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第1篇

2008年05月14日,直升机进入汶川县,映秀镇部分灾民成为该县最早得到救治的幸运者。下午,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映秀镇漩口中学学生、13岁的女孩向孝廉讲述了她的求生经历。

压在水泥下我想看一眼爸妈再死

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现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在3楼的教室上课。“当时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我们跑,我们就争相往门外涌。”在走廊上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那时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想,我得看他们一眼再死。想到这里,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刨出了我双手血肉模糊

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我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坚持!坚持!”向孝廉再次醒来,发现脚和手都被压得严严实实,就对马健说:“你使劲拖,别怕把我的手和脚拖断,只要头不断就行。”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他抱着我,我们痛哭起来。紧接着他就背着我向学校大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先前我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我还会连累马健,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

讲到这里,她突然说道:“记者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千万别截肢我还要养活父母呢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第2篇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1)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啊!”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5月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那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轻揉着丈夫的手臂,失声痛哭……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又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他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平民化;亲情

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平民导演”冯小刚继《集结号》之后,又一部鼎力之作。它将高端数字特技与现实生活题材相结合,以唐山大地震为大背景,演绎的却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悲欢离合、命运变迁故事,重点描绘了亲情与温暖,“充满人性关怀和人文内涵,堪称具有强烈的情感渲染力和社会震撼力的,标志了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高度的优秀作品。”[1]

大主题,小切口。大背景,小人物。

该影片突出了人心的走向,注重现实主义的一般表达,采取了大框架小角度的创作方法。说它是大主题,是因为它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大的灾难性事件,尽人皆知。但在影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渲染地震造成的灾难场景,也没有告知地震造成了多大损失,又有多少人参加抗震救灾,出现了多少英雄人物。而仅仅在开头的10分钟之内,展现了地震的场景。之后,导演便把镜头给了方登、方达、母亲元妮,来展现他们的生活情感变化。

电影采用了平民化的叙事方式,人物不是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而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富有鲜明个性的形象。导演抛弃了传统和先锋作品的概念性的东西,情感自然而然流露,一切看起来那么朴实无华、而又自然贴切。爸爸给方达六分钱买冰糕,姐弟俩吹着的老式摆头电扇,还有买的印着长城和天安门图案的两个小书包,都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写照。姐姐对弟弟的保护,也是亲情的最早体现。

故事中,“一块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是文学的起点,也是电影的起点,给母亲带来了难题。“撬闺女这边就压住了儿子那边,撬儿子那边就压住了闺女这边”,“只能救一个”,母亲被迫无奈选择了救弟弟,就是这个决定,造成了女儿32年的怨恨,就是这可怕的23秒地震,造成了母子32年的心灵余震。“地震不可怕,而心灵的余震更可怕”。尽管女儿的抱怨、躲避长达32年之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方登自己有了孩子,尤其是汶川地震中所受的触动,使她逐渐理解了母爱,与弟弟方达的偶然相遇,促成了母女的相见,坚冰融化,怨恨消逝,亲人终归是亲人,“他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啊”,是她对亲情的感悟和体会。

姐姐有怨恨是比较符合情理逻辑的,女孩儿有怨恨一般“忘不了”,而男孩儿则是记不住。有人说这是一部,也有一定的道理。整部电影或者可以换个别的什么背景,如洪涝灾害、泥石流,也可以演绎出同样的情感伦理故事来,不过影片的背景是唐山大地震,便赋予了影片特有的意义。如果说《活着》讲述了中国百姓改革开放前30年,《唐山大地震》就是讲述了改革开放后的30年。他们都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叙述对象,不过前者多的是冷漠和痛苦,而后者则让人感觉更多的是温暖和亲情,尽管沧海桑田,科技日新月异,物质富裕,思想观念多元化,但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亲情还是最安全可靠的、不可改变的,是永远不能被抛弃的,是人们共同渴望得到的。而这部影片恰恰送给观众的就是亲情大餐。看完影片后,好多人感动得都哭了,人们的心灵得以满足,借助于影院提供的大气场,可以酣畅淋漓地、无遮无掩地大哭一场,使情感得以宣泄和升华。“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是情理之必然。

母亲32年来的坚守,对丈夫和女儿的惦念从未间断过,搬了一次家之后就不愿意再搬了,理由就是怕丈夫和女儿的灵魂找不到家,“唠叨了他们二十多年”,惦念着他们能顺利回家,亲情是无法被忘记的。母亲也没有再嫁,“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更对不起你们了”,为了心灵的救赎,她忍耐了多少的苦楚、寂寞和孤独。“我也不是没人要。他拿命换的我,哪个男的能用命对我好啊?”为这样的男人守着,是值得的。这是大爱。母亲感受到的大爱,她同样会用大爱来回报。母女见面时,捏饺子的双手颤抖着,是内疚、忏悔、激动、希望,也预示着内心伤痛释然之后的重生。在墓地,女儿看到了母亲给自己买的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妈妈,对不起,对不起”,母女终于相拥而泣,前嫌尽释。

细节刻画,详略适当。两条线索,前呼后应。

影片是讲述23秒地震之后,长达32年的故事。这就决定了情节的繁杂多枝和处理的难度。得力于冯小刚导演的细致入微、剪裁得当、详略适宜,尽管时间跨度很长,但并无拖沓散漫之感。

导演对细节处理得非常好,如元妮洗西红柿的镜头,先后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32年前,地震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姐弟俩都喊着要吃西红柿,元妮给方达吃了,当时方登还很生气,并说妈妈 “骗人”。另一次则是在32年后,弟弟方达带着姐姐方登推开了家门。母亲正在厨房。方登进屋后,看到墙上供着自己和父亲的照片,照片下面放着一盆泡着水的西红柿。母亲元妮喃喃地说:“西红柿都给你洗干净了,妈妈没骗你。” “红彤彤的西红柿承载着元妮复杂的情感和破碎的记忆,对自己的自责、对女儿的愧疚、还有绵绵无期的思念,看似单薄的轻描淡写,实则重过泰山,此处的情感宣泄甚至比母亲对女儿的一跪还要来得汹涌。”[2]这也正好呼应了开片,前后照应。两次洗西红柿,却因为一场地震,使母女相隔了32年,内里包含着母女多少酸甜苦辣。

母亲李元妮,带着上肢残疾的儿子,辛劳着。先是儿子放弃了高考,而后南下经商,发家致富,有了房子、车,还有自己的公司。而对于方达是怎么发达起来的影片没做详细的叙述,一笔带过。也写到了元妮对老牛的拒绝,写得非常干脆。老牛酒后对元妮说,“跟我过吧”,元妮回答说“不可能”,没有拖拉,“煽得很隐忍,点到即止。”[3]对姐姐方登与弟弟方达的相识场面没有描写,适时地控制住了情感,而把镜头都聚焦于回家认母,让所有点都集中在一起,最后迎来高潮,母女下跪,母子相认,导演将观众情感的闸门适时打开,使汇聚的情感即刻得以释放和宣泄,也成为影片最感人之处。

全剧在几个不同的历史时间段内分成了两个叙述方向,即两条线索,他们齐头并进,交互穿插。一条是母亲李元妮,这条线索相对静一些,可以集中于重点关节上尽情书写。如婆婆索要孩子,母子险些分离。另一条线索,是女儿方登,这条线则头绪比较纷乱、遭际更加曲折,影片进行了必要的枝蔓修剪和跳跃性叙事,以确保双线并行的均衡性和整体感。这样一来,方登时隐时现,出现时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当她消失时又留下大量的伏笔。

女儿方登,与养父、养母的关系很微妙,尽管养父母对她很好,但他们彼此之间还是有点“恩怨”,养母嫉妒养父与女儿的近距离接触,养父也讨厌养母的管束。养父对女儿的性骚扰,存在于养母的猜疑中,但并非事实。尽管如此,方登还是选择了逃离,到外地求学。与研究生杨志有了一段爱情故事,很快有了身孕,这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前程。方登选择了生命。“我是唐山人。 我是在拉尸体的车上醒过来的。我爸就躺在我旁边。”――这是那个在地震中死里逃生,倔强的方登在告诉男朋友自己怀孕时说的一句话,正因为这句话她毅然放弃了医大的学业,做了单身妈妈!――对于一个因母亲的抛弃而怨恨的准妈妈来说,她绝不会放弃自己肚子里的生命。

在多年以后,养母已经去世,方登的孩子已经逐渐长大。过年时,她回家看望养父。她给养父买了一件羽绒服,穿上后才发现袖子有点长,“在我的印象中您特别高,袖子怎么就长了呢?”――年轻的儿女们只顾着自己长大,却忘了父母也会衰老!当养父问起她为什么这么多年连个信儿也没有时,她说怕养父担心。养父愤怒而激动地说,“我天天都在担心……”――这就是父爱,虽然他在远方,可他却一直在牵挂着儿女!方登也向养父道出了她多年郁结在心底的结。方登说,“救弟弟,这三个字就写在我耳朵边上,我不是不记着,而是忘不掉”,养父说,“亲人终究是亲人”,显示了养父的宽容和豁达。方登敞开心扉的倾诉、养父的开导为以后母女重逢、和好埋下了伏笔。

汶川大地震这个情节在张翎《余震》原著中是没有的。它本来是一个干扰因素,是在《唐山大地震》影片制作期间发生的,导演巧妙地把它引进剧本。这一情节,成为联系姐姐方登、弟弟方达的纽带,正是因为在汶川大地震中他们都参加了唐山救援队,才得以相见。方达无意间的讲述让姐姐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妈妈,为母女相认作了铺垫。这一段叙事,也将两条线索向一起勾连,两条线索由此相交并轨。开头的唐山大地震,母女分离,形成两条线。汶川大地震,改变了母女的人生轨迹,使得她们的心往一起聚拢。两条线索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这一切为故事的大团圆结局做好了铺垫,这也是对那些在地震中流离失所的同胞们的一种心灵补偿和慰藉吧。

三首歌曲,穿插其中,勾连情节,交代背景。

电影是视听艺术,电影音乐在影片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电影音乐能解释、烘托、揭示电影画面,有补充情节、扩大容量,激感的作用;电影音乐还能渲染气氛”[4]等。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音乐就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主题曲《23秒,32年》,由尚雯婕演唱,是对主题思想内容的诠释,也展示了母女由怨恨到释怀的感情起伏变化。而第一首插曲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歌《英雄赞歌》,是在唐山大地震发生不久,一名叔叔把方登带回部队,在影院放映时听到的,这里的含义一方面是对人民军队抗震救灾、保家卫国的精神的歌颂,另一方面也有勾连故事情节的作用,正是在电影场上,方登被当作孤儿领养,为以后的故事作了必要的铺陈。第二个时间点是1986年,第二首插曲是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发生在方登考上杭州医学院后,与研究生杨志相识之时,一方面是衔接同一时间两个不同事件的镜头,即用来连接方登和研究生这一边与母亲元妮和方达那一边的两个事件,另一方面“小城故事多”也预示着方登和杨志之间有什么爱情故事要发生。第三个时间点是1995年,第三次歌声响起,是方达在杭州有了自己的公司,带回了媳妇小河回家看母亲元妮之时。这时,人们开始欢度春节,一曲《走进新时代》被演奏出来,一方面衬托节日的欢快喜庆气氛,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新生活的赞美之情,也展现了方达发家致富的时代背景。

最后一首歌,就是《心经》。王菲用她特有的空灵声音演唱的《心经》作为影片的片尾曲,伴随片尾处一位老者对着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喃喃自语的画面唱响。把这首歌作为《唐山大地震》的片尾曲,用这悲悯的歌声,来超度地震中冤死的亡灵,以纪念那些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参考文献]

[1] 张煜.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突破与超越[J].当代电影,2010(08).

[2] 宋寻.《唐山大地震》是超级催泪弹,不是视觉大片[J].南方娱乐周刊,2010(07).

[3] 简芳.《唐山大地震》的赞与弹[N].南方都市报,2010-07-24.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龙猫》 龙猫传言 震惊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29

引言

吉卜力工作室于1988年推出动画片《龙猫》,受到了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喜爱。该片以五岁女童为创作样本,努力在片中铺展童真之趣――可爱的主人公、秀丽的田园风光、跳跃空灵的音乐,以稳定的中景镜头为主,讲述了一个温暖的小故事。故事的人物、情节都不复杂,却能恰如其分地渲染情绪,在细微之处打动人心。龙猫是全剧的高潮,它硕大无朋、天真热情。“只有孩子们能看到龙猫”的说法,更是给它增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动画片播出后,香港一份八卦杂志上刊登了“龙猫是死神”、“动画片由儿童凶杀案改编”[1]的消息,并由网友转载至各大论坛、贴吧,恐怖的龙猫图片配合文章进行宣传,影响至今不衰。这一传言很大程度上颠覆了龙猫在观众心中的美好形象,许多网友声称,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心里咯噔一下,再也不敢看《龙猫》了”。龙猫所代表的纯真与善良被解体,变成狰狞可怕的黑暗之神,也恰恰在这一点上,死神龙猫补全了动画电影中的忧郁底色,消解了现代人对震惊的无限度追寻。

一、本雅明的“震惊”理论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随着现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机械复制时代。这带来艺术的巨大变革,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了,可用机械复制的艺术却悄然崛起” [2]。机械复制艺术主要指当时新兴的摄影和电影,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刺激的新的急迫需要发现了电影。在一部电影里,震惊作为感知的形式己被确立为一种正式的原则” [3]。观众初步适应了电影,很快见怪不怪,对震惊的胃口大了起来,电影亦随之变化。1989年,卢米埃尔兄弟固定镜头拍摄的《火车进站》时“吓跑了观众”;1903年《火车大劫案》中,匪徒拿着手枪向着观众时,观众被那把特写的手枪吓得东躲;现代电影艺术努力满足观众的渴望,于是恐怖电影就发展出了奇异片、心理片、凶杀片三大片种,其中奇异片分为吸血鬼影片、幽灵片、神鬼片、魔法片和僵尸片,三大片种之外又有亚片种,包括灾难片、科幻恐怖片等[4]。

本雅明认为,观众在“消遣”中接受现代艺术震惊,“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中,缓解技术化及其后果带给大众的巨大的精神压力,提供某种宣泄性治疗,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维持人在机械面前的人性” [5],最终达到“艺术政治化”、“艺术民主化”之目的。电影《龙猫》在田园风光和可爱龙猫的之外,还暗藏了对震惊的渴望,这与现代观众的震惊麻木与心理渴望合谋,共同促成了后来“死神传说”的盛行。“死神传说”运用传统文本和网络、绘图技术达到震惊的顶峰,满足了观众内心想象的同时,消解了人们对震惊的无限渴求,使观众最终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救赎。

二、动画电影《龙猫》的初步震惊

从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开始,科幻动漫在日本发展了起来,《宇宙大河舰号》、《机动战士高达》等科幻作品是80年代日本动漫的主流。1988年,风格完全不同的《龙猫》在日本的首映,意外获得了好评,挽救了当时的吉卜力工作室。《龙猫》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展示给观众不同层次的震惊。该剧通过独特的视听手段使观众回到童年的乡下,用镜头重新探索乡村的细节,用画面展示童年的点点滴滴,全剧弥漫着的怀旧气息是震惊效果的温馨表达方式。

动画片《龙猫》的开场是描绘乡下生活的田园场景远景镜头:画面下方是浅绿的广阔田野,远处的墨色森林一直连到浅色的天空,田野和森林之间有一条马路,载着草壁一家的卡车隆隆地开了过去。这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观众不啻一种震惊,他们借助镜头回到淳朴秀丽的山村,全剧也就在这种诗意的怀旧氛围中展开。后来镜头打在了小姐妹脸上,全剧是小姐妹看乡村生活的过程。即,小梅和小月充当了观众回到过去的眼睛,是观众震惊的中介。

此时,剧中的小男孩出场了――一个后背和指路的动作,正面镜头――他歪了歪脑袋,表情变得诧异,镜头又指向小月姐妹的笑脸――解释了羞涩男孩诧异的原因,镜头中的他嘴一撇、眼一瞪、脸红了,装出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开始劳动。简单的一组正反打镜头,一个害羞、热情的小男孩跃然银幕上。观众体察到了影片的另一种震惊――童真,对于童年情愫的把握是吉卜力工作室作品的特色。宫崎骏说:“有时候,我们会用‘乡愁’来形容成年人对童年时代的怀旧心情”,“年纪越长,乡愁的宽度和深度都变大了” [6]。回忆童年,是宫崎骏“创作动画的原点”,也是观众接受《龙猫》震惊的原因。

吉卜力工作室同许多动画制作人一样,探析到了现代人的怀旧情绪,用具有震惊效果的电影技术和移动画面来表达温馨、童真和幻想,给影视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三、动画电影《龙猫》之震惊累积

除了温馨的乡村童年记忆之外,电影中还多次出现了“纯真孩童才能看到的东西”――灰煤球、龙猫、猫巴士。这些“东西”难以用理智解释,神秘异常,每次出场都能带来震惊效果。草壁一家入住新居的第一个夜晚,阴风肆起,乐声骇人,一家人吓得瑟瑟发抖,这是灰煤球的示威。猫巴士出场前,姐妹俩和龙猫在雨夜中静静地听雨声,镜头一转,远景的中心冒出一个亮点,迅速放大,猫巴士嚎叫着窜了过来,两眼瞪得铜铃一般。节奏从缓慢迅速跳到极快,黑夜中只有猫巴士的圆睁怒目。另外,全片以中景镜头为主,平和稳定,提供了一种客观观看故事的方式,但只要是出现大龙猫的地方,必定是局部特写镜头,从平静安稳中景到骇人的大特写,观众充分体会到了观影的震惊感。

另外,电影《龙猫》的主调温馨田园,但是小姐妹俩欢乐的背景并不明朗――妈妈不在场、父亲不通世故、新居充满“鬼气”、森林古怪神秘。久石让的空灵音乐凸显出故事的不真实。这些不安定因素隐藏在童真的表象之下,电影观众在观看的故事外,体察到了故事的阴暗面,触摸到了难以言传的不安定感和不满足感。

童年生活是动画制作的重要主题,然而观众很容易对既定的震惊感到厌倦,“‘震惊’之后的麻木适应又是一种人的异化”[7],他们迫切需要崭新的震惊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感。《龙猫》除了用电影技术展现田园风光、童年纯真和童年回忆之外,还提供给观众解读震撼的另一种方式。换言之,仿佛早已预知了观众感觉的麻木,在建构以上童年、乡村、怀旧类型的震惊同时,《龙猫》内置了“空白”与“不确定”,恐怖不安的因素增加了对震惊的进一步渴求。

英伽登的“召唤结构”概念认为,文本本身具有描述性语言的模糊性和文学符号的抽象性,从而形成文本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此时要发挥作为读者理解和阐释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经验、“期待视野”等来填补“空白”[8]。动画电影《龙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但是该片的某些画面和表达方法仍然模糊,照样形成了意义表达的“空白”和“不确定”。

因此,童年乡村的出场是表象的震惊,恐怖与不安是隐蔽的震惊,两者共同形成了该片意义表达的“空白”和“不确定”,为观众的阴暗想象腾出空间。同时,电影技术手法的震惊与《龙猫》带来的震惊累积了起来,观众内心对震惊的想象和需求达到了顶峰。这些都为后来死神传言的出现和盛行埋下了伏笔。

四、死神传言带来的震惊高峰与消解

在网络上盛行的龙猫死神传言共有三个要素:龙猫真实的身份是冥界死神、电影由一起儿童凶杀案改编、七国山医院主要收容末期病患和精神病患。这些传言使得龙猫的美好形象解体,它由善良神灵变成了毁灭之神。善良龙猫的解体使得故事中人物角色、故事结局发生了改变。按照普洛普《故事形态学》的划分,影片中的龙猫是相助者,对头是看不见的厄运,龙猫帮助主人公(姐姐小月)找到了小梅(公主),结局是危害的消除,神奇故事得以成立;死神传言中,龙猫由相助者变成了对头,变成了无边的险恶,恐怖与虚无战胜了命运[9]。因此,死神传说否定了龙猫,否定了神奇故事,否定了善良纯真的童年。观众借助只言片语,以原剧为参照,对比想象出一个无比恐怖的世界。后来,绘有死神龙猫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视觉震惊达到顶峰,人们对龙猫的恐怖想象才以释放。

这些传言可信度并不高,吉卜力工作室也曾出来辟谣,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传播。其实,死神传言并不是简单的八卦,它满足了观众的期待、契合人们的想象。观众心中的那块石头落地了。传言的真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消息的传播过程中,震惊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出现,依靠新技术得到了广泛传播,最终才疏泄了人们内心的焦虑。

本雅明认为现代技术把人类异化了,机械复制时代的现代人需要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在艺术的费解和震惊中获得解放。死神传言在杂志上出现时,影响范围有限,网友把文字粘贴到网上后,这一传言得以盛行。后期死神图片的广泛流传,也是依靠新兴的图文设计工具和网络上的各大论坛、贴吧。文字具有先导意义,其抽象性与符号性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自我发挥的余地,他们内心的焦虑与期待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然而,如果不使用新技术、新传播方式,死神传言就不会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不会拥有直观的视觉表达,更不会促成震撼的升级与消解。

毋庸置疑,死神传言综合传统艺术手法(文字符号)与现代技术(网络传播平台、图文制作技术),最大程度地表达出观众对震撼的想象和渴望,借此抚慰日渐异化的人类感官。在这一意义上,《龙猫》的观众终止了对震惊的索求,焦虑感官回归平静。死神传言使得观众心中都呈现出自己的想象,屡次异化的感官重新借助文字符号和新技术得到安宁,停止了骚动和喧嚣,异化了的现代人得以救赎。

结语

动画电影《龙猫》,显示出现代艺术震撼的累积,无论是使用电影手法还是片中的特写镜头,都已经不能满足异化观众对震惊的渴求。人们利用网络技术,在模糊的语言或几张图片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构建出内心深处的黑暗龙猫形象,由此完成了对震惊无限渴求的救赎。

注释

[1]

[5]李雷,摇摆于灵韵与震惊之间的艺术怪杰,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06年,26

[6][日]宫崎骏:宫崎骏:出发点,台湾东贩股份有限公司,2006

[7]李雷,摇摆于灵韵与震惊之间的艺术怪杰,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06,22

[8]张廷琛,接受理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37

[9][俄] 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贾放译,故事形态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23-59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第5篇

在这次地震当中,发生了多少感人的故事,这些感人的故事的起源就是:爱。我记得有一个最让我感动的故事,因为她的无私,因为她的爱,我替人们感谢她……

“救救我…救救我…”一个微弱的声音从缝隙中传来,因为在缝隙的上方被一个很重的东西压住了,人们正努力的想办法来救这孩子,“妈妈…我要妈妈…”这个微弱的声音再次传来。突然,在人群中挤出一位妇女,大声说道:“我是这孩子的妈妈”,先前那孩子一直在哭,听到这里,就不哭了,有气无力的喊着“妈妈…妈妈”那位妇女说道:“孩子,别怕,妈妈在这呢!”“嗯!”“你能把手伸出来吗?”“能”。一只细小的胳膊伸了出来,那妇女紧紧握住那孩子的手,人们真以为那孩子是那位妇女的女儿,就没有多说什么,从此刻开始,无论有多大的余震,那妇女都没有离开过这孩子,整天陪着她说笑,唱歌,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就刚加卖力的就这孩子,终于,那东西被一开了,孩子出来了,妇女也很高兴的笑了!

可是,我们事后才知道,这位妇女并不是这孩子真正的妈妈,而这个孩子已经是这位妇女救出的第9个女儿了!而这位妇女的亲生女儿却在地震中死亡了!再大的震,不动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