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①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77;②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西安710032)

(①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②China National Heavy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Xi’an 710032,China)

摘要: 现代生产企业对“能生产、懂维修”的技术人员需求很大,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典型设备拆装工艺的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机械拆装的基本技能,掌握机械设备拆装和装配的基本工艺知识,熟悉典型零件修复工艺技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我院最早的省级重点专业,以前主要进行装配钳工基本技能训练,实训课题单一,时间久了学生兴趣不浓。通过机械拆装实训室的建立,不但可以解决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训课题单一的现象,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本实训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创新意识。

Abstract: Modern production enterprise has a great demand for the technical staff who "can product and understand repair".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aking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the service as the purpose",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mechanical disassembly,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be familiar with the repair technology of typical part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training of typical equipment disassembly proces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ollow-up study. Mechatronics specialty is the first provincial key specialty of the college, before this specialty mainly conduct the assembly fitter basic skills training, because the training subject is single, in a long tim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s not strong.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cal disassembly training room not only can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single training subject, but also can broaden th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The training room pays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s with their hands, pays attention to guiding practice with theory,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show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关键词 : 机械拆装;实训室;建设方案

Key words: mechanical disassembly;training room;construc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161-02

作者简介:李玮清(1976-),男,陕西西安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高级实验师,本科;辛向华(1977-),男,陕西西安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助理工程师,从事机械制造方面工作。

0 引言

机械拆装实训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创新意识。以CA6140型卧式车床典型零部件为载体,设置了车床尾座的拆装与测绘、车床主轴箱的拆装、车床进给箱的拆装、车床中滑板的拆装和车床导轨的检测和修复5个训练情景,在拆装机械的过程中融入机械传动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识图与绘图等相关知识,以及精密量具的使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文章重点介绍该实训室的建设方案、规章制度、师资及教学方法等。研究的目的:通过机械设备的拆装,使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机械设备拆卸工具使用方法、基本技能和技巧。

1 机械设备拆装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1.1 设计思路 机械拆装实训室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取得装配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实习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旧机床进行置换和闲置场地建设机械设备拆装实训室,丰富学生实训内容,拓宽知识结构。

1.2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备的调试、安装、检测及修理。重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工艺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训,能使用装配工具,进行简单零部件的装配;能独立识图及中等复杂零件加工。最终达到装配钳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并通过考试取得其相应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1.3 实训设备(表1)

1.4 实训工具(表2)

1.5 实训量具(表3)

1.6 教学仪器(表4)

1.7 实训内容及要求(表5)

1.8 实训场地面积 所需面积140平米左右,可同时容纳40左右学生进行实训,具体做法:10人为一小组,分别对主轴箱、溜板箱、导轨、尾座、中滑板进行装拆训练。

2 规章制度的建立

2.1 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①负责所管理的实训室的教学准备等教学服务工作,要求课前10分钟开门,课后及时关门。②负责检查本实训室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做好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维修及报修工作,保证设备、设施的完好;③负责本实验实训室的安全工作,做好防火(主要检查各电器开关及消防设施)、防盗(妥善保管实训室钥匙、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及时发现隐患等)、防潮、防锈(做好设备的保养)、防水、防脏、防浪费、防自然灾害等工作;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实训室有关制度、规程等的上墙和环境文化建设;⑤严格执行《实验实训室卫生管理制度》,督促搞好实训室的清洁卫生工作;⑥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提出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进建议;及时报出费用预算与购置计划,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⑦熟悉院系在本实验实训室的教学项目(课题)的基本内容及对设备的性能、用途和操作的要求。⑧做好课前准备及课后检查工作,参与上课的过程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专业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 机械拆装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文明生产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寿命,影响操作人员技能的发挥。所以从开始学习基本操作技能时,就要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具体要求如下:

①学生实训前必须接受安全文明生产教育;②学生必须听从实训指导教师的指挥,在实训场地不允许说笑打闹、大声喧哗;③动手操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不允许穿拖鞋或凉鞋进入实训场地,工作服必须整洁、袖口扎紧。女生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允许戴戒指手镯等;④拆卸设备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则,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与监督,认真操作,不得串岗操作;⑤每个学生必须在指定工位上操作,未经允许不得接触其他机械设备;⑥工具必须摆放整齐,操作结束,认真检查工具、量具,避免丢失;⑦多人合作操作时,必须动作协调统一,注意安全;机械运转时,人与机械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⑧使用电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电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⑨搬运较重零部件时,必须首先设计好方案,注意安全保护,做到万无一失;⑩注意保持实训场地环境卫生,优化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

2.3 机械拆装操作规程 操作时,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具体规程如下:

①拆装机械必须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野蛮拆装;②拆装机械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操作,拆下的工件应及时清洗,涂防锈油并妥善保管,以保持设备的完好;③工具和零件要轻拿轻放,严禁投递;④严禁将锉刀、旋具等当做撬杠使用;⑤严禁用锤子等硬物直接击打机械零件。锤击零件时,受击面应垫硬木或用纯铜棒、木榔头等材料敲击;⑥工具、量具必须规范使用,并保持清洁、整齐;⑦用煤油或柴油等挥发性易燃品清洗工件时,周围应严禁烟火及易燃物品。

3 师资及教学方法

3.1 师资 每个班级需配备2名实训教师,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且从事机床维修工作,有耐心、责任心。

3.2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为主。例如车床尾座的拆装(表6),车床尾座结构图(图1)。

4 结语

通过典型设备拆装工艺的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机械设备拆装的基本技能,掌握机械设备拆装和装配的基本工艺知识,熟悉典型零件修复工艺技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实训室的建设,在于场地的选则、设备的选用、工具的配备、教学方法的设计等。解决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课题的单一性,扩展了专业知识,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学农.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机械拆装实训室特色建设及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2(7).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拆装与测绘;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的前身是《金属切削机床》的实验部分,该部分为10学时,实验的内容主要是为学生讲解机床的结构,实验形式主要是以学生参观为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机床均被湮没在学生堆中,一些学生在看,另一些学生在后面打闹。在这种老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几乎为零,教学效果也因此变得非常之差。基于此,我们开发了《机械拆装与测绘》这门课程作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点之一,从“教、学、做”一体化出发,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一年多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本门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指出“高职教育应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企业调研知道,多数企业对机械制造类专业高职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是学生需具备基本的读图、识图及制图的能力、基本机械装配能力和基本工艺问题处理能力,而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掌握基本处于零散状态,除了知识不能综合运用以外,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差强人意。为了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必须大幅度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现场动手能力的训练。为此,探索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二)原有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以往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软硬件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理论、实习课分开由老师授课,分时段听课的教学安排不仅让授课老师感到讲课难度越来越大,而且更是让从未接触过机械类设备的学生无所适从,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了炼狱般的煎熬:学生听不懂,没兴趣,教师授课难,没激情,听的和讲的不能互动沟通,使教学陷入困境。

在没有开发《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以前,学生所能获得的此类知识的途径仅是通过穿插在《金属切削机床》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演示法为主,实验课时较少,大多数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能袖手旁观,此种教学方法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以实验课形式的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受实验资源的限制,学生实验也是大班形式授课,上实验课时,学生先坐在实验室听老师讲解演示各种零部件的结构,然后学生参观,实践教师在讲解拆装过程时很多学生看不见,仅有很少数的学生能有动手机会,有机会动手的学生也是在老师的手把手的教法下完成拆装任务,过后还是有很多知识不明白。

2、教学用资源的缺乏是制约该实践课程发展的瓶颈,以往能供学生做机械零部件的拆装拆装实验实训的减速器仅有1-2台。

3、实践教师理论水平较低,对特色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法把握不准,干脆就用老一套的方法。

4、训练方法不当,课题训练安排不够合理,欠缺科学性,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尽管技能实习态度端正,训练也很刻苦,但是由于悟性不足,指导不到位等原因,影响了技能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实践教学质量

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法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围绕“基础”,讲清课程性质;围绕“产品过程”,安排实训内容;围绕“技能”,“听、看、做、记、想”结合;围绕“熟练”,反复训练。针对此,我们在机械拆装与测绘实践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化教学为主,以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等为辅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有本课程独有的特色。下面主要阐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学习组织形式为小组学习,每组人员确定5人左右,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每一个任务。教学过程中,在每个任务教学前,教师将任务书交给学生,并提出任务目标,学生通过讨论、收集资料然后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步骤并实施,碰到问题随时与教师协商,教师一般对单个问题进行单独解答,问题较为集中时,教师可随时集合学生讲解。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对其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融教学做为一体。这种以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完全模拟工作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实践与理论有机融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职业能力。

我们所采用的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的。

三、调整技能实训环节的内容,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

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实训内容的调整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以往只是做做实验,然后学生课后写写实验报告。但这次除了学生要动手完成减速器和机床的拆装外,还要对每个零件进行测量,绘制零件工作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下面以减速器拆装与测绘为例来说明(见表1)。

实训指导书的编写突出了模拟工作现场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既讲到了整个课程实训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又强调了学生所必须动手完成的内容。体现“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思想,加强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与职业基本素质的前提。本书编写的基本思想:(一)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进行实训训练,将有关工厂的实际生产项目放到实训室,让学生来操作。尽量接近工厂的原汁原味,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素质;(二)打破学科体系,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等有关学科综合在一起,强调学生的综合知识与综合技能训练;(三)重点强调可操作性,在选择实训项目时,考虑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做到学生能独立操作;(四)在设计实训时,突出了流程的概念。实训过程尽量从拆、测、绘、装等过程出发,体现了工艺流程的概念。

表1 工作任务及学习目标

四、结束语

《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训课,对本门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项目化教学应用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力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三周的实践的教学时间中得到大幅提高。但项目式教学中对项目的选择和把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凌华.基于任务导向的《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开发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1,(4).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86-03

《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作为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典型机械部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掌握机械部件安装、调试及故障维修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合作精神等。该课程传统授课方式往往是先按照课本章节安排进行技术理论讲授,然后分章节进行实践教学。近年来,由于高职生源质量下滑等诸多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这样一种不良局面: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由于对抽象知识难以理解而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在实习实训教学阶段由于理论知识欠缺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实践教学效果也不佳。近年来,我们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使课堂教学“活”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行动导向教学简介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产生和维持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具体说来,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是通过有目的、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及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并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学习理解过程中的行动优先 行动导向学习要求将行动与认知结合在一起,通过“做”学习。学习是一个行动过程,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做在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中心 行动导向教学将学习者看做积极的行动者,提倡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教师转变为咨询者。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以使其有更好的发展可能。

完整性学习 学习任务应尽可能完整,所反映的职业工作过程应该清晰透明。将传统劳动组织中相分离的计划、实施与检查工作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习中包含计划、实施、评价等步骤的完整职业工作过程。

作品指向 学习过程中制作具有使用价值的行动成果——作品,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产品,如加工实际的零件、制作简单消费产品,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市场调研报告、工作方案等等。有价值的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行动导向教学在德国流行多年,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来随着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其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

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目标制定

课程教学团队和企业一线专家针对数控机床制造厂以及数控机床使用企业中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进行了调研分析,并结合数控机床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明确了《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为数控机床机械构造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机械图纸的读图及主要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及验收,数控机床机械部件日常保养、维护;能力目标为阅读机械、电气系统图纸和中英文说明书及维修资料的能力,具备常用机床维修工具使用能力,具备主要机械部件的安装、调试及精度检验能力,具备典型机械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具备对故障原因、维修过程进行总结的能力;素质目标为严谨、全面、高效、负责的职业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敬业精神,勤于思考、善于自学、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

(二)课程学习情境创设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课程内容的取向和序化问题。课程组到数控机床制造厂家、数控机床应用企业进行广泛调研,收集了大量项目和案例,并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从中筛选出具有具体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的、适合于教学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创设4个学习情境,精心设计了11个工作任务。

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将传统课程的每个知识点和能力点序化到一个个的工作任务当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进行了高度融合,使学生在“企业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较好地将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工作环境等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实施

下面以学习情境3中任务1“数控车床刀架装调”这一工作任务为例来阐述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步骤。

咨询——本小组要做什么 教师下达工作任务,进行任务描述,让学生知道学习后的成效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任务描述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训室墙上的教学挂板,了解数控车床电动刀架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等知识。通过观看多媒体教学动画,可以获取刀架拆装工艺过程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查阅学习资料,做好完成工作任务的准备,并形成“数控车床刀架功用”和“数控车床刀架结构分析”两种书面材料。

计划——考虑如何完成 将学生分组后,要求每一个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制定刀架装调方案,内容包括数控车床刀架拆卸、装配顺序,数控车床刀架调整量的确定,拆装和调整工具选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此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不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只是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引导。在此阶段,学生应完成“数控车床刀架拆卸工艺过程卡”和“数控车床刀架装调工艺过程卡”两种书面材料撰写。

决策——确定实施办法和所需材料 每组学生将各自的计划通过讨论、交流、比较,最后形成一个合适的工作计划,确定分工合作,同时要求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典型零件作为自己的测绘任务。

实施——完成任务 根据计划按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工作过程进行监控和必要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要求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充当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给予学生具体的帮助。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工艺方法引导之外,还要注意加强心理引导和价值引导。在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与尝试,培育学生勇于创新和善于合作的心理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在拆装过程中注意对拆装零件的保护、合理摆放及零部件的完整性恢复,让学生认识到,学生是在给设备用户进行拆装维修,损坏、漏装零件都要对用户进行赔偿,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检查评价——完成的情况如何 检查、评价要引导学生对刀架的拆卸、检查、安装和调整等工作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并按照6S的要求进行工作。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已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动和职业能力的生成与变化。教师评价要加强对每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学生的不足之处应及时指出并督促其改正,并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鼓励。

(三)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过程贯穿于整个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本课程形成性评价重点关注以下方面:装调与维修流程合理,符合图样要求;能按操作规程操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工作方案、工作体会与改进设想;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典型部件装调任务考核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等。本课程终结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所具有的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的基本能力,主要采用笔试和大作业等形式,考核方式如表2所示。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两个学年的实践,基于行动导向的《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变得积极、活跃,同时,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需要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较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将生产工艺经验与教材内容整合,重构原有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且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二是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校能提供足够的实训工位。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实训工位数量明显不足,有时十几名、甚至更多的学生只能使用一台设备,工位严重不足成为推行行动导向教学的“瓶颈”。

三是行动导向教学法适用于小班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班级人数较多,全面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存在一定难度。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使教学成本大大提高,这也是制约行动导向教学法全面推广的一个难点。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行动性”,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教学实践表明,行动导向教学在《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4-57.

[2]郑惠虹.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8(23):132-134.

[3]黄立新,张孝三,王建立.数控维修实训教学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39-40.

[4]代洪.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2(12):59-60.

[5]冯艳宏.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97-98.

[6]徐朔.论“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和原则[J].职教论坛,2007(10):4-7.

[7]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8):26-28.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控;技巧;设备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96-01

开车前需要确认设备接地线完好;确认设备的各种机械部件齐全,无松动现象;确认操作现场及工作台上干净无杂物;工作前按图纸准备好原材料。将电源开关旋至“1”的位置上,接通总电源;按“POWER 0N”键,打开显示屏电源开关,机床控制系统自检,在机床控制系统自检过程中,不允许乱按键。如有“EMG”报警,则说明急停开关被按下,则松开急停开关,此时急停报警将消失;踩脚踏开关,合上夹臂;按油泵启动按钮,启动油泵电机;根据图纸进行编程,并选择合适的模具;认真校对图纸,并在机床上进行模拟演示操作,确认编程无误;运行程序,对板材进行加工。关机时按油泵电机停止按钮,关掉油泵电机;按NC上的“POWER OFF”按钮,关掉机床显示屏电源;将电柜门侧面开关由1转到0位置,关掉总电源。如果油泵电机关不掉,夹钳松不开,此时屏幕上应有STOP提示,按RESERT键消除STOP,则油泵电机停机。操作时需注意每次关闭电源30秒钟以内,不得再重新打开电源;如果没有设置正确的坐标系,尽管指令是正确的,但机床也不可能正常动作。这种误动作有可能损坏模具、机床、工件甚至伤害操作人员。在接通机床电源后,需要进行X、Y、T轴手动返回参考点。在手动回参考点前,行程检查功能不能用。当不能进行行程检查时,即使出现超程,系统可能也不会发出警报,这也许会造成模具、机床、工件的损坏,甚至伤及操作人员。当手动操作机床时,要确定模具和工件的当前位置并保证正确地指定了运动轴的方向和进给度。机床在程序控制下运行时,如果在机床停止后进行加工程序的编辑,此后再次起动机床恢复自动运行,机床将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动作。当加工程序还在使用时,请不要修改、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命令。机床在和计算机进行RS232接口通迅传输程序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计算机要和CNC系统等地,二是只有在机床和计算机断电的情况下才能拔插通讯电缆。必须选用较平整的冷轧板,板面弯曲度不能大于2mm;要根据板厚选用适当的模具,以免造成模具的损坏;机床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机床。经常检查剪切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尤其是批量加工中的首件,必须认真检查,如有不符,应及时调整输入数据。属于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

操作者身体状况、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等因素可能影响设备操作规程正常执行,对设备正常操作带来影响。解决的措施是强化操作者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培训,提高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的能力和自觉性,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及时解决员工思想问题,让员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上岗。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油质量变化、液压管路渗漏、液压缸密封损坏等因素都可能对设备正常操作带来影响。设备应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通过位于主机正面三联件上的减压阀来完成的,调整减压阀使压力表指示为0.6MPa,压力继电器的发讯压力也调至0.55MPa时,机器才开始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其它动作不能进行。减压阀和节流阀已在出厂前调整好,请不要随便调整,当上、下转盘出现不同步或链条松了以后,就要对链条进行调整和涨紧,上、下链条的调整,应切断机床总电源;松开电机支承座上的固定螺钉,松开紧定螺钉的锁紧螺母,转动紧定螺钉,使链条涨紧,调整好了以后,把电机支撑座上的四个螺钉紧固好,链条使用久了或因意外事故损坏,上、下转盘的链条要同时更换,建议用户:机器每使用200小时,就要检查链条。机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链条的变形或各种其它原因造成的转盘定位销相对于转盘的定位孔错位的情况是非常可能出现的,有时候也可能是上、下转盘都错位,也有的时候可能是只有一个转盘错位,无论出现哪种情况,调整方法是一样的,把机器设到手动操作位置,按动锁出按钮,使定位销退出,松开中间轴上链轮的固定端盖的固定螺钉,使中间轴与链轮之间能够有相对的转动,人工搬动转盘,使定位销对准转盘的定位销孔,反复按动销进和销出按钮,检查销子与转盘是否对中,调好了以后,把销子插入,在链条双边涨紧程度接近一致的情况下,把链轮的固定套固定,―返回到自动方式,调整之前要先检查链条的松紧,如果链条松了,要先涨紧链条以后,再调整定位销对中。夹钳只用来夹持工件,避免上、下夹口在无钢板的情况下直接接触,以免磨坏牙型,加工钢板时,在下钳口若有杂物,应及时清理,以防影响正常使用,保证夹钳的钳口部分干净无油,否则会降低夹钳的夹紧力。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皮带松了,就要进行涨紧,调整涨紧机构,皮带涨紧时,要注意松紧适度,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加工精度,建议做以上工作后,取出模具,放入芯棒,看上下模是否错位,如果错位,还需作调整。该传动部分的同步带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更换皮带时,要把旋转模座中的模具中的模具取出,插入芯棒。

机器会因为一些错误的操作或一些意外造成转模零件偏差。这时,应该调整零位。我们需要拿出模具,电气方式开关打至手动档,人为插下旋转模旋转机构,手动旋转C轴,使上下旋转模都。C轴回归参考点。放入芯棒,如果上下模没有错位,则可以放入模具。拿一张板,用旋转模冲一长条看有没有出现锯齿状,如果没有,则可以认为调整结束。如出现锯齿状,则需调整电气参数。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铣工实训教学;对刀项目;安全性改革方法

一、引言

铣工实训是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实训,可以初步了解铣床的整体结构、加工范围和机械性能等,从而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在铣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对刀项目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在工件加工之前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对刀项目的掌握程度决定了能否在下一环节顺利开展实训教学活动。

从实训教学多年来的经验累积反馈效果来看,对刀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远大于其他教学环节。如何提高对刀项目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对刀项目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训教学的安全性,对高职铣工的教学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

二、对刀项目教学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及改革方法

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铣工实训教学中使用的X5032立式升降台铣床为例,将Φ55cm、高40cm的圆棒料加工成38cm×38cm×36cm的长方体,用机用平口虎钳进行装夹,将六片硬质合金刀具依次安装在盘铣刀上,采用直接试切法进行对刀。

1. 盘铣刀的安装与拆卸方法

(1)在盘铣刀的安装过程中,易出现盘铣刀坠落的现象,这会造成刀具与虎钳钳口或工作台发生碰撞而损坏刀具,更会给机床精度带来严重影响。更严重的是,由于盘铣刀十分沉重,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坠落,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其主要原因是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将盘铣刀刀柄刹嗟募与主轴固定轴环和活动轴环上两侧的键槽完全啮合,致使刀具坠落。

改革方法:由于盘铣刀过于沉重,在安装过程中为防止单手无法长时间对其进行支撑,必须缩短单手持刀时间。在安装之前先将活动轴环顺时针拧紧,再逆时针松动一周并保证活动轴环与固定轴环内侧的两个键槽重合。这样操作可以确保在安装盘铣刀时以最快速度使刀柄的键与轴环内侧键槽啮合。在啮合后,一只手托住铣刀,并用胳膊肘支撑在工作台上以借力,另一只手快速将铣刀锁紧。操作者可以根据自身习惯选择左手或右手进行安装。

(2)在拆卸刀具时,刀具的惯性很大,直接用手托住盘铣刀拆卸会造成铣刀瞬间脱落,操作者会因惯性过大无法将其托住而造成手指被砸伤。

改革方法:将平口虎钳手动移动到主轴下方,高度调整到距主轴30cm~40cm的位置,在虎钳上放木垫后进行盘铣刀的拆卸,让拆卸后的刀具落在木垫上。在整个拆卸过程中,双手不能放置在木垫上方或刀具下方,以防刀具坠落砸伤手指。待刀具卸下后,先手动降低工作台至极限位置,单手拿起刀具将木垫撤出后再将刀具从主轴移出,移出时小心刀具与虎钳发生碰撞。

2.对刀过程

(1)在对刀过程中,极易出现刀刃发生崩裂甚至整圈刀具都被损坏的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在对刀时先使刀具与工件发生接触,再启动主轴旋转。主轴启动后,瞬时铣削力非常大,学生之前观察到的刀尖与工件接触量其实很深,在主轴快速旋转过程中,刀刃易发生崩裂。

改革方法:在对刀过程中,必须先使主轴旋转并保证与工件不会发生碰撞,然后再将工件慢慢靠近旋转的刀具进行对刀。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停机,再次对刀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再次启动主轴旋转刀具[2]。

(2)在对刀时,由于主轴转速高达600r/min,铣削下来的铁屑热量很高,极容易迸溅到学生身上而造成烫伤。因此确定好主轴的旋转方向,就可避免教学过程中学生受伤的情况出现。

改革方法:由于盘铣刀一周上都有刀刃参与铣削,且铣削下来的铁屑绝大部分沿切线方向飞出,因此在铣削过程中要保证工件的进入位置,才能避免铁屑直接飞溅到学生身上。我们采用让主轴正转(顺时针旋转)的方式,对刀刀刃接触工件后,用手移动工作台,使工件向右侧远离刀具的方向退出,这样可以保证无论是对刀时还是下次铣削过程中,刀具旋转铣削下来的铁屑大部分都沿着操作者的左前方和右后方飞出,而不是直接迸溅到操作者的正面方向,很大程度上可提高铣削加工的安全性。

(3)对刀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直接试切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对刀之前,毛坯料所放位置也是关系到对刀操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因素。启动主轴前要先将毛坯料移动到便于进行对刀操作的位置,因为启动主轴后再进行毛坯料的移位,这会占用太多时间。

改革方法:将圆棒料夹在虎钳钳口中间偏左侧位置,并手动移动工作台至盘铣刀下方,使得圆棒料横向位于盘铣刀圆周内部中间位置,纵向位于盘铣刀左侧最大直径能投影到的圆棒料正中位置,升降位于距刀刃20cm处。

(4)在操作过程中,试切深度直接影响工件后续加工质量。试切过浅导致刀具无法接触工件表面;试切过深导致刀具易崩碎,碎片飞溅到操作者身上而造成伤害。因此对刀过程中升降工作台手柄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正确的使用方式,可以防止试切量过深或过浅,提高教学安全性。

改革方法:在手动移动升降台过程中,由于刀具与工件之间留有20cm的距离,刚开始可以整圈移动升降工作台手柄。当移动至距工件很近位置时,就不能再整圈移动,此时需要小距离移动。方法是先脱开手柄并调整至正中间的位置,再将手柄推入,顺时针小量移动。当移动至半圈但未达到距离工件很近位置时需重复上一过程。此时眼睛要位于工件上方位置向下观察,并听有无下屑的声音。当移动到非常近的位置时,改用单手轻轻向下拍打手柄使其移动,直至下屑为止。

三、对刀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效果

由于高职教学方法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方法还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因此不能完全将实际操作中的所有方法照搬到教育教学中。为保证教学安全性,须对操作过程进行改革,以保证学生既能最大限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又能确保其自身安全。我校铣工实训教学应用如上改革方法后,相较之前,极大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并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每一动作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熟记心中,进而确保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四、 结语

在高职院校铣工实训教学中,对刀项目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发生安全事故最多的教学环节。本文通过对对刀项目教学环节的具体分析,分析每步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革方案,很好地完善了教学体系并很大程度提升了教学安全性,对高职铣工实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