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群文职称论文

群文职称论文

群文职称论文

群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诸州执刀、州县典狱、问事、白直,总名“杂职”。州县录事、市令、仓督、市丞、府、史、佐、计(帐)史、仓史、里正、市史,折冲府录事、府、史,两京坊正等,非省补者,总名“杂任”。其称“典吏”者,“杂任亦是。

 

令文对唐代前期在京诸司非长上流外官、众多没有品阶的职位和州县、折冲府等地方官府的非品官职位分别以“番官”、“庶士”、“内给使”、“散使”、“杂任”、“杂职”称谓进行统括。已有学者刊文考释已上数种群体的构成、特点及在唐代官僚制度中的意义②。至于“典吏”,正如黄正建所言,以往研究涉及不多,令文的规定是我们深入研究的基础[2](P504-505)。刘后滨指出《天圣令》在“传世的编纂史料和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档案文献之间架起了会通相关史料的津梁”3]。本文正是在此论点的指引下,会通上述几种史料,从唐令关于唐代前期官府职员分类规定与官文书处理程式的关系及其变化角度,对典吏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典吏”称谓渊源:四等官制下的主典群体

 

遍检史籍,“典吏”称谓,前代罕见,至唐代开始广泛使用。《隋书刑法志》中对州县佐史等群体以“典吏”代称,“(开皇)十六年,有司奏合川仓粟少七千石,命斛律孝卿鞫问其事,以为主典所窃。……上又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诸州县佐史,三年_代,经任者不得重居之。”M(P7W《隋书儒林传刘炫传》对此事的记载略异:“炀帝即位,牛弘引炫修律令。高祖之世,以刀笔吏类多小人,年久长奸,势使然也。又以风俗陵迟,妇人无节。于是立格,州县佐史,三年而代之,九品妻无得再醮。炫著论以为不可,弘竟从之。”[4](P1721)比对以上两条材料,“州县佐史”三年代换,应是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后所立制度,后被牛弘在大业年间修律令时废除。

 

唐前期交通组织中馆驿、长行坊设置职典。大谷2841北馆文书见有“北馆厨典”28](第1册,P111)。大谷2842号文书第5、10行又见“北馆厨典周建智”[8](第1册,P111-112)。可见,同一馆内职典不止一名。馆厨典掌管帐目、呈报公文。北馆位于高昌城内,从出土文书看西州各县和西州与其他州之间交通要道上的“馆”很多[9]。馆驿是唐代全国通行的交通组织,由此推知,馆厨典是唐前期人数较多的一类职典。馆驿之外,西州等边州还设置长行坊,饲养为迎送使者和运送货物使用的长行马驴,长行坊中也存在职典。孔祥星对有邻馆所藏罗振玉《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收录的长行坊文书研究中指出,“典是长行坊及所属机构的具体办事人员,负责文书等工作”[30],孙晓林亦持相似观点[31]。长行坊广泛存在于边地都督府、州、县,可知这一机构中存在着大量的职典。

 

概言之,唐代前期军政和财政系统等使职与管理籍帐、交通等基层官府中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名为“典”的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承担着文案起草、检覆和勾检职能。职典本身并无流内、流外品阶,不是官人身份,®很少能为传世史籍所详载,故而很少进入

 

官僚制度研究者的视野之中。结合前文对“典吏”、“主典”“典”关系的考证,我们可以作出推论,《天圣令杂令》附唐令15条的“典吏”规定是针对内外官府中的职典特别作出的。

 

唐15条依次规定了“番官”“庶士”、“内给使”“散使”“杂职”“杂任”和“典吏”。令文以“诸司”起头,接下来依次是对“内侍省、内坊”“亲王府”、“诸州”“州县”和“折冲府”的有关职员归类,是按照在京官府和在地方的官府顺序来排列的。除“番官”是流外官,“庶士”、“内给使”、“散使”、“杂职”、“杂任”均是无流外品的职位。因此,可以说本条令文主要是对唐代官府众多无品阶职名的归类。而归类采用的形式或者说类属定义不尽相同,“内给使”、“散使”的定义是限定式的,即无官品阉人。“庶士”、“杂职”的定义是采用一一罗列职名的方式。“杂任”的定义也是如此。只不过“杂任”的“州县录事、市令……两京坊正等”的表述,似乎昭示其未能一一列举。结合前文的论述,唐代前期内外官府中尚有为数众多的职典,它们与杂任工作性质相似,也同样未有品阶。“典”、“典吏”,内涵一致。唐前期内外官府流内和流外职事官的品阶有专门的《官品令》对其加以规定[32](P11-12)。唐代《杂令》作为规定无法进入其他令篇条文的篇目[33](P254),该令篇第15条即是将不能进入《官品令》的官府职员进行定位。因此,当其他官府职员已得到定位后,本条令文“典吏”对职典进行归类和定位。“其称‘典吏’者,‘杂任’亦是”,这里“其称……者”是一个用于解释的句式。《唐律疏议》卷5《名例律》“共犯罪有逃亡条”“若枉入人徒年者,即计庸,折除课役及赎直……枉徒一年,通折二年课役。若枉三年,通折六年课役。虽不满年,役过五十日,亦除一年者……其称折一年、二年者,皆以三百六十日为断”[9](P119-120),就是对一年、两年如何计算的解释。与此类似,“其称‘典吏’者”就是对“典吏”的解释。根据前文,杂任类属所包含职位已较为清晰,这些职位的权责在整部令文中是较为明确的,因此,令文此处用“杂任”来解释“典吏”,即那些被称为典吏的,和杂任是一致的。“典吏”即“职典”,这一群体与令文所列的“杂任”性质一致,职权和经济待遇亦应相似。之。

 

唐高宗龙朔年间的《恤刑诏》提到:“其囚疾患及轻罪并笞杖等,虽法有恒规,恐典吏妄生威福,官人不存检校,或颜面嘱请,触类以之,若仍旧不悛,当加重罪,布告天下,知朕意焉。”[34](卷82,P471)对囚犯以严刑威逼的“典吏”,可能不止是刑狱官府负责文书的主典职员。唐玄宗开元二年的《诫励尚书省官敕》提到:尚书礼阁,国之政本,郎官之选,实藉良才。如闻诸司郎中、员外,怠于理烦,业惟养望。凡厥案牍,每多停壅;容纵典吏,仍有受财。欲使四方,何以取则,事资先令,义贵能改。宜令当司长官殷勤示语,并委左右丞勾当,其有与夺不当及稽滞稍多者,各以状闻。”34](卷100,P507)这里的“典吏”是指尚书省各司郎中、员外郎之下的负责文书的职员主事、令史、书令史和掌固等。这些职位虽有低级流内品或流外品,但仍可以“典吏”代称。同是开元时期的《更定两畿县令考满诏》说:比来两畿县令,经一两考即改。其行苟且,罕在政要。百姓弊于迎送,典吏因而隐欺。自今以后,皆令四考满,满曰听依京官例选,仍不得辄续于前劳。”[35](卷630,P7551)县司的“典吏”大致就是指除县令和作为佐官县丞、簿、尉之外的杂任群体。

 

归纳以上“典吏”一词用例,我们可将之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情况。狭义的“典吏”就是对官府职典—种称谓;广义的“典吏”,则是对包括主典群体在内的广大官府低级职员的统称。“典吏”作为官府职员类属称谓的形成,_方面与唐代前期文书运作高度程序化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是在官、吏分途曰益明朗的背景下发生的[5KP253-256)。叶炜指出,“隋唐以后,胥吏已逐渐成为一个工作性质明确、与

 

官员并立的职业群体,胥吏与官员之间的边界业已清晰”[5](P174)。叶文所论的“胥吏”是文书行政系统的低级职员,这与本文所讨论的广义的典吏群体基本一致。

 

广义的典吏,即众多官府中负责文书工作的低级职员,虽有职名之区别、品阶之高下,但承担的工作性质相似,官府对其的管理,如薪俸、考核、升迁等方面有较多的一致性[5](P134-197),因此,这些职员会被以“典吏”统称。如果说品阶在某些场合仍然显示其区别身份高下的功能,台省寺监的众多低品职员会被较为清晰地区别,那么对于供职于州县的无品杂任来说,则更为普遍地被以“典吏”“州典”、“县典”相称。广义典吏称谓的流行,使得以官人、吏职成为分辨清晰的两个群体,出土唐代墓志有这方面的反映。

 

唐人墓志写作中,称誉作为官长的志主时,有意区分“僚属”、“典吏”不同官场人际圈。高宗弘道年间的《唐故太常寺太乐令畅(昉)府君墓志铭并序》称赞曾为县令的志主“官僚资其懿范,典吏仰其成规”

 

[36](P708),玄宗先天年间的《唐故青州司仓参军上柱国天水赵府君墓志铭并序》亦誉墓主人“僚友竞竞钦其矩,典吏肃肃惧其明”。墓志的这种写法,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官场和社会对官吏类属的分辨。唐代书仪中也有对典吏和僚属的区分。敦煌文书郑庆余《大唐新定吉凶书仪》残卷有《典吏起居启》,列在《僚属起居[启]》之后®。根据前辈学者的研究,该书仪修撰于元和六年、七年间写本类书《籯金》残卷,叙述东汉时循吏刘宠事迹,其文称:“刘宠为太守清正,只务养人,典吏惧威,不敢取受,人无返夜,犬故不夜吠,是也”②。而此事更为原本的记载保留在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刘宠离任时,“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前代史籍中地方官府“吏”被唐人以“典吏”替代相称。转述东汉贾琮的事迹也有同样改动情形。《后汉书》载:“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敦煌唐代类书《语对》谓“贾琮为冀州刺史,典史(吏)以骖驾赤帷迎于州界,令褰之,百姓闻之,自然悚震。②唐人添加“典(史)吏”使得贾琮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

 

随着行政体制和行政技术手段的变革,唐后期越来越多的不藉由文书、直接面临具体事务的官府低级职员产生[明]。与此相伴,四等官制也在不断遭到破坏,“主典”群体的观念日益淡化。在此背景之下,官府中设立职典的现象有所减少,广义的“典吏”逐渐成为不能包罗大部分的官府非官人身份职员的称谓,“典吏”未能如“胥吏”、“吏人”和“公人”等成为宋代之后在官府供职的非官人群体共有的称谓®。

群文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当前,述职报告已成为经常写作的应用文,写好个人述职报告,应当明确以下几点。

1.什么是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就是把自己履行职责是否称职的情况写成书面文字所构成的文体。具体一点是,机关负责人就任职一定时期内所做工作向任命机关或机关群众进行汇报并接受审查和监督的陈述性文案。

个人述职报告是随着人事管理制度和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它是考察干部履行职责情况,以及是否称职的一种手段。

2.述职报告与总结的异同点

个人述职报告和个人总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述职报告与总结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可以谈经验、教训,都要求事实材料和观点紧密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述职报告可以借鉴总结的某些写作方法。

(2)述职报告与总结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要回答的问题不同。总结要回答的是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不足,有何经验、教训等。述职报告要回答的则是什么职责,履行职责的能力如何,是怎样履行职责的,称职与否等;

二是写作重点不同。个人总结的重点在于全面归纳工作情况,体现工作实迹。个人的工作述职报告则必须以履行职责方面的情况为重点,突出表现德、才、能、绩,表现履行职责的能力;

三是表述方式不同。总结主要运用叙述的方式和概括的语言,归纳工作结果。工作述职报告则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表述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又说明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思路,还要申述处理问题的依据和理由。

根据现实情况,工作述职报告可以分为现任职务的述职报告和竞争上一级职务的述职报告。

3.怎样写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组成:

(1)述职报告的标题

可简单标明“述职报告”。也可以根据正文内容另行拟制。

(2)述职报告的称呼

工作述职报告一般要当众宣读,所以应选择好恰当的称呼,一般写“领导、同志们”。

(3)述职报告的正文

述职报告的正文一般要有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述职报告的开头:述职报告的开头要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表明自己对本职责的认识,并阐明任职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还要概述所取得的成绩。

述职报告的主体:述职报告的主体要选择几项主要工作,细致地将过程、效果或失误及认识表述出来。这一部分要写详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对棘手事件的处理思路,对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要交代清楚。要对履行职责的情况和对履行职责的事迹进行深人的分析研究,做出具有一定理论层次的概括。要回答称职与否的问题,应从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理论素质,开拓进取精神,政策法律水平,处事决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廉洁模范作用,上下左右关系,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描述自己的形象,回答好称职与否的问题。述职报告的主体还要说明履行职责过程中得与失。竞争上一级职务的述职报告,要注意紧扣上一级职务的有关要求来写,以说明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担当上一级的职务。这部分是述职报告的关键部分,一定要精心构思,写出特色。

述职报告的结尾。在述职报告的结尾可简述一下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以“谢谢大家”的语言结束。

4.述职报告写作要求

写好述职报告,要注意下面几点写作要求:

(1)实事求是。述职报告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以诚感人。无论称职与否都要与事实相符。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要分清功过是非。承担责任要恰如其分,既不争功,也不必揽过。

(2)写“述职报告”要形成制度,不仅在离任前要述职,而且在任期中也应定期述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述职和鞭策的作用。

(3)内容要周详,述职报告要重点突出。在全面汇报任职期间所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任职期间的重大成绩和创造性业绩,以表明自己的胜任和事业心。应当明确,述职报告必须围绕“职责”二字做文章。它的写作目的,不是评功摆好,而是为了说明是否称职。

(4)情理相宜。述职报告在叙事说理过程中,要有适度的感情色彩。

(5)态度要诚恳。述职,是向机关和群众汇报工作。写作述职报告之前,应对自己进行认真的全面的反思,并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弄清群众的不满和要求,对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尤其要如实阐述,以坦诚的胸怀,赢得群众的谅解和支持。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不是作报告,这个特定的角色必须明确,也是写好“述职报告”的前提。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

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Q345无缝方管。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水泥净浆搅拌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群文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一翼,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合拢的起始阶段,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662.67万人(该年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为750万人)①,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不容回避,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的挑战,相对于普通高中,中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多取决于中职教师群体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从教师任职标准来看,高中阶段(无论普高还是职高)取得资格证或所需的训练是相同或接近的,但社会地位差异却很明显。因此,关注中职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特别是主观社会地位),对把握中职教师队伍素质和提升能力,寻找实现其队伍专业化的途径和策略十分迫切。为此,我们在某直辖市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研究框架及设计

    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是社会学常用的一个概念,指社会成员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自己在社会系统中所处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自我判断②,研究发现个人主观社会地位与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客观指标间存在一定相关性③。近年来这一概念被一些青年学者逐渐引入教师教育研究中,目前相关实证研究(沈之菲,2004;秦奕,2008;龙正渝,2012)主要集中在处于边缘化的幼儿师资。就现状讲,中职教师社会地位低于普通教育教师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主观社会地位却无相关研究。在调查中,从经济保障、职业形象、社会认同、职业价值和专业素质五个维度④作为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衡量结构,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总体特征,得出不同教龄、学历、职称、岗位、收入水平的中职教师在主观社会地位、“麦克阿瑟”学校内部地位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并对差异性做归因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式,确定了某直辖市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特色的各具代表性的6所中职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问卷在预测试中对各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剔除了区分度差的题目,并结合对职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深入访谈加以修订,问卷经过试测修正后实施并辅以“麦克阿瑟主观社会地位量表”⑤,多视角调查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状况。本次调查全部被试总数为350人,包括全职和兼职教师,回收294份,回收率82%,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为96%。所收集数据采用SPSS18.0和AMOS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48,各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在0.7到0.848之间。同时进行半分信度检验,问卷总半分信度为0.764,各维度半分信度大部分在0.7以上,问卷各项目真实反映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主要方面,具有较高的效度。

    二、调查结论

    (一)中职教师整体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下层

    为加强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直观性认知,本研究以得分的高低将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⑥。表1显示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高的只占到了1.5%,中等及以下占到了98.5%。在经济保障、职业形象、社会认同、职业价值、专业素质这几个维度上差异较为明显。在经济保障方面,78.3%的中职教师感觉偏低。就职业形象而言,95.7%的中职教师认为影响力在中低层次。在社会认同上,低等的占到了53.8%,中等的38.4%,高等的只有7.8%;表2显示中职教师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地位感偏低,中等及以下的占到了93.6%,具体到教师所在学校内部,同样如此。表3显示中职教师整体主观社会地位平均值为2.9698,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布于2.3782-3.8885和0.68855-0.83156之间;中职教师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地位和麦克阿瑟校内地位,两部分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04分、3.98分,两者皆处于中下层。

   

    (二)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个体差异显著

    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麦克阿瑟量表数据进行性别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以及麦克阿瑟主观社会地位量表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集中在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岗位、收入六个层面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问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1.年龄差异

    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麦克阿瑟量表数据进行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4方差分析结果所示,问卷调查结果中职教师总主观社会地位F值为2.398,麦克阿瑟整体地位为2.003,麦克阿瑟校内地位为1.394;就年龄差异来看,根据图2所示,中职教师各年龄段在得分上高低顺序为25岁以下>56岁以上>25-35岁>46-55岁>36-45岁,新入职的教师主观社会地位感最高,依次为即将退休的教师(56岁以上),最低为中青年骨干(36-45岁)。这个数据和笔者在访谈中所得结果相符。

   

    2.教龄差异

    据表5数据显示,不同教龄的中职教师的总主观社会地位得分排序为:5年以下>6-10年>25年以上>21-25年>11-15年>16-20年;不同教龄的中职教师在中职学校范围内的地位感得分高低顺序为16-20年>21-25年>11-15年>6-10年>25年以上>5年以下。教龄的增长反倒使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中职学校内的地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从图3和图4中可见,教龄在16-20年(应该属于学校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年龄段)的中职教师的总主观社会地位和学校内的社会地位呈现两极状态。

   

    3.学历差异

    就不同学历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方差分析结果来看,总主观社会地位以及麦克阿瑟整体地位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在总主观社会地位上以及麦克阿瑟校内地位得分上本科学历的得分低于专科及以下、硕士及以上,见表6和图5所示。

   

   

    4.职称差异

   

   

    据表7和图6、图7所示,中职教师总体主观社会地位上,不同职称教师的得分高低顺序为:无职称>正高级职称>初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中职学校内部地位上,不同职称教师的得分高低顺序为: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无职称。在整体社会地位走势上,中级职称教师的社会地位感最低,依次为副高级职称;在中职学校内部的趋势却为职称越高则地位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无职称的中职教师在总体主观社会地位和校内地位呈现两极状态,原因还在进一步探索中。

   

    5.岗位类别差异

    就总主观社会地位得分而言,管理岗位>实习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在岗位类别方面,仅在经济保障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得分高低顺序为合同制>国家事业编制>兼职。按照一般说法国家事业编制收入有保障,但却低于合同制的得分,这一点在笔者意料之外,原因在进一步探索中。

    6.月收入差异

    如表10所示,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月收入在得分上从高到低顺序为:5000元以上>3000-4000元>2000-3000元>2000元以下,说明收入的高低会影响教师的整体地位感及校内地位感。在权益保障上,不同类别的教师并没有表现出不同的主观意识倾向。这一点,在研究者深入访谈中也得到证实,在自我评价结果中,收入较低的大多为青年教师,弱势群体特征表现普遍而明显。“工作量和工资不能成正比,如果当一辈子的中职老师连房子也买不起”;“累死累活地工作,只能拿微薄的工资,找机会跳槽去”;“收入水平低,主要是学校学生太差,没有教学成绩,不配拿高收入。”体现出中职教师对经济收入与付出价值的内心冲突。根据调查所得数据统计,月平均收入为2000-3000元的中职教师占总人数的45%以上,而2010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201元⑦,可见有相当比例的中职教师的月收入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其经济地位低下可见一斑。

   

    三、人口学变量的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差异分析

    (一)衡量结构各因素与主观社会地位有很高相关性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范畴,研究者见仁见智,本研究试着引入人口学变量与主观社会地位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做尝试性分析,如表11所示。

   

    结果显示年龄、教龄和职称都与总体社会地位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即年龄越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的教师社会地位感越低,学历、平均月收入与总主观社会地位呈显著相关,月收入越高,总主观社会地位感越高。在中职教师校内地位方面,年龄、学历、职称、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即教龄越长、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收入越高的教师在中职学校内部地位感更高。岗位(管理岗位、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岗位性质(国家事业编制、合同制、兼职)与校内地位呈负相关,即岗位越低、岗位性质越低,则在中职学校的地位感越低。

    在各维度上,教龄与职业形象的相关系数为-0.157,表示教龄越长的教师的职业形象感越低,即感觉自己没有权威,不受家长的认可。学历与职业价值的相关系数为0.147,说明学历越高,对自己职业的价值的认可度越高。

    (二)他人取向与自我取向的冲突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评价上存在两种明显的取向:一为他人取向,二为自我取向。他人取向是指幼儿教师在评价自身群体社会地位时以大部分“他人”的状态为评价标准,而处于一种抽离自我的评价情境。如整体主观社会地位评价上,年龄越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岗位性质越稳定的教师地位感越低。相反年龄小、教龄短、职称低、岗位性质不稳定的教师社会地位感反倒越高。

    访谈中2位名校硕士毕业的中职教师这样描述了她们眼中的中职教师群体,或许可以从中寻找到解释。“(中职老师)普遍有文凭没文化。好多专业课教师大多是本校留校学生,文凭都是后来进修拿到的,文凭从中专变大专,大专变大本,学的东西和专业大多不搭边,而且考进中职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本来就没文化,留校任教后动手能力还行,教法教学艺术都是做做样子。这样的老师跟家长说几句话就露馅了,家长都是高知,当然看不起老师了。”“中职教师本身的素质较低。”这些话语体现的就是一种抽离自我的评价情景,中职教师并不以自身的角度作为基础去做评判,而是站在他人的基础上,因此高学历高素质的中职教师依然觉得中职教师群体学历和素质存在严重不足,因而导致了整体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而资历低、经验少、岗位不稳定的教师在中职教师群体中有边缘化的倾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把自己完全纳入中职教师的范畴,他们的主观意识里中职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比自己要高,因而出现了年龄、教龄、职称、岗位性质高低与社会地位倒挂的现象。

    自我取向则与他人取向相反,是以自身的条件或情况为基础进行评判。自我取向主要体现在中职学校内部地位的评价上,此时教师才真正以个体的身份,判别自身所处的地位、阶层,因此教龄、职称、所在岗位、岗位性质、收入等体现资历、工作水平和保障水平的因素才呈现出正向的影响作用。这一点,便可以解释教龄差异中中职教师(16年-20年)的总主观社会地位和学校内的社会地位呈现两极状态。

    (三)传统文化的认同特质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影响显著

    在访谈中,中职教师不止一次提到“社会上自古都有看不起手艺人的传统”,“(中职教师社会地位被边缘化)主要是传统问题,人们心中对中职教育阶段不如普高认同”。实际上,这些话语背后聚焦于“身份认同”。身份认同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向群体意义上的心理稳定感,具有社群性,强调个体身份地位与整个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哈贝马斯、安东尼·吉登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将“认同”作为连接个体动机和社会结构或文化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吉登斯指出“制度化的反思”是晚期现代性的核心,自我认同在现代性的影响下面临危机,表现为本体性的安全与存在性焦虑的矛盾。⑧实际上,社会学家从社会和文化环境来定义“认同”,不同的文化或民族群体具有不同的认同特质⑨;换句话讲,中国既有的传统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及现今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认同直接影响到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认同。

    中国自古有“德上艺下”的传统,尽管历代不凡巧夺天工的能工巨匠,但“劳力者治于人”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中体西用”格调下铺开的清末“新政”改革,尽管将职业教育列入了“壬子·癸丑”学制,但无论从学生规模、程度、来源抑或办学经费、学生待遇、出路等,职业教育始终处于旁支地位,其师资队伍水平自然难以保证,从而影响到人们对其 职业形象的认同。就现今来讲,由于国家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中职学校基本上是“注册入学”,不容回避,其生源质量和普通中学生源有显著差异性,且不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几率微乎其微,甚至正常的教学进度都难以维持,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家长认可度,而且严重挫伤了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认同感。这一结论在本研究中得到确切验证,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平均得分为2.9698,接近于临界值的“身份认同”影响着中职教师职业认同;而“科层制”盛行的学校管理模式,对中职教师学校内部的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有一定的负相关,这些因素的累加进而影响到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收稿日期:2012-11-17

    注释:

    ①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71%[EB/OL].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7/139826.html,2012-07-24.

    ②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 (2): 1-22.

    ③Ganzeboom, H. B., & Treiman, D. J.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Status for the 1988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5(1996).

    ④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确认了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衡量结构的五个维度:用于测量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研究工具分为两部分,一是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问卷(正式问卷共包含22个项目,各项目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二是采用麦克阿瑟主观社会地位量表(以下简称麦克阿瑟量表),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10分。根据问卷因子分析结果,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划分为经济保障、职业形象、社会认同、职业价值、专业素质五个维度。

群文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全省正高5人副高15人不受限制

据介绍,申报对象重点面向在我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工农业和社会事业管理第一线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特别优秀人才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身份、学历、资历、外语、论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继续教育等条件限制。凡遵纪守法,有强烈的事业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超群、业绩卓著、贡献突出、业内认可者皆可申报。今年全省特别优秀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名额正高在5人以内,副高在15人以内。

各市州省直单位推荐不超过1人

据介绍,各市州、省直各单位推荐的人选一般不超过1人。各市州、省直各单位于2009年11月25日前将《申报表》等材料报送省人事厅。再由省人事厅组建评审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的特别优秀人才名单及所取得的业绩成果在省内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并接受群众、业内专家的监督。

群文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1-0042-04

一、问题提出

教师文化是教育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主体性的文化要素。 理解教师文化可以有多种视角,其中,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看,教师文化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表现状态,即教师个体文化和教师合作文化。然而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中职教师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合作文化逐渐取代个别的、隔离的文化。

(一)课程改革顺利推进需要相应的中职教师合作文化

新课程改革蕴含着全新的文化要素,倡导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自主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给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传统教师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新课程背景下,个体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快速、综合的发展,致使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依靠中职教师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新经济时代中,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广泛需求,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依靠中职教师个人的努力无法完成;教师个体文化的思维方式,加剧了教师间的孤立性和竞争性,导致中职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都受到影响。

因此,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关注教师合作文化,深入探究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发展状态,并对教师文化加以塑造,使之与新时期课程改革相适应。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深层支撑

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中职教师的专业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内涵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其中,以“专业理念与师德”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建构成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支撑。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支撑,所谓的教师发展和教育改革都将是肤浅的和形式化的。

由于现存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组织形式一般按照专业进行划分,使教师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个别文化和隔离文化的特征。即便教师之间进行偶然的合作交流,也表现出合作的技术性倾向和人为的合作倾向。这种教师文化严重阻碍了中职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个体的一种成长历程,合作的方式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合作文化的觉醒和发展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省5个地市(太原市、大同市、忻州市、运城市及临汾市)以及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为分层标准,在此基础上抽取143所学校。再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取6名教师,共858名教师。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二)研究工具

在马玉宾的“教师合作文化的结构和要素”,宋燕的《C市中小学教师合作研修组织的调查问卷》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特点描述的实地访谈,我们编制了“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包含四个维度:合作意识、合作规则、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共24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五等级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分半信度为 0.85。

三、研究结果

(一)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总体情况

1.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总体概况

“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现状的调查问卷”共包含四个因素,每个因素6道题,将每个因素中相关题目上的得分相加即得到教师在该因素上的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

2.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职称和学校性质差异

对中职教师在合作文化发展的四个因素的得分进行3(职称)×4(学校性质)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中职教师在“合作意识”“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因素上呈现职称主效应,在“合作意识”“合作内容”因素上呈现类型主效应,同时在“合作意识”因素上呈现出显著的职称和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在“合作方式”因素上出现极其显著的职称和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

(二)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具体分析

1.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建立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首要因素。教师之间如果没有对合作形成共同的认识,他们之间的合作实践是很难实现的。问卷中合作意识主要围绕“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的意愿” 以及“合作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三个内容,运用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看出,与依变量相关最高者为X1 合作的重要性(.769),因此,首先被选入回归方程模型1,其次,X2 合作的意愿也随即被选入回归方程模型2,而X3合作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变量的偏相关系数未达到.05的统计显著值,因此选择变量程序终止,X3合作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并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合表3和表5看出,在三类不同性质的中职学校中,虽然教师对合作的重要性有较强的认识,但是这种合作意识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对于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层次的关系并未认识到,因此,这种认识很难达到真正推动合作行为的程度。

2.合作内容

合作内容是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物质载体,教师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需要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加以实现。问卷中,合作内容主要涉及“课堂教学”、“学生问题”、“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从结果可以看出:首先,不同学校性质背景下不同职称的教师对合作内容的选择有所不同,其中,无论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还是技工学校(学校性质),教师因职称不同而在合作内容选择上的不同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初级职称的教师选择合作内容更加全面,中级职称的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更愿意与他人合作,而高级职称的教师出现低点。见图1。

另外,不同学校性质的教师在合作内容的选择上有显著性差异(F=8.24,P

3.合作方式

集体备课、师带徒是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师合作方式。由于中职学校课题研究的局限性,课题合作几乎无人问津。在定期的公开课活动中,也是以一位教师为主要代表,其他教师的参与度并不高。单一的教师合作方式成为中职教师合作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合作规则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规则”定义为:由公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合作规则包括尊重信任规则、共享性规则、理解性规则,它是合作文化的外在保障。在对合作规则重要性的认识上,中职教师都没有给予重视,对合作规则认知的平均分较低(见表3),他们认为“制定规则应该是学校或领导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甚至有的教师听到“规则”二字,便产生抵触心理。

四、讨论分析

(一)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现实诉求

从总体上看,中职教师与其他阶段教师相比,合作文化发展水平整体较低,是由中职教师的层次背景不同、来源渠道多样造成的。中职教师有普通高校毕业生、有高职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也有从企事业单位聘用而来,现有中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其中高校毕业的教师文化基础知识较扎实,但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直接从企事业单位聘用而来的教师拥有熟练的技术实操技能,但是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这两类教师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是建构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最佳契机。

调查表明,中职教师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这种认识仅仅是从外界舆论或个体潜意识中认为“教师之间的合作是重要的”,而当涉及“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这类深层次合作文化意识的问题时,教师往往是茫然的。因此,中职教师需要从深层次上认识和体会到个体专业发展和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关系,需要建立共享的价值理念,摒弃“非赢即输”的个体文化意识,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铸就专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中职教师在“合作规则”因素上得分最低,说明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外在保障不足,需要学校和教师群体主动建构教师合作的规则。然而,中职教师的合作文化不应仅仅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和场所中,而是要渗透到教师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种规则不能完全从外界施加于教师群体,而应该是教师合作群体自身的内在要求和组织规则,继而将人为的教师合作文化转化为自然的教师合作文化,这样的中职教师合作文化才是持久的、深入的。

(二)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创新建构

从宏观上,建立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动态模型有利于帮助教师建立合作文化。在动态生成模型中,可将模型设计成循环图。例如,有些教师群体在某一次聊天中形成了合作意识,这种意识便成为他们建构合作文化的基础;有些教师群体找到了一个好的合作内容,这也可以成为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契机。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四个因素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的动态模型可实现从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

由于中职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和利益冲突,而同时中职教师又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和预设性特征,这使得他们之间缺少沟通。即便有些教师在要求下进行合作,教师合作也表现出一元化的特点,即单纯地进行任务的探讨。在“合作方式”因素上,中职教师基本保持集体备课、师带徒、公开课等“老三样”;在“合作内容”上,中职教师谈科研即“谈虎色变”。

习惯性的合作方式和陈旧的合作内容是阻碍中职教师合作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创新中职教师之间的合作内容与合作方式,有利于促进合作文化的建构与养成。中职教师并不一定要像高校教授那样从事难度较高的科研工作,完全可以从日常教学活动入手,将科研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自身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与同事合作进行“微课题”研究,逐渐培养教师合作群体的科研思维和研究能力,为教师合作文化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方.文化理性与教师发展:校本教研中的教师文化自觉[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7-19.

[3]郝明君,靳玉乐.教师文化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6(3):70-71.

[4]孟凡丽,李斌.我国教师文化研究:盘点与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7-51.

[5]马玉宾, 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9-154.

[6]沈毅夏,雪梅.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7(9):56-57.

[7]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