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的标准

校本课程的标准

校本课程的标准

校本课程的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 校本课程

一、背景与现状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中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但是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需求。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它的开展,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真正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校研究并制定了符合本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展将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一个五彩缤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目标与意义

本校开发的英语校本课程为选修类课程。它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是我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其特点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兴趣性的。它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强调课程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准绳,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校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使学校校本课程更切合当地和学生的实情。这套教材的编写,使全体英语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我校英语教师整体的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具体实施

1.课程内容。本课程共设置了20个课时,学习主体为本校七、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爱表现,但英语知识积累较少,所以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了一些英语游戏、歌曲及影视等材料。

2.教学方式。

(1)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根据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3-4个学生为一组,负责一个课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或制作道具等,系统梳理知识。然后课堂上该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资料,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创新的过程是校本课程独特的教学模式。(2)组织英语角或文化沙龙。遇到诸如节日的话题时,可以将课堂改为英语角或文化沙龙,让学生在过节中学习、体验西方文化。(3)制作小报和墙报。学生可以定期在有关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前后,编出一期相关的内容来配合教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3.评价方式。校本课程不设终结性的考核制度,而以形成性评价(星级)为主。旨在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时星级:出勤情况,占综合评定的20%。未出勤1次扣一个星级。(2)课业星级:课堂参与情况。占综合评定的40%。过程性评价。(3)成绩星级:心得体会等材料,占综合评定的40%。

根据以上规则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四、实施的效果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英语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本校的英语校本课程得到了顺利的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一个个英语文化场景的再现,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习西方文化,有效地配合了英语课堂教学。(2)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英语思维得到了锤炼,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潜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掘。(3)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增强,省去了教师在学习态度方面的教育时间;学生能动性的提高,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节省出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用于对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形成良性循环。

五、总结和反思

本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顺利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些美中不足。首先,对课题的理论研究缺少专家引领,分析思考缺乏一定深度。其次,本课程属于选修课程,缺乏普及性。一周一个课时的设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在课程性质和时间的设定方面还需进一步斟酌。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时期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随着这一课题的不断推进,我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体会,这些经验体会也会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方向,使得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趋于成熟,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J524-4;G712

一、前言

要想壮大教育事业,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加强课程建设;要想加强课程建设,必须有一个“度”来衡量,这个“度”就是课程标准。如今,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开始迈向全球化轨道,在国际视野下研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问题,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尝试研究国际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课程标准”释义

在《教育大辞典》中,我国知名学者顾明远教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认为“课程标准是明确一定学段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水平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通常具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标准总纲,又被称之为“教学计划”;第二部分是各科课程标准,又被称之为“教学大纲”。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接受过一定教育阶段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创编考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制定课程标准的意义

1.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设计艺术的实践能力,包括审美能力、色彩能力、造型能力等。这些能力是通过市场调查,研究高职生的目标岗位群得来的,再根据职业标准,贯彻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主,用详细具体的工作过程来描述,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

2.课程标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何落实高职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革新是关键所在。一直以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是使用教学大纲,即采取学科性教学模式的纲领性文件,这虽然便于教师教学,却容易将教师带入学科本位的路子上。引入课程标准,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来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3.课程标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强烈的实践性,要将教学理论与实施过程有机结合。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体系为中心,课程教学难以摆脱学科体系教学的束缚,不利于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提倡项目教学、仿真教学、情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四、国际视野下建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对策与建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国家都开始进行课程标准化运动,诸多专家学者都参与到这场运动中,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案。美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标准化教育”改革运动,建立了一套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还推出了相对应的教育评价系统。1997年,英国成立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旨在制定和高校课程标准。2007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了《艺术设计学科基准声明》,明确了英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基本标准。不管是什么教育机构兴办艺术设计专业,都必须以《艺术设计学科基准声明》为基本门槛。在英国的启发下,我国高职院校建立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基于国际化视角研究课程标准,与国外专业课程标准相接轨

不得不承认,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制定课程标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比如课程内容安排、实施与评价比较随意;艺术设计的个性与课程标准的共性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学生对课程标准的接受程度不够乐观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艺术设计专业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标准化经验,努力提高教育国际交流水平,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与国外进行合作办学,一起制定课程标准。从目前来看,较为常见和易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包括:与国外优秀大学的学生互换、教互派、中外合作办学等。通过加强与国外专业课程标准的有机接轨,实现课程国际化、学位互授和学分互认。

2.争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制定课程标准中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毕业生走出校园后无法找到合作的工作岗位,而企业也难以找到满意的设计人才,这种供需矛盾现象直接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了脱节问题。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职业性,所以开发与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与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机结合,凸显岗位要求,使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尽快找到合适工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对企业需求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此确定学生的职业层次,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或者直接邀请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参与到学校课程标准开发进行中,听取代表的意见,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培养效果。

3.建立健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落实课程标准时,要体现出教学工作环境的多元性和灵活性,要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工作室或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用于实践。教师可以为学生承接企业项目,促使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并发展实践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能验证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制定的课程标准是否真实有效,帮助学校进一步改进标准方案,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条件。

五、结束语

如今,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想培养出合格人才,要坚持国际化视角,开发科学的课程标准,为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进.对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工作导刊,2007(467).

[2]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含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3]黄艳芳.高职教育职业指导课程标准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丁建安,吴建设.高职院校实施校本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5).

校本课程的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校本课程 开发程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53-02

所谓“校本”就是以校为本,基于学校,立足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基地,在充分、合理利用本校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是区别于国家和地方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地方、行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技工院校增强办学实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在此,本文试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对技工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及方法谈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1 明确目标 理念先行

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和学生生源大战,瞄准目标,抓住优势专业,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突显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已成为发展壮大学校的利器。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技巧,更是一种理念,关涉一种教育哲学。

技工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它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技工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并设计专业课程结构。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师或高级、中级技术工人,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技师学院教学行为上应以岗位(工种)为本位,特别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技工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明确其指导思想,受到正确理念的支配。即专业课程体系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向“能力本位”方向发展,形成一种技能型的课程观。根据企业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引导“企业文化”早期进入校园,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注重人文与技能的结合,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在明确理念的前提下,学校自主决策,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在集体合作、探究与共享中酝酿校本课程开发的土壤。

2 建立规范的开发运行机制

2.1 建立健全组织与制度

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包括两种:一种是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由教学院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企业代表、家长代表构成,负责审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目标,形成开发指南或方案。同时,指导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督促、指导学习和分析、评估等事项;另一种是由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具体某一门类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及方案实施,其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参考资料、教学组织方式、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说明等。

2.2 寻找理论支撑,理论指导实践

对教师进行适时理论培训。前人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已有很多,但不同学校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学习理论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少走弯路,同时,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 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

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就业为主导的,培养的是直接面向企业的技术工人。因此,技工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绝不是简单地教材开发,而应是从市场调研开始,确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确定培养目标,再到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教学过程的变革。它是一个环环相扣、教学环节全方位的开发过程。

(1)市场调研。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目标和对象进行调查,获取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学生学习内容的改革需要与社会、与企事业单位对接,与学校对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市场调研要充分论证周边、社会目前乃至未来几年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人文综合素质。依据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确定具体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在调研的基础上,各专业小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需求,确立课程目标,然后,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教学评价等方面制定课程标准。

(3)校本教材的开发。教材开发一般要邀请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参与,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突破学科界限,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材编写计划,确立相关教材的编写方向,设计教材内容,各专业小组可根据自己的专长负责编制教材里的某个模块。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对于职业实践活动的步骤及细节注意事项更熟悉,更有发言权。

(4)教学验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怎样传授给学生呢?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应是最好的教学模式。目前技工院校正在探索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的。各专业小组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式等。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模拟真实工作情境,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做一体。同时要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安全卫生等方面。

4 校本课程的检验

对校本课程的检验要从三个时间段进行,一是学生校内生活时期,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及职业资格证的成绩;二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接受市场的检验,看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各专业课程开发小组要到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回访调研;三是跟踪调查,看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学生的发展潜力。

5 评价修订与推广使用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是一个逐步完善、成熟的过程。一个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至少需要2~3年一个学生学习周期。它要求各开发小组建立学生学习发展档案,从设计评价方案、观察、追踪实施效果、收集反馈意见,到分析研究开发策略,最后进行课程与课程开发方案的修订。一个轮回下来,如果不理想,还要在原因分析、调研,征求意见等基础上,再次论证修改,直至完善成熟。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要发挥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从中受益,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那么,最终,学校将推广教材的使用,并进一步开发更多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崔允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校本课程的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标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1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和培养基地,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顺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是关键。高职院校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课程设置不合理,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1.1 课程设置缺乏市场定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针对学科,注重学科知识的完善和结构的完整,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分析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预测。这就使得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必要的市场定位。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最终将回归市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学科的特性,更要依托于市场定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劳动力市场紧缺的工种和热门的技术类型,进行课程设置。而不能闭门造车,仅仅将课程设置僵化的定位为学习学科的基本知识。

1.2 课程结构单一,缺乏实践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结构单一,以专业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为主,很少有学校开设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必修课的重要补充,更多的是以前沿的理论知识讲授,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为主。专业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际操作的学习机会,更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进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进行二次培训,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课程结构单一,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1.3 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革新的速度日益提升。但是各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更新速率,明显跟不上技术革新的速率。很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课课本版本陈旧,一些学校的专业课课本是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甚至有些是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的老教材。教材长期不更新,无法跟上技术新时代的脚步,会导致授课内容缺乏吸引力,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

1.4 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考勤记录、课堂纪律、课堂行为、小组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以期末考试为主。通过调研,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是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平时成绩主要看考勤,将考勤分和考试分相结合,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进行课程评价的基本做法。这种课程评价体系,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无法做到全面、准确的把握。

2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1 职业标准的定义

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将职业标准引入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就意味着打破传统的学校课程体系模式,根据实际工作的标准,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彻底的革新。比如汽修专业,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中,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汽修专业从课程设置、课程机构、课程内容到课程评价体系,都要以汽修专业的实际工作需求为指导。以职业标准定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标志着高职院校将以实际工作需求为指南,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和行业标准,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

2.2 必要性

高职院校引入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改革,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职毕业生。

1.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引入职业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职业标准与现实的工作需求对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职业标准引入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增加实践课程和上机操作课程,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而高职学生的实操能力是用人单位很重视的能力,这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2.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引入职业标准,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吸引力

不可否认,社会对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眼中,高职院校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去上的学校。很多家长甚至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是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的。改变这些偏见,就需要高职院校进行彻底的革新,与职业标准对接,与工作环境对接。高职院校只有用高就业率,才能回击这些偏见。引入职业标准,可以促使高职院校更好的和用人单位对接,提高就业率,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3.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引入职业标准,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可以避免用人单位的再教育,节约用人单位的成本。将职业标准引入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意味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的使用人才。

3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体系要求

3.1 系统性要求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将职业标准引入其中,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要进行彻底的革新。要将职业标准,贯彻到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从课程设计、授课内容到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每个环节都应该将职业标准渗透其中。从课程设计上,要按照职业标准的要求,使课程的设计更贴近实际作业需求。在授课内容上,在保证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性知识,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更好的与今后的工作对接。在授课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更多的引入实验室教学和小班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同时,引入职业标准,更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不是与社会互不相关的独立个体,学校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桥梁。高职院校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外,还应在校园中打造模拟职场环境,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3.2 综合能力本位要求

将职业标准引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就是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提升到,综合能力本位的要求上。综合能力本位的要求,就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高分低能的缺陷,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看重考试成绩。同时,综合能力本位也不是一味的强调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3.3 工学交替要求

将职业标准引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学生培养模式,创造一种工学交替的全新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培养基地不能仅仅拘泥于学校,车间、工厂、企业都是高职学生的培养地。通过组织学生实习、实训、轮岗等形式,使学生更多的接触今后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应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工作中总结差距。回到学校后,可以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习得到解决,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高职院校应积极的打造校企合作的模式,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更好的将工学交替模式进行下去。

3.4 全面素质及专业教育相结合

将职业标准引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并不意味着在高职学生的教育中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一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促进全面素质的提升。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该更突出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讲全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春.高职教育的新探索[M].福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焦彩丽,周燕,赵建伟.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 [J].职教论坛. 2011(15)

[3]赖华清.简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 职教探索与研究. 2010(01)

[4]翁幼珍.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J]. 教育与职业. 2011(02)

校本课程的标准范文第5篇

关健词:校本课程 资源开发 实践运用 特点探究

1.研究的目的

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的可行性和可效性,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完善提供参考。

2.研究的背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确定了对学校进行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我市于2001年9月至2003年先后在三所高中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组织了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为贯彻《标准》积累经验。

3.研究的内容

3.1.构建适合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内容有:课程性质、目标设计、结构设置、资源开发和利用、评价、管理等几个方面。

4.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4.1.以学校为实践基地,发挥学校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采取市、区、学校三结合共同研究的形式,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业务部门及有关教育专家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工作。

4.2.研究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学生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各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与建议。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校本课程性质、目标制定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是在国家、地方课程规划下以学校为本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由学校自己确定的一门课程。

构建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影响课程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标准》目标是对教学的整体要求。校本课程目标是学校办学育人理念的反映与再现,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学校重视突出目标与学校办学理念的结合,使目标确定符合“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育人的发展思路。如:武汉中学遵循革命家董必武先生创办该校时提出的“朴、城、勇、毅”办学理念进行人格教育。因此目标第二条就提出了发扬“朴、诚、勇、毅”精神,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勇于探索,善于实践,全面发展,特长明显的人格教育目标。武昌实验中学确立的“育思想、重发展、求创新”办学思想,提出了“每人能创编一个体育活动内容。”武汉三中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办学理念,提出了“人人形成自己的运动特长”的具体目标。各校制定出的具体目标既是办学理念的体现,又是对体育校本课程所作出的教学目标定位。

概括其特点,遵循了“五性”、“四原则”。五性:(1),主体性;以学校为主体。(2),基础性;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3),发展性;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4),全面性;人的发展是主动全面的发展。(5),实用性;面对具体情况,能操作并能达到目标。四个原则:(1)校本课程目标要与《标准》目标相结合,可更具体化,突出个性化。(2)目标与学科要求相结合。(3)目标与时展相结合。(4)目标与校本特色相结合。

5.2.校本课程结构设置的研究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各校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力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三条基本原则。均把课程结构设置为:基础课程与扩展课程(见图1)。

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同时把教学的基础课程结构分别设置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形成体育专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主要目的在于优化课程结构。

经过实践证实:学校新的课程结构设置,使教育、教学发生了新变化。教育思路扩宽了,教学的形式多样了,方法多变了,有效地利用了校内外的各种体育资源,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潜能。

5.3.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5.3.1.重视挖掘运动项目的开发与运用,使内容适合《课标》的教学要求。

为落实《课标》目标要求,学校加强在改造与开发教材内容方面,一是对原《体育教学大纲》中确立和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并加以调整,因校制宜;另一方面是对新兴运动项目内容的引进、改造和加工。例如:球类项目中增加许多小球类,舞蹈项目中增加竹竿舞等内容,体操项目与健美项目相结合、民族传统项目与新兴项目相结合。增设了滑板,攀壁,越野、救生、背摔等内容,并实行了新的整理和分类。在教材内容运用方面,为了使高中生能普遍达到《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开设田径,武术、球类等必修内容,同时增设丰富多彩的兴趣拓展内容与运动专长选修内容。

经实践后,问卷调查了解到:一是田经、球类、武术等项目教学内容改造后,由于增强了综合性(含健康教育)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二是新学习内容的引进,扩宽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了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三是学生有学习内容的选择,使运动爱好和专长得到发挥与形成,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性、自主性和个性。新安排的教学内容,98.2%的学生认为:满足了对学习的多种需求,起到了健身心、益情趣、增才能的效果。

5.3.2.重视扩展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使学科课程适应于教育、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扩展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各校都重视对开展扩展课程的综合性研究,得出“四有”、“四落实”、“三结合”的经验。四有: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四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制度落实。三结合:一是将把课内的基础课程与课外的扩展课程相结合,二是与学校外,家庭,社会(社区)相结合。三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武汉中学开展了“体育大课间”的研究,组织学生家长参加校体育趣味运动会,学生与家长同定锻炼计划,参入社区的活动,组织校际之间的“激情大比拼”等活动。武昌实验中学开展了体育特长与专业运动队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武汉三中采用开设俱乐部的体育教育形式,各校广泛开展学生在校内“体育有特长”、校外“专长能运用”为要求的多种教育活动,以保证课程的正常实施与运行。

通过实践,学校领导和教师们认为:扩展课程与基础课程的紧密联系,推进了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的一体化。实施扩展课程教育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运动技能更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扩展课程应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在规划教学活动时,重视结合本校实际状况,特别强调基于生活实践领域,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5.3.3.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探究,是与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很有价值的探讨问题。学习评价包括评定的内容、标准和方法。根据《标准》评价精神要求,如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首先的问题是转变思想,树立新评价观念。其次明确学习评价指导思想,知晓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导向和指导作用。再是构建适合评定学习成绩的内容、标准和方法。实验中各校都在评价内容指标上,把运动态度、心理、情意、知识技能、兴趣特长、体质状况、运动项目组织、裁判、评论、创编活动、家庭与社区活动等列入考核评价内容,把不同的考评内容分别按学期,学年(学段)进行安排。在标准上采用定性评定为主,按学分制累计评价,把学分制与等级制评价相结合。成绩按分项记于学生的手册。在方法上,采取教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班主任和家长可参与对学生的社会及家庭活动加分评价等。新的评价,突出了以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激励功能,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在评价标准的定量与定性评分上,坚持客观、民主、区别对待、进步发展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的评定问题。

从各校对学生的考核结果,反映出:一是成绩不及格的没有了(除病残学生),二是分数高的增多了。教师们认为;这种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按照《标准》的要求,侧重对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内容、标准要求比过去不是低而是高了,因为知识与能力要求高了,内容面宽了,对运动技术掌握要求也没降低。其重要原因,就是成绩评定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自觉锻炼,掌握方法并运用,能积极参与探究性的学习,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取得好成绩,学生们认为:这样的学习评价很客观,有弹性,在完成学校统一限定评价内容中,有机会选择自己的运动专长和其它评价内容,能参加民主评价和自己评价,是对我们学习价值的肯定和激励,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去达到评价的要求,争取好成绩。从评价的成效说明,新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中提出“强化评价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观念 ,充分展现了《标准》评价的优势,使得评价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发挥了评价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5.3.4.重视校本课程的管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管理的效能。

课程管理主要包括职权、组织、人、财、物等问题。归纳各校对校本课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特点。其作法是;“健全组织、形成机制、划分责任、确保落实、加强合作、注重整合”。形成了管理上的“三多”、“五有”流程:第一,校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与体育教师主要负责组织,班主任和其它教师、学生参加工作,实行多元化管理。第二,校领导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整,整合人力资源等,体育教师分工与部门人员负责微观指导和调控,实行多层次管理。第三,与社区、家长、媒体的联系与配合,形成网络,实行多方位管理。第四,管理“有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第五,管理“有民主运行机制” ;部门、教师、学生参加民主管理。第六,管理“有信息交流” ;及时汇报工作情况,得到教育、社会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第七,管理“有信息反馈”;取得的成果要总结和宣传报道。第八,管理“有学校特点”;反映在人本化和动态化。由于工作管理到位,保证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6.研究成果

各校在实施校本课程工作中取得丰硕的成绩。所取得的成果多次在省市报刊、电视上进行了报道,多次举行省内外体育交流活动,部分研究内容参加了“九五”“十五”期间国家学校体育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和、省级的课题研究,例如武汉中学对“体育大课间”,武汉三中对“……体育校本教材开发” ,武昌实验中学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的研究,均在2002年,2003年湖北省体育学术成果评比中获得论文一、二等奖。学校开展对《标准》实践经验在全市高中学校中推广,学校编制的(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实验文集 三册)在全市中学中广泛交流,供大家学习与借鉴。

7.结论和建议

7.1结论

7.1.1 综上所述的分析结果表明:三所学校的实践突出了校本化的课程特征,反映出学校主动发展和自主管理的课程属性。对诸多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课程实施的操作上具有可行、合理和有效性。实践研究的成效证实了校本课程的作用和价值。

7.1.2 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是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提供的新平台,是教育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实现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教育形成特色,有利于学科课程功能的发挥,更有效地完成《标准》的目标和任务。

7.2.建议:

7.2.1.国家教育部可根据目前各地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实验的现状,提供基层学校可操作的校本课程文选资料,便于“校本与课程”、“开发与方式”“过程与特色”的学习与指导,做到树典型,再普及。

7.2.2.地方教育教研部门应注重引导学校设置和完善校本课程,加强对实践的具体操作指导,处理好“认识与实践”、“基础与扩展”、“能力与发展”的联系,做到先实验,后推广。

7.2.3.学校开展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的基础性建设,要重视学校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科课程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正确地处理好“标与本”、“体与健”、“知与行”的关系,做到先破后立。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