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乡文化建议书

家乡文化建议书

家乡文化建议书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1篇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结合体。

浙江省安吉县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环境提升工程、产业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和服务提升工程”,力求把全县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

通过外部环境改造、文化氛围营造、乡风评议活动、思想道德建设这四个子工程的大力实施,积极引导群众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农民。

环境改造影响人

优美的环境是人们养成良好生态行为的基础。

首先,安吉县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集中实施了一批道路联网、千库保安等工程,重点加快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沿线的景观大道、垃圾收集系统等项目。基本形成“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四条精品观光带。

其次,全面完善垃圾收集网络。实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的原则,按照“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置”模式运营。目前,农村垃圾收集率达95%以上。

最后,全面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按照“公共卫生保洁好、园林绿化养护好、基础设施维护好”的总体要求,建立了“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物业管理基金”,并以县奖励、乡镇补助、村配套、个人提取四级承担的方式筹集,对全县农村环卫实行动态管理,采取月检查、年考核的模式巩固提升建设成果,根据结果兑现政策。

文化氛围熏陶人

安吉县大力弘扬“四种精神”,即昌硕文化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精神;竹子文化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精神・孝子文化扶贫帮困、和谐友爱的精神,邮驿文化雷厉风行、不辱使命的精神。

首先,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县行政村、社区、主要集镇街道等地,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楼道、休闲书吧、书画长廊和书香校园五类基层文化示范点。

其次,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种文化”活动,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韵”的要求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

最后,深入挖掘民间民俗文化。建立村文化指导员制度,指导开展农村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包装工作,初步形成“村村有文化指导员”的良好局面。乡风评议促动人

通过覆盖全县的“我评我议、我选我推”活动,让农民自己评论、自己比较、自己改进。

首先,贯穿主线。在全县农村部署开展“美丽家庭”评比,以免除担保授信贷款等七项措施激励,引导农民自觉创建、主动创建,使农民在评议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其次,搞好结合。把乡风评议与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注重激励,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村和“平安家庭”、“信用户”等文明活动,发挥先进群众在乡风文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最后,舆论监督。不仅开设“文明视窗”、“曝光台”等舆论监督栏目,监督评议不文明行为,还开展“乡风评议”活动,让妇代会、老年协会等组织对不良风气、村规民约进行评议和修订。

道德实践教育人

创设载体、搭建平台,促成农民的文明意识落实为具体的行动、转化为物化的成果。

突出“绿”字。围绕生态主题,找准建设载体。扎实开展“三创一建”活动;深入推进绿色社区、企业、学校等绿色系列创建;积极开展生态乡镇、文明乡镇、平安乡镇等创建竞赛活动,全县15个乡镇有12个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公共文化;公共文化建设;文化供给;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本篇论文将以访谈和田野调研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感王镇的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包括对年龄、职业、性别不同的村民进行访谈。访谈他们对感王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了解、看法和建议,从中发现感王镇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建议和对策。

一、感王镇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了文化站的相关职能,“咱们这儿主要一个是非物质文化儿遗产的收集、申报;然后就是这个农村书屋儿这部分,现在国家很重视农家书屋儿的建设。农村书屋儿一个,一个就是农村文化广场,这个组织文体活动这一点。镇里还有个综合文化站,也是一个对群众进行开放,提供服务的。然后还有一个职能是负责那个,整个乡镇文化市场日常监管这块儿,有没有非法演出那样儿的,有没有这个执照啥的就自己演出,像市场啊整那个马戏啊,整那些乱码七糟的东西啊。然后,播放电影,到各村儿去放电影。主要因为群众来看得少,主要现在网络也发达,家里电视那什么台也多,完事儿网上也啥都有,看的人比较少。”文化站位于镇政府院内,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分为多功能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办公室、信息共享室,有两台电脑。设有意见箱和监督电话,桌椅摆放整齐。图书不太多,一千册左右。在开放的时候偶尔也有人来,年龄偏大,男性居多,大多看历史方面的书,或者一起玩。

二、感王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站宣传力度不够

经访谈发现,很大比例年轻人和中老年人根本不知道镇里有综合文化站,或者不知道文化站有什么活动,所以不可能去看书、参与活动。说明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非常不到位,导致很多村民不了解文化站。

(二)居民认为不需要去文化站

经济发展的结果除了人们的经济收入增长,同时物质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提高。数字电视和网络更广阔的被普及到千家万户,村民对于文化娱乐方面有更多选择。文化站很少有人去,首先是他们不知道文化站,其次就是知道的村民也并不愿意去看,“不想再去学习、看书,觉得没啥看的,手机上网、电视什么都有,不需要去文化站。”

(三)镇文化站的人才、设施缺乏

在感王镇文化站的从业人员只有一位,去年才成立的镇综合文化站没有参加过县文化馆的培训,组织过几次学习。业余文艺团队有一支,但是基本没有人知道他们。整个文化站没有专业的队伍和人才,缺乏专业的培训。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只有一千册左右的书,两台电脑,不能满足感王镇的人口需求。

三、针对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鼓励参加乡村公共文化活动

首先,针对很多青少年、中老年人对于镇文化站根本没听说过的情况,需要在宣传上加大力度,在各村大队、村口贴一些横幅或者宣传海报,在村大队的公示栏或者宣传栏进行宣传,还可以用广播进行宣传和推广。文化站工作人员要进入群众中间,宣传和讲解文化站的具体功能,鼓励人们去多读书、多活动。

(二)创建村民感兴趣的公共文化

要听取村民的意见,考虑到村民的需求,才能抓住受群众欢迎的活动。有趣的活动村民都愿意参加,哪怕是去看热闹也行。只有举办村民感兴趣的活动,才能让更多的村民积极参加。“我现在上网就是和栽山药苗子的人聊天,我们有个群,再就是搜集关里的的技术资料儿,咱们东北海城地区的资料儿还是没有,要是文化站有这方面儿的书我会去的。”这位农民就想栽好山药多挣钱,上网也是研究培育技术,文化站如果有栽种山药技术的书,或者开一些农业科技的讲解会、培训会,那么他就有兴趣去参加。总结乡村文化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以感王镇为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如果得不到上级政府支持,仅靠乡镇一级机构是无法进行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是服务,关键在政府,难点在于政府不够重视、经费不足,资源、设施供给不足。我国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区别的针对当地发展现状来找出对策,解决问题。

作者:朱倩明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服务均等化

图书馆联盟

数字图书馆

宁波

十多年来,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教育和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服务效益。但是,局限于各自的行政隶属关系,信息资源与服务体系重复投资建设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内容与服务技术体系趋于同质化。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文化机构,信息资源辐射、服务到企业特别是边缘地区、农村地区的成效不够显著,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鉴于我国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我国政府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社会环境下,图书馆等文献服务机构应当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同时有必要探索整合三大图书馆系统的资源,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信息服务均等化的机制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以跨系统的联席会议的形式,组织协调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向市域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剖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实践,探索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问题。

1信息服务均等化的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哪类机构有能力向全社会提供信息资源的均等化服务?笔者认为,提供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的主体应当是政府主导的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

首先,单个图书馆不具备向全社会提供均等化服务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而图书馆联盟拥有雄厚的资源和技术。

其次,图书馆联盟应当是跨系统的,即是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信息机构等组成的联盟。这样,可避免或减少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互补的服务力量。

第三,图书馆联盟应当由政府主导,即由政府部门提供协调和资金支持,把原来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的项目建设经费适当集中,特别是在数字资源建设的增量资金投入上,主要应通过图书馆联盟进行集中采购。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支持可使图书馆联盟不至于太过松散,使其具有权威性和资源调配能力,从而在城乡社会均等化服务中取得实效。

第四,图书馆联盟的区域范围应当适中。区域范围太小,技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难以到位;区域范围太大,组织和协调难度相应加大。宁波市是计划单列市,城乡常住人口达到760余万人。宁波市的实践表明,市(地区)级图书馆联盟对于提供本区域内城乡社会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是合适的规模。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接受政府部门的领导,由宁波市内公共图书馆(包括市图书馆以及各区、县级图书馆)、14所高校图书馆和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组成,整合了全市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业务骨干,成为快速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向全市提供均等化信息服务的责任主体。

2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对象

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对象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居民,基本的文献信息服务应当公平、免费。所谓公平,就是对不同阶层的居民一视同仁地提供信息服务。服务对象分散、多元的属性,要求图书馆联盟必须克服资源与技术条件的约束,在资源配置、服务手段上照顾到不同类型用户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实行服务对象准入的零门槛。只有基本信息服务的免费,才能使低收入阶层享受到公平的服务,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全文资源下载浏览的服务范围,根据商业性数据库的采购协议而定,部分全文数据库全市范围的用户均有权下载浏览,也有些数据库的全文下载浏览服务局限在高校范围或采购的图书馆范围。而单篇文献的传递服务则覆盖全市城乡,包括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换言之,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只有地域(通过宁波全市范围的IP地址)限制,没有身份限制,实行公平服务。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本市范围的注册用户数已达55万余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9.58%,占全市常住人口的7.24%。庞大的用户数带来了巨大的文献利用量。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网站累计访问量突破550余万次,其中在2010年,月均超过35万次;文献传递累计超过150万篇;其中2010年文献传递量达111.6余万篇,月均超过9.3万篇。数字图书馆服务面广、资源输出量大,方便、快捷,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通过实施这一民生工程,使公共信息服务惠及各类企业和广大城乡居民,缩小了城乡及不同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效推动了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进程。

3信息服务均等化的资源

提供城乡均等化服务的信息资源应当适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图书馆联盟依靠成员单位的力量,通过信息资源与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完全可能的。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成员向全市城乡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类型,包括纸质和多种电子格式的国内外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资源,也包括各种类型的讲座、学术报告、课件、考试信息等教学资源,同时,还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产业信息资源。到2011年5月底,通过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平台可供检索的元数据达2.73亿条,整合了15个成员单位的馆藏目录数据库、184个中外文数据库和15个特色数据库。包含中外文图书590万种、期刊论文1.6亿篇、博硕士论文329万篇、会议论文800万篇、标准151万条、专利4016万条。为了补充联盟和成员单位资源的不足,方便网络用户检索利用,引进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信息平台、谷歌(Google)学术搜索等国内外大型文献服务系统。采购了新东方、名师讲坛、考试资源库等教育学习类资源,较好地满足了高校师生的教学和城乡居民的学习需求。另外,为满足文化休闲需求,还采购了休闲杂志、视频等公共资源。总之,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障水平已与国内一线城市基本接轨,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为提供覆盖全社会的均等化信息服务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平台(http://nb-dl,gov,cn)对联盟成员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揭示,并提供了快速检索工具和服务调度功能,使得用户能够便捷地通过下载或文献传递获取信息资源。

4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

在明确了提供城乡信息服务的主体、对象、资源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如何建立机制,保证宽覆盖、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在宁波市,以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与服务为契机,形成了实现全市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决策管理与运行

机制。

首先,建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决策管理。领导小组由宁波市教育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文广局等政府部门领导组成,由市教育局牵头,统筹规划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与服务,制定各类项目遴选原则和程序;确定资金使用分配原则以及其他重大事项。跨若干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小组的建立,为集约使用财政资金、避免多头重复建设、调度整合各方资源、协调服务城乡社会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其次,建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负责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联席会议由全市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信息研究院组成,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牵头。联席会议设立了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服务联络、用户培训等4个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具体实施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工作。联席会议不是一个实体,而是成员单位自愿参加的一种联盟;联盟成员之间不是上下级的科层结构关系,而是由项目任务驱动的合作伙伴。正是由于联席会议和谐、有效的运作,调动了项目建设和服务全市的积极性,使得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项目建设能够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的服务成效。

第三,建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专家组,负责对项目建设与服务的决策咨询。专家组成员由跨系统的学者组成,并聘请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提供决策咨询与项目评审工作,在技术上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高起点、高质量。

第四,建立了责权利统一的项目建设与服务机制。通过建立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方式,把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信息服务转化为每个成员单位的自觉行动。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拥有全市范围采购的数字资源,也整合了成员单位的数字资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承诺用户的文献传递服务请求在72小时内回复,但在2年多的服务实践中,除了需要通过NSTL等外部信息机构间接提供的文献外,其他绝大多数文献传递请求都在当天提供服务,一些成员馆还抱怨承揽不到服务任务,以致于限制了每位咨询馆员一次性承揽文献传递任务的篇数(限10篇,回复完毕后才可再次领取任务),尽可能使得其他馆员也有机会提供服务。正是调动了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才使得平均每月9万余篇的文献传递任务得以及时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服务绩效。

第五,以项目形式强力推进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庞大的用户数和巨大的服务量来源于扎实的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是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但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服务对象的覆盖面和数量,使推广服务工作取得较高的绩效。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把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作为项目,提出了要在一年内推广100个社区、1000家骨干企业、培训10000名重点用户的“百千万工程”,并将其列入了宁波市政府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财政专门拨出200余万元推广服务经费,由成员单位申报立项,明确推广服务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进程,激励成员单位按进度完成推广服务任务。其中,企业推广是重点。宁波市的企业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区)的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各项目单位克服困难,深入乡镇、企业,宣传资源,培训用户,到2010年底,圆满完成了一期项目的推广服务任务,显著地扩大了用户群体,有效地宣传推广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近两年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注册用户数量和文献传递服务的分布表明,来自企业和城乡居民的信息需求超过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图书馆联盟应当把拓展信息服务的增长点主要放在社会用户方面,提供全社会均等化信息服务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5结束语

宁波市的城市化进程走在了全国和浙江省的前列。到2010年底,按常住人口计,宁波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8.31%,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优良,数字信息服务的覆盖相对容易。居住在全市2512个行政村中的240多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是信息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宁波市农村已普及了宽带网(96%)、移动通讯网(接近全部)和有线电视网(99.8%),88.6%的行政村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有固定的服务场所,配备信息员、电脑等信息设备,并将在2011年底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综合信息服务站。农民通过电脑和手机上网已较普遍。三网融合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农村上网条件。可以说,宁波市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通过互联网的服务是提供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的主要途径,也是便捷、高效、低耗的信息服务方式。下一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资源建设要更加关注城乡居民的多样化需要,在继续扩大城市社区信息服务点和企业推广服务的同时,要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纽带,有重点地把资源服务推广到广大农村,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全面实现信息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促进全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乡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兹恒,张丽,试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特点,图书馆建设,2008(2);4-6

2方坚,CALIS和NSTL,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比较研究,现代情报,2008,28(3):81-83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4篇

一、试点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农民诉求日趋多样,迫切需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在乡村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范围、重点等方面进一步创新、调整和完善。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乡作为农业乡镇,素有“文化兴乡一枝花”的美誉,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结合传统的剪纸、农民画、民乐队等群众自建组织,实现群众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从而在全乡探索推行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二、试点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增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本前提,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根本目标。

三、工作内容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作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的标准,不断提升党组织书记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水平。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召开党组织书记述职述廉大会,力争实现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对党组织书记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制定出台《乡村街党组织书记队伍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农组办、各村)

2.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基层队伍稳定,提升干部队伍薪资保障。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到村任职,逐年增加村干部绩效工资标准。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鼓励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奉献精神强的人员到乡扶贫工作站、城管队伍中跟班学习,经考核合格直接安排到村任职。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有潜力的党小组长,选优配强村民小组长。(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农组办、各村)

3.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加强对广大党员思想教育,开展党员联帮户、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每个村街开设3-5个党员先锋示范岗,按月开展党员先锋评比,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带头示范作用。(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农组办、各村)

4.提升基层组织管理。推动经济强村战略,大力发展产业,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部达20万元以上,其中有2个达到50万元的村。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优化基层组织硬件环境,实行“一室多用”,进一步规范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村、村、村党建示范点建设。(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农组办、各村)

(二)发挥村民自治的基础作用。

1.规范村民自治组织选举程序。结合村民换届选举“三项制度”改革,扩大村民选举知情权和监督权,各村推进观察员制度、定岗选举制度和“一票”选举制度。健全村民监督委员会,完善村务监督机制,纪委监委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联系指导工作。(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农组办、民政办、纪委办、各村)

2.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民主决策参与,按照“四议两公开”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引导村民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方式协商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议事决策作用,利用村小组会、板凳会议、农民夜校、老年学校等开展议事活动,真正把决定权交给村民。(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民政办、妇联、团委、各村)

3.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栏,将党务、村务、财务分项分类列入监督内容,每3个月公开一次村级财务状况,打造阳光财务。成立村民理财理事会,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审计监督职责。(牵头领导:朱国富,责任单位:纪委办、财政所、各村)

4.完善村规民约。制定门前三包,明确保洁责任区域。组建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乡贤文化促进会,深化道德评议、乡贤议事活动,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忤逆不孝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以汪墩村为先行试点村,积极鼓励本村的社会贤达人士组成乡贤议事会,为乡村治理发展出谋划策,2020年7月后在全乡全面推广。(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文明办、民政办、各村)

(三)发挥基层法治的保障作用。

1.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一村一辅警”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整治犯罪活动。各村设置宗教协管员,加强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大力开展农村微腐败整治。(牵头领导:,责任单位: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各村)

2.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各村组建卫生保洁队、乡风文明劝导队、治安巡逻队,结合环境卫生、道路管护、移风易俗,开展日巡夜巡季巡活动,不断增强农村治安防范水平,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切实加强对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人群管控服务,坚决预防极端事件发生。(牵头领导:,责任单位: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各村)

3.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积极创建洞阳村、花寺街道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推动法治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到2021年底实现村村建有法治文化广场。实施“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到2020年底全乡“法律明白人”全部轮训一遍,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法制培训,把基层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司法所、各村)

(四)发挥乡村德治的支撑作用。

1.大力弘扬农村传统美德。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创建活动,村、村为市级示范点,村、村、村、村、村为区级示范点。每年开设两期以家风家训、德育美育、好人好事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宣讲先进典型事迹。各村成立民乐队、舞蹈队、戏曲班,通过乡村春晚、农民丰收节等演出的方式塑造可亲、可敬、可学的模范形象,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文化站、妇联、文明办、各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发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注重培养党员、积极份子,各村开设青年读书班。利用党员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好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剪纸、农民画、书法艺术家举办乡风文化节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文化站、妇联、团委、各村)

3.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培育行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级文化带头人”选拔培训计划,试点配备村级文化组织员。加强村级文化长廊(好人馆)建设,传播“好人文化”。村、村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村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各村设立“善行义举榜”、“红黑榜”,对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褒扬正面先进,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酗酒、薄养厚葬等旧风陋习,曝光反面典型,引导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文化站、文明办、各村)

4.开展文明新风评比活动。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五好一美”“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家风家训”评比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清洁庭院”评比。分年度做好村、村、村、村、村市级卫生村工作。(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妇联、团委、文明办、农综站、各村)

(五)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

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完善落实孵化培育、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政策,大力培育农村公益性、互、自治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工青妇、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激发参与意识,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党政办、工会、妇联、团委、司法所、综治办、农综站、各村)

四、方法步骤

1.实施准备(2020年4月):成立组织,明确职责分工,拟定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上报审核。

2.宣传发动(2020年5月-6月):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广泛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宣传发动工作,宣传乡村治理工作的目的、意义,加强上下联动,让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活动中来。

3.组织实施(2020年7月-2021年12月):对照试点示范内容,按照各项目标、任务及要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敢于担当,着力解决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试点示范内容落实落细。

4.巩固提升(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总结完善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的成果,进一步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形成乡村治理的典型经验。

五、预期效果

到2021年12月,辖区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基本达到可复制,能推广的试点示范效果。

六、组织保障

1.组织领导。成立乡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乡村治理的整体谋划、组织协调、统筹推进、督促检查和综合考核等工作。牵头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精心谋划,细心组织。责任单位根据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切实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辖区乡村治理工作负总责。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5篇

这些提案议案建议来自基层,契合实际,又是关乎行业以及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凝集了代表委员的心血与智慧,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意与呼声,《出版参考》杂志特收集新闻出版界别代表委员的建言,撷取要点,与业界分享。当然,来自其他界别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非常关注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言,囿于篇幅,无法一一呈现。

主题1 文化民主

今年的两会,对文化民生的关注成为一大亮点。来自新闻出版、教育、文艺等领域的代表委员就文化民生提交提案议案,献言建策。

关键词:全民阅读

阅读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事关积累、传播和创造;阅读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事关认同、传承与创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政府主导推动全民阅读战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全民阅读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

本届两会上,《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由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委员作为第一提案人,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副总裁王涛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委员联署,又得到了115名委员的联合签名,涉及新闻出版、文艺、教育、社科、经济等多个界别,成为本届大会联名人数最多的提案之一。主要内容如下:

借鉴国外推动全民阅读的先进经验,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建议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具体如下:一是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战略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二是设立国家全民阅读节。建议将我国的全民阅读节定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三是进行全民阅读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全民阅读法》、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四是制定全民阅读规划。成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性文件。五是建立国家阅读基金。由政府主导推动,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国家阅读基金,由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保障全民阅读规划的实施,建设全民阅读重点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提出《关于统一建设社区书屋》的提案:将“社区书屋”工程提高到国家层面来实施,全国各级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工程,纳入地方绩效考核体系;国家财政要加大财政投入,力争用5年时间投入150亿元,在全国实现一定规模的社区和各大行业、系统全覆盖。

关键词:文化建设

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重要的是要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去润泽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就需要传统文化发挥正能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席李东东的提案为《发挥“尧母文化”正能量建设美丽中国》。所谓“尧母文化”意指“母教文化”,中华民族先祖尧帝之母庆都的“母教文化”不仅培养了尧帝这位杰出的君主,还确立了“母教文化”的地位,“母慈予孝”的传说流传数千年,其中蕴含的正能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李东东提议:

①对“尧母文化”的内涵、历史传承、现实意义、现代传播、产业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提炼“母教”与“孝道”文化的精髓,形成新的热点加以宣传推广。②邀请国内外知名民俗、艺术、建筑专家组成团队,修复尧母陵建筑群,并进一步建设文化产业园,但要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开发。③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尧母文化”产业建设,以望都为核心,统合周边旅游资源,相约两岸四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共同举办“同根、同源、同祖”的文化活动。

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文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城乡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差距,特别是文化设施建设的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而城乡差距中文化的差距是最大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总编辑臧永清,提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占领乡村意识形态制高点》:①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建议将文化建设当做对乡镇主要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②各级政府都要拿出些钱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③加强乡镇文化部门建设,在村委会中设置文化活动专员,让他们成为乡村文化的辅导者和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运作者。④建立公益性的乡镇文艺演出团体。⑤组织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体育、生产技能比赛,让他们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⑥对已有的文化设施如农家书屋等的使用情况,县区文化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应跟踪检查,以实现物尽其用。

设立最高文化奖

文化对于塑造人的心灵、培养民族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大师是时代的标志,代表了他所在时代的文化成就。一个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的社会,有利于文化传承、精神塑违、价值观培育,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文化的仰慕、对文明的追求、对社会的信心,为青年人和文化工作者树立标杆,引导大家见贤思齐,向大师学习。

鉴于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建议,参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和实施,设立“国家最高文化奖”,建立优秀文化人才评价表彰体系,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肯定他们的劳动和创造,给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培养造就更多的名家大师、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产业经营领军人物。

制定文化企业评价体系

在形成文化产业基本格局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着手研究制定文化企业集团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将内容生产能力置于核心的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提案《关于完善以内容生产能力为核心的文化企业集团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制定文化企业评价体系,以下几个指标特别值得关注:①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和畅销书市场占有率——反映内容生产能力。⑦出版新书品种数——反映内容生产的多样性和规模性。③作者与作品获奖指标——反映内容生产的社会影响力。④国际化程度指标——反映内容生产的国际传播能力。⑤数字化程度指标——反映内容生产的多途径多载体创新能力。另外,有十项指标在评价我国的出版传媒企业时是必需的,即:中国政府出版奖获奖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数、国家古籍整理专项资金数、国家重点文化项目承担量、畅销书市场占有率、年新书出版量、年重印数量、作者与作品获奖量、国际化程度(包括版权输出量和境外实体量)、新媒体运营能力。

关键词:实体书店

近年来,实体书店的倒闭、易主、搬迁等现象引起出版界文化界同仁以及读者的高度关注。网络时代,是任由实体书店自生自灭,还是给予扶持,使其渡过难关?

全国政协委员张抗抗提交《有关关保护实体书店生存的再次提案》:①面对网络书店的书价恶意竞争,政府部门应该依照国际价格法,尽快出台相应的图书销售管理条例,对网络书店以及其他任何类型书店的图书销售价格,进行限制和严格管理。②建议政府考虑对实体书店进行大幅度减税。也可参照目前新华书店享有的返税政策,使民营书店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让民营实体书店能够健康发展。③建议各地政府把实体店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系统。④建议设立图书公益基金等类似性质的民间或半官方机构,对资金流转困难的民营实体书店进行定期资助。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视台首席主持人营可凡《关于加快扶持实体书店的建议》:①减免税收。②国家拨出。定额度专项资金,对有文化品牌效应,可持续发展,并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实体书店,特别是对社区书店、学区书店和商区书店进行扶持,补贴。③规范价格体系。④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建,大型商业配套和居民集聚区建设的机遇,预留出版发行门店设施用地,保持相关基础设施到位。

主题2 文化强国

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我们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在西方国家中的形象地位与当前的经济实力远远不相匹配,也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不相匹配。经济强,文化更要强。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化“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建明建言,文学当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他认为,应重视中国外交当中文化的作用,文学具有潜移默化和事半功倍的特殊作用。推动文学“走出去”、把文学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是破解中国外交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一是在外交领域有意识地开展文化外交、文学外交,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家走出去,使他们成为特殊外交的友好使者。二是有选择地将更多反映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健康的、优质的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在建议中指出,文化“走出去”是民族影响走出去、价值观输出,需要国家主导、企业运作、长期坚持。要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为主体,更多地采用商业化市场化传播行为,以贸易和投资为主要方式,以产品形态卖出去,进入主流社会和海外家庭为最终目的。具体建议:①设立文化“走出去”专项基金。②设立国家文化产业海外投资集团。③组建文化产业“走出去”专门基地。④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专项考核。⑤鼓励探索文化产业“走出去”运行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编辑黄友义在提案中建议建立国家翻译人才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案指出,文化“走出去”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首译人才,建立国家翻译人才库最大特点应是整合翻译人才队伍,提供真实、权威的翻译人才信息,提供第三方查询认证,为国家重大对外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等提供高质量的翻译人才支持;主要功能是团结一批海外华人翻译和汉学家,拓展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渠道和范围;规范和完善翻译人才评价体系,统一翻译人才评价标准;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翻译人才队伍动态、供需等基础信息;适时开展面向社会的商业化人才供需对接和人才政策咨询服务。

关键词:数字教育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我国发展教育体系、优化教育布局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集团总裁龚曙光指出,我国十余年来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等工程,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毋庸讳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自我发展的要求,而对社会最为关心的教育升级、学生减负、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结合近年来关于数字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提出加快推进数字教育进课堂的具体建议:①加大数字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的力度。②加快建立数字教育质量标准体系。③大胆推进数字教育的区域试点。④鼓励产学研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

主题3 产业发展

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新闻出版行业在更高的起点上,又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新契机。两会代表委员密切关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群策群力。

关键词:版权保护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版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侵权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并严重影响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那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版权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交《关于打击盗版,繁荣网络文学的提案》。鉴于目前盗版产业对于网络文学产业的毁灭性威胁,为了保障网络文学产业继续健康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遏制盗版:一是加强搜索引擎业务的管理。二是加重搜索引擎的举证责任。三是加强服务提供商的审核义务。四是提高侵犯著作权的处罚力度和赔偿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建议设立“版权保护月”,由国家版权局主导,联合文化部、广电总局、工信部、工商总局、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在版权保护月中,深入宣传、联合执法,推动完善我国的版权保障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提出《关于中文字库知识产权保护的议案》:①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条例中明确字库产品是软件类产品。②将具有独创性的中文字库及其中的单字明确列入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客体。③用司法解释或者指导案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字库和字体的权利体现方式,引导字库厂商合理行使自身权利,教育社会公众尊重字库和字体的知识产权。④可以考虑将各类字体、字库在基于社会公益目的且非营利使用时,对其权利范围作出合理限定,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金融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文化领域的投融资总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那么,如何破解文化企业投融资问题,促进金融与文化的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席李东东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具体做法:①提升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市场建设功能。②发展专业的文化产业金融中介机构。③依托社会组织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空间。④促进金融、文化及社会各界的社会组织合作。⑤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在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在建议中指出,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建议设立政策性“国家文化产业银行”,不以赢利为目的,促进金融与文化融合,对口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要统筹兼顾,区别对待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对大型文化企业要提供资本性支撑,支持其集聚资源、兼并重组、海外发展,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区域和行业垄断封闭,实现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发展,走向海外市场参与竞争。对中小文化企业要提供政策,以低门槛、低利率、优质服务,解决创新创业的资金瓶颈,起到助推器、起跳板的作用,真正做到金融对文化的扶持,避免银行不授信、企业用不上授信的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建明提出,文学原创和精品力作应得到政府专项资金支持。首先优化政府对文学发展的扶助政策、引导措施、实施渠道,各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协会社团等将工作任务分工细化,形成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和操作方式,真正为文学原创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国家对文化原创的支持资金主要发放到文化部,而文化部门并没有相应的“文学创作管理部门”,国家对文学原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植缺乏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化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

在十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情怀。同样,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体现在代表委员的提案里。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实施国有文化企业股权和期权激励办法,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激发地方文化企业进行试点的积极性,引导企业股改。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施股权和期权激励,以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促进国有文化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集团总裁龚曙光指出,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处于试行探索阶段,没有实质性突破,再加上企事业养老保险“双轨制”运行现状,使得各方矛盾日益凸现,群众要求改革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呼声日趋强烈。他建议:①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总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改变“一地一策”现象,使之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并逐步实现统一。②建立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的增长机制。在新的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未出台前,适当提高事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着手研究制定建立一个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增长的常态机制,并将规范津贴等项目纳入社保基金统一支付范畴,保证事业职工退休待遇的足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