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华文文学论文

华文文学论文

华文文学论文

华文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完,甚至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人的一生都可以学习,都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说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其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该从小学抓起。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是非常强的,有些小孩子靠眼观耳闻一遍就能牢牢记住所见所闻。小学生在生活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对他们的思想、人格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无论对他们的成长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无法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传媒迅速发展的当下,世界各国文化不断冲击国内文化,很多小学生对奥特曼、樱桃小丸子等等都能脱口而出,但是对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却一无所知,传统文化可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1.提高重视意识

在各国文化漫天飞舞的今天,不是要排斥它们,而是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习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让祖国的花朵从小有一个认知: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要从小开始了解、学习。

2.诵读经典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化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权威性的文化精髓的代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大多朗朗上口。诵读经典一直以来就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往往能在诵读中感受文化经典的文字美感和抑扬顿挫的韵律,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应该诵读一些较简单的经典,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而且要反复朗读,直至可以随口背诵,牢记于心,甚至可以运用于日常交流中。诵读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增强记忆力的一种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是相对抽象的,而经典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又是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的,尤其是生活中的节日。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结合生活实际,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做法之一。如端午节,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由,与哪位人物有关,在这个节日都会有哪些习俗,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名言、诗词等等,再联系自己家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去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所有中华儿女的重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红旗.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几点做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8).

[2]梁继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学苑教育,2011(16)

华文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时空属性;抗争属性;述论

中图分类号:I71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157-004

在多元族裔文化的美国,少数族裔尤其是亚裔/华裔,总是经历着自我文化身份定义的矛盾。因此,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文化身份认同研究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1]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了跨越边界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流动,使得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更为突出。[2]因此,本文从美国华裔文化及其文化身份的概念、时空属性和抗争属性三个方面对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并分析全球化对文化身份问题的影响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发展属性。

一、概念界定

约翰・汤林森(John Tomlinson)将“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概念做了具体阐释,即“文化身份”为“一本质上现代的‘组织’范畴,它围绕一些特定的、通常受政治影响的分类而进行自我和共同界定;这些分类包括:性别、性征、阶级、宗教、种族和民族以及国籍”[3]270。身份不仅仅具有一种“政治性”,它还是“对文化归属体验的一种描述”和“社区群体珍藏的某种东西”[3]271。当我们拆开“文化身份”来看,“文化”本身有着两个大不相同(divergent)的意义,“特性(particularity)”和“一般性(generality)”;同时,“身份”也极其矛盾,既代表“个性(individuality)”也代表“类似性(similarity)”[4]。正是“文化身份”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含糊不清(ambiguity),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才越加复杂。

如果要分析文化身份的问题,那么就必须从与其紧密相连的“地方(place)”着手。亚里士多德f过:“地方是万物之首。”我们的归属感和关于身份的感受都来自于我们对地方(place)和领土(territory)的想法。[5]105但是“地方”的概念也是零落多面的,比如地方(place)、地区(region)、领土(territory)和地点(location)都可以来概括,而对于文化身份最为重要的还是“地方”的比喻意义,像是在俗语“家是不可取代的地方”中,“表明深刻的人类情感(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塑造着我们的想法、身份和行为”[5]105。更进一步地分析地方与身份的关系,则需要借入“景观(landscape)”这个概念,因为“一片景观中的地方一般是永久不变的,而且也有很多关于这些地方的故事,因此它们便成了延续文化身份的手段”[5]110。换句话说,“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景观)就等于是被剥夺了身份”[5]110。这样就不难想象为何早期的美国华语文学中通常“渲染浓郁的乡情,即所谓‘落叶归根’之文化价值观”[6]179了。第一代的移民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的新大陆,虽然创建了自己的华人社区比如唐人街,却仍然失去了曾经成长的那片故土景观。另外,还需要强调的便是“文化”与其所在的“地方”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决定性关系”[3]259。也就是说,对地方建构的想象同时与身份和文化紧密相连。[7]

对于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的研究,首先必须重新定位美国华裔文化,将其与在中国本土的中国文化区别开来。很多美国华裔作家为建构自己的华裔文化身份,就会借助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为了在美国社会中为自己的族群建构既有别于主流社会又能与主流社会平等共处的华裔族性,在东方主义的缝隙中开拓出自己族群的生存空间”[8]。又如程爱民之见[9],中国文化算得上是当代美国华裔的镜像所在。而就华裔作家所用的中国文化的文化真实性(cultural authenticity),国内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对此也颇有争议,将文本中的文化故事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故事相比较。在美国华裔作家之间也存在着对其文化真实性的激烈讨论,最著名的莫过于赵、汤之争。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于1976年发表了《女勇士》后,赵建秀(Frank Chin)便抨击了此书,指责汤歪曲了中国文化的真实性,比如其擅自改编了中国传奇故事“花木兰”[6]272。我认为这种对作品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性的质疑有些许大题小做;因为美国华裔文化不同于我们所熟悉和认知的中国本土的中国文化。美国华裔文化指的是“构成华裔生活的实际的、具体的内容,以及华裔在美国为生存而进行的拼搏中形成的华裔特有的精神和价值观”[10]41。华裔文化是立足于美国华裔在美国生活打拼有的生活经历之上,而美国华裔在美国的语境里也无法经历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文化。

二、时空属性维度

华裔文化身份的认定,便是建立在美国华裔文化之上,而非中国本土的中国文化。[10]其实美国华裔文化和中国本土的中国文化更是紧密相连,正如张子清教授将美国华裔文化的构筑形容为本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教授所说的想象中的政治共同体,“使美国亚裔和华裔族群就聚不散的是亚洲文化”[11]87。虽然美国华裔文化和中国本土的文化都来自于历史,来自于过去,仅仅将华裔美国人的文化取代中国文化是不可取的。德里克认为,“汤亭亭对过去的描述虽然很复杂,但她把过去归入了中国历史的范畴,这像阴魂般,或作为负担或作为承诺萦绕在华裔美国人心头,但不管怎样它都是来自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遗产”。[12]38这里,“时间”即代表了将中国文化扎根于心中的华裔美国人在异国所打拼奋斗的那段历史,而“空间”则体现了华裔美国人远离了中国本土大陆,在美国这个新的国度重新发挥并构建了美国华裔文化。这样也就突显出对“华裔美国人历史性”的强调,“这种历史性的出发点是在美国的土地上重整历史留给他们的遗产,使得他们的历史和别的任何历史一样美国化”[12]39。引文中的“他们”指代的是在美国多元社会中共存的其他少数族裔,像是非洲人、犹太人等等。冲冢Gary Y.Okihiro)将亚裔美国人和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做了比较:当亚裔和非裔同时共有着一段类似的移民和文化交流史,共有着被欧洲殖民、反殖民和争取独立的历史,共有着在美国受到欧洲白人主流社会压迫的历史,然而尽管白色仍占主导,黄色的皮肤却始终也未能像黑色的皮肤在美国社会占有一席之地。[13]34这个答案其实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中。美国内战之后,南方农场主不仅将非裔美国人视为重要的劳工,还是他们政治上的负担,因为非裔有权参加投票选举并投给共和党。[13]44-45将非裔和亚裔视为他者(Other)和非白人是美国通过不断提议的法律条文来制度化的。[13]501914年已经在美国生活了28年的日本人高雄小泽(Takao Ozawa)申请入籍,但是最高法院在1922年11月的最后决定还是拒绝了他的申请,指出只有白人和非裔才享有入籍的特权。[13]61冲谥赋觥盎粕并非是黑色”这个陈述是错误和让人误解的假设。但是这个陈述却在两种情况下是有效的(valid):一是将其放在美国种族形成的过程中(racial formation),即白人和黑人的二元对立体系中;二是“白人将亚裔视为黑人,或者至少在内战后的南方亚裔是白人的替代品(replacement)”[13]62。

很显然,华裔美国人的感受性“其实是中国人在美国历史中的经历的产物”[14]219。这种感受和身份的建立也是为了抵制同化(assimilation)和白人文化及统治。[14]219英国文化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对“文化身份”的定义更为确切。文化身份“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问题。它属于过去也同样属于未来。它不是已经存在的、超越时间、地点、历史和文化的东西。文化身份是有源头、有历史的。但是,与一切有历史的事物一样,它们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它们决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屈从与历史、文化和权利的不断‘嬉戏’”[15]。华裔美国人的感受和身份的建立,与美国白人对亚裔美国人身份扭曲定位的那段历史不可分离。首先是19世纪后期就出现的“黄祸(yellow peril)”。“黄祸”最早被历史学家罗杰・丹尼尔斯(Roger Daniels)定义为“对东方人的征服非理性的恐惧,并且附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和性幻想的暗示”[13]119。换句话说,“黄祸”是白人对亚裔流露出的焦虑。“黄祸”的政治影响力覆盖了整个美国白人主流社会,这种恐惧让白人对亚裔的移民政策愈加苛刻,比如排华法案的颁布。而伴随着城市化、移民、贫困、阶级矛盾以及美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的巨大差距以及经济萧条,“黄祸”又迎来了现代化的升级(modern rise)。[13]128这段期间,华裔并没有沮丧,他们选择迎难而上。“开化”的华人像李恩富便试图通过其文学作品《我在中国的童年》向美国白人介绍中国文化,试图改善中国形象,以求得主流社会的接纳和理解。[6]51紧接着二战前后,美国社会又将“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的头衔给了华裔美国人。在之前“黄祸”的大环境中,华裔美国人“一度被认为是不可同化且劣于其他民族”,而“模范少数族裔”瞬间改观了美国社会对华裔美国人的印象,对其“吃苦耐劳的美德”和“对美国的忠诚”给予赞赏[6]151。美国第二代华裔作家黄玉雪(Jade Snow Wong)的《华女阿五》(Fifth Chinese Daughter,1950)便是“模范少数族裔”的代表之作,并希望“为华裔塑造成一个模范种族的新形象,从而为美国社会所接受”[6]148。“黄祸”和“模范少数族裔”其实是天衣无缝的连续体(seamless continuum),因为“黄祸”威胁了白人的优越性,从而促进了白人统一的身份认同(unitary “white” identity),而“模范少数族裔”巩固了白人统治的现状,同时也对白人和少数族裔的关系提出了挑战。[13]141

三、抗争属性维度

德里克说过,“文化身份本身就成为它所唤起斗争的场所”[12]41。为了追求身份的合理认同,亚裔美国人包括华裔美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的脚步。更重要的是,亚裔美国人也是美国历史的缔造者和参与者;也就是这份历史的参与给予亚裔美国人巨大力量,因为“只有拥有了历史身份,跻身于历史舞台的斗争才会有用”[12]41。通过对早期美国华工修建美国铁路的历史借用,汤亭亭的《中国佬》(China Men,1980)和赵建秀的《唐老亚》(Donald Duk,1991)都成功塑造了华裔美国人的英雄形象。尤其是亚裔美国人对于美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885年,华人玛丽・泰普因其女郝昝妆痪山鹕矫拦公立学校拒绝,愤怒之下发表了名为《致旧金山市教育委员会的公开信》来抗议教育种族隔离的制度。[6]18冲谔岢觯亚裔美国人,乃至所有的美国少数族裔,在历史过程中为融入美国社会和追求平等的努力和抗争,无疑不是“为所有的美国人谋福利,加强和推进了美国的民主化”[13]151。

换言之,美国少数族裔与美国主流白人即为“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并非局限于字面的意思,“边缘”的功劳和作用甚至超越了“中心”。处于边缘的美国少数族裔“通过努力凝聚了整个美国”,边缘“测试并保证了公民权益”,边缘还是“美国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真正捍卫者”[13]175。虽然冲谥皇谴永史上的政治和经济角度探索美国“边缘”与“中心”多变的关系,其实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同样有着“边缘”与“中心”互动发展的过程。[16]当我们看到汤亭亭的《女勇士》被编入美国各大院校的教材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和作品被收入主流美国文学,这些都说明了华裔美国文学也在某种程度上从“边缘”走向“中心”。 随着美国华裔文学为美国主流社会不断认可,中国的形象和力量也就不断增强。这也就是约瑟夫・奈(Joseph Nye)所提的“软实力”,即“一种依靠吸引力,而非通过威逼或利诱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17]XII。约瑟夫・奈还表示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里,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更加倾向于软实力,“软实力的相对重要性将呈上升趋势”[17]42。

小结:全球化下的文化身份

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中,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着全球化的交换:经济上的物质交换,政治上的相关交换以及文化方面的“象征换”[18]175。马尔科姆・沃特斯(Malcolm Waters)认为象征换是全球化的核心因素 ,因为象征性的符合不受任何地点、时间和资源的限制。[18]175这样,詹姆斯・克利福德(James Clifford)开始质疑文化是某个固定地点产物的传统想法,他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去区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和流散的力量”[18]176。同样地,阿尔君・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指出文化的去区域化会继续加强,“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管控越来越受到削弱,而流动人口的宗教、种族及文化联系将不断改变并重构民族及文化身份”[18]177。我们需要注意到“文化身份”的重要性并没有因为全球化而消减,相反,“全球化也许是制造和扩散文化身份最重要的力量”[3]270。当众多学者担心全球化将会带来同一化或是本土文化被蹂躏,我们更加赞同曼努艾尔・卡斯塔尔斯(Manuel Castells)的说法,文化身份是“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向心力相抗衡的本土文化不断上升之活力”[3]271。另外,由于全球化使“本土或地方和跨国或全球之间的区别变得复杂化”,所以在我们考虑将文学研究全球化的时候必须意识到,“那些实践、形式及体系在任何传统中的意义都不是本土的,而只是跨文化接触、挪用和改造的产物”[18]187。学者们诸如夸梅・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和沃尔特・米格诺罗(Walter Mignolo)便提出了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可能性。汤林森也认为世界主义的华裔已经成为了“一种遍布全球的具有现代性的身份地位”[3]273。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的华裔美国作家,例如雷祖威(David Wong Louie)、任璧莲(Gish Jen)或是梁志英(Russell C.Leong),已经渐渐远离了赵建秀那样对华裔美国属性的强调,逾越了陷在文化身份中的纠结。[11]93-94或许在这些新生代美国华裔作家的自我定位中,我们同样看到了世界主义的身影。

参考文献:

[1]张平功,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闫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9).

[3]约翰・汤林森.全球化与文化分析[C]//全球化与跨民族主义经典文论.尹晓煌,何成洲,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Levin Harry.Litera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J].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1973,(2).

[5]戴维・哈维.地方、地区、领土[C]//全球化与跨国民族主义经典文论.尹晓煌,何成洲,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M].徐颖果,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7]Jay,Paul.Global Matters:The Transnational Turn in Literary Studies [M].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10:75.

[8]蒙柱环.文化镜像与华人身份建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1).

[9]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徐颖果.美国语境里的中国文化:华裔文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1]张子清.不同华裔美国作家构筑想象中的不同共同体[J].当代外国文学,2001,(3).

[12]阿里夫・德里克.本土历史主义视角中的后殖民批评[C]//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Okihiro,Gary Y.Margins and Mainstreams:Asians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M].Seattle &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4.

[14]阿里夫・德里克.从亚裔美籍人角度透视亚太区域构成[C]//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C]//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1.

[16]刘增美.批评视角的转换:美国华裔文学的“美国化”特征[J].学术交流,2008,(2).

华文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1政治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

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学术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2.1选题得当

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2.2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2.2.2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

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

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

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

要求等。

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

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

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

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

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

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

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

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写作要求

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

)、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

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

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

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题名

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

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

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

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

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

,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

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

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

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

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

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代替阅读全文;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

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

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

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

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

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

政编码和国名。

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

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编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

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

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

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

主要的内容。

3.5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仅需列出切题的参考文献,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

。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

用。

3.6方法

应详细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

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这部分的描述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

3.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

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

、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6.2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

位和生产时间。

3.6.3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

范围。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3.6.4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

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

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

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

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

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

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

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3.6.6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3.6.7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

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7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

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

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

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3.8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

,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

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

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3.9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

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

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

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

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

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

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3.10表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

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

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3.11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

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

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

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3.12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数字用法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3.14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3.15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级别依次列出。4初稿的审查

4.1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标题要相对均衡。

4.2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案来进行论证。

4.3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是否按序标引。

4.4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4.5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4.6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5投稿前的准备

投寄论文要选择适当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目标刊物的稿约,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论文的水平、特点及其栏目,将之与自己的文章相比较,以决定如何投寄。

一般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要求刊出的论文具有国内先进性或重要指导性,同时也重视临床实用性。

稿约中一般都对来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应认真对待,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格被退稿而延误论文的发表。

必须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寄两种刊物或多种刊物,或投寄一刊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时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则不属一稿两投,因为其读者和文种均不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称为平行发表(parallelpublication)或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复发表uplicatepublication),有原则区别。

华文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研究的领域

随着1950年底我国接收了第一批来自东欧的3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起步,初步建立了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机构达746所,来华留学生人数从1978年的1200多人增加到2013年356499人,增长了290多倍。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获得了发展,学术界开展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管理工作和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一批高水平的成果相继发表,如于福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董泽宇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但是,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特别是轻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主要研究的领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研究。关于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探讨和论述。曹亚红率先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她认为:“对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是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院校,通过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播等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观点施以一定的影响,以达到教育目标。”李本义,刘荣山认为:“加强来华留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就是要在留学生教育中,坚持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学有所用人才。”可以看出,理论界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用什么名称来形容,怎么下定义存在很大的争议,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国内理论界,充分认识到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刘世伟指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实现我国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发展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需要,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需要”。关秋红从国际政治局势、培养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指出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王春刚认为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建立留学生教育大国、强国、营造和谐社会和校园氛围、完善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高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对于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问题,有的学者主张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其理论依据,也有的学者从更广范围进行探讨。刘庆委主张儒家言语道德文化特别是礼、仁、忠、信之说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吕萍认为,用陶行知德育思想指导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王春刚认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政策依据、学科依据、研究依据、现实依据和历史理论依据。可以看出,我国理论界对此问题研究刚刚开始,存在分散、不系统、不全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

4.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现状。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研究较少,相关文献只有三篇。王吉芳认为:“包括如何做人教育、关心他人教育、与人交往教育、享受人生教育和合作精神教育。”韩晓明指出:“应包括勤奋学习教育,团结友好教育,中国国情教育。”刘本义、刘荣山认为“:包括法制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过三位学者的认识,可以意识到学术界对此问题分歧很大,认识还不够清楚,甚至存在一些偏差,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

5.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研究现状。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通过查询只有两篇。刘世伟率先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他认为:“应坚持积极影响与不强加于人原则;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原则;平等信任原则,针对性原则。应采取感染法,冲突缓解法。”王凤丽认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该运用渗透的教育方法,将其渗透到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看出,此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难点,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需要更科学更完整的阐述。

6.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相关文献较多,该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崔永日,崔亨龙最先提出此问题,他们认为:“应从教学和课外活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金春花指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依靠思想教育课和班主任”。关秋红认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从重视课堂教学,丰富业余生活,克服文化差异三个途径进行教育”。从几位学者的观点可以发现,国内对此问题研究相对较多,较深入。但是观点都趋同,缺少突破,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研究。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人员相对较少,组成相对单一,成果较少,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研究人员相对较少,组成相对单一。目前,我国从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人员大部分是工作在留学生管理和教学第一线的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其他领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寥寥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进展。其次,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中国文献总库和其他文献上可查阅关于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章只有20余篇。最后,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大部分的研究还局限于对策研究,一些问题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内部,对基本理论的阐述较少,研究的视角有待扩展。虽然,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刚刚开始,但随着国家对留学生教育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必将引起理论界的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必将成为留学生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也必将向纵深领域进行。第一,研究的内容将更加广泛,将突破原有领域的限制,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从应用研究向基本理论研究拓展,从关注来华留学生总体人群思想道德向关注个别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转移。第二,研究方法将多样化,从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到定量法、定性法等方法,改变研究过程中单纯依靠一种方法,实现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多样化。第三,研究范式将更加广泛,实现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的有机结合。

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价值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力。它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

1.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领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形成了许多成果,并且有些成果已经开始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目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道德教育应用研究等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新的课题,要求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由单一关注本国学生向关注生活、学习在中国的留学生领域开展,推动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向前发展,开拓了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有利于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快速发展。

2.深化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留学中国的热潮,世界各地的学生纷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求学。在来华热潮的推动下,国内理论界也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留学历史的研究、管理的研究、教学的研究、招生的研究等方面。在思想道德领域则相对落后,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推动留学生教育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3.推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研究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虽然较之其他方面处于相对落后,但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留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种种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相关教育机构和学者的关注。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已经开始起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发展缓慢,其原因在于受困于基本理论。

(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构建留学生教育强国。目前,来华留学生逐年增加,2008年我国接受了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35万留学生,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留学生教育大国。我们在为这一成绩欢欣鼓舞之时,也要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此领域存在很大的差距,还不是留学生教育强国。这种差距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我们在留学生教育方面忽视了人文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国内外教育家一致认为,没有思想道德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能够唤起人们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推动思想道德在实践中开展,从而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加快留学生教育强国建设的步伐。

2.便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特点、内容、重要性、原则和具体途径等理论的研究,将为来华留学生的具体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来华留学生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生活学习的状况,将会直接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之间、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留学生与教师之间、留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由于文化差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发生争议甚至冲突,以致严重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开展,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及时化解矛盾,维护校园的稳定,促进高校的发展。

华文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实事求是地讲,大而化之地谈论这个问题,尤其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匿名空间,在近年频频发生的论文剽窃丑闻事件的铺垫下,这个话题,想不为千夫所指都不可能。但是如果离开网络,回归到现实生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评职称、加工资、拿学位这些事关切身利益现实问题。面对这些切入生活核心的现实问题,许多人却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少有人能独善其身。

可以说,无论是官场伦理,还是生活哲学,我们很多人已经驾轻就熟地养成了典型的双重人格。在台面上,一些官员,说起政治建设和反腐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大发一番感慨甚或大发一通牢骚。但是一旦回归到现实工作中私下生活中,对于权力能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却往往能坦然处之,谁也不会拒绝,而且希望是多多益善。学术道德问题同样,任何一个以操弄文字为工作的人,对于剽窃和抄袭行为,尤其是当自己的作品被他人剽窃、“借用”后,都会愤愤然而深恶痛绝。但是没办法,遇到了槛儿上,要评职称、要拿学位等等,需要发表的论文数量作参考依据时,几乎少有人会宁愿不评职称而拒绝粗制滥造甚或抄袭剽窃。

对于武汉大学的这份调查结果,尽管我不敢贸然作出肯定的认可,但至少以个人有限的阅历和经历看来,其似乎夸张的成分也不大。事实显而易见,面对十亿元之举的经济收益,无论是庞大的靠论文交易获益的投机者,还是某些文化、教育问题的掌权者,都不会对这块蛋糕无动于衷。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暴富,当浮躁的快富和暴富成为大多数人的基本理想时,10亿元的经济帐没有人会含糊。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顺利地评上了高级职称,薪水升了,知名度高了,学位拿到了,好工作找到了,一本万利,有这样的好事,小小的投资又算什么?给GDP平白无故地增加了10亿元,个人的利益又可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这不是一场皆大欢喜的“盛宴”是什么?这不是一场华丽的舞台剧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