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kg/hm2,增产15.22%,增收1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 900~2 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 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 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 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 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 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 kg/hm2,增产15.22%,增收1 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 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 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 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 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 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 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6] 刘永安,刘雪峰,郭坤友.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应用技术[j].大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第3篇

1.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概念

这一种植技术是在三垄栽培技术的优势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一基础上适当的减小行距,扩大株距,促进群密度的增加,利用现代化的空间,改善植株群体的布局,使其更加合理与科学,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实现了我国大豆密植的种植产量与效率。下面就对其优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下该技术的推广价值。

2.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优势

一直以来,大豆都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不仅满足我省大豆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全国大豆的供应,甚至远销海外,我省的大豆在世界都是知名的,但是近年来种植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关部门开始尝试新的种植模式,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就是一次创新。

2.1 密植新品种的研制促进产量的提高

前几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备案分局科研所与北安市华疆种业曾经做过一次实验,研制出了北疆96-711产品,从试验数据和试验情况来看,对提高大豆种植的产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这一品种与传统品种相比,具有早熟、高产、高油的特征,而且大豆杆的强度与韧性非常好,非常适宜密植,而且比较喜水;通水具备较好的抗旱性,而且耐贫瘠的能力较强,比较适合我省的情况,在进入到成熟期后,迅速脱水,减少成熟时间,另外,该产品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比较适宜机械收获,可以提高收获的效率。

2.2 与我省的土壤情况十分相符

大豆密集栽培技术比较适宜土壤肥沃,含水量较多的地区,我省的环境跨度大,经过测试,土壤的有机含量较高,约为4.15%,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呈微弱的酸性,比较适合豆科植物的生长。我省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无霜期的时间较长,大概约为95-110天,年平均降水量大概在450~550mm。从这些数据来看,种植大豆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我省多以草甸黑土为主要土壤,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是大豆生长的最佳环境,这也是我省大豆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传统品种相比,新品种的种植将会使产量与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3 大垄密植技术的产量增加

大垄密植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与三垄栽培相比,大垄栽培工艺的垄距大概在105cm,在垄上播种4行的大豆,中间宽行距约为20cm,两边的小行距约为12cm,从种植情况来看,保苗率大概可以达到40~42万株/hm2。但是三垄栽培则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三垄栽培的垄距约为70cm,垄上种植双行的大豆,最终保苗30万株/hm2。可见采用大垄密植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加大豆的产量。

2.4 田间管理

任何的种植技术都不能忽略田间管理工作,以我省的气温为例,在进行大豆种植的季节,首先要温度大概稳定,约为5-7℃的时候方可进行播种。在播种的时候必须要提前处理好土壤及种子,播种初期要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进入到开花初期则可以适当的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进入到开花盛期,适当的追施磷酸二氢钾2.5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主要是为了防止大豆植株发生徒长、倒伏与花荚脱落的现象。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mL/hm2进行封闭灭草;也可以采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在生育过程中要进行3-4次的中耕。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5 收获期的管理

进入到大豆的收获期,大豆种植管理人员不能轻视,除了要做好收获工作外,要注意与上一年的收获相比较,同时要做好土地的平整工作,为下一年的种植奠定基础。

首先,产量要较传统方法有一定增加完成上述工作后,等待收获,一年的辛苦即将看到收成,从产量来看,采用大垄密集栽培技术的方法要比传统方法收获更多,而且其收获期短,效率高,因此,这一方法在未来的种植中也值得推广。

其次,经济效益上得到很大提高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这一工艺后产量迅速增加,这也使得经济效益提升,这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的,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豆;农业;整地技术;品种

大豆是我国目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一种农作物,是一种粮油兼用且含有丰富蛋白质的农作物。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开发高效大豆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是改善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优势

大豆栽培技术是目前农业生产中较为关注的一个环节,是大豆生产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大豆的生产产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益和品质。

(一)背景

当前,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极为广泛,但是其生产技术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大豆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在目前要想迅速的发展大豆生产,除了在工作中引进有关的积极政策、优良品种之外,还需要对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二)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优势

大豆是含有极为丰富蛋白质的一种农作物,其中还含有充分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之一。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研究得出,人们在生活中常吃大豆对于减少胆固醇、软化血管和促进血液循环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维持人体机理、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精神忧郁方面发挥着一定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的大豆种植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大豆供需矛盾尤为严重,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大豆必然受到业内人工作人士的重视,对我国大豆种植技术进行优化也必然受到有关工作认识的青睐,可以说发展大豆高层栽培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理论研究

大豆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截至目前许多地区都已经来时着手种植高产大豆。但是由于种植技术不成熟、理论不完善,有些高产大豆还无法达到预计效果。同时,在种植的时候还容易受到品种特性、种植气候条件、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种植出来的大豆不能够适合出苗、壮苗的发展要求,甚至会受到虫害、草害以及病害的影响而产生品质低、效益差的现象。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以来,我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豆生产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会场竞争,这就使得质量不高、产量不好、经济效益不佳成为限制我国大豆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理论研究工作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和归纳:

(一)种子准备

在种子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一些适宜实际生产要求的种子,且要根据种子处理原则对已经选择好的种子进行处理。

1、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2、种子精选

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3、种子处理

在保证选用品种保持原品种种性的增产潜力条件下,可采用富尔“千斤顶”(大豆专用型)拌种,最好少对水或不对水。该药剂每瓶250克,2瓶可拌1公顷地用种。要做到拌种均匀,阴干后种子不膨胀,种皮不开裂,然后在采用含防虫、杀菌、含有微量元素或膜性好的种衣剂进行包衣。

(二)整地技术

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结构上虚下实,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时,才能良好发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块。

其方法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cm。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净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长度5~6cm。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地块,采取秸秆覆盖或耙地处理,秸秆粉碎率98%以上,秸秆长度为5~10cm。有条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机,进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50cm。在大豆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杂草基本除齐商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

(三)播种方法

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豆的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60厘米双条播、精量点播法、原垄播种、耧播、麦地套种、板茬种豆等。

(四)合理密植

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因此在生产上,要求在保证植株个体良好发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单位面积株数,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确定合理密植的原则,主要根据地力、品种特性、气温以及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南部地区气温高宜稀,北部地区气温低宜密;宽行距宜稀,窄行距宜密;繁茂性强品种宜稀,延期播种宜密;大豆与高秆作物间作宜稀,与早熟矮秆作物间作宜密。

(五)施肥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中应严格进行规范化生产,对重迎茬问题严重的地区要进行合理的轮作制度,采取包衣、种子消毒剂等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减少重迎茬的危害。种植密度应视土壤条件而定,对肥力差的地块不宜过多增大密度以求高产,保证大豆稳产优质。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粮食问题的逐步加深,解决大豆高产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本身就具有高产特性,因此在技术改进中其作用也逐步的增大,成为世界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第5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kg/hm2,增产15.22%,增收1648.76元/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