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法教育论文

语法教育论文

语法教育论文

语法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渗透;法制关爱

高中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社会不断富强的承担者。正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少年渐趋成熟,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好奇心盛,模仿能力强,追求个性,在追求新奇刺激的体验时,易受不良思想影响陷入犯罪泥潭。据有关媒体的报道与权威部门的公告,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约占违法犯罪的16%,部分城市甚至高达20.4%。这一严峻的数据与现实给我们学校、家庭与社会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也是当前学校要切实开展的工作之一,更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即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必先育德,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语文课堂为阵地,渗透法制教育。但语文课不是司法课,把法制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把普法知识渗透到语文学科中,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1深究教材,定“法”切点

高中语文学科更多的是人文情感以及生命教育,几乎没有直接进行法制知识讲述的,要在没有法制知识的文章中进行法制教育,就要努力对教材进行再挖掘,找准法律知识的渗透点。苏霍林斯基说过:“课堂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得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处于一种思索活动。”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课中法制教育的契机和教育因素,把握课堂时机进行思索活动,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的熏陶,避免空洞的说教。如《氓》,女主人公惨遭男子抛弃,就可渗透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四十五条: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思索女主人公为何被夫家休弃的活动环节时,学生可以逐步认识到古代“三从四德”“七出”等对女子的束缚,加深学生对男女平等的法律知识的认识,让女生树立平等观念,加强维权意识。

2丰富活动,“法”“文”相融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实践活动是一切知识的载体。形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传统课堂的补充。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法制,达到“法”“文”相融的效果。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需要和政教部门的要求,经常开展各种各样含普法知识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实现中国梦,法治伴我行”、“读书使我如此美丽”、“树立理想,告别”等演讲或征文或手抄报活动,甚至可以直接开设法与理的辩论赛。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强化语言逻辑思维,或明或暗地让学生学到法治知识,在不一样的语文第二课堂中渗入法制教育。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激活思想,开发智能,同时也会使他们对政府部门与消费者的责任与权力有更为形象而深刻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能得到增强。

3巧用热点,披“象”入法

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会产生新的知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社会发展的源泉与时代脉搏,关注我们生活的当下,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每个社会热点,可能都存在法治的影子,成为普法的“象”。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民生问题,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识法、懂法的沃土。万物皆可着我情,万“象”则可披入法。例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极尽语言之能事,把阿房宫写得富丽堂皇,大广声色。学生在了解秦始皇因骄奢淫逸,不体恤民生最终招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惨烈后果后,就能悟出“骄奢败国”给后人的警示,也是作者借古讽今,给当朝执政者敲响警钟,以补察为政的得失。此时,便可引入近年来出现的贫困县耗巨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让学生知道全国政协、监察部早已将“清理政府部门豪华楼堂馆所”列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花巨资兴建豪华办公楼便是违法行为,依法严惩。

4训练作文,与法共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教师有意引入公德法制类的题目或材料作文,使学生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法律水平。写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是一种输出形式。它既能体现出认识主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人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中引入法制事件,能不断诱发学生思考探究、分析比对、反思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这种与法共进的作文训练,实质已经融入法律知识,且化法于无形,融爱于无痕。如,把“老人倒地扶不扶”的话题材料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也借机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引导学生要在谴责肇事者和见死不救的行为的同时,还要深刻反思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学生经过作文写作,增强法制观念,同时也规范自己的法制行为。语文是感性的,法制是理性的。法制教育适时适当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做在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又积极地宣传了法律知识,达到了普法的目的。这种隐而不露的语文课堂,蕴含的是教师与学校最深沉的爱,它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依法行事、遵章守法的法律素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法制社会里德才兼备的未来之星。

作者:罗冬松 单位:新丰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光学《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中国法院网.2003-07-02

[2]李波《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太原《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9)

语法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 渗透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运而生。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又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情感的熏陶,又要渗透法制教育。可以设想:如果只注重情感因素,感情用事,不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那么将是教育的失败。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志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语文教学中法制渗透教育有别于“填鸭式”的法律条文的灌输,它是将法制常识有机地融入主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我们作了思考。

一、在教学课文时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课文多数来自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再探讨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法律知识。如学习《斑羚飞渡》一文时,学生只注重到其中优美的文字和令人震撼的情节,根本没有注意到法制问题,我适时提醒学生:“狩猎者捕杀斑羚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学生通过课后搜集资料,或向法律部门的人请教,终于明白了:狩猎者的行为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纷纷谴责他们的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通过此课学习,学生极大地强化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又如: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背影》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父亲的动作描写时,其中课文中谈到父亲穿过铁道时,我就围绕当今时代火车的速度及数量和道路交通法,让学生明白横穿铁道是违反道路交通法的,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骑车还是走路不能违反交通规则,否则就会造成交通事故。有些课文中,直接表现的法律内容并不明显,教师需要刻意引领学生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灌输法制意识。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人物形象鲜明,描法精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疾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可以让学生评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不管在宋朝还是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犯罪行为。

二、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渗透法制教育

若利用好学生阅读这个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试想:如果让学生都认同鲁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仿而效之,那么对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我们在认同情感的基础上,对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存疑、存异。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必须由公安机关依靠严格的程序,用铁的证据裁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核心。

三、在开展语文课内外活动时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语文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具备教育本身所可能具备的作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主题演讲比赛,例如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可以明确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如举行“珍爱生命、远离”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甚至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学生收集了大量材料,并结合自身实际,阐述了诚实守信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讲故事比赛中,一个《小红帽的故事》,机警的有强烈自我保护意识的小红帽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

四、在学生写作时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教师通过讲授专业知识,让学生不仅做到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图,而且做到说话不带脏字,不骂人和不侮辱诽谤人,甚至是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人。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有关法律事件指导写作,引导学生自己看到、听到的有关法律事件展开激烈讨论。从谈话的过程到最后定稿写作,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了,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法制观念。还可指导学生写一些有关的法律方面的应用文,如如何写诉状等。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参考文献:

语法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英语语法在交际英语中的规范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在特定的现实环境中进行交际。《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不要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干脆对英语语法的教学持否定态度,轻视语法规则对英语学习的指导作用。他们更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英语的听说和对话演讲中来,在他们看来,这样做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与实践更具效率性与速成性;从英语应试模式角度来看,近几年高考英语题型一直在变化,英语语法的考查题型分值越来越低,语法结构繁杂不易掌握,花大量的时间用于英语语法学习的价值并不高。认知差异导致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普遍薄弱,语法意识较为淡薄。但事实上,英语语法对交际英语的准确应用能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在英语口语学习初期,更应该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过分淡化英语语法的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口语表达用词不准,或者无法弄懂句意,口语的积累也仅限于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对学生后期英语长难句学习,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均造成不可避免的障碍。

(二)仍采用传统“填鸭式”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其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围绕着高考题型与要求而展开。在英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传统“填鸭式”方法,老师将书本上生硬的语法知识毫无创造性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机械地按照老师传授的语法知识死记硬背,应付一场场既定模式的考试,考试过后便忘掉大部分,或只存在于课堂上所记的笔记上。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思维,认为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从而忽略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创造力,把学生训练成了没有思想却只会考试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致不高,学习效率低下。有些教师受自身专业素质的限制,不愿意接受新课程的改革任务,怠于转变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中难以做到学以致用,降低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听说能力低下,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无法开口讲出来。

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策略与新措施

(一)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中掌握语法规则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语法教学应该作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对学生平时英语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相关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英语中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流利性。同时,应该吸取传统英语语法教学的优点,带领学生全面地、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在遣词造句过程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去感受和理解英语语法规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在语言交际中逐步认知和掌握规则,为其今后进行深层次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英语语法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资源也随之丰富,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教学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英语语法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对象,如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英语语法教学之中,辅助形成一种新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技术运用促使教师顺应时代潮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素养,让现代教育资源为教师灵活备课和教学带来方便,比如用新的教育技术下载一些原声电影,著名动漫,经典英文歌曲等等,让这些资源在语法教学中适时应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路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从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学生在接受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三)以“探究式”代替“填鸭式”语法教学方法

语法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 课堂 德育

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怎样让德育深入语文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在诵读中接受德育

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必须重视诵读。在多次诵读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阅读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汲取更多的思想道德营养。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抒情性强而又易懂的课文。如《春》、《散步》等,教学时只需把课文的重点、难点稍加点拨,就可让学生进行表情诵读。因为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对文章的多次诵读中逐渐感悟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且有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多次诵读中自然会领会其意。

二、在情感激发中闪动德育的“火花”

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不仅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更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理智碰撞过程、人格感染过程。

讲《珍珠鸟》一文时,我确定了本课的德育渗透点:让学生产生喜欢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且知道无论是人与动物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要靠相互的信赖。“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一开篇,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被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笼罩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

三、体验“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

这一方法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理解与表现,来体会其中的教育内涵,从中受到教益。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演课本剧。前者在课堂上更实用。角色体验法的效力在于“移情”。学生在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时,会把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与自己的价值取向联系起来,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中的人物,与其共爱恨,再把课文中人物的崇高思想转化为自我的思想品质。这种“双向移情”活动,使学生完成了在学习中受教育的任务。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我们可让多个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要求他们尽力表现每个人物的个性。学生在朗读中能较容易地体会到皇帝和大臣的虚伪、虚荣;骗子的狡猾与贪婪;小孩子的纯真与善良……学生分辨出了善与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四、要把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良好品德体现在生活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人。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目,本来就和学生的思想生活结合得很紧密,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用课文中正确的思想观点,自觉地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己教育自己。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语文课中以文悟道,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论语〉十则》一文。文中讲了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方面的见解,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如果我们只单纯地讲这些道理,学生很可能觉得枯燥无味,不能认真听课,也就不能很好地达到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果我们平时多了解、多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且把这些真实的内容作为正面或者反面的例子用以配合我们的讲学,从而去佐证文中所讲的道理,那么学生不仅会觉得亲切,而且会深刻地反省自己,最终接受作者对人们的教育。

五、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教学课文前,教师根据课文特点,灵活运用电化手段,通过放录像、幻灯、录音等创设一定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受到环境场面的感染熏陶,以收到思想教育效果。如,教学《三峡》一文时,教师剪映三峡山水中“连山”、“绝”、“绿潭”、“悬泉瀑布”等景观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三峡山水的美,接着让学生边看山水录像边听课文录音。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视觉扩展到三峡山水的秀美,想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

六、在教学中,要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

语法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比较“做”法

(一)针对点相似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只注重机械灌输,死记硬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只能培养会走路的“字纸篓”和“书架子”,却不能给学生以任何行动的、生活的、创造的能力。所以,他明确提出必须“教学做合一”。而传统的语文学习,从学习内容上看,片面强调书本的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看,又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远离实践,远离生活。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上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这与全球都在呼唤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格格不入。

(二)理论核心相似

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现象的说明,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方法论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文化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不足,以及教与学分离、学与用脱节的弊端,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内容。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强调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整合,意在强调各学科知识的整合,意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培养他们观察和感受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等。

(三)目标相似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最高目的。他明确指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因为做是在劳力上劳心,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它具有行动、思想、新价值的产生这三个特征。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借鉴“做”法

(一)创设“一大条件”

一大条件就是说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陶行知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主张建立一种合作、开放、真诚、平等、愉快的师生关系。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过程、空间、结果都是开放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互为依存的。在这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讲究师生的平等相处,讲究课堂的自然和谐,讲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讲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试想,若学生面对的是一张严肃的面孔,身处的是一个深怕说错一句话便惹来无情的批评、恶意嘲讽的氛围,他们怎敢投身于跟文本对话、跟老师对话、跟同学对话的活动中?怎敢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紧张压抑的环境中,人的创造能力只有正常情况下的5%。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角色,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教育空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给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给他们发现问题、发表见解的权利。只有这样,学生的问题才能从活动中通过探究发现出来,问题的答案才能在教师的激励中最后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得出。

(二)实行“六大解放”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习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六大解放实际上是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课改前,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任务就是配合老师的教学,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所有的思想都必须符合老师的要求,即使课外活动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相当被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都在老师划定的范围之内。而课改后,纵观《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阶段目标,还是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处处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学生自主组织”、“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因此,实行六大解放,可以松开束缚学生身心的枷锁,使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具体而言,就是:

1.使学生乐于探究。手脚脑时空的解放,容易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能提出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而这正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强调观察事物,亲身体验,做到有感受、有发现。

3.诱使学生主动参与。六大解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地投身其中,与人合作,对提出的问题共同讨论,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习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就为综合性学习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4.激励学生勤于动手。在综合性学习中,实践是第一位的。它主要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六大解放后,学生便会有时间动手动脑,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能发挥所长,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音乐等展示学习成果,从而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