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姓名:

地点:××工商学院2教508教室

指导老师:罗××老师

综训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每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综训希望学生都能够对会计有一个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学生在工作中更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训使学生更能懂得会计作账的基本流程

实训内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以及编制成本报表

第一天的成本会计的综训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累,因为它并不像财务会计那么繁杂又要做分录又要登账,还要编报表,成本只需要计算,你只要知道该怎么计算就好了,因为又不用我们用笔算,只要你知道方法一切都好了,一天下来我知道了其实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它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一名会计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先说企业吧一个企业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它自己的成本资料,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只有进行成本核算才能够给企业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如果连问题都不知道出在那里又怎么对症下药呢?再来说对我们自己来说吧,如果说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来说连成本核算都不能做好又怎么在企业之中立足呢?

可是到第二天我就觉得好累,因为一直都要看那些数字让人觉得好疲惫,我想可能这就是视觉疲惫吧,但同时我也发现了好多问题,好多平时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以前在课堂上老师说的许多话我都不是很明白,觉得好空洞哦,可是通过综训我懂得了很多,也许是因为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因吧,还有一些过去在课堂里的一些错误,有些是一些简单的细节问题,但是我想有一句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觉得事实的确是这个样子的,要注重细节,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会计人员,所以实训给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1、通过对企业会计模拟实训的操作,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而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

2、实训的内容涵盖了会计操作的全部基本技能——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会计核算、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告、年终结账。

3、全部实训突出综合性、完整性、超前性、和系统性。以一个模拟企业的特定会计期间为范围,将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股份制企业为背景,将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前瞻性与市场经济的变化相配套,开阔视野,增进理学生对社会、企业的了解和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从事财会工作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三、小结与展望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第二条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分校依据本办法考核评价各县区函授站或负责培训工作的部门所组织实施的培训工作。

第三条考核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计划实施”、“培训经费”、“培训管理”、“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6项。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包括:

(一)组织领导

1、建立了培训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对培训工作有统一部署,组织有力。

2、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培训工作相关事宜(有专题会议纪录或纪要)。

3、有专门单位和专人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4、对各期培训工作有指导、检查和考评。

(二)计划实施

1、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

2、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计划完成率达100%。

(三)培训经费

1、根据培训规模、合理安排培训经费。

2、培训经费拨付及时、保障培训需要。

3、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

(四)培训管理

1、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教学实施计划。

2、与各方协调配合,工作开展顺利。

3、建立了学员考勤、考核等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4、及时了解、掌握、检查、协调各期教学工作。

(五)质量控制

1、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校和分校组织的师资培训及教研活动。

3、对本地教师进行了师资培训,并结合培训需要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教研活动。

4、及时组织开展教学情况调研,针对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5、制定了学员培训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6、建立了学员培训档案,组织开展培训后的跟踪反馈和业务规范指导活动,提高培训实效,完善培训工作。

(六)后勤保障

1、及时征订和下发培训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发放数与实际参训学员数相吻合。

2、及时检查和督导各培训点提供满足培训需要的后勤保障服务。

第四条考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材料审核分析、座谈等方法进行。

第五条考评的主要环节

(一)自评

1、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应及时按照本办法的相关标准进行自查。

2、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在培训年度结束后,应按照本办法进行认真的总结。

3、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根据本办法“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按时将相关信息、资料上报分校。

4、自评资料主要包括:组织开展培训的相关文件,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表,完成情况汇总表,图片资料(开展培训现场的数码照片资料、培训班会标统一为“某某县某某年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培训工作总结等。

(二)考核

1、分校在培训开展期间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检。

2、分校在年度培训结束后,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考核。

3、分校对各县区考核的依据包括:“报告制度”规定的报告内容;采取相关抽查、考核方法所收集到的信息、数据。

(三)评价

1、分校根据考核意见对各县区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建议,并对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追踪检查。

2、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第六条各县区应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培训相关情况,确保整体培训工作信息畅通。

第七条报告的内容与时间要求

1、年度培训计划:于当年1月初报送。

2、年度培训计划完成情况:于次年1月初报送。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实际应用 瓶颈

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分为看得见的资源和看不见的资源,其中看得见的资源是指用传统会计可以计量报告的资金、机器等有形资产,而看不见的资源是指传统会计没有进行计量报告的资产,如人力资源。这种传统的会计计量方式并没有完全反映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力。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相关概念

1.人力资源的定义

人力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性的和资本性的。自然性的是指每个个体与生俱来的独有的能力和特质,而资本性的是指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社会规制所形成的工作技能和能力。本文所谈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对象是资本性的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美国和日本等国专家已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有大量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提炼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定义中的几大相同要素。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中的计量对象必须是被企事业单位所拥有或控制的(即排除临时员工)。二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内容是企事业单位招募和使用人力资源时在招聘、培训、工资、福利等环节的费用。三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职能在于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有益的会计信息。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

我们应该明确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原则:首先,纳入会计分析的人力资源必须是能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其次,纳入分析的人力资源成本应是可用货币计量的。最后是人力资源应该能为企业带来将来的经济利益。满足了这三个原则我们就可以认为人力资源可以作为资产被确认、计量。

按照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不同环节来划分,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分为四个项目。一是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为了获得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企业必须付出人力、财力,在获得人力资源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我们把它记为人力资源获得成本。其中包括招募成本和录取安置成本。二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资本,员工被录用后往往要先通过各种基本培训和专有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培训所产生的费用就计人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项目。开发成本一般包括基础培训和专有培训。基础培训即有助于所有员工完成基础工作的培训,专有培训即是针对企业发展所需的特殊技能进行的培训。培训期间所消耗的资料费,培训师的人工费及受训者因参加培训给企业带来的生产损失等都要记入该科目。三是人力资源使用和保障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中最重要的一块儿就体现在这个项目,该项目下包括了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和各种福利。四是人力资源离职成本,员工离开企业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职位空缺成本,若是企业主动辞退员工还会产生安置费等补偿性成本。

三、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传统的会计计量通常是将涉及人力资源的支出全部记入当期损益项目。但随着现代会计学科的发展,我们发现这种记账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我们认为根据受益期的长短应该把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分别计入成本和费用,对于受益期在一年以上的支出,我们应将其资本化,如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成本;对于受益期不足一年的支出,我们应该将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如离职成本。现有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法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公允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商誉法等。本文将着重介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通常采用的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

1.历史成本法

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可以反映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取得过程中的实际支出,历史成本法下人力资源计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取得人力资源的成本,包括招募、录用及安置成本。二是人力资源基础培训的成本,包括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支出。在历史成本法下,

应根据人力资产成本的耗用情况,在各会计期间对人力资本进行摊销。其具体摊销方法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类似,因此可采用年数总和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优点在于这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比较客观,并且由于其延续了传统会计的计量方法,较易被使用者接受。缺点在于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可能会与它的历史成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个缺点会削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重置成本法

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是指在目前的市场价格水平下,将用人单位重新取得、培训、使用和辞退现有员工所需要的支出资本化的方法。重置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进行预测和决策。人力资源重置成本的项目在内容上和历史成本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赘述。采用这种方法计量的优势在其数据具有可比性。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因为对重置成本的估算并非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支出,因此这种估算的客观性叫弱,并且这种计量方式与传统会计计量方式有较大不同,比较不易被使用者接受。

四、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和报告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层、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管理部门都是有意义的。对于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已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其研究为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建立了全面的账户体系。拟将设置“人力资产”、“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产损益”等八个一级会计科目对人力资本进行记账核算。

人力资源成本的报告可分为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对外报告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投资者等外部信息需求者,由于目前会计的核算体系尚不准许人力资源直接列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形成了限定。对内报告是为了满足管理层的决策和预测需求,这些信息需求者对人力资源的信息需求旺盛,因此我们建议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单独报告体系,单独报告可以形成自己的格式、内容,与传统报告相分离,这样可在不影响传统会计正常核算的情况下,为管理层提供有助于内部管理决策的有用信息。

五、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

1.应用的前提

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最重要的前提是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正式劳动合同关系。这样就可以保证人力资源资本化。因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反映的是会计主体拥有和控制的人力资源。

2.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对于企业管理层起到了信息的揭示功能,有助于其加强内部管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领域很广,本文从其对控制人员流动和控制工资供给的方面进行简介。

(1)控制人员流动

使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人员流动带来的经济损失,现有的会计记账方法并没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反映人员流动对企业的影响,并且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下,空缺职位通常很快由其他劳动者填补,因此企业容易忽视员工流动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可用于说明减少或避免人员变动需要多大数量的经济赔偿额。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和预测。有助于维持企业的稳定。

(2)工资计量

在传统会计的影响下,目前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通常采用货币计量。采用此法计量可以建立起由员工价值决定其工资的新机制,在计量时我们应该考虑员工的价值是由其目前的培训投资和健康投资等决定的,因此其工资收入应根据这些投入分时限折算后的综合决定。

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的瓶颈

1.理论尚不成熟

传统会计中,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通常在资产负债表的长期资产项下列示,而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则通常列入当期损益。对此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中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很多对人力资源会计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但目前在会计界人力资源会计仍未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

2.确认和计量存在困难

(1)确认困难

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总量只有通过劳动者未来在企业中的工作才可能有所表现,因此若在劳动者进入劳动之前就给其定价必然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一些学者从人力资源资产归属上着眼提出人力资源会计确认困难,人力资源是存在于劳动者体内。只有在他们劳动时这部分人力资源才贡献于企业,其所有权实际上仍然是归于劳动者而非企业,因此人力资源不能被认为是企业的资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不能进行会计确认,这种争议使得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适用受到影响。

(2)计量困难

前文所介绍的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法计量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理论界目前并没有提出一种统一的计量方法,这会导致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缺乏可比性和相关性。这也是实务界虽然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感兴趣,但迟迟未在企业开展此计量的原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