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收入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对收入进行分类管理,积极获取社会捐赠,努力扩大自创收入。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这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加强非营利组织收入管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

为了加强对收入的管理,有必要对收入进行分类,从而根据不同类别收入的特点加强其管理。非营利组织收入可进行如下几种分类:

(一)货币性收入与非货币性收入

对于企业而言,收入通常表现为货币性收入,最终以货币或广义的现金收取。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情况则不相同,在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中,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的资财,相当部分是非货币性资产,如设备。为了管理上规划现金收支的需要,可将非营利组织收入区分为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

(二)自创收入与非自创收入

非营利组织收入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创收入和非自创收入。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对于自创收入,非营利组织按照法定或约定的价格或收费标准取得,主要用于补偿业务支出。非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对于这类收入,非营利组织需要依法定程序申请或者采取措施争取。

(三)限定性收入与非限定性收入

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资财提供者的规定要求不同可以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例如,接受一笔捐款,若捐款人未予规定其使用方向或者期限,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则属于非限定性收入;如果捐款人规定这笔捐款本身的用途或期限,则列为限定性收入;进而如果捐款人还规定由于运用这笔捐款所产生的收入的用途,则这种配生的收入也属于限定性收入。对于限定性收入,非营利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捐款人规定的用途使用。

二、获取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捐赠,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一)寻找企业合作伙伴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而企业则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它将被视为“优良公民”,而非仅是赚钱机器。

企业优良公民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的理念,是企业内在的利益追求与外在的社会要求相结合的结果,目前正在成为企业文化特别是大公司文化必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社会认为企业的责任仅是增加股东的利益。而在今天,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实践经验证明,企业的社会公益成绩,完全可以帮助企业的营运取得更佳的成效,鼓励公司的员工更投入他们的工作,使优质的人才不致流失,增加公司的收益,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道义责任已不再是企业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唯一的、最重要的理由。代替它是一个更现实的看法,即企业公民理念。为使非营利组织获得更多的收入,使企业从捐赠中获得更好的投资效益,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认同和更好的形象,非营利组织应当为企业特别是大公司的公益捐赠定出一个统一的而且往往与企业的营业需要有关的主题,并且尤为注重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使企业能作出一个长期的支持承诺。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形式,可以是捐献资金、产品、公司的专门技术和智识、也可以是公司员工的义务服务。由于非营利组织与公司成为伙伴,为社区及公司的将来进行投资,不仅可能更有效地利用公司的资源,改善营业的环境,而且往往使得非营利机构的运作更有效益,公司所在的社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面向社会公众募捐

面向社会公众募捐是非营利组织获取社会捐赠的重要途径。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募捐时,应当为捐赠者提供足够的、至少能使其用来进行抉择的真实准确和没有故意误导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提供,可以根据公布信息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决定公布信息的多少。比如,通过电视广告信息时,其信息量可少一些;而通过电子邮件信息,信息量应该多一些。

要使募捐取得好的效果,公益项目的选择以及社会公信度非重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希望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募捐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比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就采取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系列化募捐方式:万人上街募捐、慈善长跑、慈善义赛、慈善义拍、慈善义卖、慈善一日捐等等。

三、扩大自创收入

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应该有经营收入,其资金应全部来自于外部援助,民间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是社会观念对非营利组织的误解。美国萨拉蒙(Salamon)教授主持的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非营利部门主要是由私人慈善支持的。国外实践表明,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然而,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中,自创收入的比重还相当低。扩大自创收入,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

(一)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这是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它主要是顾客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对其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收取一定的费用所形成的收入,如学校向学生收取学费,医院向病人收取医疗费和药费。除了慈善型非营利组织,公众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同样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比如,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是免费对读者开放的,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为读者服务,每年向读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完全是可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因此,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应当是低水平甚至是免费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

(二)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在其实现社会使命的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为了筹款支持其非营利活动,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活跃的经济活动。对许多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而言,从事经济活动的获利,是一极重要的资金来源。

非营利组织从事合法的经营来支持其非营利性的活动,需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利润或收入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二是其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实现其非营利宗旨。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541004)

摘 要:文章从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设置的意义出发,以广西G市X高校为例,针对社会工作专业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管理;教学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16-02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谢敏(1982—),女,湖南岳阳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人文学院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0C089)

一、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意义

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重要就业领域之一。2010—2014年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非营利组织就业比例达到53%。在这一背景下,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领域与就业技能培育需要,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加强该课程教学管理研究,便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非营利组织以非营利为宗旨,但不论组织的宗旨是什么,管理是所有组织的首要功能,而不仅仅是利润的附庸,所有组织都需要管理。非营利组织不仅需要管理,而且还需要实现优质的管理。首先,非营利组织主要经费来源于社会捐赠,优质管理之下的非营利组织能通过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宗旨与使命,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获得良好的服务效果和社会赞誉,从而使组织行为与组织形象更加符合社会期望,为组织获取可持续发展资源。其次,非营利组织大量使用志愿者劳动,优质的管理能使非营利组织吸引到更多数量、更高素质的志愿者,为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1]。最后,在非营利组织不断涌现、组织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营利组织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都需要经过组织管理的改变和提升。而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行职业化管理:培育专门的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在大学生本科教育阶段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课程,便是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为G市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总学时40课时。在传统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授课教师主要以理论讲授方法为主,针对非营利组织定义与分类、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非营利组织筹款管理八个方面展开理论教学[2]。同时,针对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搜寻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因教师自身无任何非营利组织实践经验,在课堂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方面存在不够深入的弊端,无法深入浅出地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且因教师所选案例与受教育者生活背景和社会认知差距过大,导致受教育者对案例内容理解有限,无法产生强烈共鸣、激发思考,出现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无法实现预定教学效果的情形。

学生良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不仅需要为其提供优质的课堂知识传授,同时还需要为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使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更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技巧。而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并未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教学者受自身实践能力水平限制亦无法予以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指导,致使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有效培养,从而呼唤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新的符合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2012年5月,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注册成立了G市第一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投身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之一——民办非企业管理实践,并在民办非企业管理过程中,积极与非营利组织另外两种类型——基金会与社会团体互动,全面了解、掌握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积累管理案例与经验,实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给予学生生动的专业知识讲解,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协助教师开展部分管理工作,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最终形成实践——教学——实践这一循环体系,实现师生专业共同成长。

(一)重新厘定教学目标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人才”为“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和具备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注重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取并积累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能力,能更好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需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使用教师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作为案例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讲解,使案例“有血有肉,接地气、有人气”。教师自身实践所形成的案例不仅使课堂讲述更加生动深刻、深入浅出,同时本土案例的应用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讲授法之外,布置课外作业,同步使用实践教学法。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利用教师所创办非营利组织为平台开展实践,交流、讨论实践心得,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际操作能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改革后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主题在沿袭旧有模式八个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对全部主题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升,在明确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之外,制定课外作业实践内容,根据课程教学改革内容表(见表1)开展教学工作。

(四)变革考核方式

根据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课程考核方式亦随之发生变更,考核方式围绕课程目标而制定,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考核方式由传统的闭卷考试更改为考核,从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各占课程总分值的50%,在此基础上,课堂表现细分为课堂出勤率、课堂听课投入程度与课堂讨论参与情况,课堂出勤率占课程总分值的15%,课堂听课投入程度占课程总分值的20%,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占课程总分值的15%,综合多方面表现和成就确定最终成绩。

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2013—2014年,X高校在两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开展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在课外作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设计与工作策划方案共被B机构采纳三项,同时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得分相较于2012年评价得分平均增加了11.34分。从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成果实际应用和教学效果评价得分三个方面证实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和必要性。

实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丰富受教育者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发掘、激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增强其实践能力,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基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教育,能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良好满足社会变化和需求,实现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此外,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互相依托、互相促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背景下开展,既依托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舞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突破,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两类主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内部治理 外部环境

论文摘要: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治理缺失问题已经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文章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内部治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探究非营利组织目前所处的困境,发现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各类非营利组织在解决易发多发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方面大有作为,本文列举3个案例窥斑知豹地说明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众对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有420多万人参与,提出9个方面27条高质量的建议,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2002年,重庆市决定在主城区建3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市民反映强烈。重庆市绿色环保联合会组织市民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停建以牺牲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为代价的工程。2003年底,重庆市政府采纳了建议,停建该工程。

二、治理缺失严重阻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可以看见不胜枚举的非营利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工程中贡献的案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日益重要,也越发深入人心。虽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处于不断的优化之中,但仍有许多方面亟需完善,有些方面的不足甚至导致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缺失。加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还存在许多诸如管理不善、定位不准、目标不明、资源约束等问题,致使内部治理环节也问题重重。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缺失导致该行业内公益腐败、公益低效、公益异化等违规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公信力不足,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受阻,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业曾发生“中华体育基金会”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1810万元“丢失”的事件;云南“中国妈妈”胡蔓莉违规使用善款,用社会捐赠资金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事件等等。

无独有偶,国外非营利组织因治理缺失导致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受损的事件同样高发,说明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剖析

2.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无论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还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都揭示出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要重于企业董事会,清晰地界定理事会角色与责任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首要课题。马迎贤(2005)以资源依赖视角为解释框架,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边界跨越职能,分析了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贡献和局限性,并且简要讨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现状和发展。刘宏鹏(2006)通过中美之间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在承担角色和责任方面要全面领先于中国;就中国而言,基金会理事会在某些方面优于社会团体。

3.非营利组织的失信及其治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生命(李虹,2003)。蔡宁和张彬(2004)从交易协调问题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理论出发,讨论了不同协调机制下的协调失灵问题,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交易特征多样化的特点,存在着市场失灵、互惠失灵和公共失灵的情况。非营利界的失灵正在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少数官员腐败的侵染使非营利部门失灵。为此,应该从立法、信息管理、道德机制入手进行治理(陈晓春和赵晋湘,2003)。

当前,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主要原因是其组织内部自律机制缺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自身性质定位不明确,有不当营利行为,公共责任缺失等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不佳(刘晓佳,2003;曹现强和侯春飞,2004;仲伟周等,2004;庞娜,2005)。常瑜(2006)从产权模糊、信息不对称、道德失控、组织规范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并从完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以及评估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思路。

曾维和(2004)提出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统一的综合监督模型,以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 "

四、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环境

2.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关系。刘太刚(2005)通过对事业单位在非营利组织群落中的地位分析,以及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共识和分歧的考察,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的“事业单位”应改称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依靠健全的法律和“管办分离、分类管理、目标约束、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推动其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非营利组织体系(李培林、徐崇温和李林,2006)。与李培林等持有不同的意见,吴东民和王孝贡(2005)从对改革的理论准备、宏观环境、事业单位的复杂性、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失灵”以及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性质的不对称等方面的分析看,认为我国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化这一目标模式并不是当前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最佳选择。

3.与政府的关系界定。陈晓春等(2004)基于共生的理念,探讨了非营利部门如何与政府、企业、个人建立良性互动、共赢的关系。成志刚和周巍(2005)指出,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是指非营利组织试图影响政府政策过程的活动。扶松茂(2005)系统研究了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开放与和谐的关系。任慧颖(2005)以中国青基会为研究个案,考察了中国现实中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动,进而透视出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所形成的权威关系。

五、结论与评价

由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营利组织不同,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受利他和利己这对矛盾的制约,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带来非营利组织的低运营效率。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备受责难,构建一个适宜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早期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更多是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的。后来,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知识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但是涉及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内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忽视令人吃惊,或许是由于主体的利他精神和利己主义在不同的非营利组织需要达到不同程度的均衡所导致的问题复杂性引起。

近20年来,中国非常重视发展非营利组织,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在近几年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尽管如此,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仍显滞后:数量偏少、质量较低、活力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引起的。如何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框架,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已经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迫切课题。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A070400008):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机制与发展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2.蔡宁,胡杨成,张彬.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获取竞争优势的机理[J].科学学研究,2006(3)

3.陈金罗等.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基本问题[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陈晓春,陈玉娥.非营利组织民营化研究[J].云梦学刊,2005(6)

5.陈晓春,胡扬名.非营利组织中的人本管理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5(6)

6.陈晓春,赵晋湘.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

7.陈岳堂,颜克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职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8.董文琪.合作营销: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实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7)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5-0105-04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预算管理十分薄弱。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方法落后,表现为预算数据不能有效反映资金的需求。预算编制中,采用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这种对资金的分配方式将原有的支出指标作为基础,对原有的资金结构及供给范围进行了限定,实际上是以承认既得利益为其基本前提,因此对资金的支出结构及攻击范围的调整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种资金预算编制与分配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一年支出的增加,造成资金分配的不公及资金浪费,达不到资金的使用效果。

2 收支管理随意松散。非营利性组织收支管理表现为资金收入管理及资金支出分配管理两大方面。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主要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开展相关业务及其他方面的活动而获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收入分为非自创收入与自创收入,非自创收入是非营利组织接受政府拨款与社会捐赠的收入,自创收入是非营利组织通过提品和相关的劳务而向消费者收取的收入或者从受资方获得的收益。非营利组织对服务性活动取得的收入管理相对松散,表现为收费标准不统一,有一定的随意性,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往往收费有些偏高,但也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收费过低的现象。

3 资产管理相对混乱。非营利性组织对资产管理也表现出相对混乱的局面,资产管理随意松散,最为突出的表现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严格,会计数据账实不符,导致资产的流失;购入资产求大求新求高档,在未经过科学分析的状况下,盲目购置新的资产,使得购置资产闲置不能用,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一些已经转让的固定资产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对提折旧固定资产少提折旧或者不提折旧。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对资产混乱支配的状况,甚至大部分资金的使用范围已经严重背离了其原有的价值定位,对组织本身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有些非营利组织已经违背了其原有的发展理念,失去了其肩负的社会使命及存在的基本意义。

4 财务透明度低。非营利性组织受其性质的影响,其财产归公益法人所有,也就是抽象的公众,出资者与经营者分裂开来,难以形成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此外非营利组织并不直接与收益相挂钩,财务报告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所以非营利性组织通常情况下无需公开其年度财务报告,造成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不明确,财务管理透明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提供者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组织的信任度,不利于非营利性组织的持续发展。

5 绩效评估无法进行。绩效评估通常以利润作为其衡量指标,但非营利组织受其公益属性的引导,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不存在利润指标,所以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显得比较困难。衡量非营利性组织业绩的主要标准是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质性的指标,管理者很难评定社会绩效,到目前也没有一套科学适用的评价指标来衡量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形成非营利组织内部不注重资金使用效率,财务管理可有可无的局面。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

1 财务管理制度缺失。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依法依规进行,作为组织内部财务管理依据的规章制度至少应该包括:会计制度(或准则,下同)、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会计制度规范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正确反映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财务制度规范非营利组织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证资金使用效率与效果。内部控制制度则是提高非营利组织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综合性制度。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法规制度比较多,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相比企业而言,政府层面对非营利组织在制度建设方面做的不多,目前针对非营利组织财政部颁布实施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但没有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通则或规则,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2 理论研究不充分。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运用,这得益于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当前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非常深入,涉及企业资金运动的各方面,各种分析、预测、决策、评价的方法及模型层出不穷,各种财务管理的理论被提出并运用于实践,不同理财的观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内容越来越丰富。而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所见到著作数量不多,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够,有的就是套用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思路与方法。从发表的论文来看数量不少,但论述基本上是就事论事,没有提高到理论层面去考量,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还有一些论述引用的一些外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但这些方法能否为我国所用还需要时间和实践进行检验。

3 专业人才不足。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规模较小,运行机制不完善,人员福利待遇较低等劣势,因而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使得财务人员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组织财务水平低下,管理混乱,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缺失与财务管理在组织管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的现状存在。另外,由于组织领导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造成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配置上存在严重的失衡。很大一部分组织在财务管理的岗位上只安排会计和出纳两人,高水平财会人才的缺失,非营利组织内部怎么可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伴随人才缺乏的后果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能力不足,又使得组织的筹资能力降低,导致组织财务困境的加剧,组织难以持续发展。

4 缺少有效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不力,主要体现于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方面。从外部监督看,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建立起能够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监督的机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支出与使用,资产投资、收益与处置等重大财务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监督什么,如何实施监督等均无详细具体的规定,造成各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不可能是规范的。出资者在交出资金所有权的同时往往也交出了资金使用的监督权,因此并不会关心资金的应用途径和使用效率,也不会对组织的运作和管理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新闻媒体的监督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大部分时间里因非营利组织缺少新闻热点,往往会被忽视,加上非营利组织中的财务活动往往被内部人掌握,媒体对财务活动不会知悉太多的信息,也会造成监督的力度有限。

从内部监督来看,因非营利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不是很健全,对于财务活动的监督也会难度很大,内部审计、内部牵制的机制的建立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非营利组织内部就不设置相应监督机构。

三、改进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1 抓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是当务之急。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管理机关应该领导此项工作,这在我国是有先例的。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就是在财政部牵头下联合其他四个部委完成的法律规范,对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起到规范和指导的作用。作为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部类似《企业财务通则》的部门规章,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做出原则性规定,以规范和约束非营利组织资金的筹措、使用、管理、评价及信息披露等行为,让非营利组织在进行管理中有法可依,让执法与监督者有检查和执法的依据。这项工作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但政府的立法有其自己的时间表,其他单位或个人很难改变。作为广大的管理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只能更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多种场合进行呼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渗透,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促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的协会或会计学会相关分会可能是在近期内发挥作用的主力,他们可以利用行业协会这一组织,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到非营利组织中去,与这些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出台一些具有导向性的行业规范,来指导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尽最大努力消除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弊端。这种做法在当前最可行,容易操作,针对性也较强,应积极发挥这些自律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完成相关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也没有出台指导性文件的环境下,非营利组织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更为必要,甚至成为唯一作为组织内部进行财务管理的依据。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章立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非营利组织资金的管理纳入规范体系中来。完成这一工作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讲是比较艰巨的,会遇到较多的阻力,其效果也可能不会太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思想因素,有的领导人不愿意去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约束资金运用,更害怕被制度捆住手脚,削弱自身权利的行使,如此一来组织自身就没有建立规范制度的积极性;二是条件因素,非营利组织确实在这方面存在着短板,很可能一时间难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虽然如此,但不能因此而放弃非营利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也不能求全责备,应该允许非营利组织在实践中探索,采用分步走的方式将相关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2 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是改进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础措施。通过理论研究搭建起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体系,找到管理好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依据,设计出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方法与途径,创建出评价非营利组织实现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等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要做好理论研究工作,一方面需要有组织和领导,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笔者认为从组织和领导角度来看,其主导应该是各级财政部门,因为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会计工作。高校是承担这一任务的研究机构,高校与各级财政部门组织行业协会、会计学会相关分会以及非营利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深入到非营利组织的实践中去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当前法律规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探索一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新路子,理论上形成体系,其完善程度不亚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缺乏理论指引的现状。从资金支持角度来看,应该以行业协会和会计学会相关分会资助为主,财政资金支持为辅的方法,通过科研立项的方法充分利用社会研究资源,特别是高校的研究能力,力争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拿出研究成果。

3 强化财务管理教育与培训。解决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问题需要人才支持,而人才离不开教育与培训。从当前我国高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体系中讲授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极少,即便个别高校中开设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课程,也因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造成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水平不高。目前开设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课程的学校,使用的教材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于如何有效管理资金,做好预算管理等具有显著指导意义的东西并不多,教材中往往借鉴我国事业单位的一些东西,还有照搬一些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拼凑,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该课程也往往不受“教”与“学”两个主体的重视,“教”的方面,该课程一般不能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师资配备、课时保证方面不尽如人意。“学”的方面,学生在校期间也极少考虑到非营利组织去供职,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会重视本课程的学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非营利组织行业协会与财会专业比较成熟,影响力比较大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可以在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方向,侧重讲授一些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重点地讲授财务与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比较深入地教学,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优先推荐到非营利组织进行工作,从而调动学校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抓好教材建设,行业协会发挥其紧密联系非营利组织的便利条件,及时传递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中形成的成熟经验,邀请相关老师、学生到非营利组织中来进行实习和调研,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提供环境保证。

另外,对于非营利组织财会人员的培训也不可或缺,这是解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非营利组织中财会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另一方面也能够将最实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及时贯彻下去。这一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应该是非营利组织行业协会,各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研究成果适时地督促或直接组织一些培训活动,将理论研究成果及时和推广。

4 改革用工制度。要改变非营利组织缺少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财会人才的现状,改革非营利组织的用工制度是关键。非营利组织内部应该建立健全规范的招聘、录用、考核、奖惩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对于组织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还应该有特殊的激励政策。通过机制的建立,吸引热爱非营利组织事业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其长时间地为组织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满足组织管理的需要,进而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财会人才更需要在职业稳定性,个人专业发展方面下工夫,录用能够胜任工作的财会人才,保证财会人员工作的相对稳定,让其享有较高的薪酬待遇,并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发展而适时增长;开辟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途径,让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促进非营利组织财会专业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做好资金管理提供了人才保证。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运用问题管理及社会问题等理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间动态平衡关系形成的过程之中,介绍非营利组织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并分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阻力。最后总结本文不成熟之处,并是指出非营利组织的未来的发展现状。

一、问题管理的介绍

问题管理:国外关于危机防范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型是“问题管理”,它是由专门的机构负责针对企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发现、分析和论证,并以消除问题为宗旨,以达到化危机于无形的一种管理系统。

(一)问题管理的概念:许多组织虽然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但总其不到多大效果。其实不是制度不灵,而是制定制度必须针对组织的实际问题,现场管理的核心是问题管理(managementbyproblem.向称MBP),即运用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型。这就需要组织领导者建立一种机制,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把组织最致命、最重要的问题提出加以解决。

优势:1.可以防患于未然及早解决可能演变为危机的问题和阻碍组织发展的问题;

2.可以打通部门之间或管理专业之间的鸿沟。

问题管理是现代西方公共关关系发展中产生的新职能,他力求尽早确认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组织的一切资源,对组织现有问题、潜在问题、采取必要的行动,从战略上来影响这些问题的发展,因此,问题管理代表了一种超前行动的战略。著名“问题管理”专家,用友集团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喻文益博士认为问题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在于:

第一、它是在拓展全体员工的思维深度,而不是对现状不闻不问;

第二、它是由经理人士和其他管理人员执行的管理变成了全员管理;

第三、它造成了一种危机意识,人们不仅要对自身的岗位提问题,还可以读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和其他方面提问题。

第四、它将问题的发现变成一种经常性的行动和制度,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冷热病;

第五、它将由管理者进行的管理降到了办公、生产、营销、后勤等第一线的前沿,使管理的层次扁平化了。

第六、问题管理强化了所有领导和普通员工的权责意识,培养了责任心。

第七、人们常常位子深的学识与见识所局限,为思维定势所左右,为体能惰性所埋没,问题管理力促超越自我,给组织带来活力,又极大地降低了风险等。

许多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开始尝试用问题管理来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在这个领域中非营利组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共问题管理就是在公共问题发展到危机之前,公共权力主体做出决策,改变公共问题的发展进程,维护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

二、对非营利组织含义,作用和其特点介绍

(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的非政府系统社会组织。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权益保护、慈善救济、扶贫发展、社区服务经济中介等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职能作用,事实上非营利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又一基本组织形式。传统意义上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载体,长期以来一直在公共事务领域扮演着主要角色,甚至被认为是公共事务治理的唯一负责人。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和社会公共事务复杂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公共事务处理上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中。

(二)非营利组织特点

非营利性特征评价由于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自身特殊性质,在评价时就要求这类组织在活动中,首先要体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即组织对社会公益性活动的贡献。在评价中主要考察其收入的用途、履行服务社会的承诺和效率、提品的公益性等。但是非营利组织是接受社会上的资助,依靠这部分财力生存下去,在我国中如何利用好这类服务组织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此从几个方面论述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其优势有:

1.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特别是问题管理的实效性,对处理问题的机构的效率要求很高,作为问题通常的处理机关政府组织,由于机构人员的臃肿和区域管理的特性,使得其效率很差。相对于政府机构的层级机制和人员众多现象,非营利组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速度比较快,这会帮助政府监管那些事发比较突然的事件。在国外,很多重大事故以后,许多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都活跃在第一线,把社会的捐赠、善款交道灾民手中,这可以减小政府对善款的处理,增加对问题处理的速度,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时刻,没有比高效处理问题更能体现政府对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

并且实效性这在社会问题处理方面,又有重要的作用,政府不可能监管到社会各个层面,这就需要政府以外的组织帮助政府,对一些问题的监视,及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问题遏止在摇篮之中,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很多不必要地损失。

2.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比较强

一些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可能要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是每个社会领域的专家,在这方面,非营利组织中的专家力量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果问题只有政府部门处理,这无形中会加大问题处理的难度,造成很多不必要地损失。也会增加问题处理的成本。

3.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对很多社会问题的处理,例如,对社会善款的处理,政府部门不便公之于众的,而非营利组织是不同的,此类组织创立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的。如果社会善款的处理由此类组织处理,会增加社会共性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公开、透明的原则。我国政府部门只是监督此类组织对这些善款处理的情况,这也无形中腾出很多精力处理必须由政府处理的政策、方针方面的事情。

4.非营利组织的贴近社会性比较强

社会问题酝酿,发生和处理,直接的被授予对象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非营利组织中成员他们很多是当地人很多问题也都经历过,这对找到问题的源头和分析事件发生有很重要作用。而且他们相比较官员们会更加贴近老百姓,了解百姓的急需的东西,这对安抚群众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事件的防范和处理。

同时,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着很多劣势,这从两个方面论述:

1.非营利组织的财力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财力大部分来自社会企业的捐助,或某个企业家,他们当初建立这种慈善组织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例如,在全世界都有很高声誉的国际红十字会,它的创始人只不过是帮助在二战中受伤的战士,一直发展到现在。

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这类组织生存下去,如果它们的资金出现问题,其还如何帮助别人呢。

2.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问题

作为一个组织,它如何处理捐助上来的善款?这成为摆在所有非营利组织面前的一个难题。例如,以某个人的名义,号召成立起来的组织,捐款人如何知道此项捐助会怎样使用呢?这在国外,例如教堂的慈善活动,政府部门很少插手,可是有专门机构控制。但是在我国对此类组织的监督还不够完善,应该加大对其财务,设备和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三、社会问题管理处理中非营利组织作用

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望不能转化为现实,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遭受威胁,社会发展受到影响。社会问题管理的概念在国外已经十几年的历史,但是此类事件在中国也有所发生,例如,中国一月份南部的特大雪灾,导致很多在外打工、上学、旅游、公干的人都不能及时回家。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呢?我们可以尽量的预防,相比灾难后的危机管理和灾后处理,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社会问题处理的实效性、专业性、透明性和社会性都比较强,这也有利于我国政府在防御和处理此类问题的成本,这也便于政府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问题,提高其处理问题的效率。

作为国家政权机关和公共事务管理者在社会问题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其结构和权利的局限,往往会造成高成本、资源汲取能力约束、基层动员能力欠缺以及政策执行盲区等“政府失灵”问题。社会问题管理领域“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同时存在,为非营利组织介入提供了契机。与政府部门相比,非营利组织在众多领域且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等特征,以其对民众需求的敏感而能及时的发现社会问题及不稳定因素;非营利组织多是开放式、网络式的志愿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之一就是直接联系社会公众,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能配合政府落实应对问题的政策措施;第三部门介入社会问题管理是基于志愿精神而不是行政权力,因而能更多的考虑受害者的具体需要,更加及时的动员公益资源开展相关的救助活动。

与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受到“非分配约束”(nondistributionconsraint),所谓“非分配约束”,是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对该组织实施控制的个人,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净收入必须完全保留,完全用于为组织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如里贾纳·E·赫茨琳杰所说“,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却少了许多企业难以摆脱的增加利润的需要,因而不会像企业那样在服务质量方面打折扣。”也就是说第三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与政府价值取向一致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属于“准公共部门”,这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较赢利企业有更充分的动力和立场介入社会问题管理。

四、总结

总之,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工作实践中新出现的一项职能,同时把非营利组织引入社会问题的防范和处理,显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十分重视社会问题管理工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研究和参考国外社会问题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对增强我国对各种社会问题防范能力,提高对管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何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随着其慢慢加入处理社会问题的行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是仅仅是政府的问题,也社会各个阶层和其本身的问题,并且此类问题也关系着其能否很好发展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贾西津,非政府组织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DB/OL],,2006-02-07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