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持技巧论文

主持技巧论文范文精选

主持技巧论文

主持技巧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主持者是介于传播者是和受传播者之间的人物化纽带,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挥主持者传播器官的作用,有效地传达节目内容,以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时于主持者来说,除了声音之外,体态语言的运用同样可以达到与受众交流的目的,在表情达义上也会产生显著的效果。本文从体态语言在主持中的运用阐述体势、表情等体态动作对于主持工作的特殊意义

按照常规的思考,对于主持者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重要手段,这是既成事实,但有声语言却并非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主持者的体势、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可以达到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的效果。因此,非言语讯息即体态语言的运用,对主持者来说是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必要的,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遵照业界的说法,体态语是通过各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将主持者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向外表达的手段,它传达着比语言交流丰富得多的内涵,作为主持工作者,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言手段,能更充分地传情达意。

那么,适用的体态语言有哪些呢?又该如何在主持工作中运用呢?

一、体势

达芬.奇曾说过,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而对于人体来说,我们的肢体动作有很多种,适当地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例如喜、怒、哀、乐。而当作为主持工作者把体势作为一种体态语言交流的手段时,他们的一攀一动,都会体现他们内心的态度,传达特定的内涵。比如身体后倾,表示心不在焉、不感兴趣;侧转身去,表示不屑一顾、漫不经心;拍案而去,表示怒不可遏。

不同的体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应该注意:

首先,主持者要保持体势的放松,但不随意,在与重要人物交谈时,也要控制拘束、紧张的情绪。在与人谈话时,尽量保持身体的前倾,以表示对对方的热情和尊重,提高对方交谈或沟通的兴趣。第二,主持者在对方进入、离开谈话场所时,要站起身来,以表示礼让。第三,体势的运用要符合主持者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主持风格,切忌做作,开朗乐观的主持者可以使用幅度大的动作,并且数量上也可稍频繁,文静的主持者则可采用一些象征性的体势,力求简而精,点到为止。

二、眼神

人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眼神。通常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等等,都是说眼睛是人身的焦点,可以透露出人的内在信息。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警。

相对于主持者而言,眼神也是体态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应该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者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的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技巧,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不是演戏,不必用眼睛“做作”,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者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专注等等,大大影响了主持效果,这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

除了体势、眼神,还有其它的体态动作可以运用发挥,例如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运用体态语言这种技巧的获得,一是观察,二是实践。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人们都在使用身体动作,都有体态语言的存在。在大街小巷,超市、车站,人们可能表现出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莫名的情绪,各种集会,宴会也是观察体态语言的理想场所。主持者在生活中应做个有心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的捷径之一是向成功人士学习,主持者要善于借鉴一些受公众欢迎的人士的经验,观看一些有关于他们的节目,学习身体语言,可以向别人学习非言语沟通的技巧,就是把语言声音关掉,试着仅由图象显示的人体姿势来猜想,理解内容,每隔一定时间,再把声音开开,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并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看看自己非言语沟通方面是否正确,哪些精彩,哪些不当,在使用量上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样久而久之,体态语交流就会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才能主动加以掌握,并使之成为自己实现传播服务的手段之一。

主持技巧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科研;教学;实现途径

组建教学团队,对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凝聚力和提高学生人才培养质量都至关重要。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7〕02)明确规定:鼓励高等学校创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要通过创建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改革中的作用[1]。笔者主持的公共管理教学团队于2016年被遴选为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经过为期一年的建设,本项目有幸被遴选为2017年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总体看来,受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的影响,本教学团队专任教师更加注重从事科研工作,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不够,团队科研促教学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实现路径尚未建成。钱伟长院士说过: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2]。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和提炼,本教学团队总结出一些科研促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将科研心得和研究观点融入课堂教学

教材的意识形态安全、学术水平、作者名气、出版社级别及出版时间等要素,都是教师在选用教材过程中需要考量的重要指标。虽然有些高质量教材也在不断修订和更新,但是更新时间往往凸显一定的滞后性。与此同时,绝大多数教材理论性偏强,实践性和个性化内容稍显不足。这导致较多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不一定能够满足不同高校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而高校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一般要紧密贴近社会现象,以社会问题为导向,追踪社会热点、难点、痛点和堵点,研究问题往往更具体直观,研究心得也较为丰富。因而,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的专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个人科研心得和研究观点融入课堂教学,并结合具体生动的社会案例,把相对抽象的教材内容讲授得更加通俗易懂,把教学观点阐释得更加深入浅出。笔者在讲授“行政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学”两门课程的时候,经常结合自身研究基础、研究心得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理解,给学生分析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过程、方法与技巧。学生听起来饶有兴趣。这不仅能够更好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教学团队应该倡导成员转变灌输式讲授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理念,将科学研究心得与体会切实转化成教学素材,通过科研实实在在地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古人云: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高校教师不仅要夯实自身专业功底以提高教学水平,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相比于传授专业知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亦更刻不容缓,且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后解决一些现实难题尤为有利。因而,要提倡高校教师把“在科研中所培养起来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有形无形地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具备创造的兴趣和素质[3]。

二、将科研成果和研究心得开设成短课程

从2017年开始,韶关学院推行了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各专业开设充足的选修课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2020年,韶关学院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每个专业必须开设两门以上的通识选修课程;而且,鼓励教师根据专业需要和个人研究基础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且实用性强的短课和小型课程(0.5学分,8学时;1.0学分,6学时)供学生选读。这就为教师开设短课提供了合理和必要的依据。根据团队成员多年教学体会,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我们认为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可以围绕大学生的入口和出口两个环节开设一些短课程。在学生入口环节,建议开设短课程“专业导论”。该课程主要给学生讲授“专业是什么、学生学什么、去向有什么”等问题,着重为学生阐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及就业导向等。在出口环节,为了让学生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建议针对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开设系列短课程,如韶关学院政法学院近几年为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就业指导”(1.0学分,16学时)“环境治理专题”(1.0学分,16学时)“公共危机管理专题”(1.0学分,16学时)“公务员应试技巧”(0.5学分,8学时)“公务员面试技巧”(1.0学分,16学时)“行政领导艺术”(1.0学分,16学时)“行政人员素质测评”(1.0学分,16学时)等。从修读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类学生对同能力提升或创业就业密切相关的短课程十分感兴趣,经常出现较积极踊跃的选课现象。

三、将科研成果和研究心得编成教材或专著

现今可供大学生选用的教材和专著确实数目繁多,但是质量也参差不齐。教师想甄选好教材或好专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公共管理教学团队成员对某一科研领域有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则可将科研成果和研究心得编写成教材或专著,供学生研读。那么,公共管理类教师和学生急需什么样的教材和专著呢?第一,急需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和专著。国内很多教材和专著,在书名、篇章结构、核心观点等方面凸显共性过余、个性不足的现象,未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的高校层次、学生类型及其培养目标;又由于高校在考核教材使用的时候,往往要求采用部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导致很多高校优先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知名机构出版的规划教材,在教材使用上出现了高度雷同现象,缺乏针对性。另外,很多专著都是在博士学位论文或课题立项资助的基础上出版的,学理性太强,不一定适合本科生教学。第二,急需应用性较强的教材和专著。虽然有些公共管理类教材在每章后面附了一些案例,但是更多的教材以理论阐述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颇感枯燥无味。因而,团队成员可以酝酿编写与各门课程密切匹配的案例集或案例教学参考书,以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同时,可以出版一些与学生创业就业密切相关的教材和专著,如《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规划》《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能力培养》《公务员应试面试技巧》等。第三,急需实效性较强的教材和专著。很多学科领域的权威性教材往往出版时间较早,虽然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但教材中的核心观点并没有太大变化,甚至有些泰斗级别的作者已经去世多年,我们还在选用他们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实效性有待斟酌。

四、带动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或独立开展研究

主持技巧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健康的人生需要快乐。快乐是赋予人们心脏的强心剂。创造快乐,是我们社会的责任,更是广播电视以及主持人的责任。

英国戏剧家萧伯纳说:“没有幽默的语言是一篇公文,没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间旅店。”我国相声大师侯宝林说:“没有笑声的生活是一种酷刑,没有笑声的生活不成为生活。”

幽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说话人的审美选择,也是主持人节目的一个重要创作元素。就我国人民的语言习惯而言,不仅有幽默,还有“趣说”,就是把话说得风趣的意思。

一、幽默风趣是一种语言性格

幽默风趣是一种优美的语言品质。更是一种拉风的语言性格。有一些节目主持人感到困惑,他们经常问自己,别人出口成“趣”,课自己却怎么也幽默风趣不起来。

一切语言风格都是植根于人的性格的外在体现,这就是所谓“性格语言”或“语言性格”。通常情况下,它是产生幽默的根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幽默其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主持人个人拥有的幽默语言,是在语言艺术的基础上再创造的结果,它是主持人个性性格的表现。

说幽默是一种性格,虽然是过于简单化的诠释,却得到了英国文艺理论家德莱顿的支持。他在《论剧本诗》种说:“说它是癖性,意味着一个人具备特有的夸张的习性、欲念或感情。这种癖性,通过生动而自然的表现,经常引起观众不怀好意的快感,他们的笑就是证明。”

幽默风趣之所以让人感到温暖、亲切,感到有说服力,是由于幽默者也感同身受地置身于对象的行列之中。他决不是冷漠的旁观者——他把自己“摆了进去”,也就超越了自己。有了这种热乎乎的心肠,他的言语可能是尖锐的,却不刻薄;他的言语是俏皮的,但不风凉;他的语调是调侃的,但很委婉,始终有一种内在的“十分豪爽的情操”在驱使着。正如果戈里在《剧场门口》中所说:“在冷静的笑的深处,可以发现强大的、永不磨灭的爱的炽热的火花。”

二、主持人幽默风趣的特点

主持人的幽默风趣的语用特点,不应以外表的滑稽可笑取胜,他追求的应该是审美的,心理层次的的愉悦和“笑”。这样的追求于浅薄的耍贫嘴“搞笑”就有了以下的特点:

1.幽默风趣是一种语用审美选择。

节目主持人的幽默风趣是出于一种审美选择,它有智慧和灵感的山观点,是理趣、智趣、情趣的结晶,是高质量的“语智”。

2.幽默风趣传达丰富含蓄的信息。

主持人的幽默不仅仅是一种瞬息之间摆脱尴尬窘境的应变技巧,它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含而不露地引发联想,推动对语意的领悟,他有情的酿造,也有理的启迪,传达着丰富的信息。

3.幽默风趣不刻意追求“火爆”

主持人的幽默风趣可以拥有很多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但是比较常见是不太追求幽默话语的完备,也不追求幽默语用效果的“火爆”;它比较含蓄婉转,让人忍俊不禁或渐渐“化”开而回味无穷,遵循“语不及”的策略,单隐藏着语言的智慧。

三、主持人幽默趣说的技巧

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语用方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通过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具体语用案例的点评举例如下:

1.择语俏皮,蕴蓄智趣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片段——

崔永元:那么,陈老先生,您抽烟不抽烟?

陈汉元:我18岁开始抽烟。

崔永元:18岁开始抽烟,当时为撒么抽烟呢?

陈汉元:冲厕所(大笑)

崔永元:真是百花齐放。(大声笑,掌声)

崔永元是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主持的开拓者,择语俏皮是他的语言特色。比如谈到抽烟、喝酒、养鸟,他化到嘴边绕弯子,快速用借代、繁育、反语、夸张、医用等修辞手段加以趣味化改造,然后“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就很俏皮。对“厕所抽烟”,可能本要说“臭上加臭”,但他偏要说反话,并极度夸张:“真是百花齐放”,让人们感到其中的智趣。

2.超越常规,妙语引趣

在一次综艺晚会上,台湾艺人凌峰登台——

凌峰:大家好!我叫凌峰,凌峰的凌,凌峰的峰。(众大笑)你们听过凌峰的歌没有?

(有的回答“听过”,有的回答“没有”)

凌峰:没有听过凌峰唱歌的朋友,终身遗憾。(众笑)听了一次凌峰的歌,遗憾终身。(众大笑)

这个语用按铃完全是“快中出趣”的“语言游戏”。其幽默构成是用正经的语态说出大家都知其错的话,利用反常规的语意组合与人们的心理定势碰撞,造成期待“落空”而长生趣味。

3.引而不发,酿造幽默

在一次《正大综艺》节目中——

赵忠祥:(手拿一张画着绿色圆圈的纸)杨澜,请你当着朋友的面,说说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杨澜:这也是一张画吗?我知道了,您这是画了一个西瓜,可是太简单了。

赵忠祥:不对,再猜猜。

杨澜:不是西瓜,那是小一号的西瓜,绿皮香瓜。

赵忠祥:为什么想得那么复杂?

杨澜:哦,对这不过就是一个绿圆圈。

赵忠祥:不能算对。

杨澜:那我可就猜不出来了,您自己告诉大家吧。

赵忠祥:我怕手里拿的是一张画了绿圈的纸。

(众笑,杨澜也笑了)

我们可以引用这一组对话,说一说幽默话语的构成规律。

幽默由四个环节组成:悬念——渲染——反转——突变。

主持技巧论文范文第4篇

对于专业大课,往往是由主讲教师进行,主要是以集中授课,精讲其知识理论、基本的原理和技能、技巧。而实践小课,按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组合成为很多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专业的教师。教师给学生指导、帮助,使得学生能够消化、巩固其中的知识,最后达到掌握。而大课理论的教学和其他专业的教学类似,其教学方法是很规范的;对于实践小课的教学是在传统播音教学的方法基础上进行的,逐渐改善自己的方式,有了新的特征和要求。在早期的播音教学,存在师资和客观物质条件的不足,往往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首先是领着学生去了解节目、分析稿件,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播音,从目的和对象方面去理解。然后是教师领读,而学生是跟读,在读的过程中去感觉;或者学生自己去读,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其优、缺点,随时给与帮助来提高。在那时,在没有教学环节的情况下,往往是在工作中,随着节目的录制来进行训练,这种教学形式是简单、粗疏的,但跟着播音教学的实质,因而,教学效果是好的,培养了一大批的骨干人才。随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壮大,传统的播音教学方法存在不利的因素,制约了播音教学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现代的教学中逐渐提高播音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普通话语音标准是播音主持的关键

在现代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提高普通话语音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告诉学生,目前是一个具有科教、论坛、现代信息的社会,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说好普通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播音员看做自己学习普通话的榜样,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楚,使自己的语音准确、规范、优美,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针对性教学

首先从声、韵、调语音的基本功来练习好语音,这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一个关键。对于普通话语音,主要是从声母、韵母、调值等来考虑。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语音,造成发音的错误、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是必须的,应该从声、韵、调开始练习,这是基础发音的训练。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开学前,大部分学生是有良好的语音的基础,但也存在方言,随着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语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齿间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语音的调值上具有差别,所以,我们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是必要的。这是打好普通话的语音的一个基本。

(二)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掌握正确的发音,对于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音,除了要求规范,还要具有优美的感觉,这里也指唇、齿、舌等的运用,需要灵活、有力;而发音部位、发音的方法,需要准确、到位,即在发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脱漏字、不吃字等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普通话的基础,尤其是发音理论的教学,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准确读好普通话是关键,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话的发音、变化的规律。换句话说,从声母发音的部位、方法上考虑,以及韵母舌位、唇形、动程;或者声调的调型、调值;音变的形式、规则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这是最基础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的做起,在每个音素的发音上,都要达到准确、到家。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学成最纯、最正、标准的普通话。

(三)找出方言的差异

为了突破语音的重难点,找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点是必要的,对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是声调上的差异;而四川、重庆等地,普通话的难点是在前后鼻音、轻重上的不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语音的条件、背景,在结合各地方言的基础上,来区别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再针对其不同进行重点、难点语音的练习,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与普通话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发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声母的j、q、x发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韵母的in、en发成了后鼻音ing、eng”等。这些是区别很显眼的,在记忆和纠正上,是不困难的。对于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的语音是最难区别的。如在某些方言中,与普通话比较,阴平调的调型是相同的,但调值不同;而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轻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对于这些细微的差别,一旦长久不注意,就会让人听不懂发音。

(四)需要分阶段性

主持技巧论文范文第5篇

对于专业大课,往往是由主讲教师进行,主要是以集中授课,精讲其知识理论、基本的原理和技能、技巧。而实践小课,按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组合成为很多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专业的教师。教师给学生指导、帮助,使得学生能够消化、巩固其中的知识,最后达到掌握。而大课理论的教学和其他专业的教学类似,其教学方法是很规范的;对于实践小课的教学是在传统播音教学的方法基础上进行的,逐渐改善自己的方式,有了新的特征和要求。在早期的播音教学,存在师资和客观物质条件的不足,往往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首先是领着学生去了解节目、分析稿件,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播音,从目的和对象方面去理解。然后是教师领读,而学生是跟读,在读的过程中去感觉;或者学生自己去读,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其优、缺点,随时给与帮助来提高。在那时,在没有教学环节的情况下,往往是在工作中,随着节目的录制来进行训练,这种教学形式是简单、粗疏的,但跟着播音教学的实质,因而,教学效果是好的,培养了一大批的骨干人才。随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壮大,传统的播音教学方法存在不利的因素,制约了播音教学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现代的教学中逐渐提高播音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普通话语音标准是播音主持的关键

在现代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提高普通话语音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告诉学生,目前是一个具有科教、论坛、现代信息的社会,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说好普通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播音员看做自己学习普通话的榜样,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楚,使自己的语音准确、规范、优美,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针对性教学

首先从声、韵、调语音的基本功来练习好语音,这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一个关键。对于普通话语音,主要是从声母、韵母、调值等来考虑。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语音,造成发音的错误、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是必须的,应该从声、韵、调开始练习,这是基础发音的训练。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开学前,大部分学生是有良好的语音的基础,但也存在方言,随着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语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齿间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语音的调值上具有差别,所以,我们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是必要的。这是打好普通话的语音的一个基本。

(二)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掌握正确的发音,对于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音,除了要求规范,还要具有优美的感觉,这里也指唇、齿、舌等的运用,需要灵活、有力;而发音部位、发音的方法,需要准确、到位,即在发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脱漏字、不吃字等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普通话的基础,尤其是发音理论的教学,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准确读好普通话是关键,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话的发音、变化的规律。换句话说,从声母发音的部位、方法上考虑,以及韵母舌位、唇形、动程;或者声调的调型、调值;音变的形式、规则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这是最基础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的做起,在每个音素的发音上,都要达到准确、到家。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学成最纯、最正、标准的普通话。

(三)找出方言的差异

为了突破语音的重难点,找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点是必要的,对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是声调上的差异;而四川、重庆等地,普通话的难点是在前后鼻音、轻重上的不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语音的条件、背景,在结合各地方言的基础上,来区别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再针对其不同进行重点、难点语音的练习,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与普通话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发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声母的j、q、x发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韵母的in、en发成了后鼻音ing、eng”等。这些是区别很显眼的,在记忆和纠正上,是不困难的。对于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的语音是最难区别的。如在某些方言中,与普通话比较,阴平调的调型是相同的,但调值不同;而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轻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对于这些细微的差别,一旦长久不注意,就会让人听不懂发音。

(四)需要分阶段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