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室内职称论文

室内职称论文

室内职称论文

室内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作量;科室二次分配;改革;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1

一、内部分配的指导原则及意义

我院实行统一管理,院、科两级核算,医师绩效由经管办统一核算,护理绩效由护理部垂直管理,一级核算与分配由经管办执行,科室再进行内部分配时由科室绩效分配小组制定方案,由于科室性质不同,医技科室较为明显,也使得内部分配存在灵活性较大、不易统一管理等问题,医院为了顺利推进内部分配改革,制定了科室奖金内部分配原则。

科室奖金内部分配目的是有效的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绩效奖金的内部分配将职工工作量、岗位、职称、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使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还要兼顾公平公正。

科室奖金内部分配要根据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充分体现医疗技术含量和医疗技术风险等因素,恰当拉开分配档次。

二、科室奖金内部分配的实践

在制定科室内部分配制度前,首先科室需要成立绩效考核小组,为保证公平公正,绩效小组成员基本涵盖科室不同岗位、不同职称、年限的工作人员,一般由科主任、护士长、职工代表组成,科主任担任组长,一般为3~5人。职工代表需由科内全体人员选举产生科室绩效分配小组主要职责是根据医院制定的科室奖金内部分配指导意见,研究拟定内部分配方案、岗位职责、质控制度,公示并经大多数职工同意后,确定最终实施方案上报经管办备案。下面以部分医技科室为例阐述科室奖金内部分配的实践。

1.大部分医技科室由诊断医师、操作技师、护理人员、登记员等部分组成,护理人员绩效工资由护理部垂直绩效分配,本文阐述对象为医师和技师。内部分配时科学合理的将医师和技师的组间系数分配好尤为重要,总体来说,对职工的考核指标主要分为工作量、职称、质量控制三部分,比例分别为40%、30%、30%。

2.工作量指标。工作量指标是内部分配框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比例比较大,按照各医技科室实际情况,按照其劳动技术强度和风险程度、项目操作复杂程度等多重因素通过一定的方法转换成相应的分值,经科室成员集体讨论,对相应的项目进行赋分,每人工作数量的多少,导致工作量所分配的绩效不同。这一方法基本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分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具有灵活等优点,在进行科室内部分配时普遍使用这一方法。

3.职称指标。职称指标主要考虑职称、年资、学历等几个因素。设置职称系数时,初级、中级、高级差异较小,目的是鼓励员工积极晋升职称,确保科室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多数工作遵循孰能生巧的规律,年资系数作为一项客观因素,根据不同工作年限,设定不同系数,但该项权重和差异一般比较小,略有体现即可。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知识水平,若科室比较重视学历程度,可将其单独设置系数。

4.质量指标。质量控制和工作数量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要保证服务效率,更要确保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包括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两大方面,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效率,如检查等待时间,报告等待时间等。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服务质量的好与差则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速度。医院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构建内部分配框架时,不能仅体现数量因素,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系数的设置一般由科室绩效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质量考核方案并实施,在核算个人绩效时,依据每月考核结果适当进行奖励或处罚。

5.实施前后对比。本文任意摘取放射科实施基于工作量进行内部分配的绩效奖金两个月的数据给予对比,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工作时间均超过六年的人员进行对比,实施前,在未考虑工作量的情况下,仅考虑年资系数和考勤,分配的绩效工资相差无几,甚至相同,根据科室调研情况,推诿工作、迟到现象常有发生,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施后,个人绩效差别较大,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科室预约检查的时间明显缩短,预约时间平均缩短0.5天。

三、实施效果

新的分配方法充分考虑了工作量、职称、质量等因素,改变了传统的大锅饭或仅考虑年资缺乏公平性和积极性的分配方法,不仅使职工的劳动价值得到了合理回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科室内部绩效分配与每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制定分配标准时必须要求全员参与,反复讨论,在实施过程中,科主任和质控员都要严格按标准考核,客观、公正地执行,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问题,在征得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需不断调整和完善考核标准,使其更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张彬彬,祖学亮,陈灵巧.基于工作量的临床科室奖金内部分配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年6月第22卷第6期:981.

室内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于2014年1—3月,抽取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连续从事ICU护理工作满1年及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2)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护理管理者、行政班人员;实习及进修护士;1年内累计学习、进修、休假等原因不在岗3个月及以上者。

1.2调查工具包含自行设计的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监护室工作年限、工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用工性质8项内容,及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9]。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包括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层级高原4个条目、内容高原6个条目、中心化高原6个条目,共16个条目,其中12个负性条目,4个正性条目。采用Likert6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2、3、4、5、6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均分≥4分,可以认定为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9],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状况越严重。该问卷中的层级高原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进一步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一种状态;内容高原是指个体不能从当前工作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对当前工作产生厌倦;中心化高原指个体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调动的可能性很小[10]。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经评定,得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38,结构效度为0.82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本研究员为主,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协助问卷调查工作。应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意图、填表细则及每个条目的含义等,并向研究对象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问卷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1.4统计学分析将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双人进行数据输入和查对,运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05名调查对象,年龄21~47(29.60±4.61)岁,工龄为1~26(7.85±5.18)年,监护室工作年限1~22(6.15±4.51)年。男48名(23.4%),女157名(76.7%);大专66名(32.2%),本科139名(67.8%);护士64名(31.2%),护师83名(40.5%),主管护师及以上58名(28.3%);已婚107名(52.2%),未婚98名(47.8%);正式员工84名(41%),聘用员工121名(59%)。

2.2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3.76±0.74)分,层级高原维度得分为(4.26±0.97)分,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为(3.97±0.94)分,内容高原维度得分为(3.22±0.99)分。

2.3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人口特征之间的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不同性别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仅在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男性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的得分高于女性护士;已婚状态和未婚状态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同样仅有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未婚的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同用工性质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聘用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4分,远高于正式在编护士,处于职业高原状态,但其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却低于正式在编护士;不同学历层次的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职业高原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大专和本科学历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及职业高原各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1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职称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职业高原总体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职称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而内容高原维度,随着ICU护士职称的上升,内容高原得分也出现了相应的升高。

2.4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ICU护士职业高原的相关性分析对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3个连续人口统计学变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内容高原(P<0.01)、职业高原(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工龄与中心化高原(P<0.05)、内容高原(P<0.0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监护室工作年限又与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层级高原维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进一步分析。

2.5人口统计学变量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用工性质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方法:大专为1,本科为2;职称中护士为1,护师为2,主管护师及以上为3;男性为1,女性为2;已婚为1,未婚为2;正式为1,聘用为2,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中以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层级高原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F=1.339,P=0.219,按照0.05的检验水准,不能拒绝H0,因此认为所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没有意义,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统计学变量不足以影响层级高原维度的得分。其他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婚姻、职称、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及其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用工性质、职称、工龄未进入方程,对职业高原及其维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为职称、婚姻、年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中心化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中心化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和监护室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婚姻、年龄与内容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内容高原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职称、婚姻、年龄均与职业高原总体具有线性回归关系,职业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

3讨论

3.1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整体处于职业高原的潜高原状态,其中层级高原维度得分最高,高于4分,进入职业高原。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这可能与ICU护士普遍认为目前职业生涯的垂直流动可能性小有关。这种垂直流动,在我国护理行业大环境中看来,主要包含了行政管理职务上的晋升和技术路径中的上升两条途径。从护理管理模式来看,护理行政管理路径以直线式结构为主,技术路径以金字塔式结构为主,这两种垂直晋升路径中,越是向上护理管理岗位和技术职称名额越是有限,正是这种局限,令得护理人员的垂直发展存在瓶颈,因此层级高原得分高。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最低,表明ICU护士在重症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有机会得到充实,能够保持较好学习态势。原因可能与ICU护理工作内容有关,首先重症医学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拥有先进、复杂的诊断、治疗、监护设备与监护技术,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ICU护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工作职能不断扩展,专科护理工作内涵不断延伸,为ICU护士新知识、技能的获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最低。由此,笔者认为护理管理者可以把握ICU的专业优势,积极协助护士充实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以延迟ICU护士内容高原的产生。

3.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3.2.1年龄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中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高原总体、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维度均有影响,呈正相关,对层级高原维度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为,ICU护士年龄适宜在22~35岁,因该年龄段者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工作热情高,有足够能力及精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愿,发展潜力大,所以医院、科室更倾向于提拔年轻护士,相比于年轻的护士,随着年龄的增长ICU护士体力、精力均出现下降趋势,在完成日常高强度三班倒的工作之余很难保持足够的精力继续进行学习、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护士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得到丰富,知识累积也相应的增加,再提高的空间较小,如果科室以及医院不能或者很少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其对新知识技能获取的难度必然增加,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内容高原的感知也很可能愈加的明显。年龄愈见增长,护士们的体力、精力受到影响,工作热情也在慢慢减退,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够,对新事物接受、创新和应变能力也会相应变差,能力提升相应的也会受到限制,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之组织核心位置需要的人员数量有限,其在组织中横向流动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小,感知中心化高原也就难以避免。但是对于层级高原来讲,因为医院的组织管理、晋升模式的限制,年龄的影响因素表现的并不那么显著。

3.2.2婚姻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已婚和未婚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者高于已婚者,即未婚护士相对已婚的护士,知觉到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流动更加困难。同时回归分析也显示,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均与婚姻负相关(P<0.01),可见婚姻对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的得分有显著影响。结合ICU护士的职业背景分析,笔者认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ICU是工作压力最高的科室之一加之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护士人群中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未婚护士身在异乡,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生活中需要独自处理诸多琐事,工作中又只能独自面对监护室工作的各项压力,更易于感知职业高原。且未婚在一线城市又同时意味着不稳定,生活或者职业上的变化较多,流动性较大,相比之下,已婚护士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完善,生活状态更加稳定更容易得到组织的信任,比较易于流向组织核心。另外有研究认为,进入婚姻的女性对工作和职业的投入降低,母亲角色成为生活的重心,形成“看重家庭弱化工作”的状态,本研究调查中女性占76.6%,处于此状态的已婚女护士很可能在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的感知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

3.2.3职称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说明对于处于初级护师职的ICU护士来讲,因组织核心位置有限,且多被更高职称者占据,移动可能出现了停滞。同时能够改变这种停滞所需准备中的向更高一级职称晋升,因为要求的条件更高,职称晋升难度越来越大,更加加重了护师职称护士的中心化高原感知。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显示,随着职称的上升高原得分增加,说明职称对于ICU护士知觉内容高原有显著影响。职称越高,所能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越少,容易对当前的工作产生厌倦。但是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称在内容高原维度未进入方程,究其原因,可能因为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职称对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不明显,而被其他因素所取代。

3.2.4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3显示,经回归分析,监护室工作年限只在中心化高原维度进入了方程,并对中心化高原产生负向影响,这说明随着在监护室工作时间的增加,ICU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逐渐完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意味着随着监护室工作年限的累积ICU护士得以具备更强的实力向组织核心靠拢。究其原因,ICU是一个专业性强的科室,监护室工作年限长是ICU护士理论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有力保证,利于护理人员向组织中心移动。

3.3对策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弱化年龄、职称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婚姻对职业高原的积极作用,提出以下对策。

3.3.1组织方面

3.3.1.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招聘新护士、接受其他科室护士轮转、增加护工等途径,改善ICU护士不足现状,努力实现(3~4)∶1的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减少护士工作量,保证休息时间,以利于自我充电,减轻护士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缓解年龄带来的不利影响。

3.3.1.2规范层级管理,增加核心职位的设置根据《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按层级给予护士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加技术途径上升空间;推行组长带班制,设置带班组长职位,采取公平的竞争机制,鼓励符合竞聘条件者竞争上岗,唤起护士适度的危机感和提升ICU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向组织中心流动以缓解职称对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的影响。

3.3.1.3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岗位轮换加强ICU专科护士培训及各种ICU专职护士培训,如仪器设备专职护士、呼吸机治疗专职护士、造口护士、PICC专职护士、营养护士、临床带教老师等,使ICU护士在不同的专职领域中成为专家,在新的角色中找到挑战性,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有利于减轻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的消极作用,更大的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对中心化高原的有利影响;采取护士轮岗制,避免长期固定某一职位主观上产生倦怠或客观上不公平的状况发生,同时岗位的轮换更加利于护理技能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3.1.4帮助护士做好职业规划鼓励ICU护士进修学习、参与科研和撰写论文,鼓励晋升职称,支持在职提升学历。护理管理者协助ICU护士评估目前状况,设计个性的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中明确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以克服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

3.3.1.5注重科室文化重视婚姻对职业高原的负向影响,积极组织联谊活动创造安全有益的社交机会;倡导温暖和谐的科室文化,营造家的氛围,对未婚护士给予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协助其减轻压力,鼓励已婚护士分享经营幸福婚姻的经验;由于ICU科室环境封闭,鼓励ICU护士业余时间走出工作,体验世界,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舒缓心情,缓解压力。

室内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公共教育学教研室的实践研究职能

公共教育学教研室是高等学校在系、部或二级学院直接领导下组织和从事教学、教改、科研和师资培养工作的基层教学研究组织,是确保和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它的职能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决策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教师发展研究、考试与评价研究、课程研究等。除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其余五个方面都属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因此,从事实践研究是公共教育学教研室的基本性质和职能。

公共教育学是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教育类专业课,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该课程教学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评价等要求统一,甚至同一。目前公共教育学陷入了“师厌教、生厌学、效果差”的艰难困境,需要进行研究、改革。公共教育学研究涵盖了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诚然每一位教师对教学质量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单凭教师个人的一己之力难以使整个教育学课程脱困,只有凭靠教研室集体的力量,众志成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行动研究,公共教育学才能获得新生。因此公共教育学教研室应该把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有责任、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二、公共教育学教研室的教育行动研究及其案例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及程序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通过研究真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与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行动质量与教育行动效率为目的的研究模式。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对教育行动的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1]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着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2]计划的任务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行动计划。行动就是实施、执行计划,主要任务是实施行动方案,对行动进行监控、调整。考察主要是通过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收集背景资料,为获得研究效果提供材料和依据。反思主要是整理描述结果,分析解释原因,评价行动,构想纠正失误、克服困难的新行动方案。反思的任务是对行动过程和行动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并为下一轮的教学循环作准备。

(二)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案例

1.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德州学院的公共教育学教学并不理想,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存在厌教情绪;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厌学、旷课现象严重;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临时突击背诵应考。2006年以来,教育部对德州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启动了公共教育学教研室的行动研究。学院要求各专业教研室要认真履行职责,狠抓教研及教改。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教育学教研室号召全体教师要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并申报了“德州学院实践教育学之实践研究”课题,教研室全体教师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以教研室为主体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的氛围。

2.了解现状,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形成方案

为了获取公共教育学课程及教学状况的信息,教研室组织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座谈,发放“德州学院公共教育学课程及教学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公共教育学教材内容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教学缺乏示范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研室认为公共教育学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原因错综复杂,进一步的研究及改革是必要的、迫切的。这项改革应该是综合性的,首先要明确公共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进而明确课程目标,形成新的课程标准,还要更新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改革等。通过学习讨论,将公共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为实践教育学,拟采用熊川武教授的《实践教育学》[3]作为公共教育学的教科书,为促进师范生的教育知识向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课堂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模式。为了考察学生“教育应当”知识的掌握与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学业成绩评价需要将平时考查与期末考察相结合,还要改革期末考试的内容等。教研室还专门组织了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理论学习,教研室主任尝试进行案例教学并组织教师观摩讨论,分章节编写相应的教学案例。从2006至2008年整个实践教育学的实践研究分为酝酿、准备、实践、反思四个阶段。

3.实施行动方案,考察行动结果

为了慎重起见,实践教育学教改方案先由教研室主任来“实验”,其余三位教师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密切注意观察学生,课后与学生座谈,及时写备忘录,课题组其余教师借助录像及文字记录等形式及时将课堂教学记录下来。为了获取今昔对比的效果资料,课题组还请来了上一届学过教育学的四名学生来听课学习,课程学习对他们没有学分一类的功利性价值,是自愿报名,只是因为喜欢教育工作,希望真正懂得教育、掌握教育的本领。

4.反思教改过程及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对公共教育学教研、教改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对此次课程及教学行动研究形成了如下认识:(1)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们觉得学习内容实际有用了,教学方法生动活泼了,特别是案例教学、课堂模拟表演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地形成了教学实践智慧。(2)它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研、教改活动中,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教学主动性、自我效能感增强了,教师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此次课程及教学行动研究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学的内容分量大与课时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大三学生准备考研与专心学习教育学的矛盾,所学内容与将来参加应聘考试内容不一的矛盾,这些矛盾或问题将伴随实践教育学的后续改革过程,如何解决值得研究。另外,如何有效地考察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教研室开展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的条件分析

(一)教研室主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就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而言,它是集体行动,需要教研室教师共同参与、分工协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缺乏有效的组织,很难保证行动研究的顺利进行与圆满成功。所以,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需要教研室主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乐于并能够带领教研室教师来开展行动研究。教研室主任“在业务上,应该是本学科的中坚,由此易形成极高的学术权威性,能引导全体教师从事本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上,是领头雁和开拓者,能积极带领广大教师开拓进取;在管理上,有高超的组织行为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能团结并带领教师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4]因此,教研室主任必须由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高、教学过得硬、教师信得过、服务意识强,并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乐于管理、敢于管理的教师担任。

(二)充分调动和发挥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要靠教研室全体教师来实施,因此教研室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首先,教研室主任必须正确评价、公平对待每一位教师。教研室主任必须意识到资深教师是学科前进的领路人,中年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中流砥柱,青年教师是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要带头尊重老教师、团结并支持骨干教师、关怀和培养青年教师。其次,学校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激发公共课教师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积极性。例如,评选教学名师,使教师们认识到从事教学及教学研究,也能获得学校、甚至全社会的认可;加重教研在职称评定中的分量,将教改立项、教研论著、教研成果获奖及教学比赛获奖等与科研类似项目同等对待,那么教师们就会重视课程及教学行动研究;设立教学型教授职称,教学型教授与科研型教授的各种待遇基本相同,这样就使得教师们有了踏踏实实从事教学及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建立稳定的、高职称的、专职的公共教育学教师队伍

由于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地位不及专业课,有些高师院校的公共教育学教师队伍并不稳定,一些年轻教师教了几年公共课就申请教专业课去了,有的专业课教师因为评职称工作量不够,就临时安排上公共教育学,评上职称了就放弃了公共教育学教学。有些教师认为“教公共课不如教专业课”,于是一边教公共教育学,一边教专业课,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及研究中来。有些高校习惯于让低职称的教师教公共教育学,而低职称的教师急于提高自己的职称,为了评职称必须进行科研立项或写学术论文,他们也没有心思、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对教学敷衍了事。公共教育学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低职称、兼职化状态不利于教研室全体教师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非常负责地进行公共教育学的行动研究。为了持续地开展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教研室要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高职称的、专职化的公共教育学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室内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实验室信息所涉及的信息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教学的基本信息、实验队伍的基本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和实验管理所留下来的历史记录和经验总结,它是进行实验室科学管理、决策的依据;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中和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成了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发展,更深入的来说,是影响到教育科研技术的提高、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在认识实验室信息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到实践的阐述。 

一、实验室信息内容界定

在分析实验室信息管理方法之前,首先要确定所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对实验室内容的界定是一个必要过程,只要在清楚了解实验室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内容的特点、性质进行不效的管理。实验室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验室管理的基本信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所涉及内容比较广泛,这些信息的提取为实验室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详细参考,实验室应该收集和整理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名称、建立年份以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实验室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能情况;实验室面积包括学生实验用房面积、实验准备室面积、实验办公用房面积;实验室工作任务(指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教学学时或科研课题、生产项目名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状况信息;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信息;实验室环境及基本安全设施信息;实验室经费信息;实验室工作档案信息;实验室基本倍息管理流程。

2.实验室技术管理信息。文验项目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室刘外开放信息:实验室学术骨干信息;实验室图书资料信息;实验室科研成果信息,包含著作、论文、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技术改革、实验仪器设备改进等内容。

3.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基本信息。实验室物资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耐用物品管理办法;大精设备使蝴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

(二)实验队伍的基本信息。实验室队伍信息,是实验室信息管理内容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实验室队伍信息的详细了解可以整体把握实验室人力资源状况,有利于人力的调整。主要包括实验室领导阶层、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的信息情况。相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所学专业等基本情况;实验室工龄;指参加实验室工作时间、累计实验室工作时间;专职技术职务:指现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间、获得资格时间;业务专长:指在学术上、技术上或业务上得到承认的专长,获奖的技术或技术成果,获得证明的业务专长等;进修学习情况,进修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单位等;情况:指论文标题、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会议交流文章情况:指会议文流文章题目、会议名称、地点、时间等信息[1]。

(三)实验室科研基本信息。实验室建设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以促进科技进步,符合科教兴国战略。对实验室科研基本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科研成果,以备实验室使用效率的审核。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实验室承担课题能力信息。承担过科研项目名称、项目批文、计划任务书;参加或组织召开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及论文被引用情况;承担外来科研及合作科研实验项目情况。其二,实验室科研成果信息。发表的研究论文、著作、产品、专利、技术成果等;获奖、成果转让情况。其三,实验室技术水平信息。基本的、稳定的实验技术方法及被推广应用情况;实验室培养科研人才情况(研究生、技术人员)。

(四)实验室设备基本信息。实验室设备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设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利于对设备的管理,以保证设备使用和维护。主要包括一般设备信息和大精设备信息两个部分。一般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微机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卡片;实验室低值耐用品卡片;仪器设备的损坏、维修情况;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答等内容。大精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规格、产商、使用状况、维修损坏等内容,其要求比较严格,必需详细、准确的收集、记录相关信息。

二、实验室信息管理实践

通过对实验室信息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各个部分的信息收集和整理都要求比较严格,为了准确、及时的处理这些大批量的信息内容,一般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这些信息,以防止手工处理的失误。主要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来进行实验室信息管理。其实,lims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随着多年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广大实验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功能、技术、效率处理上不断走向成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模块并不是完全依照实验室信息内容来进行设计的,而是对其综合性的处理,以保证操作的简洁、清晰、准确。其实,实验室信息管理只是lims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中的资源管理模块(人员、仪器管理)、查询模块、质量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基本上涵盖上述所有信息处理内容,除了基本的信息处理外,lims系统中的自动提醒功能可以提醒实验室信息管理人员对信息的及时处理[2],以防执信息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遗漏。

lims在信息内容、功能方面已经表现的比较完整,如果能在操作上掌握以下,则可以保证实验室信息的有效管理[3]。

1.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实验室信息管理中众多的信息数据处理,给相关管理人员带来了挑战,信息录入时的失误是一个常见现象,所以要求在使用lims系统时,要保证其准确性,特别是相关数据的录入,应该进行有效的核对。

2.信息管理的完整性。在处理众多信息时,遗漏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首先在信息收集时就应该保证其完整,其次运用lims进行信息录入时,要分档或者标记,录入过的和还没录入的一定要进行合理区分。

3.信息管理的及时性。在实验室相关信息中,有些信息必须及时的审报,如大精设备的信息状况,如果存在延误的话,可能会造成设备运行的停误,严重的会引起机器的损坏,甚至是事故的发生,需要及时的收集的录入相关的信息。

三、结语

实验室信息管理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应该保证信息管理的准确、及时和完整,以传递到其它部门,促进整个实验室管理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明林,高等学校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全集[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

室内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南方日报讯 (记者/邓圣耀)昨日,记者接到报料,3月1日东莞市卫生局受省卫生厅指派,成立调查组进驻东莞市中医院,就该院超声室医生林家东申报高级职称医学论文造假一事进行调查,短时间突击约谈了数名该院医务人员。

记者来到东莞市中医院,在超声室,看见林家东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医院工作人员称其昨晚值过夜班,今天轮班休息。但有工作人员称下午3点左右见其来过医院一趟,不久便离开。

记者致电该院人事科,工作人员称上级部门刚介入调查,事件尚不明朗。

据一位内部人士确认,前日下午超声室医务人员确实被卫生局约谈,调查焦点在于林家东所作的两篇论文《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和《超声造影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大肝癌中的价值》。该人士称,两篇论文被认为具有作假嫌疑,可能与东莞市中医院并不具备超生造影仪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