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体艺术论文

媒体艺术论文

媒体艺术论文

媒体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学观念陈旧多媒体技术

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尽管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并未随教学模式的改变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即依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者,学生仍是被动、机械的接收教师所教授的课堂知识。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虽然从表面上看实现了更新、进步,但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二)多媒体教学滥用

在目前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滥用的现象比较常见。并非每门艺术设计课程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诸如,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就需要教师亲自进行绘画展示,并结合学生的画图演练来实现教学目标,而这则需要在专业的绘画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模式此时就显然不适合。另外,多媒体教学滥用现象还表现在过度吸纳信息量方面,课堂教学信息并不是一味地多就好,然而,很多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不知取舍,将之全部搬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这就造成教学内容不分主次,使得学生被海量的信息所吞噬,无法实现教学任务与目的。

(三)课件制作不精

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课件制作的精细与否对于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要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课件,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由于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这就导致一些为求省时省力的教师直接从网上粘贴或者下载相关课件,稍加改动甚至不做丝毫修改,就直接拿到课堂上使用。另外,现在的很多教材几乎都配有多媒体课件,所以,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就不再备课,而是将教材中配备的课件或者其他教师的课件内容直接拷贝过来应付课堂教学。这些现象都会降低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对艺术设计教学具有恶劣的影响。

二、多媒体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教学技术的应用与进步,不是通过相互排斥、彻底否定其他教学方式为基础的,而是相互促进与完善,多媒体技术也不例外,无论其多么先进都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讲授课程中,对于艺术设计的基础专业知识或者课程中的关键点与难点,就可以通过板书的形式做更加深入的讲解,以此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技艺;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迸发出一些灵感,而板书就是将这些灵感及时的记录下来并传授给学生的最佳手段。而这些正好填补了多媒体教学的缺陷与不足。因此,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更加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教学的效率。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是整个学习的主角,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任务与要求,对课件进行精心制作或者储备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对课堂上教师讲解的课件进行搜索查询,然后进行认真的学习、分析与总结,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精心制作课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一方面,必须精心的准备课件,对教材进行详细研读,真正领会教学内容与任务。教师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除了要从宏观上掌握艺术设计教学大纲之外,还要弄清楚教学的重点部分与难点部分,从而让学生清晰学习内容的关键之处。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创新性的进行课件制作,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教学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讲授给学生。

三、总结

媒体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现代性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众多艺术门类中,20世纪末诞生的新媒体艺术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所进行的关学观念的改造,确立了自己现代性的关学方法和原则,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主要体现在其突显的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这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维度中又分别包含有机联系的若干个重要维度。在精神性维度中,新媒体艺术又包含了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解放维度、体验维度;在制度性维度中包含公共领域的自律化维度和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维度。新媒体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维度分析,对于我们理解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的复杂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现代性审美维度;精神维度;制度维度

新媒体艺术诞生于2O世纪末,它是以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艺术灵感和理性思维融合为一体的、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创作完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新媒体艺术吸纳了此前许多艺术方式之长,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于一体,它体现了艺术家们在技术和机械化的工业文明层面上,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观念相结合去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并用新方式去重新感知世界的可能。

新媒体艺术在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尽管它吸纳了音乐艺术、绘画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的构成要素与表现形式,然而由于它对高科技的依赖和对新型媒介的依托,使得它与传统艺术之间有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突出地表现在:新媒体艺术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所进行的美学观念的改造,确立了自己现代性的美学方法和原则。这就为我们能够从现代性角度对新媒体艺术审美维度的一些问题进行阐释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和依据。

由于新媒体艺术还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之下,因而它的审美维度是一个我们无法一下子就能作出简单穷尽解释的问题。所以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所包含的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审美维度,即: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

一、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精神维度

提到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人们可能立刻会想到很多思想家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和阐述,比如阿多诺的“启蒙理性”、胡塞尔的“纯粹的理性”、哈贝马斯的“时代意识”、利奥塔的“宏大叙事”等等。然而,我们认为,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

首先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文化精神,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理性或精神获得了一种自觉性或反思性。从文化精神的内涵上看,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精神维度包含着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解放维度以及体验维度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多维地透视其现代性的精神维度。

(一)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

与传统艺术相同,新媒体艺术总是把情感作为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面进行阐释,但新媒体艺术又与传统艺术有所区别,一方面,媒介方式的多元化和由此带来的艺术实验的多样性与个人化,使得一种互动的、对话的关系正在形成,而一些新的问题也成为艺术家关注的中心,当代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自由交流的问题,成为20世纪末当代艺术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突破了人们的有限而单向的思维框架,导向了媒介与语言、艺术与生活、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超越。在新媒体艺术中,实在世界(材料现成品世界)成了艺术家主观建构起的艺术创造天地,这时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对实在世界的表现,也是艺术家的理性与情感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的一种自我的外拓,由此确立了一种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

以匈牙利艺术家FerencCako的沙画作品《创世纪》为例,新媒体艺术家采用了新的媒体形式——以光束为载体,通过实物投影仪和光转换投影仪设备的表现力将RGB状态下光的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配上音乐后,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形式,最终将自己所钟爱的、前沿的自我表达形态通过连接、融人、互动、转化以及出现这五个环节,带给人们对美的思考。在此,宗教是艺术家表达自己对生命与爱的思考的一个载体。对于作品表现的每个场景,艺术家并没有强化特定的语义,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他只是将个人对科学观、宗教观、生活观等的理解全部融汇于感性的形象中。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也是在用自己的热情赞颂生命,歌颂生命的活力,歌颂生命的繁衍,歌颂生命的伟大与变幻莫测。

(二)人的主体性的解放维度

现代性的美学就是解放人的主体性,释放人的自为潜力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媒体艺术家们走出了一条集体奋斗的路线。艺术的使命本就应表现现代生活的节奏,表现现代生活的“英雄们”怎样将他们的生活转变成为艺术作品。这样一种寓言如本雅明所言,它在思想的国度里有如废墟在物质的国度里。它显得遥远,但是它足以揭示艺术并不是知识精英周旋在象牙塔里的专利,它建构起了一种新的美学体系,催生了现代性美学的合法性。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本雅明提出传统艺术膜拜价值,现代艺术侧重展示价值,而现代艺术的展示价值意味着艺术实践从早期的仪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机械复制而为大众所有。

也就是说,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开始压倒膜拜价值,艺术作品不再笼罩在神秘光辉里高不可攀,而越来越接近日常生活,满足大众展示和观看自身形象的需要。新媒体艺术便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存在艺术家与欣赏者的互动,因而新媒体艺术作品使所有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就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新媒体艺术使传统艺术的“光晕”逐渐消失,使得技术手段运用后机械复制的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仅此而言,新媒体艺术现代性的前景就构建了公共性的审美意识形态原则,突破了单纯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完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解放,这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

我们还可以发现,新媒体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就既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又始终对技术抱有清醒的批判和警觉态度,从而树立了反对技术化、功利化和异化的美学理想,提升美学的批判功能。

例如,新媒体艺术家伏斯特尔在他的作品《蚂蚁农场》中用水泥将电视屏幕封上,就是为了表明人们意欲逃离电视这个禁锢人的“电子监狱”的愿望。新媒体艺术在这一基础上确定了自己的职责:始终站在社会和技术的前沿,更要强调人与世界同在的根源状态:能及时从技术的表象中抽身而出。因而,新媒体艺术并非如少数人眼里的“洪水猛兽”,只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消费社会的各种“欲望”,只会一味地带给人们,让人们将原来对“精神理性”的关注让位于对“感性肉身”的关注。恰恰相反,新媒体艺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不是一味的,而是一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重感。

(三)人的主体性的体验维度

美学现代性概念的提出就意味着艺术是大众的艺术,而不复是天之骄子们的专利。本雅明把艺术看作生产和消费的辩证过程,他不遗余力地推崇电影的革命意义,着眼点之一也正是要打破艺术的象牙塔,将大众引入艺术欣赏的殿堂。

新媒体艺术所显现出的艺术的商业性质和消费性质,本身就是美学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它的声讨对象。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大的地震,成了现代艺术上的革命,它使得传统艺术中的本体论转向了非本体论。它让“挪用”的策略在使艺术彻底物质化的同时又将物质异化,在将生活与艺术等同的时候又将它们分离。

新媒体艺术并没有延续现代艺术的进化论逻辑,因为,艺术家对社会的见解是无穷尽的,个人经验之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科技、传播的虚拟化是绝对真实而随处可见,同时不能被虚构的。“但在这个时期,杜尚被人认可的其实并不是他思想中最出色的部分:超越艺术局限,走人自由境界。那时他被人欣赏的只不过是在被限定了的艺术格局中的现代艺术作品。他的形象充其量是一个善于创新的现代艺术家而已……然而,他这个成熟而完整的思想却被西方人花了近四十年时间才理解。”因而,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反抗性,甚至也不仅仅在于其观念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技术与艺术、生活与艺术的装配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可延展的真实的个体经验。

大量可复制和批餐生产的日常用品,经过个人不同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各种方式的重新组合,使被工业化和标准化剥离的个人经验重新在场,在一定意义上,新媒体艺术成为一种具有不可比拟的真实性和批判性的艺术。经验的呈现乃是一种波西米亚式的精神。日常形态的物品通过各种组合产生的问离效果正是经验在场的表征。“集合艺术家关注的不是被集合的物体本身,而是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各种物体在新的空问里所造成的统一、整体的形象。”“由于每个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是截然区别的,所以每个人对相同场景的利用当然是不同的。首先会有不同的选择,其次会有不同的利用,似乎从视觉上看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将材料拾来,重新拼接、虚拟化出另一个世界;但事实上却由于经验的参与,而使看来被虚拟化的世界成为比“电视即世界”的现实更为真实的呈现。新媒体艺术的挪用并不仅仅是一种美学上的陌生化手段,挪用本身即是目的,这种目的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日常生活的纪念碑,而是旨在通过对物本身的转换而唤起被它包围的现代人的鲜活本性。正如在阿西娜·塔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观众必须在她所做的梯级作品上走来走去,用身体感受节奏,认识它们与空间新概念之问的相似性”样,观众们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参与,才能对它的作品进行充分体验。

二、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制度维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无疑感受到新媒体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力量和无所不包的特征,但是,这还远远不是它的全部维度,如果关于新媒体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分析不同时引入其制度性维度,这种分析想必也是不完整的。不容置疑,审美现代性作为“脱域”之后的理性化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不仅要作为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渗透到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之中,而且必然作为自觉的制度安排而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的机理和图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吉登斯曾经断言: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新媒体艺术恰好体现了理论家所指的内在统一的意义,进一步展示了其制度性维度一面。因此,我们尚不能穷尽这一维度十分丰富的内涵,只能择其要者作简要分析。

(一)公共领域的自律化维度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现代性作为社会内在的机制和活动图式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经济运行和行政管理中,而且体现在社会公共管理之中。社会的公共管理又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公共生活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这两个领域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前者表现为个体化的私人领域的自觉和自律,后者是国家权力的独立化。应当说,在前现代社会中不存在公共生活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特殊分化与相互制约,只有沉默的、自在自发的私人家庭生活与集权的非理性的专制国家权力。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自觉自律的公共生活领域和民主化、契约化的公共权力领域的同步生成。

相对独立的公共生活领域的出现是以理性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为前提的,它是理性化的公共文化精神的寓所。具有自觉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个体的生成,需要一种以平等的交互主体性为基础的理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来表达主体性的内涵和价值需求,或者抵御公共权力的自律化所造成的体系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这是普遍理性化的社会的本质性特征之一。例如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作品《l0单西斯》中审视了城市环境,分析了在特定的城市景况下存在的影响,提供了一些试验合作界面来处理这些影响范畴。然而,它的目的不是为建筑及城市设计发展尖端的工具,而在于促使人们对城市规划和建造进行再思考。

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说:“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艺术就是这样影响着大众的视点,并且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二)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维度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现代性在社会整体的运行和管理层面上的体现就是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性化的政治文明的确立。新媒体艺术作品《人质:巴乔录像带》这个关于西方人质危机的试验记录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危机指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生在黎巴嫩的伊斯兰武装分子对西方人的绑架和监禁事件。这部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黎巴嫩、美国、法国以及英国的政治公共生活,从而也导致了一些高层政治丑闻的败露。正如葛兰西所分析的那样,在现代性的背景下,由于市民社会的出现,国家权力的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具体说来,现代性背景下的理性化的公共权力的重要特征是法治国家和民主国家的确立。

再比如,2007年9月18日,优酷网在首页头条了由名为“雅克西”真实纪录的公益影像《龙虎山处理垃圾全过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段影像画面表现的是:青山绿水,竹筏悠悠,环卫工人撑篙而过,甚是优美与悠然。然而不一会儿,情景突变,环卫工人将从上游水中辛苦打捞上来的各类垃圾又悉数倾人下游河中,让人匪夷所思。网上这段影像不到两天,点击率就已经高达156,266次了,回帖也有623条。有的从批评环卫工人的角度评论;有的则从批评游客角度发表评论;还有的指出:现在环境监督,靠政府更要靠市民。龙虎山旅游集团对优酷网友的曝光第一时问作出反应,召开党委会议,开除当事环卫工人,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写检查,调查垃圾处理事宜,并及时在优酷网上公布了《龙虎山回复“垃圾门”事件》的视频,这完全能够说明新媒体的力量已经不可忽视了。

媒体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新媒体艺术特征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融合碰撞而产生的,在二者各自的发展进程中融入了彼此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创造出了新媒体艺术特征。总的来说,新媒体艺术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双向互动性

双向互动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主要差别,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模式,使受众真正参与到了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即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既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也可以改变信息的传播路径,甚至可以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这种方式是信息从载体到达受众和信息在人群中传播瞬时性的直接体现。一方面,这让信息在人群和新媒体之间实现了自由流动和及时交换,为受众和媒体新型关系的塑造创造了先决条件,使人在媒体表达中的主体地位有了质的突破;另一方面,人的参与丰富了新媒体艺术的内容,加速了新媒体艺术的创新步伐。立足这一点,新媒体艺术中所包含的双向互动性对信息交流过程的影响将远远胜于它本身的艺术特性。

2.内容编排的非线性

非线性是指与传统媒体的线性编辑相区别的一种创作方式。在过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是按照直线顺序来生成信息的,例如,有的作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罗列信息的,即信息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组织线索予以编辑、录制和剪裁的。新媒体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非线性的特征完全打破了按照一定组合方式加工信息的定势思维,其以随机、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重组,以开放交互的思维模式设计信息,在信息的最终呈现上表现出了一种可在开放空间里动态变化的艺术形态。内容编排的非线性重点主要体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叙述结构方面。非线性的编辑流程颠覆了线性结构的单一性,从中引入了新媒体编辑之下开放环境中可用的时空语言,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即时性。在这种叙事视角下,设计者和参与者们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多种释义,赋予了事物以更新、更深、更加全面的含义,从而为人们全方位地解读信息营造一种更好的艺术氛围。

3.艺术创作的大众化

艺术往往与上层社会和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这是新媒体技术普及之前社会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到了新媒体技术被批量创造和大面积应用之后,艺术的平民化路线开始越来越广泛,无论在接触数量还是艺术质量上,面向最广大受众的艺术样式门槛变得更低、适用范围更广,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也更加明显。艺术服务对象从窄众到泛众的改变,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支付更多享受艺术成果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则归因于新媒体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降低了人们使用新媒体艺术载体的门槛障碍,使得各种艺术形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大部分人都可以负担的起的日常消费品,在艺术作品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愈加密切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新媒体时代艺术创作的大众化之路。

二、新媒体艺术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设计方式

新媒体艺术与广告设计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艺术特性可以为其他意识形态的设计和创新打开思路。鉴于公益广告本身应当具备的功能,本文认为公益广告与新媒体艺术结合之下的设计应体现以下内容。

1.以内容和形式设计的统一实现精准化传播

公益广告的受众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众多人群,总体来说是无差别的受众。从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总体理念出发,每一位社会公民都应当纳入到公益广告的目标受众范围内。范围的广泛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公益广告的设计必须考虑绝大多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即要从受众的立场决定公益广告设计的主体内容、视角和投放形式等。具体来说,无论是通过哪种渠道播放公益广告,都要先在内容和形式的统筹上取得高度统一,将广告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广告的呈现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便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理解公益广告所要传达的意图。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受众整体参差不齐的受教育水平和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瞬时性,公益广告应尽可能直接地表达意思,降低在碎片化信息布局中受众接收信息的难度,以及减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时间间隔。

2.精美的新媒体呈现形式

广告的投放载体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在互联网产业远未繁盛之前,电视是主要的广告播放载体之一,特别是黄金时代的电视广告,动辄就要花费巨资才能抢占收视高峰期。从本世纪开始,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网络视频业务的繁荣,包括公益广告在内的广告行业,在投放平台的选择上出现了焕然一新的局面,不仅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加了,主动权也更多的掌握在了广告制作方的手中,而且展示在受众面前的广告形式也更加精美,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享受。微信公众账号、博客和微博个人自媒体、各类智能APP的应用,拓宽了公益广告的投放渠道,且这些渠道集合了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多种传播技术。公益广告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应充分将这些技术优势运用到公益广告的编辑过程中,增加广告的视觉效果,提升公益广告的内涵,在准确表达含义的同时给受众以美的享受。

3.公益广告的主题设计应在有创意的基础上力求简洁

广告本为“广而告之”之意,广告的文本含义是广告最基本的内容,形式是使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广告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占据显著时段和显著版面位置为主攻方向到以华丽的形式和实力派明星代言取胜的时代。无论广告的播放载体和表现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观众的收看诉求,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广告的表面意思和延伸意义。出于满足观众情感诉求的需要,公益广告设计要在具备一定创意的基础上力求简洁,让观众在与信息首次接触的过程中就能明白广告的主题。例如,一则保护动物的平面公益广告中,画面中有一个戴虎头帽的小孩并配有简练的广告文案:“我的小孩虎庇佑,虎的小孩谁庇佑?”这则有关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以需要人们给予保护的小孩和老虎作类比,再借小孩之口,将保护老虎的心声告知公众,虽表达简单但意义重大,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了人人都能听得懂的主题,比起那些隐晦的表达更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

4.公益广告设计的题材应体现时代性

公益广告与新近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一些广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性和时新性是公益广告在设计中应体现的两大属性。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现象或问题作比较分析,来筛选出重要的内容,运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加工创造,可设计出能在多种媒体上投放的、与新媒体传播终端相配套的公益广告样本,从而从源头上对公益广告进行主题和传播渠道的把控。就我国当前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来看,道德滑坡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流浪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权益保障问题,都是当前急需重点关注和予以解决的问题,公益广告的设计应当重点考虑这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重大影响价值的方面,在关注广告产生经济利益大小的同时,也将其社会价值的取得放在显著位置。

5.公益广告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

媒体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色彩设计是媒体艺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用艺术的色彩设计手法,通过视觉传递给受众,使“视觉语言”更加生动化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现代的设计中确存在着一种危险的倾向——我行我素的自由设计,把色彩进行单独的设置。这样往往会使色彩与消费者心理的脱节,设计色彩成为设计者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体现,使得作品不被消费者认可,因此,我们要在了解色彩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市场行情及广大消费者的心理。使影视色彩设计与人们的心理相统一,本文从色彩与人的心理作用引出要研究的观点,首先对色彩的特性和色彩情感的一般倾向,以及受众存在的共同心理效应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消费心理学方面研究消费者对设计色彩的反应,然后就设计色彩在影视实践中的应用状况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探讨,体现色彩设计在影视中的重要地位。

1 色彩的心理效应

要认识色彩在观看者观看时所起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不同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既某种色彩能够使受众引起的心理变化。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根据使用的需要,来选择特征、感觉和相互关联的色彩,进行恰当的组合。

第一,色彩有冷暖感。阿金(Acking)和库勒(Kuller)的实验表明颜色可以对人产生某些直接的生理影响,例如红色促使人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从而造成温暖感,青色促使人血压降低,脉搏减缓从而造成凉暗感。色彩的冷暖感是由于组成色彩的红、黄、绿、蓝引起的视觉反映及心理上的联想形成的。比如选用蓝、绿或青色基调,可以营造一种:“清凉世界”的感觉。

第二,色彩有鲜艳感与朴素感。色彩的鲜艳与朴素除了与色调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同一色调的色彩中,明、纯度高的显得鲜艳,明、纯度低的显得朴素。从色彩的类别来看,凡明、纯度高的色调又属偏红、橙的暖色系,均显得鲜艳,给人以兴奋感;凡明、纯度低的洁色、浊色和彩灰色,并且又属偏蓝、青的冷色系,显得朴素,并具有沉静感。

第三,色彩有前移感与后退感。色彩在人们心中引发的前移与后退的差别,是由于色彩相互间的比较,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反应,它来自于对于自然景物的联想。一般来讲,暖色和明色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冷色和暗色给人以后退的感觉。色彩在表现上为同一距离浓重、鲜艳的色彩近,清淡明亮的色彩远。

第四,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阿恩海姆说过:“波长较长的色彩,看上去好像是离观察者很近似的;而一种蓝色的表面看上去似乎离我们远一些。”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由于色彩不同,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这种色彩差别,也常常会给人带来轻重的心理效应。

2 媒体艺术中的色彩设计与观众的情感规律

设计者关注色彩,研究色彩,是为了把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具有表现力的设计元素来使用,而色彩的确在观看者的感受中具有情感表现力。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 Bloomo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情感,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也说:“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由于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在影视的色彩设计中,要选择最能体现内容和情节所需的主色调。利用色彩的感情规律,吸引人们对其内容产生兴趣,提高观众的观看欲望及时间的持久性,满足观众个性化的需要。在任何一个影视短片的色彩设计里,都有一种色彩起主导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色调。主色调应该是决定视频色彩倾向的主题色彩,可以说是画面的“标志色”。主色调的确定是视频画面色彩设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设计步骤,它应该根据不同内容的性质以及不同的情感因素来确定。如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这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给人以大胆、强烈的感觉,使人产生热烈、活泼的情绪。在情感表达上是热烈,喜庆,激情,革命等特质,是一种具有热力辐射的色彩,色调鲜明并十分容易引人注目。因此在制作气氛十分活跃的场景时,可以选择极具视觉冲击力,强烈积极而又具有震撼效果、富有张力的红色为主色调,来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力。用于表现沉静,冷峻的场景色彩大多以蓝色为主。蓝色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像天空一样辽阔大气,具有浪漫的情感。由于明度和纯度的不同,又体现出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如淡蓝用来表现干净和广阔,而深蓝又呈现出命令和强势的心理暗示。

3 设计色彩在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笔者曾在《看电影》这本书中看到过关于《英雄》这样的评论,“白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炽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感应特征、感觉差别和相互关系鲜明的色彩,进行恰当的搭配,是影视画面的色彩设计工作者应该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周密思考的重要内容。

在视频画面色彩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色彩配置,掌握色彩“调和”和“对比”的不同关系,对影视画面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还是不同人物之间服饰色彩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的服饰色彩的关系,“调和”和“对比”恰当运用,都能够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色彩与内容统一的艺术效果。例如,《辛德勒名单》这部曾让世界震惊的,关于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影片中穿红衣的小女孩不屈地走向死亡,那鲜艳的红色,导演斯皮尔伯格用强烈的对比颜色给大家视觉上冲击的同时,也给了人们心灵上无比的震撼……而这个镜头对色彩的运用,它的艺术价值,也堪称经典。这样一部让世人震惊的影片是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及处理密不可分的。

媒体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交互艺术;虚拟交互;移动交互;传统文化

交互艺术是艺术家与工程师通过一个技术平台,为观众创造一个虚拟的互动体验空间。交互活动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指引访问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创造。[1]这种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除了被运用到许多商业领域之外,也被运用到文化领域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手段。

1 虚拟交互艺术

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虚拟技术带来的高度逼真。虚拟现实通过模型建构、空间、视觉跟踪等技术,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高度沉浸感与交互的多感官空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身心合一、身心俱修的文化,它需要身临其境地感觉与体验,需要优游涵泳,方能真正得此文化之精髓。而数字媒体能够通过虚拟技术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可供体验的空间,它使传统文化不再是死的文化,而是如同鲜活的生命体。

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IBM公司与故宫博物馆合作开发了“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此项目利用虚拟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它是中国第一个通过互联网重现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是主要利用3D建模技术,在网络上打造的一个虚拟场景。它提供给游客充满沉浸感的操作,与传统网页大相径庭,是一个根据紫禁城场馆的位置制作而成的虚拟空间。游客可以任意在6条线路中选择任何一个景点进行游览,还包括现实中一般无法进入的太和殿。

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每个景点都有对应的文字解说,游客只需单击鼠标就能获取这些信息,甚至能全角度观看景点的各个角落。游客甚至可以在游览过程中给自己设置一身自己喜欢的衣服,从普通宫女、太监、侍卫到大臣首领,甚至皇子、公主。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游客并不孤独,你可以看到在游览的其他游客,可以和他们打招呼、聊天,也可以参加虚拟世界中举行的蹴鞠、围棋、骑马等多彩的活动,也能参观如“嫔妃游园”“百官早朝”等虚拟场景。游客如果有特别喜欢的景点,更可以把自拍传到网络社区和大家分享。

“虚拟紫禁城”为广大中国古典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逼真的现实场景直接给予观众一种最为真实和直观的印象,通过在线互动式的展示刺激浏览者主动思考和肢体的参与,进行双向交流。当然,虚拟交互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同时,也要警惕数字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容易使人产生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虚拟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图文处理等多方面的便利,但也可能造成人类对数字技术过分依赖的后果。另外,数字媒体虚拟空间的高度逼真,也可能降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力。针对“虚拟紫禁城”项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曾指出:“尽管采用大量的3D建模技术重现的文化遗产能让公众在交互、娱乐中了解文化信息,但这只限于浅层面的普及工作,数字技术的核心必须是内容为主,过于娱乐化会把真正的文化内涵给消解。”[2]

2 移动交互艺术

由于传统的PC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络的方式受限于媒介方式,所以移动化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移动新媒体是一种将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结合的技术,使用户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自由收集和发送信息。科技的每一次创新与进步,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APP”就是应运而生的移动平台应用软件。

移动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从2013年开始至今,故宫出品的APP已经有五款,分别是《紫禁城祥瑞》《胤G美人图》《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以及2015年初最新推出的《每日故宫》,跟着这些APP,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深度游览故宫。这几款故宫系列的APP设计,通过新颖的数字交互方式,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技艺、历史故事、古典手工艺品,让用户通过使用这些APP,随时随地了解宫廷皇室与知识典故。《皇帝的一天》虚拟了一个故事:小皇帝想出宫玩耍,于是,乾清门外的小狮子为皇帝找替身,从早晨5点起床穿衣开始,读书、骑射、上朝、用膳,玩家可以体会“皇帝”一整天的丰富生活。游戏中,小狮子充当“讲解员”,通过弹出文字,介绍清代宫廷礼节以及服装、文化等知识。[3]萌萌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游戏环节,使这款APP大获好评。但是,游戏的形象毕竟与故宫一贯严肃、权威的形象反差太大,短时间内可以利用趣味性的交互形式来满足用户对故宫的探索,久而久之,有可能会弱化故宫在公众心目中本该有的庄重、威严的历史形象,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应该认真思考“萌”过之后,后面的路要怎么走。因为公众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所以绝对不能忽略文化的传播形式对公众的影响。

移动媒体在未来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移动交互兼具视觉感知和触觉感知,作为观众的反应模式,与用户之间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的互动,它激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移动新媒体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承时机。[4]

3 交互艺术的发展及思考

从传统的PC虚拟交互到移动终端的交互,交互艺术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以休闲娱乐的方式接受享受文化的权力和艺术实践空间。它以前卫的艺术形式,把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传统文化传播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形式上既继承了传统,又足够大胆创新。在传统和现实结合的形式中,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艺术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及网络环境的完美统一,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全新风貌。同时,交互艺术更有利于将传统文化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它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发展,更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未来,万物互联,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多种可能性,交互艺术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利用交互艺术的特性与优势的同时,应小心谨慎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开发和核心价值的提取,积极寻找新的传播方式、新的空间与新的展示方式,帮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使其传承下去。[5]

参考文献:

[1] 李涵.信息时代的蜕变――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及其市场发展[J].美与时代,2013.

[2] 黄涛,张雷.指游虚拟故宫――看皇帝吃饭与臣子下棋[N].竞报,2008.

[3] 赵楠.“皇帝的一天”:揭秘故宫APP创作团队[J].小康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