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范文第1篇

1确定火灾场景

火灾场景确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场景发生的概率密度函数p(e)。p(e)与起火原因及建筑用途有密切联系,可通过起火建筑用途和火灾场景起火原因估计。一般而言,建筑用途决定建筑发生火灾的总体趋势。对于同一类建筑,不同起火原因对p(e)的影响更显著。为方便和火灾统计数据联系,依据中国消防年鉴对起火原因的划分,场景e的起火原因包括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自燃、雷击、不明、其他。建筑用途明确后,首先确定该场景的起火原因。根据(3)式,火灾场景的集合U应当包含所有可能起火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进行简化,U应当包含所有主要起火原因。确定起火原因后,需确定火灾场景的总数n,即确定相同起火原因的火灾场景的数目。虽然火灾事故数量与建筑面积有一定关系,但在单个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事故数量与建筑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忽略。在本文所述方法中,每种起火原因的火灾场景发生次数考虑为1次。这样火灾场景总数目n与可能主要起火原因数目保持一致。火灾场景的其他要素,如发生火灾的位置与环境、消防设施状况等,也应当明确,作为后续评估模型的输入。每个火灾场景的其他要素应尽量按最不利原则确定。如设定火灾发生在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位置。消防设施在控制火灾危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应考虑火灾发生在消防设施相对最薄弱的环节。

2火灾场景发生概率

火灾场景发生的概率通过表1所示的五个等级描述。在一些半定量评估方法中,火灾场景发生概率与评估对象特点之间联系较弱。在评估中选取的火灾发生概率一般较高,如果所有评估对象类似的火灾场景都使用相同的概率,就会弱化评估对象之间的差异。例如,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单位的火灾事故发生概率会相对较小。为了体现评估对象之间的差异,引入火灾场景ie的火灾原始发生概率()ip′e和火灾事故控制因子。()ip′e可根据火灾事故统计数据估计得到。主要参考与评估建筑用途相同的某一类建筑火灾发生起数的整体情况和该类建筑中各种起火原因引发火灾的相对比例。()ip′e考虑了较多的不利因素,赋值较为保守。对于消防安全水平较高的评估对象,事故控制因子iε能根据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不合适的“保守”。iε可以表示为:X1i: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X2i:与场景ie相关消防安全管理人工作水平;X3i:与场景ie相关的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如用火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用电和电气线路维护检修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等的落实情况等;X4i:与场景ie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受培训情况;X5i:与场景ie相关特殊设施、设备的状况,如是否设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防雷设施是否完好等。可以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适当调整上述五个因素,使该因子更加适用。

3火灾危害程度

α为人员脆弱性因子;β为建筑脆弱性因子;keS为不同阶段的火灾危害控制能力。下文分别阐释上述项的意义与确定过程。人员脆弱性因子α描述了建筑中人员抵抗火灾危害的能力。人的行为是风险评估必须考虑的因素,然而部分评估方法对人员的因素考虑较少。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开放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体系,没有结合具体某一类型建筑,因此影响α的因素只列出了表3所示的四种因素。对于某一特定用途的建筑,影响α的因素需进行调整。若评估对象上述因素描述内容的主体是确定的,也可采用多属性评价法。即通过设置一定的标准,如表3所示的参考分级标准,将评估对象的现状转化为分值,并确定ρ,K,A,C对α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得到α的值。

建筑脆弱性因子β描述建筑本身抵御火灾危害的能力。部分评估方法忽视了该因素的作用。β的值受表4所示因素影响。可以表示为:fβ的实现方法与fα相同,α,β∈。在半定量评估方法中,α与β对某一评估对象而言,意义不明显,主要在于区别同一类型不同评估对象的差别。例如,若不使用建筑脆弱性因子β,一栋5层的多层酒店和一栋25层的超高层酒店的其他评估内容都达到同样标准时,评估结果会相同,这显然和火灾风险现状不相符。在半定量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中,确定火灾危害程度是一个难点。部分半定量分析模型确定火灾后果的过程较为简单,例如在对影响火灾后果的因素进行赋值后,通过加和得到火灾危害程度等级。虽然不同因素(措施)的重要性能通过一定权重描述,但不同措施在时间上的关系却被忽略了。本文借鉴事件树火灾风险分析法中将火灾发展阶段和火灾危险控制措施相结合,确定火灾危害程度的思想。在真实火灾中,火灾危险控制措施之间并不是严格按时间阶段动作的。在同一火灾阶段的各种措施是同时起作用的,一种措施会在多个阶段中出现,且不同措施之间的重要性也是有所区别的。此外,由于数据库的不完备,危害控制措施正常启动的概率较难得到。所以在参考事件树分析法的同时,还要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半定量评估的需要。

参考对火灾发展阶段的划分,将火灾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并给出五个阶段中火灾危害的主要控制措施,如表5。可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判断每个阶段中火灾危害控制措施对该阶段火灾危害的控制能力因子keS。专家在对评估对象进行检查评估后,根据评估对象现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每一阶段各种控制措施对火灾危害控制能力的判断。专家的判断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输入。为了方便后续处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等级参数评价法将评价结果百分化,即[0,100]keS∈。得到α,β和ekS后即可建立s(e)的求法。首先定义火灾危害程度s的等级。参照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火灾等级标准的划分,以及其他风险评估方法对后果的分级,本文采用的火灾危害程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6所示。通过统计数据确定s(e)是困难的,因为现有火灾统计资料一般只包含“火灾发展阶段3(包含阶段3)”之后的案例,很难获得清晰的火灾控制措施与火灾后果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如下算法来实现s(e)。

在火灾后果与火灾发展阶段之间建立主要对应关系,即火灾发展1-5阶段分别与火灾后果Ⅰ-Ⅴ等级相对应。以第3阶段为例,这种对应关系可理解为:“当火灾发展到第3阶段,出现Ⅲ等级火灾后果的概率最大”。如前所述,在真实火灾中,火灾发展阶段之间的划分并不是非常清晰的,同一种危害控制措施可能在多个火灾阶段都发挥作用,造成通过火灾危害控制措施的能力,评价火灾可能发展到某一阶段时,不仅要考虑该阶段的危害控制措施,还要考虑其他阶段措施的情况。当然,本阶段的措施会起到主导作用。正态分布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火灾风险评估中很多物理量都可以使用正态分布表示。本文假设在火灾发展某一阶段的火灾危害控制措施与其他阶段火灾危害控制措施在重要性上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

确定火灾风险

确定火灾风险前,需要构建后果量化函数。本文采用风险矩阵实现g(s)。风险矩阵通过将可预测的最严重火灾危害与相应的火灾发生频率结合起来,实现火灾风险的定性估计。风险矩阵由于意义清晰,操作简单,在多种风险评估方法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建立风险矩阵之前,要确定火灾场景发生频率的分级(表1),火灾危害程度分级(表6)和作为评估结果的风险等级。参考对风险等级的划分,制定表7所示的风险分级标准。参考风险矩阵建立方法,制定如表8所示的风险矩阵。根据该风险矩阵可得到火灾场景e下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建筑每个火灾场景的风险iRisk就能说明该建筑的风险状况。根据建筑火灾风险Risk的定义即需要将各火灾场景的风险相加。由于风险等级无法直接相加,因此需对各风险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再以相加的分值来反映建筑的整体火灾风险。

如何确定分值需从Risk的应用目的进行分析。Risk的应用对象一般是管理决策机构,比如奥组委需要知道每个比赛场馆的风险值,消防部门需明确辖区内各单位建筑的风险大小。Risk的分值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分值大小须能反映各级火灾风险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且具有一定区分度。可通过下式将各火灾风险等级转换为建筑火灾风险分值形式。

实例分析

下面以某医院建筑为例说明该体系的使用。该建筑地上24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92m,建筑面积82000m2,2006年投入使用。地上1-5层为门诊,6-24层为住院部,地下主要用作车库和设备用房,部分区域用作药库。该建筑15层部分医疗实验室内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3层会议室内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个别部位的探测器存在故障;部分区域缺少灭火器;部分楼梯间防火门损坏,不能自动关闭;其他区域消防设备都按现行国家规范设置,且日常维护较好,能正常工作。

该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较好。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十分重视,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人都参加了消防局开展的消防培训课程,并培训合格。医院缺少安全用电相关制度,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较为齐全,且已严格落实。医院每年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开展灭火、疏散演练。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都已明确,现场评估中各岗位基本履行本岗位的安全职责。此外,医院为无烟医院,吸烟引起火灾的几率较小。参考2004至2009年医院类建筑火灾原因统计表9所示,进而可知2004-2009年平均起火原因占总火灾起数的比率,如表10。和其他类建筑相比,医院类建筑每年发生的火灾总起数相对较少。在引起火灾的原因中,电气和用火不慎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用火不慎和吸烟,放火、玩火、自燃和雷击引起火灾所占比例之和为6.28%。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防控制设备;接地;联动控制;开关量;模拟量;接地电阻;火灾自动报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亦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镇的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用电负荷也随着加大,这就对建筑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使消防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消防技术实现了火灾自动监测、自动预报、自动灭火过程。这也对消防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消防工作,国家已颁布实施了《消防法》。

笔者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电气专业在消防设计中往往忽视了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及其做法要求。本文就对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做个简单地分析,藉以引起设计师们在消防工程设计中对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发展历史

本文所说的消防控制设备,是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灭火联动控制设备、火灾事故广播设备、火灾通讯设备等。

纵观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发展历史,已由“在线开关量报警方式”过渡到“在线模拟量报警方式”,现正朝着“无线智能化报警方式”发展。

所谓“在线开关量报警方式”,是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在其内部电路设计过程中,人为地赋予它一个固定的报警阀值。当报警因素(如烟雾浓度、环境温度等)达到一定程度时,探测信号超过了探测器内部电路设置的报警阀值,则探测器进入报警状态并通过通讯线路将报警信号传送到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这一类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所接收的报警信号中只存在“有火警”――报警因素高于报警阀值所要求的状态和“无火警”――报警因素低于报警阀值所要求的状态这两种状态,因而不能反应出一个火灾报警的全部发生过程。而当探测器在探测区域内受到诸如潮湿、粉尘、温度及元器件参数变化等非火灾因素影响,其影响因素又高于报警阀值所要求的状态时,就会发生误报警现象。

所谓“在线模拟量报警方式”,是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将报警因素(如烟雾浓度、环境温度等)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传送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经由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对其变化率进行计算、比较,当其变化率超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确认的初始值时,则确认为“有火警”,否则进一步确认为“火警预警”和“有火警”。这是一个对火灾发生进行完整模拟的过程。进而避免了“有火警”和“无火警”的简单判断,反映出了一个火灾自动报警的全部发生过程。由于这类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在报警因素监测过程中,是对其变化率进行监测的,而不是对其变化量进行监测,故可经过数据运算,自动确认其新的初始值。因而避免了探测区域内诸如潮湿、粉尘、湿度及元器件参数变化等非火灾因素对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影响,尽而从根本上避免了非火灾因素引起的误报警。

“在线模拟量报警方式”和“在线开关量报警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模拟量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内部电路中不存在人为赋予的报警阀值,探测器将烟雾浓度、环境温度及非火灾因素等报警因素转换成为具有一定数值的数据信息。即“模拟量信号”传送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尽管这个模拟量信号随着报警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经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对这个模拟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得到真实的火警信息,从而确定其“无火警”、“火警预警”和“有火警”状态。

所谓“无线智能化报警方式”,是“在线模拟量报警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将在线方式工作变为无线方式工作。这正是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从多线制到总线制、再到无线制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向的真正体现。

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量火灾自动报警方式已经成为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且正朝着集散式通讯控制模式发展。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计算机控制设备,而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相辅相承的自动灭火联动控制设备,火灾事故广播设备,火灾通讯设备也越来越计算机化了。这就对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设计提出了不容忽视的要求,接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防控制设备的运行质量。

二、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意义

将电力系统、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就称为接地。接地对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安全(免遭损坏)及其可靠运行,对操作、维护、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对电子设备及计算机控制设备的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精心地进行接地设计,必须严格地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在投入运行后,还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并检测接地电阻值,使其低于规定值。只有这样,接地才能起到它应起的作用。对于消防控制设备来说,才能使其更稳定更可靠地运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及时发现火灾、及时扑灭火灾,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类别

按照接地所起的作用进行分类,接地一般可分为:工作接地(功能性接地)、保护接地(包括接零)、防静电接地、防雷及防过电压接地、屏蔽接地(隔离接地)以及其他特殊接地。

工作接地是一种功能性接地,主要是指包括高、低压在内的电力系统的接地。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必须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如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电动机的中性点、某一相的中点、防止过电压的避雷器的某一点等)直接或经消弧线圈、电抗器、电阻器、击穿熔断器等设备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这便是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一般是指中性点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装置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和金属外壳的接地。在大多数场合,保护接地能够防止人员触及因绝缘损坏,漏电而带有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而遭到的电击;保护接地也能够防止因漏电或对地短路引起的火灾和对电子设备、计算机控制设备电子线路的危害。因而消防控制设备应设置保护接地。

防静电接地是为了消除生产及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而设置的接地。静电是由于电介质相互摩擦或电介质与金属摩擦而生成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千伏,因而静电产生的危险电压,不但危及人身安全,且静电的放电火花,往往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且对电子设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集成电路装置亦可造成严重危害。因而消防控制设备应设置防静电接地。

防雷及防过电压接地是为了消除雷击和过电压的危险影响而设置的接地。由于消防控制设备均在建筑物内,而建筑物已考虑过防雷,而电器配电中已考虑过防雷及防过电压,故消防控制设备可不设置防雷及防过电压接地。

屏蔽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对电子设备、计算机控制设备、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屏蔽线的外皮或建筑物金属屏蔽体等带来危害而设置的接地,因而消防控制设备应设置屏蔽接地。

四、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

1.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目的

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消防控制设备自身的可靠工作,与强电设备相比,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显著特点是频率高、电平低、电压、电流的非正弦性。这样,一方面消防控制设备本身就是干扰源,另一方面消防控制设备又特别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接地可以抑制外部干扰对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亦可以减少消防控制设备对外部设备的干扰,而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消防控制设备自身和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

2.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分类

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与电气设备的接地,既有共同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由于消防控制设备均使用交流220伏电压供电,故消防控制设备应设工作接地,还应设置保护接地。由于消防控制设备均在建筑物的室内,故可不设置防雷及防过电压接地,而为了使消防控制设备可靠工作应设置防静电接地及屏蔽接地。除此而外,消防控制设备还有其自身的系统接地和功率接地,这就是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特殊性了。

系统接地,又称逻辑接地,它是为消防控制设备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提供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一般是零电位即零伏,这个地可以接大地,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公共点,若不与大地相连,则称为系统接地的悬浮工作状态。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4717―93)和《联动灭火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6806―97)的规定:我国将只采用接大地的系统接地而不采用系统接地的悬浮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设备中强电部分,如交流电源、直流电源、继电器、指示灯等电路需要接地,这种接地称为功率接地。当直流和交流电路分开接地时,则分别称为直流功率接地和交流功率接地。

由以上分析得知: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应该采用联合接地,但不包括仅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消防工程。

3.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作用

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作用就是为了使消防控制设备能稳定的工作,减少误报警及误动作,提高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提高消防控制设备的抗干扰性,抑制消防控制设备对其他电气设备的干扰,防止操作人员带来的危害及保证消防控制设备和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

笔者在新疆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外宾馆消防工程施工中对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作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新疆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外宾馆消防工程竣工交付甲方使用两个月后,系统频频误报警,导致误动作。经现场检查,发现接地体被新建工程时挖断,经测接地电阻为100欧,后新增接地极和接地体。由于现场受限制,接地电阻仅降为30欧,虽然大大降低误报警频率,但是仍然还存在误报警,待新工程施工后,又增加接地极和接地体并与新建工程接地联成统一接地网,接地电阻降为0.7欧左右。此时消防系统恢复正常,不再出现误报警。通过这一实践,使我对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其接地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五、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设计

1.消防控制设备接地应设计的种类

经过上述分析得出:消防控制设备接地应设置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系统接地、功率接地等。就简单的消防工程而言,若只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则仅设置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或二者合一即可。但对复杂的消防工程而言,则应设置联合接地。

2.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规定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 116―88)中对消防控制设备的接地作了如下专项规定:

第3.4.1条消防控制室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作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

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欧。

第3.4.2条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用专用接地干线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应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6平方毫米。

第3.4.3条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4平方毫米。

由此规范的规定可得出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重要性。

3.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设计

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设计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收集资料阶段。为了进行设计计算,应收集以下资料:

a、安装接地装置处土壤的土质、土壤电阻率、测量的日期及前一日的气候条件。

b、复杂土壤各层的厚度、土壤中含水分多少及地下水深度。

c、渗透中的含盐量。

d、多年来的1月份及7月份的平均温度。

e、每年的平均降雨量。

f、河流冻结时间及土壤冻结的深入。

g、接地装置范围内水管敷设及布置情况。

第二阶段为设计计算阶段。其计算过程与电气接地电阻值的计算过程完全相同,在此不多叙述。

第三阶段为验算阶段。其验算过程与电气接地电阻值的验算过程完全相同。在此不多叙述。

第四阶段为绘图阶段。根据已确定的数据及接地形式,绘制下列图纸:

a、接地网总布置图。

b、接地装置布置图。

c、接地装置的焊接图。

d、接地装置的敷设图。

4.接地板、接地体及接地极的选择

为节约有色金属,应尽量采用钢材作为接地极及接地体。对于高层建筑应尽量利用其基础的钢筋作接地极,这样做可以节约投资。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 116―88)的规定,应保证专用接地干线及接地线的材质及截面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在消防控制室内应设一450×450×(1.5~2)毫米的铜板作为专用接地板,其接地干线、接地线、接地支线均应涮锡后接在接地板上。

六、消防控制设备接地的竣工验收

1.消防控制设备接地施工时,是否按设计施工图进行;

2.所选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接地极、接地体及焊接处是否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是否按设计要求做了防腐处理;

4.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当消防控制设备采用联合接地时,验收其接地电阻值时,应使联合接地网上的电力负荷全部切除,否则其测试值是不准确的。

笔者在火炬大厦消防工程施工时发现,当变压器启动运行时,检测到接地电阻值为0.5欧左右;当变压器被切除时,其接地电阻值为6欧。后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采用相同条件两次重复测试,亦证实了这一点:当变压器启动运行时,接地电阻为0.8欧;当变压器被切除时,其接地电阻为9欧。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本文暂不做讨论。

参考文献:

[1]李东明主编.自动消防系统设计安装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2]陈延镖著.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3] 航空工业部第四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工厂配电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年11月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 116―88)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92)

[6]《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4717―93)

[7]《联动灭火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6806―97)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行业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督促指导系统各下属单位深入排查火灾隐患,进一步加大医院、卫生所、门诊部等医疗卫生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力度,切实消除火灾隐患,有效防控较大火灾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卫计系统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卫生系统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党组成员徐样平任组长、人武部长乐文贵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及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熊勇任办公室主任。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调配好工作人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任务

结合市消防安全委员会下发的《2015年全市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定期开展冬季防火安全检查。各单位在圣诞、元旦、春节、元宵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期间,要定期开展冬季防火安全检查。对从未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治的区域和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二)集中开展火灾隐患专项治理。对单位的住院部、门诊部、职工宿舍、单位内住宅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地下建筑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整治未经消防许可或备案,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预案,消防设施、器材、标志不定期检验维修并完好有效,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不熟悉业务,员工未经岗前培训上岗,电力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违规使用,乱搭、乱接及老损电线超常使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不畅通,防火分区擅自改变、防火间距被占用以及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落实等问题。

(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有建设工程施工的单位,特别是较大工程,要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和公安消防部门要求,积极配合,重点检查四项内容:一是现场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是否符合要求;二是现场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防火是否符合要求;三是临时消防设施特别是灭火器、消防给水系统、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要求;四是施工现场用火、用电、用气、可燃物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四、实施步骤

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从11月18日至明年全国“两会”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11月30日前)

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并及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11月30日至明年全国“两会”闭幕)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卫计系统《实施方案》的要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圣诞、元旦、春节、元宵和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期间的消防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三)总结汇报阶段(明年全国两会结束一周)

工作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向局安办上报工作情况。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过硬措施,全力确保卫生系统岁末年初不发生大的火灾事故。

(二)强化协调,形成合力。各单位要积极协调配合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范文第4篇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相关职能办、局、中心、分局(所)强化监管,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坚持火灾防控现实斗争和夯实消防基础相结合,强化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减少亡人火灾,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为园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时间

从即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以徐元安主任为组长,王灵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分管领导及各办、局、中心、分局(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挥调度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项会议,对企业进行部署、督导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开发区安监局,由开发区安监局徐辉局长兼任主任,主要负责提出火灾防控措施建议和收集、通报工作情况。

四、工作任务

(一)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治理。

1.推进企业职工宿舍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要固化前期企业职工宿舍等重点领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成果,企业主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完善职工居住人员信息登记;二是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三是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四是做好消防疏散警示标识;五是禁用液化气并加强用电管理;六是制定消防疏散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开发区安监局将组织抽查,未落实到位的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置。

2.推进电气火灾和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企业要开展一次易燃易爆等重点场所电气隐患自查工作,并对自查的隐患进行整治。各网格员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的检查和警示宣传力度,持续推进重点场所电动自行车管控工作,并要求企业统一设立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科学合理布局。

3.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2018年2月10日前,建立蔡家山公建楼居住信息档案并及时更新,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做好消防疏散警示标识;禁用液化气并加强用电管理;制定消防疏散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完成环形消防通道整改工作。

(二)突出抓好风险场所排查整治。

1.抓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紧盯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冬防期间,开发区安监局要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督促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自我管理。

2.抓好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冬防期间,开发区安监局要对辖区木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底,落实整改工作。

(三)夯实灭火和应急救援建设。

企业要储备充足的应急救援物资、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开发区安监局要强化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的检查指导,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科学快速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强化教育培训。

冬防期间,开发区安监局要组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要督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以及重点工种人员普遍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五、工作步骤

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部署发动阶段(2017年11月30日前)。迅速部署,开发区安监局要制发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广泛宣传发动,逐级动员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11月30日至2018年全国“两会”结束)。按照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定期研判调度,组织联合督查、分析通报问题,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2018年全国、省、xx市及我市“两会”,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xx商大会以及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消防安全。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8年3月31日前)。开发区安监局对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建立台账,并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建立提升防火、灭火能力的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火灾防控阶段性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墙体保温施工;保温材料;火灾隐患;防火策略

因为我国处于能源紧缺的严峻环境下,各种材料设施都在向着节能化方向发展,于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保温材料就应运而生了。新型保温材料因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保温隔热的效用,从而有效节约能源,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而被广泛利用在各种施工工程。但是保温性能好的同时也伴随着防火性能差,一些建筑施工现场的墙体保温施工过程中火灾频发,对工程经济效益和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究其原因,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不佳是火灾产生的罪魁祸首。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保温施工中行之有效的防火策略。

一 建筑施工现场墙体保温施工选材与管理

为了从根源上防止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发生,就要从墙体保温施工的选材和现场管理上下功夫,杜绝一切微小的火灾隐患存在。

(1)墙体保温施工选材阶段

目前我国市面上较常使用的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等级有七级,随着防火性能的优化,其相应成本也会上涨。一些不良施工单位就仅仅考虑到工程成本及短期利益,选用防火等级达不到施工建筑标准的保温材料,致使火灾发生几率上升,遗留下危害建筑使用寿命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潜在威胁。所以选用型号等级相匹配的防火保温材料就是墙体保温施工防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国家有关质检部门应对保温材料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实际监管,规范保温材料生产厂家的运营行为,保证其具有专业生产资格和相应技术水平,依照相关标准制造出合格的防火保温材料并投入市场交易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墙体保温施工选材时,一定要对其材料型号等级和质量反复核查,确认质量优良且与施工方案要求等级一致方可进场使用,严禁任何不合格材料、不匹配材料出现在施工现场。通过对选材核查阶段严格把关来提早解决火灾隐患,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墙体保温施工现场管理阶段

通过加强对墙体保温施工现场的材料储藏、实际施工和投入使用三阶段的施工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该施工工程日后遭受到火灾问题的危害。

1.材料储藏阶段

当检验合格的防火保温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后,并不会立即投入实际施工,会有一个储藏时期。在这个材料储藏时期要如何保证保温材料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呢?仓库储藏的时候要注意全程远离火源,露天储藏的时候应使用遇火不燃的材料对其进行全面覆盖,且距离不远处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或其他消防器材,同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以保证火灾没有任何可趁之机。

2.实际施工阶段

此阶段是整个施工工程中防火工作最关键的一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建立一个完善的消防保障体系来确保整个施工阶段无火灾隐患进行。

在进行外墙保温施工时,要建立相应的防火隔离带,且两者同步施工,为保温施工过程提供一个良好的隔火区间。对于不同防火等级的保温材料,其施工操作也应该分段进行,每个施工段间要预留足够的防火间距,在保温材料上墙固定的同时在其外涂抹防火涂层,尽量避免保温材料受温度、火苗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火灾。如果施工阶段还有其他部分的焊接工序,那么应该在保温施工进行前就已经完成;特殊情况必须同时进行时,通常在保温材料下铺设一层防火毯。严禁在可燃性的保温材料附近进行任何热熔或者焊接施工。即使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温度较高的照明器械,也要在保温施工段设立相应的火灾防护设施,并派专业施工管理人员来对整个施工工程实施监督管理。施工现场应划分区域,并确保每个区域内都有充足的消防栓配套设施,消防器材不可跨区使用,做到消防无死角,不容任何一点火灾诱因存在。

3.投入使用阶段

墙体保温施工完工并投入使用的阶段,也是火灾的高发期,需要密切关注,一旦发现任何可能引起火灾的征兆就要立即报告施工管理人员,让他们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来消除隐患。

在这个阶段,可燃易燃物件和一切火源、热源都要远离保温施工现场,并加强监管,做好防护措施。保温材料上方和墙面最好不要进行电焊和打孔施工工序,必须施工的话也要做好相应的防火隔离层处理。

只有全面顾及到墙体保温施工过程的所有方面,不给火灾留下任何生存的空间,才是最有效的防火策略。

二 建筑施工现场墙体保温施工消防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墙体保温施工中的防火策略要注意到两方面,及“防”和“消”。上文内容已经探讨了防治对策,本段内容就要来分析一下消除火灾的措施。

(1)专业的消防队伍

完善的消防体系在施工现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在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消除火灾,将火灾给施工过程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段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预防和灭火队伍,在平时定期检查墙体保温施工中的各个部位各项工序,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在火灾发生时反应灵敏,第一时间找到正确的消防设施并进行灭火处理,将火势尽快控制住。这样的消防队伍对人员和设备都有着不低的要求,但也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投入的正常成本部分。

(2)完善的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的配备应该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生活区域灭火器配备要求为2×4公升/100m?;木工车间灭火器配备要求为2×4公升/m?;仓库、配电室的灭火器配备要求为1~2×4公升/100m?。在施工现场必须建设宽度在3.5m以上的消防车道。建筑施工现场应布置好消防管线在墙体周围,主干道两侧配有室外消防栓,间距保持在50m之内,消防栓上严禁覆盖物品。若建筑物高达30m,就要按照高层建筑消防办法来进行相关设置了,保证水箱内含水量始终为10?以上,且还配备有专用的消防竖管及分层安装的消防栓。

(3)规范的施工操作

除了上述文章内容提到的在墙体保温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焊接和热熔工序外,其它所有会产生明火或高温的施工工序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现场审查和申请批准程序,确定无误之后方可开始工序。明火高温施工工序开始前,要将现场所有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不能留有任何火灾隐患,同时设置齐全的消防器材,并派遣专人进行监督和使用。在操作开始时,监督人员对工序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仔细监督,杜绝违规作业,将防火工作落实到极致,也就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火灾的发生,为墙体保温施工带来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墙体保温施工防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并完成的重要保障,是减少火灾事故、保证施工企业利益、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可靠途径,是保温材料在建筑施工行业得以普遍推广利用的必备基础。文章从墙体保温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角度对防火策略做出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今后的施工防火工作提供一点理论依据,如果有不足之处,还望广大专家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