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让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走进农村每村每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和群测群防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努力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功效,采取集中培训和定点科学普及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宣传面和知晓率,增强群众地质灾害识灾、辨灾、避灾和防灾的能力和意识,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普及专业防治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综合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抗、救相结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防治其他自然灾害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流域综合治理以及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城市发展、资源开发以及脱贫工程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是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县19个乡镇广大群众和正在我县进行工程建设的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等均为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对象。

培训及科学普及内容以地质灾害识灾、防灾、避灾基本常识为主,在具体的宣传培训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宣传培训对象、不同的宣传培训地区给予分类指导。具体内容主要有五大类:

(一)在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的方式和方法;

(二)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要点,临灾时启动和实施预案的注意事项;

(三)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相关规定和要求,指导群测群防工作的要点和方法;

(四)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活动中有效避免产生地质灾害的方式和方法;

(五)识灾、避险,山区农村房屋选址、建设中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要点(不当选址、切坡建房、修建高位池塘、乱堆乱放等);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及科学普及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负责制定培训及科学普及计划;

(二)按照计划安排通知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乡镇、村的人员参加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三)做好培训及科学普及技术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宣传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一)采取集中授课与点位实地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举办培训班、发放培训资料、宣传讲解和现场宣传等方式进行。

(二)根据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特点,邀请新闻媒体单位在县城广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宣传报道;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进行宣传时可采取在农村赶集时以横幅、标语、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

(三)县国土局、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中,通过不定期不定点的巡回宣讲,对群测群防员、受威胁群众进行培训及科学普及。

(一)强化培训及科学普及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县国土资源局和涉及重点培训的乡(镇)要通过张贴宣传画,印发宣传单等方式,配合宣讲团做好系列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我局将按照市局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具体方案如下:

一、宣传培训主题

本次宣传培训活动主题为“识灾、避灾

,家喻户晓,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主要内容是对我县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乡(镇、街道)村监测责任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应急知识培训。

二、宣传培训目的

宣传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向社会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氛围,促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宣传培训对象

本次宣传培训对象是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乡(镇)村地质灾害监测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的全体群众和成员单位负责人。

四、宣传活动内容及形式

本次宣传培训采取省、市、县三级结合,分类培训方式进行,以集中学习、室外宣讲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形式开展,主要围绕识灾、防灾、避险自救、灾情报告等内容进行宣传。国土资源所要结合实际,室外宣讲要深入乡村、学校、厂矿、企业、旅游景区和在建工地等开展宣传活动。做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

五、培训安排

(一)省国土资源厅主要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分管局长、科(股)长、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培训,分2批5期进行。

第一批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工作的分管局长和科(股)长,分2期进行。我县参加第2期培训,培训地点为太原。

第二批为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分3期进行。我县参加第5期培训,培训地点为临汾。

(二)我局主要负责对乡(镇、街道)所长以下工作人员、监测责任人、监测员、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负责人的培训。

以上培训,时间自定,总体培训要在7月中旬前结束。

六、总结评价

各有关股(室)、所要对宣传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认真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做法。

七、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国土资源所要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突出教育防范、超前防范,把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作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紧紧围绕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这个主题,从我市实际出发,深入宣传各种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和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

活动时间:5月12日

活动内容:

1.街头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咨询;

责任单位:民政部门牵头,地震、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产、消防等部门配合。

2.中小学校防灾减灾主题活动;

责任单位:教育部门。

3.防震减灾桌面演练

责任单位:市地震部门牵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配合。

(二)开展宣传周活动

活动时间:5月7日—13日

主要内容:

1.媒体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进行宣传、报道。

责任单位:宣传,广电等部门。

2.科普宣传:利用公益广告、专题展览、街头咨询、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进行宣传。

责任单位:科技、民政、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产、气象、地震、科协等部门。

(三)加强教育培训

活动时间:5月至6月

活动内容:

1.组织专业人员、志愿者到基层进行防灾减灾法规和基本知识培训教育。

责任单位:民政、科技、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产、气象、地震、科协、共青团等部门。

2.学校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

责任单位:教育部门。

3.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开展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避险、应急保障等的培训、实战演习、演练活动。

责任单位:国土、水利、民政、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产、气象、地震等部门及武警部队、消防部队、森林武警部队。

4.开展地震救援志愿者注册活动,成立地震救援志愿者服务组织并开展活动。

责任单位:地震、共青团等部门。

三、具体要求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Endless”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乡镇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魏岗镇距城区仅11公里,全镇人口约6万,现有大中小企业60余家,涡河、赵坡河、小洪河穿境而过,亳柘路、枣钱路省县道纵横交错,泗许高速斜挂其中,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今年在上级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镇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自然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各项法规政策及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履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救助工作,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较好的全面完成了全年任务,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1.镇委镇政府层面:成立了防灾减灾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成员,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2.村级层面:辖区内每个行政村配备了一名灾害信息员,负责平时的灾情普查、收集和宣传工作,按照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最快掌握第一手情报,并及时上报,把人民群众所受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3.社会层面:镇武装部组织各村民兵和志愿者自愿报名,形成民兵排和志愿者团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确保人员够用,职责明确,共同抢险救灾。

二、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

成立了防灾减灾委员会,明确了有关单位成员,理顺工作机构,明确各相关成员单位职责,完善制定了《魏岗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重新调整、充实我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使《预案》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

三、加强应急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灾害应急管理的救助能力。一是制定本年度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培训计划。尤其加强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的培训,去年一年召开了两次灾害信息员培训和12次工作例会,包括民政办人员、安监办、气象灾害防御所和村级灾害信息员共40余人。二是组织基干民兵开展防洪抗汛应急演练,更好的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产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打牢了基础。三是健全值班请示报告制度,坚持节假日和易发生自然灾害时期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遇有紧急事宜及时请示报告,做到上通下达。2020年7月22日,我镇突发暴雨,降雨量为全区最大,镇政府召开紧急部署会议,明确各部门、各村信息员职责,做好紧急安置和转移、灾情调查、上报工作,此次强降雨造成了我镇农作物受灾202公顷,民房倒塌两户4间,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01万元,灾情过后,镇政府及时上报灾情,及时对受灾户进行了救助,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我镇倒塌房屋2户4间均及时重建维修完成,10月底,群众重新搬入新居,确保安全过冬,救灾款也及时发放到受灾户手中。对于农作物受灾户,根据市、区下发冬春救助文件的要求,魏岗镇严格执行区应急局下发的冬春灾害救助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魏岗镇受灾害基本情况,制定魏岗镇冬春救助实施工作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已下发给全镇13个行政村,确保冬春救助工作方案顺利进行。此次救助,严格按照三榜公示“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工作流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村摸底上报受灾救助困难户数总计1317户,救助资金50万元,救助标准按区应急局下发的救助文件精神和魏岗镇的实际情况,一般困难户救助标准300元/户,重点户受灾户不低于500元或以上,现已全部发放完毕。

四、加强放在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我镇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0.13国际减灾日等契机,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横幅标语10余条,传单2000余份,有奖竞答2次,知识竞赛1次,共发放纪念品2000余元。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网络、报纸等媒介的宣传作用,广泛深入宣传防灾减灾的目的意义和有关常识,进一步增强了全镇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为做好我镇防灾减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主汛期,为应急救灾,我镇大量购买了沙子、木桩、编织袋、铁锹、救生衣、救生圈等等防汛急需的各种物资,固定地点存放,专人保管和维护,真正做到汛期期间,人员、物资充足。

六、存在问题。

鉴于目前人员变动频繁,尤其是村级灾害信息员,流动性强,各种业务衔接不住,所以造成工作被动,同时业务能力弱,不能及时、较好的完成灾情调查上报和救助工作。

七、下一步打算

防灾减灾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城乡居民、应急

一、赣州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位于赣江上游,东以武夷山脉为阻,西以罗霄山系为障,南凭巍峨的南岭,北临低矮的雩山,形成一个周高中低,向北开放的地形。由于这种特殊的地形,北方强冷气流极易侵入该地。因此,赣州地区自然灾害主要特点为:

1、自然灾害种类多,甚至连其他地区少有的灾害也经常发生。如,赣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所致的恶劣天气春寒、瘴疫等。

2、发生频率高,几乎无年不灾。更有甚者,往往有多种灾害在某一时期内同时爆发,更增加了危害的程度。尤其是水涝旱灾特别严重。频繁的自然灾害,给赣南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它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使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例如,水旱风雹都是赣南极为常见同时危害性极强的灾害,每次灾害都使农业遭到极大损失。

二、当前赣州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应急预案体系有待进一步具体化

横向来看,赣州市各级地方政府虽然已就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编制了总体应急预案和众多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但是预案体系仍不系统、不全面,很多场所、部门的应急预案尚未制定,应急预案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以达到应急处置预案无缝隙化的目标;纵向来看,各级人民政府及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的应急预案体系也不健全,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应急预案体系,但是仍有较多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还十分薄弱。此外,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预案体系建设也难以适应现实需要。

2、各级部门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不足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部门等应急预案体系已具雏形,但更多的是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常规来制定的,绝大多数预案尚未启动过,除消防、公安等少数部门安排演练外,其他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并未对相应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模拟演练或者是进行相关培训。只有通过进行实际的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才能知晓编制的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切实可行,另外,对应急的具体运作程序也可进行了解。要真正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培训和演练是最好的方式。有了忧患意识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掌握安全知识,第三步还要通过培训和演练变为安全技能和指挥才能。

3、救济物资储备以及公共财力不足

自然灾害的突发性特点, 要求应对自然灾害必须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 做好救济物资储备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储备足够的救济物资, 而是在灾害发生后, 紧急召开会议临时筹措资金,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救济时机。在乡(镇)一级,普遍是保吃饭的财政,没有财力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也没有建立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机制;在村一级,集体经济非常脆弱,还有一部分是空壳村,自我救助能力较低。一遇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只能是请求和等待上级调拨物资和装备予以支援和救助,难免渴近水远、捉襟见肘,影响减灾效果。除此之外,在调查发现, 虽然政府给予了及时的救济, 但是救济标准偏低。然而,科学合理的救济标准是救灾物资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救济覆盖范围有限。长期以来, 我国救济标准偏低, 救灾资金总量不足, 因此地方政府往往只能用有限的救灾资金保障重点对象的救济, 总体水平不高。

三、提高赣州市城乡居民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有效途径

1、多举措强化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大多源于防灾减灾、自救意识的单薄或空白,因此首先要重视灾前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当地灾害的灾前征兆、灾害背景和防灾准备的宣传教育。要通过编制各类灾害的科普读物、彩页、张贴画,以及举办知识讲座、摄影展、专板专栏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宣传自然灾害和科技成果,普及灾害基本知识、防灾避险常识。其次,加强临灾教育。可针对灾害区域分布特点,分地区、分层次、分对象传授,特别要深入农村、学校、社区进行广泛宣传,把灾害常识宣传工作常规化、普及化,从而不断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人人知道怎样防灾、抗灾,灾害来临时如何自救和互救,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三, 加强灾后教育。灾害发生后, 灾民容易走向心理极端, 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2、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综合减灾管理体系

各种自然灾害都有其各自形成、发展和致灾的规律,但从总体上看,各种灾害的发生都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关联性。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分灾种管理机制,各涉灾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灾害信息和数据的通道,这种情况限制了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因此,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相应的综合减灾管理体系,完善综合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技术规范,加强灾害链的综合防御。

3、进一步完善各类预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针对现有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备的状况,继续完善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形成完备的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特别是要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应急预案体系,要着重提高应急预案的操作性,使预案明确回答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而且需要通过必要的演练来不断完善,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科学性、时效性、完整性和经济性。

4、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

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监测、预测、应急决策、资源调配等各个方面,坚持信息先行,快速反应。充分利用现有部门和地方公共安全资源为基础,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立足自主创新和强化科学管理为途径。■

参考文献

1、 邹春生、自然环境与客家人文特质的形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2、 张永领 基于应急管理阶段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