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第1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22分)

1.

(5分)读句子,写字词。

星期天,我跟着妈妈来到超市,想买一hé________好看的yán

liào________。在货架前,我看到那些pái

liè________整齐又漂亮的包装袋时,禁不住拿起来wén________了一下。等我们买好了,售货员阿姨还zèng

sòng________给我一个小礼物。

2.

(6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燥(zào

zhào)

________

灼(zuó

zhuó)

________

雅(yá

yǎ)

________

吻(wěn

wén

)

________

组(zǔ

zhǔ)

________

内(nèn

nèi)

________

3.

(6分)选择句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①自从开展了________(保卫

保护)环境的活动后,同学们更加________(爱抚

爱护)花草树木了。

②经过三个多月的________(艰苦

艰难)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________(艰苦

艰巨)的任务。

③明明他们________(继续

连续)三个周末都没休息,大家都在________(紧张

紧急)地准备英语考级。

4.

(6分)按要求写词语。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________

浑浊——________

朦胧——________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遮掩——________

潇洒——________

忽然——________

5.

(9分)标出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

追悼________

吊唁________

呻吟________

逝去________

咳嗽________

吞枣________

镊子________

女佣________

殡仪馆________

6.

(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②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_______

7.

(2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8.

(5分)看图写话。

小熊去小河边钓鱼,却不料下起了大雨。小熊该怎么办呢?观察图片,编一个小故事。

9.

(3分)按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选择词语填空。

①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________(纪念

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②“哦!”我________(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③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________(愁容满面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0.

(5分)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一桶水倒在干沙滩上,立刻水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湿鹿鹿的,吸满了水,抓一把却挤不出一点水来。所以沙子并没有把水吸进去,却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在经过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11.

(5分)想一想,练一练

你能将“我们都喜欢这些孩子”这句话,不加字、不减字、只调换词序,变出几句话(意思不必相同)吗?

12.

(12分)形近字组词

饱________

嗽________

枯________

抱________

喇________

估________

搞________

挽________

槐________

稿________

逸________

愧________

13.

(5分)改为“被”字句

伯父把剩下的药和绷带给了车夫。

14.

(6分)照样子,写句子。

亮晶晶

________

________

叽叽喳喳

________

________

跳来跳去

________

________

15.

(11分)读懂句子,按要求填空。

(1)“这位李英杰便是日后驰骋画坛的大画家李苦禅。”句中“骋”读________;“日后”的意思是________;“便”的意思是________;“驰骋”原来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缩句:________。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惭,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句中看出我以前读书是________,伯父虽然没打没骂我,但他的________,给了我很大的教育,不但使我又________又________,而且从此________。

16.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救护、资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脸上“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请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当时鲁迅先生的心里在想什么?

17.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②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18.

(5分)扩句

①挽联挂满了墙壁,花圈堆满了屋子。

②青山是归宿。

19.

(5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接成一句话。

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②有的人死了。他的精神还活着。

20.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

改为:我现在记不清伯父的回答了。

①周先生写的东西我看不清楚。

②自己的病情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21.

(6分)多音字组词

号:háo________

hào________

更:gēng________

gèng________

传:chuán________

zhuàn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4分)

22.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思想品质,文中哪些内容能与这两句诗相印证?各自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3.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将这一阅读段分为四个部分,请用概括的语言为一,二,三,四部分的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

24.

(14分)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含苞欲放:________

(2)文中作者用什么山和黄山作比较,说明黄山“云奇山异”。

(3)这篇短文写出了黄山的三个特点,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8-1、

19-1、

20-1、

21-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4分)

22-1、

23-1、

24-1、

24-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第2篇

一、质疑课题,享受探究之乐

阅读文本,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课题。好的课题就是一页透射着阳光的窗棂,是一道凝聚了精华的风景。质疑课题,就会事半功倍。

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学生们自然地提出了为什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上面加了引号,当我告诉他们这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父母对他小时候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时,学生新的问题又出来了,他的父母为什么这么说他呢?而且还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呢?用质疑课题的方法阅读文本,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再有苦于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苦恼。而当阅读成为学习的需要,当质疑成为阅读的需要时,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质疑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吗?

二、质疑细节,追求授人以渔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帮助拉车工人”那一段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动作的词语,想象鲁迅先生帮助工人时那种热情、体贴和细致的动作。再让学生想象当作者问鲁迅先生:“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时”鲁迅先生的神态: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疲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抓住细致的细节来品味、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利用质疑文本中的细节之处,来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及兴趣,从而带动全篇的教学,这样就达到了以“一波”之“起”,带动“万波”之“随”的效果。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生命亦得到了升华。

三、质疑重点词句,深入解读文本

在教学《白杨》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白杨的风格、建设者的品质,我紧紧扣住“高大挺秀”一词的理解进行。学生查字典知道了“秀”就是“美”的意思后,我就让学生考虑:“白杨树在树木中并不是最美的,作者为什么偏用‘秀’来形容呢?学生通过上下文体会出‘秀’字蕴含两层含义:其一,‘在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却独出一枝’,显示出它的外秀;其二,通过爸爸的话:‘这白杨从来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到哪儿长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则显出白杨的内秀。”由此,学生对“高大挺秀”一词的理解由浅表的本意的理解深入到更高层次的理解,体会到如白杨一样风格的建设者们的坚强意志和高大形象,发现了作者蕴含在文中的对不畏艰辛的建设者们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从而引起共鸣,诱发心灵激荡,产生奋发向上的情感追求。由此可见,一些优秀作品的语言都是简洁优美、情深意长的,不仅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的特点,还有绘画美、音乐美、文字美和含蓄美的特点。教学时,必须依据文中的字、词、句,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提示语言的内在表现力,使其对所学的字词句有整体性的感知,从而体会作者炼词炼句的技巧,感受语言文字的精美。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第3篇

1 创设文学情境

引用诗词,名言警句导入新课,可增强语文文学没有性,突出语文课的特点。诗句的韵律和内涵,更能创设出浓郁的文学情境,感染学生。如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我先用鲁迅的名言导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问学生:谁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学生回答后,我继续问:你还知道拿些鲁迅的名言?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取与本文有关的简单点评,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路,这是鲁迅先生伟大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这是鲁迅先生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高尚情操的体现。这些名言的引用,不仅起到积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名言,学生对鲁迅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激起了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的兴趣,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 创设艺术情境

艺术形式是多样化的,借助图片、音乐、食物、舞蹈等手段,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的修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整节课的学习。

音乐是人们钟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根据新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乐曲播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观,对营造气氛很有帮助。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先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曲,然后问:这首曲子怎么样?学生回答:好听。我接着问:好听在哪里?学生有的说:声音委婉动听;有的同学说:清新流畅……我继续问:有一个人他听出了曲子哪里的弹奏表现出山的巍峨,哪里表现出水的浩荡,所以弹奏者把他当做知音。然后,让学生读课文理解知音的含义,并说出从哪里看出伯牙和种子期互为知音。学生体会到“伯牙绝弦悼知音”的悲壮。视频导入是一种很直观的地方法。视频可使学生迅速进入当时所设的情境,体验视频中的情感和内容。如在讲《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先播放晋西北绿州的视频资料然后对比播放土地沙化的恶劣环境,然后让学生感受到这片绿洲的可爱与可贵,更让学生产生对创造这片绿洲的人的敬佩之情。学生带着感情基调走进课文很容易的通过老人创造绿洲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恶劣与艰苦,感受到老人“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高尚情操、伟大情怀,从而理解了“青山不老”的含义。

3 创作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之冲突引发的认知需求。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生区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如我在讲《唯一的听众》一课时用设置疑问导入;我们知道表演会有许多听众,那么什么样的表演会只有一位听众呢?这唯一的听众是怎样一个人?他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唯一的听众》来找答案吧!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带着期待和疑问,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第4篇

陈涌泉,河南唐河人,一级编剧,当代著名剧作家。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和当代观众青年化的创作和传播实践,作品多次实现中原戏剧历史性突破,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演遍,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并在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成功上演,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魅力。

主要戏剧作品有《程婴救孤》《朱安女士》《阿Q与孔乙己》《风雨故园 》《婚姻大事》《黄河十八弯》《李香君》《王屋山的女人》等,主要影视作品有《程婴救孤》《咱们村的年轻人》《阿Q与孔乙己》《天职》等。作品囊括中国戏剧界和电影界最高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国家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奖、最佳编剧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编剧奖、全国戏剧文化大奖、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音乐片奖等。

陈涌泉的《程婴救孤》入选《大学语文》后,我就想给他写篇文章,拖了一年多没有动笔。一是没有看过这场戏,怕对戏剧的理解不到位;二是忌讳自己掉进“谄媚的泥淖”――不知从何时起,国内只要一个有位置有权势的“知识分子”大作一出炉,就会有很多“帮闲”拼命吹捧,弄得斯文扫地。

陈涌泉是因《阿Q与孔乙己》受到戏剧界关注的,更是因《程婴救孤》大获成功的。《阿Q与孔乙己》受关注靠的是体裁的创新,创新需要作家的想象力,而艺术的魅力恰在于想象力。斯皮尔伯格的《泰坦尼克号》掀开电影大片的序幕十五年后,又以《阿凡达》再次让中国人震惊不已。有人问张艺谋为什么拍不出来这样的大片,张艺谋坦诚地说:“缺乏这种想象力。”

改编传统剧目有利有弊――利是有较高的群众基础与知名度,宣传成本低;弊是创新太难了,传统剧目已在老百姓心中定格了,想改变他们固化的认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非你有颠覆的能力。像《程婴救孤》这种家喻户晓的老题材,供作家发挥的空间已经很少了,这一点,难道陈涌泉不明白吗?他改编《程婴救孤》的动机是什么?我仔细地翻阅他提供的资料――

“母亲一生苦难,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奔波,四个孩子都需要母亲一人照料。她时常一手抱着嗷嗷待哺的幼儿,一肩挑着生产队的挑粪担子。她经常抱着孩子下田,锄完一垄地便赶忙到地头喂孩子……”

陈涌泉的母亲和父亲一生不睦,儿子们自立门户之后,她就和涌泉的父亲分开住了。涌泉的大伯大娘早逝,留下两个幼儿。涌泉的父亲对两个侄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吃的先送去,穿的先送去,不但送钱,还替侄子们盖起了新房。而自己家,住的则是透风漏雨的破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看着凭着自己的劳动却吃不饱饭、住着破屋的孩子们,母亲伤透了心。幼时的陈涌泉总问母亲:“爹为啥不管我们?”母亲唯有流泪。

2004年夏天,陈涌泉在创作中与两千年前的赵国人程婴“相遇”,终于理解了父亲,同时也理解了程婴。他的脑海里总是涌现着父亲的往事――父亲被唐西分队抓住,大伯被当作共产党游击队员,吊在大树上严刑拷打。为了大伯的安全,父亲只字不提自己是谁。后大伯被告密,被抓走解往县上那一天,父亲拿出所有的钱,在烈日暴晒的路口等待半日,见到大伯,父亲将钱交给他。大伯说:“老二,我的俩娃子……”“你放心。”父亲说,“只要我不死我侄子就不会死!”大伯忍住眼泪,大步而去,后死在狱中。父亲果然以一生来履行自己的诺言。2004年的那几个月,农民父亲与赵国老仆程婴,在陈涌泉的脑海里相遇、交谈――

父亲:“我是个疯子……”

程婴:“我是个丧良心的人……”

父亲:“我没有养育四个儿子!”

程婴:“我把我亲生儿子送上了断头台!”

两人仰天大笑,复拥抱痛哭……

一张头版刊登着豫剧《程婴救孤》在绍兴获得“中国文华大奖”第一名等六项桂冠并获最佳编剧奖消息的《大河报》,被陈涌泉跪在老家父亲的坟头,与《程婴救孤》的剧本一起焚化。袅袅青烟中,他泪流满面。

对于作家来说,童年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海明威说,伟大的作家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陈涌泉的童年也是不幸的,但这个不幸的童年造就了《程婴救孤》之幸。为什么?在以“中庸文化”为主导的社会里,注定现实利益不可阻挡。“中庸”说得好一些是折中,说得不好一些就是世俗,所以芸芸众生追求世俗层面的现实利益不但理所应当,而且可能会不择手段。许多文化人解读这种现象说这是因为中国人心中没有宗教造成的。岂不知,伦理就是中国的宗教。道德伦理说到底就是责任问题。中国人的“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实际是“宗族思想”的一种具体呈现,宗族成员之间的责任恰恰是中国伦理的核心。

陈涌泉从父亲身上继承过来的品质延伸到自己的戏剧创作中,这就是文化的自省。这种作家骨子里高度的文化自觉,是作品与作品、作家与作家之间的根本区别。

人才是被蹂躏出来的,陈涌泉也不例外。1991年,陈涌泉从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河南省曲剧团当编剧,他是分配进省直剧团的第一个本科生。陈涌泉一直想搞创作,大学四年,他的一些小说、散文和杂文获得过省级市级的不少奖项,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当时,戏曲正处于低谷,各个剧团风雨飘摇,混口饭吃都难。陈涌泉还记得自己到河南省曲剧团大院报到时的那种惊讶:院内杂草丛生,脏乱不堪,无处下脚。他背着行李,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住处――一个大杂物间,杂物间以景片(戏曲背景画)为隔挡,已经有六七人“群居”于此。生活清贫也就罢了,创作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更让人感到屈辱。《阿Q与孔乙己》历经千辛万苦在多方“指教”与“磨合”下上马后,却没有一分钱的稿费。没报酬也就算了,剧团还让陈涌泉为排演拉赞助。作为一个刚出校门一没背景二没资源的年轻人来说,拉赞助的困难可想而知。陈涌泉向同学借了一千八百元印了说明书,才算过关。这笔钱相当于他在剧团半年的工资。

社会永远是现实的。当一个人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时,他所承受的几乎都是责难与苛求。对于作家来说,尤其如此。这一方面是考验作家的韧性,另一方面是磨砺作家的意志,丰满他的人格。十年后,陈涌泉的剧本《程婴救孤》大获成功,正值当红导演陈凯歌高调宣称要拍《赵氏孤儿》。北京电视台的一个朋友从中穿针引线,把陈凯歌的电话给了陈涌泉,让陈涌泉主动跟陈凯歌联系。陈涌泉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有主动打这个电话。他固执地认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的尊严是一个大事件。

作家是通过作品得到社会认可的。陈涌泉担任编剧的豫剧《风雨故园》搬上舞台后,被评论界称为“不仅是中原文化前卫性动态的一个标志,而且是我省文艺界对当代中国文化的一次开拓性贡献”。 《风雨故园》脱胎于《朱安女士》,是陈涌泉历时三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描写鲁迅与朱安婚姻故事的作品。它通过朱安的悲剧,展现出社会大变革中一代人的命运。由于寓意深刻,《风雨故园》再次进入大学教材,列在《大学语文》的戏剧单元中。该单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剧作,《风雨故园》是入选的唯一一部当代戏曲剧本。同时入选的其他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禺的《原野》等。据该教材副主编介绍,经过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专家、教授组成的编委会广泛选择和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风雨故园》视角独特新颖,思想内涵丰富,内在冲突激烈,语言极富文采,有很高的文学品位和文化含量,充满了现代感和人文精神。剧作家以当代的眼光观照历史,观照文化,在朱安这个特殊人物的身上,充分寄托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风雨故园》把鲁迅由“神”还原为人,塑造了一个走下神坛、有血有肉、伟大而真实的“人间鲁迅”,既能给当代大学生以文学和艺术的滋养,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是我对涌泉兄这么多年获得的一长串的荣誉中最钦佩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虚化不明确等问题,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阅读兴趣低,导致阅读教学有效性低。只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更有效的体现,但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我国现在小学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目标还比较单一,并且目标本身不明确。比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大部分是要求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但是这种教学目标在任何教学阶段都可以应用,学生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进而导致学生只是随便读读,阅读有效性降低。另外,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与教学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时只是在网上随便找的教案,不能与教学实际相关联,直接生搬硬套,致使教学有效性降低,影响学生学习质量。

(二)教学方式形式化

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很多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都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等,但是因为不能与教学实际以及教学目标有效结合,使得所有教学模式都流于形式,并不能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冰花》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搜集各种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将学生分组来进行讨论,并且让学生谈自己对冰花的感受,最后让学生画冰花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对“冰花”进行理解,但是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冰花”的认识上,不能对文章字词、语句等进行学习,并不能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改进措施

(一)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可以从知识、情感以及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目标的设定。第一,熟读课文,通过查资料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会本课存在的生字生词;第二,有感情朗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画面想象,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第三,熟读文中所写的几件事,采用不同方式观察了解“鲁迅伯父”去世为何这么多人来追悼,以及“伯父”所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句子的具体意思。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采取了三位一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到课文字词语句的同时可以通过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到鲁迅先生生活背景的黑暗,以及“碰壁”的真正涵义,从而也就明白为什么“伯父”去世后那么多人来追悼,可以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促进人前进的主要动力,想要提升语文阅读有效性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主要就是要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大这一特点,对所学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开拓,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找出变色龙的特点,然后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来扮演变色龙。例如教师说“现在我们这里就是在森林了,如果你是变色龙你会怎样呢?”学生回答“我就是变色龙,现在我在树叶上身体皮肤是绿色的,眼睛在观察四周有没有食物和天敌”。另外一个学生接着说“我是变色龙,我现在树干上我是棕色的,我发现前面有一只花蝴蝶,我要变成红色到花丛中觅食”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进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中,并对变色龙进行很好的了解,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选择合适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能否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提升的一大影响因素。教学方式的选择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来决定,阅读方式多样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时,教师在正式讲课前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黄果树瀑布的视频,让学生能看到、听到文章所描述的景象,以此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然后教师说“大家想不想了解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呢?那就阅读课文吧”,这时学生就会去积极阅读,并深刻领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其更好地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可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以新课改要求为主要教学指导方向,在突出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联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低效”“无效”的现象,不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