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对130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量表评定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好者20名(15.4%),一般91名(70%),差者19名(14.6%);睡眠质量差者以年龄偏大者居多。睡眠质量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则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心身健康,也有可能影响对患者正常的治疗过程。提示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安排工作班次。

【关键词】护士;睡眠质量;心身健康;睡眠质量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有报道显示[1],成人中15~30%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及早醒问题。精神科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由于其职业特点,睡眠质量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们,且被人们所忽视。为此作者对我院130名护士进行了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均为我院精神科护士。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85.5%。入组的130名护士中,年龄18~55a,平均35.23±9.81a;已婚92名,未婚38名;工龄1~35a,平均14.12±7.23a;职称:初级97名,中级29名,高级4名。

1.2方法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2]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入组者进行调查分析。睡眠质量调查表根据李氏编制修改,共11个项目,以5分制表示5个等级,最好5分,最差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最高得分55分,最低11分。

2结果

2.1130名护士睡眠质量平均得分36.12±4.87。将得分均数减2个标准差以下的定为睡眠差,共19名(14.6%),将得分均数加2个标准差以上的定为睡眠好,共20名(15.4%),其他91名(70%)为睡眠一般。

2.2睡眠质量调查表评定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年龄阶段护士睡眠质量(略)

注:P<0.001

2.3EPQ评定结果,见表2。

表2EPQ评定结果比较(略)

注:*P<0.05,**P<0.01

2.4护士睡眠质量与EPQ相关分析显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得分与E量表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量表呈显著负相关(P<0.01)。

3讨论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社会偏见一如既往。有人认为,由于精神科职业的关系,患失眠症的人数相对较多。1967年Monroe[3]报告了睡眠好者与差者存在个体差异;王长虹[4]等用EPQ研究睡眠质量与个性的关系发现,睡眠好者E分显著高于睡眠差者,而N分则较睡眠差者为低,本调查结果与此一致。本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较好,且睡眠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本文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睡眠差者中以中年以上护士居多。

Kirmil[5]认为睡眠质量差的人往往持消极的态度看待事物,而消极情绪与心身疾病关系密切,睡眠质量差的护士容易产生对现职不满甚至厌恶的负性情绪反应,这将直接影响精神科患者的治疗过程。因此,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安排工作班次,加强睡眠卫生的宣传教育,保障护士的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

[1]刘贤臣.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16

[2]李德明.倒班与正常班医护人员记忆特点的比较[J].心理学报,1989,21(2):1630

[3]Monroe.L.Psychologicalphysilogicaldifferencesbetweengoodandpoorsleepers[J].J.Abnormalpsychdogy,1967,72:225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肾移植;睡眠;护理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rsing on the sleeping quality in intensive-care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ZHANG Ling,ZHENG Yan-heng,LIU Hiu-mei.

Department of Transplantation,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rsing on the sleeping quality in intensive-care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Methods The sleeping quality of 150 cases of intensive-care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rom 2004 to 2006.Results Sleep disorders were found in 129 cases of patients(129/150 cases,86%),influencing factors in proper order were psychological burden,environmental change,physical discomfort,the side effects of anti-rejection drugs and economic burden.Conclusion Well psychological care,improving the ward environment and comfor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leeping quality in intensive-care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Key words】 Renal transplantation;Sleeping;Nursing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一个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因肾移植手术的特殊性和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性,需对术后患者进行5~14 d的隔离监护,而保证肾移植患者监护期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2006年,笔者对150例肾移植监护期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并实施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0例,男101例,女49例,年龄13~69岁,150例患者均在硬外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回监护病区,行5~14 d的保护性隔离及监护,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骁悉)三联抗排斥治疗,调查对象均能详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1]。

1.2 调查工具 采用临床观察法和自行设计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1.3 调查方法 在对患者监护期的护理中,通过观察法具体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与用自行设计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了解影响睡眠的因素。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环境、疾病、心理、疼痛、经济负担等6个小项目,每个项目有影响和无影响两个选项,请患者在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选项上打“√”,共发放150份,全部有效回收。

2 结果

2.1 睡眠障碍者129例,占86%,其中失眠者50例,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过少,24 h的总睡眠时间

2.2 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见表1。

表1

129例睡眠障碍者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排序 影响因素例数 n%

1心理负担119 92%

2环境改变110 85%

3身体不适8566%

4抗排斥药的副反应7860%

5经济负担7558%

3 讨论

3.1 根据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心理负担对睡眠质量影响最明显,占睡眠障碍者的92%,说明根据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安慰患者非常重要。在护理中医护人员应随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体贴和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谈,鼓励其说出心中的忧虑,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说,通过向患者讲解和发宣传手册的方式,让其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向患者列举成功的病例,使其对手术的成功和预后充满信心,消除其心中的忧虑,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同时作好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真正达到生理、心理、社会全方面的康复。

3.2 本调查发现环境改变对85%睡眠障碍者的睡眠质量存在着影响。应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患者的睡眠。调整病室的温湿度,光线及音响,减少外界对视,嗅,听,触等感觉视官的不良刺激,一般保持室温在20℃~24℃。相对湿度50%~60%,病区安静,光线柔和,夜间关闭日光灯,使用独立的床头灯,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士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夜间护理集中进行,将监护仪,输液泵的机械声,报警声调到最低限度,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稳定情况适当的延长心电血压测量的间隔时间,尽量减少惊醒患者。夜间可给予患者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避免患者夜间定时口服补液,影响睡眠质量。

3.3 本调查中有66%睡眠障碍者因身体上的不适影响了睡眠质量,应加强舒适的护理。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尽量采取自己舒适的,向患者讲解术后停留各种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向其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指导其正确的翻身方法,防止管道受牵拉,扭曲或脱出,使患者能较为轻松自如的床上活动。口服晓悉会使大部分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床上大便,并及时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泻药。出现伤口疼痛,可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抚摩,听音乐等,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对症处理。同时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工作。在条件的允许下可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尽可能满足个人对睡眠的特殊要求,就寝前做好晚间护理,指导患者采取一些促进入睡的方法:如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热水洗脚,听轻缓,优美的音乐。术后第3天,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建立有规律的日常活动,向患者说明睡眠与规律运动的关系,日间睡眠与夜间睡眠的关系。劝告和督促患者每日清晨无论睡眠状况如何,也要按规定的时间起床,如果前一晚睡的不好,第2天不需要日间长时间补眠,反而应该继续日常活动,这样晚间才会沉睡,睡眠质量才会更好。

3.4 在本次调查中有60%睡眠障碍者患者因口服抗排斥药而睡眠障碍,针对这些患者,应观察其睡眠障碍的类型,报告医生正确的选用安眠药,并注意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特别在患者使用安眠药的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护理[3]。

3.5 调查中有58%的睡眠障碍者因面临昂贵的医疗费用问题而影响睡眠,因此应为患者建立起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肾移植术后,患者将面临昂贵的医疗费用问题,我们应鼓励家属给予患者精神及经济上的关心和支持,消除其在经济上的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向患者讲解监护期采取保护性隔离的重要性和方法,谢绝探视期间,可通过电话的方式让患者与家属联系沟通,可探视期间可让家属每天定时探视、陪伴,减少患者对病区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4 小结

睡眠是维持人类身体健康,使其处于最佳状况的必要条件。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在睡眠上,通过睡眠可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保证良好的睡眠,可促进伤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次调查研究,有86%的肾移植患者监护期有睡眠障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结果大大改善了肾移植患者监护期的睡眠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黎顺芝,李燕,谭颖媚.肾移植病人监护期焦虑的原因及护理.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7(2):158-159.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长期以来,健康专家一直警告人们肥胖的危险,但日本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过于消瘦的人面临的健康风险更大,略微丰满的人最为长寿。

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员在日本宫城县对5万名40-79岁的人进行12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人在40岁时,轻度超重者比过瘦者的平均预期寿命要长6~7年,肥胖者比过瘦者的平均预期寿命也要多5年左右。

研究人员说,过去人们认为瘦人寿命短的原因是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血压也容易不稳定,但此次研究表明,即使除去这些因素,瘦人的寿命仍然是最短的。

研究人员同时警告说。这并不意味着人吃得越多越好,过瘦的人需要增肥达到标准体重,而体重标准的人再增重无疑是没有好处的。

国际上普遍采用身高体重指数(BMI)判断人的体重情况,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在这一研究中,BMI在18.5~25之间为正常,18.5以下为过瘦,25-30之间为轻度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

“60岁免疫”说被推翻,90岁以上才有免疫力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只有90岁以上的人士对目前在全球蔓延的甲流感才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其他年龄层体内都没有抗体。

美日的研究机构曾指出,部分60岁以上人士对新流感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而这个小组经由对血清调查否定了这种意见,指出60~80岁人士体内并无抗体。研究小组于1999年和今年4月抽取的250人各年龄层的血液进行调查,了解对新流感是否具有免疫力。调查发现具有抗体的大多数是1918年以前出生者,只有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的可能性高。

研究小组指出,1918年全球曾发生大规模的“西班牙流感”,这次新流感的病毒和前者类似,90岁以上人士很可能由于曾感染“西班牙流感”而具有抗体。

研究显示:50岁开始锻炼为时不晚

瑞典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锻炼有助于延年益寿,50岁以后开始锻炼为时不晚。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1970年开始对当地2200名50岁的人做了一项历时35年的长期跟踪调查。5年后,不锻炼者与开始锻炼者之间还没有明显差别:但10年后,两者之间的差别便显现出来,50岁开始锻炼的人早死的危险比不锻炼的人低50%:35年后,经常锻炼者的寿命比不锻炼者的寿命平均长2年多,一般锻炼者的平均寿命比不锻炼者平均长1年。

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由此提醒人们,什么时候开始锻炼都为时不晚,而且每天至少要锻炼30分钟。

睡眠质量与夫妻关系有关

“上床睡觉前别生气”,这是美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话。美国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睡眠质量的确与夫妻关系密切相关。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在日前举行的一次专业会议上报告说,为了解夫妻关系对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他们对29对没有孩子的夫妻进行了跟踪调查,要求这些夫妻连续7天记录他们的睡眠情况以及他们在白天相处时是否融洽。

调查发现,如果夫妻在白天闹别扭,双方晚上的睡眠质量往往较差;相反,如果夫妻晚上睡眠不好,第二天夫妻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不过,睡眠质量和夫妻关系相互间的影响在丈夫和妻子身上表现略有差别:更多的丈夫认为,晚上睡眠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夫妻关系:但更多的妻子则觉得,如果白天夫妻关系不好,晚上的睡眠肯定会受影响。

负责这项研究的心理学专家布兰特・哈斯勒说,睡眠质量与夫妻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好的夫妻关系会促进睡眠,而坏的睡眠会使紧张的夫妻关系进一步恶化。

睡眠梦多者更长寿

做梦对脑功能的恢复有益,可以为大脑神经提供一种经常性有益的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调整到一种准备状态,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外部世界;做梦,又是对觉醒状态活动的模拟,以防止大脑神经在夜间停止活动而丧失功能;做梦,还可以使大脑里的信息得到重新清理。

每个人每天在夜间用于做梦的时间,一般都在80~120分钟。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生理学家孟托说:“人们每夜做一定数量的梦是必需的。”那么,不做梦的人又会怎样呢?有人曾做了这样的试验: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信号时,就立即将做梦者唤醒,这样反复多次。试验结果发现,打断了梦的进行,可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异常反应。如脉搏、血压、体温、脑神经等反应均紊乱或不正常;同时,还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反应。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睡眠时梦多的人平均寿命相对来说要比梦少的人较长一些。

多吃“红”肉,健康风险高

美国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吃牛、羊、鹿肉等“红”肉越多,或者吃肉类加工产品越多,健康风险越高;不过,这一模式不适用于吃猪肉、鸡肉、火鸡肉等“白”肉的人群。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与老年人组织AARP共同发起这一研究,研究人员从1995年起开始,采用问卷方式追踪调查了50~71岁的50万余美国老年人的食肉情况。其中47976名男性和23276名女性在研究期间死亡。

据法新社报道,研究者按不同吃肉类别、日摄入肉量的多少将被调查者分组,发现日摄入最多“红”肉组人群的死亡率高于日摄入最少“红”肉组人群。在吃肉类加工产品人群中发现了同一模式。研究表明,如果吃“红”肉人群把吃肉量减到最少组的水平,那么男性中11%、女性中16%的死亡可以避免。

与此同时,赖希米・辛哈等人在研究报告中说,在吃“白”肉人群中,情况有所不同:吃“白”肉最多组的死亡率被发现略低于吃“红”肉最少组。

报告称,在肉类高温烹饪中会形成致癌化合物,肉类是与癌症相关的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少吃肉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适量饮酒可强健骨骼

有关酒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五花八门,结论也是利弊皆有。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适量饮用啤酒或葡萄酒对强壮骨骼有益。

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说,为研究饮酒对人体骨骼的影响。他们选择了1182名男性和1500多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在29-86岁之间。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省教育厅及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的鄂教基函[2021]9号文件,我校就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健康五项管理工作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手机管理

1、加强手机带入校园管理。在校内对学生携带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学生基本上携带的是电话手表,初中学部占比最少的班级是8.3%,最多的班级是52.8%,其中智能手机共计20部占携带手机人数的3.7%;小学携带电话手表占比最少的班级是13%,最多的班级是79.2%,无携带智能手机学生。学校制定了《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学生手机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手机原则上不得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各班级自行准备手机保管装置,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目前全校基本严格执行学生手机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但是有部分班级未严格执行电话手表不得带入课堂。

2、建立学生手机校园内统一保管制度。明确了各班班主任为手机保管责任人,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与家长联系。在学校门卫室设置公用电话方便学生和家长联系。后期将由学校统一为班级申报手机保管装置,同时在校园内增加公用电话设置。

3、线上作业管理。学校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和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4、手机管理教育引导。在学校开学通告的开学后管理工作明确了学生手机原则上不得带入校园,接着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再次《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告家长书》,告知家长学校手机管理相关规定,同时通过升旗仪式和专门在各班召开《专心学习 远离手机》主题班会,向学生强调在校内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危害,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和《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学生手机管理规定》,明确了管理职责和要求。

二、睡眠及作业管理

1、调查研究。学校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每个年级随机选一个班进行问卷,然后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课业负担重和校外培训班报得多是主要原因,从问卷上可看出,晚上完成家庭作业花2个小时左右的学生一年级有10%,二年级14%,三年级22%,四年级21%,五年级24%,六年级26%,随着年级的升高,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多。从总体上看,年级越高上网时间越长。每天上网3小时及以上的,小学中年级有8.9%,小学高年级有14%,初中有23.3%。相对而言,上网时间越长,睡眠时间越少。

2、制定制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同步制定《宿管老师工作流程》、《作业管理的十项规定》为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在制度上进行了明确。

3、宣传教育。教师层面,做一次关于学生睡眠现状的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的睡眠的现状及情况。学校通过《睡眠通知》、公示告知等方式宣传睡眠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引导教师做好孩子的睡眠工作,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学校及时组织老师学习,逐条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家长层面,先为家长心理减负,以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招”减轻学生升学竞争给家长带来的压力,真心诚意取得家长对减负的支持;指导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权。学生层面,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等形式,普及科学睡眠知识,让学生明白睡眠对自身成长的意义,重视自己的睡眠情况,班级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午托管理。后勤服务中心制定《宿管老师工作流程》,对午餐、户外拓展、睡前准备、午休都设有固定的时间节点,午休时间有90分钟,让辛苦学习了一上午的学生可以好好地休息,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少数学生因特殊原因而造成的睡眠不足。后勤服务中心为了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要求学生午餐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散步、活动,放松心情,更快入睡。

5、督查考核。学校对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定期对学生的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反馈落实情况,切实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读物管理

1、所有图书都选自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和选读书目,每学期开学由相应年级的语文老师进行筛选确定本学期推荐阅读书目,并通过审核审批后由家委自主选购。

2、我校没有且不允许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任何课外读物。

3、对学生自主购买携带进入校园读物进行严格管理,发现问题读物立即予以没收并及时教育,消除不良影响。

四、作业管理

1、明确作业要求。学校了“作业管理十项规定”,从严控作业时间、明确学科要求、课堂高效作业、杜绝家长作业、做好作业记载、精选作业内容、加强作业批改、鼓励作业创新、倡导实践作业、保护学习隐私十个方面对作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严控作业时间。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 45 分钟,初中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 60 分钟。各年级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布置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探究活动、手工制作、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非书写类作业。班级设立“作业登记员”, 负责填写《作业登记本》供老师查阅,班主任对班级家庭作业进行协调。初中学段原则上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作业总时间的 1/3 (即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其他学科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3、课堂高效作业。课堂教学必须安排一定时间完成课堂作业,晚托时间不得讲课,晚托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日所有校内作业,不得将课堂作业转变为家庭作业。

4、杜绝家长作业。不得布置学生难以完成,形似给学生布置实则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小学所有年级均不得将小报、视频制作布置为家庭作业,确需由学生制作的小报应在学校由教师辅导完成。

5、加强作业批改。落实“精选、精编、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记、有错必纠”的“四精四必”作业管理模式。严禁学生或家长代批作业,教师要亲自批改。批改作业做到及时细致,批阅符号规范,提倡书写个性化评语和面批面改,评语有针对性、启发性、指导性、鼓励性,作业批改后及时反馈,个性错误学生自主修改,共性错误要求课堂上统一讲评。

五、体质管理

1、课时安排。小学1-2年级每周安排4课时体质提升活动时间,3-6年级和初中每周安排3课时。

2、课间活动。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上课40分钟,课间安排10分钟学生自行出教室活动放松。上午第二节课及下午第五节课下课五分钟为眼保健操时间,学校安排师生进行巡查,确保落实。但是在无体育课当天未安排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时间,目前已安排体育组进行整改调整。

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83-03

睡眠障碍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各种精神症状引起不良心理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睡眠颠倒、入睡困难、早醒、中间易醒等临床表现[1]。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目前有15%~3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在本院救治病区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常会由于睡眠障碍而出现紧张、焦虑,在病区吵扰,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等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积极干预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以帮助其提高睡眠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流浪救治病区的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45±5.65)岁,研究对象均满足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标准。使用ICD-10的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25例,兴奋状态15例,缄默状态10例。睡眠障碍形式:入睡困难20例,间断睡眠12例,睡眠过度6例,早醒8例,不眠4例。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用于评定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量表有7部分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每部分0~3分,0分“没有困难”,3分“非常困难”,累计各部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试问时间为15~20 min。

1.2.2 发放问卷 实施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发放,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干预前后共发放有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护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护理干预,药物主要有利培酮片(剂量3~6 mg/d)、阿立哌唑片口腔崩解片(剂量10~30 mg/d)、氯氮平、碳酸锂等临床常用药物。选取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PSQI量表测定[3],按计划实施严格的护理干预。

1.3.1 做好病区环境管理 救治病区属于封闭病区,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区环境介绍以消除患者对病区的陌生感,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生活家庭化的氛围”促进患者情绪尽快稳定[4]。尽量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夜间减少灯光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给患者晚上发药及巡视查房时要做到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减少外界活动对患者睡眠的刺激。尽量将护理治疗放在白天进行,晚上必须进行的护理工作尽量在患者未入睡前进行,以减轻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夜间巡视查房时做好患者的睡眠记录,建立睡眠登记本,以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恢复正常的睡眠结构[5],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规律以便能对患者的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 加强沟通,鼓励疏导 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而且焦虑占比例较大[6]。患者的不适主诉要认真倾听,告知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程度及关于这种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赢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及时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取得患者理解。鼓励患者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倾诉对象,尽量消除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焦虑,紧张情绪,树立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

1.3.3 合理的服药安排 调查显示,流浪精神患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这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有关[8]。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及时向患者解释每种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及对他病情恢复的影响,药物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及注意事项。对严重失眠的患者按医嘱使用镇静剂,对于调整患者的生物钟及改善睡眠护理非常有利,但必须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9]。对于一些特殊的精神病药物,如碳酸锂,氯氮平等要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免由于患者的不良服药习惯和方式而影响睡眠,对于彻夜不眠的患者应告诉医生,按医嘱予其服用镇静安眠的药物,积极控制病情,消除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失眠。

1.3.4 行为矫正 流浪精神患者是个特殊的患病群体,在本院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均无家属探视,患者最主要的诉求是要求出院回家。这种愿望由于晚上没有人诉说而更加强烈,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①医护人员认真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本市的流浪患者救助政策,告诉患者在这里住院,医护人员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尽快联系你的家属或核实家庭住址,让患者早日出院,增强患者对病区的归属感和对住院治疗的认同感。②矫正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态度: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在外面长期露宿,居无定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无法实现,养成了非常不好的睡眠习惯,护士在进行行为矫正时采取刺激控制法,让患者在只有睡意时上床,不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卧床20 min后仍不能入睡就离开床等[10]。告知患者睡觉时要脱掉鞋子、外套上床;夜间查房时给患者盖好被子,纠正患者认为睡眠要有8 h才是正常睡眠的看法。③对于过度睡眠的患者应减少患者日间睡眠时间及次数,鼓励患者多参加病区的康复活动,如下象棋、看报、打乒乓球等。

1.3.5 良好的睡眠技巧 制订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改变懒惰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睡前小便、漱口、洗脚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兴奋躁动引起失眠的患者,在使用镇静药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弯曲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持续10 s,感受双臂的紧张,放松后再来一次。对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失眠的患者,让患者在床上深呼吸,吸气到一定程度再均匀呼出,持续10 s,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动作上,并结合一些传统方法给患者泡足[11],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后30 d测定患者的PSQ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PSQI总得分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往往由于其大多处于严重的精神疲劳状态而存在睡眠障碍[12]。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到47%,远高于正常人群10%~15%的患病率。Breslau等[13]报道,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社会支持系统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基本属于“三无”人员,其睡眠质量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除积极的医疗干预外,为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应加强对患者睡眠环境的管理和适时的心理干预。

3.1 流浪救治精神患者睡眠情况的特殊性

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流浪救治精神患者在外面习惯了自由流浪的生活,而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医院的管理;②对救助政策的不了解:很多精神患者认为是政府把他们隔离起来了,不给他们自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③病情较复杂,不稳定:由于救治流浪精神患者大部分病情严重,病情的控制需要较长的时间;④对家人的思念:医院对于患者的管理是封闭的,住院精神患者基本上无家人的探视,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这就造成了很多流浪精神患者只能长期待在医院,因此,保证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应因人而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