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1 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

1.1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大豆灰斑病表现在幼苗子叶上有圆形或半圆的褐色斑痕,成株期的叶片病斑颜色从一开始的绿圆斑会发展为叶边缘褐色,叶中为灰褐色的斑痕,形状酷似蛙眼,所以又叫做蛙眼病。有的也会长成不规则的病斑形状。大豆灰斑病主要是危害成株期的叶子,有时作物的苗、茎、种子也会受到感染,最后导致作物病死。病害严重时病斑就布满叶面,整个叶面被斑痕覆盖,最后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生于作物茎部的斑多是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种子上的病斑同叶片相似,也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蛙眼状。

防治方法:(1)湿润多雨的地区,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药0.3公斤;(2)针对感病品种,常用药剂有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兑水80公斤~100公斤喷雾。视病情发展,间隔7天~10天,共喷2次~3次。

1.2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的表现是在作物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叶面叶脉两侧开始出现绿斑,成株期叶面会出现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班痕,并有黄绿色点分布于叶面,边缘较模糊,之后点变为褐色,叶片的背面有灰色霉层。大豆霜霉病主要是危害幼苗、叶子和豆粒。有病的豆粒表面会有灰色的霉层,里面有大量致病的卵孢子,卵孢子可以在种子和叶子霉层立过冬,一直到第二年又称为传染源。发病期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每年7、8月多雨年份是高发期。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优质种子,排除有病的种子,选择好的品种。实行2~3年轮作。(2)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

1.3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大豆菌核病的表现是开始从植物的主茎部位往下一段距离开始发病,发现呈不规则形状的水渍状斑痕,呈浅褐色或者类似白色,从病发部位向上或向下蔓延,导致发病处蔓延上部枯死,易造成茎折断。潮湿时病患处有白色丝絮状菌丝,向上产生黑色菌核,最后导致主茎变空,使整个菌核充满主茎,致使作物发生枯死。

防治方法:1、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一年以上即有明显效果。2.对于发病的田地翻土时要注意将表层土的菌核翻入土内;烧毁残茎减少感染可能。注意田地的平整和排涝情况,以防通过流水传播。4、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约30克~60克,加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公斤也有良好效果,但喷洒已经发病的作物表面效果不佳。

2 大豆主要虫害及防治

2.1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轮作,适时收获,及时拉回场院。(2)药剂防治。用5%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克拌土10千克,8月10日前后,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或用80%敌敌畏乳油,每667平方米用100毫升,浸蘸20厘米长高梁茎秆或玉米茎秆50根,每隔5垄插1垄,每走7~8步插1根。

2.2 大豆根潜蝇的防治

防治方法: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兑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千克,用0.7千克药,兑水4千克,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平方米喷药液40千克。

2.3 黑绒金龟子的防治

黑绒金龟子基本都是危害幼苗,咬噬生长部位,严重的可以将幼苗吃光或者咬断苗茎。

防治方法:可用2.5%敌百虫粉剂喷撒,每667平方米2千克: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药剂,每667平方米15~20毫升,兑水40千克左右,喷雾。

3 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就必须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对于大豆种植者来说,要熟悉大豆病害和虫害的症状,摸清规律,对其发生、发展及危害严重性有准确的掌握,确立严谨的植保策略,合理运用生物、化学、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根本防治,这样才能达到产出优质大豆,提高产量的目的。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2篇

1 大豆根腐病

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还可用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等大豆种衣剂拌种,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适乐时150mL乳油加20%陈普降40mL,或小叶敌400~500倍液,或2%万佳丰水剂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种子100kg。

2 豆根结线虫病

大豆根结线虫危害大豆根系,破坏根组织。被害根生长受阻、腐烂,病株地上部萎黄、矮小,严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导致产量严重下降。该病属侵染周期长、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当增施粪肥。药剂防治可用克百威3.75~4.50kg/hm2或硫磷4.5~6.0kg/hm2等均有明显防治效果,可控制种苗期线虫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护主根。

3 大豆豆荚螟

豆荚螟的危害症状与大豆食心虫相似,但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中部,脱荚孔圆而大。应贯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把其控制在蛀荚为害之前。选种抗虫品种,也可采用大豆与玉米间作。在成虫盛发期可用1.5%甲基对硫磷剂22.5~30.0kg/hm2,喷粉灭蛾;在卵孵化盛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1?500倍液喷雾防治;在幼虫脱荚入土前可在地表喷药,毒杀幼虫,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4 地老虎

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卵壳内越冬。第2年4月幼虫破壳而出,先取食荠菜、灰菜、刺菜、苣买菜等杂草。待大豆出苗后为害大豆,6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要深翻灭卵,秋后在有地老虎虫卵的地块,实行深翻,卵翻入15cm以下土层中后死亡70%,可大大降低越冬虫卵基数。药剂防治可用:①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kg、豆饼50kg、水50kg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再与豆饼混拌均匀,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kg/hm2。幼虫夜出活动取食毒饵后中毒死亡。②用总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5 大豆食心虫

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10%~20%,严重时可达30%~40%,甚至可达80%,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把农业丰产栽培措施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大面积轮作,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成虫产卵高峰期(8月20日)叶面喷洒菊酯类农药,利用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成虫。可用2.5%功夫乳油300mL/hm2、15%来福灵乳油300mL/hm2、20%速灭杀丁乳油450mL/hm2等防治。于成虫产卵盛期按30~45万头/hm2的放蜂量放赤眼蜂1次,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如增加放蜂次数,还能提高防治效果。

6 红蜘蛛

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幼螨及成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叶背面吸取汁液。被害叶初呈黄白色斑点,以后渐变成锈褐色大斑,严重时全叶变黄卷缩,枯焦。造成植株枯死,减产严重。雌性成螨椭圆形,体长0.4~0.6mm,红褐色,体背两侧各有黑褐色长斑1块,有时分隔成前后2块。雄螨体长0.25~0.35mm,体色红、黄、绿或黑绿色。卵圆球形,光滑,初产时无色,渐变暗红黄色。幼螨近圆形,有足3对。初孵时无色透明,取食后变为暗绿色。若螨有足4对,红色,体侧有明显块斑。红蜘蛛1年发生十几代,以雌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枯叶、杂草附近的土缝、墙缝中吐丝结网,群集越冬。翌年4~5月开始活动,取食杂草,后迁移到大田危害。7月气温高干旱时繁殖快,迅速蔓延危害,到9月气温下降时,开始转到越冬场所,10月后越冬。田间调查,平均每100株大豆有1株卷叶时,开始防治。在秋收后进行秋翻地。在晚秋、早春清理田园和路边枯枝落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药剂防治用2%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73%克特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北方大豆;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00

1 北方大豆种植面对病虫害种类

1.1 病害种类

关于我国大豆种植面临的病害情况,在不同的种植区域,其所呈现的现状都不相同。其中常见的种植种类主要有大豆根腐病和大豆灰斑病、褐纹病。大豆根腐病通常会使大豆植株变得矮小,抵抗力差,发病时表现为大豆茎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不断的扩大,在病重时病斑的色泽会变得越来越深,皮层出现腐烂状。而大豆的灰斑病主要发病时期为成株期,表现为幼苗叶片出现病斑, 最初为退绿圆斑, 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而在西北地区,主要出现的大豆病害为大豆霜霉病、 细菌斑点病, 受这种病的影响,大豆病株表现为早期落叶、叶片凋枯、种粒霉烂等症状,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

1.2 虫害种类

大豆种植过程中的虫害种类有很多,这些害虫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北方大豆种植质量,如果不进行处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大豆种植产业。从实践来看,主要的病虫害种类有大豆潜根蝇等地下害虫、大豆蚜虫、蓟马、大豆二条叶甲、大豆四星叶甲、圆跳虫以及多种鳞翅目害虫、大豆食心虫等。这些虫害的出现与大豆的种植环境、种植季节、种植土壤都有着密切的练习,大豆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查看相关的病虫状况,并且能够对本地区出现的病害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够及时的预防。相对于病害来说,虫害的对于大豆种植的伤害更加严重,它不仅直接损害了大豆的质量和产量,而且还会对大豆的生长土壤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预防大豆生长过程中的虫害非常重要。

2 北方大豆种植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2.1 改变防治理念,以预防为主

要想有效防治北方大豆种植病虫害的传播和泛滥,首先就必须的得改变防治理念,不能只是在病虫害出现以后才开始想着质量方法,而是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进行预防和治理工作,这样才能够针对即将出现的病虫害威胁做出及时的应对策略,最大程度的降低并崇拜对大豆的生长影响,从而更好地保证大豆的生产质量。随着绿色农业理念的提出,我国对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残留的指标也越来越严格,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户使用农药消灭虫害。所以面对大豆种植中的虫害威胁,农户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大豆种植的整体过程中,阶段性的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保证大豆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建立绿色的生态系统。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2 采用综合手段防治病虫害

采用综合手段防治大豆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就是从大豆种子的挑选、栽培、轮作的过程中全方位的减少病虫害的威胁。需要对大豆的品种进行严格的挑选,在大豆种植的时候,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土壤状况和可能遭受到的病虫害种类,对大豆的种子进行精挑细选,选择高产抗病的大豆品种,从根本上实现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加强大豆的栽培工作,从种植、施肥、发育等过程中对大家进行病害虫病的防治工作,在栽培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施肥,及时清除病害株体,提高大豆的抵抗力,为大豆创造安全的生长环境;要对大豆种植进行科学的轮作换茬,减少有害株体对土壤的而影响,从而提升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我国北方的大豆种植是3a轮作,给土壤肥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容易出现虫害,为了提高大豆的生长质量,我国北方的大豆种植可以试验5a以上的轮作。

3 结束语

总之,我国北方大豆种植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病虫害的威胁,不仅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也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解决我国大豆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状况,对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和大豆深加工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公害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37

无公害大豆生产应坚持绿色生产,对各种病虫害加以防治,在防治过程中以农业防治方法为主,以化学药剂方法为辅,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大豆质量,真正做到无公害生产。

1 大豆枯萎病及防治技术

1.1 枯萎病症状

大豆枯萎病又叫根腐病、立枯病等,经常伴随疫病发生,且两者症状相似,主要呈现豆种腐烂、幼苗枯死、根部茎部及豆荚腐烂等现象。

1.2 防治技术

1.2.1 r业防治

选择大豆抗病品种;在大豆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田间耕作方法,提高大豆种植技术,使用磷钾肥,避免土壤板结,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合理灌溉,做好田间排水工作。

1.2.2 化学药剂防治

现阶段没有更好的办法完全杜绝枯萎病,只能防治大豆苗期枯萎病。

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min,再冲净晾干豆种进行播种。

发病初期及时喷淋或浇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双效灵300倍液,每穴300~500mL,每隔1周1次,连续进行2~3次防治。

2 大豆灰霉病及防治技术

2.1 灰霉病症状

灰霉病症状主要体现在大豆叶片上,灰霉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褐色病斑,逐渐发展成周边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以及其他种类的不规则形状。在较为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斑点表面有时会出现灰色霉层。当灰霉病较为严重时,植株叶片表面密生斑点,甚至斑点连接成片覆盖整个叶片,最终导致大豆叶片干枯。

2.2 防治技术

2.2.1 农业防治

选择优质抗病品种,严格把控育苗关口;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田间积水;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度;进行深耕及3a以上轮作;以农家肥为主,增施磷钾肥,提高大豆的疫病抵抗能力。

2.2.2 化学药剂防治

稀释50%异菌脲按1000~1500倍液,5d喷施1次,持续喷施药剂2次可消除病情。

3 大豆霜霉病及防治技术

3.1 霜霉病症状

霜霉病在大豆各个生长期时有发生,危害植株叶片和籽粒。幼苗期真叶叶脉两侧生出绿斑点;初期植株叶片上的病斑呈黄绿色小点密布叶片边缘,其形状趋近于圆形或呈不规则形状,在潮湿环境当中叶片背部产生霜状霉层,或可延伸到植株叶面;霜霉病后期严重时病斑连片,叶面呈黄褐色,叶片甚至枯黄死亡。

3.2 防治技术

3.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增施农家有机肥料;田间灌溉合理,严禁大水漫灌,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3.2.2 化学药剂防治

霜霉病前期要及时防治。初期HILOT凯霜400~600倍液兑水喷雾,7d药剂1次。中后期情况较为严重时HILOT凯霜100~300倍3d喷药1次,用药次数根据现实情况而定。

4 大豆病毒病及防治技术

4.1 病毒病症状

病毒病危害较大,属于一种传染性病害。豆类作物染病毒时产生的症状各种各样,但其共同点是患病植株矮小,开花迟或花易脱落,或者不开花不结荚,荚果数量和质量不理想,所以病毒病对荚果的影响严重降低了豆类作物的产量和经济价值。

4.2 防治技术

4.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豆种;加强对田间的管理,实行轮作,做好杂草清除工作,及时清除病残植株;适时播种,注意浇水,排水防涝。

4.2.2 化学药剂防治

病毒病初期使用病毒A、病毒B或病毒杀星防治,通常情况下使用药剂3次即可。

5 蚜虫的防治

5.1 蚜虫虫害特点

大豆患蚜虫虫害特点主要体现在:虫害处绿色消失,呈现不规则黄斑并逐渐扩大范围,最后变成黄褐色,受害植株叶片蜷缩发黄,并且植株矮小,分枝少,豆荚量减少,最终影响当年大豆产量。

5.2 蚜虫的防治

5.2.1 农业防治

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减少大豆蚜虫的生存空间,消灭虫源;使用银灰色膜避大豆蚜虫;利用瓢虫、食蚜蝇等蚜虫天敌防治蚜虫危害。

5.2.2 药剂防治

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克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6 红蜘蛛虫害防治

6.1 红蜘蛛危害特点

大豆遭受红蜘蛛危害时主要出现以下几个特点:植株虫害叶片有黄白的斑点,3~5d后斑点范围扩大并更加密集,大豆叶片产生红褐色斑点,并带有丝网,藏有大量红蜘蛛,虫害严重时叶片蜷缩变成枯黄或红褐色,进而脱落,导致植株早衰,产量下降。气温连续高温的6、7月份是红蜘蛛的主要繁殖期,容易给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6.2 防治技术

6.2.1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沟塘、及田地周边的杂草,及时销毁,消灭虫源;保证底肥充足,适当灌水减少干旱,条件允许时进行水旱轮作有利于减轻虫害。

6.2.2 药剂防治

20%扫螨净2000倍液喷雾2~3次,干旱条件下可辅以药笑宝、信得宝等1%植物型喷雾剂。

7 结语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无公害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各种病虫害的症状,积极学习和总结防治方法对现实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5篇

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范围广。常年发生面积占大豆播种面积的80%以上,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土壤环境对大豆病虫害发生十分有利。正茬、迎茬、重茬大豆病虫害依次加重。由于重迎茬面积大,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地下害虫、大豆食心虫、大豆灰斑病等发生较重。长期以来一些农民对大豆病虫的防治只重防“标”不重治“本”,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观念淡薄。对防治大豆病虫害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防与不防对产量没有多大影响。防治措施缺乏规范化。在防治措施选择及运用防治时间上、很难达到标准化。气象条件变化对病虫害发生影响很大。年度间气象条件变化很大,导致一些新病虫害发生严重,给防治带来新的问题。农民私下从外地引种,从而使一些新病虫害大面积传播蔓延。在化学防治上存在着假劣农药泛滥,用药量不准确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防治效果不明显、打药不见效的现象时有发生。

2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病虫害防治要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要从改良土壤、防病治虫、促进生育三个方面生态系统筹考虑,要溯根求源,分清主次,标本兼治、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2.1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减轻大豆病虫害的发生

2.1.1合理轮作,实施秋翻整地

选地首先要宏观调空,尽量减少重迎茬面积,要坚持“种迎不种重、种肥不种瘦、种洼不种岗”的原则,选择有机质含量3%以上的平川地或二洼地,切记不在地力较差的岗坡地和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地块种植,同时要搞好秋整地。深翻18-22厘米为宜,以降低越冬虫源和菌源、降低杂草基数,控制杂草危害。

2.1.2选用良种

提高大豆自身耐病虫能力。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1-2级良种,在播种前将种子全部进行粒选、剔除瘪粒、病粒、虫食粒、破粒,种子质量选择纯度、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品种决不搞自留,在同一地块上年际间尽量调换品种。

2.1.3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在地温稳定通过8摄氏度时开始播种,尽量适期早播,我县5月5日左右播种为宜。机械精量点播,垄上双行,株行距10—12cm,播深镇压后为3-5cm,公顷保苗24.29万株。

2.1.4增施农肥,用好化肥

配方施肥,农化结合,N、P、K微肥结合,底肥、种肥、叶面肥结合。亩施优质农肥1500-2000kg,结合伏秋整地施入,亩施底肥二铵15kg、尿素5kg、硫酸钾5kg,岗坡地块适当增施氮肥,洼地适当增施钾肥,在缺素地块应施用养分含量相等的多元素复合肥,以增加土壤中铜、钼、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切记种肥要施于种下4-5cm处。在大豆苗期至分枝期药害和生理性病害较重时喷施生根粉和叶面肥促进根系发育,减轻根腐病的发生程度;在大豆开花期亩用尿素2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喷雾。

2.1.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进行中耕除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清除田间病残体,勿多施用氮肥,可减轻发病。

2.2以加强病虫测报为基础及时准确地开展化学、物理和生物防治

要以测报仪器观测和田间调查为基础,适时掌握大豆病虫害发生动态和势态,做到准确无误、适时有效开展大豆病虫防治,要以发展绿色农业为主导重点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对发生较重的病虫选用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点片挑治”,做到“发现一株打一圈,发现一点打一片”,即提高了防效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天敌,对大面积发生的病虫应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对根腐病和包囊线虫病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或用福太尔大豆拌种剂按药种比1:80-90拌种。

对大豆蚜虫和红蜘蛛采用具有内吸作用的种衣剂拌种,也可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来福灵、艾美乐、多面手、虫咪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大豆霜霉病可用瑞毒霉或甲霜灵0.2%拌种,在发病初期亩用甲霜灵粉、克霜灵、杀毒矾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对大豆灰斑病和褐斑病等真菌病害在大豆花荚期初见病斑时用多菌灵胶、可杀得2000选择晴天进行喷雾防治。

对大豆褐斑病可在播前可用70%多福合剂0.5%的拌种,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防治。

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斑疹病防治用70%代森锰锌、可杀得、农用链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田间发病初期可喷施1:1:2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对大豆菌核病防可在开花盛期用速克灵、菌核净、施保克在发病初期喷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