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1篇

一、第一茬冬春茬番茄

1.适合品种:美国4号、新密

2.育苗时间:11月下旬-12月上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

3.施肥整地:亩施有机肥5000-8000kg,美国二铵30kg,硫酸钾20kg,微肥2kg,施肥后深翻土地30cm,整平后做成10cm高畦,畦宽100cm,覆盖地膜,每畦定植两行,株距23cm。

4.定植时间:2月中旬定植,宜在晴朗天气进行,亩密度5000株左右。

5.田间管理:定植后要保持较高的温度,草苫要晚揭早盖,棚室温度白天在30-32℃,夜间在18-20℃。定植7d后浇一次缓苗水,心叶开始生长后,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昼夜温差,草苫要早揭晚盖,促苗健壮生长,忌蹲苗。当50%以上植株开花时,及时保花、促果;当第一穗果实直径达到2cm时,及时浇水追肥,亩追施尿素10kg。采取单干整枝,及时打杈、疏果,每个果枝留3穗果打顶,每穗留果实3-4个,全株坐果后第二次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5kg,同时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6.适时采收: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采收,5月中旬拉秧。

二、第二茬夏茬番茄

1.适合品种:1857、温美

2.育苗时间:5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定植,苗龄55d左右。

3.施肥整地: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美国二铵25kg,硫酸钾15kg,微肥2kg,施肥后深翻土地30cm,整平后做成10cm高畦,畦宽100cm,覆盖地膜,每畦定植两行,株距25cm。

4.定植时间:6月下旬定植,亩密度4500株左右。

5.管理技术:定植后正值高温天气,晴天打开上下通风口,室温达30℃时用遮阳网遮阳(遮阳时间一般在11∶00-15∶00),并在垄沟铺施10cm的稻草,以降低地面温度。雨天关闭通风口,防止雨水进入室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6-20℃,湿度控制在50%-65%。采用单干整枝,缓苗后至座果前,晴天3-5d浇1水,遇有阴雨天时7-10d浇1水,禁止大水漫灌。浇水宜在傍晚或早晨进行。当第2穗果座住并开始膨大时,5-7d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施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30-35kg/亩,每次追施钾宝10kg。每7-10d叶面追肥1次,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宝力丰2号等,以满足座果及果实膨大的需要。当第3穗果座住后,留2-3片叶摘心,侧枝全部打掉。疏花保果,在喷花前一天先浇水,然后用30-40mg/kg番茄灵水溶液喷花,以保持柱头湿润,提高座果率。为提高商品率第一穗留3-4个果,第二、三穗留4-5个果,将多余的特别是第一朵和末梢的小花及局部密集的小花疏掉。避免出现大小果和畸形果。

6.适时采收:8月下旬开始采收,9月上旬拉秧。

三、第三茬秋冬茬芹菜

1.适合品种:文图拉西芹

2.播种时间:7月中旬播种育苗,9月中旬定植,采取平畦栽培。

3.施肥整地:每亩畦面撒施有机肥5000-8000kg,磷酸二铵20g或过磷酸钙100g,尿素20g。深翻后作畦,畦宽1m,长度近于温室的跨度。定植前1-2d育苗畦灌水。

4.定植时间:9月中旬定植,??栽苗时用尖铲连根挖起芹菜苗,抖去泥土,不剪根,不掐叶,陶汰病虫危害苗和弱苗。并将大小苗分开以便分别定植。1m宽畦栽6行,单株,株距8cm,亩苗数5万株。将舒展的根系栽入沟中,栽植深度以幼苗根系长度为标准,不要埋到心叶,过深过浅都不好。栽完 可按畦浇水,或栽植时按行浇水。

5.管理技术:由于此期仍处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土壤蒸发量比较大。在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定植后2-3d再连续灌两次水,以促进新根发生,细致松土保墒。雨后及灌水后要及时松土,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地上部徒长。

(1)温度管理:在霜冻前覆盖好温室棚膜。后要加强放风防止温度过高。前底脚揭开60cm以上,后墙每间开一个放风口,放对流风。当外温下降或出现寒潮时,将后墙放风口封闭堵严,前底脚继续放风。随着天气转冷,放风时间逐渐缩短,放风量逐渐缩小。放风的依据是温室的气温,芹菜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故超过20℃放风,低于15℃闭风。外温降到10℃以下时放下底脚围裙。降至6-8℃时,夜间要加盖草苫和纸被。

严寒冬季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加强保温,早晨揭开覆盖物,室内温度不下降时,为揭草苫最佳时间,下午棚膜开始结冻就应盖苫。夜间温度要在2℃以上,力争不受冻。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2篇

一、温度番茄适合生长温度范围在10~35℃,适合月平均温度为20~25℃的季节里生长。白天,上午23~28℃,最高不得超过35℃;下午逐步降温至23℃时闭棚。夜间15~18℃为好。昼夜温差以10~13℃为宜,低于10℃生长受到抑制,低于5℃植株停止生长,1~2℃时遭受冻害。

二、水分要求土壤湿度为0.05~1.00巴,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要获得5000公斤番茄,需从土壤中吸取330吨以上的水。果实发育期每天每株需吸收1升以上的水分,以促进根系发达,增强吸水、保水能力。

三、光照番茄每平方米叶面积生产1公斤果实需要95~96小时光照。

四、土壤在华北地区都可以生长。粘质土壤生长慢些,长势强;砂性土壤中生长快,易衰老。酸碱度以微酸性,pH值在6~6.5较好。华北地区土壤偏碱,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变碱性土壤。目前较好的有酵素菌生物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逐步替代无机化学肥料,可改造土壤,创建番茄适生环境。

五、养分番茄需要多种无机营养元素,而且营养要素还要有一定比例。如要生产1000公斤番茄,需从土壤中吸取氮2.5~3.5 公斤、磷0.8~1公斤、钾4.2~4.8公斤、钙1.6~2.1公斤和镁0.3~0.6公斤元素。要按养分吸取比例施肥,如以氮为100,则磷为26,钾为180,钙为74,镁为18,吸收钾最多,吸收磷和镁最少。配方施肥是经过测试植物生长所需各种营养元素为依据,按不同比例合理配制专用肥。

六、气体条件基本条件二氧化碳和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二氧化碳含量适量增加则光合作用强度增强。二氧化碳的饱和浓度为0.1%,超过此浓度蕃茄生育失调,甚至中毒;当二氧化碳在 0.005%浓度时,植物会因饥饿而死亡。特别是当冬季光照不足时,可以人工补充二氧化碳,以提高二氧化碳的量。若是底肥使用酵素菌生物肥会减少二氧化碳的补充,因此,不能单一使用化肥,要科学配方,科学施肥。

七、适时防治病虫草害番茄病虫草害有:一是真菌类,如猝倒病、立枯病、叶霉病、白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等;二是细菌类,如溃疡病、髓部坏死病等;三是病毒病类,如花叶型、厥叶型、黄化型、丛矮病、斑萎病等病毒病;四是线虫,如根结(瘤)线虫等。还有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侵染性病害),有因高温或低温造成的日灼、裂果,也有因或氮、磷、钾、钙、硼、镁、锌等量过盛造成叶子变黄、变小、萎蔫下垂,造成空洞果、畸型果等症状。害虫如:白粉虱、潜叶蝇、蚜虫等。

八、增产措施

1.使用生物菌肥、酵素肥替代化肥用量。利用益生菌的活性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温度1~3℃,确保冬季夜间有效积温。

2.使用生物、植物叶面肥,喷施高效生物叶面肥(诱抗剂)。提高植株的净光合利用率50%~200%,使作物增加碳水化合物浓度,充分发挥自身抗冻耐寒、抗盐耐碱、抗旱耐涝的特性,调节作物自身生殖生长,增强营养吸收,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施用诱抗剂的作物,可减少常规施肥量的20%~50%。植株成形后,自身调控吸取养分便可调济果实早熟,提高品质,口感好,可提早上市7~10天,并延长作物生命期20天以上,可多留果穗,增加采摘次数,提高番茄产量。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3篇

茄的需求,导致了番茄出现堆积。从现在市场上对番茄的需求来看,一般都是产量比较高、抗旱性比较好、口感比较美味的番茄,例如“粉都女皇”。

1.3 定时种植

旱地西红柿,生育期所需水分,全都靠自然降雨和土壤墒情供给。经多年试验,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行移栽定植最好。采用打孔,点水定植。一膜2行,小行距50cm,株距因品种特点而定。一般生长期短的品种密点,中晚熟品种稀些,每0.067hm2的植株数为2800~3500株,一般每10~15d锄一次。

2 旱地番茄优质高产栽培的病虫害

2.1 农业防治的手段

旱地的番茄栽培比较重视的就是两个阶段,一个是生长阶段,另外一个就是发育阶段,这样个看阶段决定了番茄的产量。如果是雨水多、囟缺冉细叩氖逼冢那么极容易发生病虫害,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果没有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做好,也会影响着番茄的生长,严重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绝产的现象。因此一定要重视番茄的病虫害问题,在选择品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预防能力强的品种,如果是倒茬种植,就要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番茄的轮作,在种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对土壤的杀菌和消毒,否则土壤中的有害细菌就会滋生,有些虫卵也会随着番茄的生长而生长,对番茄的种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一定要重视土壤的消毒处理,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对番茄的种植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2 利用生物手段防止

通过生物手段进行旱地番茄病虫害的防治,进过总结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通过生物药剂的方式,通过药剂的喷洒来保障番茄的成长,例如利用植物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来进行防治;另一方面是通过病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既降低灾害损失,又提高生产效益。

2.3 利用化学手段防治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科学的防治手段相对于长期沉淀下来的土方法,见效更快。但是为了打造更加健康的绿色产品,化学防治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防治手段,一旦使用,要特别注意所用的剂量和农药的选择。因为一旦出现选择不当或者是农药的剂量不够准确等,都会有更大的麻烦。就以农药剂量掌握为例,一旦农药剂量不够,没有办法达到预定的效果,病虫害未必能够得到治疗;相反,如果农药剂量过大,病虫害得到了治疗,但却导致了农药在果实上的药物残留,这样就导致了产品不符合无公害产品的标准。因此,采用化学防治手段时需要谨慎。化学防治可采用石硫合剂,瑞毒霉,多菌灵等进行喷雾防治。对蚜虫、棉铃虫、菜青虫,用辛硫磷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防治。

2.4 利用物理手段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根据番茄生长特点来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治,例如通过地膜的覆盖来趋避一些病虫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实际的农田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及时的田间杂草的除草来减少虫害。同时还可以通过肥料的施撒来进行土地的消毒和灭菌,这样既可以为番茄生长提供肥料,进而提高抵抗力,又可以减少病虫害,一举两得。在病虫害发生时,需要将病情严重的植株拔除并销毁,预防病虫害的传播。

3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面对大自然拥有更多更高的手段来进行改造和应对。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应该秉持对大自然尊重的原则,进而在植物的栽培到收割过程中采取更加科学、更加对自然伤害小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此外,病虫害是番茄种植过程中没有办法逃避的话题,为了能够培育出更加高产高质量的番茄,就需要根据其番茄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更加适合其生长的条件,进而保证旱地番茄可以优质高产,获得预期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张娟.旱地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1):35-36.

[2]鲁会俊,孟丽娟.设施番茄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4(02).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樱桃小番茄;品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02-01

樱桃小番茄是农业科研人员从栽培型番茄中选育的新型优质番茄品种,是一种可鲜食、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高档果类蔬菜品种,有些国家称为桌番茄,日本称为小番茄,我国称为迷你番茄。一些优良品种大部分从日本或台湾省引进[1],丰产性较好,与普通大番茄品种相仿,其单穗结果类似葡萄,单穗果重500~1 000 g。樱桃小番茄果型小,近圆形,似樱桃,品质好,糖度及VC含量大大高于普通大番茄。主要作生食蔬菜、餐后水果或高级酒宴点缀装饰用,也有一些直立矮生型品种可作为盆果栽培观赏之用。

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樱桃番茄原产于热带高原地区,种子发芽温度为10~15 ℃,最适温度为20~30 ℃,植株生长发育最适昼温为24~28 ℃,最适夜温为13~18 ℃,植株易受霜害,在-1~2 ℃易冻死。根际温度20~30 ℃最适合。肥料的吸收和坐果时根的适生温度为20~23 ℃和18~20 ℃。开花坐果的最适温度为15~30 ℃。果实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温差,光合作用最适昼温为24~28 ℃,夜温为13~30 ℃。

1.2 光照

番茄对光照反应敏感。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开花数少,易落花落蕾,坐果少。因此,在弱光照条件下,夜间温度控制得低一些为好。

1.3 土壤

樱桃番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水稻土、砂壤土等都可以种植,但是有土传性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等土壤不能种植,特点是城郊蔬菜基地秋季栽培极易发病,颗粒无收。如采用无土栽培方法,一般都能获得高产[2]。

2 主要品种

樱桃番茄在我国大陆栽培历史不长,国内选育的优良品种不多,目前种植的品种大多数是从日本、欧美国家和台湾省引进。

2.1 樱桃红

荷兰品种。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第1花7~8节,花序间间隔3节。每个花序可结果10个以上,果圆形,成熟后呈红色,果味稍甜,单果重10~15 g。中早熟,定植后50~60 d开始收获,较耐热、抗病。

2.2 玲珠

台湾省品种。无限生长型,长势旺,结果力强,极早熟。第1花穗可结24~28个果,果实密集可整穗采收。栽培适当时,一株可结几百个果。果实较一般的樱桃番茄小,单果重6 g,球形果,成熟后呈红色,糖度可达10°。皮薄籽少,果硬。栽培时一般用双杆整枝。

2.3 朱云

台湾省品种。极早熟,耐高温、耐湿性强,夏季高温下也能栽培。长势强,株高。抗青枯病,果球形,红色,单果重13~18 g,皮薄,酸甜适中。

2.4 金珍

台湾省品种。黄色果,胡萝卜素含量高。无限生长型,长势旺,坐果力强,果球形,单果重8~10 g,肉质爽脆,糖度达8.5°。

2.5 黄洋犁

日本品种。无限生长型,第1花7~9节,每穗可坐果10个以上,果似洋犁,黄色,单果重15~20 g,中早熟,定植后50~60 d收获,抗热,抗病性强。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栽培方式

樱桃番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采用大棚加地膜覆盖春、秋2季提早及延后栽培,再经贮藏保鲜,鲜果供应期可达10个月左右,经济效益较高,一般经济效益在30万~45万元/hm2。

3.2 播种育苗

播种前种子要进行各种防病处理,一般可用55 ℃温汤浸种25 min。预防番茄病毒病,可在幼苗1.5~2.0叶时接种弱病毒;预防溃疡病,可将种子70 ℃干热处理3 d,或用10%磷酸三钠消毒20 min。种子播于育苗床或育苗箱内,播种沟间隔10 cm,种子间隔1 cm,盖土2~3 cm厚。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 ℃,出苗后白天保持28 ℃,夜间保持20 ℃,此期间如温度较高,应用遮阳网降温,并用纱网防止蚜虫侵害。

3.3 适时定植

当幼苗1.0~1.5叶时移栽到营养钵(内径10 cm、高10 cm),选择凉爽处放置。白天温度控制在30 ℃,夜间控制在20 ℃。当苗3~4叶时,将苗距拉开至10~12 cm。苗龄30 d、苗5~7叶时定植。为提高樱桃番茄的品质,栽培时根茎处光照应充足,一般采取单行栽培,株距40~45 cm、行距140 cm,或株距30~35 cm、行距70 cm,支架高度160 cm。

3.4 栽培管理

3.4.1 温度管理。樱桃番茄的生育适温略高于大番茄,如温度偏低,其果实酸味增加,品质变劣。9—10月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 ℃,防止茎叶过于繁茂。10—11月温度保持在25~30 ℃,夜间温度保持在10 ℃以上,当最低温度降至10 ℃左右时开始加温,之后畦面覆盖透明地膜。3月过后,停止加温,此时外界气温升高,棚内易急速升温,必须通风降温[3-4]。

3.4.2 肥水管理。定植时少量灌水,第1花序全开花前,要充分灌水保持土壤表土湿润,以促根生长。第2花序坐果前控制灌水,保持表土湿润,以植株不萎蔫为度。加温后尽量保持表土干燥,以利提高地温,当土壤过于干旱必须灌水时,选择晴暖天气结合追肥灌水。整地施肥时,若只进行全面铺施腐熟基肥时,在第3花序开花期进行追肥;若铺施配合沟施,则在第5~6花序开花期进行追肥。12月至2月下旬,因温度较低,以易于吸收的速效肥为宜,一般追施尿素120~150 kg/hm2 [5]。

3.4.3 整枝抹芽打老叶。樱桃番茄整枝一般常用斜向整枝法和倒“U”形整枝法。斜向整枝法采收16个果穗或更多果穗,倒“U”形整枝法采收6~7个果穗,顶部留2叶摘心。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抹除侧芽和打去老叶,行间妨碍通风的叶片应不断摘除,低部果穗应疏果30~35个,以免减弱上部植株长势[6]。

4 参考文献

[1] 梁伟玲.日光温室栽培樱桃番茄关键技术[J].农业网络信息,2006(9):103-104.

[2] 徐维田.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周年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7):22,26.

[3] 白世印.科学巧种一分地 辛苦可换万元来(上)——介绍一分棚室地的几种高效特色栽培模式[J].吉林蔬菜,2000(3):9.

[4] 秦晓萍.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8(5):8-9.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番茄;保护地栽培;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8-0075-03

番茄是世界上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果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为主要生产地,主要在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内栽培。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光热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保护地蔬菜产区之一,尤其适宜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近年来甘肃省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迅速,截止2012年全省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9.66万hm2,其中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2.10万hm2左右,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增加,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随着栽培种植年限的延长,生产中也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概括了甘肃省保护地番茄的生产现状,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利于区域保护地番茄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甘肃省保护地番茄生产现状

1.1 保护地番茄生产发展迅速

由于番茄适应性较强,属较耐低温的果菜类蔬菜,且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逐年增长,成为保护地蔬菜的主栽种类之一,约占全省保护地蔬菜生产总面积20%。

1.2 保护地番茄栽培的设施类型

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日光暖棚。其中日光暖棚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相结合的中间类型,主要结构是将原塑料大棚的棚门改为土墙结构,在大棚两侧铺设草帘,大棚内多采用3~4层薄膜覆盖,形成内外多层覆盖以增温保温。日光暖棚主要用于番茄春提早及秋延后栽培,其结构简单、造价低,经济效益较塑料大棚高。

1.3 保护地番茄栽培的主要茬口及特点

目前生产中主要的栽培茬口有日光温室秋冬茬、日光温室一大茬、日光温室早春茬、塑料大棚春提早及秋延后栽培、日光暖棚春提早及秋延后栽培等。

日光温室一大茬一般留果8~10穗,全生育期长、经济效益显著,但深冬季节低温寡照,因而对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日光温室秋冬茬、早春茬一般留果4~6穗,其产量较低,但其技术风险低,通过上下茬搭配种植芹菜、西瓜等也可获得较高收益。日光暖棚与塑料大棚番茄春提早、秋延后栽培一般留果4穗左右,其成本低,技术要求低,经济效益亦较好。

1.4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一大茬及秋春茬栽培一般以红色及粉红色大果型无限生长类型品种为主,日光暖棚与塑料大棚春提早、秋延后及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早熟自封顶类型及中晚熟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均有种植。

2 甘肃省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保护地专用番茄品种缺乏

目前生产中栽培的保护地番茄品种有数十种之多,国外品种与国内品种市场竞争激烈,国外品种占有较大优势。但从总体上来看,现有大多数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低,尤其是在深冬季节耐低温弱光性差、易早衰、持续结果能力较差,适宜区域栽培条件的保护地专用番茄品种比较缺乏。

2.2 保护地设施水平总体不高

甘肃省保护地栽培历史较久,尤其是日光温室起步较早,但设施总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一些地方日光温室的控制参数不合理,如后墙及山墙厚度不够、脊高较低、仰角较小、拱形参数不科学、跨度较小等。

②建造施工不规范,大部分老旧温室为土墙竹木结构,由于竹木强度较低,因而导致拱形变形,从而采光变差,另外,后屋面填充材料厚度不够、缺少防寒沟等,使得设施保温性较差。

③日光暖棚多为土墙竹木结构,而塑料大棚多为竹木结构,材料容易老化且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2.3 老旧温室维护不佳

大多数日光温室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长期使用及维护不佳,主要表现在后墙及山墙开裂及崩塌,导致贯流散热严重,后屋面使用强度变差及后屋面填充材料老化,导致深冬季节保温性差、不能满足番茄一大茬栽培要求,同时还存在抵御极端气候能力差等问题。

2.4 栽培管理水平总体较低、栽培技术不规范

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滥用化肥及农药,灌水比较随意,导致土壤盐渍化、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及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地番茄栽培轻简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程度低,加之保护地栽培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极大地限制了保护地番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多年重茬栽培,病虫为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开始蔓延与流行,对番茄产业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生产者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生产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知识层次普遍较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一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不广泛;生产与经营方式落后,传统的家庭生产与个体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规模化与产业化的要求,成为一些地方保护地番茄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尾菜及收获后植株残体随意处理或焚烧,对产区环境形成现实或潜在为害。

3 解决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国现代化温室番茄栽培发展迅速,由于采用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优质高产,产量最高达到60 kg/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还带动了设施建造、番茄育种、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总体来看,发达国家保护地番茄栽培呈现出设施大型化、现代化、智能化,生产专业化,产品优质化,环境无害化的发展趋势。

3.1 加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选育

近年来,随着蔬菜种子业的国际化,一些国际知名种子公司迅速扩张,由于我国开展番茄育种尤其是保护地专用番茄育种的时间较短,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外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甘肃省地形狭长、气候及栽培条件复杂、当地及目标市场需求多样,因而适宜区域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比较缺乏,开展番茄新品种选育及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3.2 树立设施建造行业规范、提升设施建造水平

根据甘肃省日光温室区域规划,在各生态区采用科学的建造控制参数,规范使用脊高、跨度、仰角、山墙及后墙厚度、方位角、后屋面长度及填充厚度等控制参数;各地应根据历年最大风载及雪载的要求设计安装设施骨架材料,严格把关建造材料质量,规范施工流程,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对于老旧温室,应科学设计与规划,合理改造,使其总体达到目前越冬一大茬生产的安全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应选用电动卷帘及新型轻质防雪保温覆盖材料,设置热风炉等加热系统,增加钠灯等补光设备。同时应在保护地集中连片区种植防护林带,完善道路、水源、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抵御极端灾害的应变能力。

3.3 全面提升保护地番茄生产水平

①标准化栽培 采用测土配方精准化施肥、膜下暗沟灌溉或滴灌、人工增施CO2、有机基质栽培等新技术,尤其要注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番茄病虫害的无害化防治,生产无公害番茄产品,保障设施微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②轻简化生产 推广应用电动卷帘、新型保温被、智能通风、小型旋耕机械、膜下滴灌与施肥系统、自动吊蔓落蔓器、绑蔓器、电动授粉器等轻简化农机具,实现保护地番茄栽培的轻简化,改善劳动者操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实现轻简化生产。

③产业化发展 在保护地番茄主产区、连片区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源,改变以家庭生产为主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流,进一步提高生产者素质。发展订单农业、工厂化育苗、品牌化营销、现代物流等先进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实现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及产业化。

④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对尾菜及收获后的植株残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再通过有机肥及生物菌肥回流方式改善保护地番茄的土壤微环境,既可以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又可以起到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护产区环境的作用,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及环境无害化,促进区域保护地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靖,叶志彪.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和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0(2):1-5.

[2] 唐瑞永,高彦辉,雷银川,等.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宇航5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2(8):104-106.

[3] 李继纲,梁艳,闫见敏,等.抗TYLCV番茄新品种西农2011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2(2):100-103.

[4] 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苏粉12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2(1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