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乡镇民生事项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同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以投票表决方式选择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

在县人大的领导和指导下,清河镇有幸被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试点乡镇之一,清河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通过精心准备、严密组织,全面扎实推进该项工作。现将民生实事票决制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分享如下:

一、党委重视,健全组织

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文件,同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镇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各站所负责人、各管理区总支书记及各人大代表小组组长为成员的清河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推动该项工作。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向各行政村下发了关于在我镇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通知,在人流聚集地和交通要道张贴,充分利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广播、微信公众号、悬挂条幅等广泛宣传代表票决制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凝聚共识,营造出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的良好氛围。

三、学通悟透,形成合力

组织全镇镇村两级干部、镇人大主席团人员学习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指导意见和我镇制定的实施方案,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了票决制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增强了票决制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

四、制定方案,循序渐进

研究制定了清河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意见方案,对票决制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做到工作有章可循,依序进行。根据方案,我们制定了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简明工作流程,实行挂图作战,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人和完成任务时间等,确保该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进行。

五、甄选项目,量力而行

做好票决制工作,关键是选好民生实事项目。用于票决的项目既要符合大政方针政策,又要符合人民群众期望;既要能惠及尽量多人群,当年又能切实可行的完成。一定要让征求意见的项目“接地气”,不搞“高大上”,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清河镇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面向社会征集项目建议,搜集代表、群众、镇直单位等各类意见建议110多条,涉及民生项目20多项,通过甄别归类,结合我镇实际,镇人大主席团研究确定下来6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六、代表票决,由民作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为民做主”变“由民做主”。在清河镇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向大会报告候选项目情况,包括候选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实施主体等内容。全体与会代表对候选项目进行审议,并通过了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办法,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大会票决出5个项目,并在会上当场公布结果,同时在政府大门醒目位置张贴红榜公告。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一、管理权限

(一)县委组织部管理的股级干部

1、乡镇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妇联、工会、计划生育办公室正职。

2、县直正科级单位机关内设股级机构正职,副科级单位副职。

(二)县委宣传部管理的股级干部

县文明办、文联、讲师组、文广新局、广电台机关内设股级机构正职,下属副科级单位副职。

(三)协助县委组织部管理的股级干部

1、县纪委协助管理乡镇和县直单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正股级干部。

2、县委宣传部协助管理县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体育局机关内设股级机构正职及下属副科级单位副职。其中,教育系统包括各中心校校长,卫生系统包括各医院院长。

3、县委政法委协助管理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机关内设股级机构正职及下属副科级单位副职。

4、县人武部协助管理乡镇和县直单位从事人民武装工作的正股级干部。

(四)乡镇、县直单位管理的股级干部

1、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管理的以及协助县委组织部管理之外的乡镇、县直单位正股级干部。

2、乡镇、县直单位其他副股级干部。

二、职(岗)位设置

乡镇、县直单位列入管理的股级干部职(岗)位的设置,应严格执行人社、编制等部门的有关规定。

三、任职条件和资格

(一)担任股级干部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履行职责所必备的政策理论水平。

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胜任岗位要求的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3、公道正派,廉洁勤政,团结同志,有一定群众威信。

(二)担任股级干部应具备下列资格

1、担任乡镇、县直行政机关内设机构股级干部的,应是在编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

2、担任事业单位股级干部的应是在编正式工作人员。

3、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

4、一般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5、身体健康。

6、担任特殊岗位股级干部的,还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正在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党纪处分所规定的提拔使用限制期未满或受政纪处分尚未解除的,上年度考核不称职(不合格)、未定等次的,不能提拔担任股级干部。

四、选拔任用和报批程序

(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管理的股级干部

股级干部的调整,首先由乡镇党委、县直单位党委(党组)提出实施方案,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其中属于县委宣传部管理和协助管理的正股级干部调整方案报县委宣传部审核;公、检、法、司部门的正股级干部调整方案报县委政法委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按调整方式的不同,分别履行以下程序:

1、平级调整

(1)单位党酝酿研究,结果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审批。呈报的材料主要包括:正式任免请示文件,《干部任免呈报表》一式二份,干部考察材料;

(2)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召开部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后予以批复;

(3)办理任职、到岗手续。

2、提拔任用

(1)单位党组织成立考察组,进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

(2)根据组织考察情况,单位党讨论研究,提出任用意见;

(3)书面上报相关部门批复同意。呈报的材料主要包括:正式任免请示文件,《干部任免呈报表》一式二份,干部考察材料,提拔任职的附民主推荐材料;

(4)接到批复后,对拟提拔任职人员进行为期5-7天的公示;

(5)办理任职、到岗手续。

3、竞争上岗

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在本单位、本系统或者全县范围内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主要包括:

(1)采取张贴公告、在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公布等多种方式,空缺职位公告;

(2)组织报名;

(3)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对报名人员进行严格的任职资格条件审核;

(4)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竞岗演说等方式,每一个岗位差额确定2-3名初步人选;

(5)成立考察组,对确定的初步人选进行组织考察;

(6)根据组织考察情况,单位党讨论研究,提出任用意见;

(7)书面上报相关部门批复同意。呈报的材料主要包括:正式任免请示文件,《干部任免呈报表》一式二份,干部考察材料,提拔任职的附民主推荐材料;

(8)接到批复后,对拟提拔任职人员进行为期5-7天的公示;

(9)办理任职、到岗手续。

提拔任用、竞争上岗职位人选的考察,县委组织部和协管单位可根据需要安排参与。

(二)县委组织部和协管单位共同管理的股级干部

选拔任用列入协助管理范围的股级干部,在履行有关程序的基础上,经协助管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报县委组织部研究批复。

(三)乡镇、县直单位管理的股级干部

由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参照上述规定组织实施。如果一次性调整人数超过单位同级别股级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调整前必须书面征求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的意见。

五、交流

(一)适用对象

1、对列为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的股级干部应适时安排交流。

2、具有一定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直接管理人、财、物和证件办理等重要岗位的股级干部,任职满5年一般应进行交流。

3、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满10年的股级干部一般应进行交流。

(二)方式途径

1、县直单位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交流。

2、县直单位与乡镇之间的交流。

3、乡镇内部和乡镇之间的交流。

(三)操作程序

1、在单位内部交流的,由单位党组织根据职(岗)位设置需要和干部个人综合表现情况,研究提出工作方案,按正常调整的程序办理。

2、在乡镇之间、县直单位之间、乡镇和县直单位之间交流的,根据所在单位党组织书面报告需要交流的意向,由县组织、纪检、人社、编制等部门依据全县股级干部队伍现状,通盘考虑,拟定交流工作方案,统一组织实施。

六、管理与监督

1、认真执行干部管理规定。选拔任用股级干部要严格执行本意见的有关规定,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做到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考察的不讨论、集体讨论时多数人不同意任用的不通过、不符合任免程序的不审批。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北京市房山区:做好小城镇档案工作

北京市房山区档案局从2002年开始抓小城镇建设档案和管理档案集中管理工作,经历了课题研究、抓试点、全面推开三个阶段,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确定管理模式。小城镇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业务上接受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小城镇档案管理工作要纳入镇党委统一领导,镇机关综合档案室作为收集和集中保管并提供利用小城镇档案的主要职能部门,同时负责对镇机关各职能部门以及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有关单位(开发企业)和部门的档案业务进行监督和指导;镇所属基层有关公司单位,以及不相隶属的建设开发公司等单位形成的小城镇档案,坚持“谁形成、谁收集、谁归档”的原则,均建立档案室或档案专柜。凡一个镇由一个开发公司负责建设的,其工程竣工档案可以自己保管;凡一个镇由多个开发公司负责建设的,其工程竣工档案除向镇机关档案室移交以外,自己也要保管。

二是明确归档范围和责任。⑴镇机关或有关科室形成和留存的有关档案材料,由镇综合档案室集中保管,分类存放;⑵在一个小城镇建设中,房地产开发建设档案管理应做到,凡只有一个建设开发公司负责住宅小区建设的,其工程竣工档案由建设开发公司统一集中保管;⑶凡有多个建设开发公司负责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工程竣工后,除向区城建档案馆移交以外,还要向镇机关综合档案室移交一套完整的竣工档案,由镇机关档案室集中保管;⑷凡是在中心区(住宅小区以外)的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中形成的材料,工程竣工后,除向区城建档案馆移交以外,都要向镇机关综合档案室移交一套完整的竣工档案。为了确保档案移交完整,特别是要求开发公司与镇政府签订档案移交责任书。

三是制发业务标准。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房山区小城镇档案管理办法》和《房山区小城镇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使小城镇档案工作有了依据性、指导性的业务标准。

四是以点带面。2003年房山区正式以窦店镇为小城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试点单位,在取得经验后,两次召开现场会,全面展开小城镇档案管理工作。

五是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河北省唐山市:涉农档案信息下乡、在乡

自2004年初开始,唐山市、县(市)区、镇(乡)三级档案部门统一协调,在全市开展了“涉农档案信息下乡、在乡”活动?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涉农档案信息下乡、在乡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县(市)区均成立了此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管领导。很多县区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档案信息下乡、在乡工作专门文件、拨专款予以支持?熏协调相关部门调拨设施设备予以帮助。

为扩大宣传,唐山市各级档案部门开辟了五条宣传渠道。即:媒体传递、上街宣传、橱窗展示、网上查询、送档上门。市及各县(市)区组织了由主管领导、相关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参加的多路宣传小分队,小分队装饰车辆、携带音响、身披绶带、悬挂条幅,走向农村大集、走向贸易货栈、走向农村人员聚集场所,将印有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管理销售信息的小册子、单行本、“明白纸”直接向农民发放。市和各县档案部门还根据农村种植、养殖业的不同特点,编辑整理了服务“三农”的档案资料,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暖棚土屋,为农民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档案服务。

唐山市各级档案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创建了长效服务机制。以镇档案室室藏档案资料为依托,以市县“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文件为补充,以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主体,以生产科技、文化知识信息资料为辅助,在镇档案室建立了为“三农”服务的涉农专题档案。编印下发《农业农村工作政策文件选编》、《涉农档案文件目录》以及《农业专家科技人员资料》,下发至全市194个基层乡镇档案室,供档案利用者查阅利用。同时,将涉农档案目录和已公开涉农文件到网上,通过网络将档案信息传播基层农户。各乡镇建立的乡镇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将各级党委、政府制发的事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反映本县、本乡镇特点的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名人、名产、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文件资料,统一收集存放在乡镇档案室,与涉农专题档案融为一体。

河北省赵县:

探索服务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子

赵县是省政府命名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先进单位”和国家民政部命名的“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赵县着力抓好村务公开档案,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针对围绕农村热点问题农民上访告状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199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行村务公开。为确保此项工作的进行,档案工作者积极介入,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制定《赵县村务公开标准》等文件,对公开时间、公开内容、公开阵地、公开程序以及建立村务公开档案等每项内容、每个环节都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依据档案为公开内容把关。二是设计印制了全县统一的村务公开档案盒、“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记录本”、“民主议政日、民主评议干部活动记录本”,并同村务公开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及整理标准一起发放到村,并规定每次公开后10日内各村将公开的内容、地点、时间、承办人、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对公开内容的意见以及答复处理结果收集归档,一式三份,分别由县档案局、乡(镇)、村分别专人、专柜保管。三是强化督促检查。每次村务公开活动结束后,县档案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县281个行政村逐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场指出,责令其改正,检查结束后将检查情况通报全县。

1996年,赵县规定,每年的1月10日和7月10日为村民民主自治日。每次活动档案部门都及时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反映的问题及要求、活动中通过的决定、决议及村班子的承诺进行归档,提供县委、县政府两个督察室及县人大共同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有效防止了村干部当场拍胸脯,事后不认账,活动日走过场。

为真正落实村民民主选举权利,在全县村委会选举工作中,利用建立选举档案来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使每一步的选举程序都能依法进行、记录在案。在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将选举的记录、选票、决议、布告、选举结果等建立选举档案,并且以文件的形式规范了各级选举档案的归档范围,做到了县、乡、村选举档案规范管理,为判定选举过程是否合法提供依据。

内蒙古和胜乡:创新农户建档新模式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和胜乡地处河套平原腹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做到知民情、知地情、知乡情,全面掌握和了解农户生产、生活的真实状况,乡党委、政府1998年进行了入户摸底调查,陆续在2643户农户建档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规范的建档程序和严格的管理办法。

一是狠抓组织领导,保障农户建档工作有序开展。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成立了由书记挂帅的建档领导小组,建立了“一个干部一个社,谁出偏差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全乡40名行政干部全部下派,以村定片,以人定社,层层把关,整体推开了农户建档工作。

二是狠抓宣传引导,保障农户建档的良好舆论氛围。乡党委、政府编印了农户建档宣传材料和农户档案基本常识问答,发放到每一个农户家庭;在村社公共场所、主要路段两侧醒目位置,刷写农户建档宣传标语;召开党员会、社员会,集中学习农户建档知识;对三级干部和农户户主进行系统培训;结合科技培训、普法宣传,宣讲农户建档的有关内容。

三是狠抓农户建档的项目设置,保障农户档案的齐全完整。乡党委、政府与有关部门一起设计了6套表格,分设26个大项、132个小项,将全乡劳力资源、土地条件、种养结构、经营收益、生活消费、生产投入、农户主要成员等情况纳入其中。

四是狠抓入户登记,保障农户档案资料的翔实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在表格填写、资料考证、数据审核等方面,实行专人把关,做到户主不签字不入表,包社干部不签字不汇总,包片领导不签字不立卷的举措。

五是狠抓档案内容的充实,保障农户档案的时代特征。2005年,乡党委、政府结合农村政策的调整,在原有6个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普法和依法治理情况统计表,并增减了部分统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农户档案的内涵,体现了农户档案与时俱进的特点。

六是狠抓农户档案信息的汇集整理,保障农户档案的有效利用。根据农户档案记载的资料和数据,将全乡历年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农民收入、负担等汇制成分析对比表,作为党委决策和农户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同时印发了产业安排征求意见表,征询农户意见。编印了《农户档案大事记》,汇集了《典型示范户、名人录》和《农户档案利用实例选编》,建立了以农户档案为主线的综合展览室,供广大农民学习和借鉴。

黑龙江省克山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档案建设

新世纪开始后,克山县农村劳动力流动加速,转移频繁。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引导和管理,克山县从2003年起陆续在全县15个乡镇、134个村建立起农村劳动力档案。他们的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管理网络。克山县档案局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县里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档案局、农委、土地局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档案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并把农村劳动力建档工作纳入乡、镇、村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针对开展农村劳动力档案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的情况,克山县档案局采取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组织发动,全县上下形成了统一的共识。

三是典型引导,整体推进建档工作。

四是强化培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采取集中培训、分别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农闲时间,对涉农部门领导、乡镇主管领导、农经站长、村支部书记和村会计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三年来,累计培训人员3500多人次。

根据克山县档案局的要求,各乡镇建立了四种类别的未转移和已转移的劳动力档案。在每一类档案中都要求建立“四表”和“四册”,即劳动力资源表、劳动力转移表、劳动力技能表、农村经济人表、劳动力转移登记册、劳动技能登记册、农村经济人登记册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登记册,对劳动力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技能特长、品德表现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详细记载。全县15个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档案网站,把劳动力技能表、劳动力转移表、劳动力资源表、农村经纪人表等内容通过网站向外公布。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

开展农村股份经济合作制改革档案工作

北塘区是无锡市三个中心城区之一。2002年全区进行了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区档案局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加强对此次改革中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北塘区22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级股份经济合作制改革后,区档案局制定了《北塘区各村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所形成的材料清单》,并对村档案员进行培训。

按照“规范管理、方便利用、简化高效”的原则,区档案局将这次村改的材料依据改革的阶段相应地分为类:①筹备和人口调查汇总材料;②清产核资材料;③股份量化材料;④“三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候选人推选材料;⑤股份合作社章程和股民股权签署材料;⑥股份合作社成立预备会议,“三会”召开会议材料、选举材料;⑦农村股份合作社分红材料;⑧农村股份合作社日常工作材料。其他门类材料的分类根据有关档案业务规范进行。对于这些材料的整理,区档案局反复研究,决定打破传统模式,统一划定保管期限。

此次改制中,各村档案室将村民个人工作简历、户口迁移、婚嫁情况等详细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形成了完整的股民档案,使北塘区村民拥有了完全意义的个人档案,填补了村级档案空白,开拓了村级建档新领域。

山东省章丘市:村档乡管

章丘市档案局近年来倡导和推行的行政村档案由乡镇代为保管工作,受到了市、乡镇和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好评,也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好乡镇档案馆,做好代管准备。章丘市档案局将原乡镇综合档案室改建为乡镇档案馆,配备1~2名专职档案人员,行使对内保管利用档案,对外监督指导所属单位、行政村档案工作的职责。在各行政村同意的前提下,由乡镇档案馆代管其档案,乡镇记账中心产生的村级会计档案纳入代管范围。

2. 抓好试点,稳步推进。章丘市档案局首先在建立小城镇档案馆较早的普集、埠村等镇进行了“村档乡(镇)管”的试点,一方面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力量对各村档案进行集中整理;另一方面,调整扩大了档案库房,添置了部分必要设备,为保管好村级档案创造条件。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目前,全市22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档案馆,共代管700多个行政村的档案1.5万卷,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80%。

3. 制定规范,明确要求。章丘市档案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档乡(镇)管”工作的意见》,对“村档乡(镇)管”工作进行了完善和规范。一是明确了村级档案属行政村所有,在行政村同意的前提下由乡镇档案馆代管,其所有权不变,各村可随时查阅本村的档案。二是明确了“村档乡(镇)管”的代管范围。乡镇档案馆主要代管各村的重要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三是明确了移交代管档案的时间。一般在行政村保管3年后移交?穴原则上在每届村委会换届之前?雪;经济实力强、保管条件好的村,可延期代管或不实行代管;人员不稳定、保管条件差、档案安全无保障的一般在每年集中立卷后直接交乡镇档案馆代管。四是明确了村级档案查阅利用的具体手续。村民持身份证或村委会证明信可在乡镇档案馆查阅本村文书档案;查阅会计档案须2人以上持村委会证明信方可。五是明确了乡镇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村级档案室及村档案人员的职责,在档案的移交代管、安全保管、查阅利用、管理统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山东省寿光市:发挥农业科技档案作用

山东省寿光市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近几年来,寿光市档案局的同志走出机关,到农村、到基地宣传建立蔬菜产业档案的好处,动员菜农留下发展绿色蔬菜的第一手资料,制作了多种简便实用的表格、目录,引导基地、协会、蔬菜种植户就果菜生产管理过程中土壤消毒、施肥、浇水、杀虫、检测、销售等诸环节如实填写,并制定了蔬菜产业化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在蔬菜基地和协会开展了蔬菜产业化档案的建档工作。

寿光市档案局成立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小分队,常年活跃在全市975个行政村,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在各镇(街道)农技推广站建立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定期到农村进行技术推广和业务辅导。寿光市档案局及早动手,建立和规范了蔬菜批发市场、高科技蔬菜示范园、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的档案,引导推动中北部乡镇建立了冬枣、胡萝卜、无土栽培西红柿等果菜种植技术档案。

寿光市档案局把多年来蔬菜价格档案数据,绘制成各种蔬菜的价格走势图,并到网上。开发利用高科技蔬菜示范园和基地、协会的蔬菜产业档案,对市场需求、蔬菜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对进入试验区的果菜品种进行淘汰遴选,帮助农民选择了优质品种。在省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研制了果菜条形码追溯系统,使寿光的无公害蔬菜有了专门的“身份证”。最近,档案局馆与有关基地联合对条形码进行了改进,制作了蔬菜随身档案。

寿光市档案局不断拓展档案工作的新领域。自2000年以来寿光市档案局积极参与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配合组委会收集、整理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资料。注册成立了寿光市蔬菜协会,局领导兼任副会长,发展会员16000多户。协会通过开发利用蔬菜产业档案信息,与大众日报农村版合作出版了“蔬菜周刊”。

湖南省双峰县:乡乡镇镇建立档案馆

20世纪90年代初撤区并乡之后,双峰县的16个区公所、64个乡镇被合并为16个乡镇。近年来,16个乡镇都建立了乡镇档案馆。

乡镇建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农村机构改革为乡镇建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乡镇机构改革之后,乡镇干部编制增多了,管理范围扩大了,同时,作为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县里有权设立乡镇档案管理机构。二是随着农村经济专业化、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大户开始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另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农村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农村社会经济形势发展,使农村档案工作面临着两个无法回避的矛盾:一个是乡镇档案工作的任务大大增加与乡镇档案工作指导力量不够的矛盾日益尖锐;另一个是群众查阅利用档案的需要增多、效率求快与查阅利用条件限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1997年双峰县档案局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乡镇建馆可行性报告后,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快作出了三年时间实现乡镇个个建馆的决定。

建馆初期,县里成立了有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联合行文,明确了“由乡镇党委、政府批准,经县档案局验收合格,报县编委审批”的建馆程序。建立乡镇档案馆后,档案人员列入公务员编制,专职专责。档案馆的工作经费列入了乡级财政预算。档案馆的保管条件基本上都能做到办公、阅览、库房三分开,建筑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以上,还配有空调、去湿、电脑等先进设备。

在双峰县,乡镇档案工作列入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在百分制考核中占基本分2分,由县档案局组织考核评定。由县人大牵头组成有关部门参加的《档案法》行政执法检查组,对乡镇档案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农业科技档案优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1999年9月由7所教学与科研单位合并组建的。学校合并后组建了新的档案馆,完善、重新修订了科技档案管理办法,确保了农业科技档案收集更加齐全完整。

(一)建立提前介入制度。研究项目开题后,在课题组中设专职或兼职档案员,明确责任。同时配备资料档案柜和档案积累袋(盒),使每一个科研人员及时地把科研进程中形成的各类原始材料收集入袋。

(二)建立预归档制度。研究项目完成后,在鉴定、验收前3个月,科研过程形成和积累的原始档案资料,按形成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整理,交档案部门进行预归档。档案部门成立预归档验收小组,对形成资料的纸质、规格及书写笔墨等进行把关,从而确保了档案的质量。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所需材料1.《计划生育服务证》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结婚证;

3.节育证明。49周岁以下己婚人员,未育的,需提供近三个月本市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女方查环查孕证明。属一孩的,提供近三个月本市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上环证明。属二孩或以上的,提供本市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绝育证明;

4.下列情况另需提供不同材料:

⑴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提供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⑵属于政策外生育的,提供社会抚养费征收票据。

(三)办理部门:申请人现居住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

(四)办理程序:持上述相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申请。工作人员核实原件后留复印件并受理申请,如对材料真实性有疑问,可留材料原件进一步核实。

(五)办理时限及结果:提交材料齐全的,应即时办理。如需进一步核实,可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材料,并自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需要延长时间的,应报街道计生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及时通知申请人,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相关知识: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承诺书

本人申请办理 ,谨此承诺:

本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文化程度: 身份证号: 户 籍 地: 现居住地: 工作单位: 婚姻状况: 结婚日期:

生育情况: 其他需说明情况:

本人郑重承诺,以上陈述内容全部属实,且无婚育情况遗漏,无违法生育情况。如本人陈述内容与实际不符,由此产生的一切违法行为和后果,本人愿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接受处理。

承诺人(签字按指印):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注:1.其他需说明情况指承诺人经历几次婚姻或生育子女后子女死亡,但仍符合登记条件等特殊情况;无特殊情况需要说明的,请在空白处划斜线。

2.本承诺书一式两份,乡(镇、街办)、当事人各存一份。

猜你想了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

(一)办证条件

离开户籍所在县(市)的行政区域,拟异地居住30日以上,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之间,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的公民。

(二)办证机构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部门

(三)办证材料

1、本人的居民身份证;

2、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3、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

4、已生育子女的,应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违法生育的,还应当提交处理执行情况证明。

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

持证人到达现居住地15日内,到当地乡(镇)或街道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接受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凭证享受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服务。

三、注意事项

1、《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有效使用期限为3年。流动人口应当在所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有效使用期限截止前,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发证机关换领新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持证人婚育情况发生变更的,应当在30日内到现居住地查验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由本人在3个月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者以其他形式告知原发证机关。

3、暂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成年流动人口,应接受现居住地乡镇或街道计划生育部门的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在6个月内回户籍所在地补办《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补办期间,由现居住地镇或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发放临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主题,以便民利民、务实高效、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为原则,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政务公开为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创优发展环境,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和谐健康、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乡镇农民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农民标准化培训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三个中心”)建设为重点,完善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拓宽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平台,建立县有行政服务中心、农业专家服务团、农民教育学院,乡镇有“三个中心”,村有农民服务站,村小组或新农村建设点有农民之家的便民服务网络。各乡镇在年底前要建好“三个中心”,并抓好1-2个示范性村级农民服务站,有条件的村小组或新农村建设点要建好农民之家。通过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建章立制,提升效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构建起规范、高效、方便、快捷的农村便民服务体系。

三、工作原则

1、便民原则。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2、公开原则。通过便民服务卡、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公开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高效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做到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4、依法行政原则。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程序受理和办理,既要热情服务、方便群众,又要严格依法办理有关事项。

四、机构设置

1、各乡镇要整合原有的“三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资源,统一命名为乡镇农民服务中心。乡镇农民服务中心是办理本乡镇和上级政府部门授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并提供代办、咨询等便民服务的平台。乡镇农民服务中心直属乡镇人民政府,在乡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又是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的延伸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乡镇农民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在行政审批、证照证明、信息咨询、解决诉求等方面为农(居)民提供服务。乡镇民政所、农医所、财政所、城建所、国土所、计生办、综治办等必须在农民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为农(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2、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是乡镇人民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工作部门。乡镇农技、林业、农机、水利、水保、果业、农经、畜牧兽医、乡镇企业等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入驻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并设立办事窗口,为农(居)民提供政策咨询、信息、物技结合、预约上门等“一揽子”服务。

3、乡镇农民标准化培训服务中心是组织开展本乡镇农民培训工作的服务平台,与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时提供劳动就业服务,并办理社会保险事务。乡镇司法所入驻该中心合署办公。中心设立农民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劳动保障和法律援助等办事窗口,为农(居)民提供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

4、各行政村设立农民服务站,以为农民或直接办理一些日常性事项为主要职能。按照方便简洁、综合归类的原则,村级农民服务站统一设置“五室一学校”,即党员服务室、综治室(含维稳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计生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含农家书屋)、创建文明活动室(含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室)和农民培训学校(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人口学校)。有条件的村可试行建立集中、敞开式的办事场所。

5、村小组或新农村建设点设立农民之家,具体帮助群众代办力所能及的申请事项。

五、服务内容

1、乡镇农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是涉及审批的有关服务事项,包括乡镇可以直接办理和需到县级部门办理的各类事项。对权限在上级的行政许可类事项,农民服务中心开展初审、呈报、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尽可能和县行政服务中心对接,对审批服务事项业务少、频率低的项目,可整合办理,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2、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是负责本乡镇区域内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业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和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3、乡镇农民标准化培训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建立培训台账和劳动力需求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并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用工信息和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为农(居)民提供劳动保障、农民培训以及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维权等服务。

4、村级农民服务站的服务内容主要是为农民提供在涉及农村社会公共事务、就业保障、农业发展、党员服务、纠纷调处、政策宣传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5、村小组农民之家的服务内容主要以搜集农村社情民意、相关政策宣传为主。

六、运行方式

1、乡镇“三个中心”采取圩日集中办公、闲日轮流值班的方式运行,并实行以下两种办法开展工作:

⑴实行“六公开”服务。各窗口对审批服务事项通过制作便民卡、工作流程、公示栏等形式公开项目名称、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政策依据。

⑵实行“六制”办理。工作人员根据服务对象申报的事项,按以下规定办理:

①直接办理制:凡程序简便,可以当场审批的项目,即收即办,当场办理。

②承诺办理制:对不能当场办理,需要审核、论证等方面的申请项目,由工作人员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③联合办理制: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由主办窗口牵头协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

④上报办理制:需报上级审批的申请事项,由工作人员负责材料的审查,明确告知所需的材料、费用及办结时限,在规定时限内由主办部门负责上报,积极联系办理,全程帮助办结。

⑤明确答复制: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事项,受理窗口应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批准的理由,明确给予答复。

⑥协助办理制:群众申办有关事项确有困难的,工作人员应予以指导和帮助起草、填写有关较为专业或复杂的申报资料。

2、村级农民服务站以为农民代办、协办为主,除村级能够办理、调解的事项外,主要实行便民服务制,其原则、内容、程序、形式、制度、工作要求等按《关于印发〈大余县创新管理模式推行便民服务制的工作意见〉的通知》(余办发[2009]22号)规定要求执行。

七、服务程序

1、受理。乡镇“三个中心”服务窗口对群众提出的办事申请,属于受理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的事项应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全的要出具一次性告知书,待申请人补齐材料后再行受理。

2、办理。窗口受理办件后,能直接办理的,即时办理;不能直接办理的,由承办人在承诺办理时限负责协调办理;对审批权限在上级部门的,窗口受理后,将申报材料移交主办部门的相关业务人员上报县有关业务部门办理。

3、回复。承办事项办结后,由承办人及时告知申办人或人,并做好办结材料移接交手续。

八、建设模式及标准

1、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建设的原则,乡镇“三个中心”应相对集中并分别统一设立办事大厅,乡镇有关涉农部门及基层站所在大厅设立办事窗口并达到以下建设标准:

⑴硬件建设标准:

①有固定的办公用房;

②有统一的红底镶钛金字的中心标牌;

③有群众熟知的热线电话;

④有档案柜;

⑤有方便群众办事的坐椅、饮水机等;

⑥各窗口有明显的标识牌;

⑦室内有公示告知版面;各窗口配备办公电脑,有条件的可配备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

⑵软件建设标准:

①人员配备到位。有中心负责人和固定的窗口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

②办事流程明示。规范办理项目,对进驻办理的审批、服务和收费项目及办事环节进行梳理,制作办事流程图、《办事指南》和便民服务卡。

③有关制度齐全。建立“六制”办理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预约服务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各种制度上墙公开,并设有群众意见簿。

④岗位职责明确。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中心负责人和各办事窗口的工作职责,并制定考核办法。

2、各行政村农民服务站的建设要达到“七个一”标准:即有一个固定场所、有一部便民热线电话、有一台便民办事的上网电脑、有一套规范的制度、有一张工作流程图、有一份服务承诺卡、有一本专门的服务记录本。

3、村小组或新农村建设点农民之家的建设要有“三室”,即有阅览室、电教室、室,并配备相应的电教设备、图书阅览资料和等娱乐设备,主要是为村民提供一个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心。

九、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农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乡镇“三个中心”是各级党委、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形势下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各乡镇要把加强农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明确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落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抓好乡镇“三个中心”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村农民服务站和村小组(新农村建设点)农民之家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乡镇“三个中心”建设的协调和指导,对服务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提高即时办结率。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各乡镇要本着“规范、便民、实用、节俭”的原则,充分利用乡镇、村、组现有的办事场所、硬件设施,给予相应必要的投入,使农村便民服务网络能充分发挥作用。县行政服务中心要开展网上行政审批办公系统延伸到乡镇的试点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地群众、企业的需要,根据乡镇经济发展的实际,开展有特色的便民服务,使农村便民服务网络的建设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以取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3、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便民服务网络的职能和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农村便民服务网络运行工作中的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农村便民服务网络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