刊品质的影响.编辑学报,2006, (s1):6870.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家骨干校;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69-0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推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3月启动了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工作。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导向性、协调性、效益性、创新性的原则,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建成一大批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一、课程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是本次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在北京市示范校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本次课程建设任务针对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培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建设、学生企业实习以及学术论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课程改革情况。学院启动骨干校课程建设任务以来,该项目制订了细致周密的课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计划进度表与课程建设经费预算等。结合课程建设任务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依据实施计划进度表,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基本吻合。采取每个学期、每个月按时制订并完成计划,及时总结的方法控制与推进整个项目进度的完成。(1)课程项目研讨会议。课题小组定期召开国家骨干校课程建设项目研讨会,主要针对该课程教学项目专家给出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和课程建设思路,同时与企业专家进行课程项目具体设计的研讨,修订职业能力目标和课程标准。邀请企业一线专家指导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资料的修订工作。同时,召开该课程的专家研讨会,通过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为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修订教学资料。在原有示范校建设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将现有课程项目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多次修订了课程标准、课程总体设计方案、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方案、项目指导书、任务书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截止到2012年6月,该课程的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了6次共计5年的TC课教学任务,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学生分小组实施项目,授课效果显著。教学效果良好,学期末课程验收均为优秀。(4)搭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及完善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利用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搭建该课程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在原有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完成了更新,方便老师和学生们查看课程教学资源。

2.师资队伍培训。骨干校建设期间,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及相关任课教师参加了多次交流培训,积极参加“工学结合、教材研讨”会议、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设计与实践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全国高职业课程改革实务操作技术高级研修活动。通过外出参加交流培训,教师与同行相互学习与吸取课程教改经验、教学体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培训后及时总结,积极与校内教师交流体会,分享学习经验,收获颇丰。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建设情况。(1)编写校企合作教材。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材建设尤为重要,在原有校本讲义的基础上,通过与北京庆洋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企业专家李天亮合作将实用技术引入教材,把实际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教学任务中,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完成教材编写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与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签订教材出版合同,完成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工作。(2)校企合作开发教具。在教师独立提出教具开发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汽车教具设备公司的考察,综合考虑各厂家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结合教具设计、开发和制作以及报价等多方因素。最终与北京意中意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通过与研发技术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由双方共同开发完成“汽车电器系统布线实训台”。签订合同并完成教具制作,最终用于教学项目的实施。

4.学生企业实习。自2011年6月起至2012年6月,我系学生共计6个班达300人次参观大兴日产三合4S店、卫宇行雪弗兰汽车4S店、顺义北京现代二工厂、汽车博物馆、北京亚之杰合众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汽车4S店与相关汽车企业。学生们通过到企业参观实习,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近距离地与企业接触,切身体会到实际工作岗位的一些具体工作,为今后提高职业技能做铺垫。

5.学术论文。课题建设小组完成3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例谈汽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模式》《浅谈汽车CAN总线项目教学法》以及《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教学方法探讨》。教师们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总结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些体会与心得。

二、课程建设经验与收获

1.有条理的工作流程是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课程项目建设任务中每一个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前期准备、计划、组织、实施、总结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如果没有制订每学期(甚至是每个月)的工作计划,就很难保证完成所有建设任务,而没有条理的计划也无法保证完成每个任务的可行性,因此,在最初结合《骨干校建设任务书》内容建立“建设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就非常重要。实践表明,只有按计划逐步实施,及时总结归纳,才能够保证整个课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5篇

本期主要工作如下:

一、贯彻文化建设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新制度的落实实施

组织全校教师深入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纲要”和我校修订后的各项管理制度,深刻领会我校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校领导的决策精神上来。提升教师工作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着力营造关心教学、支持教学、献身教学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教学改革,开展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使办学更适应社会需求

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总结反思上学期教学改革的得与失,坚持素质教育思想,探索中职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坚定不移的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还课堂主动权给教师与学生,倡导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群策群力,推动我校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本学期将举行教师说课比赛、教师课题申报、论文交流等教学教研活动,继续开展教案、学生作业批改评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学习实效,坚持每次一题,规范学习程序和学习记录,做好业务学习检查指导工作。

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更加紧密结合。学校每个专业成立教研组,专业建设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度。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继续调整课程结构,精简课程门数,加大核心课程教学课时,促进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使办学更适应社会需求,更符合学生特点。推动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三、积极实施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特色专业建

校企合作办学和建设特色专业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时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来源。结合我校当前开办的三个校企合作专业,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分阶段学习更加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办好校企合作专业,巩固已有成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增加校企合作专业数量,增强合作深度。

确定“计算机平面设计”、“会计电算化”、“汽车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四个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在资金使用、教师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给以重点支持,将其打造成在社会享有盛誉的名牌专业,建设特色学校。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重视骨干教师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在学习费用、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尽量多聘请校外专家到校举办讲座。

营造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以教研促教师成长,以教研促进教学改革。在学期初,针对我校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学期初遴选出一批校本教研小课题,组织教师申报立项,期末结项并组织成果展评。

举办外聘教师座谈会,对外聘教师既要尊重又要大胆管理,对反映差的外聘教师果断解聘,对优秀的给予及时奖励和表彰。建立外聘教师业务档案,形成稳定的外聘教师人才库。

五、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

“以岗定学,以学定教,按岗严训”,修订出版各专业岗位技能达标手册,保证教师学生人手一册,严格监督实施并定期检查。各系在开学第一周要告知任课教师及学生本学期各专业实训项目,以及各专业技能竞赛方案,以比赛促进全校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务处要按照实训的计划,结合《岗位技能达标手册》中的实训内容、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技能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学校不安排就业,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