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科学精神:培养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外语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知识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几乎所有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是所有此类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分析目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人手,以分析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作为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目前,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由于拥有良好的相关专业资源优势,在课程开设时过多地考虑就业因素而加重就业前景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忽略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后续课程。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理念模糊,在课程设置上贪多图全,课程开设随意杂乱、缺乏系统性、误导学生失去学习重心。课程设置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导向,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既无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应用能力,其它相关专业知识也不甚了解。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英语专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培养英语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得更纯熟的学生的地方。由于大学英语迅速发展而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拥有明确的专业的同时也有可能具备较好的语言技能,英语专业如果不进行适当调整,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现在的英语专业教学,大量的还是对语言本身的分析、讲解;英语教师对语言、背景知识的讲解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缺乏相关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生过早分科,考入大学的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匮乏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外语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教师思想上的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模仿、复现、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薄弱的后果。不少高校都存在如下事实:如果外语系的学生和文科其他系的学生比试背诵、复述能力,外语系的学生多半能够占先;但如果大家一起讨论某个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的问题,外语系的学生中不少人就会言而无物了;不少外语系学生的文章,英文表达不错,可是内容贫乏。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他们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差、缺乏创造性见解不无关系。

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来说,知识是“硬件”,而方法和精神则是“软件”。

科学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科学精神在人自身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使人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

科学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古往今来,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实质。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的实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求真的理性精神,求实的实证精神,求新的创新精神。更进一步讲,科学精神涵盖:构成科学精神根基的实证和理性精神,促进科学进步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体现科学精神“灵魂”的自由创造精神。

因而学习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进行反思的过程。即是接受科学精神熏陶的过程。因为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的静态结构、科学知识产生、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泛与深入等等,都有可能在科学精神方面给人以某种启迪和教育。

四、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科学精神和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学生们往往联想到的高不可攀的“真知灼见”和“创造发明”。只要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并提供他们实践和训练的机会,这种能力通过给学生创造条件而可能培养出来。

首先,学校要提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其次,教师要自觉地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三,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第四,如果教学中采取能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也是针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重中之重: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因为科学知识的讲授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如果不考虑扩大知识面,就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完全适应未来的工作,在外语领域也难有建树。其实扩大知识面和外语学习并非是矛盾对立的,人类的各种知识是相通的,某一门类的知识往往能对另一门类的知识有所启发。也许从表面上和短时间来看,读非英语类书籍占去了一定时间,但从长远看不但不会影响英语学习,而且会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

综观其他学校进行的改革,不同的大学基本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相应的课程。比如清华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了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专业基础知识。毕业后能从事翻译、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领域工作的高级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就突出清华大学独特的学科交叉、文理工渗透、中外古今贯通的特点。清华大学英语专业自1983年恢复招生以来,由于历届学生具有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可塑性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欢迎,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像中国科技大学这样以理工科为主的,其外语系英语专业偏向科技英语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培养具有宽厚自然科学基础及一定专业知识,具有较广播的文、史、哲修养的英语专门人才。而其英语专业(科技英语方向)主要学科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语言及应用基础系列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科技取向;措施

在21世纪科技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人们对科技也就寄予了更大的希望。“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我国在教育领域应对科技发展所提出的一大战略。其中必须十分重视基础教育面对科技发展所须作出的改变。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自发的,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进步。而基础教育则担负着提高全民族素养,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好基础的任务,基础教育搞不好,就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和劳动者。

加强基础教育的科技取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的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然而,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着科技素养不高的现实状况。

一、青年学生科技素养的现实

在基础教育中要加强科技取向是因为我国青少年具有科技意识簿弱,科学精神淡漠的现实,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科技时事知之甚少。青少年对近些年来的国内外科技事件了解很少。

(二)科技教育薄弱。很多青少年没有读过一部科技普及作品,有大多数的青少年没有看过科技展览,没有参加课外科技小组活动。

(三)对科技常识一知半解。有些青少年甚至对一些科技常识存在误解。

(四)科技意识淡薄。很多青少年不重视自身的科技素养,没有增强自身科技能力的意识,急需教师加以引领。[1]

所有这些令人堪忧的状况同我们的“科教兴国”的口号和所描绘的壮丽蓝图显得极不相称,也极大地暴露出了我国基础教育科技取向意识的缺乏,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加强科技取向。

二、具体应对措施

基础教育科技取向的加强关键在于学校。学校必须认识到重视基础教育的科技取向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将加强基础教育科技取向这一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落到实处,提高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科学素养包括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核心要素。

(一)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根据唯物主义理论,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青年学生只有先具备了一定的科技意识才能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同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大门的向导,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和钻研,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内学,课外也进行研究。要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首先就要使学生了解科技的强大功能。过去,正是由于我国对科学技术的功能没有很好地估量,使得很多学生在意识里就轻视科技,更不用说对科技感兴趣,这就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因而基础教育就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然,学校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通过科学实验,完善实验设备和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制定简单的实验计划,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既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科技意识的启蒙,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应态度亲切,耐心细致,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切不可随意批评学生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而教师引导学生从小注意观察自然、社会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自观察看到科技带来的发展,从而可以更加坚定热爱科学技术的信念。

(二)注重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

当今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即以现代科技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2]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科技知识水平。而同时当今又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知识迅速增殖,基础教育并不能使学生获得一生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将来必定会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一生中都要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以解决新问题。顺应这一时代特征,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应该体现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迁移即把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能够迁移到新的、变化的情境中,掌握新知识,作出合理的新行为,也就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

(三)重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之前提到过的科技迅猛发展使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短,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就要从权威教育向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发展。主观能动地探索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科学精神和生命意义的体现。权威式的教育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全盘地接受而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将来对外部环境冷静而深入的认识。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及使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进行沟通交流来自主解决问题[3]等形式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扩大其知识面,增加其知识量。

(四)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础教育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意识、科学兴趣,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精神,以全面培养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因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是科学家创新思想的闪烁,创新是科技进步之本。所以,基础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中国的科技事业将来得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当前的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应试教育,只有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升学,这使得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将精力都放在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背诵记忆上,这极不利于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就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这才能适应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需要。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将会大大加强基础教育的科技取向,改变我国目前青少年的科技素养现实,使得“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得以实施,使中国的科技事业后继有人,进而使中国的科技事业在21世纪得以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高桂林,谢晓芬.基础教育改革应加强科技取向[D].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学教学;临床实习;神经外科;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 R65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9-0118-02

经过四年繁重和辛苦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学习之后,按照教学计划,医学本科生在第五年要进入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培养临床医师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对临床专业医学生进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的综合培养,其中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临床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我科是神经外科,按照我校医学生临床实纲的要求,学生要在我科实习2周时间,并要求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影像学读片)和治疗原则,熟悉神经系统查体和一些基本操作(如拆线和换药等)。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实习安排,实习学生就不可能在2周实习时间内达到上述要求。我院神经外科是河南省重点专科,设两个病区,共有床位114张,每年接收各类实习学生500余人。现将我科多年来带教实习生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简要总结如下。

1 科室集中授课,统一管理

每批实习生进入科室后,均由教学秘书(高年资主治医师)统一管理。首先安排教授或副教授为实习生集中授课,授课时间为4学时,授课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外科的研究范畴、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础(颅高压和脑疝、脑水肿)以及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

鉴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前医疗环境的特殊性,我科组织有多年带教学生经验的中、高级职称医师一起根据实纲要求制定授课课件,把科室多年积累的典型病例制成课件,包括简要病史、影像学资料(CT、MRI)、关键手术录像片段、病理诊断和预后等。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课件的讲解,为实习学生在枯燥的书本知识和鲜活的临床病例之间架起了一道直观而便捷的桥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特殊医疗环境给临床教学所带来的困难和限制;另外,也可弥补在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因无该类型病例所带来的缺憾。

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教学秘书负责全体实习学生的考勤工作,有事必须请假,并把考勤工作纳入出科鉴定的内容之一,从制度确保实习时间;并使学生从实习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考勤习惯。实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认真书写鉴定评语,由科主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方可加盖科室印章。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三基”训练,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统一授课后,教学秘书就把实习学生分配给各个带教老师,由他们具体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各带教老师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BL、CBL或医学模拟教学等方法,指导学生实习,旨在强化学生的“三基”知识,逐步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2.1 PBL教学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2]。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法的优点,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PBL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解答问题、总结知识”,是一种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分析和最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3]。我们在指导学生实习时,融入PBL教学精髓,以临床问题为中心,广泛联系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脑积水患者为例,我们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①脑积水的常见病因有哪些;②脑积水的发病机制;③脑脊液的生成、循环和吸收;④脑脊液的常规和生化检验包含哪些项目及其临床意义;⑤脑积水的分类;⑥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⑦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主要手术并发症有哪些。先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自己查找资料,然后组织他们讨论2~3个学时,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把基础知识和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把所学的零散知识以疾病为主线串联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哪方面的知识较薄弱,以便进行有目的地补充和讲解,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CBL教学

CBL(case-based learning)是“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即以典型病例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对病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他们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是PBL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例如,我们找一个周围性面瘫和一个中枢性面瘫患者,先让学生观察二者的面瘫症状有何异同,进而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症状上的异同(从解剖学角度思考),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二者的病因区别。又如,通过临床具体病例,使学生们了解肌力的分级及临床上如何判定肌力级别、昏迷的分类和临床判定方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方法。通过CBL教学法,使学生们对抽象的书本知识有了具体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索洛维约夫 完整知识理论 历史渊源

中图分类号:B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76-01

索洛维约夫作为俄罗斯哲学史上跨时代的人物。其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即认为西方哲学危机的根源在于知性思维。这使索洛维约夫的哲学发展到为摆脱西方哲学危机的建构上来,对此,他提出了完整知识理论。对于这一重要理论的历史渊源应当可以从一般渊源和理论渊源来加以说明。

一、完整知识理论的一般渊源

索洛维约夫一生曾经发生过三次内在体验或神秘经验。其有两个结果:一方面,人具有“理智直观” 这种反映与认识的方式,其可以对许多超出经验的现象作出反映和认识,它与我们通常认识事物的单一理性方式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我们所面临的存在本身是完整的,因而在事物之间都保持着神秘的一致性。

另外,东正教的背景对其影响较大。东正教是俄罗斯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其成为形成和发展俄罗斯哲学的重要因素,同样在索洛维约夫的哲学那里也有与东正教密切相关的概念,即索非亚和神人类这两个概念。其中“索非亚”在索洛维约夫看来是一种永恒女性的象征、是上帝的智慧、是上帝和世界的纽带,因而,是绝对原则的表现;另外,关于“神人类”这一概念,其出自基督教,索洛维约夫借助它来说明,通过对他(耶稣――神人)的信仰最终人类将实现神人类。如是观之,就索洛维约夫的经历和东正教其突出了神学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正是作为其完整知识理论的一般渊源根据。综上,就完整知识的一般渊源而言主要涉及索洛维约夫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这构成了其理论形成的基础。

二、完整知识理论的理论渊源

1.完整知识理论的结构与理论方法

索洛维约夫被誉为“俄罗斯的黑格尔”,因为我们可以从索洛维约夫的理论窥见出其以黑格尔的逻辑形式、“有机性”和“完整性”来搭建的自己的理论。

黑格尔的具有严密逻辑形式的发展理论被索洛维约夫应用于人类社会,这形成了其索洛维约夫特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索洛维约夫考察了人类这一主体,并且认为:感觉、思维和能动的意志乃人的真正本性的三个基本存在形式。其中每个基本存在形式都有个人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其中社会方面具有而个人的方面不可能对人类生命具有肯定意义,因为只有指明一般目的的那种意志才具有肯定意义。与人的真正本性的三个基本存在形式相对应,人类的存在形式也分为三个领域,即创造领域、知识领域和实践活动领域。在这每个领域里,又分别有绝对、形式和物质三个阶段,其中在创造领域里,其以感情为主观基础,美为客观原则,分别在绝对、形式和物质三个阶段表现为神秘、高雅艺术、技艺;而在知识领域里,则以思维为主观基础,真为客观原则,分别在以上三个阶段里表现为神学、抽象哲学与实证科学,最后在实践活动领域里,其主观基础为意志,客观原则为一般的美,相应的在三个阶段上表现为精神社会(教会)、政治社会(国家)、和经济社会(地方自治)。只有在每个领域将三个阶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分别构成完整创造、完整知识和完整社会。

另外,在实现完整性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都遵循着“合―分化―合”的环节,在此这三个环节类似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原则,可见在方法上索洛维约夫是得益于黑格尔的辩证法。

2.完整知识理论的知识基础

在知识领域索洛维约夫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前已述及,这一领域里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神学、哲学与经验科学,且须将三个部分有机综合起来,才能得到完整知识。其途径为“从未知的综合的任何一个成分出发,都可以求得这种综合,因为真正的科学不能没有哲学和神学,同样,真正的哲学也不能没有神学和实证科学,真正的神学也不能没有哲学和科学,所以,这些中的每一个臻于完满的因素,都必须获得综合的性质,变成完整知识。”[1]为了进一步构建理论,也为了区别,索洛维约夫接下来论述了完整知识与西方哲学其他体系的区别,这里索洛维约夫主要涉及了经验主义哲学与理性主义哲学,索洛维约夫认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是学院的营生,其只能针对人类认识的抽象理论,二者皆为片面的,外部世界的经验主义与抽象概念的理性主义,在自我的发展中被逻辑的否定掉了。与此相反,索洛维约夫认为哲学首先是关于生命的学问,而后才是学院的营生,索洛维约夫将此称为生命哲学。

由于生命哲学较前两类哲学更加宽泛,符合哲学“爱智慧”的本意,因为,智慧的涵义不仅包括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有道德完善之意。这种超越经验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哲学类型构成特殊的第三类型通常被称作神秘主义,这种哲学类型不研究外部世界和我们的观念,而研究的是存在物及其生命的由存在物和原始存在物的关系所决定的内在秩序。但是神秘主义还不是真正哲学,而是其基础,因为,神秘主义虽优越于学院哲学,所以同学院哲学并列为哲学的一个流派,其仍然具有片面性。而作为真正哲学的基础而言,如同经验是经验哲学的基础,逻辑思维是理性主义的基础一样,神秘主义也是真正哲学的基础,真正哲学即完整知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反思、证明在再经验事实上得到确认最终得以构成,可以说,只有集合了三种哲学后才能形成完整知识。在此神秘主义是完整知识的最高本原和最终目的,而经验主义是其外在基础,理性主义则是完整知识体系的中介。

综上,完整知识理论的历史渊源可分为:一般渊源和理论渊源。就一般渊源来说,主要涉及索洛维约夫的个人经历和东正教生活背景;而就理论渊源而言,主要在完整知识理论的结构和理论方法上、知识。正是基于此,索洛维约夫的完整知识理论才得以展开。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的危机[M].索洛维约夫(俄)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第195页

[2]西方哲学的危机[M].索洛维约夫(俄)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第212页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神经外科 教学者 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53-01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也稳步提高,各大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在教师队伍中,也不断涌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新生力量,面对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普遍重视,各高校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学理念中,教师素质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它几乎涵盖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的各个方面。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育水平的影响上,尤其对于各大医学院校来说,作为特殊的学科,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神经外科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又较为迅速,新的临床诊疗技术不断更新,神经外科医师队伍的壮大也需要各大医学院校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神经外科教学者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医疗科技的开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总结相关经验,就神经外科教学者素质提升浅谈部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沟通表达能力素质

神经外科学涵盖有关颅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和部分周围神经等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伴随着各项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医生更加需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矛盾。这也就要求了神经外科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在知识层面不对等的条件下,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让患者家属清楚的了解治疗方案,消除患者极其家属的困惑,通过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建立和维护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还未进入临床科室工作,也欠缺相关工作经验,对医患关系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了解沟通表达能力素质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神经外科教师自身要具备这种素质,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培养。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教学者,其本身就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处理临床发生的各类事件。同时,也要不断的将各种实践经验及医疗处置方法言传身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在表达能力方面,教学者应当更好的把握,不论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之中还是在临床带教时,与患者的交流上,都应当注重语言的规范刘畅,避免含混不清或者诱导性语言引发医患矛盾。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掌握着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表达能力欠佳,不能将自身所学很好的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医学知识的传授,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临床带教,都要求教师用精准,专业,生动的语言表达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

2 创新能力素质

神经外科教学者从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中都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往往固化于对传统知识以及临床技能的讲授,而没有时间顾及科学研究课题。作为一名培养神经外科医生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之外,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努力开展新研究,新技术,挖掘神经外科诊疗空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创新研究。

3 教育研究素质

教育研究素质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的探索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教学的需要,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总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更加生动的向学生讲授知识,培养学生对神经外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神经外科作为一门相对复杂而又抽象的学科,教学者应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更好的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项知识技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渗透新知识,新观点,启发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4 强健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神经外科教学者各项素质的基础,也是其它素质培养的先决条件。没有强健的身体素质,教学者也难以胜任临床带教及科研工作,更难以保证其它素质的继续提高。此外,神经外科手术时间强度也较大,且术式十分精细,在伽马刀放射治疗时,也会接触到电离辐射,产生相应的放射损伤,这均要求神经外科教学者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作为后盾。因此,神经外科教学者应当做好日常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健康强劲的身体素质,才能以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来。

5 熟练的业务素质

医学学科教育具有着科学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等特点,医学专业教学者更应当通晓本学科的各项基本理论,以及各类临床技能,并实时关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这样方能进行教学及科研,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神经外科教学者直接面向的是本专业学生,其自身的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了临床教学质量。

神经外科也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诊疗技术日趋先进,包括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和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这也要求神经外科教学者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生动化的传授给学生,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知识殿堂,教学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学者素质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我国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尚需要各大医学院校提供助力,发展和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神经外科人才,为神经外科的临床诊疗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而作为神经外科教学者,更加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言传身教的同时不忘加速自身成长,以更好的胜任教学任务,提高神经外科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水平,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 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0-101.

[2] 文彬.21世纪医学教师素质浅议[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2009(2):152-153.

[3] 任涛,李红.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途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3):12-13.

[4] 王素萍,徐计秀,冯晋华.医学教育与教师素质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5(1):15-16.