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 要:目的:提高血液净化技术质量,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做好血透室感染控制的监测管理。方法:按卫生部《 感染管理办法》和《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及医院分级标准,制定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结果与结论:对血透室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血透室;感染;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R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123-02

血透室的透析患者因反复输血,在体外循环操作中接触和污染的机会多,加上免疫功能不全等更容易引起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法律风险。所以血透室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消毒、灭菌、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的基础工程,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完善和规范制度并进行落实监测,重视病人的宣教,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

1 血透室合理的布局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流程合理规划血透室的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布局。应分别设置前台接待,医护人员专用更衣室和通道,病人更衣室和通道,家属休息等候区,医生护士办公区,处置操作间,表抗阴性透析区,表抗阳性透析区,水处理室,A、B液配制室,透析器复用间,存贮间,卫生间,污物处理间等,建立强制路线,如规定医务人员和透析患者分通道进入血透室。

2 规范和完善各项感染管理制度

血透室的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责任到人与劳务津贴挂钩。具体如下。

2.1 环境净化管理

(1)医护人员及病人进入透析室前,必须更换衣服和专用鞋,专用鞋每日清洁消毒。

(2)每日用0.3%~0.5%过氧乙酸或1%Renalin擦拭无菌区和清洁区的物体表面,如桌椅面、透析机表面等,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湿拖2次。各室所用的拖把、抹布必须严格分开,并有明确的标志。

(3)每日透析结束后进行紫外线照射2h,平时进行空气流动消毒,并保持温度在24~26℃,湿度在50%~60%。

(4)床单、枕套、治疗巾一人一换并消毒。

(5)血压计、听诊器、血管钳,依表抗阴性和阳性分开使用,每周消毒。

(6)严格限制陪护和透析过程中的饮食,减少人员流动。

(7)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物品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学和微生物学监测并要求符合最低规定,做好记录。

2.2 隔离灭菌管理

(1)对新的透析病人必须进行甲肝、HBV、HCV及肝功能检查,表抗阳性的患者实行隔离专区专机透析。

(2)每年不少于2次对透析病人进行甲肝、HBV、HCV及肝功能检查,发现表抗阳性的患者及时隔离专区专机透析。

(3)对一次性物品灭菌合格率要达到100%,使用前核对物品的有效期,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毁形置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达到无害化处理。

(4)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前瞻性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透析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仪器表面、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监测。标准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 CFU /mL,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2 000 CFU /mL,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 /m3,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 /cm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 /mL,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

2.3 无菌操作管理

(1)护士在透析操作前必须带口罩、帽子、一次性无菌手套,每换一个病人必须重新洗手和更换无菌手套。

(2)穿刺部位皮肤严格消毒,透析过程中穿刺部位用治疗巾覆盖,透析结束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压迫止血。

(3)对插管透析部位,每日进行消毒更换无菌敷料,检查有无感染征象,透析时连接管路严格无菌操作。

2.4 透析器复用管理

(1)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和乙肝、艾滋表抗阳性患者的透析器严禁复用。

(2)丙肝表抗阳性患者的透析器必须分开单独复用和储存。

(3)可复用的透析器必须经过清洗、检测、灭菌处理并贴上标有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使用次数、每次复用日期及时间的标签才能给同一患者使用。

(4)透析器复用必须有复用记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血液透析器型号、每次复用的日期和时间、复用次数、复用工作人员的签名或编号以及血液透析器功能和安全性测试结果。

2.5 机器设备管理

(1)血透机每换一个病人必须用软水清洁表面并用0.3%~0.5%过氧乙酸或1%Renalin消毒液擦拭消毒。

(2)每次透析结束后开启血透机自动消毒程序,进行每部自动消毒处理。

(3)水处理设备严格执行定期维护,进行反冲、再生和消毒,每月监测反渗水的细菌(≤200 CFU/mL)和内毒素含量(≤2 EU/mL)。

(4)透析器复用机每天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和精度自检,结束后必须进行内部自动消毒,定期进行内部清洁和细菌、内毒素的监测。

3 加强全员感染知识培训和分析总结

(1)提高对血透室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人人参与、人人把关,是做好血透室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条件。医院定期对各级管理、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和考核,这是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

(2)每月对各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向相关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对监测不合格者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应且十分注意整改后效果。

4 医护人员定期体检

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抗HBs、HBsAg检测;抗HBs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HBsAg阳性的医护人员不宜从事血透室工作。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57

人员素质配备与资质管理

首先是科主任负责制,要具备有肾病专业的主任医师负责血液净化中心的主任,床位比例按要求2:1配备护理人员,所有人员的必须经过正规的血液净化中心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所有人员必须是热爱本专业,技术操作熟练,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刻苦学习,具有乐于奉献精神的医疗精英。

强化血液净化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所有进入血液净化室的人员必须是中专以上学历,在医疗岗位上工作不得少于2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技术操作熟练,上岗前必须都要经过血液净化专科知识培训,熟悉血液透析病人的疾病特点和处理方法,能熟练地使用血液透析的各种设备,能熟练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种并发症,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加强病历书写质量和护理文件书写的管理,首诊负责制,熟悉病人疾病的演变情况,加强内涵质量管理,每周三下午对所有血液透析病人的病历及护理病历的检查,发现问题,按医院内部规定进行处罚,与每月奖金挂沟,并限期整改。

建立质控小组,由院长担任血液净化中心的第一责任人,任质控小组组长,由医护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制定计划,方案措施,并进行实施,每月进行医疗质量分析,重点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定期考核理论知识,到年底作为晋升、评优的标准,培养每位医务人员自觉学习的习惯。

建立健全血液净化中心的规章制度

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规定的学习,每位医务工作着都要严格学习,并写出学习心得,应该按流程工作,严格按消毒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收费管理制度、血透室设备保养制度,规范流程。

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成为衡量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所以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所有人员必须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观念的教育,特别是加强《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等医疗法规及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对所有进行血液净化中心的进行透析患者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感染检测,只要经过1周或2周以上的透析治疗,尤其要做好首次透析患者和转入患者的检验工作,一旦发现血液透析患者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指标转为阳性,要立即分析查找原因,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必要时暂时停止血液透析疗法;所以建立健全血液净化中心规范化管理很重要,尤其要加强人员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血液净化室环境管理

加强患者和家属管理,所有进入血透室的患者及家属,都要阅读医院须知,宣传血液净化中心的规章制度及探视制度,为每位患者配备专柜,以便患者进入血透室前更换鞋、帽子、口罩,禁止家属进入血液净化中心的治疗室,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对首次进入血液净化室进行透析的患者还要注意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紧张心理,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对家属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如配备微波炉、电视机、报刊杂志、饮水机等,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健康知识。

建立健全血液透析安全检查,定期对血透室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人员资质、规章制度、无菌区、有菌区域划分、设备维修与管理、院感及操作规范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提出整改意见与建议,并有血透室主任签字。

加强血液净化室急救药品、血液净化抢救流程的管理,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过敏反应处理原则、失衡综合征、高血压、低血压处理原则、空气栓塞及抢救流程、透析液、水处理系统等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1 姜敏敏.SF-36量表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浙江大学,2001.

2 杨云海,姜佳莹,徐萍,等.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7.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3 H”护理模式;血液透析室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原有的整体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取而代之的是“3 H”护理模式。所谓“3 H”护理模式是指运用马斯渃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使各层次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得到全面护理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之一[1]。江苏省睢宁县中医院自2009年实施“3 H”护理模式以来,针对血液透析的这类特殊患者,血液透析室开展了“3 H”服务,收到了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血液透析室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 327例患者,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1 513例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1.2 实施方案:①根据护理部制定的“3 H”护理计划实施方案具体实施;②对血液透析室环境改造和硬件投入达到符合“3 H”方案标准。

1.3 评价方法:护理部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评价得分和院部对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统计结果。

2 结果

实施“3 H”护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分别为91.27、97.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1);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02、96.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P<0.01)。

3 讨论

推行家庭式(HOME)温馨服务,成为患者的朋友,使他们感受到温暖。进入血液透析室的患者95%以上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比较长,疾病程度重,生理上的病痛折磨,往往导致心理上的障碍,难以接近。我们遵循“3 H”服务模式,从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室入手,给患者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热水,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一种亲切感,改变以往“冷、硬、生”的形象;为患者准备一张整洁的床铺,送上一份详细地入院须知,让他们在舒适整洁的床铺上听我们护理人员亲切而热情地告知,让他们听得懂,做得到,避免产生抵触情绪,积极配合院方的治疗,产生满意的治疗效果;透析后送上一张便于咨询的粉红色连心卡,让患者自己填写,让他们感觉到得到尊重,没有被社会遗忘,将服务延伸到患者的家庭。

推行医院(HOSPTAL)个性化服务,加强沟通,变被为主动,取得患者的信任。血液透析室往往护理人员配置较少,我们的血液透析室仅配二名护士,有六台血液透析机,满负荷运作,给患者的印象常常是不睬人、冷脸对人,自从运用“3 H”护理模式以来,我们做到患者入院主动站立迎接,将患者安置到床上,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并在15 min内完成入院宣教,并做好透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患者透析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的有什么不良情况,并做好解答工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主动进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饮食,活动等健康教育宣传;针对个别患者要进行主动电话回访,充分地让患者感觉到护士的热情和主动,让他们感觉到医院是可以信赖的地方,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资料与方法

我中心在本次地震灾害中先后接收了16名挤压综合征以及多脏器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23例次,其中有4次在48小时以上,同时还接收了两所因地震瘫痪的透析中心病员近30人,加上我中心的病员50余人,近1个月总共透析860多人次。在工作量剧增,工作人员短缺,设备紧张(12台血透机,2台CBP机)、环境等诸因素的情况下,我中心面临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组织救援工作的实施:

⑴组建本中心的专业救援队伍:由院指挥中心统一领导,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开辟绿色急救通道。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统一部署工作安排,所有医护组成员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此次参加救援工作医疗组8人,我护理组18人(5月17日以后得到上海医疗队两批总共12人支援)。志愿者家属医护团结协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伤亡率。

⑵实施紧急预案:①安全措施:我院地处地震边缘,经常余震不断,而这组病员是靠机器维持生命,不能等待,为了保证他们的治疗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持通道畅通,将本中心平时关闭的通道全部打开,同时准备了一定数量的轮椅担架,随时应急启用。同时给家属及病员讲解安全疏散的路径知识,使患者安心的在本中心接受治疗。②人员部署:在血液净化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分配资源,用最少的人力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根据血液净化工作的特点,将护理组分成两部分,一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用于保证抢救地震伤员的救治,深入各临床科室,解决地震挤压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床旁持续治疗。二是血液透析组,完成肾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每人每天持续工作10多小时,病员分3班治疗,连续工作至深夜。③制定检诊和分流计划:在保障病员治疗安全有效的情况下,为了节省人力、时间,简化工作流程。我中心同时接收这样多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慢性维持性透析患者,尚属首次。血液净化中心派出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每日深入到伤员病区进行巡诊,使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解决了高钾血症、心功能不全和酸中毒[1]。同时制定了检诊和分流计划,将重症患者转至华西医院继续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转向其他省市医院治疗。

⑶物资准备:急救物资储备和管理,由护士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应急时物资能及时到位。做好充分的急救物资储备,包括血液净化设备、材料和药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等。血液净化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高通量透析器、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导管及相关配件。

⑷专业支援的调集和运用:针对此次地震灾害中收治的93例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凭借四川省肾脏病专委会和德阳市肾脏病专委会的网络平台,从血液净化设备、物资、专业医护人员有序的调集和运用,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抢救危重伤员。

⑸感染的控制:血液净化中心由于其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必须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加强感染控制、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特别是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感染。在人力、设备、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完全按感染流程进行。严格执行室内消毒制度,加强病区床单位的管理,分区治疗。严格无菌操作:止血带“一人一带”;氧气瓶应做到“一人一瓶一管”操作者操作时应做到“一人一巾一手套”,操作前后及时洗手,抗凝剂、抽血针头用后放入专用锐器盒内,锐器盒表面注明使用日期,血透机器做到“一人一台一管路一透析器”,用后消毒,封存、包装后送医疗焚烧中心做无害化处理,完全达到常规感染控制流程和标准。

结 果

血液净化中心在此次抗震救灾历时1个月(5月12日~6月12日)的救援工作中,制定出了有序、有效及有力的治疗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救援治疗方案,我中心14名医护人员,在上海医疗队先后派遣的12名救援专职血透护士有机协作下,全力以赴,夜以继日的工作,完成了23人次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860多人次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为1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的救治赢得了最宝贵的第一时间,保证了三所透析区域93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地震期间的治疗,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无1例患者死亡,为取得抗震救灾工作中阶段性的胜利我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讨 论

血液净化中心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发挥得是否有效,有力,其救援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抢救队伍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取决于参与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性,更好地发挥血液净化中心的作用,对突发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建立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在各种突发灾害中,在院指挥中心统一领导下,成立血液净化应急管理体系与医院应急救援中心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快速组建医疗救助队伍,对急救人员进行优化组合,职责明确,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②建立协调和调配专业人力和物力的信息网络:由于床位、设备、物质和人员的配备均以日常的就医规模而储备,面对突发事件中超常量的病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调集专业的人力和物质,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综合的专业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专科知识技术的培训,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达到综合实力的集中调集和使用的目的。③制订可执行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订应基于灾难事件的损害程度,伤病员的数量和疾病特点,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抢救危重病员,并及时发现和给予必须的抢救。制定出快速、科学的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集体食物中毒、生物化学中毒事件、集体毒菌中毒以及火灾、水灾、地震灾害等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防范于未然。④培训和组建血液净化救援医疗队:血液净化专科技术性强,要求救灾医务人员平时训练有术,除有精湛的医疗救护技术外,还应懂得灾难医学知识,并具备抢救队伍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大灾事故发生的时候,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做好人员的储备,对突发事故才能迅速组建专业救援医疗队。

作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同时,思考如何在灾害事件中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如何建立有效的院内灾害管理体系,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更好的发挥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作用。应急机制的科学性是灾难医学领域中较新的课题[2],探索血液净化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应急方法,指导和规范血液净化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策略,对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血透室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5年前,省医处于自身发展‘磨合期’,15年后,省医的帮扶足迹遍布贵州各地,医联体建设使得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整体提升,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今年2月在医联体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时的总结。

“省医的医疗专家来给我看病,我真是太感动了。以前生病总要往省城跑,现在有了远程会诊,看病方便多了。”贵州省赫章县双坪乡病患金华平(化名)告诉记者。

通过医院的远程会诊室对医联体单位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是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每天都要做的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为病患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锻炼了基层医院的医生诊断水平,提高了医疗技能。

创新实现发展

发展反哺基层

15年倾情帮扶,24家医联体成员单位,这是贵州省人民医院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向省委、省政府交上的答卷。

作为贵州省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02年,贵州省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面对一系列发展难题的同时,医院没有忘记自身的公益性定位,在“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工作中,不仅派遣专家前往基层医院参与科室管理与医疗,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受援医院的整体实力上。

2002年,医院借助“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平台,先后与威宁、赫章、丹寨、黄平等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协议。根据对口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制定出适合医院发展的激励人才机制,努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

同时,充分发挥省级龙头医院的带动引领作用,按照“以创新实现自身发展,用发展反哺基层”的模式,积极帮扶,带动基层医院共同发展。经帮扶后,所有受援县医院均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其中威宁自治县医院还进入“三级”医院行列。

2013年,旨在提高服务效能,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模式的“医联体”质量管理模式提出,贵州省人民医院按照“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理念,对受援医院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立体式帮扶,实现病历、检验、远程会诊平台的“同质化”管理,全方位提升受援医院的医疗水平、科研教学水平、群众满意度。

倾情帮扶促发展

突破“瓶颈”助提升

毕节市人民医院是贵州省人民医院最早帮扶指导的医院之一,双方2003年就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2013年,医联体平台思路形成后,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制约毕节市人民医院建设发展的“瓶颈”科室进行深入调研,逐步攻克。

“15年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的无私帮扶下,我们医院的学科建设、医疗水平、医院管理成绩迅速提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办主任鲁懿说。

通过合作帮扶,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标准化新生儿科PICU、呼吸内科RICU、儿童重症医学科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市内急危重症患者的就医环境和条件。同时,区域检验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市标准化检验实验室;学科重组取得突破,妇科、产科独立建科,新组建脊柱外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分科更加专业化;自主完成室间隔、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未闭缝闭及结扎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心脏瓣膜病换瓣及等心脏手术,成功运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眼科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等;脑部内镜、心脏介入,鼻内窥镜治疗、腹腔镜微创、消化内镜下治疗、关节镜下治疗日趋成熟,标志着毕节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向“微创、高效、创伤小”方向全面迈进。

结合自身需求,贵州省人民医院还确定了重点帮扶学科,采取“长短新结合”的形式,帮扶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范化专科建设。“长”即帮扶专家长期驻扎;“短”即根据实际,定期组织专家、博士到帮扶医院相关科室开展会诊、查房、手术示教、业务讲座等;“新”即突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使帮扶医院“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派出一支队伍

带好一所医院

“感谢省医对我们医院在人员培训、实地帮扶、学科细化等方面的帮助,通过医联体合作,我们的医生、护士能去省医学习进修,将好的技术、服务带回来,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赫章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吴春焰说。

2003年3月12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开始对赫章县人民医院实施对口帮扶。本着“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工作思路,贵州省人民医院每次选派医疗专家,都是按照赫章县人民医院上年末提出的急需帮扶专业需求计划确定。

对口帮扶期间,贵州省人民医院每年均派出专家医疗队到赫章县人民医院开展学科和科室建设规划、技术带教、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一系列支援工作,14年累计派出医疗专家60名,通过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为赫章县人民医院培养了一大批本地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增强了帮扶医院的自身发展能力。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帮扶下,赫章县人民医院的科室设置从2003年的5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增加到2016年的22个,在去年新建立神经内科、新生儿科、急诊ICU、泌尿外科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肾内科血液透析室和高压氧科,肾内科目前共接诊病人住院治疗90余人次,开展血液透析700余人次,高压氧治疗病人400余人次。

在派驻医疗队专家的积极带动和帮助下,赫章县人民医院拟定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开展了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肾内科血液透析室和高压氧治疗等特色专科创建后,贵州省人民医院派遣专家帮助血液透析室进一步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建立肾内科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室,带动了医院专业技术的发展。

一对一对口

“个性化”帮扶

2016年,根据贵州省卫生计生委、贵州省扶贫办、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军区后勤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贵州省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贵州省人民医院将医联体辐射到贵州最为边远的地方,与望谟县人民医院沟通,制定对口帮扶计划,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项目管理”为思路,为受援医院定制“个性化”帮扶计划。

相关期刊更多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

包头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包头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