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模糊语言 脑筋急转弯 趣味性

一、模糊语言简介

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提出了二值逻辑,主要是非真即假,非假即真的“二元对立”论,认为各个范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古希腊麦加拉(Megarian)学派的欧布里德(Eublides)后来提出了“连锁推理悖论”,向二值逻辑提出挑战。他以“麦粒堆”和”秃头”为例,阐述了词语的意义之间没有明确可分的界限。“麦粒堆问题”是问,多少粒麦粒才能成堆?一粒麦子当然不能成堆,加上一粒,也不行,再加一粒也还是不行,依次类推,加上无穷多粒的麦子也还是不能成堆。“秃头问题”是说,一个人有十万根头发不能算是秃头,他掉了一根头发也不算是秃头,再掉一根头发也还是不算是秃头,依次类推,他掉了十万根头发后也还是不能算秃头。从而说明“堆”和“秃”范畴的外延没有明确的边界。这种障论是依赖于一种逐渐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性态而最终改变命题真伪的推理方法,将原本为真的命题,通过渐进式递推,得出一个从逻辑上说应当为真,然而却十分荒谬的结论。“连锁推理悖论”的提出使人们看到了传统二值逻辑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看到了语言的模糊胜。在一定意义上推动和导致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的诞生。美国学者札德(L.A.Zadeh)正是从语言的模糊性中得到启发,于1965年发表了《模糊集》,提出了模糊理论。他从高矮、美丑等词语的意义之间没有明确可分的界限来阐述模糊概念。1975年他又提出了“模糊语言变量”的概念,把模糊性思维和模糊性语言转化为数量化的形式表达,从而为模糊性事物的精确描述开拓了广阔发展前景。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催生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又为一切涉及模糊的学科奠定基础。可以说,语言的模糊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事物的运动多变和相互联系的特性决定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模糊性,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又导致了人类认识的不确定性,简言之。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是与生俱有的,这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人类思维的隐喻性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语言的模糊性和语言的隐喻性是普遍存在的。清晰思维中包含着模糊思维,模糊思维中包含着清晰思维,精确语言中包含有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中包含有精确语言,它们互为依存促使人们的认识接近事物的真相。根据会话的合作原则、经济原则、关联原则和语用容忍原则,人们对精确语言的模糊表达和模糊语言的精确表达一般都能心领神会。请看地方方言中一段对话,A:谁?B:我。A:咋(干啥)?B:尿。再看两个人的信件交流,A信的内容:“?”(事情完成得怎么样?)B信的内容:“!”(完成得很漂亮!)由于双方心里都知道是什么事,所以,各自在信中指用了一个符号,精确地完成了交际任务。这真是语言模糊到符号化,表达精确到数字化。

二、脑筋急转弯的特点和运作技巧

脑筋急转弯是从谜语发展和演变过来的。脑筋急转弯是一种智力游戏,属于谜语的一种形式,具有强烈的变幻性和趣味性。它是以口语为载体,通过对语音、语义、语法、文字等材料的巧妙运用,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定势,预设陷阱,让人在多重答案中快速反应,去寻找与特定语境最佳关联的最佳答案。因为答案是出乎寻常的简单,所以要突出一个“急”字。没有“急”。就体现不出设计者的智慧,也体现不出回答者的思维机智。如,老师出了一个题:一张方桌有4个角,截下一个还有几个?考试完后,中学生小刘说,我用小刀把橡皮削了个角,数了数,5个:小张说,我把一张纸剪了个角,…。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不是一个5以内的加减剩除题,它需要口语化的快速思维和表达,只有“急”,只有快速反应,只有让回答者没有时间去剪纸削橡皮等进行形象思维,才会让人跳进陷阱,变得有趣而开心。也就是说,脑筋急转弯是一种以口语形式为载体的语言游戏,不能把它变成以书面形式为载体的思考计算题,更不能当作研究实验题。脑筋急转弯作为民间传统艺术几乎每年都搬进了我国人民收看率最高的春节晚会上,题面的巧设,语境的烘托,急切的追问。配上幽默的语言和滑稽的动作,“……你说,……你错了;……快说快说,……你又错了”。一次又一次地让对方跳进陷阱,引起了数以亿计观众的开怀大笑,那真是回味无穷。

脑筋急转弯的决窍不仅在于解题思路的机智,还在于设计者高人的智慧。在运用和创作过程中设计者要使脑筋急转弯具有前提的多元性、答案的隐蔽性和过程的教育性。前提的多元性要求在设计问题上必须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答题方向或可能,使设计的题面具有语言多歧、事实多解和主观多误特点。答案的隐蔽性要求答案以出奇制胜,从而显示游戏的趣味性。过程的教育性要求游戏开智、游戏育人,使人在游戏中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问题。

三、语言的模糊性为脑筋急转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我们现在的语言中有大量的同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多音字现象,因为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条件、语境因素等等都是既互相依存又相互作用的,所以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足以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这就为脑筋急转弯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素材。早期人类最先创造和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大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人们在造抽象字时,不是创造新词,而是寻找新旧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存在的字去表达新事物。这是一种以不造词为造词而增加新词最经济的方式,可以说,表示抽象概念的词都具有模糊性,例如:“书”,最基本意思是成本的著作。尔后逐步抽象化,如,申请书,楷书,隶书,秘书等。为此,脑筋急转弯就有了这样一个题:什么书在书店买不到?(答案:秘书)。这道题出题人预设了一个思维陷阱,根据人的一般经验。往往思维跳不出“书”的最基本的语义范畴。企图让人在“急”的情景下转不过弯。同样的原理,如,什么布用剪刀剪不断?(答案:瀑布)。什么架子不能放东西?(答案:官架子)。

再举两个智巧题,考考你能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苹果树上有4只小鸟,用枪打掉1只,树上还有几只?(答案:全飞了)。小鸟不像苹果,由于生存的需要,听到枪声本能地就会飞走。再如,有一口井深一丈,井底有只青蛙,想跳到井外来,但是,青蛙每次只能跳一尺,试问,青蛙跳几次才能到井外?(答案:青蛙永远跳不到井外。)井的“深度”不像地面上的“长度”,青蛙每跳的距离均没法像长度测量一样来累计,而只能回落到原点。设计者企图让回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把鸟当作苹果,把深度当作长度从而跳进陷阱。唯物辩证法 的核心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再举一个能指和所指分离的例子。人们造字的目的是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具体的事物,在口语中听到这个声,在书面上看到这个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个物。而脑筋急转弯作为一种游戏,就有意识地断裂能指(符号)与所指(内容)二者之间的联系,使能指只表示能指。如:太平洋中间是什么?(答案:平)。“太平洋”三个字只是能指、符号,当人们听到这个声音时,立刻联想到的所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而作为脑筋急转弯,其设题意图就是要将这种能指与所指的关系隔裂开,“太平洋”在此就只是三个音节或三个字,中间那个字当然就是“平”字。

再举一个句子模糊性的例子,题面是:拿鸡蛋扔石头,为什么鸡蛋没破?(答案:因为鸡蛋碰不到石头)。该题由于经济原则或信息量不足造成歧义,可有多种解释。让我们看看有几种解释的可能。把鸡蛋往石头上扔,当然鸡蛋会破。如果没有限制谁拿鸡蛋,谁扔石头,那么,鸡蛋碰不到石头的可能因素会更多,如,左手拿鸡蛋,右手仍石头或我拿鸡蛋,他仍石头,当然鸡蛋碰不到石头。如果没有限制鸡蛋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如魔术道具),那么,就是鸡蛋碰到石头,鸡蛋也不会破,答案可以改为:因为鸡蛋是假的。这就是脑筋急转弯的趣味性,它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无论从语言系统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有大量的模糊现象,所以我们说,模糊语言为脑筋急转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范文第2篇

我来讲一讲我爸爸的趣事。

一天,我妈妈问他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问他,问题是这样的: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公园,,一人要买一张票,为什么他们只买了三张票?我爸爸说:“三个人要买票,另一个人翻墙进公园。”,我们笑得前仰后翻,答案应该是:“因为有一个爷爷,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孩子。原理是:爸爸的爸爸,孩子的爸爸,是两个爸爸。爸爸是爷爷的儿子,孩子是爸爸的儿子,是两个儿子。所以是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买三张票。

怎么样,这道脑筋急转弯儿难吧,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还要多看脑筋急转弯题,才能聪明。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范文第3篇

这是脑筋急转弯的问题,非植物的瓜不能吃,如傻瓜,蠢瓜,呆瓜。植物瓜可吃的有木瓜,南瓜,冬瓜,西瓜,水瓜等。

脑筋急转弯游戏就考验孩子脑筋的灵活性了,思维不要太呆板,这样的游戏也有趣味性和幽默性,平时家长和孩子玩的时候,一定不会枯燥,又能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来源:文章屋网 )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范文第4篇

1、《英国脑力阶梯训练》。推荐理由:本书循序渐进的脑力游戏囊括多学科知识,启发孩子学习的热情,积累孩子生活的经验,把玩耍与学习的主动权一次性还给孩子,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综合训练孩子的大脑。

2、《米小圈脑筋急转弯》。推荐理由:每本脑筋急转弯共设置了三关,用一个故事作为主线串联,按照冲关挑战的方式进行。 三关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让小读者有体验感、场景感,鼓励小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开动脑筋。

3、《玩转思维游戏》。推荐理由:这是一套来自德国的思维游戏书,所有内容都是针对孩子的逻辑、推理和智力方面设计的。题目会按照主题场景式的方式展现,一边做题,一边还学习很多科学小知识,非常有趣。

4、《儿童全脑思维训练》。推荐理由:这套书内容丰富,知识面拓展广,除了数学,还涉及到天文、地理、古人类、动植物、物理、生活场景等。每一本都有一个主题,让孩子在富有知识趣味的解题过程中训练思维。

(来源:文章屋网 )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范文第5篇

张嘉茵

今天下午,向老师一进教室就开门见山地问我们:“你们平时常玩些什么游戏呢?”有的同学说看书,有的同学说听音乐,有的同学说玩电脑……向校长摇摇头,好像不满意的样子。他笑着说:“今天,就让我们来玩一玩脑筋急转弯吧!”同学们听了都兴奋极了。

向老师让我们先热热身,他出了一道据说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题目——“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请问三儿子是……?不等向老师说完,我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是小明!”

接着向校长让我们来吊书袋子,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积累的IQ题说出来,并考考大家。我举起了手:“世界上哪种动物最容易摔跤?”结果难不倒同学们,他们马上就大声回答说:“是狐狸,因为它脚滑(狡猾)嘛。”

接下来是脑筋急转弯小组PK赛。刚发下答题纸,我们组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全部答完。到了小组PK的时候,才知道有一题答错了,而这一题不仅把我们小组的人难倒,还把全班同学也都难倒了。我们个个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交头接耳,愁眉苦脸。

见此情形,向老师准备公布答案,我们全班同学认为这是一个考验自己的时刻,全体抗议。那道题的题目是:什么人靠运气赚钱?起初,很多同学都信心满满地说:“是买的人。”刚说完又有人说说是卖的人,我们个个屏住呼吸,等待向校长肯定的答复,谁料向校长说:“正确的答案跟你们刚才说的那些根本没有联系。你们可以围绕题目中的‘运气’这两个字来思考,记住,要把‘运气’两个字分开理解。”刚说完,我们又沉入了思考,我觉得好像是练太极拳的人,姜润欣说跟我想的一样,她举手回答了,但向校长还是摇头说不对。

突然间,有个新的答案在我脑海里出现了,我生怕别人抢先说出,连举手环节也省了,脱口而出:“是卖煤气的人。”说完心里又有些自责,是不是太鲁莽了,出乎意料的,向老师两眼发亮,眉头舒展,高兴的拍手叫好。峰回路转,我得意洋洋的坐了下去。同学们听了有些错愕,但马上恍然大悟,欢叫着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