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范文第1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共同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方面的新变化。两者虽然在课程范畴、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若把两者整合起来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体现地方、学校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本研究尝试在实践中探索出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与实施的常态范式。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整合开发

一、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它与学科课程一样,属于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1]。两者虽然在课程范畴、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点,是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总体目标而采取的新策略。

实际操作中,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三无课程,即一无教材、二无指定教师、三无固定时间,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故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是形势所趋。而大多数学校现在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多数是学科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少部分体现地区、学校特色。实际操作中,若要积极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避免学科化,单一化,也必然需要吸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两者整合开发是符合现实要求的。

本研究尝试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以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本课程“开心菜园”的课程资源为载体,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目标、结构设计、实施方式、评价等,创新地整合这两种不同的课程,使两者彼此渗透、彼此交融,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2]。

二、“开心菜园”的课程设计

1.“开心菜园”的课程目标设计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江苏省教育厅最新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其中也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鉴于以上新课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开心菜园”课程目标的设置以此作为纲领,并更加具体化,从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实现目标的操作途径,以进一步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与方法目标:具有一定的农耕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合作探究;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具备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掌握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注农业、食品安全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更好地融于集体,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心菜园”的课程内容设计

作为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本研究在设计活动主题前,进行了需求分析,针对苏州立达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由学生的自主选择确定活动的方向和活动主题,且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注重内容综合性,加强与学科间的联系性;(2)注重内容实践性,提高学生亲身体验的有效性;(3)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由于“开心菜园”受季节性约束很强,再者顾及初中学生学情,“开心菜园”的课程主要安排在初一,供一年研究实践所用,总共60课时。每学期安排30个课时,完成2-3个大主题。每个主题下的系列活动,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实践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突出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和生成性,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选择中,留有一定程度的空白,以此来解决学生主题动态生成与课程规划之间的矛盾。

三、“开心菜园”的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确保课程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构建了高效的组织机制,采取相应的课程管理措施,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课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课程申报与审核

新学期开学初,学校根据国家、地方教育部门有关精神,进行总体规划,教务处统筹安排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时间和课时,并向各教研组传达。各教研组充分分析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确定开设主题和负责教师。教研组落实编写课程计划、目标、内容等,交由教务处审核。内容审核合格后,批准开设。

(2)学生选班

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类主题课程,人数一般在20-35人之间。课程班成立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上课地点与时间。

(3)参加活动

学生按照安排好的时间、地点来参与课程的学习,每周保证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掌握和调节教学方法与进度。

(4)师生评价

实施过程中和学期期末要进行教学评价。对指导教师以积分形式进行评价,包括出勤、小结、成果展示、学生问卷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包括考勤情况、学生作业、成果展示、总结、小组评议等,学生课程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

2.课程的教学操作流程

课程的教学模式,按照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三个阶段来推进: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交流阶段,并在各阶段形成相应典型课型。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从多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建立合作小组,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并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目标和思路。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开题指导课,方案设计课。

(2)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具体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开放空间的亲身体验与实践,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人际交往、沟通,用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等。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实践体验课、问卷设计方法指导课、访谈指导课、实验指导课、中期汇报课等。

(3)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做展览、视频展示等方式加以表达。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资料整理指导课、成果展示指导课、结题课等。

四、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上倡导“多元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了以下几项内容:(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具体的表现与成果,比如学生档案袋、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学生作品、研究成果,心得体会;(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学生自评、组内、组间评价、学生访谈等;(3)前期能力小测试与后期测试的对比等等。

五、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经过两个学期课程的实施,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spass数据分析等,显示学生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其别突出的进步是:加深了对蔬菜栽培方面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掌握了对各种信息媒体的处理,掌握了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增强了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显然,这样的课程确实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潜能。

2.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教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教师课程意识方面,如课程内涵、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加深了理解,提高了专业素养。部分骨干教师,通过对活动的总结和提升,编制出了《开心菜园》的主题活动材料。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注意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发展成以学生为本的主动性学习模式;对于学生评价,由原先的单一评价发展到多元化评价;并在实践中,努力成为学生的指引者、学生的合作者这些多样化的关系。教师在这样不断地学习、交流、进修中,也提高了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

3.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有机整合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这种因地制宜的课程创新,已成为宣传学校特色的一个阵地。如在课程主题上,设计了状元“小菜农”、绿色蔬果爱心义卖、绿色烹饪大会等,体现了苏州市立达中学重视“实践”、“爱心教育”的学校特色。这样特色的课程既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又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六、反思

在整合开发课程的过程中,笔者也根据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产生了一些思考,希望在今后能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1.课程整合需进一步考虑顶层设计

本研究,主要尝试对“开心菜园”这一领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而一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包含各领域的主题,且应围绕学校特色或者地方资源等形成一个系统。今后,学校还需要系统地思考课程内容的开发,基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对课程建构进行顶层设计。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非指定领域的团队活动,学校传统节日等,都可以在主题统领下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体现学校特色,并使资源达到最优化整合。

2.课程的组织和内容上可以进一步完善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整合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学校特色而进行的,课程组织上缺乏严密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课程主题的设计上,虽然针对课程目标不断地进行了考量,但部分内容可能在开设上仍然存在一定操作困难。此外,实地进行播种,定植,施肥等实践活动,也要考虑如何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易于操作。安全方面的保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师的指导能力须进一步提升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最初的这一年,“开心菜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指导老师、外聘指导员、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尝试的过程。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定期进行校本研修,对课程的性质、价值、目标、实施的基本原则、管理评价等进行系统的全员培训,以提高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从而提高活动指导的有效性。

4.课程评价体系科学性、操作性须进一步提高

在课程整合开发中,课程评价体系虽然注重了多元化的评价,但是是否科学、客观,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受教学时间、教师人数等局限,在实际操作中,评价的有效性也须进一步提高。例如,“开心菜园”的实践活动非常多,对学生实践活动表现的评价,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一细致观察;学生组内互评,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往往会因亲疏关系、性别关系等影响评价的公正性。所以在今后,对于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还须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 马玉琪.建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交融互摄的新模式[J].中小学管理,2013(8).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罗店中学 健美操 校本课程 实践 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背景分析。

《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身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健美操运动是体操运动项目中基本体操的深入发展,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基本体操。它融合了音乐、体操、舞蹈,吸收了艺术体操、舞蹈、现代舞中有力量性、节奏性、健康而有利于增强体质的动作进行再创造,它以身体训练为基本内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是健身、健美、健心的一种锻炼手段[3]。经常从事该项体育活动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可以提高人们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

(二)学校情况。

我校有8位专职体育老师,33个教学班,有一个400米的田径运动场,学校的各种体育器械基本齐全。近些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的体育成绩有显著的提高,而健美操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选择,体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三)学生情况。

我国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在普遍下降,自我活动意识不强,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动手能力较差。加上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文化成绩要求提高,但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基于以上各个方面,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发尤其重要。将富有节奏、激情的健美操运用在课程中,将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丰富想象力及集体意识。

二、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美操校本课程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为主要目标,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和谐、友善的气氛,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和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实践性原则。

在课程开展上,我们会在每周3次的体育课时间的基础上,设置健美操的兴趣课程,并保证每周60分钟的固定教学时间。此外还会配备专业的教师和活动教室,并加强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师的自身素质。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健美操课程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建设、设计、实施的各个环节,始终会把学生主动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课程的目标

《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首先要以发展学生的协调力量、灵敏、柔韧和耐力等基本素质为主,使学生身体协调的生长,从而增强身体素质。在此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健美的体态美的动作和气质。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课程的内容和评价

课程的内容主要分成四部分:健美操理论知识;健美操基础动作;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和健美操竞赛实战技巧。具体内容如下(表一)。

课程评价的存在,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的能力和潜能,观察学生的参与能力和自我表现的态度。课程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评价的主要方式以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主。

五、课程的实施与保障

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展的初期主要是健美操理论知识、基本动作、基本步伐等在各年级的开设。开设“健美操”兴趣班,通过挑选组成健美操队进一步强化训练并适时参加各级比赛从而激发其他学生更加喜欢这项运动。加强对健美操的资金投入,加快专业的健美操教室的完善,为课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把关于新课程改革研究(主要是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同时也是一种研究理念,它不刻意强调研究是要探讨人类所未知的东西;不刻意要求研究成果必须对原有的某一方面的知识量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不刻意要求研究所提供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是首创的;不刻意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周密的设计;不刻意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而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校本研究遵循“自然”的原则,即研究者不改变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包括人类社会环境)环境,遵循“合作”的原则,研究者在与被研究者相互交流乃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去身临其境地研究对象,校本研究同时遵循“人本”“人道”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尊重研究对象(学生或者教师)的人格和权利。

校本研究还是一种研究制度,它要求在教育管理(主要是学校管理)方面给校本研究以经费、时间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校本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要求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中心或者机构,要求形成校本研究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的机构,要求形成新的研究成果评价制度。

校本研究与校本管理有着相互包容的关系,校本管理可以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研究也可以是校本管理的对象或者开展校本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之间则是包容的关系,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课程开发可看成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或类型。

校本研究也是一种方法,它是把新课改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学校教育者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手段、措施或桥梁。

二、校本研究的价值

首先,它具有将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在校本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或验证于自己的实践,或反思自己的实践,或提升自己的实践,进而丰富和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研究过程即是由理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

其次,有助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推进校本管理,形成办学特色。校本研究是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校本研究寻找解决策略,不仅能够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缺陷,更为重要的还能寻找到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古往今来的知名学校,没有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特色的。

其三,有助于主体即广大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推进新课改所需的素质已不再是学历层次的提高,也不再是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取,而是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是将教育教学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境界,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校本研究,教师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

其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的发展。校本研究不仅是关注新课程标准带来的内容变化,更重要的是关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变化;不仅关注和反思研究者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校本研究,研究者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共同解决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问题,这将极大地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在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多方面的能力必将得到发展。

概而言之,校本研究会在实质上促进学校教育环境和面貌的改善,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改善。

三、校本研究的特点

校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要很好地开展校本研究,须把握其特点。一般来讲,校本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校本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是研究者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新课改的目标,结合学校与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的研究课题。校本研究要求更新以往学校教研以讨论教材、讨论教案、研究考试为主的方式,要求将立足点放在解决新课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产生的新困惑上。比如,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中的“呆板”与“活泼”?教师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如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批评学生?新课改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如何备课?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这些问题与研究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密切相关。明确校本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能够真正激发研究者的研究兴趣。

二是研究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性。校本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校本研究。肯定校本研究主体是广大教师,对于改变教育科研是学者、专家或专职教科研工作者的事,与学校第一线的教师无关的观念,对于改变教育科研神秘或者神圣,教育实际工作者遥不可及而生的畏难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其实,教育教育并不神秘,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研究,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不是没有意识的植物,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学生,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质上应是创新的,教师要以研究的眼光观察、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变化,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学生。校本研究要求教师从一个不自觉的研究者转变为一个自觉自为的研究者。同时要求教师还能成为校本研究的组织者,能够将学生、家长或其他教师组织起来,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灵活性。校本研究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观察、访谈、调查、总结、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预测等等。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变化以及研究的进展等情况,可以灵活地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校本研究不强求研究方法的一成不变,而是要求在运用研究方法时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四是研究过程的描述性、反思性。校本研究强调真实地描述研究对象,通过教学笔记、教学日记等形式将研究对象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或发展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研究者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自己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既有一般意义的“回顾”,更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研究过程和教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五是研究价值取向的应用性、创新性。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者个体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主要是寻找在一定条件下解决学校与研究者个体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这是校本研究应用性的体现。同时,校本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颖性或创新性。因此,校本研究对学校教育实践的改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校本研究的创新性不是强调原创、首创,而是重在教师研究个体意义上的创新,重在学校范围内的创新,重在今天的研究要比昨天的研究更有进步更有新意,对明天的工作会有帮助。

四、校本研究的过程

校本研究虽然不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刻意严密的设计,但其开展还是有一定程序的。

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发现与提出问题是任何研究的起点,校本研究也不例外,开展校本研究,首先是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包括研究者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问题诊断,通过对已有的实践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按新课改要求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方式有哪些差距,与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相比有哪些不足等等问题的思考,找出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

二是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由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学校教育实践和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也由于学生对学校教育、对教师教育教学有了更高的期待,学校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会产生很多的新问题。从校本研究的角度看,不可能将这些问题都进行研究。因此,在发现、提出问题之后,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真正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有重要价值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同时又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有能力展开研究的问题)。有些学校为鼓励教师开展校本研究,采用课题立项,或项目申报的形式,将教师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确定下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这对于推动教师参与研究有积极作用。

三是研究方案设计。研究问题确定之后,在展开研究工作之前宜有一个初步的研究方案,该方案的设计包括总体的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步骤及研究时间的大致制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等内容。研究方案形成之后,还可根据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修改。

四是收集资料。校本研究方案形成之后,便可进入研究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关键是围绕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观察、测量、问卷、访谈等手段,收集、占有关于研究对象多方面的材料,为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奠定基础。

五是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在收集和占有关于研究对象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以区分材料所包含的真实事实与虚假事实,主要事实与次要事实,典型事实与个别事实,必然事实与偶然事实,一般事实与个别事实,孤立的事实与联系的事实,由此得出关于研究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看法,防止以偏概全的错误。

六是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已为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打下了基础,通过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的撰写,进一步理清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或澄清有待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七是研究结果的应用。校本研究的结论或结果形成之后,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上,在应用过程中要对哪些是可以立即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归纳、比较之后才能应用,哪些有待在教育实践条件的调整之后才能应用,哪些还不能应用,但却对改善教育和教学实践有启发、借鉴参考价值等进行区分。

以上为校本研究的基础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完成,意味着下一过程的开始,上一研究过程结果的应用,即是新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始,在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疑点。因此,真正的校本研究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实践和认识都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校本研究过程的不断展开,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改善,推进教师不断成长,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五、校本研究的评价

校本研究的评价对推进校本研究的发展,对激励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校本研究的评价,不仅是研究结果的评价,重要的是对研究过程的评价。

就校本研究结果的评价来讲,当前需要注意的是对校本研究成果形式的认定,要突破以往研究成果一定要是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或者一定要是研究立项的完整的报告的局限,研究者即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日记、教学笔记、教案分析、教学体会、经验总结、研究对象的个案分析等都是校本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者在学校所作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报告材料等也是校本研究的成果。同时,要对校本研究的成效即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在校本研究过程中,会出现研究折成果形式不一定完美、实践效果却非常有效的状况,因此对校本研究结果的评价,既要看成果形式,更要看实际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范文第4篇

一是研究如何推进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有关“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的意见,充分利用“课程”和“社会”两大资源,建立开展社会实践学习的常态机制。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挖掘和利用校本性、区域性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创新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三是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开放性学习,增强其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本项目研究意义

第一,在小学阶段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最好诠释。两位分别来自美、中的教育家,其教育眼光同时放在了“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上,他们所强调的教育环境和谐发展,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二,“广阔的天地在课外”,社会实践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促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小学生在参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和锻炼出的实践能力,能为自身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教师在参与组织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促进自身的多元发展,有利于学校培养“两专多能型”(学科专长、素质特长并轨,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本单位的研究基础和预期成果

本单位近年来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体验教育活动,提出“体验真实童年,迈向光彩人生”的育人口号。开展全校性的社会体验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机制。除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较小,体验活动阵地主要在校内和家庭外,其他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均可以参加不同主题的校外体验活动。本课题的立项,可以更好地将社会体验教育活动推向深入,也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校本性和实效性。

(一)研究的工作基础

本单位是一所普通小学,场地较小,生均占地面积不足五平方米。但学校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形成了“小场地大领域”、“小社团大舞台”、“小空间大课堂”的学生课外活动渠道。学校地处广州中心地带,校外实践学习场所较为丰富,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学校班子、教师团队及家长义工们都可以提供有关课程学习的组织和服务。学校还被列为省、市多个科技、体育、红领巾实践活动类的教育基地,学生的课余拓展教育活动有相当好的条件和成绩,具备深入开发、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良好基础。学校近年来和一些校外教育基地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馆、广州市青少年陶艺实践中心、广州动物园、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广州禁毒教育馆、广州海关博物馆、越秀区检察院等,学校和香港多所小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并坚持开展两地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推进奠定了实验基础。学校近几年尝试推进面向社会的特色社团建设,曾多次有不同社团获得全国少工委授予的“优秀红领巾小社团”、“优秀少先队特色小队”荣誉称号。学校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定程度上为实施本项目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完善、丰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校外实践学习资源,建立具有校本性、受众性的社会实践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适合、更丰富的社会实践学习项目和内容。预计通过一年的时间,按照各年级学生特点,发展8到10个常态性的社会实践学习基地,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和体验的基础上,自主参与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自主整理社会实践学习的资料与成果,自发性地动员、影响家长及身边的人共同投入到课外实践学习活动中去。并力求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研究人员的观察、统计、调查、分析等手段,总结出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并于第二年在全校加以全面推广实施。本单位从社会实践课程学习为切入点,其立项基础和实施方向都能紧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除了可以丰富、拓展学校的课程资源外,也能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单位自觉承担其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本研究成果将作为社会实践学习的经验材料,向社区、学区宣传推广,务求有更多的社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对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活动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坚持“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理念,让学生家长在督促、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同时,自身的学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能得到增强,从而能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真正发挥“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作用。

四、研究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在有关开发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项目内容、资源支持、预计成果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为学校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提供数据参考。

2.行动研究法

根据学校班子成员、教师队伍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组建社会实践学习课程开发团队,力争每名在职教职员都参与到课程开发和之后的课程实施活动中,同时广泛吸收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研究成员在其中既是参与者又是研究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时跟踪、记录、提炼、反馈,并通过个别访谈、小组座谈、分享沙龙等形式展开充分研讨,为总结实验成果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依据。

3.评价研究法

在整合社会学习资源、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以及阶段性总结的时候,应该以评价研究法来对本课题的实验效果加以评价。本研究拟根据相关理念和标准,设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实践学习课程的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以及效益成果等给予价值判断。

(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柔性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3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9―0062―06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国内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越来越多,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数在急剧增加,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差异被进一步拉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传统的、固化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本文对国内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了当今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期望能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些可借鉴性的建议。

一 样本选取

笔者首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询得知,我国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共计70多所,后根据此名单采用网上搜索、邮件索取等方式,共采集到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1份,提出对其中2006年前修订及内容不全面者,剩余43份,在综合考虑各地区学校密度、学校层次等因素的基础上,共筛选出24份作为研究样本。样本中包含师范类大学16所,其他类型大学8所。范围覆盖全国各大地区,其中华北5所、华东7所,华南2所,华中2所,东北3所,西北3所,西南2所。学校分布如表1所示。

二 调查结果

1 课程体系板块结构的设置

(1)课程体系的板块构成

各学校具体的课程体系板块结构,各板块开设的课程门数及所占学分数如表2所示。

由上表看出各学校课程体系板块结构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去除命名差异后,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结构:1)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环节,按这种结构开设课程的有13所学校;2)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环节,按这种结构开设课程的有7所学校;3)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环节,按这种结构开设课程的有4所学校。对比以上三种结构可以发现,它们都包含公共课、选修课、实践环节三部分,区别在于专业课的分类范围不同。有20所学校将专业基础课单独区分出来,只有4所学校未单独列出专业基础课。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83%以上高校采用的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的五板块式课程体系结构。

(2)各板块在课程体系结构中占得比例

表2的后两列给出了各学校各板块开设的课程门数以及学分数,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各板块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的比例作了进一步统计,其结果如表3、表4、表5、表6、表7、表8所示。主要有4种,具体课程主要有3门:政治理论课、第一外语、专业英语,其中政治理论课与第一外语各学校都有开设,专业外语有7所学校开设。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英语为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统计选修课信息时发现,有6所学校将第二外语、专业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中的一到两门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除此之外,未发现有学校开设其他的公共课课程。

(2)专业基础课板块开设课程的情况

调查发现,在单独列出专业基础课的学校中,有6所学校的专业基础课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有7所学校按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间设置,有7所学校完全按照二级学科专业课设置。在未单独列出本板块的学校中,有2所学校的本板块包含1―2门一级学科课程,2所学校完全按二级学科专业课开设。在所有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或教育科研方法(有19所学校开设)、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有13所学校开设)、教学设计(有10所学校开设)是开设最多的三门课程。各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是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方法学、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3)专业方向课板块开设课程的情况

在对专业方向课的具体课程进行统计之前,笔者首先对样本学校的专业方向数进行了统计,如表10。

统计发现,样本学校中开设的专业方向最少的是2个,最多的是9个,方向名称多达36个。从样本学校的专业方向名称来看,其涉及范围非常广,基本涵盖了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的各个子方向。除教育技术协会推荐的五个专业方向之外,绩效技术、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一些在国外比较热门的专业都被作为一个子方向引入到本专业当中。

随后笔者对样本学校开设的具体课程进行了调查,发现样本学校在开设专业方向课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部分学校存在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与设置的专业方向不一致现象;二是,多数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课门数偏少,课程内容多是对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的介绍;三是,同一学校开设的不同方向的专业方向课雷同度过高。

(4)选修课板块开设课程的情况

据统计,在样本学校中,选修课开设门数最多的达21门,最少的只有4门,其中有5所学校的选修课是以专业必选课的方式开设的,没有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与本专业方向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课程,只有部分学校将第二外语、少量的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

(5)实践环节板块的规定情况

笔者通过查阅样本学校的培养方案发现,所有的样本学校都有对实践环节的具体规定,但不同的学校其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校重视科研项目实践,有的学校重视教学实践等。样本学校规定的主要实践方式有:在校期间提交或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听取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撰写毕业论文,参加教学实践,参与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参与一定数量的重大课题研究,参加社会实践等。其中前四项是各学校都有的规定,中间两项多见于实力较强的学校。最后一项,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校有这方面的规定。

三 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从前面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使用的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它基本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等板块,各板块的学分比例大致为20%、30%、20%、20%、10%,开课门数大致为3、4、3、3、x。公共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政治理论和英语,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与本专业有关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类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围绕一个方向或几个方向开设的基础理论或技术类课程,选修课多是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这种课程结构非常注重知识的基础

性与宽泛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及本专科教学中。但是,根据它的特点,它可能非常适用于没有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术能力的本专科生教学,对于已经具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研究生来说,可能并不适用。特别是在社会千变万化、生源错综复杂的今天,这种课程体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也被逐渐显现出来:

1 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研究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比较固定,课程体系包括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占多少比例、包括几门课程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模式。其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作为必修课,其门数总和占总课程门数的70%还多,不管研究生是否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这些课程,不管这些课程是否与研究生专业特长相符,研究生都必须学习。相比之下,可供研究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只占20%―30%。研究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校规定的、可能已经学过的课程上。这样,研究生就很难腾出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与专业特长深入地、系统地学习某一项专业知识。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具有宽泛的理论知识,却很难有出众的个性化能力。

2 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内容陈旧,严重阻碍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比例占到总课程数的50%甚至更多。公共课的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和英语,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方法学、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如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设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这些课程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学过,再重复学习这些课程不但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3 专业方向课“学科化”特征明显,与社会需求脱钩

这种课程体系结构,重视规范化的学科课程开设,课程以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技术课程为主,对于社会上需要的综合类技能知识关注不够。学校在开设方向课时,单纯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开设,对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业时需要哪些能力考虑不足,培养的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

4 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单一,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

从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到,各学校对于实践环节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如写论文、听报告、教学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科研项目等)。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些项目主要还是限制在学校范围以内,虽然有部分学校提出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但学生很少能够进入企业、教育部门参加锻炼。

四 对策及建议

1 构建柔性化的课程体系,实行分类培养

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设置柔性化的课程体系。以“适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为原则,让学生灵活选课,实行分类培养。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学生欲继续深造则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提升科研能力;学生欲就业则多学习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在这里可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具体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各个板块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再将模块划分为独立的知识单元。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就业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和知识单元,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内容,构成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形成“板块一模块一知识单元”三级课程体系,实行按需选课、针对性培养。学校可通过选择课程模块、增减知识单元,实现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定制出适应学生个性化差异的课程体系。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减模块,并不断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先进经验和最佳技能,使课程体系的变动具有灵活性。

2 进行公共课改革

由于政治理论课与基础外语课是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课程,各学校都必须开设。但其占用大量的教学资源及课时,授课方式枯燥,学生对这两门课的评价并不高。对于公共课的改革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减少其课时数,二是尽量增开一些研究生感兴趣的人文素养类课程。对于外语教学的改革可从减少外语基础知识教学、增强专业外语的教学着手。

3 专业课的开设尽量体现其深入性、前沿性、实践性

首先,对于比较陈旧的、过于基础的课程内容要及时地更换,即使是必须开设,也要尽量以课题研究、研讨会的方式为主。其次,必须增设一些前沿性的课程,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社会需求,这主要可以通过做各种科研调查、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实现。最后,为了适应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还应多开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增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就业领域越来越宽,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单纯的围绕专业方向来开设课程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可根据往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专门调查各种社会岗位需要哪些能力,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相应课程,保证学生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当然,这可能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系统性不强,这就要求学校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

5 拓宽实践途径,培养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初期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高校教师或是各类教育机构,受这种传统思维的影响,多数学校的实践环节安排主要安排在校内,学生的就业观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学校应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并帮助学生积极寻找合适的社会实践机会,将学生的就业观由学校转移到社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社会实践机会,学校可以以模拟社会具体岗位的形式让学生参加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