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第1篇

1.1设计构思

森林公园布展设计,将坚持以小见大、突出重点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向参观者展示森林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园林相关科普知识。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布展内容将按照环境篇、植物篇、动物篇、家庭篇、趣味篇的主线铺展,使布展内容按照这条主线一步一步接近人类生活,逐步突出森林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示参观者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1.2设计主题

结合设计构思,将森林公园布展设计主题定位于“绿色·生活·我们的家”,倡导生态环保理念,呼吁参观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内容将贯穿展览始终,希望结束参观时,参观者能够受到一定环保教育,树立“保护环境、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意识。布展分区森林公园共包括6个展厅和1个植物中庭,展厅分别是环境篇展厅(308.14m2)、植物篇展厅(441.10m2)、趣味篇展厅(208.75m2)、家庭篇展厅(308.14m2)、动物篇展厅(208.75m2)和临时展厅(441.10m2),分别展示环境科普常识、植物科普常识、森林动物常识、家庭植栽科普知识、趣味互动等内容;植物中庭则通过自然式园林布局,种植长江流域常见植物,展示植物群落类型。此外,森林公园还设有放映厅和森林餐厅。放映厅可播放3D电影,定期播放森林起源、森林破坏与保护、植树造林等相关内容影片,影像、声音、触感、动感多重手段结合,形象、生动地向参观者展示森林植物科普常识。森林餐厅运用玻璃铺装营造水系效果,呼应室外自然水系,采用森林装饰布景,提供简单餐饮服务。

2布展设计

2.1环境篇

环境篇展厅位于一层东部,面积308.14m2。布展设计分为五个主题空间———前言、生命之歌、自然之美、环境危机、山水泉城,采用展板、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地球环境发源、生物起源、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环境破坏与保护、泉水成因等内容,呼吁参观者树立保护地球家园、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2.2植物篇

植物篇展厅位于一层北部,面积441.10m2。借助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展示森林植物科普常识圆形灯箱展板:结合叶片造型展示墙,设计8个圆形灯箱(直径1.2m),文展示趣味植物、观赏植物、极端环境植物、山东濒危保护植物、树花、古树名木等内容,用叶片、花朵等装饰墙体。实物展示墙展示内容:植物种子、果实等实物标本;盆景、插花植物等观赏植物;实物展示叶片标本、趣味叶片艺术品;立体绿化展示墙:种植草本花卉、蕨类植物等;植物群落展柜:植物原始蕨类植物(铁线蕨、肾蕨等),模拟荒漠沙地环境,展示仙人掌、多肉植物、沙棘等沙生植物,模拟岩石环境,展示苔藓、地衣等岩生植物,展示荷花、睡莲、菖蒲等水生和湿生植物。多媒体展示方式主要包括触摸屏和大屏幕两种类型。触摸屏展示内容包括:植物分类(藻类、蕨类、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植物进化常识介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常识介绍;植物主要生理作用展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运动和蒸腾。大屏幕动态播放植物科普片,动态介绍植物生长习性等常识。

2.3动物篇

动物篇展厅位于二层西部,面积208.75m2。借助标本、多媒体等形式,展示森林动物的相关科普常识。区别于普通的动物展厅,森林公园动物篇展厅重点营造若干动物生活场景,通过狼群场景、龙虎斗场景、狮子捕猎场景、蜜蜂酿蜜场景、蝴蝶群飞场景等各类场景,将动物标本放置在舞台布景式的森林背景中,寓教于乐地介绍、展示森林动物的相关科普常识,增加展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4家庭篇

家庭篇展厅位于二层东部,面积308.14m2。设计将展厅布置为真实家庭布局,通过植物组摆、文展示的形式介绍家庭植栽和庭院植物的常识。

2.5趣味篇

趣味篇展厅位于一层西部,面积208.75m2,展厅主要借助多媒体形式,设计若干趣味活动,使参观者能够参与其中,学习科普常识。趣味篇展示内容包括:立体灯箱展示的自然风光,如大明湖等各大名胜;用数码相框排列成照片墙,滚动播放动物、植物之最的片;实物展示山东地区观赏石。

3结语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第2篇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森林景观植物;课程教学

森林景观植物课程是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构建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开设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景区规划等课程前必修的先期课程[1]。因此,森林景观植物课程的教学重心应放在使学生掌握景观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观赏价值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在学校属于新开专业,森林景观植物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基本上与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教育相似,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与设想的教学目的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是内容多,导致学生有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高,且课时少,教学强度不足。因此,有必要针对专业,对森林景观植物的教学做一些探索。

1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按人才培养计划设计,森林景观植物课程开设于大一阶段,此时的学生常伴随着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喜欢所学专业等问题,导致其对专业课程缺乏学习动力,常把漆树、槭树混为一谈,分不清桃花和梅花等。教师在授课前应对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概况,要让学生懂得:不管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就业。森林生态旅游的专业虽然看似专业领域窄,但这也是学习内容专的体现。目前,森林生态旅游行业缺乏专业人才,正是此行业就业的黄金时期,选择了本专业的学生应更加努力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2强调学习森林景观植物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走进森林,回归自然,因此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2]。人们来到在森林中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观赏森林景色,这些都与森林植物密不可分。从就业上来说,不论是当一名优秀的导游,还是建设环境优美的景区,都离不开森林景观植物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植物的形态特点,才能知道什么植物观花,什么植物赏果;才能知道用什么植物能形成香山红叶的效果。总之,通过森林景观植物的学习,学生可以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和今后顺利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工作打下基础。

3认真做好课前教学准备

由于景观植物课程只有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在半年时间里,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不可能全部都在实践教学中观察到,因此使用课件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3]。一方面,课件能够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可准确地展示出植物各个生长阶段的特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的识别要点。另一方面,课件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课前教师除精心准备课件之外,还应准备一些新鲜的植物材料,因为许多植物的某些识别要点,通过课件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例如樟树的叶子有香气,广玉兰的叶子为硬革质等,因此有必要使用新鲜植物材料辅助课件教学。总之,精心的课前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必备前提,也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

4充分利用第一节课

在第一课上,教师能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由于第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绪论,内容枯燥无味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第一节课的后半段,教师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植物,以开花的植物或别具特色的植物为突破口,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实地观察中讲到紫薇时,学生由于联想到还珠格格而兴趣盎然。因此,充分利用第一节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课程兴趣的关键[4]。

5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鉴于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特点,教学中应重点讲解植物的识别特点和观赏价值。因为学生以后从事的森林生态旅游工作,主要是以植物的识别和观赏为主。同时,由于课程时间有限,书本上列举的森林植物不可能全部细讲,教师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植物进行取舍和补充,但应注意所讲植物要有地域特色。据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办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在河南省工作,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本地植物为重点,如重点介绍开封菊花、洛阳牡丹等。教师还应该关注新事物,了解与专业有关的新动态,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等[3],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调整、补充教学内容。

6结语

总之,森林景观植物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识别的植物能力,使学生掌握植物的观赏价值,培养出高质量的森林生态旅游专门人才。

7参考文献

[1] 吴春燕,秦华.城效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3):244-255.

[2] 裘晓雯.森林景观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第3篇

一、利用校园生物讲解知识点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动物分类、植物分类、生态系统等知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教师倘若只是按照书本简单地讲解其中的知识,一定不会引起他们对生物课堂以及生物学科的兴趣。另外,由于初中学生在生物学科上缺乏一定的基础,他们也很难一下子完全接受抽象的生物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地挖掘校园的生物资源,利用具体的生物来生动地讲解课本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两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校园中刚好有松树、银杏树和向日葵等植物,教师可以直接采集松树和向日葵的种子并带到教室中,让学生现场观察两者的差异。在这种直观的观察中,学生能够很快地记住“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这两个知识点,并且也能够在一种形象性的思维中保持对知识点的记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两个知识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生物教师想要更好地利用校园的生物环境进行知识点的生动讲解,那么生物教师首先应熟悉校园的生态环境,并且能够自如地在校园中找到与知识相对应的生物样本,同时也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整合以及延伸能力,将课本的知识和实际的生物环境进行互相延伸对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校园生物资源在知识点讲解过程中的作用。

二、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在利用校园的生物资源进行知识的生动讲解之余,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利用校园的环境,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某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生物教师可以在班级成立不同的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的生物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期初,生物教师可以摸清班级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为不同兴趣小组成员的组合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分成若干个板块,分配到不同小组的学生的手中,成立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如藻类植物小组、单子叶植物小组、双子叶植物小组、环节动物小组、鸟类动物小组等。当兴趣小组成立之后,教师可以向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任务,指导小组的成员在校园环境中寻找相对应的动物或者植物,然后认真地观察它们的属性和特征,在长期的观察和探究的基础上向班级同学汇报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这种兴趣小组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既能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其动物或植物的认识,也能够自觉地搜集相关的素材和资料,加深对所在领域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生物课堂,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借助校园环境开展德育教育

无论是对于植物的认识还是对动物的了解,生物学科的最终宗旨是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这便属于生物教学中德育方面的任务。校园环境作为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将之纳入生物教学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自然的亲切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生物的体认,从而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除了利用校园的生物资源进行基础知识的生动讲解以及增强生物课堂的趣味性之外,还可以借助校园的环境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向学生讲解完植物方面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的植物之下,让学生感受到植物在吸收人类的二氧化碳以及制造可供人类呼吸的氧气等方面的功效,在真实具体的形象化感受中,让学生真切地感知植物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从而以一颗谦卑和尊重之心来对待植物。同时,教师还要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其他的事物和事情保持一颗谦卑之心,树立一种和谐的观念。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持着一份热爱生物和自然的心,能够具有洞察世事的能力,便能够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触摸到生物教育的核心要义。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第4篇

关键词:植物学;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4603

1 引言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能否扎实地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该课程是一门历史久远,课程体系完整,教学内容庞大的传统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概念抽象,教学内容多,涉及植物种类多,地域性强,理论知识较难记忆而又极具实践性的特点。在当今各领域知识内容迅速膨胀的形势下,教师和学生都不堪重负,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优化势在必行[1~3]。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植物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针对天津农学院的植物学教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后,思考和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现归纳出来,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2 植物学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新兴学科的发展,高校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中增设了许多新的课程,而学生总的学习年限及总的学时数却基本没变,这就使得像植物学这样的传统学科的教学时数不得不大幅度缩减。目前该校的植物学课程由形态解剖学和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组成,分两个学期讲授。一些专业的植物学课程学时数也大大缩减,如农学专业目前课时减少为植物形态解剖部分48学时,系统分类部分26学时,学校内各专业不同,学时数上有少许的变化。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是每位植物学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实验课能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验证理论知识,是理论课不能替代的。植物学实验一般不单独设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先上理论课,再上实验课,而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理论课和实验课脱节,失去了实验课最基本的验证性作用。另外受植物学课程总学时数的限制,目前实验课学时也在减少,导致实验内容大量压缩,真正给学生的锻炼机会越来越少,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匆忙观察,大部分时间用在完成实验报告上,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本末倒置。植物学实验课教学如何调整,也是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学校和专业特点进行探讨的问题。

野外实习是植物学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升华和提高,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中的实践联系起来[4]。通过实习学生对各类植物会有全面的认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的系统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团结互助精神。但由于实践教学受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且随着物价不断上涨,交通工具等实习费用不断提高,多数高校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扰,所以一些高校不能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目前该校同样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得野外实践教学得不到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 适应新形势,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要阵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受课时数的限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讲解的详略程度,考虑到学生专业特点及学科间的交叉,合理删减课程间重复交叉内容。课堂讲授要精练,只讲授知识的精华部分,对中学课程中已学过的、教材中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不讲或一带而过,通过问题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示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上所讲授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结构,能够系统掌握植物学课程内容。如,在讲授植物的细胞一节时,我们只重点讲述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而植物繁殖方式时,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中学多已学过,我们只强调减数分裂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意义。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植物学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国内外植物学发展的新动态、植物研究的新热点,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专业广泛联系实际,将植物学知识与常见的作物生长现象、农业措施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如,在讲解“花芽分化及其调控”时,引入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讲“种子和幼苗”时介绍“太空种子”等反映现代植物学科学的主要新成就和新发展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植物学及后续所学相关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另外,在植物分类部分的教学中介绍被子植物各科的代表植物时,结合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介绍天津地区特有的及常见的代表性植物,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突出地方特色,节省学时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 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英姿等[5]提出,将理论课与实践课一体化的观念引入植物学的教学中。这种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的融合起来的一体化的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植物形态解剖学的部分教学中,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中观察植物切片的内容,拍成图片放在多媒体课件中,理论课上对照显微图片讲述植物的解剖结构,更生动直观,还可以缩短学生在实验课中观察切片的时间。同样,在学习果实的结构和类型时,可在实验室里上理论课,课上老师先将单果、聚花果、聚合果以及真果和假果的概念、果实的结构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观察,从果实的外形观察到内部解剖结构的观察,通过实际观察最后让学生对给出的各种果实进行总结分类。还可以提出让学生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果实进行列表分类总结,课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另外,在分类学的教学中,大量的形态术语对被子植物分类学的学习特别重要,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内容多掌握困难。类似这样的内容老师会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放出一些真实图片,集中把关键的形态特征讲清楚,加深学生对这些形态术语的印象。后面接着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通过亲自动手解剖观察实际材料,有针对性的巩固加深对这些形态术语的认识。如讲述十字花科时,让学生观察解剖油菜的花序及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四体雄蕊等概念。这种方式直观而易于理解,打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严格界限,学生亲自参与,所以学起来更有兴趣,知识掌握得快且牢,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5 充分利用校园植物,重视实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天津农学院西校区校园植物很丰富,既有栽培植物,又有野生物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几百种。校园内的这些植物能基本反映天津地区的园林、庭院行道、花卉、观赏等绿化植物。而这些身边的植物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是最好的植物学教学资源。学生们渴望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变化,为此在植物分类学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观察校园植物,鼓励学生拿起手机,拍摄感兴趣的植物形态照片,并利用专业术语讲解植物学形态学知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介绍“花的形态术语”一节时,各种类型的花序,如蒲公英的头状花序、荠菜的总状花序、覆地菜的单歧聚伞花序等,在校园内到处可见。在实物面前给学生们讲解其特征,激发学生对身边植物产生兴趣,这些校园内的植物也便于学生们每天反复的观察,加强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野外实习是对植物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W习,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学校经费保障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讲求实效地安排植物学野外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6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各大学里植物学教学评价仍主要采取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通过笔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际上考核的方式无非是一种手段,是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针对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植物学的课程考核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把学生平时课堂上的互动表现计入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一些小课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调研等解决问题;或要求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植物进行分类调查,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来查找其所在的科属特点,植物特征及功能等,写出总结调查报告。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查报告或论文都纳入考核成绩中,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的总评成绩中,并逐渐尝试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这样,不仅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7 结语

对于高等院校植物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借鉴课程教学改革中好的经验,争取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与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相一致[6]。只有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使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笔者在多年的植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尝试,以期在不断缩减的教学时数内,更好地完善植物学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激发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第5篇

    教育的本义和真谛是: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有多大。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如一股清泉,荡涤了素质教育中迷途者的心灵,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他主张:多元的教育方法,教学技巧和艺术,必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快乐。

    为此,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借助多元智能理论精髓思想的指导,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极大地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

    一、采用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利用自然现象、故事、歌谣、历史和趣味知识导入课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生物》第一册绪论部分时,可以这样开始:“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有关植物的知识,同学们见过的花、草、树木都属于植物。”通过点明植物的大体范围,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景象和山林风光,陷入静思之中。我们抓住这个契机,继续引导:“大自然离不开植物,离开了植物是不可想象的。究竟人类同植物的关系怎样呢?”这样新异的开场白,自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再如:在讲《哺乳纲》家兔一节时,先引入歌谣“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又蹦又跳真可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仿佛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的思维便活跃了起来,与之相关的感性知识,你一言我一语地被大家接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趁机引导,进行更深一步的知识讲解和导入。

    二、采用挂图、模型、实物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挂图、模型、实物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植物学部分绪论时,可以事先要求学生采集几种植物的种子,并说出名称、生活环境和用途。我们在上这节课时,常常取一盆大叶黄杨,指着叶片说:“大叶黄杨上层二张叶片总是长在下层二张叶片的空隙中,上下层叶片互不遮盖,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然后要求学生想一下,马路两旁长在路灯下与没有长在路灯环境下的树木,其叶片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生物现象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通过生物实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对生物实验都很感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不少学生认为,哪一部分内容亲自动手进行了实验,那么这部分内容就易于掌握,掌握的也就越牢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生物实验。例如:我们在讲草履虫时,将培养的草履虫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并让其动手画出他所看到的草履虫,了解草履虫纤毛摆的样子和内部结构,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学生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实验。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生物学实践性很强,我们经常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生物学教学。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采集并制作标本;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养植花卉,组织观察学习,教师做指导性讲解;我们还采用收看电视节目,组织生物讲座,提倡写生物学观察日记,搜集生物知识,创办生物学报,撰写生物论文等手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动态教学,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